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5: 只有藍綠沒有左右
2017-05-11: 教育悲歌該停了
2017-04-19: 川普葫蘆裡在賣什麼藥?
2017-04-13: 假民主下的選舉
2017-03-30: 「未審先判」文化 是如何造就的?
2017-03-16: 為什麼媒體變成了「訊息製造者」?
2017-02-22: 川普與習近平的投打對決
2017-02-16: 躲在裙子下面的接班人
2017-02-02: 捨多邊貿易協定 川普做對了嗎?
2017-01-11: 誰讓你相信一例一休造成物價上漲?
2016-12-28: 數字的力量
2016-12-14: 不怎麼「自由」的自由媒體
2016-11-30: 阿扁放送錄音算「參與政治活動」嗎?
2016-11-24: 投票率是民主制度核心問題
2016-11-10: 菲律賓的「搖擺外交」
2016-11-05: 一場改變人民「美國夢」的大選
2016-10-27: 泰王駕崩影響台灣南向
2016-10-13: 認同、妖魔化與性侵事件
2016-10-06:為何美國一再上演黑白衝突?
2016-09-21: 什麼是國際觀?
2016-09-10: 新南向要先解決新難題
2016-08-28: 該效法杜特蒂的權威掃毒法嗎?
2016-08-19: Uber是保護主義下的犧牲品
2016-07-31: 落實公安要突破三大難關
2016-07-16: 軍人不能跪?
2016-07-03: 遇上南海衝突國際法也「嘸法度」
2016-06-19: 台灣為什麼不是已開發國家?
2016-06-04: 解禁服儀 改變未來
2016-05-18: 不要把「國家」夢幻化
2016-05-07: 川普外交「美國優先」台灣得小心
2016-04-20: 肯亞讓台灣嘗到現實主義下的失落感
2016-04-09: 無差別殺人事件的預防良藥
2016-03-23: 考試的公平從來都不是真正的公平
2016-02-24: 看守政府不能做的事
2016-02-03: 為什麼不「共治」?
2016-01-27: 是誰逼著周子瑜委曲道歉?
2016-01-13: 假如川普選上總統 美國會變什麼樣?
2016-01-07: 第三勢力真的有機會嗎?
2015-12-16: 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標準
2015-12-02: 恐怖主義的瘋狂與現實
2017-01-17: 國民黨的未來?
2016-12-05:台灣仍然是「亞細亞的孤兒」
2016-11-16:美國未來的反移民政策?
2016-10-28: 新南向政策的最大阻礙:中國因素
2016-10-07: 「一例一休」根本就不是問題的核心
2016-09-26: 文組無用論?
2016-09-09: 正當防衛、防衛過當、堡壘原則?
2016-08-26: 奧運過後:台灣體育人才的未來在哪裡?
2016-08-13: 玩「寶可夢」臭了嗎?
2016-07-29: 無差別殺人事件:多元價值觀下的當代社會
2016-07-16: 指島為礁?
2016-07-02: 身分政治的新產物:英國脫歐(BREXIT)
2016-06-17: 馬英九訪港被拒,孰得孰失?
2016-06-03: 性別,不應該是判斷一個人的標準
2016-05-19: 高中生審課綱?
2016-05-06: 為什麼台灣需要「促進轉型正義條例」?
2016-04-21: 提高黨的作戰能力?
2016-04-07: 正義不只是表面公平
2016-03-24: 選賢選能?
2016-03-10: 台灣其實還沒有解嚴
2016-02-25: 「兩國」≠「兩岸」
2015-11-12: 蔡英文該如何面對馬習會後的兩岸關係
2015-11-02: 你說的「中國」,是我說的「中國」嗎?
2015-10-16: 換柱換柱,換誰好呢?
2015-10-05: 想想統一、獨立及維持現狀的不同後果
2015-09-18: 特殊,性關係?特殊性,關係?
2015-08-20: 從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反思台灣的通才教育
2015-07-24: 從教育部事件反思台灣的政黨政治
2015-08-25: 阿輝伯真的錯了嗎?
2015-02-21: 總統制、半總統制、內閣制?台灣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憲政框架?
2015-02-13: 監獄到底是拿來做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