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10月01日)於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的臺灣瀕危蜻蜓研討暨成立大會圓滿結束,總計約50位的愛好蜻蜓的會員及國內從事蜻蜓研究的專家學者共襄盛舉。
臺灣蜻蜓學會成立之前,就有許多自然愛好者在野外進行蜻蜓觀察,最早可以從網路論壇「自然攝影中心」看到許多蜓友的痕跡,過去每年也都以同好會的形式舉行聚會聯繫情誼。但由於蜻蜓的生存越來越不容易,每年都有不少生態破壞事件危及蜻蜓的棲息地,因此由李宜龍、周詠鈞、馬承漢、胡芳碩等人發起臺灣蜻蜓學會,推廣蜻蜓的保育及科普。
成立大會當天,臺灣蜻蜓學會提出有33種蜻蜓目昆蟲因族群較少且分佈侷限需要受到關注,且認為其中的朝雲細蟌、雙截蜻蜓、黃尾弓蜓,因為分佈侷限、數量稀少,加上近年屢屢遭遇棲息地破壞等因素導致分布銳減,認為需要有積極的保育行動介入,否則很有可能有滅絕的疑慮。而簾格鼓蟌以及褐面弓蜓則因超過十年沒有被記錄到,則需要加強調查,確認這兩個物種的族群概況。
當天也推選出第一屆理事長,由長期投身蜻蜓研究,目前任職於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的葉文琪擔任,期盼未來在他的帶領下學會能更加茁壯,也讓學會能凝聚更多資源為蜻蜓保育及推廣教育貢獻心力。
攝影:周俊廷
照片提供:李宜龍、葉文琪、張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