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劉威德主任 臨帖鄭板橋詩詞
~~教育無非就是給學生信心 / 2024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年會「我們的通識教育」,順利圓滿舉行~~
2024年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年會,6月28日於逢甲大學第九國際會議室圓滿順利舉行。與會會員與通識教育夥伴,來自50多所院校的通識中心主任、教師與行政同仁將近200人,齊聚一堂師生共同學習「我們的通識教育」。今年年會的主題「我們的通識教育」,經由本會高承恕理事長的建議,依著「教育無非就是給學生信心」的信念,去年10月經由常務理事會議的建議由清華、中原、逢甲與東海四所大學推薦學生試辦,12月全體理監事聯席會議的通過「學生觀點的通識教育」作為年會籌備方向。
本會王崇名秘書長銜命籌備之後,馬上連繫四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分享年會構想,立即獲得高度迴響與支持,旋即推薦學生參與。四校學生代表:中原大學:張芸瑄(應外四)、劉若英(電機三)、陳冠廷(化學四)、許家瑜(財法一);東海大學:郭寶翔(哲學一)、盧君豐(應數一)、徐熙汝(哲學一)、鄭媛禧(中文一);清華大學:鄭胤宏(清華學院三)、邱渝庭(人社學院四)、唐啟鈞(經濟三)、江宜霖(外文四);逢甲大學:陳宣廷(人工智慧二)、黃峻輊(聖荷西電機二)、李孟淳(企管碩一)、黃柏嘉(統計二)。
學生團隊組織完成之後,於2024年1月15日至19日假東海大學33會館,經由專業引導員張馨之老師的引導,完成四校學生的共學營,四校16位學生不僅認識年會的任務,也開始共同連結成為籌備共同體,共同為今年年會的理想努力。2月開學後,16位學生在線上會議達成初步共識,共同認為通識教育不僅僅是「學生觀點」,也需要「老師觀點」,於是正式確立今年年會的主題為「我們的通識教育」:師生共同努力的通識教育。
不過今年的年會從籌備、主視覺、海報設計以及年會內容,完全由學生設計,秘書長王崇名老師、逢甲大學創能學院葉守禮老師、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佩玲老師以及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戴盛柏執行長都只是從旁引導,僅提供行政支援與通識教育的相關理論。
年會正式開始由高理事長介紹說明年會的理念,並於閉幕時非常欣慰地感謝四校學生的努力,不辱使命完成「我們的通識教育」。逢甲大學王葳校長致歡迎詞時也時時展現做為大學校長對於通識教育的重視及其開展的成果,連續兩屆全國傑出通識教師獎,逢甲大學都未缺席,接連受到肯定。王校長的高度正式掀起今年年會的序幕。
「我們的通識教育」由中原大學「如何重建同學上課心態?」、逢甲大學「通識課程的獨特性」、東海大學「以人為本」、清華大學「如何自主學習?」等四個主體串連而成,四個各自獨立的主題依次分享,卻是首尾串聯。第四屆通識教育學會江宜樺會士不僅親臨授證,也非常肯定今年年會的主題以及學生的表現,終身成就榮譽獎得主高雄科技大學楊慶煜校長與典範通識教師獎得主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卓逸民老師也都親臨會學大會,在會員們的見證下,接受高承恕理事長的受獎並發表獲獎感言,也都肯定今年年會的主題與學生的表現。
除了四校的主題分享之外,也安排了四組師生共學的討論會。學生代表協助各組報告,其中最大的認同就是「沒有連結,哪來的教育!」不僅師生相互連結,博雅教育作為土壤,通識教育為主幹與專業教育為枝葉彼此都需要相互連結。最後,高理事長與王葳校長共同宴請與會會員與夥伴,進行實質的「連結」,席間師生們持續分享「我們的通識教育」。雲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劉威德教授,贈送高理事長臨帖鄭板橋「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以表對今年年會主題的認同與支持,高理事長並邀請劉主任分享該師詩意,將師生共學的氣度與視野,又掀起一分心心相惜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