慈濟宮貌係採閩粵合院式建築,為市定古蹟,清咸豐八年(1858)翻修時,聘請葉王主持壁堵及廟頂交趾陶裝飾,廟體結構改建成七包三格局,保留有完整臺灣第一國寶「葉王交趾陶」、「何金龍剪黏」、「潘麗水彩繪」、「李漢卿彩繪」、「蘇水欽木雕」等國寶藝術大師歷代經典大作,尤以國寶「葉王交趾陶」、「何金龍剪黏」,並稱「葉王陶、金龍匠」。民國69年(1980)葉王作品連夜遭竊56件,民國92年(2003)由震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永泰意外購得其中36件,隔年捐贈慈濟宮,於文化大樓內設立「葉王交趾陶文物館」,將多數作品由廟體建築取下,收藏葉王作品計103件,與廟內合計共249件,在2008年4月8日公告登錄為一般古物,其中「加官晉祿」、「合境平安」、「胖、瘦羅漢」於2015年1月20日經文化部指定為國寶,供民眾免費參觀導覽。
封面
葉王交趾陶
何金龍剪黏
彩繪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