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倡議藍圖

 

 預見善教.遇見樂學


 預見善教.遇見樂學

1. 促進自主學習課堂教學 實踐指引 2.0 預 善 遇 樂 見 教 見 學

2. I II IV V VI VII VIII III 預見善教•遇見樂學 播種成林,培養更有信心的終身學習者 我的學習我做主! 以終為始的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從教師和課堂開始 Learning how to learn : 自主學習的實踐 新時代的學習力:自主學習 老師,「你自主學習了沒?!」 目 錄 目 錄 名家共同 推薦與倡議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序 言 01 02 03 04 05 06 07 — 何琦瑜(親子天下執行長) — 宋怡慧(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 林崇熙(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 — 洪儷瑜(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院院長) — 秦夢群(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 張俊彥(臺師大科教所/地科系講座教授/科教中心主任) — 陳佩英(臺師大教育系暨教政所教授/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主任) — 張明文(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3.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倡議藍圖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實踐計畫緣起 當未來來敲門:一起自主學習吧! 陶養自主學習的內在寶藏 NTSRL 工作圈發展歷程軸 拆掉思維裡的牆,啟動課堂微改變 走在自主學習路上 自主學習–桃「里」春風課堂實踐 崇林自主學習的課堂微革命 回到文化找答案-坪林實中引發自主學習的關鍵動力 幸福同行-看見自主探究Leading未來教師社群的成長 自主、陪伴–見南山 自主學習社群在新北的實踐體驗 陪伴、解惑與創新 共創中山師生數學自主學習課堂之陪伴與省思 自主學習與數位利用結合在桃子腳 自主學習怎麼評? 從 2 到 40 01 04 09 14 29 32 44 48 52 56 60 64 68 72 75 78 80 84 第 一 篇 協 力 共 作 整 全 行 動 第 二 篇 看 見 學 習 課 堂 紀 實 01 02 03 04 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目 錄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4. 帶著走實踐力─坪林實中自辦畢旅的紀實 數學好好玩-自主探究學機率 扎根、擴散與Restart 「自」「主」的聯想 慶中之科技輔助∼自主學習 如何學習「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應用與優劣分析 國中生與「自主學習」的距離 用閱讀點燃自主學習小火花 我從自主學習課程中的學會 跨世代的自主學習接力賽 看見女兒的自主學習心得 88 92 95 99 102 107 109 111 113 114 118 121 NTSRL新北促進自主學習課堂 新北自主學習在路上 國中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重慶數位科技自主學習圖像 崇林用數位帶動自主學習 你所不知道的自主學習 125 127 129 131 133 135 第 二 篇 看 見 學 習 課 堂 紀 實 第 三 篇 行 動 網 絡 擴 展 實 踐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01 02 03 04 05 06 目 錄 目 錄

5. 中山自主學習課程地圖 國中自主學習的推動 桃子腳自主學習圖像 VUCA 時代—為何自主學習很重要?(I) VUCA 時代—為何自主學習很重要?(II) 培養自學力:善用思考策略促進後設認知與思辨力 跨領域解謎遊戲,促進自主閱讀 多文本閱讀,培養歷史探究力 137 139 141 143 145 147 149 151 154 157 160 161 166 172 附件一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五要素15原則 附件二 自主學習導向學習設計方案格式 附件三 NTSRL專家陪伴入校重點記錄工具(參考) 附件四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 學習設計簡要檢核表 附件五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策略工具列舉表 (實踐社群共作共創ING) 附件六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 觀課與議課反思紀錄表 預見善教•遇見樂學 —作者群 175 第 三 篇 行 動 網 絡 擴 展 實 踐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目 錄 附 件 作 者 群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6. 預 見 善 教 , 遇 見 樂 學 善 教 者 在 於 引 動 學 習 動 機 與 自 我 調 節 的 學 習 能 力 與 態 度 , 促 進 學 習 者 以 ﹁ 前 瞻 的 方 式 ﹂ 為 自 己 而 行 動 。 ( p r o a c t i v e l y e n g a g e d )

7. I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局長

8. 序 言

9. 名 家 共 同 推 薦 與 倡 議 ︵ 依 姓 氏 筆 畫 順 序 排 列 ︶

10. II

11. Ⅲ

12. Ⅳ

13. Ⅴ

14. Ⅵ

15. Ⅶ

16. Ⅷ

17. 1

18. 協 力 共 作 , 整 全 行 動 透 過 ﹁ 促 進 自 主 學 習 課 堂 ﹂ 五 要 素 原 則 , 使 得 學 習 與 思 考 歷 程 變 得 可 見 , 讓 教 師 看 見 學 生 的 學 , 教 師 能 清 楚 看 到 自 己 所 起 的 作 用 , 也 讓 學 生 看 見 教 師 的 教 , 促 使 學 生 逐 漸 成 為 自 己 的 教 師 。 第 一 篇 15

19. 生活情境 生 活 情 境 生 活 情 境 核心素養的內涵(三面九項) 自主行動 系統思考 與解決問題 身心素質 與自我精進 規劃執行 與創新應變 多元文化 與國際理解 人際關係 與團隊合作 道德實踐 與公民意識 科技資訊 與媒體素養 藝術涵養 與美感素養 符號運用 與溝通表達 社 會 參 與 溝 通 互 動 終身學習者 啟發生命潛能 成就每一個孩子 自 發 互 動 共 好 涵育公民責任 促進生涯發展 陶養生活知能 12年國教願景架構圖 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4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課堂 教學實踐指引 計畫主持人: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洪詠善研究員 共同計劃主持人:中山國中陳君武校長 / 國教院謝名娟研究員 協同計畫主持人:漳和國中何文慶校長 / 桃子腳國中小郭昱晨校長 研發暨推廣計畫緣起 十 二 年 國 教 課 綱 核 心 素 養 與 願 景 架 構 圖 1

20. 「易變性」 (volatility) 「不確定性」 (uncertainty) 「複雜性」 (complexity) 「模糊性」 (ambiguity) 改變中的世界 108課綱與自主學習 108課綱基本理念:「學校教育要能激發生命喜悅和生活的自信,提 升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乃回應瞬息萬變的複雜世界的學習觀 ,如前所述,學習不能只是知識存取歷程,更要能學會如何學習;學校 教育要能培養學習者成為熱愛學習、學會學習以能自主學習的終身學習 5 第一篇 協力共作,整全行動

21. 關於自主學習的概念和迷思 者。因此,108課綱強調國民小學培養學習能力,國民中學教育鼓勵自 主學習、同儕互學與團隊合作,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著重學生生涯定 向、生涯準備、獨立自主等,因此為保障學生自主學習,特別規範高中 彈性學習時間提供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發揮學生「自發」規劃學習內容 的精神。108課綱實施近三年以來,高中學生自主學習面臨最大的問題 是不知道想學甚麼?缺乏學習動機和方法,自律與時間管理能力有待加 強,究其原因,學生高中之前缺乏自主學習經驗,突然要學生規劃執行 自主學習計畫,對多數學生而言實有難度,同樣的,對於學校教師和家 長而言,面臨自主學習中成人角色的定位,從教導到教練、陪伴與諮詢 ,學習漸漸放手的能力。108課綱以「自發、互動、共好」貫穿學習旅 程,我們要能呵護孩子對自己與生活世界的好奇心,從國小開始學會學 習,因應情境變化解決問題,創新應變,國中鼓勵學生嘗試自主學習, 進入高中才能獨立的自主學習者。 自主學習一詞,各學者因其研究取向及觀點有些許差異,與之相關者有: 依據總綱係指學習者「自發」規劃學習內容的精神,彰顯學習者自 發與自主的特性,自主學習在國中教育階段主要採用self-regulated learning之意涵;而涉及學習者運用自我調整學習策略情境時,則採用 自我調節學習概念,自主學習是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自主」係為強 調學習者的自由、自發與負責的成長歷程,「學習」是不斷省思、調整 與轉化的歷程。孩子成長歷程,往往需要在他人不同程度的協助下,依 6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22. 照自己的興趣、意願選擇學習主題,並訂定自主學習計劃,建構學習目 標,善用資源及合適的學習策略,管理時間並往學習目標邁進的歷程中 發展自我決定與負責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進行自我的探索、 甚至找到自己的生涯方向,發現學習樂趣,持續學習。 表1: 自主學習相關概念彙整 時間實施、學生要有詳細的自主學習的計畫才能自主學習。 精神,以及「學習」,最常見的自主學習有所謂「自我調節學習」 (self-regulated learning),學生訂定學習目標,有成人不同程度引導下 ,運用策略與資源、評估與調整以達成目標 ,例如學習彈鋼琴,老師指 導樂理與基本彈奏技巧,課後自己規劃時間練習,遇有困難處,可以請 教老師或是觀賞影片,透過錄音聆聽以及老師回饋,知道哪裡可以再加 強,然後持續練習;每一領域科目的學習其實都需要自我調節學習的能 力。另一是「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強調學生是獨立 的自主學習者,依據興趣或性向,自己主導學習主題、目標、策略、資 源與進程等,例如賈伯斯、唐鳳等都是知名的自我導向學習者。 然而發現往往隨著「學」的過程,受到條件、策略、回饋等因素調整, 因此,學習計畫、歷程和成果是彼此相互來回調整,重要的是投入學習 常見迷思包含自主學習是自修自習、自主學習只有在高中彈性學習 首先,不同於自習課或自修課,自主學習重視學生的「自發主動」 7 自主學習歷程中,詳細學習計畫固然有助於對準目標與落實執行, 第一篇 協力共作,整全行動 自主學習的相關概念 相關概念 學習發生的關鍵 主動學習 自我調節學習 自我導向學習 自發自律學習 (active learning)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elf-directed learning) (autonomous learning) 如何提升學生對新知識、問題、任務的學習動機? 如何提引導學生在學習歷程中應用後設認知,持續 調整以達成預期目標。 漸漸放手,讓學生想學、知學、能學、樂於自主學。 信任孩子擁有自發學習力,給予環境與支持,自然 能為學習承擔責任。 2

23. 8 。自我調節與自我導向的學習兩者彼此有緊密關係,自主調節學習中自 我探究、培養自學能力、主動積極不怕失敗的態度,進而終身學習與自 我實現。從國小到高中,從部定課程到校訂課程,從學校日常生活,從 學會學習、熱愛學習到終身學習,從課程設計、教學實踐、學習環境, 都能引導學生參與,運用自主學習原則與不同模式、策略,讓過去固著 於套裝的教材內容、依賴教師的教的學習習慣,轉變為學習設計思考, 更重視學生的學。 的基礎,新北市教育局邀請國中學校與教師社群參與「促進自主學習課 堂工作圈」,以研發與推廣促進自主學習課程的教學實踐指引手冊為目 標,了解國中部定與校訂課程授課教師社群對於自主學習的理解與實踐 因素、澄清自主學習的迷失;提供課堂教與學的設計不同模式與評估工 具;同時,經由試行實作提升工具信效度,同時培力新北市國中參與的 教師社群,共同研發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工具與課堂案例,促動新北 市國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確保自主學習課堂學習品質的提升。 何在每一課堂中透過教學微改變,讓孩子學會學習,體認學習意義與樂 趣,本指引的要素指標與各種工具,邀請教師社群共備觀議課時參考與 調修增補。 綱部定與校訂課程架構中,鼓勵學校發展本位特色課程,鼓勵學生嘗試 自主學習,108課綱實施以來,高中彈性學習時間規範學生規畫實施自 主學習,然而,由於國中缺乏自主學習經驗,以及長期以來習慣接受式 學習,因此,當進入高中規劃執行自主學習計畫時往往遭遇不知從何入 手的問題,如果能夠從國中甚至國小階段開始奠定基礎,導入自主學習 策略,那麼更有助於學生提升自我效能感,提升學生學習自發性,以及 自主學習動機與能力,培養自主學習習慣,更重要的是培養面對未知、 以及各種問題與抉擇時,能有探索熱情與勇氣。 長久以來,國民中學課堂教學因應試教育之教學文化,儘管108課 基於國家教育研究院與新北市國中基地學校自主學習合作行動研究 集結相關實徵研究、重要的學習理論,結合數位學習精進方案,如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1參考自教育部(2021修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2參考Zimmerman, B. J. (2002). Become a self-regulated learner: An Overview. Theory into practice, Volume 41, Number 2, pp.64-70.

