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念住(2015.11.29)

朱倍賢 2015.11.29

【简】


今天跟大家探討的主題是「四念住」中的「法念住」。 

「十六勝行」的呼吸觀,是以呼吸做為禪修主軸的十六個步驟。它最後的四個步驟被歸屬為「法念住」,內容如下: 

第13階、呼吸時體驗無常。 

第14階、呼吸時體驗離欲。 

第15階、呼吸時體驗滅。 

第16階、呼吸時體驗放下。   


談到「法念住」的修行原理,令我想起阿姜墩曾經說過的一段很有名的解說。我們都聽過「四聖諦~苦、集、滅、 道」。每一位禪修老師對四聖諦都有他獨特的解說,阿姜墩的解說如下:   

心迷失在外,就是苦的原因。是為「集」諦。 

任由心迷失在外的結果,就是「苦」。這是「苦」諦。 

當心能夠開始觀察心。這就是「道」諦。 

心觀察心的結果就是苦的止息。這就是「滅」諦。   

我們先來看前兩段: 

心迷失在外時,就是苦的原因。是為「集」諦。 

任由心迷失在外的結果,就是「苦」。這是「苦」諦。  

所謂的迷失在外,什麼是「在外」?並非指物質世界或身體外面,而是指「心以外的」~所有能夠被心覺察到的對象, 特別是指「心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內心迷失的叢林~「外」,指的是內心自我造作的活動,以及透過這些自我 造作的活動所創建出來的世界。佛法中的「世界」有很特殊的涵意,指的是內心所製造出來的世界,特別是因為貪瞋癡而偏狹取角,所產生的活動範圍。

如果聽起來還是感覺很抽象,我們舉個實例來說明。就好像在看同樣一部電影,有的人覺得好看、有的人覺得無聊。覺得電影好看的人,必須對電影所呈現的不同情境與角度做認同。例如同樣是看《星際大戰》這部電影,有的人注意到的 可能是男女主角浪漫的戀情,從男女互動的戀情中能夠產生出喜怒哀樂。這是他內心活動的情形,是他過去的業力慣性尋找快樂的活動方式。所以當他在看這樣的電影時,對這樣的情節特別容易感動。   有的人看到的是自己化身為武功高 強、具有操控因緣能力的超級英雄豪傑。想到自己是如此豪氣、能力高強、為眾人所愛戴敬仰,在這樣的認同與想像之中得到快感。有的人則是著迷於太空船細膩美妙的設計,如引擎的概念、線條流線的設計等等,從中得到快感。  

我們就這樣不斷跟內在、外在的境界互動之中,一直找尋記憶中能夠提供我們快感的東西。然後,特別專注於這些對象和活動,選擇性地留意並強化這些現象對身心的影響力。這就是所謂的「造作、心行~sankhāra」。「心行」就是心 透過種種的活動方式,建立起一個能夠娛樂自我的遊戲空間、一個玩樂的場景。這個遊戲的空間,佛經裡稱之為「色、 受、想、行、識」。不管它如何變化,我們內心活動的空間、習慣找尋的玩樂對象,都是在五蘊、六根之中。

 

當我們的心如此地產生活動,包括特別的取角:你是用什麼角度看待經驗、用什麼方式跟這些經驗互動;你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什麼地方在用力;你允許什麼樣的想像力不斷地延續、推衍、發生等等,這些都是「心行」。當我們迷失在 這樣的內心活動,迷失在這些活動所產生出來的世界,這就是阿姜墩所講的:心迷失在外,這是苦的「集」~苦產生的原因。任由心迷失在外的結果,就是「苦」。

 

