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專訪內容

十年育樹 蓊鬱成林─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精彩專訪 

本計畫於2022-2023年間採訪了將近70位獲得榮陽補助出國長期進修的醫學生、醫師以及長期推動醫學教育改革的師長,邀請他們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他們是如何踏上研究這條路?出國進修發生了什麼點點滴滴?夢想與現實之間,如何從「遙不可及」到「觸手可及」?努力在不同身份間切換、取得平衡的甜酸苦辣?對醫師科學家的想像?見識了國外的研究和臨床環境,對醫師科研人才多元培育的想法和建議?想出國進修的醫學生或年輕醫師,可以有哪些準備?在AI與人類共存的時代,對未來的自己,您可以有哪些想像?

歡迎泡上一杯香醇的咖啡,品嘗談笑風生間跨越十載精華的人生故事!

(共有62篇精彩專訪內容已上架) 

打造醫師科研人才的百年大計(上)

陳震寰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醫師

陳震寰

目前擔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暨醫學系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暨教學部教師培育科特約醫師。1995年至1997年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進修心臟血管血流動力學。


訪談日:2022年3月21日


     「醫學與科技的融合趨勢與需求,在今年 (2023 年) 的大學招生上呈現,首度出現醫學系的醫師科學家組與醫師工程師組錄取率,較醫學系更激烈的情況。陽明交大醫學系今年預計招收 41 名醫師組、10 名科學家組、10 名工程師組,第一階段報名學生幾乎都是滿級分,而醫師科學家與工程師組錄取率僅 5%,比醫學系的 17% 更為搶手。

陽明交大醫學系醫師組今年有 237 名學生報名,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人數為 94 名,將錄取 41 名;而成立第八年的醫師科學家組與成立第四年的醫師工程師組,報名分別有 151 名、202 名學生,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人數各有 30 名,最終將各錄取 10 名。」(註一)


創新思維 引領醫學教育改革

陽明醫學系學程分組的幕後推手,就是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震寰。這位戴著金框眼鏡、講起話不疾不徐的心臟內科權威,從 2002 年開始推動陽明醫學院系的學制改革,至今已經超過二十年了。

當時課程改革的目標是希望能培育醫學生之中 10% 成為致力科學研究的醫師科學家、 10% 視臨床服務為天職——史懷哲式奉獻的醫師,剩下的 80% 醫學生則是擁有具國際競爭力的醫師。目的是培養為國家解決重大醫療健康問題的醫師科學家,為整個醫學院系課程改革計畫的核心。

為什麼世界各國無不盡全力培養醫師科研人才?

美國有麻省理工與哈佛醫學院的合作計畫、新加坡大學與美國加大聖地牙哥分校也有相似的國際合作。全世界先進國家十分注重培育這方面的稀有人才。「醫師每次只能拯救一位病人,但醫師科學家可以解決醫學上的難題,一次可以拯救千千萬萬的病人。」陳震寰院長指出。

陽明醫學系科研課程的目標在於「從醫學系一年級醫學生開始,目的培養以醫師科學家為志業(career)的研究型主治醫師」陳震寰院長解釋。合乎補助條件的學生在學期間可以申請各種出國進修的補助,唯一的要求是完成學業後,醫學生必須成為臺北榮總的主治醫師。這是個醫學院與醫學中心、學校到職場的深度縱向整合的長期人才培育計畫。

這些研究型的醫師並不會以短期的論文產出為目標,而是成為有機會為國家解決重大醫學問題的專家,例如:在疫情期間迅速發展出疫苗、抗病毒的新藥;或者為政府醫療健康福利決策提供建議等等。

在陳震寰院長眼中,MD-PhD 科研人才並不是這個培育計畫的終極目標,能夠養成取得博士學位後,在學術機構或醫院繼續研究工作,把科研當成一種終身志業的醫師科學家才算是這個計畫真正的成功。


榮陽雙方共同推動 醫師科研人才養成計畫

2002 年由謝世良教授設計的課程「醫學生專題研究」,提供大二醫學生選修。為了進一步強化這個選修課程,2005 年陳震寰院長和其他幾位同仁參訪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合辦的 HST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計畫。哈佛大學醫學院每年錄取大約 160 多名學生,分為5 組,其中的 30 名隸屬 HST 計畫組,另外 4 組則為一般的醫學院學生。當時哈佛醫學院的學程叫做 new pathway,也是就是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式)為核心的課程。

參加 HST 計畫的學程與一般的醫學院學程不同。他們會在上午參加一般醫學系的基礎課程,下午進實驗室做研究。這些學生當中,大約有一半的人會在第二年課程結束時休學研讀碩博士,待取得學位之後再回到醫學系完成課程,取得醫學士學位。

2005 年,哈佛醫學院 HST 計畫的負責人應邀到陽明醫學院演講,同時陳震寰院長也首度邀請同為陽明醫學系第一屆畢業生的黃自強教授,與第五屆畢業的陳政育教授在該年暑假開設暑期課程;並在第二年暑假選派了 5 名參加選修課的學生,到二位教授的美國實驗室實習。

2006 年在洛克菲勒 Janelia Farm 主持專案的李次民與李靜嫺兩位夫妻檔到陽明開設暑期研究課程,修讀該暑期課程的學員部分在隔年到李次民教授的實驗室實習。如此持續了數年。後來因為時間無法安排兩位李教授後來終止了課程,但黃自強教授與陳政育教授的暑期課程加上次年的赴美實習,週而復始地持續了十數年,一直到疫情期間才暫時中斷。

後來這個暑期課程成為一個獨立的「醫師科學家學程」,謝世良教授之後陸續由郭博昭教授、楊慕華教授接手,現在由兵岳忻教授負責。目前課程除了每年暑假邀請國外學者來臺開設短期課程、教授科學寫作技巧、培養發掘科學研究興趣之外;隔年暑假學員得以參與國外大學研究實習,熟悉實驗操作技巧;並且可以參加不定期科研講座,由國內外知名學者分享研究心路歷程、醫師職涯發展目標等等。

2015 年在原有的 A 組「醫師組」之外,開設了 B 組「醫師科學家組」,2020 年又增設 C 組「醫師工程師組」,進一步強化培育醫師科學家的力度。也就是說,學生可以透過「醫師科研學程」或 B 組「醫師科學家組」取得醫學士 / 博士(MD/PhD)、或醫學士 / 碩士(MD/MS)學位;或C 組「醫師工程師組」取得醫學士 / 工程(MD/ENG)雙專長。

醫師科學家的培育計畫並不僅止於醫學系課程階段,還包括從 PGY 到住院醫師到主任醫師的職涯階段。從醫學系一年級到主治醫師,給予補助進修經費,從短期出國研習進修、到長期攻讀博碩士學位甚至博士後研究,任何一個時間點只要有需求,都可以申請研究補助,支援優秀人才培育不曾中斷。這些獎助計畫包括:「臺灣醫學發展基金會論文獎—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熙雲獎學金」、「住院醫師博士後研究人才培育獎助」和「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出國獎助」。


慷慨、多年持續挹注的經費 增加人才培育續航力

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的贊助規模與金額最多也最長久,多年持續的慷慨善心捐款成為醫學教育人才的養成,最有力、實質意義的支持。這個贊助計畫是在 2013 年 2 月 14 日尹衍樑總裁、國立陽明大學梁賡義前校長、臺北榮民總醫院林芳郁前院長,陳震寰院長時任醫學系系主任餐敘時定案的。尹總裁承諾資助醫師與醫學院學生短期與長期的出國進修費用,為期十年。「臺北榮民總醫院暨國立陽明大學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由此誕生。這十幾年來,陽明醫學院系培養了不少博士級的醫師科研人才,例如現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擔任助理教授與實驗室主持人的蔡鳴峰、擔任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的季康揚、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住院醫師的關艾琛等等。


下一個諾貝爾獎臺灣人得主什麼時候出現?

臺灣出生的何大一,是陳震寰院長心目中醫師科學家的典範。何大一在 1974 年以「最優等」的成績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學士學位,1978 年於哈佛大學醫學院 HST 計畫畢業。從 1994 年起何大一的研究成果讓愛滋病由一種致死的絕症,成為一種可控制的慢性病。

雖然何大一尚未獲得諾貝爾奬,但他在醫學研究的成就是舉世公認的。陳震寰院長觀察,臺灣要產生諾貝爾獎得主有相當的難度。原因可能出在臺灣有許多優秀的人才,但整體大環境卻缺乏鼓勵基礎研究的氛圍。例如醫院可能獎勵醫師發表論文、或者學校鼓勵教師與學生參加各種競賽、並且宣傳得獎新聞等等,這些都是較為短線而功利的作法。

當追逐獎項成為常態,久而久之變得重量不重質,需要長期耕耘的研究往往被忽略,臺灣要出現下一個諾貝爾獎得主,需要付出極大的個人努力與資源栽培。


臺灣培養醫師科研人才的利基與挑戰

陳震寰院長認為,培養醫師科研人才的關鍵成功要素是指導老師。畢竟年輕的醫學院學生仍在摸索階段,對基礎科學的認識極為有限,如果有一位好的老師來引導學生,讓他熟悉實驗室的環境、建議研究的方向、提點人生的方方面面,對於學生的未來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

而這正是臺灣培養科研人才的利基所在:「臺灣每所好的大學裡都有優秀的老師。」陳震寰院長充滿信心,有了這些好老師就可以培育出優秀的醫師科研人才。

不過,這些在醫學院任教的優秀老師在臺灣也壓力重重。他們往往必須肩負臨床服務、教學、與研究三項任務,再加上研究經費不足,是極大的負擔。相較在國外,想專心研究發展的老師可以把大多數的時間放在研究工作上,時間分配比例甚至可以高達 80%。

此外,臺美的校園評鑑制度有極大差異。美國的大學有任期制,教師之間公平競爭,表現優異的才能獲得續聘。研究經費則靠教師各自努力,爭取自己的專案經費。如果無法取得研究獎助,教師只好離開學校。但因為美國市場大,離任的教師或醫師很容易找到工作。

臺灣則不同,大學教師或醫院醫師基本上是有工作保障的,整體的社會氛圍又偏向支持弱勢,特別是公立大學或醫院基本上不容易淘汰不稱職的教師或主治醫師;即使有充分不續聘的理由,大學仍有極大可能捲入官司,因此落實績效考核制度有相當的難度。兩相比較之下。處於國外高度競爭的環境,才能留下對研究有極大興趣的優秀人才持續鑽研學問。

在醫院方面,由於教學醫院評鑑的關係,醫學中心一般會要求年輕的主治醫師做研究,廣義來說,這些都是醫師科學家。假設醫學中心有一半的主治醫師在做研究發表論文,例如臺北榮總有約600 位主治醫師、臺大醫院有約 800 位主治醫師,臺灣就有幾百位醫師科學家,這算是基本盤。但如果是頂尖的研究型主治醫師,例如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的醫師就是偏重醫學研究導向的主治醫師,但他們只佔少數——只有十多位,不到主治醫師總人數的 3%。