24. 當未來來敲門 一起自主學習吧! 教 學 之所以重要 9 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洪詠善研究員 、AI發展、產業結構改變、生態環境危機、人口移動造 成都市化、貧富差距等;趨勢專家以VUCA(擾動、不 確定、複雜、模糊)來解釋這些現象;而且COVID-19正 在加速改變習慣的生活與世界運作方式,我們的社會和 環境面臨極大挑戰,而新的價值與工具方法正在發生中 。一年前,我們無法想像線上學習與會議變成日常,一 年後的今日, 線上軟體與資源為生活、學習、工作帶來 巨大的改變,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何謂教「學」?邀請您 一起探索這個跨世紀難得的機會! 我們生活在一個獨特的關鍵時刻。疫情、氣候變遷 數學課學生小組正在擬定測量校園每位學生平均可以運動的公共空間面 積,提出新建體育館的規劃建議方案。 教師正在為每個學生分派不同作業, 提供適合的自主學習資源。 國語文課中學生分析聯合國發表的氣候變遷報告,準備參加模擬聯合國 會議中的發表。 學生規劃一周環島進行專題探究的資料蒐集,有的關心偏鄉教育、有的 關心臺灣蝶道、有的關心社區創生…。學生們準備將專題探究歷程和成 果透過網路論壇與直播,與公共意見蒐集對話,具體提出倡議或行動方 案。 藝術課學生透過VR參觀英國國家美術館以及衛武營表演藝術中心,接著 線上採訪策展人與企劃,如何規劃展演?以及幕前幕後有哪些人貢獻? 學生預計在校慶規劃藝文展演,邀請社區一起參與。

25. 10 日與未來在生存、生活、生命、與生態永續發展等層面挑戰的素養,其 中「自主學習」所彰顯的學習圖像是各國課改的共同目標。環顧當前世 界相關組織,如聯合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世界經濟論壇等,與主要 參照國家,如芬蘭、美國、新加坡、澳洲等,針對2050生活世界改變進 行願景與學習圖像的研究。以學習與學習者為核心的課程教學,因應疫 情帶來數位學習的自主教學與教學模式改變,讓適性與個別化、融合、 學習者驅動的學習經驗更為重要,而溝通協作、創意思考、批判思考、 品格等素養更受重視。教育成為強調多元差異、協作共構、不斷演化的 生態系統。 特質,各國意識到改變的急迫性。例如南韓2016年全國國中實施自由學 期政策 (free semester) ,也就是國中三年中學校自訂一個學期不考試, 讓學生自主探索夢想與性向,除了學科統整學習外,設計自我探究、體 驗及參與式學習,如討論、科學實驗、專題探究、藝術、體育活動,社 團活動、生涯探索等學習方式,提升學生對學習熱情與學校幸福感。又 如新加坡新課綱以21世紀關鍵能力為架構,培養公民素養,全球意識和 跨文化技能,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溝通,合作 和資訊技能等,以培養具備自信、對國家與社會積極貢獻、自主學習 者。為強化自主學習,與個別化適性教學,新加坡建置學生學習空間 (Student Learning Space )提供教師與學生自主學習資源。學生可以根據 自己需求和興趣進行個別化學習,教師提供教學工具、設計有意義的學 習體驗和環境,例如: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可見的工具,促進並解決理解 的差距,也促成跨教室和學校的教師協作共備線上平台,改編和分享新 的教學法,政府則與外部合作開發各種互動資源(例如影片、動畫、模 擬、遊戲和測驗等),提升學習投入並促進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 作,在疫情期間,發揮在家自主學習的模式,既使復學,依然持續定期 讓學生在家遠距學習的政策,除線上課程外,規範提供學生自主學習 時間。 各國於新世紀陸續展開學校課程變革,希望培養學習者具備面對今 亞洲學生普遍在升學競爭環境中成長,高表現低自信與害怕失敗的 1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26. 11 空間,提供適性個別化的學習任務與評量回饋,在此時刻,師生都是自 主學習者。 隨著COVID-19疫情影響,學校的「課時」組織轉變成學生的「學時 」思維,重點不在於上多少課,而在於如何學習。無論南韓的自由學期 或是新加坡的學習空間,教師是學習設計者,透過建構學生學習的空間 ,提供適性個別化的學習任務與評量回饋,在此時刻,師生都是自主學 習者。 或是新加坡的學習空間 ,教師是學習設計者,透過建構學生學習的 臺灣108課綱的契機 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 動機與熱情 。 基 本 理 念 : 啟迪學習動機、學會如何學習、終身學習。 目 標 : 自主行動、 溝通互動、 社會參與。 核 心 素 養 : 為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與終身學 習能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如何學習,包括動機策略、一 般性學習策略、領域 群科 科目特定的學習策略、思 考策略、以及後設認知策略等。 實 施 要 點 : ∼引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自主學習」是臺灣十二年國教課課綱重新界定教學的驅動程式, 讓我們先找找總綱裡的密碼: 部定課程、校訂課程。 課 程 架 構 : 過課程教學設計,教「學」會如何學習,無論國語文、英語文、數學、 自然科學、社會、綜合活動、藝術、健體、科技等部定課程,或是校訂 彈性學習課程,我們都是點燃學生學習動機與熱情的人。 您發現了嗎?學校是驅動「自發主動」學習動機和態度的地方,透 第一篇 協力共作,整全行動 2

27. 12 的歷程。首先,重視學習者為主體的自發性,那是不用強迫就會自己學 習的內在動機。當然,學生願意為有興趣或在意的事物多花時間心力, 同時對於缺乏興趣或是感到困難的事物會退縮甚至放棄;在學習歷程中 ,促進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師角色漸漸從「主播」變成「導播」,從在 意上完課的「課時」(lesson time) 轉向學會學習的「學時」(learning time)。下圖可以從學習者成熟度與自主性與教學者控制度與課程結構 化程度區分三種學習層次中師生的角色,一般接受式教學中,由教師主 控,學生自主性較低;在自我導向學習層次,教師依據學習者需求建立 目標與內容並引導學生學習與承擔學習責任;在自我決定學習層次,學 生為成熟自發學習者,學習者自己設定學習目標與策略,教師角色在於 諮詢與陪伴。 教師與學生角色再思考 界定「自主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學習「自主」是漸進 學習的知能 : 學習意義賦予者: 對學習具有自發性與熱情,能夠關懷世界並具有好奇心。 學 習 意 願 : 綜上,自主學習者具有以下特質: 1. 探索與設定學習目標:探索自己的性向與興趣,諮詢與 參考他人提供給自己的資訊,創設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目 標。 2. 擬定學習計畫:綜整分析了解各項條件與資源,嘗試訂 定達成學習目標的進度、方法與策略。 3. 發展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 4. 控制、評價與調節自己的學習過程。 5. 資源管理:學習者根據預定的學習目標與進度,有效管 理學習時間和資源。 學生能夠從學習中建構學習意義,主要包含: 1. 理解學習的意義與創造性。 2. 能從學習中發現模式或是原則。 3. 考量短期與長期的學習成果。 4. 在學習過程中滋養清感與內在動機。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28. 13 從 教 學 、 自 我 導 向 到 自 我 決 定 學 習 的 進 展 教「學」從認識您的學生開始 的發展危機是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有可能順利發展為「具有明確自我 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的學習者;也有可能面臨「生活無目的與方向 ,時而感到徬徨迷失」。當您開始課堂教學時,您的學生情緒狀態?信 心?學習動機?準備度? … 您如何了解您的學生? 從發展心理學家 E . H .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指出,國中生 老師…,是學生終身學習的老師。您設計的每一堂課,將悄悄種下自主 學習的種子,影響孩子一生,迎向充滿機會的未來。當世界來敲門,我 們一起自主。 讓每一個課堂都是促進「自主學習」的時刻 老師,不只是國文老師、數學老師、藝術老師、生物老師、英文 (資料來源:L.M. Blaschke,2012:60) 4 第一篇 協力共作,整全行動 3 1南韓自由學期請參考網址:http://english.moe.go.kr/boardCnts/view.do?boardID=265&boardSeq=49660&lev= 0&searchType=S&statusYN=C&page=8&s=english&m=03&opType= 2學生學習空間SLS請參考網址:https://www.moe.gov.sg/education/syllabuses/singapore-student-learnng-space- (sls)#about-sls 3 Blaschke, L. M..(2012). Heutagogy and Lifelong Learning: A Review of Heutagogical Practice and Self-Determined Learning.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Vol 13:1, 56-71. 4 參考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3161/

29. 陶養自主學習的 內在寶藏 14 新北市中山國中校長 陳君武 持教育心靈與思想的自由,才能成就行動的自由。eyes up,自主學習是 生之勇氣(courage to be),保持懷疑與思考的心智可以恆久不殆,將 接受命運的勇氣轉變為對命運主動格鬥的勇氣,彰顯學習者主體性的生 成與創發,著眼於培養終生學習的未來人才。 湧浪拍打之所及,衝擊必然,流變誠然。不繫於往昔課堂,只有保 ,教師和學生的最大發展區(ZPD),在互為主體的生命旅程中,不斷生 成發展,不只是知識技能的層次,還有價值、見識,足以影響學習者一 輩子的生活及生命。在這大加速(the era of acceleration)時代的二十一 世紀,我們發現人類知識更新週期越來越快,有太多新知,學校老師沒 有辦法全部教給學生;發現所謂課堂中的「標準答案」,有些只是暫時 的,又或者,答案可能比我們原來想像的更為多元複雜;發現單一或海 量的資訊左右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在這真假不明的真實情境裡,我們需 要更多的自主探究;特別是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不論是學生學 習、教師教學、學校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都受到相當程度 的衝擊和影響,面對未來變幻多端又不能預期的工作與生活情境,自主 學習的能力及終生學習的態度是關鍵,學習不再受限於年齡區分,更取 決於每個人的意願、態度與能力,甚至打開了學習的新想像。所以,面 向未來的課堂學習不僅是學習答案,更要學習如何思考、如何提問,如 何表達,以及如何持續學習、有意義的學習。而,我們老師都是教育擺 渡人,要將學生擺渡向自主學習、終生學習的那一岸。 鬆綁社會控制是自主學習的第一步。個體的自主力常因社會或外在 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是要把眼光定在更遙遠的星星上 (eyes up) 控制而削弱,當外在控制越強烈,個體的自主力就越萎縮。我們也相信