「法念住」的解脫原理

「法念住」所教的解脫原理,就是幫助我們去透視:如此架構心行的活動,以及這些心行活動所架構起來的世界,所提供給我們的娛樂、令我們著迷的燃料與滋養物,它的有限度在什麼地方,因而得到覺醒。佛陀之所以叫「覺醒者」,很 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看穿了整個內心的活動狀態,不再沉迷陶醉其中。從一個角度來講,就好像是在夢中自尋、自造快樂,隨著喜怒哀樂在浮沉,一下在天堂、一下掉到地獄。這樣的境況就是輪迴的縮影。   「法念住」就是透過觀察這些活動,及其所製造的世界之「苦、無常、非我」和種種的不滿足性、不值得繼續著迷的狀態與特質,而讓心產生醒覺的初步,也就是過去我們一再講述的「厭離心」。因為厭離,忽然之間看到原來這樣的遊戲不過如此,而產生「離欲」, 進而產生「滅」以及「放下」,由放下而致解脫。這就是佛教基本的解脫方向。經典所講的解脫的方向:「三依一向~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就是如此。  


「法念住」第13到16階更清楚、更詳盡、更完整的內容說明

如果留意「十六勝行」的第13到第16階,也就是專門講法念住的這四階,它只談到「體驗無常、體驗離欲、體驗滅、 體驗放下」,好像缺了好幾個上述談到的解脫的環節。一般講「三依一向~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可是第 13到第16階只談到「離欲、滅、捨」,沒有談到遠離。或者一般講觀「無常、苦、非我」乃至所謂的「九想」,可是在此,它只講到體驗無常,沒有講到其它的(苦、非我等等)。如果透過比較《阿含經》、《尼柯耶》,從全體來看原始佛經的內容,就會發現不同部派所流傳的13到16階,內容有些微的差異。有些部派所流傳的佛經,內容包含遠離、苦和非我, 有的部派卻沒有。有的部派多了這個少了那個,有的則是少了這個多了那個。但是整體來看,大致的原理和方向是高度一致的。

 

從這些部派所流傳的不同資訊可以了解,早期佛法常常是以心法或口訣的方式在流傳,而不一定是百分之百完整的資訊。這個口訣、心法是簡化的方程式,其中有很多資訊必須透過僧團、老師的解說和示範才能補足。了解個中原委,我們就可以把13到16階的內容,做更清楚、更詳盡、更完整的說明。

 

第13階修學:在呼吸時體驗任何能夠幫助厭離心產生的「想」與「取角」

第13階「體驗無常」只是一個心法、口訣,是減縮的內容。實際上,在第13階我們能夠修學:在呼吸時體驗任何能夠幫助「厭離心」的「想」與「取角」。例如「無常想」,我們可以透過觀察內心架構的活動,以及其架構起來的世界, 它的無常性與不穩定性,因而產生厭離心。這是增上厭離心的方法之一。

 

還有許多增上「厭離心」的方法。像在閱讀新聞時,知道世界不同的角落正在發生動盪不安、戰爭、社會事件…。當遇到這些驚心動魄或是令人非常感懷的事件,例如近來的恐怖襲擊事件,以及那麼多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難民,我們要 採取什麼樣的態度?有的人是帶著娛樂的心情在看新聞,晨起第一件事就是翻開報紙,發現一個可以搭配早餐的故事, 邊讀邊用餐,彷彿那是配飯的小菜。

 

另一種閱讀新聞的心情是:這些事物在幫助我們了解輪迴的苦、了解無知的可怕(由無知而生的愚昧行徑)。如果我們允許無知、無明不斷地延續下去,所產生的千萬種不可思議的痛苦,將令我們互相傾軋、逼迫。像日前伊斯蘭國流傳出的 影片,有年紀很小的伊斯蘭教徒,被恐怖分子訓練去殺人、斬首。這些小孩可能還不懂事,從小在大人刻意誤導之下, 壓制自己的慈悲心,培養出殘忍的心性。當他能夠冷漠、忽視別人的痛苦去砍下別人的頭顱時,他得到正面的鼓勵與回饋。從小就被系統化地洗腦。

  不管看到的是被砍頭的人的痛苦,還是砍別人頭的小孩的不幸與痛苦,這都是一種取角。看到這個世間的貪瞋癡,源自對欲望無邊無際的追求,過程中難免會有衝突。當某些極端的伊斯蘭教徒,感覺自己的宗教稱霸世間的意圖被挫折, 被所謂的西方帝國主義圍剿,他們回應的方式就是「擋我路者死!」整體而言,這世間處處都是紛爭,只是程度不同。  

