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hteousness and Holiness: 稱義和成聖

2/6/11 Sermon by Rev. Moses Ka-Un Li

稱義和成聖 I Cor 6: 11, 18-20

我不知如何來形容哥林多這個城市?如果以美國為例那麼華盛頓DC和紐約這兩個都市一個是首都是行政中心,一個是商業貿易中心。你如果有一批貨要運到美東一定先運到紐約,然後再用貨櫃車從紐約拖到你所要的地方。這次牧師娘從台南搬家搬到波士頓就是這樣:將家俱送到高雄碼頭,由海運運至紐約在紐約入港,在那兒由海關檢查報稅後再由貨櫃車從紐約拖到我家門口Needham。雖然我現在住佇波士頓,但船絕不會開到波士頓卸貨,因為波士頓不是美國的商業中心。

用這個例來說:在第一世紀你如果有一批貨想運到希臘去買賣賺一些錢,你一定也是用船先運貨至哥林多這個港口,然後再用馬車拖到各大城市去買賣。

哥林多專門做畫家畫的paiting與雕像,羅馬人很喜歡來哥林多買畫圖回家掛或到哥林多請人為自己做雕像然後拿回家擺在客廳;這是當時人的時尚。因為雕像和圖畫都需擺在路邊令人觀賞選購,所以它的帳棚生意特別好。保羅初到哥林多時就是加入亞居拉和百基拉這對夫妻檔的帳棚工會,週間在工會上班到安息日就到猶太人的會堂與人辯論證明:拿撒勒人耶穌是基督。(Acts 18:3)所以保羅在哥林多與信徒一起聚會的家庭教會場所,就是由這些做皮革和帳篷買賣的基督徒所提供的。

哥林多教會不是保羅創設的,他到時已有了教會。教會裡的成員一定很複雜像這個城市的百姓一樣複雜:除了猶太人、羅馬人、希臘人外還有北非、亞洲、歐洲及地中海沿岸國家的人種。他們這些信徒平常在這個城市的做生意:賣香料、衣服或雕像、油畫等藝術家的作品,也有人做貿易的生意或企業家為了生意從外地搬家到此地開公司的人。

因為是商業港口就會有船載貨來碼頭御貨,所以碼頭附近就會有碼頭工人或是船員愛去喝酒的pop、酒家。

世界上凡是有船員水手的地方都有”綠燈戶”,哥林多也不例外;只是哥林多的妓女不是老鴇(保)在管是廟公在管。佇哥林多山頂的一間拜女神的廟,聽說裡面住了一千個神女。神女就是互人賣身的查某奴隸,住在廟裏招待香客,做妓女做的事。所以當時社會流行一句話安尼講:一個人若說“要去哥林多”意思就是要去“召妓”;哥林多煞變做一個淫亂的代名詞。

因為安尼,所以保羅佇哥林多書中提到婚姻生活(Cor 7: 8, 20)和基督徒的貞節、道德和守身的問題比他在其他書信中還多(Cor 6:9)。

保羅曾講“恁的身軀是基督的一體”(6:15)”,“恁不是屬自己是屬上帝,因為恁是祂付出代價買來的,所以著用恁的身軀榮耀上帝。”(6: 19-20)保羅講的這段話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一聽就明白,是告訴他們不應當像船員、水手一樣到“綠燈戶”與妓女成為一體,應當心靈與主結合成為一體。(6:17)這段情況神學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比我們還懂。

“豈不知不義的人不能作上帝國的子民?不可騙自己,無論是淫亂的、拜偶像的、作男娼的、好男色的、作賊的、貪心的、酒醉的、毀謗的、詐欺的,攏不能作上帝國的子民。恁中間有人以前是安尼,不過恁已經洗清氣、已經聖化歸上帝、已經通過主耶穌基督的名又通過咱的上帝的神與上帝有合宜的關係。”(Cor 6:9-11)保羅用這三個”已經”和一個”曾經”來說明一個過去和世俗人沒有分別的哥林多信徒,現在已經在教會中成為熱心的基督徒。為什麼能成為這樣?又如何能成為這樣呢?咱現在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稱義和成聖,在稱義和成聖這兩個當中,我受中文語意影響會覺得成聖比較難。印度的甘地被世人稱為聖人,台灣也有一個聖人:王聖人,就是監察院長王建煊。王建煊可能人家不認識,但印度聖雄甘地大家一定認得!為什麼?因為甘地和美國的金恩博士都是因主張《愛與非暴力》的抗爭而聞名世界。他倆將耶穌的登山寶訓“疼對敵”的訓誨,發揮的淋漓透徹。上個月十七日咱都放假一天就是在紀念馬丁路德金恩的生日。