30. 建構整全行動框架 組織實踐社群共力 引進專家陪伴協作 多元領域互動並進 引導學校自我完善 促進自主 學習的課堂, 提升學習力 教學實踐 學 習 評 估 夥 伴 關 係 學習環境 數 位 利 用 評估 設計 實施 檢核 省思 改進 階段一:理念釐清與共識前導 階段二:有機生長與深化推展 階段三:行動擴散與永續發展 15 能自學習的老師,才能培養出自主學習的孩子。一個老師會以自己持續 進步的想法和方式來教學,以教人成人及提升學習力為目的,應該不會 在意,這樣的教學到底符不符合自主學習、翻轉教室或其他類的教學法 。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導學也是,期待多一些啟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多 一些關懷學生是否投入學習、多一些引導學生能否學會學習、多一些支 持學生面對學習難點時的反思與積極改善。 圖1: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架構 壹、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架構說明 自主學習課堂」架構(如圖1),用以支持自主學習的快速傳播,並搭配相 關工具和流程,牽起老師的手,將自主學習可適用於多元領域的實踐社 群、不同學校及縣市脈絡並提供具體改變實務的方法。 為讓自主學習理念與實務可更順利地推動與落實,量身研發「促進 一、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特徵 心轉向學習者和帶著走的才能。具體課堂學習特徵包括:引發學生的學 習動機、促進投入學習、學會學習、善於反思,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奠 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聯繫傳統學校教育型態與新興教育途徑的落差,將由教師與知識中 第一篇 協力共作,整全行動

31. 二、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內涵 三、促發自主學習踝堂的變革動力 為基本考量,重新聚焦課堂教學與學習重點,提升學生自發、主動探究 、學會學習、跨科整合、數位應用、夥伴協作。 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學習需求、興趣、意義性與價值性等面向作 表1:學習力之內涵 表1:學習力之內涵 思、改進。 參與協同合作探究的學習設計循環:評估、設計、實施、檢核、省 16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學習力 學生自發 學會學習 跨科整合 數位應用 夥伴協助 主動探究 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 動機與熱情。 學生有學習、探索的欲望,並準備好跳出框框思考。他 們不應該害怕犯錯誤,能夠面對最初看起來令人畏懼的 挑戰。 學生能具備網路識讀、媒體識讀的素養,同時在網絡空 間採取有道德的行動,貢獻與主動促進數位公民素養的 價值。 學生能與人合作並以開放的態度與人溝通,積極面對挑 戰與不放棄努力。 對自己的學習提出質疑、反思、堅持並承擔責任;並知 道如何學習且能在學習過程中展現出來。 能在陌生情境中靈活應用知識與技能。 內 容 說 明

32. 圖2: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變革動力 四、促發自主學習課堂的行動策略 (一)建構整全行動框架 是讓教師看見學生的「學」,教師能清楚看到自己所起的作用;也讓學 生看見教師的「教」,促使學生逐漸成為自己的教師。而如此工具之心 所驅動認識的教學世界,會侷限於表象、遮蔽於因果。要保持醒覺:這 些工具都是指月之指,如同是導學地圖、如同是嬰孩的學步車,扮演引 導、焦點對話與支持鷹架的地位。進一步來說,五要素15原則也是一個 課堂微改進的原型,經過多領域共進的現場課堂實踐,在這個過程中, 一些想法可能會被重新定義,或者新的問題可能會浮現,直至找出實際 可行而且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型或模式。 促進自主學習課堂 五 要素 15 原則的行動指引 (附件一) ,主要目的 17 第一篇 協力共作,整全行動 1

33. 四項實踐社群任務為: 1. 實踐社群可提供一個安全、信任的社會學習環境,讓參與的教師感受 到舒適與安全感。建立彼此協作默契,適時主動聯繫與關心。 2. 透過定期社群共備與課堂實踐,共同探究學校實踐社群自主學習課堂 教學設計特色與需求,協力澄清與解決相關疑難,共同勾勒實踐系統 圖像與課堂行動方案 3. 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實踐社群是一個學習平台,透過對自主學習的理 解相互增能與支持,有意識地努力學習更多有關自己的學習和改進方 法。激勵學校社群有關促進自主學習教案、學習單、學習策略與工具 的分享發表於NTSRL平台。使得成員在實踐社群的參與歷程中,更願 意冒險並反思自己的失敗,以及分享成功的課程和實踐,促進成員對 課程研發與品質的承諾。 4. 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實踐社群能成功地促使成員重新檢查和改變教室 中發生的事情,針對自主學習課程的理解互為鷹架指導,提供相互聯 繫的共同行動中反思的機會,公開分享、重視協議與爭論、解釋立場 、強調立場的改變、協商出同意的觀點及選擇決定等。 (三)引進專家陪伴協作(三個協作角色/五個協作原則) 我們能找到自主學習100種途徑,也就是每個人每個社群有共同的自主 學習信念,但都能走出不同的風格,我們作為陪伴者也是鑒賞者,允許 社群內不同的分工模式和學習策略,看到100種不同的自主學習的生命 路徑,是個人的也是社群的。開放內部和外部觀點之間的對話,這可以 增強創造力,更新互動並促進新的合作。 效。社群陪伴者最好有該社群專業領域背景,這樣在共備與案例分析時 能夠回應學科領域的本質和需求,為參加的教師社群提供回饋證據,提 升信心。 我們主張各種教學法只要能適配學生學習,都是好的教學法,希望 陪伴的專家要有共識,陪伴與諮詢不指導,要讓老師覺得簡單有成 (二)組織實踐社群共創(四項實踐社群任務) 一邊試行課程,建立共同意義與集體目的,再經由同儕學習的相互激盪 與情感支持,形成轉化課程觀、教學觀與學生學習觀的重要路徑。 社群領導人必須創造夥伴間一起學習與彼此學習的條件,一邊發展 18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34. 19 教練者:教練是一種夥伴關係 ,在過程中不斷啟發激發與激 勵夥伴的創意及思維,讓他們 的個人及專業能發揮到極致。 陪伴者:協作人員是陪伴者, 主動透過多元方法 例如蒐 集 資料、傾聽了解夥伴的需求, 實踐歷程中適時主動聯繫、提供 資源,建立信任友善的夥伴關係。 學習者:協作歷程也是學習的一部分,紀錄分享每次共備。 讓自主學習與協作經驗意義化,彼此互惠共學。 協作雙方 立於互惠共生的基準上 攜手合作學習 互補長短 滾動式地朝目標前進 NTSRL 從合作、協調 走向夥伴關係 共同學習型 您也是協作者,協作? ! 協作是基於共享願景理念所建立的夥伴關係 三個協作角色 五個協作原則 充分理解行動方案:對新北市國中自主學習行動方案的使命、 願景、策略、目標、預期影響等有清晰的理解。 協助完善社群支持資源:學校教師社群實踐歷程所需的專業、 配套等支持資源,能夠引導爭取、整合或反映。 容忍彈性與渾沌:沒有絕對的模式,保有實踐彈性與混沌中相 互信任共同探究的信任夥伴關係。 以傾聽提問替代直接指導:自主學習實踐社群有不同路徑,傾 聽了解需求,提問啟發思考與行動,避免直接指導,正也是自 主學習的精神。 從少到多:從少數一個社群一個單元嘗試,建立信心與成就感 ,邀請分享擴展自主學習社群與實作範圍。 第一篇 協力共作,整全行動

35. 教師組社群,專家來陪伴。實踐自主支持教學層層推進的蹊徑(領域並進) 學校名稱 漳和國中 桃子腳國中小 中山國中 重慶國中 崇林國中 坪林國中 南山中學 實踐社群 1.社會領域 2.自然領域 3.校訂課程 1.國文領域 2.數位英語 3.校訂課程 1.數學領域 2.校訂課程 1.數位數學 1.數位國文 1.班級經營 1.數位自然 陪伴專家 111學年度 1.李駱遜 2.張錫勳 3.張堯卿 1.洪詠善 2.李憶慈 3.謝名娟 1.鄭章華 2.林佳慧 陳俊臣 鄭敬儀 陳正宜 邱健銘 陪伴專家 110學年度 1.李駱遜 2.張錫勳 3.張堯卿 1.洪詠善 2.鄭錚易 、 李憶慈 3.謝名娟 1.鄭章華 2.林佳慧 陳英叡 鄭敬儀 陳正宜 邱健銘 備註 1.我們主張各種教學法只要能適配學生學習,都是好的教學法。透過12個不同領域實踐社群教學實踐歷程 的疑難反饋其可行性、有效性,藉此解決現場疑慮及引導鬆動以教師為中心教學的可能。 2.陪伴的專家要有共識,陪伴與諮詢不指導,要讓老師覺得簡單有成效。社群陪伴者最好有該社群專業領 域背景,這樣在共備與案例分析時能夠回應學科領域的本質和需求,為參加的教師社群提供回饋證據,提 升信心。 20 (四)多元領域互動並進 透過12個不同領域實踐社群教學實踐歷程的疑難反饋其可行性、有 效感,藉此解決現場疑慮及引導鬆動以教師為中心教學的可能。兼重「 歷程模式」和「目標模式」,亦即重視實踐社群教師在創課過程的學習 經驗,允許實踐社群教師探索、變通、重組、創造和產生自己的成果; 但也強調課程設計的邏輯、系統與理性的步驟,且學習目標能符合新課 綱的課程理念,以及參採5要素15原則作為自主學習導向課程設計的目 標指引。 表2: 7校12個自主學習實踐社群聯盟 (五)引導學校自我完善 社會關係與人際互動的社會智慧,着重關心教師與學生所身處的脈絡和 文化,嘗試找出教師與學生的需要。另外,透過「關鍵提問」及「問題 重擬」更準確的去「定義需求」,開始入手解決問題,再藉由參與協同 探究的學習設計,引導小系統大系統有機互動,創造全系統變革連貫性 與成功。 自主學習的推動與實施能掌握「證據為本」及「人文關懷」,強化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36. 21 貳、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常見的推動類型 過去課堂我們固著編訂的教材內容、依賴教師的教,就像每一場有 限賽局,固定規則、固定對手、強調競爭與勝負。但是孩子的未來卻是 無限賽局,沒有固定規則,沒有固定對手,究竟什麼是成功也不斷重新 定義。我們必須要翻轉思維框架,面向未來需要的學習方式、學習內容 ,以及如何有效學習。目前常見學校課堂中自主學習推動類型有: 1.導學案模式(強調學生「自學」的教學試驗,還課堂給孩子: 「我發現」、「我想問」、「我探究了」及「自我評價」) 2.翻轉課堂模式(先「學」後「教」,學生預習課程內容。但形式不限 於網上預習,包括要求學生上課前先閱讀課本重點、以線上評量測驗 來帶動師生互動等,課堂設計則加入合作學習的元素來提高學習動機) 3.後設認知模式 4.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模式 5.學校本位佈局模式等。 梳理分析這次七校12個社群的課堂實踐行動主要以後設認知模式、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模式、學校本位布局模式為主。特別強調No one size fits all,都要回到學校脈絡與條件來啟動出發: 一、後設認知模式 限,或者是不夠努力所造成。後設認知的研究認為,學生在學習上的困 難,可能是學習者對於自己的弱點缺乏一種後設的覺察,並且不知道自 己如何去修補。並認為能力發展過程中,他人影響力非常重要。後設認 知是可以透過教導學習而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採適合學生的教學 策略,引導學生善用後設認知知識與策略,讓學生自己監控認知,執行 學習任務並檢核結果的正確性。職是,後設認知模式除了強調「合作學 習」、「活化先前習得的知識」、「促進知識的遷移」、「賦予學生自 主決定權」等間接教導(Dignath et al. ,2013)之外,更重視激發「好 奇心的導學」:1.猜一猜 2.想一想 3.找一找;「保持好奇心的導學」: 1.聚焦 2.交流 3.發表;「加深好奇心的導學」:1.深化提示 2.繼續詢問 以前,如果一個學生在學習上失敗,便認為是他個人在智力上的侷 第一篇 協力共作,整全行動

