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的对象

《静坐引导》

2017.12.17 禅定的对象

朱倍贤 主讲

繁體版


今天的主题是「禅定的对象」。

在开始禅修之前,可以先做一点简单的暖身运动丶伸展运动。利用这个时间,将觉知带回到当下的触感丶当下的动作。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可以在禅修的一开始做一些深呼吸,舒活内在的循环。

我们一直提起,原始佛法的禅定功夫跟其它的宗教是不一样的。它并不是把注意力锁在一个小的地方,它的注意是贯注在所谓的「四念住」,是贯注在所谓的「向解脱」的某一个动作上。这到底是什麽意思呢?我们今天就从「身念住」这个角度来探索。

「身念住」是四念住里面的第一个,是将我们的注意力带到身体这个部分的经验。如果你想要实验,可以把眼睛打开来做以下的练习。这样说不定能够更帮助你了解,怎麽样能够不钻牛角尖地把注意力锁死在一个地方,而是比较灵巧地把禅修的过程理解为:在观察丶在调整自己的动作。在一个程度上,这样的活动有一点像是在练太极拳丶瑜珈术,当然它特别强调的,是抱持着「正知」跟「正念」。

你看到当下的身体有什麽样的动作呢?虽然你坐在这个地方,但是你会发现到,这样一个大体上是静态的坐姿,实际上是由很多细微的动作所组合的。比较粗的像是呼吸丶身体的膨胀跟收缩丶你隐约地使用肌肉在维持着这个坐姿。因为你的正念是放在身体的活动上,所以很有可能你能够敏感地觉察到,身体什麽地方是需要调整的。像是可能在静坐的过程,你发现到胸腔是被压缩的,这个时候记得要把它打开来,让胸腔的空间能够更开阔,所以呼吸的活动能够更顺畅。

在打坐的过程,有可能你会发现到自己隐约是有驼背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调整坐姿。好比说,记得要去维持腰椎的自然幅度,记得将两只手臂休息丶下垂的地方,不是往前下垂的,而是往两侧丶甚至是微微地向後下垂,这样的话,比较不会因为手臂的垂下的态势而压缩到你的胸腔。

这样的调整坐姿,不见得是一次调整就好了,整个打坐的过程,因为你的觉知都一直保持在你当下的姿势丶当下的动作,所以有可能随时随地发现到有某些地方需要调整。这个调整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鼓励的。

在一开始的时候,最好不要把打坐想像成为硬梆梆丶一动也不动的,你若用那样的方式,很容易会酸痛丶僵硬。虽然是静态的坐姿,最好把它理解为是由很多细微的动作所组合,你随时随地在那个地方微调着。这样的打坐过程,尤其对於初学者来讲,是会更流畅丶更自然丶更舒适的。

你的注意力完全是放在身体经验这个范围里面,所以虽然注意力不是锁死在一个小地方,它是收摄的,它是保持在身体动作这个范围里面。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其中的一个理解这样的功课的方式,就是想像你好像在舞台上面,要把自己的打太极拳的动作调节好,你很细腻地在理解丶在感觉你的动作。就算你很安静,几乎没有什麽动作可以觉察得到,你都可以隐约感觉得到你当下在维持着这个坐姿,隐隐约约好像在跟地心引力对话着丶抗衡着。

所以再一次地,你注意的对象是什麽?你注意的对象不是小小的一点,不是一个咒语丶不是一个明相光点。你在用心感觉你姿势的变化,你在感觉自己是如何参与在这个姿势里面。这样的打坐方式,这样的禅修主题,完全是可以让你非常地投入丶非常地安静丶非常地专注,虽然你的注意力不是锁死在一点上。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你还能够随时随地调整你的姿态,随时随地去引介不同种的特质来影响你的身体。好比说,你可以用比较有安抚性的呼吸方法,来参与这个身体的姿势。好像是你一边在推拿着这一堆面粉,一边可以在这个面粉堆里面洒水,把调味料加进去。这是灵活的,是有观察力在里面,但是同时,你可以很谨慎丶小心地融入在其中,用心地去感觉触感。

随时随地发现到注意力偏离开这个主题,偏离开身体的动作丶身体的触感这个主题,坚定不移地再把注意力带回来—这叫「正念」。「正念」的意思是你没有忘掉现前该做的是什麽,没有忘掉你现前的功课丶方向感。佛经里面的禅定,都是以正念为基础的,而不是以意志力锁在一点上做基础。

所以如果能够保持高度的警觉,保持着高度的士气,这都是有帮助的。认真地丶念兹在兹,那个感觉就是你下定决心要贴近着你的身体,要去知道你身体的动作。这就是为什麽佛陀在教初学者打坐时,一开始教他们:什麽叫做基础的威仪。「威仪」的意思,就是你行丶住丶坐丶卧丶你的姿态的变化里面,如果是有谨慎的丶有正念的,你的姿势所呈现出来的,有从容的感觉,有踏实的感觉。

