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是個小島,遠離了繁華的市區;社區民風淳樸,生活似沒有市區般緊張。島上的生活可以很平淡,也可以很投入繁忙;全視乎個人的喜惡,刻劃出多少精彩的痕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對和諧,這小島似是世間中少有的樂土。然社區文化、政治經濟漸次的轉變,難以避免地要面對新的衝擊;傳統的經濟或東西漸被淘汰,年青一輩須到島外工作,生活在現今的時代並不比以往容易。
人與生俱來便比其他動物,享有更優越的生存條件;但與此同時,人亦掠奪了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間。雖然在自然界裡,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乃自然之現象。生老病死,新舊相替,亦自然之規律。但沒有其他生命的存在,這世界將缺少了色彩,生活也變得枯燥。每種生命的存在是可貴的,人憑個人喜惡任意妄為,隨意浪費衣食;顯然並非可持續之道,保育自然生態應是不可或缺的理念。
從人類至草木植物,以至週圍的環境,都是日常生活的部份,彼此是互相依存的。植物雖不能移動,但有其生命力;對環境有所影響,對人也有直接影響。現代人過渡追求物欲,忽視了陪伴著自己生活的植物;心境越趨執著,名利也使人迷失本性。每種植物都有其特性與形態,可以使居住環境變得更美好;可洗滌人們心境之煩躁,達至身心康泰。何其重要。
現時人類的文明,是先人千百年來累積下來的成果。時代的巨輪摧毀了島上不少文物、風俗,能保存下來的可謂少數。事物本身雖沒有生命,但其存在可豐富生命,使生活變得更方便充實。故怎樣保持這成果,怎樣拓展新的領域,當中並無明顯的矛盾,但怎樣平行利害卻是關鍵。近年社區保育是的熱點之一,怎樣可持續發展;相信不是一兩位保育人士或組織的事,而是每個人應注意的事。
「活力長洲」希望扮演一個有活力的組織,去聯繫及推動生活在同一島嶼的大眾。使彼此間有更和諧的關係,使社區有更美好的發展。關心自己生活的社區環境,可使小島更綠化清新;關心傳統文物的保育,可使生命更趨完善。希望你能一起參與,為自己建設更美好的家園。
(許輝程寫於壬辰年仲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