37. 學習精進方案」,建構整全的輔導支持網絡,研發充實數位教學資源, 提升教育人員科技領導與數位素養,提供地方層級與學校建置教與學的 支持系統來進行「數位教學」、「數位學習」,一方面改變教師與學生 的角色以及學習的定義,另一方面提升學生適性學習、自主學習等能力 。 (一) 充實與整合數位教學資源,輔助學生自主學習 以新北市親師生平台為例,採用單一認證入口通暢無阻,包含閱讀 專區、新北市專區、教育部專區、雲端資源專區共計109項資源,並持 續擴充中。 (二) 數位科技輔助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數位教學的意涵除了可以將數位科技融入學科學習,讓「數位內容 更有趣」且「更貼近真實情境」、「將抽象概念具體化以利學習」、「 減少時空限制」、「增加可重複學習機會」之外,亦可藉由數位科技輔 助教師教學,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教育部(2022)為精進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成效,「推動中小學數位 1.利用學習記錄掌握學生學習現況及監控學習歷程。例如利用數位平台 指派學習任務並透過學習記錄診斷學習需求與了解學生學習進度。 2.運用即時溝通與討論功能,來引發學生學習動機、進行形成性評量等 。例如Plickers 即時反饋系統適用於測驗評量,教師能使用此系統設 置題目,進行形成性評量,以此檢視學習成效,該系統亦能提供立即 22 3. 提示轉移。以及,知其所以然的「後設提問」:1.【理解性】這屬於 哪一類型問題 / 核心概念? 2.【連結性】之前遇過類似的問題與相關示 例?有概括化的解決方法? 3.【策略性】這個問題適合使用哪一個策略 、模組或方法來解決? 4.【反思性】問題是否解決了?有沒有更好的方 法?支持的證據?還有,認知的反思與調節:1.【事實】:你認為在這 門課學習進度的掌握是如何? 2.【感受】:你覺得你在這門課上表現如 何?你怎麼知道的? 3.【調整】:這門課的學習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做 一些調整? 4.【行動】:你接著做什麼決定會讓學習效果更好? (鄭章華,2022)。 二、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模式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2 3

38. 的數據統計及分析,針對學生答題情形及答對比例進行教學。又例如 運用Cloud ClassRoom結合問題導向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 , PBL)是一種課程與教學模式,以學習者為中心,透過真實的問題, 學生 以小組培養思考、討論、批判與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則作為引 導的角色。學習者在學習歷程中設定自我學習目標,並點控、反思與 調整自己的認知、學習動機與學習行為,學習者是對自己的學習進行 形成性評量,同時在進行自主學習(張俊彥、隋奇融,2022)。 3.善用學習數據分析來監控與調節學生學習。例如使用因材網影片瀏覽 分析,可以了解學生是否有觀看影片、觀看的次數與反覆觀看的區間 等行為;或使用因材網縱貫診斷測驗,可以協助分析學生不同年級的 學習弱點,並建議個人化學習路徑。 (三)數位科技促進自主學習課堂,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 翻轉教學: 翻轉教學是指學生在課前先進行預習。例如:課前教師先指派觀看 相關影片或數位資源,讓學生進行自學做重點紀錄或提問,根據自學學 習單內容或數位平台上傳資料,分析學生預習狀況了解學習難點與迷失 概念,課堂中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難點澄清、概念重整與問題解決。 2.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要搭配教師課堂活動設計、小組合作學習,引導 學生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先設定自我 學習目標,並隨時監控、調整認知、學習動機和學習行為,並根據設好 的目標和環境,引導、約束自己的學習,也就是「定標、擇測、監評、 調節」的學習循環過程。教師更可搭配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四個歷程:「 學生自學」、「組內共學」、「組間互學」、「教師導學」,協助孩子 建立具備自我調整的自主學習能力。歷程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持續修正 ,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達到自主學習、成為終身學習者的理想 (郭伯臣,2020)。 學生完成課前 預習相關作業 分析預習結果 掌握學習難點 課堂聚焦難點 澄清整合概念 23 第一篇 協力共作,整全行動

39. 評量),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別需求,再依個別需求提供適合的學習資 源,包含:學習材料、教師或同儕引導,強調學習內容、方法、路徑與 步調差異的個人化學習。 3. 適性學習(以學生學習中心): 適性學習是一種個人化的數位學習模式,教師必須先進行評估(或 24 教 師 導 學 組間互學 學生自學 組 內 共 學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40. 三、學校本位佈局模式 機會的環境,日前大部分學校推動的自主學習方案先是以部分班級或年 段實施為主,Start Small。建議可以從「校訂課程的自主導向課程設計 切入」;「分年級進行縱向架構的規劃,在各年段依照學生發展的需要 和學科領域的狀況,安排自主學習取向學習課堂:例如探究式學習、問 題導向學習、合作學習、差異化學習、學習與運用學習策略、翻轉教室 、專題探究等」;「發展部定課程與自主學習方案的交會面」;「校本 課程課堂微改變」,一直延展到學校行動活動、潛在課程等整個教育信 念的轉變。 自主學習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發展歷程。需要分階段的豐潤並提供 以探究取向為例,校本布局模式需要兼顧宏觀探究與微觀探究。宏 觀探究意指,我們可以利用校訂課程切入,讓學生有機會練習和探索新 概念,而不必擔心成績不好。設計以概念為中心的學習任務。啟導學習 不是為了完美,而是為了獲得理解。當他們不必擔心失分時,他們可能 更願意承擔學術風險並玩弄想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處理複雜/跨領域 的問題或專題,給學生一個驅動或基本問題。奠定好奇心的基礎,但隨 著時間的推移並不能維持好奇心。 25 第一篇 協力共作,整全行動

41. 26 我們提出問題並給學生時間來處理,促使學生深入挖掘最初的回答,引 導評估他人的想法,或促使學生評估與最初的想法和老師、同儕傳達的 想法的差異,來持續學習動機。值得注意是,要深度學習必須透過核心 問題能夠刺激思考和挑戰心智,會引發討論和辯論,以及提供學科領域 和跨學科領域統整的機會。 另外,微觀探究是日常課堂中,採用更具體的教學和反饋策略。當 參、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行動三階段 「促進自主學生課堂行動」初階段聚焦於理念釐清與共識前導,透過 研發「新北市國中促進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實踐指引手冊」,組織與培 力國中實踐聯盟學校與教師社群。倡議大家一起領導一起學習,歷程中 期間藉由對「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理解相互指導,將生成的知識轉化 為有意義的實踐。具體化「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架構」、「釐清實踐社 群的主要任務」、「建立陪伴專家的協作原則」、「成立NTSRL促進自 主學習課堂交流平台」,建立能以一種能夠擁抱改善教育實踐的「學習 共同體」歸屬感的共同身份。 一、理念釐清與共識前導 計畫原則 數位學習 喚起理解 證據為本 諮詢陪伴 彈性選用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42. 27 二、有機生長與深化推展 三、行動擴展與永續發展 外對話探究出自主學習課程發展的多元觀照,啟動參與協同合作探究循 環週期:「評估、設計、實施、檢核、省思、改進。」這循環的學習設 計週期為實踐社群提供了一種節奏,透過產生持續改進的共感來促進參 與。另一方面,具體化「國中促進自主學習課堂推動類型」,提供學校 教育的部定與校訂課程不同模式實施之參考;「辦理自主學習教育教學 實踐分享會」,擴大邀請國中教師參與,鼓勵成立學校教師自主學習實 踐社群;以及「辦理促進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工作坊」,針對不同領域以 及不同模式提供培力課程,促進國中教師理解與實踐學生自主學習。循 此,連續不斷的改進為社群提供了動力、保持了士氣,並引導學校系統 的自我完善,解決課程問題及永續課程發展。 接續,「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進入課堂實踐階段,透過開放內 的研究歸納、共備發展、試行調整的行動循環,參與成員深度學習,導 入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輔導團專業發展系統,期待新北國中校校有自主 學習教 師專業學習社群,領域教學研究會納入自主學習的研討。同時透 過國內研討會發表,與工作坊推廣,產生自主學習教育行動擴散的效益 。進一步,累積與了解十二年國教課綱自主學習於國民中學實施取徑, 以及自主學習在國中的表現情況,以提供相關單位與學校實施新課綱之 參考,並可作為下一波課綱修訂的實證依據。 研發歷程即是培力,透過專案執行團隊結合國中聯盟學校實踐社群 第一篇 協力共作,整全行動 1 參考新加坡數學課程架構。資料來源:Singapo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20) . Mathematics Syllabus Primary One to Six: Implementation Starting with 2021 Primary One Cohort,https://www.moe.gov.sg/primary/curriculum/syllabus 2 3 參考自教育部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2022 參考陳佩英(總編譯)(2022)。深度學習。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Fullan, M., Quinn, J., & McEachen, J., 2020), Quinn, J., & McEachen, J., 2020)

43. 29

44. 看 見 學 習 , 課 堂 紀 實 第 二 篇 12 七 所 國 中 個 社 群 經 過 一 年 的 時 間 , 從 共 同 探 究 到 合 作 研 發 自 主 學 習 的 工 具 外 , 也 從 多 領 域 並 進 實 踐 中 培 養 學 生 想 學 、 能 學 的 能 力 與 習 慣 。

