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ok 电子书

Ven U Mahinda 玛欣德尊者

www.pamc.org.sg

Cīnabhāsāya Tipiṭakapāḷi

汉译巴利三藏

《法句》巴利、汉译及依词释

ISBN: 978-981-18-4451-5 (精装)

PDF (Version: PAMC-20220613, 280 pages, size: 3.5mb)

ISBN: 978-981-18-4452-2 (电子书-PDF)


《法句》是巴利语《经藏·小部》的第2 部,是一部纯偈颂的集子,相当于专门收录各种佛教诗歌的诗集。《法句》共收录423 首偈颂,并按照偈颂的关键字或内容主题分为26 品,每品所收的偈颂数量从10 首到41 首不等。这些偈颂,是由常随侍佛陀达二十五年之久、多闻第一的阿难(Ānanda)尊者,在佛陀般涅槃当年的雨安居期间,由五百位佛陀亲传弟子比库参与的第一次经典结集大会中众诵出。


玛欣德尊者在这本书的绪论中提到:“译者在在新加坡翻译《如是语》的过程中,发现翻译经中偈颂时,若是兼顾诗体文的五言、七言的工整,则容易词不达意,无可避免地造成偈义的流失,即使译为白话文,仍有意犹未尽之叹。但作为翻译重要参考资料的缅文依词释,则不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于是萌生尝试用巴汉依词释译释全皆为偈颂的《法句》之想法,并希望借此向华人佛弟子介绍上座部传统的依词释解经方法。”


因此在本书中,每一首偈颂都附有其巴利原文字、汉译以及巴汉对照的依词释,帮助我们在读诵这些珍贵偈颂时,能够更深入理解其中的意思。除此之外,尊者也在绪论当中,编写了《法句》的书名题解、编集与流传、法句偈的历史影响等篇幅,可说是对《法句》这本流传甚广的经典作了一个很全面和详尽的介绍。

《佛经集要》

ISBN: 978-981-18-1800-4 (精装)

PDF (Version: PAMC-20210912, 266 pages, size: 2.8mb)

ISBN: 978-981-18-1801-1 (电子书-PDF)


2021年7月23日是阿萨尔诃月的月圆日(Āsāḷhīpuṇṇama),也是“转法轮纪念日”。


在这个吉祥的日子里,玛欣德尊者翻译的《汉译巴利三藏·佛经集要》正式完工。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很荣幸地能以电子书(PDF)的方式,先将这部重要的经集呈现给大家。


尊者于此书的<绪论>提及:‘面对着卷帙浩繁、汗牛充栋的巴利三藏及其义註,非皓首穷经实难以窥其堂奥。为了帮助修学者能够全面了解和基本掌握三藏的要义,在某个时期便有些长老以“saṅgaha”——集要的方式,把三藏的精粹简明扼要地编集成书。于是,巴利三藏的精华便被浓缩为三本“saṅgaha”——Vinayasaṅgaha, Suttasaṅgaha, Abhidhammaṭṭhasaṅgaha。根据斯里兰卡佛教传统,这三本“saṅgaha”是每位比库都需要认真学习的。’


这本即是三本“saṅgaha”中的“Suttasaṅgaha” —— 《佛经集要》。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增支部 · 一集巴利》- 三藏 · 经藏

ISBN: 978-981-11-1262-1 (平装)

PDF (Version: 08/2018, 173 pages, size: 1.56mb)

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阿难尊者在第一次圣典结集中所诵出的《增支部》中的《一集巴利》。

《增支部·一集巴利》因每篇经文皆谈论与“一”相关的内容,例如跋葛瓦说:“诸比库,我不见有其他一法,如同此……”“诸比库,有一人出现于世间时”等,故称《一集》。虽然有许多经文是以成双的方式出现并且前后相互关联的,例如:放逸与不放逸、懈怠与精进发勤、大欲与少欲、不知足与知足、不如理作意与如理作意、无正知与正知等等,但是每一主题仍然相对独立,故仍独立为一经。此集共分为二十品,每品收录十篇经文不等,缅文版计为611经,斯里兰卡版计为627经。

