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冲动的调伏

《静坐引导》

2017.05.21 身心冲动的调伏

朱倍贤 主讲

繁體版


花一些时间调整自己的坐姿。舒畅丶省力地呼吸,将心带到当下的触感。抽离开复杂的故事情节,回到眼前一个简单的主题,让身心安顿—让自己自得其乐的一个主题。好比说,去探索呼吸带给精神上面的提携丶提振,呼吸带给身体的安抚丶滋润。

多花一些时间去实验一下,你要多麽刻意地呼吸,或者多麽任意地呼吸,要多麽积极去微调你呼吸的方法,或者是多麽消极地只是观察着你的呼吸。你跟呼吸的什麽样的互动模式,能够帮助自己安祥丶沉淀,更清楚地知道眼前的动作。

你可以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感受到变化中的气压,它在挤压着丶调柔着丶刺激着丶活络着,自己的气血与精神。你可以去体会,身心脱离开欲界的烦躁丶竞争丶担忧,越来越明显的清凉丶越来越明显的轻松。

我们常常在佛经里面读到「四圣谛」,第一个叫「知苦」,第二个叫「断除苦因」。一个非常具体的知苦的方法,就是你能够发现到:你的身心是被什麽样的力量在挤压着,你是承担着什麽样的重量。你若越敏感丶越能够发现这些挤压丶这些压迫丶这些重量,就越有可能不要延续这种挤压的模式,不要延续这个承担重量的模式。

禅修里面,一个非常有用的帮助自己身心安顿的技巧,就是去留意:冲动感做为一个挤压的来源。「冲动感做为挤压的来源」,指的是心要跑到下一个地方去。更具体一点讲,就是迫不及待要到下一秒钟丶到下一个境界去,迫不及待要投射到未来的冲动。在期盼着丶在等待着,觉得眼前不够好,一方面在挣扎丶要脱离开当下,一方面用力地要钻进下一个东西丶下一个时刻丶下一个状态。

去感觉到阻碍自己定力的一种很大的力量,就是来自这个「往前冲」。发现它之後要去感觉它,感觉它的挤迫丶它的压力丶它具体的触感,所以你能够具体地掌握它,然後调柔它丶瓦解它丶放下它。

佛经里面讲到:贪欲是苦因。这里面的「贪欲」,很大的一个部分,就是那种对着下一刻丶下一个目标,憧憬丶想冲进去,是心投射到下一刻的脐带丶勾环。能够学习平抚丶缓和在时间之流里面,不断地冲丶不断地往前丶不断地投射,就很能够在生灭的现象之中,当下体会到平安跟宁静。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的人生,几乎是百分之九十九丶百分之百的时间,都是这样被挤迫着丶被推着,冲动着要跑到下一刻去,急急忙忙地走过。那个感觉是很不安宁的,没有安歇的。

佛陀所讲的苦有很多种,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身心不能够安宁的痛苦,五蕴炽盛的苦,行蕴迁流的苦─行苦。在自己的身心里面检查着,用正念保护着,让自己的身心尽量不要受到这种冲动感的侵袭。防患於未然,在冲动感还没有衍生丶还没有滚雪球般地增强之前,它刚刚冒起头来,你就尽早地觉察它。你得先花一点时间,可能是几秒钟,甚至更久的时间,先去感觉,什麽叫冲动丶什麽叫急躁丶什麽叫坐立不安,那个具体的触感。

去观察心被挤压的感觉,身体被挤压的感觉,好像牛马这些畜牲被鞭策丶被驱迫的感觉。这就是很大的不安的原因,不能安住於当下。去把不能安住於当下的主要的冲动丶主要的力量,挑出来丶认知它,好像能够在你身心的经验里面,把这个冲动感孤立起来。「这个叫做冲动」,「这个叫做坐立不安」,「这是安定的破坏」。它可能只有一点点,可能是稍纵即逝,可能在主观里面是心理的现象或生理的现象。花一些时间,感觉它的存在丶感觉它的变化。

观察之後,觉得你有一个程度能够掌握它丶能够孤立它之後,试着缓解它。很有可能你光是观察它的时候,它就已经缓解了,很有可能你在观察它的时候就发现到,那个往前冲的力量已经减弱或消失了。但是,如果它没有很具体地被抛弃丶消失,那麽尝试着去安抚它,尝试着去放下它。

当你放下身心的急躁丶它的往前冲,当下的省力之中,你就很容易能够感受得到安静的舒服丶脱离开冲动的舒服:冲动的感觉是这个样子,放下冲动的安宁丶舒畅的感觉,是这个样子。

平时性格急躁的人,光是能够觉知到自己的急躁—那好像藏在肌肉里面的急躁,在那边干扰着丶骚扰着神经系统的急躁感—可能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定力在成长了。那些内心比较多昏沉,平常的观慧比较不足的人,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特别去分别:急躁的感觉是这个样子,心被挤压的感觉是这个样子,身体被骚动丶被驱策丶被干扰的感觉是这个样子。

相对地,身心脱离开急躁感,急躁感缓解中的过程,那个感觉是这个样子,特质有哪些不同。透过这样的分别,让自己的身心趋向於安详。没有往前冲的冲动,安住在自己身体的感觉是什麽样子,跟你平常盘据在身体的感觉,有什麽不一样?如果你已经慢慢在体会着,没有冲动丶安住在身体的感觉,接下来尝试用高度的正念,能够让身心继续地不被冲动侵袭,能够很稳健丶很一致性地,安住在这个没有冲动感的身体,安住在身体没有被冲动轰炸丶侵袭,具体的触感。