45. 32 拆掉思維裡的牆,啟動課堂 微改變,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促 進 自 主 學 習 課 堂 的 實 踐 反 思 與 回 饋 新北市中山國中 陳君武校長 彭怡婷教務主任 從七校12個社群的課堂路過,傾聽真實的聲音與對話。每個老師都 想擁抱「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反思調節」的導學巧門,誰都不想辜負 誰,誰都不想犧牲誰。我們和學生往往在同一個時區,卻有數不清的「 學」「教」時差,「善教樂學課堂」的道路七拐八繞,你路過誰?誰又 路過你?只有老師說服自己「為甚麼而教」,老師才能說服學生「為甚 麼而學」。 固化意象相互撞擊,產生覺醒或反思的動力。要解放的不只是學生,如 果成人無法反省到目前教育的盲點,成人世界會限制孩子想像力的飛躍 ,潛能開展可能性。關鍵在於教師要看得見自己的教對學生的學所產生 的影響;為此,教師要成為自己教學的學習者,而學生要成為自己學習 的教學者。職是, 我知道學生學習的成功與失敗,取決於成人做了什麼 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微改變,不只是技術層面的翻新,更是讓內在 或容易自滿,反而無法精進。」「我知道學生要有自主學習能力, 可 是 , 擔 心 放 手 會 降 低 學 力 成 就 。 」 「 我 知 道 高 中 在 推 自 主 學 習 (SDL, Self- Directed Learning) ,可是,我不知道與國中自主學習 (SRL, Self- Regulated Learning)有何不同?」「我知道利用校訂課程 進行自主學習,可是,這和部定課程的課堂微改變有何關係?」「我知 道學生在自主學習,可是,教師要做什麼?」「我知道學習的關鍵在於 意義的主動建構,可是,我擔心教學進度來不及怎麼辦?」 「我知道要給予學生自主空間,可是,我擔心學生會做錯決定,