「這些頂尖的醫師才是我們國家需要培養的對象。」陳震寰院長談及,優秀醫師科研人才可以協助解決國家的重大難題,制定關乎國民健康的政策,比如說:快速對應疫情、研發新藥、製作疫苗等等,做出適合當下情境、正確的決定。這些事並不容易,也只有這個時候能彰顯稀有人才的價值。


對醫師科研人才培育的建言

針對醫學教育施行的政策面,陳震寰院長建議將第一階段國考成績保留時限延長為八年,畢竟修讀博士班需要五到六年,加上兩年實習。同時建議醫院設立「研究型住院醫師」制度,在不必延長這些醫師的住院醫師訓練年限的情況下,讓他們得以在該訓練期間繼續研究工作。

在執行面,他認為首先應該建立跨校、跨院系所、跨國的合作機制,以完善人才培育計畫。其次是建立「研究指導老師獎勵辦法」,獎勵優秀的研究指導教師。第三是建構前、中、後期表現指標,並以個案管理方式,進行人才培育之短中長期成效之追蹤管理。最後是建立陽明交大醫學系畢業校友國際聯繫網路,方便校友間的切磋琢磨與資源交流。

從事醫學研究的累積時間、專業人才的投入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金錢與物力的,才能推進醫學領域的些微進展。這些小小的醫學研究成果,往往為病人的健康利益,取得一大進步。只要提昇研究型醫師人才的比例,相信能提高臺灣醫學的水平。

 

註一:引述2023/04/02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6925/7073274

訪談者    :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    :孫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      :陳震寰


✨✨✨✨✨✨✨✨✨✨

不平凡的言教與身教(下)

陳震寰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臺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特約主治醫師

陳震寰

目前擔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暨醫學系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暨教學部教師培育科特約醫師。1995年至1997年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進修心臟血管血流動力學。


訪談日:2022年4月21日



 以身作則的醫師科學家

陳震寰院長是國立陽明醫學院第一屆的畢業生,致力於醫學院的課程改革之餘,他同時也是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的權威醫師。

「臨床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精湛的聽診技術,可以『聽』出複雜的心臟疾病,而他在心臟血管血流動力學的研究,證實可以從手臂血壓脈搏,估算中央主動脈的動脈壓,讓醫師可以更精確掌握心臟的血壓,減少診斷誤差。這項研究不僅在國際上被引用超過千次,也讓陳震寰研發出能測量中央主動脈壓力的血壓計。」(註一)

推動醫師科研人才培育計畫的陳震寰院長,本身就是一位傑出的醫師科學家。

在個人電腦剛問世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自學程式、用電腦輸入病歷,嘗試電子化。1992 年他參與南投埔里國姓鄉的專案,目標是搜集 2000 位民眾的心臟超音波、驗血、驗尿以及檢查血管的硬度等等。

為了進行這個專案,他的團隊必須打電話招募民眾參加、在衛生所設置檢驗儀器,好幫民眾抽血、驗尿,是個大規模的工程。民眾集體來衛生所做檢驗之後,醫療團隊當天就必須把樣本送到臺北榮總化驗。臺北榮總化驗的結果疊成一大落的紙本報告,裡面晦澀難懂的醫療數據讓民眾不容易理解。因此熟悉 dBase 程式設計的陳震寰院長,設計了一個小型資料庫,請助理把化驗的紙本報告輸入資料庫,然後再設計一個化驗報告的表格。用一台筆記型電腦和一個小型的噴墨印表機,一個晚上就可以列印出幾百份報告和受測者的地址郵寄標籤,然後由助理分類,把報告郵寄給民眾。這個專案的參與民眾多達 2000 位,每位都領到了自己的檢查報告,而那是三十年前,電腦還不普及的年代。

1995 年至 1997 年期間他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修時,為了處理心電圖、血壓波幅等等的資料,自學 Matlab 語言,寫了許多個別的小程式,之後又把這些小程式整合成一個完整的軟體,現在霍普金斯大學研究血流動力學的團隊使用的仍然是當時他開發的程式。

現在的他身兼數職:陽明交大醫學院的院長、醫學系內科教授、榮陽卓越人才培育計畫執行長、臺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臺北榮總教學部教師培育科主任,涵蓋了臨床、研究、教學和行政等多重角色。出色的時間管理能力之外,他自覺自己非常幸運,家人全力支持他,讓他得以超長時工作而無後顧之憂。每位成功的醫師科研人才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維持系統;醫師照顧有需求的病人,而他們本身則仰賴家庭親人的互助體諒,才能奉獻心力,成就他人。


指點迷津的人生導師

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任教多年,陳震寰院長對於歷屆學生如數家珍,而他的學生們對他也敬愛有加。陳震寰院長指出,醫學系一年級的學生通常忙於外務,未必有時間探索科研活動;二年級的學生開始探索科研學程。但這些學生未必知道自己是否對科研有興趣,或者應該選擇哪個研究方向,此時「導師」就扮演了啟蒙的關鍵角色。 一位優秀的指導老師可以啟發學生對基礎研究的興趣、引導學生選擇研究的主題、帶領學生順利走上科研之路。

他自己就曾經擔任過兩屆醫學生的導師,108 級的葉俊廷是讓他印象最深的。陳震寰院長在導生聚會時,發現葉俊廷參與眾多社會運動,看起來疲憊不堪,當時葉俊廷對課業並不用心,學業成績平平。為了幫助葉俊廷暫時抽離那些校外活動,他在葉俊廷大一下學期的時候,主動與在美國密蘇里大學主持實驗室的老同學黃自強教授聯繫,為葉俊廷安排了升大二暑期到美國實習的機會。雖然葉俊廷之前並沒有參與過任何基礎研究活動,但當時的他也想轉換一下環境,欣然接受了陳震寰院長的安排。

兩個月的暑期實習後葉俊廷對基礎研究產生了興趣,之後在 2016 年大四暑假休學前往美國密蘇里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三年取得學位後,在 2019 年回到陽明醫學院繼續完成醫學系課程,2022年獲頒醫學士證書。而葉俊廷對於陳震寰院長的惜才以及「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全額獎學金補助,也念茲在茲;認為沒有學校、師長與榮陽補助計畫,就沒有今天的自己。「我很感激有陳院長這樣好的導師。大一的時候他拉了我一把,把我帶上科研之路!」在葉俊廷人生最迷惘的時候,陳院長給他一次爭取自己未來的機會,出國進修。


真正的醫師科研人才

在陳震寰院長眼中,真正的醫師科學家是具有兩種專長、能同時做好兩種工作的人。「一位醫生他本來的專長就是看病,就是應用醫學知識;科學家則是另外一種專長,以創造新的知識來解決醫學問題。」能夠身兼二職,而且把兩種工作同時做到最好的,才算是真正的醫師科學家。

當然,醫師科研人才的養成有特別的主客觀條件。陳震寰院長認為首先必須有旺盛的企圖心,不僅期許自己成為一位優秀的醫師,還是一位可以為國家解決重大問題的醫師。其次是願意接受高難度的挑戰,例如醫學系 B 組「醫師科學家組」和 C 組「醫師工程師組」的課業極為繁重,必須有意願接受挑戰才能達成目標。第三是不怕失敗,即使沒有看到預期的成果仍然不氣餒,直到成功為止。第四是要有提問力,懂得問問題,特別是從事研究過程時,必須懂得在關鍵時刻提出核心問題。

最後就是時間管理,醫師科研人才必須兼顧兩種不同領域的工作,所以時間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這也意味著必要時可能得犧牲假期、或者陪伴家人的時間。這些往往非關時間管理能力,而是個人與家庭能否負擔的問題。

如果一位醫師很重視個人生活,他成為一位醫師科學家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因為只有願意長時間工作的人,才能同時兼顧臨床服務與科學研究兩種工作。

在實際執行層面,最終需要在研究與臨床工作二者之間做一個取捨,對研究有興趣的醫生可能就必須減少臨床服務的時間。例如在美國,醫師科學家將 80% 的時間放在研究工作,臨床工作只佔 20%。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的研究型主治醫師也一樣,80% 的時間放在研究上,20%則為臨床服務。既然減少臨床服務時間,研究型主治醫師的薪資表現可能就無法和其他專注於臨床服務醫師相提並論。


制度的傳承 薪火相傳

2015 年陽明醫學院醫學系在原有的 A 組「醫師組」之外,2015 年開設了 B 組「醫師科學家組」, 2020 年進一步增設 C 組「醫師工程師組」。大一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想像不夠明確,雖然有轉組的機制,但這三組的課程非常不同,轉組之後必須補修許多課程。而由於各組錄取分數不同,為了避免讓轉組機制成為進入某一組的跳板,轉組限制相當嚴格。這為無法適應的醫學生,提供一條窄窄的逃生路線,讓少數年輕學生保有靈活轉身的彈性。

從小立志成為醫師科學家的學生畢竟只是少數,大一入學分組可能為時過早。陳震寰院長指出,接下來的醫學教育可以考慮發展的方向之一,是開設學士後醫學系,將 B 組與 C 組歸入後醫系的規劃。再者,陽明交大醫學院醫學系目前並沒有開設碩 / 博士班,或許可以列入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借鑒哈佛醫學院的 HST 計畫二十年前只招收四年制的學士後醫學系學生,現在他們已經有八年的課程,學生畢業後可以同時取得醫學士與博士兩種學位。

推動醫療教育改革逾二十年的陳震寰院長,對於未來仍然充滿期待。

「建立好的升等制度是最重要的。」他強調好的升等制度可以建立學術研究的氛圍、吸引好的老師、並且引導老師按部就班、同時教導學生做正確的事情,進而強化校園的學術環境。好的老師會吸引好的學生,好的學生進來,跟著好的老師學習,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自然就可以開花結果。

「我就快退休了,我希望能為學校傳承一個好的制度。人是暫時的,制度是永久的。」陳震寰院長希望將好的制度,交棒給下一位繼任者,不斷向前邁進。

 

註一:引述2018/08/01 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801002042-260405?chdtv

訪談者 :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 :孫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    :陳震寰



✨✨✨✨✨✨✨✨✨✨

不平凡的言教與身教(下)

陳震寰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臺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特約主治醫師

陳震寰

目前擔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暨醫學系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暨教學部教師培育科特約醫師。1995年至1997年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進修心臟血管血流動力學。


訪談日:2022年4月21日



 以身作則的醫師科學家

陳震寰院長是國立陽明醫學院第一屆的畢業生,致力於醫學院的課程改革之餘,他同時也是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的權威醫師。

「臨床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精湛的聽診技術,可以『聽』出複雜的心臟疾病,而他在心臟血管血流動力學的研究,證實可以從手臂血壓脈搏,估算中央主動脈的動脈壓,讓醫師可以更精確掌握心臟的血壓,減少診斷誤差。這項研究不僅在國際上被引用超過千次,也讓陳震寰研發出能測量中央主動脈壓力的血壓計。」(註一)

推動醫師科研人才培育計畫的陳震寰院長,本身就是一位傑出的醫師科學家。

在個人電腦剛問世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自學程式、用電腦輸入病歷,嘗試電子化。1992 年他參與南投埔里國姓鄉的專案,目標是搜集 2000 位民眾的心臟超音波、驗血、驗尿以及檢查血管的硬度等等。