译者之所以将此集单独翻译成书,是因为本集包含了许多重要的佛教经典和根本义理。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大般涅槃经》- 三藏 · 经藏 · 长部

ISBN: 978-981-18-1315-3 (平装)

PDF (Version: 05/2012, 269 pages 258, size: 17.8mb)

ISBN: 978-981-18-1316-0 (电子书-PDF)

《大般涅槃经》收录于巴利语三藏的《经藏》第一部《长部》(Dīghanikāya)。本经内容从暮年的佛陀居住在马葛特国(Magadha)的首都王舍城(Rājagaha)开始讲述,渐次旅行到马叻族人(Malla)的偏僻小镇古西那勒的娑罗树林,并在那般涅槃作为全经的高潮,然後是遗体火化、八分舍利,直到在各地建塔供奉舍利为止。

玛欣德尊者从2018年开始,全心致力于汉译巴利三藏的事业,并于2018年12月初完成了《大般涅槃经》的翻译。由于本经忠实地再现了我们果德玛佛陀的晚年行迹,完整地记录了佛陀在垂暮之年对其弟子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许,有助于佛弟子们激发对这位人天导师的缅怀,在巴利三藏中有着其它经典所难以替代的崇高地位,因此尊者与译藏团队决定将此经作为单行本先出版。为此,尊者撰写了包含探讨佛陀语言政策、佛灭年代考证、佛陀生平大事年月以及对这部经文的导读的<绪论>,并在本书末尾附上四篇对本经的补充说明。

作为单行本流通,尊者甄选了多年来在各地朝圣及参观博物馆时所拍摄的与本经有关的一百多张照片,特别是以佛陀般涅槃(或卧佛)为题材的雕塑和绘画图片,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画册呈献给大家 (个别非译者所拍的照片皆注明出处)。这些表现同一题材的佛教艺术,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亚洲各地的佛弟子们通过不同风格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对佛陀的永恒怀念和无限追思之情。

Foundation 入门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您认识佛教吗?》- 入门

PDF (Version: 2010, Version: 2010, 207 pages, size: 15.8mb)

ePub (Size: 828.44.93kb)

本书即是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角度出发,帮助大家了解佛教的本来面目。本书共分为两部分——上篇《您认识佛教吗?》将围绕“烦恼”这一主题,着重讨论生命、烦恼和去除烦恼的方法,帮助读者们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篇末也从佛教传统中介绍几种切实可行的减除烦恼的方法,让大家通过实践来慢慢体会佛陀教导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下篇《佛陀如是说》则是从巴利语佛经中选译了十部与在家人有关的经文,希望透过佛陀的这些教言,帮助大家培养道德、提升品格、完善自己。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生命的意义》- 入门

ISBN: 978-981-09-8090-0 (平装)

PDF (Version: 10/2018, 135 pages, size: 1.78mb)

ePub (Size: 133kb)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人生追求的又是什么?

有多少人会思索以上的问题呢?以上这些问题,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于人生的价值与追求,有人认为应该追求富贵;有人认为应该追求名利;有人认为应该追求权力与地位;有人认为是事业成功;有人认为是家庭幸福……

本书将和读者朋友们探讨一下,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快乐,更有意义。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入门

ISBN: 978-981-09-8085-6 (平装)

PDF (Version: 08/2018, 353 pages, size: 3.06mb)

此书的重点本来是在第三篇——如何修习入出息念业处以培育定力。然而,止观禅修必须以佛陀的教导为依据,以持戒清净为前提。于是,这本汇编了中译巴利语圣典、戒律资料和禅修指导三部分内容的著作,便名为《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本书正文分为三篇:第一《圣典篇》,共收录了18 篇经文,内容主要是尊者在江西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期间所开示过的经文,以及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传统中比较常见且重要的圣典。第二《学处篇》,按南传上座部佛教传统的受戒方式,收录了受持在家五戒、八戒和十戒的方法,并从《律藏》以及相关的义注中翻译编写了"沙马内拉十戒"的持犯。此外,本篇末还收录了《敬僧须知》一文,提供那些有机会亲近上座部僧宝者了解敬僧护戒的具体做法。第三《业处篇》,着重介绍入出息念的经典释义以及实际禅修方法。

