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 Education
搜尋這個協作平台
網站簡介
Liber' Education
通識教育 - SteveCW
通識教育 vs 傳統教育 - C M Mui
數碼教學資源獎勵計劃得獎網站
簡仲威 (SteveCW)及梅志文(CM) 報章評論、傳媒訪問及公開講座活動
<<不獨立的中史科>> 信報 教研陣地 2017-10-27 簡仲威
<<有用無用通識科>> 信報 教研陣地 2017-10-6 簡仲威
簡仲威老師為文達名創教育2015、2016<<新領域初中通識>>單元2、4、5、6 編審
簡仲威老師為文達名創教育2016<<新領域高中通識>>單元5編審
<<TSA 隱含的管治意義>> 簡仲威 信報 老師陣地 14-11-2015
有一種幸福叫道德 - 回應《教局研削通識科政治內容 佔領多學生 急召考評局教師開會》 2014-10-26
簡仲威老師獲邀主講教育局生活與社會課程(中一至中三)工作坊系列:(1) 中國經濟的學與教策略 19.5.2015
簡仲威老師應邀為香港數碼電台 第四台《天下通 ‧ 識天下》節目嘉賓 11-8-2014
簡仲威老師應教育局邀請主講 「透過課程規畫,提升生活與社會課程(中一至中三)及通識教育科(中四至中六)的銜接經驗總結分享會」2014-6-9
簡仲威老師應教育局邀請為六所中學教師開放課室進行公開示範課 2014-5-8
港足「鳳凰計劃」何以難展翅﹖<<知識.通識小博士>> 2/2014 簡仲威老師
簡仲威老師接受<<知識>> 「校記大搜查」訪問 1/2014
簡仲威老師獲邀為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和Roundtable 通識教育科「能源科技與環境」學與教策略教師培育主講嘉賓 2014-1-9
簡仲威老師接受<<明報.通通識>>通識地帶訪問 2013-11-7
簡仲威老師獲邀擔任Now財經台《大嗚大放》節目嘉賓 2013-7-5
簡仲威老師獲教育局邀請為種籽計劃(LS01112)分享會講員 - 功夫電影與中華文化 (教案分享) 2013-7-2
簡仲威老師獲邀擔任有線電視財經資訊台《周日不講理》節目嘉賓 2013-6-23
簡仲威老師獲教育局邀請為通識教師學校網絡 (元朗、屯門區)擔任分享嘉賓 2013-6-21
簡仲威老師獲邀為Roundtable Education及香港教育學院通識教育科“學與教策略”教師培育分享嘉賓 2013-4-18
傾心教室 香港電台 簡仲威老師 2013-3-23
簡仲威老師獲教育局邀請為“教師專業發展與課程規畫經驗分享”嘉賓 2013-3-11
簡仲威老師獲邀為教育局通識教師學校網絡(九龍西、北區、沙田區)擔任分享嘉賓 2012-10-30、2012-10-31、2012-11-1
簡仲威老師獲邀擔任香港電台節目“家家有教”擔任嘉賓 2012-10-30
簡仲威老師獲教育局邀請擔任「新高中通識教育科」家長講座 18-11-2011
“通識都要補習?” 雷霆881「宜樂無窮」訪問簡仲威老師 1-10-2011
“我們的融合教育出了事嗎?”雷霆881「宜樂無窮」訪問簡仲威老師 1-10-2011
<<不可能共識的共識>> 星島日報 2011-06-16
通識教育科獨立專題探究之新模式
<<「知會式」和「路演式」的國民教育科>> 星島日報 2011-06-05
<<專家教路 讀中史有好方法>> 都市日報 1/6/2011
全球華人探究學習創新應用大會講者
程序編寫語言的教學舉偶(一)
程序編寫語言的教學舉偶(二)
新高中學制校本評核 經驗分享交流會講者 – 從ASL專題研究報告到 HKDSE獨立專題探究 18/5/2011
香港電台一台節目<<中國點點點>>辛亥革命講壇嘉賓 4/5/2011
擔任 Roundtable 現代中國共同睇「十二.五」專題研習報告比賽評判 16/4/2011
初中中國歷史課程與教學座談會 16/4/2011
中史科教師講座 <<優化.初中中史科材;推動.高中中史學習>> 19/3/2011
肢體碰撞與暴力抗爭迷思 星島日報 2011-03-13
商業一台 在晴朗的一天- 由心出發訪問 11 3 2011
<<舊酒新瓶﹖電子教材的偽革命>> 星島日報 F版 2011-3-11
3/3/2011 Now 財經台節目"大嗚大放"嘉賓
<<妥協 - 照顧學習中的差異還是照顧差異中的學習﹖>> 星島日報 25-1-2011 F3
<<本末倒置 - 國史教育與國民教育>> 星島日報 F3 2010-12-30
<<縮班.殺校 弱勢學校雪上加霜>> 頁24 百本BamboOs!Life 健康生活雜誌 1/2011
<<全球化下的直資學校生態>> 星島日報 F4 師家版 教育評論 07-12-2010
<<同一尺度下的學習差異?>> 星島日報 F04 師家版 教育評論 19-11-2010
<<通識「範文」,技術性操練 >> 星島日報 教育版 2010年11月2日
<<通識「有價」中產佔優?>> 星島日報 教育版 2010年10月29日
<<機會論:知識改變命運、書中自有黃金屋>> 星島日報 教育版 2010-10-27
<<不得不討論價值教育.德育及國民教育>> 星島日報 教育版 2010-10-20 F03 教育評論
<<善用社會資源免OLE「價值化」>> 星島日報 教育版 2010年10月11日
<<湊夠數的通識>> 星島日報 教育版 2010年10月5日
<<中產通識,公平嗎﹖>> 星島日報 教育版 23-9-2010
2009-12-3 無線電視節目“新聞透視“及 2010-1-10“Pearl Report”採訪SteveCW通識科學與教示範與通識科的意見
