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蜻蜓棲地遭破壞 生態檢核形同虛設
脊紋鼓蟌(Libellago lineata lineata )是本會於113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補助計畫中評估列為國家瀕危物種(NEN)的稀有蜻蜓。近期本會接獲民眾通報,指出其棲地之一的「大目降溪佛顓橋」段遭工程破壞,與過往生態檢核建議大相逕庭,顯示生態檢核機制未被落實,引發生態保育危機。
脊紋鼓蟌在本會執行「113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補助計畫——臺灣蜻蜓目(Odonata)紀錄盤點、複查及紅皮書整合評析(案號:113林發-08.2-保-09)」中,已被評估為國家瀕危物種(NEN)。本月初,本會接獲民眾陳情,指出大目降溪(又名大目幹溪)佛顓橋一帶為稀有脊紋鼓蟌的重要棲地之一,近期卻遭遇工程開挖破壞,現場滿目瘡痍。
經查此工程為「虎頭溪排水護岸治理工程」。該區曾因淹水而引發民眾整治訴求,亦曾進行生態檢核。根據當時檢核報告書(台南市生態檢核工作計畫108-109年度),曾明確提出如下建議:
1. 建議針對本區水域生物、蜻蛉目昆蟲、哺乳類、蛙類等關鍵物種進行補充調查後,再審慎評估與規劃工程內容。
2. 建議待上述調查完成後,方進行工程設計修正,並應與地方充分協調,儘可能保留自然竹林與水岸,避免採取全面性水泥護岸工程。
3. 建議優先採用局部、低擾動方式進行重點區域清疏,避免施作不可回復性之生態破壞工法。
然而,目前現場狀況與原檢核建議大相逕庭,河道與邊岸遭嚴重破壞,使得所謂的「生態檢核」形同橡皮圖章。耗資5億元的虎頭溪整治計畫,卻出現如此粗糙的執行品質,令人痛心!
針對此次事件,是否為主管機關——台南市水利局未善盡監督責任?或為承包業者疏失?此部分仍待進一步釐清。
在接獲線報後,本會已於4月9日緊急聯絡台南市水利局,認為本案已屬生態事件,提出以下兩項訴求:
1. 該案工程應立即停工,以免棲地進一步遭破壞。
2. 應儘速召集相關權益關係人進行會勘,重新討論河段治理的共識與解方。
但令人遺憾的是,昨日再次接獲民眾陳情指出:工程仍未停工,此舉已明顯違反生態檢核程序,本會對此深感無奈!
我們再次鄭重呼籲台南市水利局,應立即停止該區域工程,並加速盤點本市轄內蜻蜓目昆蟲的生態敏感區,特別是與本案相關之「脊紋鼓蟌」棲息地,更應受到高度關注與實質保護。
【備註】
脊紋鼓蟌:早期於臺北士林、新竹北埔、台中豐原與東勢等地有分布紀錄,近年僅於雲林、嘉義、台南、高雄與屏東仍有族群分布,其中高雄與屏東族群數量偏少,屏東部分族群甚至因溪流整治工程導致棲地消失,恐已區域性滅絕。
署名單位:
台南河溪小組-吳仁邦
台南市環保聯盟-理事長 黃安調
社團法人高雄市美濃愛鄉協進會
社團法人臺灣蜻蜓學會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張怡律師
圖片順序:
1. 脊紋鼓蟌產卵需要在水上的植被。
2. 第一次陳情的工程照片(4/9)。
3. 第二次陳情尚未停工的照片(4/15)。
4. 生態檢核報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