因為物資的競爭、意見的不同而紛爭,或是所想像、所追求的快樂的滋養品來源而紛爭。若跟別人的一樣,那一定要打仗;若是不一樣,也要打仗。若我們愛的是同樣的女人或男人,愛的是同樣的資源,也要為這個打仗。我們信的是不同 的教,接受不同的觀念,也會因為不同而戰。透過這樣的取角來提醒自己:這就是無明的延續,傾軋、互相壓迫幾乎是無可避免。你可以透過人為的制約和控制來降低這樣的紛爭。但是,基本上這些紛爭和動盪不安的種子,存在這個體系 之中。

 

面對世間的這些情境,我們的選擇是什麼?一種是不隨緣、不隨順而抵抗。可是這樣的選擇,對世間大部分的情境是無能為力的。像目前「溫室效應」這麼嚴重,不管多麼節省、簡樸在過生活,對整體環境污染的減少,幾乎是杯水車薪。 所以抵抗、不隨緣不是萬靈丹。每次回台灣看到素食餐廳大都掛著「萬事隨緣」這類的勸世文,但隨緣真的就是解決世間苦的方法嗎?也不是!這個世間本來就是亂糟糟,再隨緣下去,套句英文講的“Everything goes to the toilet"(所有東 西都流到馬桶裡了),隨緣的結果是這樣、不隨緣也是這樣,怎麼辦呢?

 

「滅」的意涵與修學要領

佛陀的建議是“disengagement”,既不是隨緣、也不是不隨緣。“Disengagement”是不認同、不參與,意思是不醉心於此。不任自己的心迷失於其中,不允許自己在其中醉生夢死,成為這個系統的一部分,這樣的態度就是「厭離心」。

 

經典有很多講「厭離心」的經文。例如《相應部22.5經》講:人的迷失、無明、對五蘊著迷是怎麼發生、怎樣集起?當我們歡喜、歡迎、持續、固持五蘊的經驗,五蘊就「集起」。五蘊是怎麼滅法~迷失、著迷於五蘊是如何被瓦解?當我 們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不固持於五蘊現象時,就是五蘊「滅」的開始。

  這裡講的三依一向的「滅」,除了有「瓦解」的意思,還有一個意義經常被忽略。一般人聽到「滅」,想到的就是 「斷滅」。實際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經驗到不同程度的滅。這是什麼樣的「滅」呢?   想想看,小時候我們最關 心、在乎的話題,內心會不斷縈繫於其中。所以,日常生活中,心裡想的都是這個話題,晚上作夢的內容也是。像很多讀小學時,最在乎的話題就是卡通故事裡的超級英雄、機器人、戰鬥機、太空船,朝思暮想的都是那些。上課不專心、 無聊想打發時間,就拿出白紙來畫戰鬥機、太空船,因為那些是自己最著迷的對象,整個注意力都是徘徊在其中。  

不同的人著迷的對象不一樣,像有些女孩子特別喜歡畫娃娃的衣服、看不同芭比娃娃住不同類型的房子等等。隨著年齡增長、擔憂的對象不一樣,汲取快樂的來源也不同。對過去那些令你著迷的事物不再著迷,這些事情就滅了。「滅」就 是在你注意力的範圍裡,已經不產生作用、不再是你世界裡的東西,不再是呈現在你世界裡的一個現象。

 

所以,不管現在我再怎麼昏睡,作夢也不會再夢到太空船、機器人或變形金剛。就像一個已經有小孩的媽媽,不管再怎麼昏睡,在夢裡或白日夢的夢境裡,都不會再想怎麼幫芭比娃娃換衣服、髮型。這些事物在她的世界裡,不再是話題、 不再會牽引、撥動她的心,這就叫「滅」。「已經不存在」不是單純斷滅的意思,而是因為不去滋養它、想像它、著迷它、關心它,“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它已經不關你的事,不再是你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它在你的世界裡瓦解了。

 