為了進行這個專案,他的團隊必須打電話招募民眾參加、在衛生所設置檢驗儀器,好幫民眾抽血、驗尿,是個大規模的工程。民眾集體來衛生所做檢驗之後,醫療團隊當天就必須把樣本送到臺北榮總化驗。臺北榮總化驗的結果疊成一大落的紙本報告,裡面晦澀難懂的醫療數據讓民眾不容易理解。因此熟悉 dBase 程式設計的陳震寰院長,設計了一個小型資料庫,請助理把化驗的紙本報告輸入資料庫,然後再設計一個化驗報告的表格。用一台筆記型電腦和一個小型的噴墨印表機,一個晚上就可以列印出幾百份報告和受測者的地址郵寄標籤,然後由助理分類,把報告郵寄給民眾。這個專案的參與民眾多達 2000 位,每位都領到了自己的檢查報告,而那是三十年前,電腦還不普及的年代。

1995 年至 1997 年期間他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修時,為了處理心電圖、血壓波幅等等的資料,自學 Matlab 語言,寫了許多個別的小程式,之後又把這些小程式整合成一個完整的軟體,現在霍普金斯大學研究血流動力學的團隊使用的仍然是當時他開發的程式。

現在的他身兼數職:陽明交大醫學院的院長、醫學系內科教授、榮陽卓越人才培育計畫執行長、臺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臺北榮總教學部教師培育科主任,涵蓋了臨床、研究、教學和行政等多重角色。出色的時間管理能力之外,他自覺自己非常幸運,家人全力支持他,讓他得以超長時工作而無後顧之憂。每位成功的醫師科研人才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維持系統;醫師照顧有需求的病人,而他們本身則仰賴家庭親人的互助體諒,才能奉獻心力,成就他人。


指點迷津的人生導師

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任教多年,陳震寰院長對於歷屆學生如數家珍,而他的學生們對他也敬愛有加。陳震寰院長指出,醫學系一年級的學生通常忙於外務,未必有時間探索科研活動;二年級的學生開始探索科研學程。但這些學生未必知道自己是否對科研有興趣,或者應該選擇哪個研究方向,此時「導師」就扮演了啟蒙的關鍵角色。 一位優秀的指導老師可以啟發學生對基礎研究的興趣、引導學生選擇研究的主題、帶領學生順利走上科研之路。

他自己就曾經擔任過兩屆醫學生的導師,108 級的葉俊廷是讓他印象最深的。陳震寰院長在導生聚會時,發現葉俊廷參與眾多社會運動,看起來疲憊不堪,當時葉俊廷對課業並不用心,學業成績平平。為了幫助葉俊廷暫時抽離那些校外活動,他在葉俊廷大一下學期的時候,主動與在美國密蘇里大學主持實驗室的老同學黃自強教授聯繫,為葉俊廷安排了升大二暑期到美國實習的機會。雖然葉俊廷之前並沒有參與過任何基礎研究活動,但當時的他也想轉換一下環境,欣然接受了陳震寰院長的安排。

兩個月的暑期實習後葉俊廷對基礎研究產生了興趣,之後在 2016 年大四暑假休學前往美國密蘇里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三年取得學位後,在 2019 年回到陽明醫學院繼續完成醫學系課程,2022年獲頒醫學士證書。而葉俊廷對於陳震寰院長的惜才以及「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全額獎學金補助,也念茲在茲;認為沒有學校、師長與榮陽補助計畫,就沒有今天的自己。「我很感激有陳院長這樣好的導師。大一的時候他拉了我一把,把我帶上科研之路!」在葉俊廷人生最迷惘的時候,陳院長給他一次爭取自己未來的機會,出國進修。


真正的醫師科研人才

在陳震寰院長眼中,真正的醫師科學家是具有兩種專長、能同時做好兩種工作的人。「一位醫生他本來的專長就是看病,就是應用醫學知識;科學家則是另外一種專長,以創造新的知識來解決醫學問題。」能夠身兼二職,而且把兩種工作同時做到最好的,才算是真正的醫師科學家。

當然,醫師科研人才的養成有特別的主客觀條件。陳震寰院長認為首先必須有旺盛的企圖心,不僅期許自己成為一位優秀的醫師,還是一位可以為國家解決重大問題的醫師。其次是願意接受高難度的挑戰,例如醫學系 B 組「醫師科學家組」和 C 組「醫師工程師組」的課業極為繁重,必須有意願接受挑戰才能達成目標。第三是不怕失敗,即使沒有看到預期的成果仍然不氣餒,直到成功為止。第四是要有提問力,懂得問問題,特別是從事研究過程時,必須懂得在關鍵時刻提出核心問題。

最後就是時間管理,醫師科研人才必須兼顧兩種不同領域的工作,所以時間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這也意味著必要時可能得犧牲假期、或者陪伴家人的時間。這些往往非關時間管理能力,而是個人與家庭能否負擔的問題。

如果一位醫師很重視個人生活,他成為一位醫師科學家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因為只有願意長時間工作的人,才能同時兼顧臨床服務與科學研究兩種工作。

在實際執行層面,最終需要在研究與臨床工作二者之間做一個取捨,對研究有興趣的醫生可能就必須減少臨床服務的時間。例如在美國,醫師科學家將 80% 的時間放在研究工作,臨床工作只佔 20%。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的研究型主治醫師也一樣,80% 的時間放在研究上,20%則為臨床服務。既然減少臨床服務時間,研究型主治醫師的薪資表現可能就無法和其他專注於臨床服務醫師相提並論。


制度的傳承 薪火相傳

2015 年陽明醫學院醫學系在原有的 A 組「醫師組」之外,2015 年開設了 B 組「醫師科學家組」, 2020 年進一步增設 C 組「醫師工程師組」。大一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想像不夠明確,雖然有轉組的機制,但這三組的課程非常不同,轉組之後必須補修許多課程。而由於各組錄取分數不同,為了避免讓轉組機制成為進入某一組的跳板,轉組限制相當嚴格。這為無法適應的醫學生,提供一條窄窄的逃生路線,讓少數年輕學生保有靈活轉身的彈性。

從小立志成為醫師科學家的學生畢竟只是少數,大一入學分組可能為時過早。陳震寰院長指出,接下來的醫學教育可以考慮發展的方向之一,是開設學士後醫學系,將 B 組與 C 組歸入後醫系的規劃。再者,陽明交大醫學院醫學系目前並沒有開設碩 / 博士班,或許可以列入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借鑒哈佛醫學院的 HST 計畫二十年前只招收四年制的學士後醫學系學生,現在他們已經有八年的課程,學生畢業後可以同時取得醫學士與博士兩種學位。

推動醫療教育改革逾二十年的陳震寰院長,對於未來仍然充滿期待。

「建立好的升等制度是最重要的。」他強調好的升等制度可以建立學術研究的氛圍、吸引好的老師、並且引導老師按部就班、同時教導學生做正確的事情,進而強化校園的學術環境。好的老師會吸引好的學生,好的學生進來,跟著好的老師學習,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自然就可以開花結果。

「我就快退休了,我希望能為學校傳承一個好的制度。人是暫時的,制度是永久的。」陳震寰院長希望將好的制度,交棒給下一位繼任者,不斷向前邁進。

 

註一:引述2018/08/01 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801002042-260405?chdtv

訪談者 :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 :孫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    :陳震寰



✨✨✨✨✨✨✨✨✨✨

醫師科學家的典範——從臨床走向科研,由科研反哺臨床

王署君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及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王署君

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曾至美國賓州費城天普大學醫院附設頭痛中心進修,1996 年返臺後創設臺北榮總頭痛醫療團隊,現職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及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訪談日:2022年11月18日


從臨床走向科研

王署君在醫師生涯早期,因受恩師指導,隨即投入神經內科,並走向科研之路;雖未曾接受研究所的系統性科學訓練,王署君從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全臺灣第一份偏頭痛的臨床調查,到參與偏頭痛的動物模型之建立,一步一腳印,建立起堅強的科研實力。

他分享:「我覺得做研究的臨床醫師,有能力把病人照顧得更好;將研究中所得的新知用在病人身上,會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我也覺得,唯有醫師被賦予這樣的特權,病人為了他的疾病,一五一十地把身體的不適,甚至心裡的事情都告訴我們,我們必須珍惜而非濫用此特權。」以醫師的臨床經驗為出發點,發想如何執行相關基礎實驗,如此一來能提高醫學研究的實用性與價值,這也是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培育醫師科學家的初衷,希望藉此為臺灣的醫學及科研領域帶來突破。


醫師科學家學程的價值

十年前,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以醫學系原來的體系為基礎,增設醫師科學家組別,讓醫學生能夠更早接觸研究、培養科研能力。而十年後的今天,多位優秀的校友用他們的研究成果告訴大家,醫師科學家學程的價值及其所帶來的影響確實非同凡響。

然而,醫學生走向科研之路,其實是個極度艱難的抉擇。他們多數背負父母與親友的期待,盼著寒窗苦讀多年的孩子能夠在畢業後,成為救世濟人的醫師,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夠在社會上得到崇高的地位。目前行醫超過三十年,且投身於醫師科學家學程已約十年的王署君,見證了此學程為多位醫學生的醫師生涯,注入不一樣的可能性,甚至成為如今絢爛人生的重要轉捩點:「我看到有些學生,在醫師科學家學程的制度下,收穫許多與一般醫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雖然在大四後出國念博士班或進修,導致延遲了兩、三年才開始行醫,但他們並不覺得這是一件壞事,反倒樂在其中。」

有的學生則在過程中遇到比較多挑戰,例如:未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外實驗室關閉及實驗過程不太順利等等。雖然如此,就王署君多年的觀察,發現這些挫折並不影響學生的表現,他們仍能做出傑出的研究成果,尤其在學生時期到國外開拓視野、建立人脈,對將來的職涯發展亦有很大的幫助。


成為醫師科學家的第一步

何謂「醫師科學家」?王署君認為,只要臨床醫師願意投入科學研究,並且在研究上有優異的表現,就可以定義為「醫師科學家」,他不一定非得投身於基礎或臨床研究,甚至一位有行醫資格的醫師,成為醫學相關研究的研究者,也可以被歸納為「醫師科學家」。

對於考慮參與研究或加入醫師科研學程的醫學生,王署君的建議是:第一,加入優秀的研究團隊且跟隨一位好老師學習,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夠帶領你走向隻身不可及的新高度,看得更遠;第二,有一點喜歡就去試試看,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適不適合做科研;第三,要有耐心,遇到挫折在所難免,撐到最後並且寫下研究結果、分享給他人。「醫師科學家的學習,絶對不只是一個過程,其成果也很重要,在完成某項研究後,最重要的是要與人交流,並且捉住重點、持續精進。只要懷抱一顆對研究充滿好奇的心,未來必能更加寛廣,甚至在得不到最好的資源之情況下,也可以做出亮眼的研究成果。」        

                                                                       

