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蜻蜓包含了常駐種與部分迷蜓(因季風遷移來台的蜻蜓),尤其迷蜓是蜻蜓愛好者每年秋天追求的首要目標。已故的公民科學家秋寒煙先生更是每年醉心於尋找臺灣的迷蜓,至今已發現長尾蜻蜓、秋紅蜻蜓等兩種新紀錄種。
本次臺灣蜻蜓學會的研究團隊透過臺北市立動物園的陳賜隆博士與秋寒煙先生的兒子聯繫,並根據秋寒煙先生攝於2009年10月7日基隆市秋紅湖的照片,正式發表臺灣的新紀錄物種褐頂蜻蜓 ;褐頂蜻蜓原僅記錄於日本、韓國、中國與俄羅斯東部,研究團隊推測褐頂蜻蜓亦是秋季隨著季風來台的蜻蜓之一,由2009年至今本種僅此一筆紀錄。這是秋寒煙先生在臺灣所發現的第三個新紀錄種蜻蜓。
除了褐頂蜻蜓外,研究團隊亦報導同為迷蜓的仲夏蜻蜓由江進利先生在新北市發現的新紀錄,也僅僅是本種在臺灣的第二筆紀錄。此外,研究團隊整合了臺灣的赤蜻屬的分布狀況、出現時間與生物學資訊,這些都歸功於25年來的公民科學資料,公民科學家透過輸入紀錄蜓種、時間、地點資訊至「蜻蜓觀察資料紀錄系統」,讓研究團隊得以分析統整蜻蜓們的時空資訊,讓蜻蜓的研究與保育能更進一步發揮!
臺灣蜻蜓學會也呼籲民眾自然觀察時善加利用紀錄系統,不論是「蜻蜓觀察資料紀錄系統」或「iNaturalist」除了有助於幫助自己累積觀察紀錄之外,也在科學研究及保育上能提供很大的幫助。
照片提供:秋寒煙、唐欣潔、劉文珍
期刊連結:
Internet Archive
開源學術期刊索引 Open Academic Journals Index (OA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