他倆最後都因為自己的主張而被人暗殺,在人類的精神文明中這並不會減少他們的光芒,反而都會像耶穌一樣在黑夜中像一盏明燈永遠指引著人類面向光明。

讓人堅信光明必定勝過黑暗,只有疼才能化解恨。因為極少有人能像金恩博士和甘地一樣,所以我說成聖比較困難;但是成聖是北京話的語法。

對基督徒來說稱義和成聖都是指基督徒的一個身份status,這個身份status在你信耶穌的當下就得到了;所以保羅才會用完成式已經來描寫這三種哥林多教會信徒已經得到的身份。他並不是要你成為一個聖人,當你“與上帝有合宜的關係”你就已經被聖化了。現代台語新約聖經翻的跟英文一樣,翻著較清楚“恁中間有人以前是安尼,不過恁已經洗清氣、已經聖化歸上帝、已經通過主耶穌基督的名又通過咱的上帝的神與上帝有合宜的關係。”(Cor 6:11)

佇這句中你找不到成聖,只是告訴你當你信耶穌的當下:你已經聖化歸上帝而且通過主耶穌基督的名又通過咱的上帝的神“已經”與上帝有合宜的關係。

當你在世俗中未信耶穌未接觸福音時,你跟上帝沒有合宜的關係,但當你信靠主耶穌基督的名號並開始以主耶穌基督的名號向上帝求告時,就發生關係了。這時你的罪已全由耶穌流在十字架頂的寶血洗清氣,你的身份也會同時發生改變:由罪人成為義人,佇上帝的面前你穿的是白色的義袍。到這時候上帝還有一件事需要做:就是將祂的靈吹入佇你心中,內住在你裡面管轄你,成為你的主人。我用這字字是因為這是一字主觀的語氣,是表示主人的意思,理論上主人的意思奴僕是要聽從的;因為保羅曾講“恁不是屬自己是屬上帝,因為恁是祂付出代價買來的,所以著用恁的身軀榮耀上帝。”(Cor 6:19-20)

聖徒的品德

這種已歸屬基督連結於上帝的基督徒如何在生活中用自己的身軀榮耀上帝?保羅在他的書信中曾提到聖徒的品德,這是針對教內的同時也適應教外:

“疼著誠心誠意;著怨恨歹堅持好;著用兄弟愛互相相疼;著積極相敬重不可懶惰(pîn-tōaⁿ);心志著熱誠;對主著服事;著放盼望來歡喜;著忍受患難;著不時祈禱;著幫助恁中間貧窮(sàn-chhiah)的信徒;著好款待出外人;著祝福迫害恁的人;著祝福不可詛咒;著及歡喜的人做伙歡喜及哀傷的作伙哀傷;著同心合意不可驕傲;著做卑賤的人的同伴,不可自作聰明,不可以惡報惡;著做眾人看作好的事;著盡所能與眾人和睦相處;親愛的兄弟姐妹不可為著自己報冤寧可互上帝替恁受氣…你的對敵若餓著互伊吃,嘴乾著互伊飲;因為恁安尼做若準將在著的火炭疊佇伊的頭殼頂,互伊見笑到(kah)擋不住。所以不可互歹贏過恁,著用好較嬴歹。”(Rom 12:9-21)這是保羅從哥林多寫給自己從未到過的教會 ─ 羅馬,咱可以看到這是保羅對教內信徒的勉勵中最成熟最周全的一段基督徒教會倫理和社會倫理。

結論

基督徒一生我相信攏會有一次會為自己的罪和耶穌的疼來流眼淚;

正常的基督徒應該不只一次。

這個眼淚流完後會讓你覺得像新生的感覺:像一個剛生下來的Baby對這世界有一個新的看法。

我不知怎樣來形容這種狀態?

“就像失戀的戀人又重新回到戀人的懷抱”

就是這種疼的力量讓流浪在外的浪子從養豬的豬寮中闖倒轉來,投向老父的懷抱中認錯。也是這種疼的力量讓爬在樹上遠遠觀望耶穌的矮子撒該溜下樹來,回家預備豐盛的晚餐,正式邀請耶穌入來厝內;在眾人跟朋友的面前正式宣佈自己成為基督徒。成為基督徒不是見羞的事,原底撒該認為當基督徒會被人笑,他寧可暗暗跟隨耶穌。可是耶穌從樹下用慈愛的眼神看他,讓他悔改了。“原來正式成為基督徒是這麼喜樂的事!”因此撒該再也不必害怕,反而是以一種光榮可以大大慶祝一番的事來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