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念住

朱倍賢

【简】

「法念住」的「法」這個字,在梵文和巴利文裡含意非常多。包括像真理、任務、佛法,像「阿毗達摩」傳承裡的極微,等等的不同的概念。可是在這裡,「法」具體的意思是指:透過佛法概念的框架,來檢驗自己的經驗。

像練習觀察心有沒有離開五蓋的狀況?五蓋就是佛法的框架、佛法的觀念。如果是學習透過無常、透過四聖諦的角度來檢視經驗,都是透過佛法的框架來了解事情。「法」特別指這樣的意涵。

佛經裡「法念住」的內容包括「七覺支」,去檢查當下心裡面,哪一個覺支需要更茁壯,哪一個是很茁壯了…。用這樣的方式,來檢視自己修行的進度。


用「四聖諦」來檢驗經驗

佛陀教導我們,面對經驗最有幫助的方式,就是把眼前正在經歷的狀況,看成是一系列的活動。所以,面對著一系列的活動,你檢視的是:在這樣的活動裡,有沒有動盪不安?有沒有苦、壓迫感?只有當你留意到動作的壓迫感,你才有意欲想要淨化、超越它。人如果沒有留意到動作的壓迫感,就會樂此不疲、迷失在裡面。這是「苦諦」的觀察。

「集諦」的觀察,就是:觀察當下的苦迫感,跟自己的動作有什麼樣的關連?好比說,有可能你現在對一個事情抓得很緊,而造成煩惱。有可能你對一個事情不當的詮釋,所取的是特別會增加迷想的角度,在這樣的狀況之下,你內心的活動,加深了你的苦迫感。

「滅諦」的觀察,就是:觀察眼前的苦迫感,能不能透過動作的調整、放下,而被瓦解掉?能不能看到原本是很散亂的,可是,你學會了從散亂中如何讓身心更統合,不被散亂搞得烏煙瘴氣的。

你看到了使用這個技巧時,散亂在眼前瓦解掉,而這樣的經驗將幫助你更了解,往後如何更精純化地使用這個技巧。這就是四聖諦的「道諦」。它是建立在前面三個聖諦,一直透過集跟滅、集跟滅,看到煩惱是怎麼架構起來,要怎麼瓦解,所開展出的方法跟技巧。

從某個角度來講,這是很科學的,它是非常強調透過經驗、記憶、驗證。這也是為什麼,佛法修學的慧觀不是只針對當下,它常常運用記憶力以及規劃未來的能力。為什麼慧觀的發展需要記憶力、想像力跟規劃力?例如今早的打坐,不管坐得好不好,你都累積了經驗,這些經驗點點滴滴地幫助你,知道往後如何更省力地面對境界。

就像游泳,每一次的游泳不是只是活在當下而已。如果是要參加奧林匹克比賽的游泳選手,教練會從水底將你游泳的過程錄影下來。游完之後,跟你一起討論游泳的姿勢。同樣的力氣,手要怎麼切、怎麼扒、怎麼挖,腳要怎麼踢才有效率?前進的力道才會快很多。

禪修也是如此。去看動作的施力點、用的勁,如何記得、熟悉。有的時候不是刻意去記,而是經驗的累積。這些都是 「正念」的功能,正念都是跟記憶有關連的。

原始佛法講的「慧觀」,比較大程度像是太極拳,比較不像目前南傳禪法教的:直觀~只是觀察,一直觀無常、觀無常。練過太極拳或瑜珈術的人就曉得,練功時要留意到身體的平衡感、肌肉的使用,力道推出去時,什麼地方要更用力,什麼地方要更減力,其中的恰巧度,就是智慧觀察的所在。

過去跟境界相處時,可能有很多的模式是製造苦的,也只有透過心一直跟境界做推手,苦才可能減少。也很像是練合氣道,最常要練習的就是要學摔跤。從中累積摔跤的經驗,摔到地面時如何才能減輕撞擊?觸碰地面時如何化解力道?才不會受傷,或是讓受傷的機率降低。