Chanting 念诵

《上座部佛教念诵集》- 念诵

PDF (Version: 08/2018, 517 pages, size: 2.57mb)

今天,在各个佛教国家、各种佛教传承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念诵仪规,而且普遍上都有在每天早晚念诵特定经典、偈颂的传统。本书收录了目前流传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的传统念诵仪规,包括斯里兰卡、泰国和缅甸三个主要上座部佛教国家的传统念诵法。

本书共分为十品。第一品为〈在家戒〉(Gahaṭṭha sīla) 以缅甸的受戒传统为主,收录了在家人受持三皈依和五戒、八戒、十戒的具体仪规;第二品是〈供佛〉(Buddha pūjā),这是斯里兰卡传统通用的供佛方式;第三品是〈礼赞佛陀〉(Buddha vandanā);第四品是〈早晚课诵〉(Aruṇa-sāyaṇha vandanā), 本品收录的是泰国法相应派(Dhammayuttika nikāya)的早晚课诵仪规;第五品是〈护卫经念诵〉(Parittā bhāṇana),依斯里兰卡传统,介绍最为常见的、一般作为祝福之用的护卫经念诵程序;第六品是〈护卫经〉(Parittā),本品收录了缅甸传统的十一部护卫经;第七品是〈大念处经〉(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ṃ);第八品为〈转法轮经等〉(Dhammacakkapavattanasuttādi),收录了《转法轮经》《无我相经》《燃烧经》《慈爱功德经》《法集论母诵》等巴利三藏中的一些重要经典;第九品为〈省思文〉(Paccavekkhaṇā),收录了《四资具省思文》《十法经》《箭经》、佛随念修习、慈心修习、不净修习等与持戒和禅修有关的省思文;第十品为〈诸偈颂等〉(Gāthādi),收录了在许多上座部佛教寺院和僧团中经常被念诵或作为祝福文的偈颂。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大护卫经》- 念诵

ISBN: 978-981-07-3514-2 (平装)

PDF (Version: 08/2018, 354 pages, size: 33.3mb)

根据上座部佛教的传统,有一些经文具有某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够使念诵者和听闻者免除危难,带来吉祥。从祈请念诵护卫经的邀请文中可以知道,护卫经具有能够排除不幸、达成一切成就,使痛苦、怖畏、疾病等消失的护卫作用。

摘录自序言:"2007 年笔者在缅甸帕奥禅林度雨安居期间,着手编译《上座部佛教念诵集》。由于该《念诵集》收录了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三个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传统的念诵经偈,其中的斯里兰卡传统也包括了《大护卫经》的内容。当笔者将《大护卫经》全部翻译出来之后,发现由于内容较多,几乎可以独立成册,于是又撰写了《护卫经序论》,再编入已经翻译完的斯里兰卡传统《护卫经念诵》,于是编译为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一本《大护卫经》。"

The Code of Monastic Discipline 戒律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比库巴帝摩卡》- 戒律

PDF (Version: 08/2018, 234 pages, size: 2.18mb)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南传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的律本母(Mātikā)——《比库巴帝摩卡》,这是所有上座部比库皆应当认真学习与谨慎持守的。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比库巴帝摩卡序论》。本序论主要是从巴利律藏、律注等经典中摘译出与《比库巴帝摩卡》有关的各种释义,以及巴帝摩卡的制定、内容,僧团诵戒的时间、地点、程序等,作为《比库巴帝摩卡》的导读。第二部分是《比库巴帝摩卡》正文,也是本书的主体。当然,本篇只是作为律本母《比库巴帝摩卡》的巴汉对译,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作为比库们平时学习和读诵(背诵)之用。至于希望了解每条学处的制定因缘、文句解释、犯例举要、违犯条件、犯与不犯者,以及希望将戒律的行持落实到日常的修行生活中者,还必须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巴利语《律藏》及其义注与复注。第三部分是《比库常用巴利作持文》,提供给比库们在日常生活中持律时使用的念诵文。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沙马内勒学处》 - 戒律