你可以从一个人静坐的状态,或是走路的状态,躺下来的状态丶站着的状态,大致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不是小心翼翼地在观察着自己的动作,还是他的心是涣散的丶四处飘逸的。你要把到处飘荡的心收摄着,好像手里握着缰绳,让心的活动是停留在身体的范围里面。

再一次地,如果你要的话,眼睛是张开来或闭起来,也可以有的时候张开丶有的时候闭起来。在做这样的活动,你可以体会到,这是你完全可以融入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活动里面的。在走路丶在洗碗丶在做家事丶在洗澡丶在开车,你都能处在这样的状态~知道自己的动作,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丶感觉着丶调整着。

再一次地,在这个过程里面,你有发现到姿态有需要调整的地方,随时去调整。正念的结果,就是能够让你更长时间地,姿势是从容的丶是省力丶是放松丶是端正的,是有助於你的警醒,有助於你的安定,所以随时去调整它。

这样的基础功实际上是不难的,一个留心的人,往往在一座之中就能够理解这个技巧要怎麽使用。你如果不够清楚的话也不要着急,在日常生活里面,提醒自己有一个部分的觉知起码是停留在这个层次里,所以你的讲话不是放纵的,你的动作不是放纵的。你动作的发生伴随着觉知丶都伴随着调整,当你把这个功课做好了之後,或有了一点基础与心得之後,再进一步去尝试更缜密丶更深度地调整你的身体。

这里面包含了好比说,怎麽样的姿势是深度的放松丶深度的从容,所以让你全身的感觉,你整个身体的经验,是不被慌张的感觉所侵入丶所侵犯的,是不被饥渴的感觉所侵入丶所侵犯的,是不被焦躁的感觉丶散乱的感觉,所侵入丶所侵犯的。所以你要先把身念住做得好,自然就能够绵绵密密地保护着这个身体,基本上是充溢着安祥的感觉,或者是从容的感觉,或者是轻安的感觉,或者是饱足的感觉丶清新的感觉。能够这样的话,你的心就是很容易能够长时间不被五盖所侵袭。

长时间不被五盖所侵袭,你自然而然就会在生活里面,很清楚地看到欲贪的过患,很容易能够走上解脱道。它并不难,可是需要你耐心丶小心丶沉稳丶保持着正念丶保持着精进力。这里的「精进力」指的就是那一种热诚,对眼前这个工作的认真,虽然看起来是小事,「只不过就是感觉你的姿势嘛!」但是你小心翼翼地做,把心力贯注到身体的感觉丶品味着它,透过细微的感觉来判断,你的身体现在需要怎麽样调整,或者需要怎麽样维持。

你甚至不用把这个理解为「静坐」,你只是在很认真地活着丶很认真地感觉,你当下是怎麽样自持的,“How are you constructing yourself?”。你是怎麽样活在这一刻,你在这个地方有什麽动作?

这样子的身念住的技巧,可以配合着呼吸,也可以不要配合着呼吸。你看看,配合或不配合着呼吸,哪一个对你的帮助大会一点。你若是配合着呼吸的话,尽量去练习,在整个呼丶整个吸的过程里面,是正念系於身,你若不要配合着呼吸的话,就直接去感觉身体。

你若是配合着呼吸的话,看你当前身体的需要,它可能需要特别多的安抚,那就让呼吸来帮助身体得到安抚。若当前的身体需要特别多的振奋的能量,你就让呼吸变成是你的斗志丶你的信念丶你的毅力的一个来源。让它来滋润身体,让你的身体有这方面的感觉,跟这方面的感觉相处。你若不想要配合呼吸,一样谨慎小心地观察着身体,不一定要透过呼吸来造成安抚的效果,造成警醒丶振奋的效果,光是透过意念就可以。

对於大部分人而言,大部分的时间可能偏重亢奋丶紧张丶冲动,所以在修身念住时,提醒自己一边感觉着自己的姿态,一边引介入放松丶安抚的滋味,这都是有帮助的。如果你的惯性是容易昏沉丶容易无聊,观察的对象容易变得暗晦不明,那麽特别提高你的斗志,去感受身体里面,被斗志所振奋着丶支撑着的那种好的滋味,那种正面的滋味,那种扎实的感觉。

等到你做得越来越有技巧,很长时间都是处在斗志高昂的状态,好比说,你一个小时的静坐一直处在认真的丶振奋的,那是绝对可能的,那是不会疲劳的。看看现在观察着你的姿势,这个观察力能不能够延伸到日常生活里面,所以你日常生活中的其它动作,都能够有这样的功课在贯穿着。你连坐在这里,都可以观察到肌肉的紧松丶呼吸的膨胀收缩,维持着身体姿态隐约的用力,更何况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粗糙的动作。举手丶投足丶转身丶回眸丶移动头,行丶住丶坐丶卧,都能够这样的用功,这感觉是清醒的,有观照力在里面,有随时随地可以调整的能力在里面。