同樣地,「慧觀」就是在心裡面揣摩著、品味著、觀察著、調整著、釋放著…


「法念住」第一個技巧:呼吸中體驗無常

「呼吸中體驗無常」,只是一個簡略的方程式。完整一點地講這個技巧:在呼吸中體驗任何一種經驗裡面的過患。意思是:這樣的活動方式,真的是完滿無瑕的嗎?真的是最棒的寧靜嗎?真的沒有任何的干擾性嗎?去留意的話就會發現: 只要是架構的動作所形成的經驗,就會有變化的特質。心夠敏銳的人,從變化中就可以看到,這都是不夠好的。

舉例形容那滋味:我在台灣讀過三、四年小學,當時只有週日休息一天。對我們而言,最快樂的一天是星期六,喔~接下來要放假了,好高興。一到星期日就開始憂鬱了,馬上假期要結束了。

我們曾經去過接近北極的阿拉斯加,夏天有類似永晝的現象,太陽可能要到凌晨兩、三點才會下山,一大早太陽就起來了。容易被光線打擾的人,需要帶著眼罩睡覺。一年中太陽最長的一天是夏至,在台灣是不太感受得到,在阿拉斯加就很有感覺。當地的人仰頸期盼的,就是這一天。因為一到冬天,太陽只出來兩個小時,在地平線出現一下子就下去了, 人就無精打采了。又冷、又無聊,當地的人酗酒,把自己灌醉等著夏至的來臨。一位當地的導遊告訴我,夏至一到他就開始憂鬱症了,因為接下來的日子,每一天的白天都比前一天更短。

那滋味就是:人在快樂之中,可是覺知到那個樂感是不斷在流逝著。那樣的一種警覺性。小時候,一邊在暑假感覺很高興,另一邊卻在:可是有一天會結束,那只是早晚而已,就覺得這個不夠好。

聽起來好像有點在挑毛病,可是佛陀是很不一樣的,他的標準是要:無懈可擊的快樂。任何低於標準的,他都覺得那不安全、不是安身的所在。它是會變的,可以從天堂變到地獄。知道這一點就可以理解,天堂雖然是比地獄好,但是,同樣是不安全、不是安身的所在,兩者的差別,就沒那麼大了。

要體驗經驗裡的過患,不一定要從無常的角度。有的時候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例如熱衷看清涼照的人,若實際上去檢視眼睛「吃」東西的方式,會發現:它是注意力看上去,那一瞬間有亢奮感~樂。但是幾乎在同一瞬間,亢奮感就有一點褪,更多的飢渴感生起,還要更多。注意力必須重新出發,再換一個角度看。很快地,樂馬上又消逝了,飢渴感再起。又換一個角度、再看…,不斷、不斷地重新用力、咀嚼、吞食。每一口的用力,帶來的就是一瞬間、一下子的快感。

留意一下,吃東西也是如此。咬下去、汁液出來,好吃、還要!筷子重新再出去,嘴巴重新張開、牙齒重新咀嚼。每一次的用力、調整,就是一瞬間的快樂,世間的滿足性大多是如此。若懂得看這樣的角度,忽然之間有一種感覺,覺得這好像蠻無味的。覺得這是一個需要付出很龐大的代價,卻得不償失的動作。這是對「欲的樂」的一種警覺。

乃至修四念住時,最終也是用這樣的方法,來看「禪那的樂」。好比說,如何從初禪進入二禪?注意看初禪,心非常的靈活,觀、調整、淨化,觀、調整、淨化…,看著這樣的動作,發覺:其實也蠻累的。就像騎腳踏車時,你可以騎但是歪歪斜斜的,必須一路調整才能免於摔倒,騎起來很辛苦。初禪的滋味就是如此,要調、要想、要評估、要變化…。因 為要跟著變化而變化,所以就對尋跟伺產生出厭離。