PDF (Version: 08/2018, 309 pages, size: 7.28mb)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华人佛弟子开始留意到流传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其原始朴素的风貌、严谨的道风、严密的教理、系统的禅修次第,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热爱正法的人们的青睐和重视。为了更好地学习与实践佛陀所教导的戒、定、慧三学,他们当中有些人在前来南传佛国修习禅观的同时,也请求出家成为沙马内拉或比库,亲身体验一段简单、宁静的梵行生活,一部分人甚至终生献身于追求导向究竟灭苦的正法。

谈到出家,首先要接触与学习的就是戒律。然而,目前在中文世界中可供阅读与参考的戒律书籍可谓屈指可数,至于专门就探讨沙马内拉学处而又不违背上座部传统的书籍则更是寥若晨星。为此,编译者从巴利三藏及其义注中翻译并编写与沙马内拉有关的学处,汇编成册,专供那些有心学戒、持戒的初学者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华人圈中南传上座部佛教戒律书籍紧缺的现况。

Meditation 禅修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入出息念》(帕奥西亚多 讲述 玛欣德尊者中译)- 禅修

ISBN: 978-981-07-3329-2 (平装)

PDF (Version: 04/2015, 25 pages, size: 1.61mb,)

在这本小册子中,帕奥西亚多依照佛陀的一系列教导,首先讲述禅修者如何通过入出息念来修止,直到出现智慧之光和禅相(nimitta)。接着,西亚多解释禅修者如何培育定力直到证得禅那(jhāna)。然后,西亚多解释禅修者如何用智慧之光来辨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和它们的缘起,以便培育观智。最后,西亚多解释禅修者如何通过培育一系列的观智直到证悟涅槃(Nibbāna)。在每个环节,西亚多都解释了禅修者如何在修止、修观和证悟涅槃的次第修行中圆满三十七菩提分。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证悟涅槃的唯一之道》(帕奥西亚多 讲述 玛欣德尊者中译)- 禅修

ISBN: 978-981-07-3513-5 (平装)

PDF (Version: 10/2012, 155 pages, size: 2.85mb)

诸比库,这是唯一之道(ekāyano ayaṃ, bhikkhave, maggo),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ā)。《大念处经》

摘录自绪论:'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对证悟涅槃的实修要求作些简要的说明。我们将根据《大念处经》(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的第一个部分《入出息部分》(Ānāpānapabbaṃ)进行讨论。'

摘录自中译序:'帕奥西亚多引用整套巴利三藏及其义注和复注中的相关教导,编写了这本《证悟涅槃的唯一之道》(The Only Wa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Nibbāna)。在本书《绪论》中,西亚多探讨了四念处修法与佛陀整个教法的关系,在正文部分则解释了通过入出息念来培育禅那, 再以此定力作为维巴沙那基础的禅那(vipassanāpādakajjhāna),系统地培育十六种观智,乃至最终断尽一切烦恼的实修方法。'

《止观法要》——《中部 · 八城经》讲义 - 禅修

PDF (Version: 08/2018, 177 pages, size: 2.21mb)

如果禅修者想要断除烦恼,就必须修习戒定慧、修习止观。对于修习止观的方法,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传承的巴利三藏中有详细具体的教导。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中部》第52经《八城经》的讲义,该经是阿难尊者对佛陀一生中所教导的各种修行方法的概括性总结。同时,本书也结合《中部》第111经《逐一经》 和第64经《大马伦迦经》中教导修习止观的方法来进行讨论。所有这些经典,都为我们佛弟子指出了一条目标明确、次第分明的修行之道,同时也传递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宗旨:佛陀教导的一切止观禅修方法,都是可实践、可证明的!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沙门果经》讲义- 禅修

ISBN: 978-981-07-6461-6 (平装)

PDF (Version: 08/2018, 517 pages, size: 4.06mb)