最終而言,我們不斷透過五蘊的活動,想像隨著五蘊活動,而架構起我們要的「常、樂、我、淨」的狀態,一個絕對安全、絕對主宰、絕對快樂、永續經營的狀態。當心對於平常架構自我感的東西,有足夠的不感興趣、不關心,不再去喜 歡、歡迎、持續、固持,那麼,你的世界就不再出現跟自我感相應的「五取蘊」。出世間法「滅」的意思,就是在你的世界中瓦解了,不再是你作夢的內容,不再以自我的形式再輪迴下去。

 

透過「法念住」的4個階梯來對治散亂

就像「遠離」、「離欲」、「放下」一樣,「滅」在每一個階梯都可以修。很多人誤以為「身、受、心、法」的「法念 住」最難修,因為它放在十六勝行的最後面。實際上不必要如此,根據佛經內部邏輯而言也不是如此。四念住每四個 階、每個念住都是可以獨立的系統,在任何時刻都可以應用得上。可以一開始就從「法念住」(即十六勝行的13~16階) 下手,也可以在修行的每一個階梯都應用到。

 

例如,在低階修行時如何用到「滅」?在禪修時有一個很大的阻礙,會不斷破壞內在的安寧,就是內心許許多多龐雜的聲音,即「妄念」、「散亂」。妄念和散亂的引擎是根本上的不安與煩躁,發作時呈現的方式往往是意念,想這、想 那、鑽下去,「我要怎麼辦、我要怎麼做、這個延伸下去會怎樣…」,在內心不斷編織電影中的情節。

 

第13階「呼吸時體驗無常」,就是能夠幫助我們出離、厭離的取角。《中部20經》說:對治散亂、妄念的方法之一, 是將它想像為一隻纏在你脖子上的死狗。一般人一想到這裡就覺得好噁心、馬上把它丟掉,這就是一種「想」。或者在禪修時,刻意去留意內在散亂、鬧哄哄的狀態,就像食堂裡的眾生百態。

 

有參加過觀光團來美國旅遊的人可能知道,旅行社為了多賺點錢,跟當地華人開的餐廳合作,把一團團的遊客送到任你吃到飽的餐廳。人多時、尤其是很多不文明的人聚在一起,你就會看到鬧哄哄的狀態:爭先恐後、大聲喧嘩,滿地是垃 圾…。如果有被大眾認為比較昂貴的食物像龍蝦、雪蟹,大家擠在一堆、一大盤一大盤搶,唯恐自己吃不到、吃不夠、 沒有值回票價。吃完飯的人爭相付賬,表示自己夠意思,免得被朋友看不起,為此爭得面紅耳赤等等。

 

看到這樣的情景,內心產生不想參與在這個系統的心情,可以用同樣的角度來看待內心鬧哄哄的念頭。若是有人將這些念頭直接打印出來或寫成文字,去閱讀這些文字時就會發現,裡頭充滿了極端無聊、狂躁、自戀、害怕、不安、無味等 等,不斷在重覆。如果電影是這樣演,煩都煩死了。因為是在內心自導自演,我們覺得它跟自我相關,所以就樂此不 疲。

 

這是修學第13階,就是一個「取角」而已就可以下手。專注去看那個鬧哄哄的念頭,它的無味、疲勞,這樣子想累不累啊!還要演到什麼時候!這就像「歹戲拖棚」的連續劇,不要為了賺錢而讓這種爛片一直演下去。

 

第14階:「離欲」。一邊在取無常想、苦想、非我想、不淨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可欲樂想…等等取角,一邊看到 對這些事情的興趣是否在瓦解中,對它著迷的程度是不是降低了。在禪修時若能隱約感覺到「念頭起來時蠻無聊的,我 不是那麼想鑽進去、隨它跑」,光是這麼想就已經在修第14階「離欲」了。你已經一個程度在幫助自己,降低這方面 的著迷度。

 

如何得知自己第13階做得好不好?去看著迷度有沒有降低,不需要別人告訴我們,也不是給自己洗腦:一切都無常。 不是把佛教的道理像教條般,不斷重覆、內化、背誦,強迫自己相信「一切無常、不好、不淨」。而是自己要能夠如是 觀察:當這樣取角、跟境界這樣互動時,產生的結果是否通往「放下」。