傳承與培育人才不落人後

王署君看到醫師科學家學程的價值,因而懷抱傳承的責任與期待:「醫學的傳承,往往是手把手地教,這非常重要,我也樂見團隊中一起工作的夥伴們,在教學方面有許多心得及獲得成就感。培育醫師科學家的過程,不應該只有自己一個人優秀,而是『你指導與提攜了誰』、『做了什麼樣的事情』,甚至把對於學程是否成功的評斷,拉到未來二十年後,觀察他們的成就,自然能體現學程的意義及價值。」當每一位優秀的學員不僅做出漂亮的科研成績,也帶領各自的研究團隊,鑽研於不同的研究主題時,相信能為醫界及學界帶來更大且正面的影響。

為使榮陽的科學研究量能持續增長,參加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於國內或國外進修的陽明醫學生,在完成訓練或歸國後必須到北榮服務,以使歸來的人才成為強大的師資,持續提攜後進;又因北榮與陽明校區的距離很近,更能促使臨床與基礎研究兩方的合作相輔相成。王署君相信,在北榮與陽明交大集中育才,為國家淬煉科研精兵,將來與國內他院人才組成「國家隊」,必能繼續帶領臺灣,在各科學領域再創高峰。


讓醫學生心中燃起科研之火

對於未來的規劃,王署君認為自己最能夠幫助學生的,即是勾起他們對研究的興趣,他期許自己持續在北榮及陽明交大,宣導醫師科學家學程的好處,除了科研成果會帶來成就感,也能夠將其反哺臨床,造福患者。

王署君也樂於分享過去的經驗給學生,幫助他們在做選擇之前,對投入科研有更全面的了解。在北榮和陽明交大提供如此優良的學習環境及資源下,相信醫師科學家的培育計畫會越做越好,而下一位來自臺灣的諾貝爾獎得主,便是指日可待了。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謝曉悅

審閱:王署君 

 


✨✨✨✨✨✨✨✨✨✨

跨領域探索訓練  造就出醫師科學家!

凌憬峯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系主任

凌憬峯

民國 75 年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主任級主治醫師,同時擔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及醫學院教學副院長,專長為磁振造影、癲癇影像學、磁振頻譜學、神經放射學、頭痛影像學、臨床醫學類及醫學教育。


訪談日:2022年3月24日



凌憬峯自擔任醫學系副系主任之時起,參與國立陽明大學對「醫師科學家」的醫學生人才培育,已有九至十年的時間,對整個學程提供許多重要的建議與經驗的傳承。


醫師科學家學程 拓展年輕醫師視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於民國 102 年創立醫師科研學程,旨在開拓學生的視野,並提供多元探索的途徑。當時擔任醫學系副系主任的凌憬峯醫師,本身十分鼓勵學生多元發展,亦是第一屆醫師科學家組的學生導師。凌憬峯說,國外推出醫師科學家學程,已有五、六十年的時間,發展非常成熟。陽明的學生們也相當積極,主動找尋國外合作學校,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杜克大學,甚至是其他無合作學校,把握出國進修機會。

    「醫師科學家」一詞,多數人可能鮮少聽聞,有部分國外文獻亦認為,必須同時具備醫師資格及博士學位,才能算是一名醫師科學家。對此,凌憬峯認為,只要同時進行臨床工作與科學研究,都可以稱為醫師科學家。而醫師科學家或醫師科研學程都為醫學生提供另外一個選項,就是「醫學研究」這一條路;同時也訓練醫師具有研究的基本技能與臨床結合的運用,並不只著重於學位的取得,對於進行研究思維的啟發,也很重要。凌憬峯說,進入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的學子,絕大多數的人,在高中時期都有過科展研究的經驗,所以學生們出於好奇,便會對做研究產生動機。透過醫師科學家學程(註一)的栽培,學生能接觸國內外傑出老師實驗室,如:美國密蘇里大學醫學院藥理與生理學系的黃自強教授,投入生理醫學領域多年,本學程中有多位學生,在黃自強老師底下實驗室學習,進行研究。


春風化雨 鼓勵學生多元發展

    能進入醫學系的學生,無非都是班上的佼佼者,不論是學科考試或心理素養,比起同齡的孩子,他們都能有更好的表現。在人生規劃的十字路口,有些醫學系的學生們,也會有不同於一般的做法。凌憬峯回憶,過去在參與醫師科學家計畫時,曾遇過幾個特別的孩子:第一屆醫師科學家組第一名的學生刻意延畢,至交大校區修讀法律系課程;另有一位非常愛好閱讀的學生,在校時於圖書館借閱次數最多,大二時,無論師長怎麼挽留,仍堅持休學、找尋自我定位,最後至光電所逕讀博士學位。


搭配特有強項 具創新潛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體系,與鄰近的臺北榮民總醫院,在學術及醫療上均有密切往來,不只是學校有來自北榮的卓越師資,醫學系每年也有許多新進醫師投入北榮的臨床工作行列。陽明和交大兩大體系,在學術研究以及人才培育上,均有優異表現,常於頂尖學術期刊上有重大成果發表,屢有學者及研究團隊,榮獲優秀學術獎項。

    凌憬峯說,陽明體系在培育做科學研究的醫師人才方面,其優勢在於開始得早,規劃學程制度,投入資金、人力,加上學生對這方面有興趣,研究團隊、資金、學生興趣,三方的契合,最後成就了整個醫師科學家學程的延續經驗與成效。自 102 年至今,已有將近十年的時間,於執行面上具有相當的執行經驗。近年兩校合併之後,傳統陽明體系的研究強項,如神經科學、高齡醫學,若能結合交大系統的資訊工程、AI 等強項,發展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等亮點,加上鄰近臺北榮民總醫院為國家級醫院,能提供龐大的臨床經驗量能,想必未來將會具有相當的創新潛力與研究成果。


跨領域成時代趨勢

    現今時代,無論資訊科技或醫療衛生,相較以往更為進步、發達,如我國健保署於民國 102 年結合雲端科技,建置以病患為中心之雲端藥歷系統,後於民國 105 年再升級為「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將病患在不同院所就醫的資料,整合在同一平台;國際世衛組織於 2018 年敦促各會員國優先發展數位健康科技,包括使用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發展智慧醫療。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成熟,其在醫療領域中,已越來越常見。由此可見,跨領域醫療人才的培養越發重要。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兩校於民國 110 年正式合併,希望培養兼具生醫及電資素養人才。凌憬峯說,學校的研究團隊,有許多都是在國內執牛耳的亮點團隊,相信會有一些成果。他也引用陽明交大醫學院陳震寰院長的觀點「對於剛畢業的年輕醫師而言,若能具備研究方面的能力,在一流的醫學中心將能迎接更多挑戰,也更能承受未來醫學的改變」,鼓勵醫學生多元探索跨領域知識,迎接現今世界快速變化的知識浪潮的對抗。因此他認為醫師科學家組或工程師組及醫師科研學程均有持續下去的意義。透過從學生時期開始投入學術科學研究,讓年輕醫師在臨床前線,面對相關臨床數據,能具備更好的敏銳度,對於需要多領域合作攜手應對的問題,亦能更好地解決。


註一:陽明醫學系正式開始招收醫師科學家組的學生之後,改名為「醫師科研學程」。

參考資料:

1. 衛服部健保署網頁: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8FD3AB971F557AD4&topn=5FE8C9FEAE863B46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凌憬峯


✨✨✨✨✨✨✨✨✨✨

多元發展的醫學教育 實踐醫師科研學程

兵岳忻 / 國立陽明交通醫學系副系主任

兵岳忻

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副系主任、藥理學系暨研究所專任副教授、生醫光電研究所合聘副教授。美國羅格斯紐澤西州立大學分子與細胞藥理學博士。


訪談日:2022年3月18日


醫師科學家的培育搖籃

曾是國立陽明大學國際處的副國際長的兵岳忻教授,嫻熟學生國際學術交流業務,在 2015 年加入醫學院成為「醫師科研學程」的負責人,恰逢接手第一屆「醫師科學家組」的學生。

「醫師科研學程」於 2006 年成立,每年招收十二名學員。醫學系大一至大四的學生都可以報名科研學程,通過審核之後選讀該學程的學員若就讀陽明交大的研究所,碩士班學員每個月可領取10,000 元、博士班 24,000 元獎學金。

這個學程與醫學系課程是緊密相連的。大一下報名並獲甄選通過進入科研學程的學生,可以在大一下暑假選讀「醫師科學家暑期課程」,然後在大二下暑假到國內外指導老師的實驗室實習,大三下暑假可以繼續該實驗室的研究主題;然後在大四暑假完成第一階段國考後休學,到國外攻讀碩博士學位,以同等學歷推薦甄試或報考研究所,取得學位之後,再回國繼續醫學系的課程。或者在大五下的暑假辦理休學,完成國外研究所學業之後,回國補上六年級的實習課程,順利取得醫學士學位。

若是應屆畢業的醫學生,還是可以申請補助,到國外進修、念學位。例如:現任北榮神經外科住院醫師的關艾琛,在大六暑假取得畢業證書並完成第一階段國考後,赴英國牛津攻讀碩士與博士課程,取得博士學位後,再回到臺北榮民總醫院接受 PGY 臨床訓練。

過去十年因為榮陽人才培育計畫的幫忙,陽明醫學生能申請短期、長期出國進修的補助,大部分的學生會選擇出國進修。他們極為優秀,申請到很好的大學,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等等。


醫師科研學程的挑戰

即便如此,取得醫學士 / 碩士(MD/MS)、或醫學士 / 博士(MD/PhD)學位,不代表科研學程的終止,如何繼續醫學科研工作才是最大的挑戰。從校園到醫院臨床服務,幾乎可以看見醫學人才培育的終點,大多是服務病人導向。那麼如何延續醫學生的科研「探索」,進入醫院職場,讓這些醫師保持興趣,繼續做科研工作呢?這才是醫學教育執行者想解決的問題。

「畢業後只有單軌制,還是必須從 PGY 開始。」這項鐵則牢不可破,想在臺灣當醫師,只能按部就班進行醫師訓練。兵岳忻老師指出,國外的研究型住院醫師通常比一般醫師有更長的實習訓練時間,方便他們在臨床工作之餘繼續研究工作。但以目前臺灣各大醫院的人力配置吃緊的狀況,在完成住院醫師訓練之前都很難騰出做研究的時間。住院醫師訓練期的時間是由各科學會決定,醫院很難為住院醫師制訂特別的培養科研能力的計畫。其實研究能力就像騎腳踏車一樣,一旦學會了就不會忘記,中斷數年之後還是可以輕易上手,「但這對學生的職涯發展並不公平。」兵老師說,當前國際研究趨勢,更新速度飛快,把握最新研究議題熱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醫師科研學程的不同想像

過去十多年來已培育數十位學生出國進修,有些已經成為獨當一面的醫師科學家。兵岳忻老師對於這個學程,有更上層樓的期待。

首先是獎學金的資金運用,他建議學校破除「專款專用」的藩籬,把不同的獎學金集中放在一個資金池,聘請專家投資管理,以增加資金的效益,如此也能避免「坐吃山空」,在獎助期限結束後,面臨資金短缺的窘境。

第二是大四休學出國的學生,只能以同等學歷資格申請碩博士班,但這些校際合作目前僅止於口頭合作,沒有簽署正式的文件;這些校際合作關係應該有正式的公文,對學生才有保障。目前美國學校較有彈性願意接受同等學歷申請,但許多英國的學校並不願意接受同等學歷申請。