《沙门果经》是巴利经藏《长部》的第2经。"沙门"原意为止息,即止息诸恶,在此指出家修行人;"果"即结果或成果,特指今生可见的现实成果。本经通过马嘎塔国韦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问佛陀:"在家人通过从事各种职业,能够在今生即享用现见的职业成果,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快乐和满足,还可以乐善好施积累功德,出家人过修行生活是否也能获得今生可见的现实成果呢?"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佛陀在本经中一共提到十四种沙门果,包括出家获得自由,证得禅那,培育观智、神通,乃至最后如实知见四圣谛、断尽一切烦恼。而所有这些沙门成果,无一不是在今生即可以体验到的现实成就。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觉悟资粮》 —— “Bodhipakkhiya Dīpanī" 《菩提分手册》

ISBN: 978-981-11-7044-7 (平装)

PDF (Version: 08/2018, 148 pages, size: 4.25mb)

《觉悟资粮》翻译自缅甸已故知名学者僧雷迪西亚多的“Bodhipakkhiya Dīpanī”(《菩提分手册》)之英文版“The Requisites of Enlightenment”。雷迪西亚多以简要又生动的文笔阐述如何通过热忱培育和修习组成三十七菩提分法里的七组素质来导向我们修行的目标,许多读者读后都被书中的开示所激励与受鼓舞。玛欣德尊者也特为这本中译书依照英文版对译稿进行通篇的校译,部分内容还查对缅甸原著进行补充和修改。尊者也在中译序当中鼓励读者:“愿大家藉由阅读此书,好好珍惜难得的人生,珍惜稀有难遇的佛陀教法,付出精进努力,不断积累觉悟资粮,圆满三十七菩提分法,早日解脱一切苦!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亲知实见》(帕奥西亚多 讲述,玛欣德、持法、聖行共译 )

ISBN: 978-981-11-7939-6 (平装)

PDF (Version: 01/2019, 430 pages, size: 2mb)

诸比库,由于不随觉、不通达四圣谛, 因此我和你们长久以来流转轮回。哪四种呢?

诸比库,由于不随觉、不通达苦圣谛,因此我和你们长久以来流转轮回。

诸比库,由于不随觉、不通达苦集圣谛,因此我和你们长久以来流转轮回。

诸比库,由于不随觉、不通达苦灭圣谛,因此我和你们长久以来流转轮回。

诸比库,由于不随觉、不通达趣向苦灭之道圣谛,因此我和你们长久以来流转轮回。

诸比库,已随觉、通达苦圣谛,

已随觉、通达苦集圣谛,

已随觉、通达苦灭圣谛,

已随觉、通达趣向苦灭之道圣谛。

已切断有爱,已断尽有,今已再无后有。

—— S.5.1091

本书译自英文本"Knowing and Seeing",是西元1998年4月17日至6月16日缅甸帕奥西亚多(Ven. Pa-Auk Tawya Sayadaw)在台湾新竹壹同寺指导止观禅修营期间的开示与问答。 这些开示主要是关于西亚多教导进修观禅的原则——首先修习止禅,之后再将之作为车乘来修观禅。在该次禅修营期间,帕奥西亚多的华人弟子将西亚多的讲稿和问答事先翻译成中文,随后编集成书,名为《如实知见》并在台湾出版。 过后,在帕奥西亚多的慈悲授权之下,译者根据2010年该书英文版的第四版(Fourth Revised Edition)做了整体性的重译。于是从2011年开始,此书先后经玛欣德、持法和聖行尊者翻译、审校,后期玛欣德尊者又仔细地进行了通篇校译,并对书中一些理意请示了尊敬的帕奥西亚多而作了一些修改更正,历经数年后,呈现在读者面前就是这本《亲知实见》。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南传上座部佛教 - 止观禅修次第》 -- 玛欣德尊者 讲述

ISBN: 978-981-11-8096-5 (平装)

PDF (Version: 09/2019, 435 pages, size: 3.82mb)

内容介绍:本书根据玛欣德尊者在2015 年雨安居期间,于云南西双版纳法住禅林的开示录音整理而成。尊者渐进地从禅修前行以及作为一名弟子应有的素养开始讲述,再解释修习止观的基础 —— 具足戒行、防护根门、正念正知、少欲知足、捨离五盖。有了这些基础条件,我们才能次第修行止观:“如此,依照佛陀的教导,依照上座部佛教的传承,次第修行止观禅法,最终觉悟四圣谛、断尽烦恼、证悟涅槃,达成佛陀教导的最终目标!”