46. 33 和沒有做什麼。並且,我相信我們都樂於挑戰並絕不退回到盡力狀態, 讓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七校12個促進自主學習課堂都有各自風格,有不同自主學習的生命 路徑。在專家陪伴協作的引領下,面對真實的課堂問題都有暫時解答的 迴旋。但是,我們知道促進自主學習課堂本身就是一個自主學習的歷程 ,也是透過定標、擇策、監評、調節的持續迭代演進。所以,透過解決 問題來開發教學資源、經驗和解決重複出現問題的方法,藉由形塑思維 模型與研發學術技能,為學生創造更主動的學習環境。 時性的探究與反思如下: 一、我知道要給予學生自主空間,可我擔心學生會 做錯決定或是容易自滿,反而無法精進? 【自主學習強調孩子要會管理學習,並為學習負責】 行有很大幫助,也深刻影響教育體制賦予學習的標準化模樣,同時也合 理了讓學生必須順從這種制式學習框架的強制力,時刻提醒成人要滿足 社會期待將孩子培養成有用的人。 ?」的命題越來越模糊,代之關注「我的熱情是什麼?」。因為,熱情 、興趣與毅力是未來新興領域成功的關鍵。所以,引導孩子不斷回應自 己的需求與熱情,來建立獨特的自我價值是給予學生自主空間的意義與 價值。 力即能持續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 以往工業社會重視生產力的價值觀,它對經濟發展與社會的有效運 繼起職業跨界時代,專業領域的界線正在消融,「對未來是否實用 再往根本去探,那是考量知識本身可能瞬息萬變,擁有自主學習能 【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後天栽培,並且需要方法與步驟】 元向度以及引導要點:自主學習(SRL)有六個向度介入(陳志恆和林 清文,2008),即認知、動機/情感、任務、環境、時間、求助資源等。 自主學習能力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後天栽培,而且需要考量多 以下是常見有關自主學習的心理猶疑或學理觀念上的混淆,我們暫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47. 34 但是,在學校現場推動自主學習,我們發現有兩種迷思的樣態: (一)教師為了給學生做決定的空間,完全將自己的教師角色撤離,當 帶著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時,不給予指導語,也不給予探究方向。 學生這些漫無目的的觀察,無法讓學習聚焦與深化。 (二)教師雖然讓學生探究學習,但學生被要求的表現可能超出其能力 過多。教師的教學安排並沒有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滿足感。全都 是由教師指導發展學習策略,沒有學生足夠的實踐或經驗基礎, 也無法真正習得。自主學習不是單純還課堂給孩子,更要引導孩 子看見自己的學習狀態。 (一)引導學生規劃可行的目標和學習方法。 (二)幫助學生自我覺察。 (三)引導學生自我評量與反思。 (四)提供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要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設計 相關的課堂,透過教師的引導和支持,喚起學生內在發展歷程以 促進主動學習。另外,教師也可以透過學習責任的轉移,協助學 生逐步承擔學習責任而後能自主學習。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要點包括: 二、我知道學生要有自主學習能力,可我擔心放手 會降低學力成就? 【自主學習不是單純還課堂給孩子,更要引導孩子看見自己的學習狀態】 John Hattie(2015)在《可見的學習–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習》具體 表列哪些教學作為才是能夠真正影響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前四項分別 為:學生的「自我效能」(1.44)、其次為認知項目(1.28)、回饋調 節(1.07)、教師可靠性與形成性評量都是(0.90);並建議老師要養 成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學習任務與學習回饋,才能幫 助他們有效進展。此外,老師也要教導學生能夠「看見自己的學習狀態 」,如此才能培養他們成為具有終身學習、自主學習(self-regulatory )的學習者。進一步來說,若學生是高自我效能者(相信我有能力完成 這件事),願意投入與堅持於課業活動中,課業成就相對也有較好的表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48. 35 現。換言之,以證據為本,當學生面對的學習任務有適度挑戰性並擁有 自主性,會是提升學習成效的第一步。 【學習的本質是不會太愉快的,是學習成就帶來快樂感】 01 02 03 04 培養預習習慣,提升自學能力。 瞭解自學情況,調整導學設計。 促進小組學習,強化團隊互助。 減少無謂教學,聚焦學習要點。 先學後教 教少學多 以學定教 減負增效 -教師自主學習的指導原則(修改自何世敏,2017) 會太愉快的。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隨著學生能力不斷提高,所發展的 知識和技能將更能解決複雜的任務,任務就變得不加費力,而學習本身 亦轉化成為內在的獎勵。此外,成就感也會激勵孩子去延伸學習的另一 個重要動機,當孩子領略到他的學習任務表現,是來自於一己的努力時 ,這份成就感將會為他帶來莫大的信心,而這份自信,也將驅使他更進 一步地增長自己在其他領域的學習技能。 學習是需要學生預作準備、強烈的專注、努力,學習的本質上是不 三、我知道高中在推自主學習(SDL) ,可我不知道 與國中自主學習(SRL) 有何不同? 【自主學習不是全有全無,是漸進的歷程】 歷程,這背後的動機因人而異,有的是弭平學習差距,有的要完成設定 學習任務,有的純粹因為學習任務的意義與價值帶來成就,而引發學習 動機,這「教學」還是要「從認識你的學生開始」。綜言之,一方面教 師端逐漸解放控制到支持自主,另一方面學生漸漸從他控到自我導向。 因此,自主學習能力是循序培養,讓學生逐級發展自主學習的技能與態 度。 依據學生的準備情形將自主學習發展分為三層次 界定「自主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學習「自主」是漸進的 (一)善用教導學習來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例如透過教師佈題 ,引導學生設定學習目標、策略與進程,搜尋與管理資源,依需 求選用數位工具與平台,進行學習與自我評估及調整,以達成所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49. 36 設定的學習目標。 (二)善用自我導向學習,進行探究實作、深化學習與解決問題能力: 例如布置專題,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協作。在學習歷程中, 經由提問、對話、督導、教練等,教師與學生互為學習夥伴。 (三)善用自我決定學習,由學生自己設定目標,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例如布置寒暑假任務,學生主導學習,由學生決定學習主題/問 題,設定學習目標、策略與進程,搜尋與管理資源,進行學習與 自我評估及調整,以達成所設定的學習目標。 四、我知道利用校訂課程進行自主學習,可這和 部定課程的課堂微改變有何關係? 【自主學習會在不同課堂展開不同模式】 課堂中都有機會展開不同模式的自主學習,每個課堂都是促進「自主學 習」的時刻。換言之,促進自主學習課堂將自主學習作為教學目標,非 單是促進學習的工具。因此,在既定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進度 不能隨意變動或很少變動。 限,或者是不夠努力所造成。後設認知的研究認為,學生在學習上的困 難,可能是學習者對於自己的弱點缺乏一種後設的覺察,並且不知道自 己如何去修補。認為能力發展過程中,他人影響力非常重要。因此,透 過促進自主學習課堂促進學生最大程度的發展。其中「教學實踐」的微 改變是指「教師促進自主學習的教學行為」,以及「學習設計朝自主學 習取向」。一是讓教師看見學生的「學」,從而對症下藥,即使給予學 自主學習是一個學習習慣、生活態度與生命經驗。因此鼓勵在不同 以前,如果一個學生在學習上失敗,便認為是他個人在智力上的侷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50. 37 生最有效的反饋和支持。另一方面,引導學生看見教師的「教」、自己 的「學」。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應該成為自己的老師,積極互 動至總結反省,認識到阻礙與不足,從而學會終身學習。 1.重視學習動機的導學: (一)建構整全行動框架 A.激發好奇心: a.【猜一猜】在學生開始一項活動之前,讓學生對一個提示形成一個或多 個猜測,並準備在活動的中間和結束時檢查他們的猜測。 b.【想一想】在提出開放式問題之前,先從引導式詢問開始。 c.【找一找】在你期望學生回答問題之前,讓學生有機會與您和同學一起 處理他們的想法。 B.保持好奇心: a.【聚焦】學生以書面形式思考問題。 b.【交流】轉身與夥伴交談。 C.加深好奇心: a.【深化提示】例如,不僅僅是問「什麼是?」 可以這樣問「生活中有遇 見這種情況?」;不僅僅是問「我們如何解決?」 換成 「你提的解決方案什麼時候有效,什麼時候失敗?」 b.【繼續詢問】用「你為什麼這麼說?」或「我在哪裡可以知道你是否正 確?」促使他們在思考中尋找自己的基本原理和精確度。 c.【提示轉移】讓學生思考他們的想法。 例如:在這個教室裡提問的過程 如何擴展到其他環境,當事情變得困難和/或無聊時,你如 何加深好奇心來突破? 2.重視後設認知的導學: A.特定領域技能的調節反思: a.【理解性】這屬於哪一類型問題/核心概念? b.【連結性】之前遇過類似的問題與相關示例?有概括化的解決方法? c.【策略性】這個問題適合使用哪一個策略、模組或方法來解決? d.【反思性】問題是否解決了?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支持的證據?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51. 38 B.學習的調節反思: a.【事實】:你認為在這門課學習進度的掌握是如何? b.【感受】:你覺得你在這門課上表現如何?你怎麼知道的? c.【調整】:這門課的學習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做一些調整? d.【行動】:你接著做什麼決定會讓學習效果更好? (改編自鄭章華(2022)數學自主學習課堂引導評估工具。尚未發表。) 3.活化運用間接性教導: A.合作學習 B.活化先備知識 C.藉由情境與問題導向學習促進學習遷移 1. 在部定課程鼓勵教師進行學習設計朝向「探究式學習」、「問題導向 學習」、「合作學習」、「差異化學習」。 2. 在校訂課程則鼓勵「學習與運用學習策略」、「翻轉教學」、「專題 探究」等。更多幫助學生體驗、練習和應用的必要歷程,以及會超越 學科領域與年級的界線-以心智習性為結果(抑制衝動、彈性思考、 後設認知、用各種感官察覺、質疑並提出問題、應用知識於新情境、 願意冒險並承擔結果)。 3. 善用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要搭配教師課堂活動設計、小組合作學習, 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 (二)學習設計的自主學習取向: 五、我知道學生在自主學習,可教師要做什麼? 【自主學習在國中,教師扮演關鍵角色】 什麼是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圖像?教師要能以學生視角來看待學習 這件事,從教學者轉型成為學習的促進者,教師在教學中鬆綁控制、提 供學空間、對於學生的選擇與行動給予支持與協助、營造相互支持的班 級氣氛、讓學生有機會學習並使用學習策略、讓學生有機會省思自己的 學習成果與方法、給予學生成功的機會、提供減低壓力的策略、給予訊 息性的回饋,而非操控性的讚美,並且讓方法、策略以及成功發生在不 同事情與不同領域的學習上。具體來說,是在教學實踐、學習評估、學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52. 39 習環境、師生關係及數位應用等面向建立自主支持行為的教學環境,帶 出學生的主動性,逐步幫助學生成為他們自己的教師: (一)在教學實踐生為學習作決定的面向: 1.注重適性學習、2.主張素養教學、3.引導學會學習。 (二)在學習評估面向: 1.指導評量回饋、2.採用多元回饋、3.善用反思調節。 (三)在師生關係面向: 1.互為主體關係、2.關懷社交情緒、3.支持自主學習。 (四)在學習環境面向: 1.引導資源協助、2.營造共好情境、3.建立信任文化。 (五)在數位應用面向: 1.建設資訊倫理、2.應用數位教學、3.培養數位公民。 六、我知道學習的關鍵在於意義的主動建構,可我 擔心教學進度來不及怎麼辦? 【不只是「技術性的挑戰」,更多是「適應性的挑戰」】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從量變走向質變的冪次 法則歷程,在積累醍釀發生一次指數變化的能力。 所以,在沒有抵達指數變化的時候,和前一個階段差別不大,一旦 抵達質變點,就是一次指數級別的升級。比如學英語背單詞,很長一段 時間的積累,仍然無法達到流暢的閱讀英文資料和進行英語口語交流。 然而,一旦達到質變點,就會發現英語水平突飛猛進,文章越寫越順手 了。但是,在學校場域中,到底是教會重要?還是教完重要?究竟該如 何取捨,—直是教師長久以來的兩難問題。課程內容依規定教完了,老 師似乎也盡了責,但是教學時間不等於學習時間,學習時間不等於學會 時間,通常教師花了45分鐘的教學時間,學生關注於學習可能只有30分 鐘;而真正讓學生能夠學會時間要比關注學習時間為少,因為學生在學 習過程中,有時候遇到學習的瓶頸,就停頓下來,不一定能夠學會教師 所教的內容。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53. 有關教會 V S . 教完的兩難,不只是「技術性的挑戰」,更多是「適應 性的挑戰」,兩者之間又彼此交互影響與決定。需要學校校長、教師、家 長以及學生去審視與改變自己,並在嘗試、探索、忍受損失即走出舒適圈 的情況下,學習新的價值觀、信念與行為習慣。所謂只有理論,沒有實踐 / 策略的思想,是空的;只有實踐/策略,沒有理論的行動,是盲的。職是, 可以嘗試透過理論知識(Lev Vygotsky的Scaffolding、John Hattie 的可見 學習)與實踐知識交互辯證,產生反思的行動原則。 理論知識 反思提問 交互辯證與行動原則 John Hattie 可見學習 Lev Vygotsky 鷹架理論 關於學生 已經學會 的、學生 可以自學 的或超過 學生學會 能力很多 的,教師 還要教嗎 ? 學生有兩個發展水準,一個是實際發展,學生 可以獨力完成任務;一個是潛在發展,學生需 要在他人協助下完成任務。兩者之間的距離就 是近側發展區。如果我們老師在這個區域不斷 引導學生(解釋、引導、示範、支持等),就 能激發出學生的潛能;而所謂的激發潛能,即 是學生今天在協助下做到的事情,明天他就可 以自行做到,久而久之,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 事情越來越多,亦即將實際發展水準提升到更 高層次。不過,要注意學習任務的挑戰難度要 回應學生的差異與需求。簡單學習任務,如果 教師過度干預,學生會有較多的焦慮,產生自 我效能感與生活滿意度都會表現不佳。但是, 如果教師經常要學生完成一些能力以外,亦即 學習任務難度超過潛能發展區之外,學生感受 到的只有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和對失敗的恐懼。 學校教育「保證」了孩子在成績單上的數字, 卻可能逐步扼殺「閱讀食慾」與「學習的興奮 感」使之從小就是個「投機客」,要考的才讀 ,不考的不讀。John Hattie認為學校教育的根 本目的在於保證所有學生的「學」,而不僅僅 是保證所有學生被教。更重要的是,不再把分 數作為教學成果的重要評判,去關注真正對學 生的學習有作用的因素,認識教師的影響力。 無效教學? 減負增效? 40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54. 41 七、促進自主學習課堂的理念如何應用早自習考試 的再定義與新作法? 【運用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來看待問題,也就是一層層剝開事務的表象 ,看到裡面的本質。】 (一)早自習的定位?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規定,「有關學生在校作息及 各項非學習節數之活動,由學校依各該主管機關訂定之高級中等學校及國 民中學、國民小學學生在校作息時間相關規定自行安排。」國中小早自習 的存廢除了學習問題,還有校園安全、交通狀況及家庭需求等因素,環環 因素交互作用,牽一髮動全身,國中小早自習的存與廢並非單純的教育議 題,需要更多的跨域對話、學校專業的尊重,以及導師角色的認可與促進 。聚焦於教育學習層面而言,早自習屬於「非學習節數」,學生可從事最 適合自己身心的學習準備方式,讓學生可以自主規劃學習,或是以晨讀、 社團活動,以促進有效學習及學習品質為終極目的。另一方面,早自習實 務工作屬於「導師時間」,國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後天逐步培養 ,老師、父母教育信念的打破框架與自主支持的引導更為關鍵重要。 (二)課堂中考試的定位? 課堂中考試是有效的學習策略,一是能告訴你什麼是你知道的,什麼 是你不知道的,加以改進與加強;二是回想已經學過的東西會讓大腦重新 鞏固記憶,強化新知與已知之間的聯繫。所以,要把課堂中考試看成是檢 索練習的學習策略,每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可以隨時隨地主動練習檢索 。例如,你可以用抽認知卡來學習英語單詞,也可以在閱讀過一段文字或 聽過一堂課後,用幾道簡單的小問題給自己一個小測驗,效果要比重讀課 本或複習筆記好得多。 不過,因為過度重視考試,我們學生也很容易對成績著迷「我得到了 幾分?」 而忽略真正重要的「我學到了什麼?」。考試成績能引發學生學 習的外在動機,同時也可能會損害學生的內在動機,包括:「以前是想得 到好成績,所以才會認真讀書的。」、「成績也會降低學習的樂趣並增加 對失敗的恐懼。」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55. 42 面對「課堂中考試」,層層剝開之後的真實問題是:「如何讓學生專 注於學習,而不是成績?」建議有幾個做法可以試試看! 1. 延遲給成績:試試利用 KWLQ / ORID/心智圖等學習反饋工具,讓學生的 注意力從成績轉移到學習反饋上。 2. 提供重考機會:一次性考試永遠不會讓學生發揮出最好的水準;再提供 自主選擇重考的機會,培養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的態度。 3. 允許自我評分: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擁有自主權,並提高他們的後設認 知技能(目標調整)。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 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4. 建立同儕互評機制:在互評的過程中,發現自身考試表現與同儕間考試 表現的差異,進而產生認知失調與衝突。學習者為解決認知上的衝突, 因而促進認知的發展,有助於學習的進步。(評分規準、自評和互評比 重與順序) 5. 同儕難題講解:安排同學上台講解難題,「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 ,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 的專業知識。 6. 善用數位科技優勢:可透過具體數據分析,瞭解學生的學習難點並加以 輔導或利用行動化學習管理平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CCR、Tronclass) 。 7. 推薦新北市親師生平台:採用單一認證入口通暢無阻。豐富的資源(閱 讀專區、新北市專區、教育部專區、雲端資源專區共計109項資源)、 數據學習(數據蒐集應用:正確率、評量數據、歷程記錄)、智慧的科 技(人工智慧的應用:歷程、分析、回饋)、多元的學習(沉浸感、互 動式、跨時空)。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56. 43 八、結語 情境脈絡,強調專業教學實踐與轉化能力,以及基於證據為本的實踐反 思,並將自主學習列為課堂的教學目標。 因我們變得美麗。職是,積極整合國教院、愛思客及其他社群,發展互 助互惠的協作關係,建立學校與學校、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學習網絡,跨 越個別學校的疆界,進行專業學習、協作與支持,一起探索、嘗試、學 習以及創造出符合自己情境的解決方案。Start Small,有效佈置牽引環 境是關鍵重要,因為如果改變的壓力超過「忍耐極限」,就會陷入工作 迥避或拒絕改變。但是壓力低於「學習門檻」的話,老師也不會有足夠 的動力去進行調適性工作,找出問題的癥結,學習或創造出合適的解決 方案。我知道現場存在的實踐問題還很多,取決於我們是否願意拆掉思 維裡的牆,並且試試看!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即是以學校為基地出發,考量學校 我們相信在教育專業路上,不僅是去遇見教育美麗,而是要讓教育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57. 44 走 在 自 主 學 習 路 上 新北市漳和國中 何文慶校長 「什麼是自主學習?」這是我邀請同仁實踐自主學習課堂他們提出的 疑問。當時我的回答是:「我也不清楚,正在自主學習什麼是自主學習? 」就這樣我們一起參加研習、工作坊、閱讀文獻,分享當時的理解與看 見,並和其他夥伴交流想法和做法,回饋、反思、修正,繼續前行。過 程中,有諸多專業的諮詢、陪伴、支持,使我們不致孤單、事倍功半或 陷入謎團。現在回想起來,這就是一個自主學習的團隊,是一場寶貴親 身體驗歷程。 現學生不足並想方設法填補。雖說近年來倡議學教翻轉,老師要少教留 給孩子思考學習的時間和機會,但現場老師普遍仍是不習慣,甚至難以 接受把學習權交給學生。我曾和同仁多次討論這現象和議題,大部分老 師會擔心進度趕不上、課上不完,更疑慮把時間給學生他們是否真拿來 學習?考試不會怎麼辦? 的設計和進行,並要學生安靜專注聆聽。允許我以偏概全的說,老師們 在意的是表面效度,計較的是考試結果和分數,並不那麼較真於學生是 否真正學會?若考試結果不如預期,也常歸因於學生不夠努力。 就是答不出來。以數學為例:老師講的、教科書寫的都聽懂、看懂,但 一、啟 程 二、發 現 長久以來,學校老師都是相當「盡責」,一定要教好教滿,主動發 的確,老師要完全掌握課堂的每一分鐘才會有安全感,認真在「教」 相信老師們都有以下經驗:學生上課聽懂,也看懂教科書內容,但