 

第15階「呼吸中體驗滅」。有沒有透過13、14階發現,過去最會盤據我們注意力的竊竊私語與妄念的內容,愈來愈不 再是我們世界裡的東西,它不再出現、不再牽動心、不再冒出頭來。一邊修這個一邊看到「因為滅而得到安息」~因為 得到這樣的「滅」,而得到這個程度的安息;執著能夠多大程度的滅,就能夠得到多大程度的安寧感。這個過程就像其它三個念住一樣,要懂得觀察、揣摩,在修這些念住的過程,同時就在修「色界禪」、「內觀」。佛教的「內觀」就是 在做這些步驟,在通達到更高禪定境界的過程中啟發的。

 

可以觀察、揣摩什麼?像修學第16階「放下」包括妄念等等的執著,可以先取一個相:想像手中握著一顆壘球,然後 想像怎樣把壘球放下。可以把壘球丟得遠遠地放下,也可以透過不斷體會更省力的放下壘球的方法:只要把手指頭鬆 開,球就掉下去了。同樣地,法念住的每一個動作都在觀察、揣摩、調整,什麼是最有效率、最省力的放下,不必把球丟得老遠,只要鬆開手指頭、不再抓著球即可。從中觀察到手指頭是怎麼用力、球是怎麼被抓著;手指頭哪個部分鬆 開、怎麼鬆開,球就會掉下來…。

 

總結「十六勝行」每四個小節、每一個念住,都可以是包含佛教全體的核心。也就是說,可以專門修13~16階,在裡 面完成「色界禪」、「無色界的定」、「出世間的智慧」、「出世間的解脫」。此外,在這個過程中去瞭解「如何進入 初禪」~透過「善尋」(知道怎麼取角、採用什麼技巧)、「善伺」(知道如何評估、調整技巧)才能把這些技巧「細緻 化」。去發現什麼樣的「無常想」才能產生最大效益的厭離心;什麼樣的「厭離心」才能最有效率地減弱或降低對於一 件事物的迷想、著迷;什麼樣的「離欲」能達到從此不再作這樣的惡夢、不再作這種欲望的夢,從此之後的夢境,不再 被這樣的事物所推逼,這樣的「滅」。

 

【問答】

問:「無常想」是九想中的一個代表,在結集經典時沒有詳述內容? 答:對,它只是一個口訣、簡縮、心法。佛經中有人專注於「不淨想」、「食厭想」等等,就依「遠離」、「離欲」、「滅」而解脫。   問:法念住的四階前面都有提 到「出入息」,但也有經典沒有提「出入息」?

答:對,「出入息」可以像背景音樂一樣,可以自己觀察是否配合修出入息會有幫助。好比說,很多人在「體驗無常、 體驗無常…」就忘失、掉入無邊無際的幻想之中。若能夠練習「吸氣的時候,體驗無常」、「吐氣的時候,體驗無 常」,一方面有提昇正念的功能;另一方面幫助你發覺這些特質些微的變動。吸氣時體驗的無常,跟吐氣時體驗的無常,可能質地就不一樣;吸氣時體驗全身,跟吐氣時體驗全身,它的質地也可能不一樣。在「觀察全身」時配合「出入 息」,什麼叫「全身」?主要就是觀察「正在呼吸中的全身」;在修學「心行休息」時配合「出入息」,主要是觀察如何隨著呼吸的調整,隨著參與呼吸方法的改變,使得身體愈來愈安寧。但你可以不把呼吸的內容當作禪觀主要的對象。

有一部《身行經》教的是沒有呼吸的成分在裡面,直接就講「體驗全身、體驗身行休息」。直接感覺全身怎樣變得降伏、祥和、放鬆。這兩種做法,值得自己去實驗。可以選擇讓呼吸作為禪觀的潤澤工具,也可以成為禪觀主要的工具, 也可選擇不理會呼吸地操作四念住。


問:我個人是覺得依著呼吸來練習比較具體。

答:佛經裡是沒有決斷說非要配合呼吸不可,但佛陀本人是盛讚「安那般那」,他說自己是以修呼吸作為工具而成道的。我也感覺呼吸很大的一個作用,是常常能幫助立定腳跟,會把心思帶回來到最踏實的觸感、帶回到眼前、當下。

  

問:所以第13階練習當下的心理活動,去做「九想」的任何一種想?