一般人若沒有在觀內心的活動,會樂於起念頭、想事情。無聊時,若沒有網路、手機、電視,就開始空想,自己編劇、 演給自己看。若是一直用這樣的方式在生活,就會在其中樂此不疲,無法體驗更高的寧靜與快樂。要如何突破呢?去留意這樣的想、這樣的自導自演,裡面有沒有苦患?就會發現到:你必須要加入、沈浸到情境去做角色扮演,念頭才能延續,那是要花力氣的。追著念頭跑、鬧哄哄的,停都停不下來。去留意心,就連晚上睡覺,還沒有完全喪失掉覺知,半醒半睡之間,腦中裡此起彼落,擔心這個、掛心那個…。看到:這是多餘的力氣,完全於事無補的力氣,對此產生出厭 離心。

「厭離心」簡單講就是放下負擔後的清涼、企求跟欣仰,可以透過「無常、苦、非我」來產生。佛教的「非我」,不是像後代佛教在講的「空、有」等討論有沒有我的問題。

佛教講的「非我」,討論的都是:眼前的境界值得當成自我嗎?當有人誇讚你很有才華、事業做得好、修行那麼棒…! 被人家稱讚時,是有快感、舒適感的,感覺被認可我們才會洋洋得意、喜歡那樣的感覺。這個舒適感來的時候,你盤據在舒適感之中,以它做為你認知的自我,那是有快感的。

把它當作「非我」,就是心裡面有一種態度:這不值得我把它當作是落腳、盤據的地方。不值得抓取它、擁有它,不值得花力氣變成它。像以前常聽週遭的親友說:有錢最重要!因為有錢人家就尊敬你,去哪裡都被當成大爺般。某些人的生命經驗,最重要的是被左擁右護,去到哪裡都被當成大爺般。想到過去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心裡面投射出未來這樣 的一個影像。「我」還要再經歷那個,「我」還要變成有錢的人。那裡面就是想要「再變成」什麼,想要去抓一個自我位格,想要再去…。當看到這個,當下感覺:這個不值得當成我。如果我盤據在裡面,就像在不可以蓋房屋的地方蓋房屋,它會被土石流所威脅的。這個叫做「非我想」。

它完全不是在哲學上分析:事物怎麼「緣起性空」?「我」到底存不存在?佛陀講的不是這個道理,佛陀說:「有我」 是邪見,「無我」也是邪見。「非我」是一種善巧,是一個禪修的技巧。可以當做工具,拿來讓心放下一些動作。所以,可以一邊呼吸,一邊體驗這些經驗的一些特質。當留意這個特質時心會怎樣呢?

像之前講的,人們參與自我感的方法,是牢牢的、深深的。「這個就是我!」完全把他的快樂寄託在這個地方,樂的來源都是靠這個。人們要交往時,彼此可以有很多的容忍。什麼樣的情況下一定會鬧翻、會扯破臉?就是把人家落腳的地方傷害了。傷到他的自尊時,其他都沒什麼好講的。佛法講得再怎麼好,只要讓對方感覺到,他的自我,你是不愛的, 你對他的自我感是有威脅的,他就跟你豁出去了,再怎麼樣他都可以想到最不好的。


「法念住」第二個技巧:呼吸之中體驗離欲

第二個階段,因為看到「無常、苦患、非我」,然後有一種離欲的效果。「離欲」的意思是:迷想的程度沒有以前那麼深了,所以參與在落腳處的力道,沒有以前那麼多了。舉一個比較粗俗的比喻,請大家姑且聽之。曾經聽一位朋友開玩笑的說:「如果想要男女朋友分手時,不那麼難過的話,就要防患於未然,同時腳踏兩條船。」這個沒了,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是,如果你的快樂全都寄託在這樣的一個地方,當快樂的來源被威脅、或被剝奪走了,那麼人可能就崩潰了。 像台灣的新聞:男女朋友分手時,男生要去把女生毀容!我不能得到妳的話,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得到妳!對他而言,那是他唯一懂得的滿足感的來源。這個東西一受到威脅,他就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離欲」的意思是,他可能之前還有一隻腳是踩在裡面的,可是,他同時在發展另外一個。他一邊在體驗著:透過不被 這個負擔所壓制,而得到的輕鬆、自由。他的腳不是完全踩進去,若這邊踩空了,還可以有另外一個立足的地方。慢慢地上去、上去、上去,到涅槃的轉捩點發現到:有立足就有擔憂。他連立足、需要仰賴什麼、需要落腳點的最原始的需求,都化解掉了。體驗到無依的自由,已經不用透過動作,而是內心所有造作的化解。自然而然就具備這種不造作的寧靜,它是不需要用什麼條件去交換的東西。