58. 45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但考試時腦子就不管用。其實上課聽懂是因順著老師的思考理路,同樣 的,看懂教科書是依照書上的邏輯和步驟,二者都走在他人背後,當然 不會迷路。一旦離開課堂、不打開教科書,就不是那回事了,這就是沒 真正學會。在學習過程中,缺少自己的存在和思考,所以只停在暫存區 ,很快就會遺失。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並在三年前將自主學習列入校訂課程之一,也成立 相關社群共同規劃課程內涵、共同備課、交流授課回饋和反思,亦即老 師們本身即在操作和經歷自主學習的歷程。但要將自主學習社群的經驗 遷移到其他領域的教學和學習,仍需更多努力,對其他非相關社群的老 師可能就更為難了。 這幾年和老師們討論自主學習並鼓勵大家透過課程設計和教學實踐

59. 46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幾年來,我觀察並發現: 一、要強化老師們對自主學習的認知,並釐清相關疑慮。我覺得這是關 鍵,老師要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需先理解自主學習的意涵、重要 和價值,同時也須是自主學習的實踐者。 二、要提供友善、安全的環境及相關諮詢和協助。老師要改變既有的教 學和班級經營的做法與習慣,必然會有相當程度的不安和挑 戰,須 讓老師信任他有決定如何進行的權力,不會因相關作為而得到不好 的對待。同時,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資源,並協助解決困難與障礙 ,避免教師有後顧之憂。 三、要溫柔的堅持,耐心的等待。如同農夫想要有好收成,首先須確保 環境適合所要種植的作物,適切的時機下種,適當的照顧作為。提 供應應有的客觀條件後,就是要相信植株會有最好的結果,耐心等 待。不揠苗助長、不過量施肥和噴藥,當然亦不可任雜草叢生而影 響生長和收成。 四、要鼓勵老師勇於放手,相信孩子能做的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大部 分老師學生時期的學習普遍缺乏失敗的經驗,難以理解挫折帶給孩 子的痛,而許多挫折其實是可以避免甚或是大人有意無意造成的。 這些學習經驗會限制他們親近學生的學習,也不易讓學生成為學習 的主人。

60. 47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三、反 思 不是成功的學習者。該作者提到,老師的評量只在乎學生學到多少教材 內容,但這嚴重窄化教學的功能並扭曲教學的價值。當時,給我很大的 省思,目前學校似乎還普遍存在該書作者所述的現象。論語說過:「學 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但為人師者常常沒收孩子思考的時間和 機會,卻又大聲疾呼孩子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習態度和能力是基本需求。108課綱揭櫫自主學習的重要和必要,我們 要還給孩子學習、思考和判斷的權力,邀請大家和我們一同走在自主學 習的路上,迎接身為老師的幸福並欣賞和讚嘆孩子的無限可能。 不記得在哪本書這麼說:學校老師善於並花心思培養考試高手,而 面對高度不確性的現在和必然多變的未來,學會學習和具備終身學

61. 48 自主學習 - 桃「里」 桃子腳國中小 郭昱晨校長 「互動」 「共好」 「自主」 108課綱強調: 並將主動學習視為教學的重心。因此,如何幫助國中生學會「自主 學習」成為重要的課題。自主學習不等於學生自己學習,也不是開設一 堂課,學生就應該知道如何訂定計畫,而是教師要怎麼透過課程設計及 教學策略之運用策略之運用來促進課堂微型改變,幫助每個孩子搭建學 習鷹架,聚焦如何學習?學到什麼?是否真正學會?讓他們找到屬於自 己的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如何在國中階段落實? 容與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當然是教師共同使命,讓學生能「主動學習 、學會學習、反思調節」,並以素養導向教學與生活相連結,因為自主 學習樣態是多元的。為強化國中自主學習力,教師要從課堂實踐來提升 學生的學習力及自信心,重視自主學習歷程反思而非結果,透過彼此分 享、討論、體驗、探究實作,從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找到 自己的興趣與動機,讓學生成為願意主動學習的人。 「自主學習」從國中開始練習,我們可以從課程內容中,設計合適的學 習任務,例如校本特色課程「旅行記憶-山海國議題討論」課堂中,教師 到底該由誰執行自主學習課程?還是應該讓自主學習融入在課程內 但在教學場域中,教師應該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呢?共同倡議 春風課堂實踐

62. 49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讓個人或小組夥伴共同討論並促進思考,在彼此對話討論中,不要立即 要求夥伴對相同問題必須要有共同的看法,或是否定與自己不同的想法 ,而是要容許他人意見的分歧,彼此理解對方的不同想法及立場。更重 要的是,教師在過程中扮演引導、支撐及搭建鷹架,幫助學生如何個別 學習及差異化的教學,藉由引導學習提升學生接受挑戰的意願,讓每一 堂課都是促進自主學習的時刻,在探究與發現歷程中,培養自主學習習 慣並為自己的學習負責,當然學習動能就會增強。 彈性課程及校本課程的設計中加入自主學習及探究元素。 桃子腳國中小為國家教育研究院核心學校、基地學校,開始嘗試從 110學年度更由教師自發性組成 成共識,願意對話與分享、課程共備、教學內容精進、反思自己失敗、 學習策略與工具、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為社群目標,進而促進教師教學及 學生學習的發展,型塑自主學習的學生圖像。 無數對話、思考、批判、團隊合作與行動實踐,結合校本三家特色課程 「戶外走讀旅行家、美感生活自造家、感恩關懷行動家」,將學習重心 轉至學生身上,學生真正學到多少比教師教多少更加重要。例如校本特 色課程「美感生活自造家」中的「專題探究」課程,在桃子腳發展10年 ,剛開始是以國文領域為基底,108課綱實施後,加入社會科、數學科 、自然科,教師們共同跨域整合協作指導,讓學生在校園、社區等生活 環境中找到有興趣想深入探究的題材,透過專題探究及問題分析,提出 解決問題的具體可行方案,如改善校園步道、廁所改造、社區營造等。 自主學習實踐社群,教師之間不斷地就專業實踐進行意義協商並達 在桃子腳課堂教室場景,已不再是教師一人獨唱,而是師生間充滿 專 題 探 究 數 位 英 語 不 確 定 科 學 挑 戰

63. 50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節課,調整為三節課,部定課程時間明顯不足,再加上學生英語程度M 型化落差,因此,結合生生有平板專案計畫,以及多元數位科技學習平 台如學習吧、COOL ENGLISH、新北市親師生平台,讓學生不受時空限 制,依據自己英語程度進行自主學習「記憶與理解」能力,進而規劃聽 說讀寫學習進度並反覆練習,教師透過學習歷程紀錄來觀察了解學生學 習進度,適時給予增強與補充,提升學生數位學習成效。最後「挑戰不 確定科學」是以數學科及自然科為共學社群,在課程共備中找出迷思概 念,教師透過課堂設計引導學生學會「應用、分析、問題解決」的能力 ,讓學生從迷失概念的梳理中找到破解數理的解題技巧,從理科邏輯及 數感訓練入手,降低學生的學習焦慮,找出數理學習的樂趣。 另「數位英語」則是因應108課綱後,國中英文基本節數由原本四

64. 51 風貌改變。例如八年級全面開設「專題探究」課程,以專題探究作為學 生自主學習的「工具手段」,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到感興趣的題材,運用 學習策略方法並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因為我們在課堂學習歷程中,看 見學生正在…;小組夥伴正在擬定…;當發現困難時…;當失敗時…; 準備發表時…是這麼善教樂學,課堂教師可以善用「國民中學促進自主 學習課堂」五要素15原則,一起互搭鷹架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力。另透過 新北市「促進自主學習課堂工作圈」7校12社群,研發與推廣促進自主 學習課程的教學實踐指引手冊,提供課堂多元模式案例與評估工具,以 強化國中生基礎裝備如學習計畫、學習策略、閱讀理解與資訊能能力為 目標。當別人還在弄清楚自主學習是什麼?我們已經經歷過並在課堂實 踐中,這樣學生進入高中階段時,就能省掉摸索探究的時間,更能帶給 自己更多層次的對話行動,增進自主學習的信心。 我們相信,課堂中多一點關懷引導、促發學習,就能讓課堂教與學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65. 52 崇林自主學習的 課堂微革命— 新北市崇林國中 徐巧玲校長 「熱情的教師」 「翻轉的教學」 「科技的領航」 是話提醒我們教育不是無止盡的填鴨,而是要讓孩子學會能力,能夠從 「依賴」到「自主」。特別是「學習」這件事,假使能夠引導孩子「自 發」(spontaneous),開啟孩子的內在動力(empower),就更能讓孩子依 自己的速度及興趣,規劃自己的學習步調,更能提升學習的成效,並享 受學習的樂趣。堅持這樣的理念,本校推動「自主學習」,如何實踐呢 ? 我們常聽到「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這句話提醒我們教育不 習」的最佳代言人,10年來,抱持初衷—「點燃孩子學習的火把 」,自發性的共同備課,爭先恐後地進行公開觀課,如實呈現課 堂樣貌,而前來觀摩的還有許多位是跨領域老師,課後大家再認 真地議課,從對話及討論中激盪出教學火花,同時也檢視自己是 否達成「有效教學」及孩子的「自主學習」。 來累積改變的浪頭,引領課堂教學的微革命,創造出具有特色的 課堂風景。 01 熱 情 的 老 師 何其珍貴,崇林有一群充滿熱情的老師,本身就是「自主學 這群老師將「自主學習」精神潛移默化在每一堂課中,多年

