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改變了大家習慣的生活型態,你的心裡是否出現許多不安、害怕、恐懼甚至生氣、悲傷等心情呢?

輔導室將在這裡與大家分享關於疫情期間的自我情緒照顧、壓力紓解、人際關係維持等輔導知能資訊。

讓我們一起攜手度過這個困難的時刻,成為彼此在疫情中互相扶持的好夥伴!

-輔導資源分享:小桃家線上諮詢室-

各位辛苦的爸爸、媽媽們,面對親職教養、家人關係的疑難雜症,不知道該找誰討論嗎?只要您是年滿18歲設籍在桃園市的市民,歡迎預約小桃家線上諮詢室,讓專業人員陪你聊聊家庭大小事。

⭐️服務方式:

以線上會議室的方式進行,每次50分鐘。(每人每月以預約1次為限)

⭐️申請方式:

1.填寫預約服務表單

2.收到預約確認信,完成預約

3.請於預約時間,準時進入會議室

>>如要預約,請掃描海報上的QR-code

或至資源整合平台點選小桃家線上諮詢(https://reurl.cc/M0vX6k)

本服務僅限『家庭教育相關議題』之諮詢,若有心理諮商、治療或法律扶助等其他需求,請洽詢有提供服務之單位。

資料來源:桃園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

-防疫新生活用同理心看待你我-

當班級出現了確診者,學校會匡列密切接觸者進行停課、居家隔離等等措施,目的是為了保護大家的身體健康。而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動,可能會使受影響的同學們出現埋怨、擔心、害怕等令你不舒服的心情。但請放心,學校為了安全而採取的行動都只是暫時性的。

面對確診的同學,我們要試著運用同理心去理解與體諒他們,你可以想想,如果今天生病的人是你,你會怎麼看待自己生病這件事?你希望身邊的人如何對待你?

例如:

  1. 生病是不舒服的,沒有人自願生病。

  2. 生病的人需要的是關心不是責怪。

  3. 祝福同學康復、平安回歸校園。

  4. 共同敵人是病毒不是身邊的同學。

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能幫助我們體會別人的感受, 讓我們用友善的態度互相關懷和祝福、齊心對抗病毒,不要讓病毒破壞彼此之間的友誼,練習用自己也覺得溫暖的方式對待身邊的人吧!

資料來源:瑞埔國小專輔教師

-自我情緒照顧讓心情不被標題掌控-

疫情嚴重失控!」、「停課班級創新高!」、「全台各地陸續淪陷!」、「確診數字恐破十萬!」、「死亡人數恐飆升!以上種種新聞標題是否很常見呢?尤其在疫情緊張的時期,為了提高文章點閱率,新聞媒體常使用類似的聳動標題吸引人們點擊觀看,但是當這類型的資訊接觸太多,反而造成心裡產生更多恐慌和焦慮,對於穩定抗疫沒有實質幫助。

尊重醫療專業、理性瞭解目前現況、避免過度擔憂抱持不合理期待是我們能夠攜手挺過疫情的關鍵。當您覺察到自己出現很多擔心和恐懼的時候,不妨離開那些聳動的文章,來聽聽專家怎麼說,以科學數據、各國經驗來理解台灣的現實狀況,切莫讓自己輕易掉進標題陷阱之中。

資料來源: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防疫新生活:確診兒童居家照護指引-

突然得知孩子確診,各位家長除了感到震驚之外,可能還會有不知所措、悲傷、自責等感覺,這是身為照顧者正常的反應,請接納這些情緒出現,並以您習慣的方式調整心情。

以下簡單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所公布的確診居家照護指引,希望能提供您一些方向,協助確診兒童順利康復、健康回歸校園。

  1. 維持良好衛生習慣。

  2. 一人一室、勿共餐,和家人保持距離。

  3. 勿以手接觸眼口鼻。

  4. 適時用藥,減緩不適感。

  5. 觀察身體變化,充分休息與睡眠。

  6. 每天更換乾淨口罩。

  7. 維持關懷與聯繫。

  8. 保持身心平靜、愉悅。

  9. 多喝水、營養均衡,提升抵抗力。

有關居家照護的細節請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查詢(https://www.cdc.gov.tw/Category/List/oFecCT8wvL25DtAit04byg),確診者相關正確醫療處置也可撥打1922詢問。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防疫新生活:正向防疫-