所以,第二個技巧就是:一邊呼吸一邊去體驗,如何把那隻腳慢慢抽離開來?「離欲」!怎麼樣讓「迷想」,讓對事物根深蒂固的著迷感,慢慢鬆開來?看到另外一個自由的可能性。


「法念住」第三個技巧:呼吸之中體驗滅 

(註: 不善境界的瓦解、執取的消除。)

第三個技巧:「在呼吸之中體會滅」。有許多巴利文的佛經語言,在後代都是完全地被誤解了。一大堆宗派偏激的見解,認為佛陀教的法就是「小乘法」、「斷滅法」!實際上「滅」這個字講的是很具體的「煩惱的滅」。真正的自由, 談不上它有沒有滅,講不出是「有」還是「沒有」。「有」是要用力的,「沒有」也不對,要怎麼講它?唯一的形容 法,它是「自由」、「釋放」、「苦的消失」這樣就好了!

「滅」就是:看得到參與感的瓦解。因為參與感的瓦解,使得原本在參與的現象,沒辦法再延續下去。舉例而言,像最強大「欲貪」就是「男女欲」,它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若是懂得技巧,要超脫其實不難。佛陀說,要超脫男女欲,甚至同性之間(假設是同性戀者),對於肉體的那種亢奮等等,基本上要去留意兩個東西:「受」跟「想」。

「想」的部分:這個欲若要維持、延續、讓它發生,必須要保持在某種情境裡面,故意用一種想像、取角來看待事情。 然而,這種想像其實是非常危脆的,像泡沫般很容易就會被戳破。它危脆到什麼地步?記得小學的時候,小朋友會暗戀 (puppy love)老師。學校有位身材高大的籃球教練,班上有小女生很仰慕他:「某某老師好帥唷!」有一天教練打球 的時候,就在我們面前,不小心摔了一跤,眼鏡也掉了下來。就像瞎眼一樣,雙手在摸索、一副狼狽的樣子。我們就問這位女同學:「妳喜歡的就是他啊?」女同學說:「哪有!一點都沒有喜歡他。」馬上那種感覺就不一樣了。

我們對事物的觀點、感覺就是這樣,是由好多、好多的動作加在一起,才會有那樣的感覺。這些動作什麼東西少了、變了,那個感覺就不存在了!回憶起對於事物的美感、不淨感等等,就是這個樣子。必須要刻意去營造一種氣氛,讓自己進入到某種心情。這就是為什麼,約會的人一定要去有蠟蠋燈火、特別氣氛的地方。若是在日光燈底下,不浪漫氣氛的地方,就~沒感覺!

禪修者看到「欲」:第一、必須很堅持用某一種想像力來參與事情~「想」,那個欲才能夠維持。第二點:「受」,指的是欲貪裡面的飢渴感,飢渴感造成亢奮,而這個亢奮,是身體肌肉對應境界的方法。把這兩個東西看透了,就可以瞬間從欲之間抽離出來。瞬間的你會看到「欲」就像佛陀講的:「欲我知汝本,汝從意想生」。欲啊!你這個傢伙,我知道你、我看透你了,我知道你的根本在哪裡!「意想」就是你的根本。「意」(cintana),就是透過意志的參與,「想」(sañña),就是想像、詮釋和取角。「欲,由意想而生」。所以,光是透過活動的調整,你就看到原本參與的、著迷的東西,它的瓦解,然後心從中抽離。


「法念住」第四個技巧:呼吸之中體驗捨

最後一個技巧、動作:「捨」。這個字跟「慈悲喜捨」的捨是不一樣的字。「捨」(paṭinissagga),意思是「放 下」,最終所有的動作就是學會放下。為什麼要放下?從一個角度來講,「涅槃」是最高程度的放下。涅槃不是神秘的淨土、天堂,而是終極的放下。