答:從取角、思考、觀察等等的活動,反省內心所著迷的。任何能幫助自己對輪迴狀態產生警覺的。舉例說,想想:住在北韓的居民從小就被洗腦,金氏家族的領導人都是神。這個世間自古以來,有多少人從小到大都是被灌輸,生命唯一 的意義就是効忠某一個領導人,某個偉大的祖國。人就這樣做思想的奴隸。當這樣想時,內心對於輪迴是否有警惕心, 然後在呼吸之中體驗這種警惕心:無明是不安穩的、輪迴是不安全的、五取蘊像大火在燃燒。


問:所以在練習13階時,可以把過去的經驗拿來當下作無常想或苦想?

答:是的。同時確保這種取角和觀想不是漫無目標的幻想,隨時隨地都要以「觸感」作為基礎。像前面講的北韓人民或 IS恐怖攻擊的小孩子,是如何被洗腦;當你這樣取角時,觀察身心的反應,然後看到這樣的反應有多大程度是朝著第 14、15、16階前進。所以不是漫無目標在想像、哲學化,也不是一片死寂都不想,而是在「善尋」:知道怎樣用你的心,知道這些工具要如何使用,不斷化約它們成為能夠具體感覺巨大寧靜的工具。它必須是能夠幫助你體驗到更大的寧 靜。


問:一般人在夢中自得其樂,沒有真正醒過來,觀察不到衝動的現象。今天老師談到透過「法念住」來鍛煉自己超越迷想的狀態,是否每個人都要找出適合讓自己醒過來的技巧?

答:一方面也要參考古人的智慧。我們不是閉門造車,全部東西重新發明。所謂「聲聞」的特質,是很仔細思考前人留下的解脫足印~也就是成功的範例。(大乘佛教對「聲聞」這個詞有貶抑的意味。但原始佛法認為「聲聞」是了不得 的,作佛陀的聲聞弟子是解脫的正途。)但另一方面要找到一個中道,修行是個人化的,必須自己觀察、調整,如何詮釋這個方法,現階段要如何運用這個技巧。一般在美國強調「獨立思考」,可是佛陀在《卡拉瑪經》講到:要做那些智 者所稱讚的,不要做那些智者會訶斥的,意思是要尊重前人的智慧,而不是只有獨立思考。


問:靜坐時練習慈心觀,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答:這很正常。聽到同樣的文字,每個人的想像和聯結都不一樣。「慈心觀」只要掌握幾個原則,光是在觀察身體的觸感時,若能調整觀察時的眼光和眼神,身心的感覺就不一樣。舉個通俗的例子說明,像親子間的互動,如果媽媽以祥和 慈柔的眼神跟自己的小baby互動,很容易引領嬰兒變得安詳甚至想睡覺;若媽媽本身是煩躁不安,帶著恐懼、害怕、 生氣、發怒的眼神,baby也會受波及。

我們用什麼眼神在觀察自己,同樣也會影響當下身心的感覺和波動。「禪定」的特色,基本上就是在比較高品質的安 詳、釋放中得到安住。若是心念充滿慈和、友善,我們的心幾乎是立即更加放鬆、安靜、和緩。

此外,禪修時內心遇到很多干擾,源自過去很多沒有化解的包袱和情結。一般人都不太懂得做人、不太會跟自己的心相處。一生做了無數愚蠢的決定,連自信心都不具備。想到自己,經常感覺到的都是虧欠、懊惱、生氣、不滿意等等。若 能先透過慈心,建立祥和、健康的自我感,允許自己原諒自己、對自己好、給自己追求更高幸福的機會,相信我們應該要獲得更高的幸福。有這樣的信念,將有助於在禪修上建立比較良善的動機。

如果對慈不相應,可以換一個角度。慈有很多不同呈現的方法,基本上的內容離不開「祝福」、「善意」、「友善」、 「祥和」。另外,「悲心」、「喜心」等都是可以實驗,找出與當前相應的取角。


問:是否需要一段時間來醞釀?

