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會勘後更新訴求
7月29補充:
雙截蜻蜓的棲息地引發爭議,但我們發現在8月4日的會勘邀請公文(附圖於留言)中,卻沒有邀請任何蜻蜓專家學者?我們向新北市政府強烈要求重新發文邀請會勘人員。
-以下原文-
雙截蜻蜓(圖1)是一種體型嬌小的蜻蜓目昆蟲,體色由黑白組成。主要分布於東南亞,臺灣是其族群的最北界,且集中紀錄於北部的低海拔靜水域環境;雙截蜻蜓尤其偏好穩定的草澤環境(圖2),或者有長草邊岸的湖泊;每年的3至12月是成蟲的發生期,也是最容易觀察的時間,數量多時能在水域及週邊的灌叢中發現其身影。
不過雙截蜻蜓在臺灣的分佈概況近年十分不妙,過去於臺北市的外雙溪、南港區、內湖區,新北市的深坑區、石碇區、貢寮區、雙溪區,桃園市的桃園區、龍潭區、大溪區,南投縣埔里鎮、屏東港口等地有分佈;但近數十年來分佈範圍逐漸銳減,推論與棲息地變遷及環境污染有關,目前族群僅侷限分布於樹林、鶯歌的大漢溪河濱草澤(圖3)。因此在2021年臺灣昆蟲同好會的口頭發表中,雙截蜻蜓更被名列為應關注的保育對象,甚至認為未來應評估列入保育類名錄之中。
而近日,由於在地關心蜻蜓的人士陳情反映,我們發現雙截蜻蜓的棲息環境在近年仍遭到威脅,如潛在棲地被開發、傾倒廢土(圖4、5、6)的問題;因此我們特別列出影響雙截蜻蜓族群的潛在風險及訴求,希望該轄區的主管單位新北市政府高灘處、農業局等相關單位,能夠共同關心原生稀有物種的保育。
我們整理雙截蜻蜓的威脅有3項如下:
1. 不合適的溪濱帶整治、管理及開發:當雙截蜻蜓的棲息地或潛在水域被變成人工設施,都對雙截蜻蜓造成直接或間接的棲息地破壞,如附近的模型機場前身即為草澤水域。若河川治理不能提升對當地生態系的關注,來避免潛在棲地仍遭到破壞,雙截蜻蜓的族群將難以恢復昔日光景。
2. 廢棄物棄置、汙染:近年在雙截蜻蜓的棲息環境陳情人表示有觀察到有傾倒廢土的問題,甚至直接的倒入草澤,會減少草澤面積並汙染環境,無疑對雙截蜻蜓有很大的影響。
3. 潛在的遊蕩水牛威脅:過去三鶯的大漢溪河濱地區曾經發生放養水牛管理不當的問題,很有可能造成水牛闖入棲息地踐踏干擾;大型外來哺乳動物若無適當的管理機制,將可能會過度干擾水域,影響草澤地景與水質,進而損害雙截蜻蜓的存續。
因應雙截蜻蜓面對的威脅,我們向新北市政府農業局及高灘處提出5點訴求:
1. 盤點該處未來的施工規劃,停止任何在已知的雙截蜻蜓棲息地與周遭環境開發、工程,若有其開發必要未來也應與相關保育團體溝通協調,並且取得共識才得以執行,以落實棲地保育。
2. 增加人力巡守或增設監視器,避免雙截蜻蜓棲息地再次遭到如傾倒廢土的破壞及汙染。
3. 部分區域,如核心水域周邊、車道,需增設柵欄、圍籬,減少機具、車輛及遊蕩水牛對水域的擾動。
4. 投入資源調查釐清雙截蜻蜓的族群及棲息地現況,作為參考資訊,以利未來規劃相關保育及管理措施。
5. 研擬水域的廢土清除的工作,讓雙截蜻蜓的棲地恢復功能。
臺灣蜻蜓學會籌備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