此外,陽明的醫師科研人才培育是讓學生自己去找心儀的學校,或者提供學生姊妹校媒合的管道。相較於國外,有些學校採取不同的作法,例如:位於北京的清華大學醫學院醫學實驗班直接與美國匹茲堡大學和澳洲墨爾本大學合作,設立聯合學生培養計畫,每屆符合出國條件的學生在國家留學獎學金的支持下,於醫學系大四至大五課程期間赴美國或澳洲,進行長達兩年的實驗研究並發表論文,待課程結束後,學生可以取得醫學士與博士雙學位。這未嘗不是培養醫師科學家的一種方式。

適才適所就是成功

兵岳忻老師說:「制度之外,醫學院的募款能力與資金規劃管理能力,是科研學程推動的關鍵。」如何讓資源不斷,持續推動一代代的醫學生出國進修,正是醫學教育決策層該思考的問題。

站在學校的角度,當然希望接受獎學金資助的學生在出國深造後,回國完成醫學系的課程,拿到醫學士資格,進而成為醫師科學家,為臺灣貢獻一己之力。假設學生出國進修之後,決定繼續負笈深造、沒有回校繼續醫學院的課程,站在師長的立場,幫助學生釐清職涯方向、讓他們得以適才適所地發揮所長,已經達成了「教育」的目的。

兵岳忻老師期許未來自己可以繼續為學校培育多元發展的學生;他笑著說:「我就是那個在醫學院鼓勵學生『不務正業』的老師!」


訪談者    :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    :孫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兵岳忻


✨✨✨✨✨✨✨✨✨✨

捧起星星的手 對科學永懷熱情

黃自強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藥理所教授、美國密蘇里大學醫學院藥理與生理學系教授

黃自強

第一屆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臺灣大學生理學碩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理學博士,再到 Rockefeller 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目前任教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藥理所教授與美國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醫學院藥理與生理學系教授。


訪談日:2022年03月15日


緣起陽明 參與醫學教育改革

黃自強教授指著牆上六幅精美裱框的期刊論文封面,告訴願意聽故事的人,這些上期刊封面的論文四幅來自五位他指導的陽明醫學系畢業優秀醫學生。小小的辦公室,一杯咖啡香,精神矍鑠的黃教授開始講起,他與陽明醫學系醫師科學家計畫的源起,以及他如何與陽明醫學系醫師科學家長達十五年的互動。

2004 年,黃教授剛成為美國密蘇里大學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專任教授,受陳震寰系主任的請託,回來陽明醫學系教書,參與 MD-PhD 的培養計畫。陳主任是他同窗十年的老同學,他不可能拒絕,再者,也是回饋母校的時候了。

「當時我在美國NIH(美國國家衛生院)擔任審查研究經費的委員,因而有機會看到來自全美國優秀人才申請 NIH MD-PhD Scholarship 的履歷。美國較有名氣的醫學院大約有 20% 的醫學生,進入 MD-PhD Program。」由這些資料可以看出,美國 MD-PhD Program 學生的背景五花八門,實在令人不可思議!但是都有一個共通點:強烈的企圖心,以及對科學的熱愛。

2005 年暑假,黃教授在陽明開課教學,學生於隔年暑假到美國黃教授的實驗室進行暑期實習(Summer Internship )。陽明「醫師科學家計畫」剛開始的模式,是利用短短兩個月的暑假時間,由黃教授跟 UC DAVIS 的陳政育老師(註一)每隔一年回臺授課兩週,讓上過課的學生有機會到國外實驗室接觸不同的文化環境、學術氣息。

「美國一個強大的地方在於擁抱多元價值,呈現多樣性(diversity),當你放開心胸、放大眼界之後,你才有較高的價值判斷:什麼是好?什麼是對的事情?」因此,資助陽明醫學系學生出國進修、暑期研習的動機,便是為學生開一扇認識外面世界的門。

黃自強教授回憶 2005 年指導的第一個學生是蔡鳴峰。蔡鳴峰於 2006 年到美國實驗室研習, 2007 年進到美國密蘇里大學的 PhD program,他的表現優異,領取校方全額獎學金,蔡鳴峰在2010 年拿到 MD-PhD 學位。黃教授很自豪地指著牆上一幅論文封面:「我第一篇上期刊封面的文章,就是蔡鳴峰寫的。」

2007 年,季康揚參加暑期課程,2008 年暑假陽明資助季康揚到美國研習,2009 年他進入 PhD Program,畢業時擁有六篇冠名第一作者的期刊論文。其中一篇獲得美國 Society of General Physiologists 的最高榮譽:Paul Cranefield Award。接著是林妏霙,也是一位優秀的人才,從美國回來後在榮總擔任醫師,她的演講 (presentation) 表現出讓人驚豔的才能。2012 年,葉翰宜、葉俊廷在大一上學期結束,到美國做暑期研究,兩人合作寫出一篇期刊論文,而且上了期刊封面!尤其特別的是葉翰宜,僅 20 歲就拿到「臺灣醫學生論文特優獎」,是歷來最年輕的得主!

黃教授指導的這幾位學生都非常優秀,他們平均花不到三年時間,獲得美國大學 PhD 學位,每人畢業時至少發表三篇冠名第一作者的學術論文。「我覺得我教的這些學生都比我優秀,我身為他們的老師,感到非常幸運!開玩笑地說:『我躺著幹就好,哈哈!』」每一篇期刊封面的論文,代表著陽明醫學生的研究新秀,如繁星閃閃發光,透過黃教授的講述,投射在聽者的心裡。


放手去追 無懼前進

黃教授特別提到一個小故事,談論臺灣與美國學生的差異。一次在飯局上,有朋友問到:「你認為什麼時候臺灣才會出一個諾貝爾獎得主?」

這不是「何時 (when)」的問題,事實上,他認為這是「該如何 (how)」的問題。

臺灣的教育比較重視權威、文化上比較強調傳統,不太鼓勵學生去挑戰、衝撞現有的制度與理念。教育灌輸給學生的知識比較容易成為牢不可破的教條 (dogma),因此不容易激發出年輕人的創意。然而現實是大多數諾貝爾獎得主的工作都是他們年輕時做的。所以他鼓勵學生勇敢地去衝、去追尋新的出路。

  “ You only live once; what do you have to lose?”

黃教授強調:「放手去拼搏,忠於自己的選擇,不要怕失敗,或許最後會出現你想要的結果;若是什麼都不做,那麼天才終究變成芸芸眾生的一員。」他叮嚀學生必須想清楚,做了選擇之後,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要後悔,堅持往前走。

黃教授認為臺灣學生的優點是:強烈內驅動(drive)、好強心,對目標高追求的完美主義心態,這些特質其實很適合做科學研究,科學講究真實、細心求證。尤其陽明醫學生,本身是被精挑細選出來的好人才。只要老師善加引導,不須多加催促,這些學生會主動自己認真花時間鑽研學問。然而,臺灣學生有明顯的缺點是「怕輸」——怕自己輸給別人,不能輸在起跑線。黃教授稱之為:「第一名症候群」,身為第一名,最怕被後來者追上,自己的位置被擠下去,不敢冒險,因此不知浪費了多少天賦(talent)!

「當你心中有所畏懼,便是綁住自己的手腳,無法伸展。你做任何決定,會畏首畏尾,不敢相信自己。」有些人甚至覺得醫學院的學生越讀越笨,越讀越不要去思考了,只要背誦知識來應付考試任務就好,這樣下去何談「創造」新的知識?

美國的大學文化鼓勵學生擁抱多元價值,各自展現差異性,自身不設限,給予最大的尊重。因此,美國學生勇於挑戰權威,追逐自己的夢想。黃教授提到,2003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Roderick MacKinnon,他本身是醫學背景出身,讀完醫學院進醫院做了幾年住院醫師,發現這樣的生活「不是我要的」,放棄醫院的工作,再回到實驗室去重新做研究,成為哈佛大學的專任教授。之後為了做鉀離子通道的結構實驗,轉至願意給經費支持的洛克菲勒 (Rockefeller) 大學任教,不久即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這在旁人眼裡,實在很難相信,為什麼會有人願意放棄安穩的生活、工作,去追求自己的夢想?這個例子說明美國人願意去挑戰教條,不會懼怕什麼事情。就像他曾經見過美國 MD-PhD 背景的學生,放棄醫師這條安穩的路,去追尋他能發揮淋漓的領域,最後做了紐約大學的數學系教授。

黃教授舉自己為例,身為陽明醫學系第一屆校友,畢業後未如社會所期待的選擇醫生為職業,反而跑去國外大學唸書、做學術研究,成為大學老師。「我 18 歲進陽明的時候,怎麼知道我未來要幹什麼?現在又怎能期望這些學生,18 歲就做決定,未來走『當醫生』這條路呢?難道人生就只有這條路可以選嗎?」醫學生讀醫學系,不一定只有成為「醫生」一條路能走,只要你想,一條嶄新、從未見過的道路會在自己腳下,徐徐展開。


因材施教,以誠相待

黃教授跟學生的相處方式是「平等」對待的,希望與學生建立永遠的關係。他從來不要求學生叫他「老師」、「教授」等頭銜,而是直接稱呼 TC。彼此相處起來像是朋友,研究學問的路上,只是他先到達彼岸,正所謂「學無前後,達者為師」。例如:蔡鳴峰、季康揚登上期刊封面的文章,便是推翻他多年的假設(hypothesis),黃教授覺得這樣做很好,顯示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不畏懼權威,能夠指出疑點,並主動去解決問題。

「學生不能比我差。我認為學生在他們自己的課題上,一定要比我懂得多,那才是正確的!我也相信以誠相待學生,對方是能感受到的。」黃教授舉例,他跟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蔡鳴峰教授談過,請他幫忙促成醫學系學弟妹出國進修的事情。早前蔡鳴峰也曾經受過榮陽計畫的幫助到國外唸書,「他馬上熱心地說好,願意幫助、回饋後面學弟妹。這是好事,我希望這變成一個傳統。」踏出去的學長姐,分享他們前行的腳印與經驗,給後面躊躇不前的學弟妹一些指引,照亮前路的方向,一點點的星火延續下去,為不可知的遠方,描繪微小而堅定的希望。

黃教授以身作則,每週工作七天,他的學生看到老師這樣的態度,也會認同、效仿。「我隨時都在學生身邊,研究室和辦公室的門永遠是打開的,學生遇到問題可以隨時找我解決、討論。因此我教的學生能在三年內畢業拿到 PhD,除了他們本身資質優秀外,同時也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我的實驗室經常是燈火通明,學生徹夜做實驗,但在臺灣,似乎很少看到這樣的情境。」認真、充滿熱情擁抱自己喜愛的工作,黃教授在 Rockefeller 當博士後研究員時,實驗室的燈從來不曾關過,幾乎所有時間,都有人在裡面做實驗。他將這樣全心為科學研究工作燃燒的態度,感染了他的學生。

「做為老師,希望可以喚起學生內心深處的好奇心,探索未知的領域。老師放下知識的『鉤子』,釣出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好奇心,這個世界很多事情值得花一輩子去了解。」如同當年他去美國唸研究所前,發誓一輩子不碰電生理學,因為學不會、看不懂,挫折感極重。黃教授沒想到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遇到 Gary Yellen 教授,因為他年輕、風趣、聰明,將晦澀的課本理論講得生動、淺顯易懂,讓學生如沐春風。甚至鼓舞黃教授到圖書館借了一本 1950 年代的書籍,讓原本排斥電生理學的他,竟然可以從頭到尾看完。後來,黃教授持續耕耘電生理研究領域,轉眼已過去二十多年。足見一位好的導師能帶動學生勾起學習興趣,重燃探索知識的熱情。


傳承薪火 合力接棒

黃教授除了指導學生很有一套以外,本身對科學研究的熱情與奉獻也是有目共睹。「1994 年開始運作我的實驗室,我目前拿的 NIH 計畫,名字後面標示數字『22』,代表連續 22 年一直得到NIH 的經費支持這個研究主題至今。」意即他持續耕耘一個研究主題,向下挖得更深、更透徹。他希望將這份科學研究的熱愛傳承下去,就像跑接力賽一樣。「我這一棒,好好跑,不要掉棒,也不要跑出界,然後找到人往下傳。」因此黃教授積極培養年輕人接棒。至今接受「醫師科學家學程」栽培的學生,如:蔡鳴峰助理教授、葉翰宜助理教授,目前均從事教職。他預計再五年的時間準時退休,之後過著「小舟從此逝,滄海寄餘生」的閒散生活。黃教授善盡老師的教育責任,希望學生能感染他對科學研究的熱情,他覺得一生的付出已經值得了!