目前疫情正在校園內擴散,許多班級必須停課、線上教學,而教師與學生也出現需要就醫篩檢、居家隔離、甚至確診等狀態。這些變動打亂了原本平靜的生活型態,除了生活上的不適應以外,心中也因疫情產生許多擔憂及不安。

針對因疫情停課可能造成的衝擊與影響,輔導室提供幾個家長可以應對的方法,您的關懷傾聽可以幫助我們先初步安穩孩子的焦慮情緒,並且以較健康的狀態對抗病毒,希望家長們能夠持續關照孩子的身心狀態,在忙亂的生活中撥空為孩子營造安心與安全感,並在必要時尋求其他資源協助。

於此同時也請不要忘記照顧自己,您與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同等的重要。如有任何疑問歡迎洽學校各處室電話聯絡,醫療相關處置問題也可聯繫1922。

資料來源:瑞埔國小專輔教師

-防疫新生活:兒童與新冠病毒的關係-

隨著四月份台灣各地確診數的增加,大家對於疫情又開始多了許多擔心和憂慮,雖然從科學數字中發現,目前的確診者中,已經施打兩劑、三劑疫苗的人得到重症率或死亡率都降低很多,但是爸爸媽媽們仍然憂心,還沒有疫苗可以施打的學生、兒童族群怎麼辦呢?萬一染疫後會不會有後遺症呢?

在這裡想分享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醫師的影片資訊,醫師在影片內容中為大家分析世界各國的科學統計數據,並講述關於兒童染疫的機率以及相關正確防疫的觀點,希望能為爸爸媽媽們解惑,也能稍微放下心中的焦慮。

面對動盪的疫情,我們能做的仍然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安穩自己的同時也讓孩子感到安全與被保護。各位爸爸媽媽們辛苦了,在這場防疫的馬拉松賽事中,讓我們一起堅持下去,加油!

資料來源: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防疫新生活:安心生活、疫起防暴-

大家最近都過得好嗎?
這段時間,持續防疫的日子已經變成每個人的生活日常,戴口罩、測量體溫、手部及環境消毒、各地點進行實名制也成為了例行公事。也許你覺得生活中多了很多道手續要做很麻煩,也或許你覺得這些措施能讓自己有安全、被保護的感覺。不論是哪一種想法,都感謝你持續為防疫盡力,讓大家可以生活在健康與平安之中。

隨著防疫時間拉長,我們都會開始感覺到疲憊,生活中的壓力也會逐漸累積因而增加心中的負擔。就像滿水位的水庫需要洩洪,心裡累積的情緒壓力也必須要發洩出來,請記得選擇健康、適當的紓壓方式,不造成自己與他人的傷害,並在能力所及的範圍之內,關懷身邊正在奮鬥的家人、夥伴們,為了安心的生活共同努力!

資料來源:桃園市政府社會局。

-自我情緒照顧世界自殺防治日-

今天是世界自殺防治日,讓我們一起關心身邊的人!

情緒是主觀的,對你來說還好的事,別人可能相當在意;這也是溝通、尊重、同理重要的原因。與正面臨低潮的親朋好友相處,一起努力,不用自身價值為唯一標準去指責、去批判、去分析;好好傾聽、試著同理,甚至是讓對方知道「無論如何,有我在」,有時候就是這樣陪著,也很溫暖! 

1925 安心專線是衛福部的安心專線,提供 24 小時免費心理諮詢服務,當你感到焦慮、難受,都可以撥打這支電話喔!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親職教育:後疫情時代的正念教養哲學-

各位辛苦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們,因為疫情的關係,讓我們多了許多和家中寶貝們相處的時間,不知道在這樣的相聚時光裡是甜蜜時刻多一些還是摩擦衝突的時候更多呢?

當疫情、工作、生活、情緒、壓力等種種因素環繞在我們與家人的關係中,也許在溝通與理解上會開始變得沒有耐心、無法冷靜,長久下來則可能造成親子關係的冷漠、疏離、衝突等負面影響。親子天下邀請正念教養創建者林麗玲老師和我們分享運用正念教養的三個步驟,每天花5到10分鐘的時間專心地與孩子在一起,就能創造出正向的親密連結哦!

