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沙連彩翼蜻蛉」暨纖紅蜻蜓成果展紙教堂登場
一場結合科普教育和生態美學的「水沙連彩翼精靈」展,即日起至9月23日止在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展出,這也是台灣首次珍稀物種纖紅蜻蜓的調查成果展,包括空中拋卵、羽化過程等精彩圖文呈現。
台灣的蜻蜓和豆娘有16科160種,當中26種為台灣特有種。水沙連地區,山水相連,散布的河川、濕地與草澤,是孕育蜻蛉的最佳環境;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本土生物多樣性保育,近年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的支持,與相關單位及在地科學家的跨域協力下,已建立大埔里地區81種蜻蛉生態資料庫。近兩年更啟動棲地只分布在魚池鄉和埔里鎮的特有種纖紅蜻蜓的調查。在生態專家彭國棟、邱美蘭的指導,20位在地社區公民科學家在調查40個濕地後,確認有21個是其主要棲息地。
展覽中除認識蜻蛉、蜻蛉行為外,並專區介紹纖紅蜻蜓的生態習性、分布範圍、種類特徵、繁殖方式、共域蜻蛉等相關知識,透過文字、圖片、影像等方式,讓社會大眾淺顯易懂進入蜻蛉的奧妙世界。
展覽地點|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桃米巷52號之12號)
展覽期間|即日起至2023年9月23日止
展覽時間|09: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