黃自強教授做為捧起星星的推手,已培養出幾位年輕的新星,可以傳承他的熱愛,也有能力拉拔醫學系的學弟妹,讓更多人打開通往世界的大門,一窺門外無限風景。


註一:陳政育教授,陽明醫學系第五屆校友,美國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神經科學博士,現為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 Center for Neuroscience教授。陳政育教授與黃自強教授協手自2005年起迄今,暑假在陽明醫學系開課,招收優秀陽明醫學系學生,至隔年暑假送陽明醫學生到美國各自實驗室進行暑期實習,做專題研究。他也將於2024年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理學科任教。


訪談者    :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    :李佳穎
校稿及潤稿:蕭子晴

審閱:黃自強



✨✨✨✨✨✨✨✨✨✨

生涯探索 找到自己的定位

邱士華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藥理學科暨研究所講座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部主任

邱士華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美國貝克曼國家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曾兩度擔任訪問學者,拜訪美國 Scripps 研究所分子生物化學部、哈佛大學醫學院幹細胞中心。邱士華主任在幹細胞領域鑽研多年,曾有多項重大研究成果,也榮獲優異獎項,在癌症治療以及眼科疾病等領域做出許多卓越的貢獻。


訪談日︰2023620

 

對醫學研究充滿熱忱

邱士華主任回想開啟醫學研究的契機,是自身興趣使然。那時還是眼科住院醫師的他,遇到一位病況罕見的愛滋病患前來求診,引起了他對病毒、免疫以及感染等議題的注意,他在工作之餘,至不同單位請教師長、前輩學習實驗技術。在三十多年前的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有心研究者查閱醫藥書籍,或者是訂閱國際研究期刊,幾乎只能透過圖書館;那時候,即便是週末放假日,圖書館內依然看得見邱主任年輕的身影,他為了找出那一則愛滋病例的原因,不停穿梭於書架間,翻閱了無數原文書本、期刊雜誌後,才在一本書上找到解答。

就是這樣的執著,給邱主任開啟了醫學研究的大門。他帶著從圖書館找到的結果,回到醫院的診間,與老師討論,一面調整為病人治療的方向,同時累積個案與數據,最後寫出了全臺灣第一篇愛滋相關的研究文獻,被刊登在很優秀的期刊上。這給了邱主任非常大的鼓勵!

之後,邱主任持續本著醫治病人的心,也懷著對科學的熱忱,他進一步攻讀母校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並很快取得學位。每每想起過去的經歷,邱主任都覺得自己很幸運,做研究的歲月裡,讓自己能持續往前邁進的動力,除了自己的興趣支持外,更重要的是一路上遇到的每一位貴人:眼科、感染科、檢驗科的師長們以及前輩們。

 

青出於藍 再創巔峰

邱主任在臺北榮民總醫院的眼科服務時,遇到很好的啟蒙老師,因此傳承到許多老師的經驗,為了做研究到感染科和檢驗科請教時,當時的幾位部主任,也曾作為他背後的推手,在適當的時機,稍微推一把、點一下,讓他逐漸走上研究的軌道,一路前行。民國 91 年,邱主任取得博士學位後,因應當時北榮在學術上的發展方向,想朝研究幹細胞的領域發展,而他也嗅到幹細胞的潛力,於是他幾度出訪美國的學術機構:博士班畢業的同一年,到希望之城 (City of Hope) 臨床研究中心,做幹細胞領域的博士後研究員;民國 96 年擔任訪問學者,於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學習癌症幹細胞 (Cancer stem cell) 的研究加上基因治療;民國 105 年第二度擔任訪問學者,至波士頓兒童醫院參與幹細胞中心實驗室。經過這幾次與世界頂尖學者交流、合作,邱主任帶領實驗室的團隊,在往後的日子裡,屢創學術研究的佳績。

透過不斷嘗試,邱主任成功研發有效篩選方法,能從惡性腫瘤細胞裡,分離出處於幹細胞型態的癌細胞,為有效標的藥物的開發提供明確目標,也進一步針對幹細胞的治療,發展出更佳的策略,對於臨床醫師治療癌症患者有很大的幫助。邱主任的這一系列研究中,除了在幹細胞中發現許多與腫瘤復發、抗藥性、癌細胞轉移有關的重要調控基因外,他還改良了 2012 年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仲彌所開發,培養「誘導型多功能幹細胞」(iPSC) 的方法,提高其在臨床上應用的安全性。邱主任結合自身眼科醫師專業背景,以改良方法培養誘導型多功能幹細胞,使其轉變為視網膜上皮細胞與神經細胞,成功挽救末期黃斑部病患的病情,重新點亮了病人的靈魂之窗,此創新技術獲得第十二屆國家新創獎之學研新創獎——製藥及新醫療技術組第一名。

科學研究的可貴之處,在於承接前人的成果,再將自己的經驗傳遞給後人,如一點一滴添磚加瓦,最終成就宏偉的建築;正因前人的努力,才有現在輝煌的文明世界。

 

從學生變為師長

時光飛逝,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從醫學生到講座教授,經過長時間的栽培與鍛鍊,邱主任現在成為陽明交大及臺北榮總內,眾多傑出師資的一員;他目前也與美國哈佛醫學院、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霍普金斯大學等美國頂尖學術機構合作,共同研究最新幹細胞技術。邱主任回憶,當初自己也花了一些時間摸索,尋思自己在科學研究世界裡的定位,而在擔任訪問學者,參與學術交流時,他慢慢意識到,原來自己在眼科幹細胞研究領域,就是一名專家,而他就在他的領域內,把研究做好就可以。「做科學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邱主任將自己做為學者的心得,也作為教育、帶領學生的理念。

  「導師們如何幫你找到定位?其實找的人,一定是自己。」作為導師,邱主任採用引導的方式來教育學生,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所以放手讓學生去嘗試,並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建議;如當年自己摸索的過程那樣,他鼓勵學生多方探索,找尋自己有興趣、想發展的方向,持續研究必然有所收穫。民國 102 年,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的醫師科學家學程揭開了醫學人才培育的序幕,邱主任對這樣的教育方式表示肯定,他認為這個學程最重要的使命,便是幫助莘莘學子,在自己的生涯中找到定位,走出適合自己發揮能力的一條路。邱主任認為,北榮與陽明交大的學習環境得天獨厚,除提供學生獨特的學術資源與獎學金補助之外,校內更有許多願意提攜後進的師長,幫助學生們航向自己的下一站。


 

參考資料:

1.Heho編輯部。(2020年7月20日)。個人化的精準醫療 成為癌症治療新利器。《Heho》。取自https://heho.com.tw/archives/91959 

2.邱士華主任實驗室網頁。取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網站:https://phd.nycu.edu.tw/系所成員/專任師資/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邱士華


✨✨✨✨✨✨✨✨✨

多樣性思維  視野不侷限的醫學人才教育 

倪衍玄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臺大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倪衍玄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士、國立臺灣大學臨床研究所博士、臺大醫院小兒科特聘教授, 2019年起擔任臺大醫學院院長至今,專長為小兒肝膽腸胃疾病、腸內菌相、靜脈及腸道營養。倪衍玄院長在兒科、胃腸科領域表現佳,對臨床、研究、教學富有熱忱,同時他的學識豐富,不只具學者風範,與人相處時也沒有距離感;在病友眼中倪醫師為人體貼、開朗、熱情。


訪談日:2022年6月10日



 一般人也許覺得,所謂優秀就是會讀書、考上臺大。然而,對於一位臺大醫學系畢業的醫師而言,倪衍玄院長卻有不同想法,「臺大的學生,是非常能夠自我管理、自主去規劃自己的方向,如果所謂的優秀的意涵是如此的話,那臺大的確很多同學是優秀。」希望強調個人的主動與積極性,醫學生若能自我管理、自主規劃去設定自己方向,而非外人的評價與認可來評斷自身的價值。

跳脫刻板框架

 醫生即是為人治病、解除病痛的角色,那麼除此之外在「醫生」身上,還有別的天賦屬性嗎?傳統觀念上似乎將「醫生」綁在「從醫拯救生命」這一條單行道,勇往直前,不能停下。

那麼這是正確的、不可動搖的道路嗎? 