你若喜欢的话,甚至可以做更密集一点的探索,身体不同的部位,不被冲动侵袭的时候,跟平常时候的不一样。好比说,一般人在着急丶在急躁的时候,可能眉头是紧皱的。感觉一下,当你没有着急丶没有被逼的时候,眉间霁然的感觉丶放松的感觉。好比说後脑杓丶颈部丶肩膀,当你的身心没有被冲动驱迫的时候,这些地方有没有更能够安然自处。

它们不再是问题的来源,当你着急的时候丶冲动的时候,这些不同的部位都在抱怨着,不是只有你的心在抱怨,这些身体不同的部位,好像都在抱怨着。它们都在不安本位,它们都想往前冲,它们都想去别的地方。

当这些部位没有想要去别的地方,很舒坦地「就在眼前」丶「就在当下」,这些身体的部位感觉是什麽样子?肾上腺的部位丶肚子丶横隔膜,平常着急的时候,总是好像要做什麽事情丶要赶往下一场秀的状态,那个地方紧缩的感觉。紧张的人很容易会胃痛,看看这个地方有没有被急躁丶被冲动侵袭;没有被急躁丶被冲动侵袭的部位,没有想要去别的地方,很舒坦地活在眼前,那个感觉是什麽?

如果你的身心开始安静下来,好好善用这个安静,它能够帮助你觉察更细微的冲动感丶更细微的骚扰。身心安静下来了,有可能冲动感已经不是像疲劳轰炸,这样骚扰着身心,可是它有没有像羽毛般,骚扰着你的神经?冲动感往前冲的那股欲望丶那个潜力,有没有感觉它在水底下酝酿着,好像是暗潮汹涌一样地,在深处骚扰着丶在背景骚扰着,留意这些,用同样的方法觉知骚扰丶觉知压迫丶觉知挤压。

花一些时间觉知感觉,把这个挤压的感觉丶推逼的感觉,一点点在那边干扰着,隐隐约约烦躁欲动的那股冲劲,在触感的层次发现它丶发觉它。你越发现它丶你越不容易钻进去,你越容易能够精准地放下丶抽离,不去做错误的反应。所以,当你的身心开始安静下来时,不是没有事情了,而是善用这个安静,继续用功。

在安静之中,觉察更细微的骚扰,那骚扰可能是微乎极微的,可是如果你把微乎极微的冲动也降伏丶也调伏,身心就能够进入更深的安详。就算是找不到冲动感,觉得自己很安静了,不要在安静之中昏盹丶糊涂了,保持警觉丶继续维持着正念。所以这样的安祥感,不会被侵蚀丶不会褪失。让还没有产生的骚动感不要产生;已经产生的骚动感,觉知它丶放下它。

我们永远只能够活在眼前这一刻而已,所以你要是学会了这样一个技能,能够尽量充分地丶宽坦地丶舒适地安住在当下,这是多棒的一个技能啊!所以,小心翼翼地丶认真地培养这样一个技能。

如果心念跑出一个冲动,「什麽时候静坐才结束」,认知到这就是一种冲动,这就是一个挤压。如果心里面产生一个冲动,「接下来会有什麽好的东西丶好的境界,我迫不及待要进去,有没有更好的定力丶有没有更美好的感觉,我要它跑出来」,留意到这个也是冲动。看到自己的冲动,不是以挫折感来反映,而是以能够觉知到自己的冲动而感到庆幸。这是很好的,能够觉知到冲动,你已经是50%解脱於冲动了。

看看我们平常的神经,一直被冲动感追逐着,跑东跑西丶做不完的事情。不只是手头的工作,心里面的任务,一个事情接着一个事情的处理,那是一个多麽疲惫的状态。深刻地知道那种状态的过患,所以认真地学习调伏冲动,认真地学习安住於当下。你不会因为更冲动,就使得你更快地跑到未来,更快地跑到下一个目标,所以那个急是多馀的丶是一个刺。认真地把它挑出来,你将会得到大利益。

在调整自己的急躁丶不耐烦的惯性,那个过程常常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以付出这个努力为快乐,不要把这个当成只是痛苦的挣扎。要看到自己能够在细腻的地方用功,而快乐丶而感到欣慰。这个都是该努力的地方。也不要松懈了自己的正念,认真丶精密地去挑出那些小虫虫丶小的刺。很多你平常习以为常的刺,因为你的正念提高了,你就发现了它们的存在,那都是你不安定的来源。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安静了,继续地用功。就算你真的安静了,保持着安静,在安静之中保持警觉,这都是很好的训练。

把连接着当下跟未来的桥梁断截掉。活着的时候,是不须要被挤压着丶被驱策着进入到未来。那是完全不须要的。就算当下是不尽如人意,有不舒服的感觉,如果你迫不及待要跑往下一刻,那只有增加你的痛苦而已。面对着眼前,可能不尽如人意的不舒服感,学习怎麽样堪忍,让我的痛苦就仅止於眼前的这个不舒服感,不要在这个不舒服感之上,另外再加一个被驱迫的感觉。

(静坐结束)

【回向文】

不驻执於见

而是具备品德与洞知智慧

抛却了对感官欲乐的渴贪

行者不再入胎

【丽霞打字,学文丶明坤丶涌智丶美利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