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聲明表 https://reurl.cc/4oX8dv
針對連日的動野保議題紛擾,保育團體聯合提出提出下面四點訴求與肯定:
1. 首先,我們肯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正在研議預備進行的「臺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專案計畫」;但是試辦計畫之區域劃定、成效評估、犬隻移置,皆須有生態保育與動物福祉之專家共同擬定。
2. 遊蕩犬侵擾問題不會馬上解決,試辦計畫應有長期規劃,具體改善遊蕩犬隻侵擾問題、減少遊蕩犬與野生動物和人的衝突;農委會應重新檢討現下之遊蕩犬隻管理政策。
3. 認同強化飼主責任,但在有限經費下,不應該為此計畫的主要目標;計畫應著重於避免試辦區內野生動物受侵擾之事實
4. 希望藉由此次計畫公私合作,讓政府與專業保育團體成功改善遊蕩犬侵害問題、守護人民及野生動物。
【希望藉由此次計畫能公私合作,讓政府與專業保育團體成功改善遊蕩犬侵害問題、守護野生動物。】
臺灣具有豐富之生物多樣性,維護臺灣生態系以保障小島的環境永續,這是保護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動物與所有生命之基石。過去這些年來,因人們基於不同目的所圈養的非原生生態系中的動物,當外溢到環境中形成生態危害時,行政院農委會也責無旁貸的規畫並進行必要之移除作業,包含展演動物外溢到環境的埃及聖䴉、寵物飼養外溢到環境的綠鬣蜥以及海蟾蜍等。而移除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在生態系統牽一髮動全身的情況下,受到傷害的生命只會更多。
犬貓也是非生態系統中的動物,但因人類與犬貓關係親近,具有相較於其他動物更特殊的情感,因此當犬貓外溢到環境中也形成生態危害時,我們整個社會在面對此一問題時,相較於面對埃及聖䴉、綠鬣蜥、海蟾蜍,能理性的將關注放在移除過程應讓動物承受最小痛苦並且不應以戲謔態度為之,要移除犬貓時所引發的高度社會關注,甚至出現各種情緒不滿之反應,是可預期與理解的。
感謝數個動保團體在過去一年多來,經歷多場正式與非正式會議溝通,在聽取許多保育單位與生態研究學者、野生動物救傷單位的說明後,對於臺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到遊蕩犬侵擾的狀態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具體表達認同野生動物出沒的生態敏感區不應該出現任何遊蕩犬貓(請見「動物保護立法運動聯盟」2023/3/1新聞稿第4點 https://reurl.cc/XE53la
)。也是在這樣的野動共識之下,農委會展開了行動,並以試辦計畫來進行開展。
聲明稿文末再次提醒,莫忘此計畫之所以會出現的初衷,就是必須去改善與解決臺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此一問題。
聲明人:請見下方名單的首波聲明團體與學者,名單也將持續更新。
同時歡迎認同本份聲明的團體與個人加入聯合聲明行列,您只需要:
1. 請填寫參與聯合聲明表
(此份表單所蒐集到的資料保證不會外流並且不做與表單聲明無關之任何用途)。
2. 請於您的單位或是個人臉書頁面上發出本份完整聲明。
3. 聲明單位中的夥伴們如果願意,也誠摯邀請可在他們的個人頁面同步發表。
4. 發文時請記得請將您的單位或是您個人大名加到下列的聯合聲明團體。
聯合聲明:(依筆劃/一)
單位團體--
社團法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社團法人臺灣蜻蜓學會, 挺挺網絡社會企業(挺挺動物應援團), 臺灣爬行類動物保育協會, 臺灣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學會籌備處, 擁風中途農場;
中華民國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社團法人台灣蝙蝠學會, 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財團法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 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專家學者--
林怡君助理教授-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 張惠東助理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 陳貞志教授-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顏士清助理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劉建男副教授-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 陳怡寧副教授-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
個人--
王泳心理事-社團法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江宜倫獸醫師-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李後賓, 黃泰華-財團法人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劉威廷協理-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魏行墨管理人-擁風中途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