年輕的醫學生們,在社會的期待、父母的價值判斷下,被推著往前走,最終目的是成為醫師,象徵社會頂級精英份子。在過去,一位醫學生如果沒有走上臨床服務這條路,選擇穿上白袍以外的職場,都會面臨很多來自家庭的壓力,與旁人異常的眼光。即便是投入研究領域,也會因為臨床業務量不足而導致收入銳減,讓許多人得面臨在荷包與研究興趣間做取捨。

擔任醫學教育學會理事長的倪院長,從醫學教育專家的角度,提出除了醫師科學研究的訓練外,對醫師承擔的多重角色責任。他認為值得教育者思考的是:「為什麼不是培養醫師教育家、醫師哲學家,為什麼是科學家?」對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醫師科學家學程,倪院長在表達肯定的同時,也反問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倪院長說,臺灣大學在二、三十年前,其實已有這樣的學程設計,只是因為當時的社會風氣,普遍認為醫學系的學生,應該就投入臨床工作,並不認同現代社會中,所謂「斜槓」的性質,所以當時醫師博士學程的招生情況並不理想。數十年後的今日,人們處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年代,對於學習以及職業的看法漸漸不同,對於榮陽醫師科學家培育計畫,倪院長認為,也許現在是時候能夠實施,因為大家的觀念在改變,可以接受培養醫學生對基礎科學研究的興趣。


思維不受限

「教育其實就是百年樹人,你不可能立刻看到效果!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覺得這個地方很困難,是比較難評估的地方。」倪院長指出,教育沒有辦法立即看得到效果,也很難有一個客觀的標準。現在的規劃,是否能在未來帶來我們所期望的結果,也許只能拭目以待,現階段只要盡量做好準備,等著時間來驗證。倪院長認為培養醫學生的研究思維,可以將整個學程的設計,規劃為融合人文、基礎、臨床在內的跨領域學科,讓學生們一年當中的上課內容,不是臨床歸臨床、基礎歸基礎、通識歸通識,而是把通識、基礎、臨床、轉譯等不同項目,整合形成一套來教學。要推廣這樣的學程,在學校這一塊的原點,在於師資培訓的課程;讓不同專業領域、教學背景的老師們形成共識是困難的,倪院長的想法是尊重少數人,鼓勵老師們自由發揮,呈現觀點的多樣性。

所以,倪院長提出反問:「為什麼是醫師科學家,而不是醫師教育家或醫學哲學家?」其實這個問題背後的含意,即是一種「多樣性」。生態學的理論中,生物種的多樣性可以穩定整個生態系的平衡與規模,並能造成適宜的生物演化,使整體生態系能夠進步;同樣的道理,這也是自由學風的真正精神。倪院長說,科學研究不見得是基礎研究,也可以是臨床研究,其中臨床醫師最擅長之處,為轉譯研究——將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應用在新的人體研究或臨床測試上。至於醫學研究能力的養成,倪院長相信,不見得要在醫學生,可以是學士後醫學生,也可以是在研究所中開始訓練,沒有人規定一定要在哪一個層次。


兩大發展關鍵 迎向未來挑戰

對於臺大醫學生出國進修或進行研究的動機,根據倪院長的觀察,大部份的人是因為喜歡做研究,且大多數人都是考完臺灣的醫師執照,也完成不分科住院醫師的訓練,才自行申請出國。對於想參與醫學研究的在校醫學生,倪院長的建議是:「現在學校、老師都會提供很多的機會,也可以透過學長姐得知很多的管道。」也就是說,關鍵在於學生自己主動思考,是否想要嘗試做研究。

對於培育醫師研究人才,倪院長提出了兩個關鍵字:一個是跨領域,一個是國際化。「當一個問題產生時,要解決問題,不是只靠科學家,還需要很多其他人,來幫忙解決問題。」真正要解決問題,絶對不是只靠單一領域的人來解決,一定要跨領域,學習如何跟其他人合作,結合不同團隊的力量一起來解決問題。鼓勵醫學生多樣發展、跨領域學習不同的知識,創造「斜槓人生」。

此外,國際化的趨勢也不容忽視,尤其在網際網路發達之後,同樣住在地球村裡的人們,已經無法不與世界接軌。「我們所希望的國際化,是立足臺灣、放眼世界」,倪院長以台積電為例,現在全世界上,三奈米晶圓的規格,就是由台積電來制定。雖然台積電已有外資進駐,未來亦可能不再是臺灣的企業,但國際化一樣是臺灣的品牌價值。同樣的,醫學科學研究的發展,也不能排除跨領域與國際化,如此,才能建立臺灣醫學科學研究的視野與地位!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倪衍玄


✨✨✨✨✨✨✨✨✨✨

一如初見的教育信念,興趣與踏實的平衡點

梁仁峯 / 臺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實證醫學科主任

梁仁峯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2018 年至美國休士頓大學 (University of Houston) 攻讀教育學碩士 (Master of Education, M.Ed.),同時間亦到美國貝勒醫學院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見習臨床醫學教師培育制度,於2020 年回臺。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實證醫學科主任、神經內科主治醫師,亦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訪談日︰2022415


 踏入醫學教育 發掘箇中樂趣

梁仁峯剛開始擔任臺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主治醫師期間,同時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負責教授「溝通技巧」課程,過程中他發現同理心與醫學生的身心狀態息息相關,包括他們在工作上是否面對無法負荷的壓力,或者因臨床工作導致筋疲力竭,進而造成他們失去同理心,從那時開始梁仁峯發現自己對這些課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身為北榮最初的幾位專責「教學型主治醫師」,梁仁峯當初上任被指派的第一個任務,是參加教師培育活動與 OSCE(註一)培訓,並且在院內推廣 OSCE 的觀念,除了培訓考官,也辦講座跟研討會,以幫助大家逐漸接受這項新政策。

教學型主治醫師由對醫學教育抱持熱忱的醫師擔任,他們的臨床服務與教學研究佔比約莫 3:7,梁仁峯分享:「實際上臨床服務與醫學教育密不可分,若脫離臨床服務,那麼在規劃醫學教育研究上,容易產生溝通的盲點。單純只做醫學教育研究的人,若對臨床第一線的狀況不夠熟悉,常與臨床醫師的想法出現分歧,這時醫學教育專責醫師所扮演的,便是兩者之間溝通橋樑的角色。」因此,如何縮短臨床實務與醫學教育決策的差距,降低醫院職場衝擊,正是梁仁峯一直以來的目標之一。


臺灣醫學教育的不足 堅定出國進修之決心

激發梁仁峯前往貝勒醫學院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BCM) 的教師培育中心,觀摩師培制度的動機,乃是他想將臨床實作與醫學教育的理論基礎結合,為培育下一代醫師扎下根基。2017年,北榮曾邀請貝勒教師培育中心主任 Dr. G. Singhal 前來演講,透過她的引薦,梁仁峯獲得到美國休士頓進修的機會,也成為該中心第一位前來觀摩醫學教育的跨國訪問學者。

梁仁峯不諱言:「以前的情況是,只要醫師的資歷達到某一程度,就會被委派負責教學行政職責,但在此之前,這位醫師可能從未受過教育相關的訓練。」然而,醫學教育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尤其臺灣的醫學教育似乎長期以來都是西方的跟隨者,梁仁峯認為唯有出國拓展自己的視野,才能學習到如何組織完整的醫學教育研究、進行相關研究工作,以及培養教學風氣及文化的方法,以帶來更多的成長與突破,這是臺灣一直以來非常缺乏經驗的部分。

另一方面,各國的醫學教育有各自的文化獨特性與環境,因此大家關心的議題可能都不一樣,比方說: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一般是跟全世界競爭,力求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但醫學教育的研究要投上很好的期刊,比自然科學或臨床醫學難上許多倍。「臺灣的老師曾跟我說,不要為了做研究而研究,做研究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且他希望我們從實務發現問題,找到問題來做研究,對學術產生貢獻。」醫學教育並非所謂主流的市場,要找到讓國外學者有興趣的題目,其實相當困難。在臺灣做醫學教育研究便是要接受挑戰,迎難而上,不是嗎?


收穫非凡見識 建立相關人脈

梁仁峯分享在貝勒醫學院進修期間,有機會參與為期一年的教師培育課程 (Master Teacher Fellowship Program),這個課程每週必須耗費好幾個小時完成作業,還要向科部收取不便宜的報名費。每年招收四十位學員,但報名人數都在一倍以上。換作在臺灣,梁仁峯認為大家可能會覺得這類教學相關課程無法帶來好處,因此不想參加。他把握機會跟參加此課程的美國醫師聊天,藉此探討大家願意參與的動機,才了解了當中的來龍去脈。

在國外最主要的收穫除了見識師培教育的運作,梁仁峯也建立了國際觀及不少人脈,對日後做研究帶來助力。他與國外指導老師保持緊密的聯繫,除了共同主持了一場歐洲醫學教育學會主辦的線上工作坊,也討論了 BCM 與北榮或陽明合作建立臺灣醫學教育實證醫學中心的可能性,藉由系統化的研究鑑別不同教學方式帶來的效果。


興趣支撐夢想 耕耘醫學教育

除了醫學教育,梁仁峯認為醫學生的職涯輔導也非常重要,他發現醫學生在做選擇的當下,往往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因此常做出不適合的抉擇,目前他也正在努力思考要如何系統性地改善這個問題。梁仁峯分享:「我們一生中面對的選擇很多,而個人興趣是關鍵,我認為投入有興趣的事情一定不會錯,且每個領域只要做得好,都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誠如身為神經內科醫師的梁仁峯,雖曾錯失到美國唸博士班及選擇泌尿科專科的機會,卻也因著對神經學及醫學教育的興趣,甘之如飴地背負教育的使命。

梁仁峯認為,優秀的醫師擁有臨床實務經驗,若願意投入醫學教育領域,更能有效幫助醫學生或年輕醫師。他也進一步說明,一位醫師科研人才必須具備極佳的洞察力及領導能力,在臨床實務中發掘問題、帶領團隊做進一步研究,同時也必須具備極佳的溝通能力,才能與不同領域的人有效對話與溝通協調。


投身醫學教育 初心永不改變

    投身醫學教育的梁仁峯,認為其核心價值在於培育將來的醫師,並且讓醫師科學家的價值發揮得更好。在未來的 AI 世代中,梁仁峯認為醫師最不可取代的價值,就是專業溝通的能力,因此持續投入醫學人文與醫療品質的醫學教育,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談及梁仁峯對自己未來的期許,他倒是一如初心,埋首醫學教育且樂此不疲,並盼望對教學多年的堅持可以得到正向的肯定;對未來的醫學生產生正循環;對臺灣醫學教育的環境帶來貢獻,若是十年後能與現在的自己對話,我想他會笑著說:「謝謝你一直都在,沒有離開。」


註一:OSCE(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即「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評估」,一種經設計的模擬臨床情境測驗,評量醫學生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方心逸

校稿及潤稿:李宜蓁、謝曉悅

審閱:梁仁峯


✨✨✨✨✨✨✨✨✨✨

機會,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留給準備好的人

王緯歆 /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王緯歆

於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完成總醫師訓練後,2014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至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 UPMC)進行臨床研究。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訪談日:2022年4月18日


人生有限 速累積達成目標的實力

「我們的生涯與生命有限,為何而做才是重點,因此為了要達成目的,需要先完成最低限度的要求。」比起學術研究,王緯歆對於臨床更富熱忱,但他明白要考取專科醫師資格,就得先發表SCI(註一)論文,趕在 R3(註二)時期,便完成此項門檻。

臺北榮民總醫院希望初升等的主治醫師,把握機會出國進修,幸運的是,王緯歆在總醫師時期,得施養性主任的協助與許秉權主任的推薦,申請到 UPMC 的顱底實驗室,藉由榮總的國際研究計畫與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獎學金,讓王緯歆能在留職期間,無後顧之憂地帶著家人一起出國,朝夢想目標前進。

王醫師回憶道:「醫院交付我的主要任務,就是去學習用內視鏡做顱底手術,並且複製他們的團隊運作。當時覺得不用管醫院工作,只要完成研究計畫,其他時間還可以看別人動手術,或做想做的事,是人生最自由且快樂的時光。」到國外臨床現場看到驚人的示範手術後,是國內做不到的程度,超乎王緯歆的想像,因而決心積極學習。

他原以為能獲得研究計畫與指導,但起初半年根本乏人問津,主因是實驗室中的計畫與資源,會優先提供給當地的臨床研究員。所以,王緯歆改變策略,向國外團隊主動提案,才獲得實作機會,甚至因表現優異,計畫源源不絕,而從一年的進修期程延長至兩年。 

