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皆成學,習得法通行。

Richard Kaplenig

Champion 01, 2017

oil on paper on canvas, 130 x 200 cm 

“Awaken people's curiosity. It is enough to open minds, do not overload them. Put there just a SPARK.” - Anatole France

最讓老師高興滿足的聲音,莫過於學生的一句「啊呀!我明白了!」。

在西方國家,這個時刻可被稱為「Light-bulb moment」、「Aha moment」或「Spark moment」。

「我特別喜歡一種奇怪的感覺:我看著某個東西,然後突然懂了──這個物體是有結構的,它在對我說話。」(James Elkins)

顧名思義,Spark Makers的理念就是要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去讓師生享受一次又一次的「Spark moment」,讓學生能夠不再受限於年紀或技術,更不讓任何想法流於空想的層面,除了可以畫出來,更有能力實踐出來。

「DREAMS」 一詞所指的是夢想(s),但更重要的是去實踐、成就夢想(s)。

當中的英文字母D、R、E、A、M、S 正可代表實踐夢想(s)時的六個行動(Action):

D - Design:設計新的東西或意念;為一個計劃作籌算;

R - Research:研習、鑽研並且從前人的知識中汲取經驗 ;

E - Explore:格物致知,從中發現新事物;

A - Associate:三人行必有我師,以集思廣益的態度,虛心向別人請教;

M - Make:以合適的物料、工具及技術去製作;

S - Share:將想法、意念透過分享向其他人展示出來。


「DREAMS」模型將抽象的「夢想」具體化為六個可操作的行動,不僅便於學生理解,更能引導學生從構思到實現的整個過程。此模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強調動手實踐: 模型中的每個字母都代表一個具體的行動,強烈地強調了動手實踐的重要性,這與Maker Education的核心精神高度契合。

跨學科整合: 模型將設計、研究、探索等多個領域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培養跨學科的思維能力。

培養創造力: 設計、探索等環節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鼓勵學生提出新穎的創意並付諸實踐。

注重協作學習: 「Associate」這個環節強調了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成果展示: 「Share」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成果分享給他人,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並從反饋中獲得成長。

與STEAM教育的比較

相較於STEAM教育,DREAMS模型更強調動手實踐和跨學科整合。STEAM教育側重於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等知識的傳授,而DREAMS則更注重將這些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DREAMS模型可以看作是STEAM教育的進一步深化,它將STEAM的各個要素有機結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可操作的學習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