為什麼「涅槃是終極的放下」?第一、一般人的放下,是透過意志力~我要放下,裡面還有:「我不要你了!」這樣的動作。可是有一種放下,是沒有透過這樣子用力的。要如何體會這樣的放下呢?其中的一個方法,是把出離心、厭離心修到滾瓜爛熟,內心完全不受到飢渴感的逼迫。沒有飢渴感的逼迫時,自然能夠體會到不透過「欲意」而去追、抓,或 推開什麼東西那樣的狀態。

同樣地,跟其他的念住一樣,不要聽到這個就像好高喔,我做不到!它是可以在每一個程度都可以修的。包括像什麼樣的放下呢?如果在靜坐時打了一個妄念,放下它!才剛放下、馬上妄念又起來了,再重新練習、再放下它。它又再起來,我再放下它。它起來1千次,就把它放下1千次。你就練了1千次的法念住,那功夫就很強了!若在1千個念頭裡練 習法念住,你已經不一樣了。

不要小看這些動作。每一個體驗無常,每一個體驗離欲,每一個體驗滅,每一個體驗放下,都在鍛鍊肌肉,力氣都不會白費掉。所以不要挫折、不要覺得難,修行是一步一腳印,很紥實的往這個方向。只要這麼做,朝行道,暮必得昇進; 暮行道,朝必得昇進。一定會進步的。


【問   答】

問:請問「內法」與「外法」指的是什麼?

答:不同的經講的不太一樣,如果是《大念處經》講的就是:可以觀別人。很多人都以為佛教的「直觀」,只是針對當下,針對自己的心。其實佛法的觀照是很多元的。人有的時候是看到別人做錯事而學會、得到警,不一定要自己去做錯事。有的時候光是看到世間的人,貪瞋交織的互動模式,花力氣為了彼此的尊嚴,為了要讓彼此能夠透過合作,來增大 化欲樂。那種無謂與疲勞,即使自己沒有經驗,光是看到這樣子就會有厭離心。

修「不淨觀」是可以透過觀別人的身體,而觀到自己的身體。也就是說,佛法的「慧觀」、「出離心」增生的方法,不只是當下。當下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練怎麼觀察當下,怎麼跟自身相處。同時可以輔佐以記憶,回想過去發生的事情, 推理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觀察其他的人的動作,假如你的心是放在「我要成為一個更好的老師」來瞭解別人的心。你可以透過瞭解自己內心的活動,觀察別人內心的活動,而對於別人的行為模式非常瞭解,其深度可以像是神通一樣。看到別人一個簡單的動作,就 知道他有什麼狀況:他的靜坐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他這樣子有沒有真的懂?等等。

如果常做這樣的練習,就可以愈來愈不需要仰賴制式的觀念,直覺會變得比較可靠。不是百分之百可靠,它還是有為法,不要太相信直覺,但它會愈來愈敏銳,所提供的資訊也會愈來愈可靠。


問:五蓋生起時,也是以放下來處理嗎?要配合呼吸來進行嗎?

答:如果真的不知道更好的方法,就用笨方法,每一次起來、不要理會它。四念住在別的經典裡面,例如在《念住經》,它就沒有配合呼吸,而是直接去做這些動作技巧。但是在《中部118經》、《安那般那念住經》裡,它就是配合呼吸,可以依自己的需求、自行選擇。

呼吸可以貫穿、提醒,有助於正念。在觀的時候,有時會有點發呆了,如果背景中有一個:「吸氣中正在進行式、吐氣中正在進行式」。提醒著:眼前的功課是什麼?而且這裡面是有波浪的。在吸氣時,放下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吐氣時, 放下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在做這個技巧時,膨脹與收縮的力道上怎麼調柔?從中就可以體會:動、靜;緊、鬆,人在不同場合裡如何拿捏、遊走、變化。


問:在「法念住」裡有提到「抽離自我」,可否舉例說明?

