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Oct 1, 2018 3:57:26 AM
摘要
《傷寒論》為中醫之重要臨床經典,不僅於傳統中醫藥學術中佔有重要地位,也在日本漢方醫學扮演著核心角色。杜聰明先生,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臺灣近代醫學之父,也是開創臺灣中西醫整合醫學的先鋒。然而目前多數對杜先生之中西醫一元化理念的研究,多限於其有關的中醫藥研究與教育推展中,鮮少對杜先生的中醫藥內涵進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便以杜先生在中醫藥的各項精華中,最為重視的《傷寒論》為核心,進行杜先生有關《傷寒論》學說內涵的研究。
從研究的成果可發現,儘管杜先生對中醫藥有深厚興趣,並有親身觀察中醫藥處理臺灣重大疫病療效的經驗,但限於當代中醫藥之教育與學習條件,使杜先生選擇本身較易接受的日本漢方醫學,作為架構本身中醫藥內涵的藍本!也因此,杜先生的《傷寒論》內涵,便有日本漢方醫學研究《傷寒論》的學術特色,即「方證對應」模式的《傷寒論》內涵,且缺少中醫基礎理論的《傷寒論》架構。
這樣的特色,不僅限制杜先生發展出獨特《傷寒論》見解的機會,也限制其對《傷寒論》有更精深造詣的可能。然而,杜先生卻仍能透過西方醫學與科學研究的角度,對《傷寒論》進行客觀的觀察,並讚揚與重視《傷寒論》在臨床治療中,體現出的療效以及邏輯之科學性、精確性!因此,或許我們可認為,杜先生對《傷寒論》研究的貢獻,在於其對《傷寒論》應用於臨床實際治療之療效及醫學研究的認同,並嘗試將這樣的理念落實在他的中西醫整合醫學規劃中,成為臺灣中西醫整合醫學研究與教育的開創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