66. 53 02 翻轉的教學 「老師∼∼選我!選我!」,只見全班孩子許多人手都舉起來,急 切地想回答老師的問題,這就是崇林自主學習的課堂風景,沒有孩子是 客人,沒有孩子在教室呆坐,分組討論及任務分工,讓孩子聚精會神去 完成老師交代的挑戰。 老師把教材切分及轉化為好幾個不同層次的問題,答案在哪裡?再 也不是在老師的口,而是老師要同學先蒐集各方的資料、瀏覽課本,再 透過同學兩兩或是分組的討論、分析及判斷,最後答案來自於同學一次 次的試誤及修正。老師從學習「怎麼說」到「怎麼問」,翻轉的教,讓 提問成為打開學生「自主學習」潛能的鑰匙。 (一)翻轉的教–提問是一把鑰匙 傳統的學習,是給孩子「魚」,甚至是帶領孩子認識「魚」。而在 自主學習課堂,是使用問題導引出「學習如何學習」。像是國文課,學 生除了認識這篇課文小說的段落及大意外,老師提問:「請問小說的重 要元素有哪些?」,如此的探究與思考,跳脫單一教材,帶領同學進入 「後設思考」及「統整思考」。同學未來不只看懂手上這篇小說,更可 以舉一反三,看懂所有的小說。 (二)翻轉的學–教他釣魚學習如何學習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67. 54 03 科技的領航 分組學習,每個同學在組別中,都有角色及任務,並且透過討論,學習 聆聽他人觀點,並學習自主思考與表達,在每一次同儕互動學習中而達 成共好。學習氛圍不再沉悶,取而代之是生氣蓬勃及興致盎然。 成為新北市國中僅四所的智慧學習典範學校。觸控式螢幕、電子白板、 平板、AR及VR融入教學是崇林的日常,我們如何透過智慧科技落實「 自主學習」? 這堂是理化實驗課的公開觀課,老師特地請同學在上課前要使用網 路查找「至少3種完成實驗目標的方法」,並在小組中討論。另外一堂 是地球科學課,老師詢問同學:「請問太陽系行星的排列順序?」,老 師請同學戴上VR,進入外太空去找答案。國文課,每一組要畫出「大 明湖」的平面圖,老師請同學使用「平板便利貼Jamboard」可立即上 傳答案。 本校從101年起即為雲世代學校,數位學習發展至今,於111學年度 傳統的課堂,同學忙著抄寫,孤軍奮戰。而在自主學習課堂,採用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68. 55 ,在上課時,立即派發小考;學習扶助使用「科技化評量系統」,幫助 學生立即了解自我學習成效:對於學生自己尚未學習熟練的單元,鼓勵 學生使用數位學習平台:PaGamO及親師生平台等,進行反覆練習,全 校師生使用時數每月竟超過500小時。 110-111學年活用數位學習平臺-暑假任務書、酷英學習平臺,派送線 上寒暑假作業,全校學生皆須參加。另外還使用「學習吧」提供學生線 上補考機制,鼓勵學生迎頭趕上。 本校自主學習的實踐,是一群教師堅持教育本質,融入「科技」元 素,著力於課堂教學的微革命,並展現於近幾年會考學力「減C增A」 持續進步的成果。108課綱揭櫫「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 ,課堂從「教師中心化」轉變為「學生中心化」,教學內容從「工具知 識」轉化為貼近「生活情境」的應用,期盼本校的經驗是個小石子丟入 池塘中,能泛起更多漣漪,激發更多學校一起投入「自主學習」推動的 行列。 此外,在教學評量上,數學課使用「翰林Teams教學診斷評量系統」 在課餘及寒暑假期間,學校鼓勵學生使用「Cool English」平台, 111年學生參加教育部「英聽王比賽」 ,共52位學生獲得「英聽王獎」 。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69. 56 式吹響號角。早在這之前學校的課程風貌儘管已逐步趨向多樣,例如社 區走讀課程利用彈性課程與課後輔導時段課辦多年,社團課程端出琳瑯 滿目、不同類型的菜單供學生自由選擇,傳統的第八節課也早已跳脫學 術本位的單一選項,取而代之的是為挖掘學生潛能而開設的藝能課程。 但轉型之後,環扣著實驗理念的課程創發才真正走進坪中的正規課程時 段內。 坪林實中自主學習課程的發展,從110學年度轉型為實驗學校後正 全校幾乎八成老師都分別投入不同主題課程的跨域協作,為坪中課 程發展揭開新的風貌。這其中,自主學習課程規劃便是一項重要的嘗試 。起初,課程小組思考的是如何將自主學習與學科課程做結合,先從單 一科目著手可以降低難度與挑戰性,有老師提議從學校過去發展的脈絡 去思索,既然學生的興趣廣泛多元,何不給學生更多探索與自主的空間 ,讓八年級學生嘗試做九年級畢業旅行的規劃,或許更能引發學生興趣 ,但究竟要用甚麼方式引發學生自主動力,恐怕得回到文化去找答案。 新北市坪林實中 歐志華校長 回到文化找答案—坪林實中 引發自主學習的關鍵動力 從框架中解放自主學習課程的 嘗試與摸索

70. 57 改造學校文化發展團體 圍圈溝通模式 為了讓團隊夥伴在突破傳統學校文化的過程中更有默契,學校轉型 之後,除了課程進行大幅度翻轉,組織成員的溝通模式也在獲得老師們 的認同與合作下,朝向改變過去單向式對話與決策的方向進行。而這一 切可說是得力於學校加入KIST成為聯盟學校,學習以企業思維展開組 織內部聯繫,以及宏達文教基金會入校協助學校推動品格教育,協力學 校推動去中心化的對談開始。 展圍圈文化。一開始老師們不太習慣在大家面前揭露自己,表達對某個 特定事件的感受與意見,但經過幾次鍛鍊,老師們愈來愈熟悉與親近彼 此,慢慢培養出信任感,圍圈,逐漸成為大家喜歡也感到自在的溝通方 式。除了透過圍圈相互理解、增進情感,解決問題也成為圍圈的重要功 能之一。當處室聯繫之間出現立場歧異,或是與導師之間產生認知差距 ,就會有老師提議來圍圈一下,而幾次的經驗下來,經過圍圈幾乎所有 的問題都可以獲得共識。 二個外部組織在110學年度進入坪中協作,一起與校內老師積極發 發現了圍圈的妙用之後,老師們將圍圈進一步運用在教學與班級經 營上。每個學季結束之前,任課老師會帶領大家圍圈回顧這個學季同學 們的投入程度、學習收獲,省察自己還可以進步的地方;導師們則是運 用圍圈帶領學生討論班上大小事,或是在參加完學校活動和班級競賽後 ,彼此分享結束後的心情和省思。還有老師則是用圍圈來解決班上的紛 爭,碰到班上發生學生衝突事件,大家一起檢討事件的起因,並且討論 日後可以如何避免紛爭及因應方式。整體來看,圍圈分享已經成為班級 動力來源與全體師生認同的學校文化。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71. 58 關懷與支持性的校園氛圍 讓學生放心探究與對話 坪中放手讓學生規劃畢旅的自主學習課程便是在強調平等、信任的 圍圈模式帶動下,開啟了一連串孩子自主探索與冒險的旅程。由於圍圈 在學校已發展一段時間,孩子們前半年已經透過不斷練習,克服一開始 在群體中表達自我、述說想法的緊張、擔憂與害怕,慢慢建立群體的信 任感。再加上學校根植多年的友善氛圍、崇尚自由開放的風氣、學生之 間綿密的人際互動,以及不同班級與年段之間頻繁的交流,這些因素加 總在一起,使得孩子們開始啟動合班自主籌畫畢旅與籌措基金的討論時 ,很快便取得共識,幾乎從行程安排、找餐廳與飯店、租車到製作學習 手冊都一手包辦。 不過,在學生們討論行程或是嘗試結合食農課程,將種植作物加工 成副食品銷售,藉此籌措基金的過程,也並非全然一帆風順。像是在圍 圈討論行程時,有同學提議難得的畢旅希望能規劃沒有人去過的景點, 譬如外島澎湖,但卻引發其他同學的疑慮。有同學擔心安全問題或是提 到需要考量家長想法,還有同學則細心地想到費用必須是全班同學都可 以承擔的範圍,不要造成彼此負擔。對此,王元慶老師回憶,當初在討 論行程時同學們一開始確實有不同意見,所幸同學們之間的深厚情感與 平日裡對彼此的瞭解,讓他們很快體認到畢旅應該為所有共同參與者設 想,包含同學、老師與家長,所以討論不久後同學們便把焦點回歸到畢 旅應該看重全體同學的參與,而非去哪裡的問題。 籌措畢旅費用的過程也相當考驗同學們之間的默契。由於同學們希 望畢旅費用能夠自食其力,盡量不要造成家長負擔,所以透過圍圈討論 希望將食農課種植的作物在加工後,仿照小農製作成天然無毒的食品, 增加收入來源。然而這一切都因疫情被打亂了。謝竹睫同學說,那段時 間因不同班級先後停課無法到校,導致作物缺乏人力照料,先是蔥枯死 了一大半,所以原本的自種自營計畫被迫改變,之後大家陸續討論出要 改種的九層塔和辣椒等,最後也因疫情功敗垂成。一直等到了今年九月 ,同學們重新穩定回到學校後,大家討論調整方向,才以製作鳳梨酥的 方式重新出發。 NTSRL— 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行動工作圈

72. 59 群體攜手自主學習 讓學生重新看見學習的責任 回憶這段歷程,同學們坦言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但是問題總是要 解決,路還是要走下去,這時候就特別需要老師帶領大家圍圈思考更完 整的面向,並且重新透過圍圈對焦目標,而不是流於細節的爭辯,或是 漫無目的的討論。許筑瑋老師和王元慶老師分享,其實這整個過程都是 由同學們主導,他們充分放手讓同學大膽去嘗試,從一開始劃分組別讓 孩子們自由認養,接下來都是由同學們自行運作,只有在同學們卡關或 是遇到困難來求救時,老師們才會以圍圈的方式帶領孩子思考問題,慢 慢讓同學們學習聚焦、回歸到問題的本質或核心。現在大家都已經習慣 坐下來用圍圈方式解決問題,因為圍圈可以讓大家一次聽到所有人的意 見,溝通的速度比較快,也比較完整。 就在畢旅籌畫接近尾聲,正打算利用九月的家長日向爸爸媽媽們報 告成果之際,同學們回顧這一路走來歷經的挑戰,他們主動提到要感謝 許多人的幫忙。他們把畢旅的籌畫當成是自己的責任,不僅沒有抱怨過 程中遇到的種種挫折,無論是與業者接洽訂房、租車時受到的質疑,或 是訂金不夠需要緊急找人支援,相反地,他們發自內心感謝每一份幫助 與支持他們的力量。將近一年的課程,他們因著自主學習長出了各種能 力,正打算把這些養份分享給學弟妹,好讓未來的坪中學子都能在開放 與自在學習的沃土中,找到真正的學習樂趣與動力。 第二篇 看見學習,課堂紀實

73. 60 幸福同行 看見自主探究Leading未來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處 林佳慧助理教授 教師社群的成長 畫訂得多麼周延,其中一定要留個重要位置給教師,因為,到了最終之 處,行動都只在那裡發生」。十二年國教課綱的教育範式,由過往的「 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各界對於學生自主學習的關注也隨之直 上。令人不禁要問:教師的位置將何以改變?教師將如何發生新的個人 或集體性教育行動? 當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 (Bruner)曾說:「不管我們教育計 筆者因著「新北市國民中學促進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實踐推廣計畫」 (NTSRL),很榮幸參與中山國中「自主探究Leading未來」教師社群, 聆聽跨領域學科專長的教師們,自發性分享教學撇步,並且依據學生不 同的學習需求,設計差異化的教材,建立系統性的教學資源。這個社群 不僅蓄積了學校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豐沛能量,也鋪設了教師追求專業 成長的幸福理路。 的歷程,看見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雙螺旋軌跡,續以三個面 向分享如下: 而我,身為課程協作夥伴,從參與教師社群與課堂研究(備觀議課) 一、課前教學設計–重視引導鷹架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 最有可能產生學習,這個時段 又稱為可教導時刻(a teachable moment)。 心 理 學 家 維 高 斯 基 ( V y g o t s k y ) 提 出 當 學 生 在 近 側 發 展 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