答:例如當別人稱讚我們的時候,你怎麼事業做得那麼大,好行喔!這時,若有產生洋洋得意的感覺,反觀一下:這樣 子的東西,真的是我要的嗎?如果別人因為你很會做生意、事業做得很大而欣賞你,那表示你的壓力很大吔。生意不是每一天都一樣賺錢,哪一天業績比較不好了,遇到人有點躲躲藏藏的。人家問你:最近好不好?「…不錯啦,好啦…!」要維持那種行為模式,是很累的事情。

如果不是做生意,像我們在學術界,人家稱讚你:「哇!學問好多喔。可以去學術會議發表…」真的那麼好嗎?學問這個東西,永遠都是一山還比一山高。文人相忌,你懂這邊多一點,人家在那一邊比你懂得多很多,人家永遠都可以找出你論點的漏洞來。如果你的快樂是來自人家看我有沒有學問,你要保持這個、加深這個,那是很耗力氣的。有必要那麼在乎這些嗎?釋放開來!能不能夠不在乎這樣的位格,還可以自給自足?


問:這是從「非我」的角度看,能不能從「苦」的角度來看?

答:是,不管你建立起的是什麼自我,一定是一種用力的動作。一定是要繼續做這樣子的方式,維持著這樣子的形象、 功能。透過這樣的看,看到需要透過用力去維持的東西,都是而不可靠,都有壓力感。


問:就像老師曾舉例,提到參加party的女性,老是要補粧,為了維持美好的形象讓人家欣賞,那是很累人的?

答:這邊的意思,並不表示學佛的人一定不能化粧,要看個人取捨,心境到一個不同的地方,需求與活動模式就不一樣。佛法的方式,是尊重你當下想要的東西。人是沒有辦法勉強的,體驗到再怎麼好的東西,我再怎麼跟你講:「真 的,太棒了,世界上沒有其他的東西,比這個更棒!」你不會相信的。

英文說:“The heart wants what the heart wants.”心要的就是心所要的。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老和尚跟小沙彌說:「女人都是老虎喔!老虎很可怕喔。」小沙彌下山去玩,回來後老和尚問他說:「山下怎麼樣啊?」小沙彌說:「老虎好可愛喔!」

The heart wants what the heart wants.”在這裡的意思是,依著目前的狀況去看到:什麼樣的負擔是你有能力鬆開的? 看得到、體驗得到:這是一個負擔。所以,心有一個更淨化的空間。


【法念住靜坐練習】

「法念住」的運用是很靈巧的,基本上,所有的場合都可以找得到使用的角度。我們在這裡只介紹其中的一種,特別針 對「五蓋」來修學法念住。

一邊靜坐一邊檢查著:現在遇到的障礙是什麼?

例如:昏沉、散亂的感覺,不耐煩的感覺,或是對五欲的飢渴感…

面對這些蓋障,你可以怎麼做呢?

特別去感受你的心在參與這個蓋障裡面,

它的耗力、耗神地隨著念頭跑。

盲目地被自己的白日夢,颳捲到不知往何處去的辛苦!

讓心去感受這個苦患。 吸氣間體驗,對於這個重擔的覺醒:這是一個重擔! 呼氣間體驗,對於這個重擔的覺醒:這是一個重擔! 吸氣間~體驗到這個重擔的瓦解,選擇不參與! 呼氣間~體驗這個重擔的瓦解,內心是很清淨的,是沒有 五蓋的。

如果與色界的法相應,可以只是單純地玩味著、體會著,什麼是更乾淨的放下?如同先前講的,四念住的最後一個技巧,都可以透過「平捨」來修學。

如果當下內心沒有五蓋,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鍛鍊平捨力。

外在的聲音接觸到心裡的那一瞬間,伴隨著:舒適、不舒適、中性。

念頭出現在心中,伴隨著:舒適、不舒適、中性這些不同種的受產生時,

看看內心有沒有在對它們歡迎、擁抱?

在滯留、在拉扯、在抵抗?

或是逃跑、在排斥?

要怎麼樣,才能夠更清淨地跟這些境界相處?