點入親子天下的Podcast連結,一起上課囉!

網站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親職教育:以神經系統角度理解孩子情緒-

孩子的情緒總是說來就來,讓你無法招架嗎?其實這跟孩子大腦的發展有關係,大腦發展的成熟程度以及練習處理情緒的熟悉度,都會影響孩子在每次面對情緒時的調節能力。而這些練習都來自日常生活中,孩子和身邊的人互動所得到的結果。

兒福聯盟製作了一部貼近親子關係的動畫,介紹什麼是創傷知情照護,以及三個幫助孩子練習自我調節情緒的漸進方法,誠摯地邀請每一位老師、家長一起欣賞。讓我們一起學習以更適合的方式面對孩子的情緒、成為能夠穩穩接住孩子、提供安全感的大人。

影片資料來源:兒福聯盟。

-時事更新: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

今天指揮中心宣布,全國的三級警戒持續維持到7月12日,看到這則新聞的你,心情怎麼樣呢?腦中想的念頭是什麼呢?真討厭,我好想出門玩。 原本計畫的旅行又泡湯了!」「 會不會無限延長,以後都只能關在家了?你可能會有許多生氣、無奈以及擔心。

但為了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目前暫時持續待在家、減少非必要的接觸,才是最好的方法。因此這段時間的你,依然要盡可能留在家中,作到勤洗手、多消毒、不群聚。有空閒的時間也要記得好好關照自己,為自己安排適當的休閒娛樂,和同學、朋友維持聯絡以及適時抒發心情。

雖然不確定這段時間還有多長,但只要大家同心協力,我們一定可以肩並肩度過難關!為了在社會上辛苦防疫的所有人,請各位小朋友們都要繼續宅在家,好好當個防疫小英雄!

圖片資料來源:疾管家。

-生涯探索:職業地圖大冒險-

恭喜今年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姊姊們順利畢業了!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讓我們沒有辦法在這個重要的時刻齊聚一堂,但我們對小朋友的祝福依然不減哦!希望未來的你們能朝著自己想去的方向勇往直前、展翅高飛,而當你疲倦的時候,也別忘了瑞埔國小的師長和同學們,永遠是你最強大的靠山哦!

什麼?你說你不知道你該往哪裡飛翔嗎?其實大多數的小朋友對未來還是充滿未知、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但是,別擔心!104人力銀行的職業探索網頁,利用可愛的插圖針對14種不同種類的職業進行說明,你可以挑選自己有興趣的職業進行查詢,這些職業需要具備的能力、學歷、條件等,都在網頁中有詳細的說明,將有助於你對各行各業的職業一探究竟!

網頁資料來源:104工作世界。

-自我接納:沒有人是正常的-

這部一分多鐘的動畫沒有任何一句台詞,影片的主角每天為自己套上一層皮膚,好掩飾自己覺得很奇怪的地方,一直到他發現了身邊的同學朋友們其實都有獨特之處,才安心地脫下皮膚,自信地用真實的樣貌面對大家。   

由英國組織Childline協力動畫大師Tim Allen及Tobias Fouracre共同製作這部精美又暖心的故事,想要告訴每一個人,正是因為我們不一樣的外貌、個性、特質,才讓我們所有人都是那麼與眾不同、獨一無二,好好接納自己的小缺點與不完美,承認那就是我身上的一部份,然後勇敢、自信地展現真實的自己吧!

影片資料來源:Childline。

-認識自我:傾聽情緒想說的話-

人的情緒有正面也有負面,而每個情緒都有它的功能,也有它想傳達的訊息。你曾經覺得心情悶悶的,但卻不知道原因嗎?你嘗試過花時間理解自己的心情嗎?

Youtuber理科太太分享可以逐步體驗與接近情緒的三大步驟,第一步是充分感受自己在情緒當下的身體反應;第二步是學習增加情緒感受的詞彙,並與這些情緒建立連結;第三步是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與涵義,讀懂情緒帶給你的提醒。(影片中有更詳細的說明)

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必須減少和其他人群聚在一起的時間,但卻也因此多了很多與自己相處的機會,這是一個很適合深入了解自己的時刻,邀請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哦!