答:其實不一定。也不必把它想得那麼難。光是現在內心能夠由衷微笑、放鬆臉部表情,這就是一種慈心的表現。不要把它想像成遙不可及、多麼浩大、轟轟烈烈、眼淚鼻涕都噴出來…。可以是「一點點」,留意到身心裡面那一點點的漣 漪,那「一點點」就是緩和一點點、祥和一點點、友善一點點,少了幾分惡意以及沒有建設性的抱怨和批判。留意這樣的一點點,身心在這樣的慈意中沈澱,就叫修慈心。

重點在知道它的滋味,不管多麼少,你能發現它的質地、認得它,知道怎麼運用它、保護它、跟它互動、共處。讓它的力量愈來愈有包涵性,好像能滲透到你發出的念頭。在練習中只要有一點點感覺,這就是了!就這樣摸索前進。在摸索 中隱約感覺失去了方向感,不再是摸著石頭向前走,那時就要再問。若感覺是「摸著石頭在向前」,透過這樣的摸索愈來愈知道路,就儘量去摸索。道理不一定要在一時之間百分之百弄通。


問:最近靜坐時,內心覺得很安定、祥和,妄想也比過去少很多,就是不斷摸著石頭向前的感覺,我覺得佛教跟外道最大的不同是有「禪觀」…。

答:這是很常見的看法。外道講的禪定內容跟佛教講的其實差異很大。很多人說佛法的唯一不共法在「內觀」,實際上 「禪定」也是佛法的不共法。經典是這麼講的,演變到後來的「論典」,變成「只有內觀是不共法」。內觀就是在禪定 開發的過程中發生,所以妄念的減少,一定是對妄念的本質產生足夠的內觀智慧,對它產生厭離心。好比說看到用力的苦、沒完沒了,智慧生起所以不與它為伍,心能夠更輕易地甩開並擺脫它。

佛教智慧真正的實踐點,都是發揮在實際操作上,例如怎麼讓禪定進步。另外,可以刻意開發禪定中的內觀智慧,林居傳承的祖師大德們強調:「色界禪」的基礎要非常好,內心在更高度的安靜之中,才能細膩地看到微細動機的發生,看 到微細的痛苦才容易產生真正的智慧。所以,當內心安靜、祥和時,必須懂得問自己:像這樣的安靜只是相對的安靜, 還是有更大的進步空間?這種安靜的狀態,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大程度會被打斷;靜坐時需要多少時間才能進入;進入後 又能維持多久,還是偶而如此~這星期有下星期又沒有,再過兩星期心又有點定了…。

另外還有一個判定「是否還有進步的空間」:有沒有經歷到明顯的「禪支」~心有沒有愈來愈懂得「善尋」、「善 伺」,能不能體會「喜」跟「樂」,能否透過喜跟樂的洗禮,而產生強而有力的「正念」與「平捨心」。具備了這些禪 支之後,再來談下一步會更理想。

心能夠安靜是很好的,接下來可以看「受念住」的四個階段:「體驗喜」、「體驗樂」、「體驗心行」、「令心行祥 和」。心若大致程度已經安靜了,這時可以觀察什麼叫「喜」、「樂」,練習讓心透過「放下」的動作而經驗更高程度 的喜跟樂。

「定」是怎麼發生?心在喜跟樂之中釋放、沉浸在裡面。當心沉浸在喜跟樂時,還能看到心是怎麼受用喜跟樂、怎麼在吃喜跟樂、怎麼被喜樂所滋補。用這樣的方法來修喜跟樂,讓自己在色界禪能夠再進步。當然,不要妄自菲薄!心能夠 安靜是很好的事情,其它就是一些小的調整,只要掌握到技巧,修行就不再是那麼漫無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