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資源】站外流量不再迷迷糊糊!蝦皮行銷服務平台助攻品牌追蹤廣告成效

電商大平台時代來臨!近年來,由於流量朝向大型電商平台傾斜,加上社群媒體的自然流量降低及外部投廣成本飆升,許多品牌重新開始考量將更多資源從自有官網移轉到電商平台上,享受大型電商平台的流量紅利。

然而,過去電商平台的資料與數據大多不開放,對於講究數據和成效的品牌來說,少了堅實的數據支撐去說服公司投入更多資源,以致許多品牌在電商平台上的行銷投放上裹足不前,也喪失了大好的流量紅利機會。

蝦皮購物 2020 年推出「蝦皮 X Facebook 廣告」,首度打開電商數據的黑盒子,讓品牌在社群平台投放廣告時,可以加入歷史消費資料,有效提升精準度與成效。如今,蝦皮購物再朝開放邁出一大步,推出「蝦皮行銷服務平台」(Shopee Marketing Solutions Portal, MSP)的數據分析服務,幫助品牌精準追蹤站外導流成效,透過全面、及時的數據調整廣告投放平台與策略,優化品牌在電商平台上的多管道行銷成效。

過去,品牌在電商平台上的多管道行銷常常面臨以下痛點:

痛點一、導流到電商平台的數據,散落在 Facebook、Google 等各大平台的廣告後台。為了彙整完整流量內容,品牌必須登入個別平台蒐集數據,不僅耗費時間人力,若想進一步分析銷量成長或衰退的站外流量,也可能無法確認該歸因於哪一個管道,更遑論作為未來優化基礎。

痛點二、導流到電商平台後的行為無法追蹤。過去,電商平台就如同黑盒子,品牌無法像在自家官網上設定轉換追蹤代碼那般自由,僅能藉由廣告平台或追蹤碼了解導流進電商平台的廣告「點擊量」,一旦流量進了電商那扇門,無論是用戶下一步去了哪裡、是否加入購物車,又或是否完成購買,通通都將不得而知。

痛點三、廣告優化只能憑感覺。由於品牌追蹤不到流量進入電商平台後的「最後一哩路」,難以確認業績貢獻源自哪一個廣告管道、哪一檔廣告活動,甚至是哪一組廣告素材,在優化媒體選擇、廣告文案素材,或是進行 A/B Test 時,都僅能「憑感覺」去評估,使投放廣告變成「藝術」而非「科學」。

蝦皮購物率先台灣電商推出的「蝦皮行銷服務平台」(MSP),類似於 Google Analytics 或 Amazon Attribution,免費提供蝦皮購物賣家數據分析服務,以便更有效追蹤並分析蝦皮購物站內及站外的流量數據。

優勢一、一站式彙整各廣告管道成效數據。透過安裝 UTM 追蹤碼,MSP 即可追蹤來自各廣告管道的導入流量,包括線上廣告(Facebook、Google、LINE、YouTube...)、品牌自媒體(官網、社群媒體、電子報...)、合作網紅 KOL 或 QR Code 的流量來源,以及蝦皮購物站內的廣告(商品搜尋關鍵字廣告、關聯廣告、賣場搜尋廣告)等通通都彙整在 MSP 上,品牌只需要登入 MSP,即可在一個頁面上評估各管道數據成效,精準掌握踢進業績關鍵一球的管道來源。

優勢二、掌握廣告點擊後的消費行為。品牌賣家在 MSP 後台上,可以依照不同層級追蹤用戶進入賣場後的行為統計數據,從整體成效、全店每日成效、行銷活動成效、各管道導流及轉換成效,甚至到各商品成效全都一目了然。數據層次則包含銷售額、訂單量、下單轉換率、平均訂單金額、不重複訪客數、買家數、新買家數、頁面瀏覽數等,甚至連加入購物車的件數與金額也一覽無遺。

一旦掌握上述的用戶行為數據,品牌便能精準掌握各活動檔期的廣告表現,清楚了解外部媒體及廣告活動對實際銷售的影響,透過廣告文案、圖片素材的 A/B Test,持續測試數據及廣告成效,進而優化行銷漏斗的各個階段,包括 awareness(訪客數、瀏覽數)、consideration(加入購物車)及action (訂單量),綜合提升銷售成果。

優勢三、快速產生各管道廣告追蹤碼。透過 MSP,品牌賣家可以快速產生各行銷管道的 UTM 廣告追蹤碼,減少人工設定的錯誤;同時,「蝦皮 X Facebook 廣告」與「蝦皮 X Google 廣告」也都能直接在 MSP 後台申請串接,並確認最新審核狀態,搭配 MSP 的商品層級成效數據報表,可以更清楚掌握廣告對於個別商品的轉換影響。

藉由蝦皮購物 MSP,電商將進入新的「大開放時代」,提供品牌更多主導權,透過電商平台開放的消費數據和用戶行為統計,了解行銷活動及各媒體管道對於導購的實際成效,更能有效做出正確的行銷決策。

而在電商平台提供品牌的開放性及自由度愈來愈大的同時,電商平台的官方旗艦店也可以成為另一個品牌官網,不需要架設複雜的網站、投入資源開發軟體,就能在電商平台上擁有功能齊全的品牌官網,同時坐享電商平台的流量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