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行動科教館 新竹縣科學巡迴教育活動
太陽能光控屋
模擬太陽能板將太陽光能轉換成電能供給電器使用,本次專題為供給足夠穩定的電力,故使用太陽能及可調降壓模組作為輸入端,太陽能板可從大自然中獲取電力,但電力供給的不穩定性則是一大隱憂,以目前標準再生能源系統的規格會使用太陽能、風力、水力等作能源轉換,外搭載一個儲能系統作為穩定電網的方式,專題也有外加了一顆18650鋰電池儲存獲取之能量。
輸出端有可調變之LED光控系統以及USB充電模組,光控系統是經由光照的亮度大小進而改變光敏電阻阻值,進而使LED發光或關閉。而USB充電模組可以對手機及行動電源等3C產品充電。
整個專題為訓練學生了解再生能源的轉換方式、行動電源的轉換方式、儲能系統以及簡述街上路燈的光控系統如何進行節能控制。
玻璃翻轉燈
為訓練學生了解基本元件量測以及常用之電子元件,學習識別元件及使用萬用錶檢測元件故障與否並詳述,利用滾珠開關之特性翻轉控制LED燈。
室內居家屋
為使熟悉熟悉基本之手工具及電動工具,先學生繪製房屋外觀設計圖,之後使用線鋸機及手線鋸裁切木頭實現原本之設計,並讓學生思考結構該如何搭建以及設計才能使屋體更加堅固,電路為模擬室內家用,使用居家最常見之單切開關作電路控制,電力輸入端使用MICRO USB模組,用並聯LED方式模擬家用電器連接。
開關控制手電筒
強調資源循環再利用,主體是使用飲用過後之塑膠瓶,瓶蓋和瓶身鑽孔後放置LED燈及按鈕開關,利用本次專題訓練學生如何修繕家用常見之電子產品。
藍芽音響
組合藍牙功放板、MICRO USB充電模組、喇叭單體,經由本次專題重點是電流的方向性、認識晶片模組上的元件及標示,為方便攜帶,電路設計上搭載一顆18650鋰電池,從雙聲道喇叭設計使學生了解共鳴與結構之間的影響。
手轉之動能轉換成電能,目的為使學生了解電能的輸出不只能使用電池還能有別種方式產生電力,為了讓學生了解轉換之電力的輸出型態,使用電位計量化”電壓”的概念,馬達產生的動能越高,電位計接收之電壓越高。
組裝雷射切割機輸出後之飛機模組,訓練學生熟悉基本手工具使用並思考結構的方向性。
在實作活動中展現創新思考的能力,並增進與人溝通、協調、合作的能力。
在本課程中學生學習選用適當材料及正確工具的基本知識,運用基本工具進行材料處理與組裝、保養與維護科技產品;針對實作需求,有效活用材料、工具進行精確加工處理。
認識「電」(三用電表)
電烙鐵操作
翻轉燈製作
利用電烙鐵在電路板上焊接電路,讓學生熟悉電路板各元件特點及代表意義;並能運用滾珠開關完成翻轉機制,製作出小熊造型的翻轉燈。
主要工具及設備:電烙鐵、電路板、LED燈、滾珠開關、小熊玻璃杯、棉花…
主要技法:電路焊接
環保手電筒製作
手搖手電筒製作
樣品屋製作
學生學習利用線鋸進行基本木工切割,使用熱熔膠黏接木條,並在電路板外的其他物件上完成電路,使小屋內的電路燈泡運作,建立穩固的樣品小屋!
主要工具、設備:電烙鐵、線鋸、熱熔膠、瓦楞紙板、長條木材、電路板、LED 等等
主要技法:電路焊接、木工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