就是允許這些境界的「發生」與「消滅」,這裡面沒有多餘的拉扯動作。

如果在禪修裡面,你特別感受到某一種障礙:

因為身體痛所以不耐煩;因為心裡鬧哄哄的,所以散亂等等。

去體會「五蓋」是一個重擔,去體會「五蓋」是一個包袱;

看到「五蓋」是不值得去把它扛起來的。

因為這樣的覺醒,心甘願地脫離五蓋的束縛。

五蓋的力道瞬間減弱、瞬間瓦解,在這個過程去體會它,同樣的,是正在進行式。

一邊坐一邊觀察:有沒有新的五蓋會產生?

剛剛的五蓋已經沒問題,現在已經沒有五蓋了,那就避免新的五蓋產生。

需要的時候,隨時都可以調整一下坐姿。

讓呼吸正面的能量更通暢,從身體不同的角落滋潤身心。

心是可以非常的認真、用功、鬥志高昂的。

身體是可以非常的放鬆、非常舒適、非常省力的。

我們有什麼五蓋的話,可以靜靜的品味著經驗的流逝。

如何的用「平捨心」,來面對這些不斷流逝的經驗?

不斷流逝的觸覺?不斷流逝的心法? 去體會: 世間沒有一個現象,真的是負擔。 當你把它扛起來的時候,它才是負擔。 認真的去體會:

跟境界在推手的那些過程,怎麼樣才是放下?

怎麼樣是更乾淨的允許~?

當下開始感覺到坐立不安、感覺到無聊,

提醒自己:這一個非常好的練習機會。

馬上利用這個機會去看:

面對身體不舒服的感覺、煩躁感,隱隱約約跟它在拉扯、在抵抗。

去感覺它的負擔,去感覺它是於事無補的,只是讓你苦上加苦。

看到:光是能夠這樣子的認知,坐立不安的力道,瞬間就減弱了,

在你眼前就開始瓦解,重覆這樣子的練習!

不要在心裡想:等到舒服的時候才開始修行,等到回家以後才開始修行。

就是現在!這樣的波羅蜜,這樣的資糧,就是現在!

不要等了!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好好地實驗一下,法念住的技巧。

我可以把它運用到多淋漓盡致?立刻在這個地方體驗到:化解苦。

面對著身體的不舒服,我有多少的不耐煩?有多少的抵抗在跟它推?

感受一下那種推逼跟抵抗的負擔,選擇不去把這樣的包袱扛起來。

身體的不舒服,只是身體的不舒服。

認真的面對這個不舒服感,不要讓這個不舒服感產生出五蓋來。

人是有可能在面對不舒服感時,

仍然不散亂,沒有不耐煩,沒多餘的抵抗。

眼前不舒服能夠充分的消滅,不用去把它從上一秒鐘扛到下一秒鐘。

你不用把它扛起來!

不舒服只是單純在那裡生滅,不用鑽進去把它扛起來,變成你的負擔。

保持著耐心的、高度的戰鬥力,要相信:

在面對這樣小的不舒服,所培養起來的功力,

以後就能幫助你去面對,比這個大許多倍的痛苦。

面對著眼前這樣的不舒服,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以正面的方式來迎接它!


【迴  向】

嘗試著用慈和的心念來包圍著自己。

所謂「慈和的心念」,就是:

「非常的愛惜、尊重自己」的心。

很由衷地「希望自己好」的心。

請在心裡面跟著我一起默念:

我是尊貴的 我是可愛的 我是值得被救渡的

希望我 為了我的長夜安樂的幸福 而努力

我是尊貴的 我是可愛的

一個愛自己的人 不要跟罪惡跟污染 糾纏在一起

希望我獲得快樂 希望我遠離痛苦

希望我的努力 能夠得到大果大福利

不管我過去 曾經做過什麼事情

我都原諒我自己 我都愛惜我自己

知道自己是可以得救的

希望所有眾生都快樂

希望所有的眾生都遠離痛苦

希望所有的眾生

都能夠依循著他們自己的努力

而得到他們要的幸福

 (朱倍賢教授開示於2014年台灣冬禪)

法念住語音檔

法念住靜坐引導語音檔

法念住問答語音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