Abhidhamma 阿毗达摩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阿毗达摩讲要》(上)修订版 - 阿毗达摩

ISBN: 978-981-09-4230-4 (平装)

PDF (Version: 08/2018, 379 pages, size: 2.81mb)

《阿毗达摩讲要》(中)- 阿毗达摩

ISBN: 978-981-09-4234-2 (平装)

PDF (Version: 08/2018, 332 pages, size: 3.03mb)

《阿毗达摩讲要》(下)- 阿毗达摩

ISBN: 978-981-07-6460-9 (平装)

PDF (Version: 08/2018, 360 pages, size: 2.84mb)

"阿毗达摩"的意思是殊胜的法、上等的法,但这并不等于说"阿毗达摩"所讲的东西比佛陀在经藏里讲的法更殊胜、更上等,而是说"阿毗达摩"用一种严密、系统的方法来分析和组织诸法。法还是法,只不过阿毗达摩对诸法进行归纳、统合而已。阿毗达摩能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培养如理作意,如何避免作恶,如何培养善心。更重要的是,阿毗达摩是一门解脱之学,学习阿毗达摩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禅修,特别是在修行维巴沙那的阶段。如果离开了阿毗达摩的理论指导,观智的所缘将变成无的放矢,修观也只是在盲修瞎练。所以,学习和掌握阿毗达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断烦恼,为了灭诸苦。

此《阿毗达摩讲要》系列共分为上、中、下三集,分别是根据尊者在"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PAMC)所作的三期"阿毗达摩讲座"录音整理而成的。《上集》讨论的主要是概念法、色法和心所法;《中集》讨论的是心法、心路和世间;《下集》讨论的是业、离心路、缘起、涅槃和止观。整个课程紧扣着佛陀所开示的教法核心——四圣谛——展开。其中,色法、心所法、心法、心路侧重于苦圣谛,业、离心路、缘起侧重于苦集圣谛,涅槃是苦灭圣谛,而止观则是趣向苦灭之道圣谛。

Dhamma 教理

此书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免费流通

《佛陀的十二种恶报》- 业果

ISBN: 978-981-11-1263-8 (平装)

PDF (Version: 08/2018, 174 pages, size: 23.90mb)

“在很久远久远以前,我们的菩萨投生为一位名善慧(Sumedha)的隐士。在那一生中,他有幸遇到了燃灯佛(Dīpaṅkara)。据说当时只要他愿意成为燃灯佛的弟子的话,他有能力在听闻佛陀开示一句有关四圣谛的偈颂即证悟连同四无碍解智在内的阿拉汉道智,然而,善慧隐士有极强的意欲想在未来成就佛果。于是,在他发了成佛的至上愿后,燃灯佛亲自给他授记:他将在四个不可数以及十万大劫以后的未来成就佛果,名为果德玛。

自从善慧隐士被燃灯佛授记之后开始,他就成了一位真正的菩萨(bodhisatta),并开始义无反顾地行自利利他之事,以积累各种巴拉密。

然而,由于善慧隐士在他被燃灯佛授记那一世,即放弃了断尽烦恼、证悟阿拉汉道果的机会,因此,菩萨还有烦恼。只要在生死轮回中,只要还没有断除烦恼,就还会因为烦恼而造作善或不善之业。”

“自从菩萨在菩提树下证悟无上佛果的同时,他也断尽了一切烦恼和习气,这意味着佛陀不会再造作任何新的善或不善之业,“造业”对佛陀来说已经不再适用。然而,菩萨在漫长的轮回过程中曾经造下的“后后受业”,仍然能够在佛陀的果报色身上产生效用。正如菩萨过去所造的无量善业使佛陀拥有种种祥瑞和福德一样,菩萨过去所造作的恶的后后受业,仍然能够给佛陀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