2009-10-24 簡仲威老師(Steve CW) 獲邀為全港教師周年教學研究大會2009 講者嘉賓之一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 - 教學設計
六大單元概念解讀.教與學重點
中三級家長晚會 - 齊來認識新高中通識教育科
自我了解 - 什麼是成功﹖青少年的價值觀
自我了解與人際關係-青少年的消費觀與自我了解及人際關係的互動
自我了解 - 自我概念、自我形象與青少年的成長的關係
人際關係 - 衝突的處理與反思 - 曹格與側田個案研習
自我了解與人際關係 - 網絡聊天工具(Facebook)與人際關係
自我了解與人際關係 - 我們的校友
人際關係 - 中港婚姻與家庭組合的關係
公共衛生- 基因食品與標籤制度個案研習
公共衛生 - 愛滋病個案研習
公共衛生 -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 SARS 個案反思
公共衛生 - 民間智慧、H1N1與衛生政策
公共衛生 - 鼠患問題
公共衛生 - 營養標籤制度
公共衛生 - 日本核輻射洩漏與大眾公共衛生安全的關係
身份與身份認同 - 個人身份與國民身份
身份與身份認同-少數族群在香港
生活素質 - 波鞋街計劃與你
生活素質 - 尖沙咀1881 Heritage 文物保育與城市發展
生活素質 - 香港人.快樂不快樂﹖
生活素質 - 城市規劃與天水圍的悲情﹖
生活素質- 貧富懸殊與最低工資
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 基本法.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生活素質 - 通識科與OLE活動系列一:. 文化與商業 - .達文西.本土文化.西九文娛藝術區
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 大眾傳媒與新聞自由 (以李克強訪港事件為例)
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 公民社會與功能組別
法治與社會政治參與 - 政改諮詢、五區總辭與基本法
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 少數族裔與人權
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 - 5.16後反思 – 香港是否一個“公民社會”﹖
現代中國 -「可持續發展」策略是否現代中國發展的必然而可行選擇?連課後反思
現代中國 - 血汗工廠與世界工廠﹖ (以富士康為例)
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 殯葬、追思現代化 (拜祭網頁:無盡思念網站)
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 孝.傳宗接代與家庭
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教學設計:“男主外、女主內”是否符合現代社會生活的價值取向﹖
能源科技與環境 - 屏風樓與社區可持續發展
全球化 - 探討跨國企業對本土經濟及社會文化發展的影響
跨單元教材 - 個人成長、法治與社會政治參與 - 反高鐵運動與互聯網
跨單元教材 - 生活素質與公共衛生:全球生活素質調查 2010
跨單元教材: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 現代中國 ←→ 今日香港示範
跨單元教材:生活素質、人際關係 - 天水圍三月大女嬰餓死事件
跨單元課業設計: 個人成長與生活素質 - 價值觀
跨單元教材 - 胎兒性別選擇 (以公共衛生為主)
教學設計 - 人際關係
什麼是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培養自覺
[未命名]
平安鐘 - 人與人的橋樑?!
Laughing哥、虛構人物與青少年
大眾與隱蔽長者
港男.講男.電車男
港女.講女 - 男女關係大不同 II
擇偶與即食文化 (極速約會)
青少年的消費文化與朋輩關係
劉德華與人際關係
09 書展、0靚模與人際關係
夢.理想.計劃與青少年
高錕.老人痴呆症.愛
家庭、家庭關係、青少年
青少年的政治、社會與生活品味
中六級高級補充程度會考 通識教育科 專題研究報告指引 I
教學設計 - 香港研究
《吸煙(公眾衞生)條例》可行嗎﹖
種族歧視條例草案與和諧共融的合理社會
積極不干預政策
公眾的期望 – 新任行政長官
灣仔社區的規劃發展與公民教育教材套 - HKIEd
教學設計 - 科學、技術與社會
科學化改造食物
清洗不快記憶
超級改造人
神舟七號升空的意義
智能身分證在香港
Treadmill Bike
放眼香港.中國.世界 - 活動回顧
從時事開始 - 創新科技發明有感
科技的意義 - 日本交流反思
通識專題講座 - 西藏叛亂
通識專題講座 - 緬甸
經濟日報參觀
大澳.可持續旅遊 x 社區文物保育與文化傳承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女士講座
社會與文化考察 - 粉嶺龍躣頭
社會與文化考察 - 元朗屏山文物徑
可持續發展與保育工作 - 米埔自然保護區考察
大國崛起 - 2008年12月北京國情研習班的再反思
城市論壇 政改諮詢論優劣 五區請辭怎議決? 29-11-2009
協青社參觀
探討本校廢物來源及中二級環境教育知識及實踐
<<通識「有價」中產佔優?>> 星島日報 教育版 2010年10月29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