影片資料來源:理科太太。

-人際關係:傷害別人是開玩笑嗎?-

最近因為在家學習,同學們多了很多使用網路的機會,人和人的溝通方式變成文字、語音或者視訊,而文字常常是沒有溫度的,你曾經用文字傷害了別人,自己卻不知道嗎?或者是,你曾經被別人傷害了,但是那個人卻沒有感覺嗎?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說出來的話是玩笑話,但是聽在當事人的心裡卻充滿各種不自在、不舒服。而這些過頭的玩笑話一但變成歧視的言語,便會像銳利的刀子一般產生殺傷力。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需要時時刻刻檢視自己說出來的話語或傳遞的文字,以免他們傷害到別人。

公視兒少製作了活潑的動畫,帶我們了解什麼樣的話可能是歧視言論,讓我們學習尊重別人、接納別人,避免將他人的特質當作取笑、玩樂的素材,建立平等、溫暖的人際關係。

影片資料來源:公視兒少。

-防疫新生活:日常活動推薦-

每天堅守在家為了台灣防疫而努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每個人都是辛苦的防疫英雄!但是待在家裡的時間拉長之後,是不是也偶爾會感覺到有一點空虛、孤單呢?FB粉絲團 嘿,我是專輔 幫大家整理了一系列適合在家進行的活動,類型包含身心放鬆、人際關係維持、美食療癒、學習成長以及和內在自我的對話等各式活動。

各位辛苦的防疫小尖兵們,試著從這些活動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幫助自己在日常防疫生活中增添一點趣味,也增加堅持下去的毅力吧!

圖片資料來源:嘿,我是專輔。

-繪本分享:別擔心,我會保護你-

當面對低年級的孩子,該怎麼說明疫情、安撫心情呢?建議使用繪本故事、卡通動畫、角色扮演等方式,並且從故事慢慢帶入現況,可以提高小朋友對事實的理解哦!

在這裡推薦由黃宜珊臨床心理師錄製的繪本故事,並誠摯邀請大家帶著孩子一起來觀賞這個影片,讓孩子從中增加防疫期間的安全感與能量,即使是小小的他,每一個行動都是對社會重要的力量。最後別忘了抱抱親愛的寶貝,告訴對方:我會保護你喔!

影片資料來源:情緒課喀情緒。

-線上學習小煩惱:想見你!同學!-

停課至今邁入第三週,小朋友們是不是開始想念以前朝夕相處的同學了呢?而在家學習的這段時間,是否因為相處時間變長,而開始和家人產生一些衝突或摩擦了呢?過去習慣的生活模式都改變了,你找到自己的適應方法了嗎?

大直高中輔導主任-吳姿瑩主任在影片中分享你在這段時間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或困擾,適合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觀賞,彼此體貼對方的心意,共同克服這些因疫情而生的煩惱!

影片資料來源:青春發言人。

-辨識焦慮:因應五絕招-

隨著疫情升溫,當心理壓力逐漸累積很可能形成比一般焦慮更嚴重的相關疾病,面對孩子內在的焦慮狀態,心理特攻隊提供五項具體可行的策略,幫助老師或家長能陪伴孩子漸進式地處理焦慮。

其中,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也是與孩子建立起信任關係的重要基石,而照顧者也可以檢視自己的焦慮狀態,與家庭成員共同創造新的家庭生活模式,成為彼此安全感的來源。

圖片資料來源:心理特攻隊。

-自我情緒照顧:好多擔心怎麼辦?-

面對突如其來的外在病毒威脅、人身自由限制,看著電視新聞大篇幅的相關報導,每個人心中都出現了好多擔心、害怕、恐慌等心情。在這個特別的時刻,請接納自己與身邊的人會有這些負面情緒的出現都是很正常的,嘗試練習用自己的步調慢慢安定身心。

擅長藝術表達的胡綺祐心理師,繪製了疫情期間每個人可能出現的負面情緒與煩惱,師長們可以利用圖片簡報,和孩子們談論心中的擔心,減輕孩子的焦慮,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疫情挑戰。

圖片資料來源:胡綺祐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