同时,因为你念兹在兹,注意力不断地带回到具体的触感,所以你可以感觉有定力,有一种安定的感觉丶安祥的感觉,有安全丶扎实的感觉。这是佛教禅定的对象,它的内容就是这个样子。把这样的功课做得好,自然而然就在简单地融入於四念住的状况之中,你会体会到不同程度的轻安丶喜悦丶满足丶安宁,跟不同的禅那,跟初禅丶二禅丶三禅丶四禅相对应的那些经验。

这样的经验,帮助你的念力提升,帮助你的平舍力提升。在这个过程里面你所体会到的,可能是有喜悦的感觉丶有信心高昂的感觉丶有身体舒畅的感觉,不同种程度的满足感丶安宁感,那都是好的,不用畏惧它。

念头如果偏离开这个主题,把它带回来,一次又一次坚定不移地哄自己丶劝自己丶鼓舞自己丶激励自己丶诃斥自己,看看能不能提高警觉,所以你偏离的时间越来越少,偏离的时间越来越短。让觉知很稳当地就在身体这个范围里面活动,知道姿势丶调整姿势;知道身行丶调整身行。基本上,身行跟姿势可以是同义词,身体现在的活动丶参与感,正在架构着丶造塑着身体经验的那些动作,你的呼吸丶肌肉的使用,举手投足丶张眼闭眼丶吸气呼气,隐约地在跟地心引力抗衡,里面的那种隐约的使力,都是身行。

佛陀的弟子坐着的时候,就跟他在其它的姿势一样,都「念住着」,意思就是他的注意力尽量不脱离开活动,所以你知道你在干什麽。你在细微的地方知道,眼前你正在做什麽,你是怎麽样在使力,你是怎麽样在参与境界。

用这样的方法,感觉着身体的姿势丶调整着身体的姿势,你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打坐时身体的不舒服感,你可以防患於未然。身体内部不同的角落,有一点点的不适,你已经觉察到,已经在做微调丶已经在做调整了。那个郁闷的地方丶压缩的地方丶折叠的地方,你随时随地去调整,让姿势是正确丶端正丶放松的,让内在的循环基本上感觉是流畅的,不用觉得这是很玄丶很难的,可以尝试丶探索丶只顾虑大体方向这样地进行。

感觉到姿势有哪个地方绷起来,习惯性地在紧,习惯性在哪个地方揪起来,皱着眉头丶绷着脖子丶紧压着肩膀,胸腔被压缩丶脸部表情过度地僵硬,敏感去感觉你现在正在做什麽,敏感去感觉这个姿势。不要以为「就这样子了」,坐得蛮舒服的就掉以轻心了,继续!这是个现在进行式,身体是一个现在进行式。即使是坐到很舒服丶很松,身体若有若无,你都可以抱着防患於未然的心情,在那边看着丶在预防着,可能的不善巧状态的产生。

如果你选择眼睛睁开来,练习一下,让眼睛不要东飘西飘的,那对眼前的功课是没有帮助的。虽然眼睛是睁开来的,但你的眼睛对外界有点是视而无睹一样的,心大部分都是融入在感觉着身体的动作,融入在感觉着身体的触感,融入在精密地调整你的姿势丶调整你的紧松,调整着你的膨胀收缩,调整着你跟地心引力的互动。

如果你觉得刚刚讲的都很难,听不太懂,一个很简单的契入点就是,把身体当作是自己的小孩,你做为关心他的爸爸妈妈,不断在督促着他:你现在的姿势有没有从容丶现在的姿势有没有恰当…。留意着这个小孩,帮他微调着,这个有驼背习惯的小孩,这个有容易将肩膀紧绷起来的小孩,不断提醒着他丶引导着他丶督促着他丶调整着他。

能够这样子做,所以每一个进来的空气,都能够比较大程度地去感受它的清新丶它的好处,每一口吐出去的气,都能够比较大程度地感觉到它带来的好处。因为你这样细腻地在微调着丶在感觉着,所以呼吸按摩的效应也变得敏感。如果你是没有在注意呼吸的话,同样地,你可以感觉到当下,你的意念是怎麽样不断在雕塑着你的姿势。你现在参与姿势的方法,正在雕塑着你的觉受丶你的受用丶你的身体这个经验。

身体的某一些区域,因为压力丶因为执着,准备要闭塞丶准备要关起来丶准备要紧绷时,你已经在防患未然了,在调整它丶在舒缓它丶在按摩它。无时不刻地照拂着你的身体,治疗着你的身体。你若能够这样做的话,身体就会变得有很多喜乐感的来源,变成一个强而有力,帮助你入禅定的一个住所。

(静坐结束)


【回向文】

执着着子孙跟钱财,

愚蠢的人心里面常常忧愁丶恐惧。

就连这个自身都不属於我的,

更何况是子孙和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