擁有實力與人脈 能在機會出現時一躍而起

顱底手術研究有大量影像處理需求,讓過往因興趣而投入攝影的他,有機會大顯身手。王緯歆將原本品質不佳的影像,精修成圖譜等級的水準,因而獲得實驗室導師的重用,甚至被欽點在一週內挑選適當的圖片加入待投稿的論文中。他甚至成為實驗室中最資深的幕僚,所有資源皆交由他分配,就連導師受聘至史丹佛大學時,也有意帶著他一同前往。

評估了時間成本後,王緯歆認為留在美國等於是從頭來過,最終選擇回臺灣發展,兩年的歷練讓他累積了非常多的資源,包含獲得十顆精美的頭顱標本,一顆要價三千美金、裝滿 2TB(註三)硬碟的醫學影像,以及人脈,促成了他人生中重要的轉捩點。

於 2017 年,王緯歆受 UMPC 同實驗室朋友邀請,一起參與當年實驗室導師至西安主講的醫學會議。出乎意料的是,因導師的航班延誤半天,王緯歆頂著壓力代打,協助上午的示範解說。原以為像過往在實驗室一樣,是場四、五十人的小會議,到了現場才驚覺,竟是實體加線上轉播,約17,000 人的巨型會議。

王緯歆表示:「17,000 多人,現場有四、五百人。要不要換一個人講啊?因為大家不認識我,就像本來請了大明星,卻找了臨時演員來。」未料,當天講完後,很多人來詢問:「哎呀!王教授,下次不用找他們來,你自己講就好了。」頓時讓王緯歆受寵若驚,自此之後,邀約不斷,一卡登機箱、一台 3D 投影機成為他的標準配備,邀約鼎盛時期一年有二十場演講,平均每兩週就要去一次中國。

臺灣的醫學領域,通常是按輩份分配資源,然而王緯歆因頻繁獲邀到中國的醫學會議分享,認識了來自全世界的頂尖專家,「跟我年紀相仿者,都不知道在哪,我卻能跟這些大人物平起平坐,非常違和!」王緯歆謙虛地笑笑,參加國際研討會,他隨意坐在角落也會有國外專家前輩來攀談,他似乎闖盪出一些名氣,令人不得不側目。

除此之外,他認為頂尖強者,需靠團隊合作,王緯歆認為,民眾之所以選擇醫學中心,更多是信任這家醫院,才認定你這個醫師的優秀。「就算是最厲害的 F1 賽車手,如果沒有團隊的協助要怎麼比賽?我們之所以夠好,是因為有團隊。」就如他的手術,也需要與耳鼻喉科的藍敏瑛主任共同合作才能完成。選擇去外面工作,可能會擁有數倍的薪水;像是明星球員,被高薪挖角到一個普通的球隊,可能反而更痛苦,因為少了優秀隊友的協助,明星頂多成為吸引注意力的廣告招牌,但無法達到一樣的成就。


回歸目的與本質 認清自我定位

「人家尊稱我為老師,其實我很心虛,並非真的能夠指導什麼,頂多能給一些建議;我也不認為自己是科學家,做研究也不敢當,充其量只是會做研究的醫師。因為我看過真正的醫師與科學家,但醫師就是醫師,科學家就是科學家。臨床工作要做到頂尖,兩者不可能同時並行。你必須承認:『你對病人付出的時間有多少?』」王緯歆觀察到,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天賦強項,有些人熱衷於傳承,在教育上能因材施教;有些則是深耕臨床、將手術技術淬煉到爐火純青;有些善於學術,思考非常靈敏且見解獨到,像是他在美國卡內基大學認識的臺大醫學系畢業的學長,專注於功能性磁振造影研究,完全不碰臨床事務。

「人要回歸目的,知道自己的本質,一切專長都需要累積。」他認為,放在頭銜前面的詞只是形容,可以成為用科學方法增強臨床能力的「科學家」醫師,或是專注研究並解決臨床問題的「醫學」科學家。然而,時間分配的比重絕對不是一比一,否則什麼都不是,只要偏重一項,就無法成就另一項。


提早探索不設限 拉高格局展視野

    「應該用一、兩年跟著有經驗的團隊,來搭建自己的基礎知識,再回到工作上驗證;而不是藉著病人的慘痛經驗,來讓自己獲得成長。」王緯歆坦言,臺灣目前能提供的臨床案例與研究資源較少,如果沒有人持續放眼國際、走在技術前緣,臺灣的內視鏡手術還會停留在十幾年前。研發腳步停滯,人將停止成長,讓患者承擔額外的臨床風險。

    王緯歆提醒:「儘早做好準備、多方嘗試,甚至跳級探索都行。一旦見過世界有多大,回頭才會知道這些都只是小小的過程。」他鼓勵後進們,不要拘泥於現在的頭銜,就算只是實習醫師,也可以視自己為住院醫師、甚至是總醫師,你的態度將會更積極進取、熱忱主動,並且更能夠宏觀地考量自己的職涯發展,不過於妄自菲薄。


 

註一:即科學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出版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其透過嚴格的選刊標準和評估程式挑選刊源。因此,能被收錄的期刊為全世界最重要、最有影響力者,而能刊登於此類期刊的研究,皆具有一定程度的說服力與代表性。

註二:住院醫師 (resident) 第三年

註三:即儲存容量單位 (terabyte),1 TB 等於 1,000 GB 或1,000,000 MB 。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林豈瑛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王緯歆


✨✨✨✨✨✨✨✨✨✨

創新——推翻醫師科學家的定錨效應

楊智傑 / 臺北榮民總醫院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副主任與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與醫學系副主任

楊智傑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91 級畢業,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大學在學期間即完成期刊論文的發表,以傑出的數理基礎,和自學的程式能力,2014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精神科相關之腦影像與睡眠研究。之後三度前往美國哈佛醫學院深造腦科學研究與任教;返臺後,致力於行動醫療科技、腦刺激研究、醫療人工智慧發展,及數位醫學暨智慧醫療之推動,落實「醫師科學家」運用科技促進醫療的職志。


訪談日︰2022421

 

醫師科學家的無極限開展

以測量心跳公式探討馬洛與莎士比亞劇作爭議,拿下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School)的馬洛劇作傑出研究獎(Calvin & Rose G. Hoffman);以數學方法 Caus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驗證突破諾貝爾獎得主格蘭傑(Clive Granger)的「因果關係」大哉問,並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還成為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旗下刊物《數位醫療》獨一無二的臺灣籍編輯委員,擁有哪些能力的醫師科學家,才能達成以上傲人的里程碑?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後,數度前往哈佛醫學院,進行多項腦科學研究,並在 2019 年卸下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一職的楊智傑,返臺至今屢創跨領域佳績:利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及人工智慧(AI)發展出精神疾病大腦圖譜;帶領團隊與中華電信合作,開發出以心電訊號及血氧訊號進行人工智慧評估的技術及居家睡眠評估平台,持續打破「醫師科學家」的天花板。

2020 年,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全國首創「醫師工程師組」,鼓勵醫學生們在校涉獵多領域,跨足電機、資工,以工程為基礎進行醫學研究;2023 年,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系也成立「醫學電資組」並開始招生。

 

懷抱興趣的「我想做」為哈佛鋪路

楊智傑在大學時期,先後投入不同教授帶領的生理訊號分析,並陸續拿下榮陽暑期計畫和美國在華醫藥促進局的研究計畫第一名。大六與大七進入神經外科加護病房實習時,他在網路上發現哈佛醫學院 PhysioNet 實驗室有預測心房震顫發生的挑戰。

在 AI 尚未問世的年代,該挑戰開出的題目是「從正常心跳訊號預測心房震顫何時發生」。雖然資源和概念都相對匱乏,但解析訊號特徵和做統計預測後,他把成果投稿至《Computers in Cardiology》期刊,認識 PhysioNet 實驗室的老師和工程師,因此埋下畢業後前往哈佛任教的契機。

大七實習時,楊智傑分別前往哈佛醫院心臟科及紐約長老教會醫院的放射科實習一個月。隨即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的研究成果,就是如何區分心跳的特徵,並利用分類樹做處理。

學生時期的「我想做」,讓他在畢業前就擁有發表期刊論文的紀錄,也為日後做學術研究鋪路。「坦白講,自己在美國時有過放棄的念頭,畢竟一個人很孤單。這念頭閃過時,重要的是把自己融入環境、堅定把事情做下去的信念。碰到困難,不要放棄。」充滿文化衝擊的兩年,為他建立扎實的適應及調適能力;回國開始博士學業、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到嘉南療養院一年、拿到臺北榮民總醫院專科醫師資格、竹東分院下鄉兩年後,2010 年年底他回到臺北榮民總醫院成為精神部主治醫師。

「當時,精神部發展的業務就是睡眠,我們用了一、兩年的時間把設備、場地、催眠技師訓練好,也開始提供臨床檢查的服務。」2013 年,精神部與胸腔部整併為睡眠醫學中心;身為睡眠中心創始人,在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支持下,他決定舉家前往哈佛睡眠中心,進行為期一年半的長期進修。

「只要把醫學院讀完、跟著現有的制度,並且與時俱進的吸收知識,就能成為稱職的醫師;但醫師科學家不同,一定要有鑽研某個技術或知識的興趣,還具備創新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特質。」這段時間,他與不同合作對象進行不同主題研究,例如:以新的訊號分析方法,尋找精神疾病與重症患者的腦影像及腦波生物標記、以太極拳運動治療憂鬱症、失眠研究的歷史與趨勢,及糖尿病患者腦功能研究等。 

他認為:「不管在職場還是創業合作,創新思維都帶來一些改變,也讓我成為願意走在前面的人。」結束進修返國後,他完成最後一年的公費臨床服務要求,再度攜家帶眷前往哈佛、擔任教職達四年的時間;因不忍孩子長期被迫適應不同國家文化及家庭因素,2019 年他終於決定留在臺灣、回到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就職。

 

「師徒制」成為創新的羅盤

時光荏苒,經過國科會計畫、民間合作計畫、回到北榮,楊智傑在院內擔任研究型主治醫師,同步深耕臨床、研究及教學,總是固定安排時間與學生一對一討論的指導方式,讓他成為學生們口中的「時間管理大師」。

「很多教學需要師徒制,一起討論等於一起參與事情的推動;沒有一對一進行對話,不太可能有實質進展。不管是在實驗室或是碩博班學生,我都很期待能有師徒制的帶領。」求學路上幸運與許多良師結緣的楊智傑認為,北榮跟陽明是兩個獨立的體系,在既競爭又合作的情況下,相較同一個單位來說,反而能激盪出更好的發展。

他也提到,想成為領域裡的翹楚,就勢必要和全世界競爭。臺灣目前的困境有兩個:國際交流不足、國內科學人才無法與國際連結在一起。在臺灣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不少,如果能突破這些困境,將更能吸引醫師加入科學研究行列。

四度前往哈佛醫學院,做為實習生、博士後研究員、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栽培的主治醫師,以及擔任大學講師及助理教授,楊智傑在不同生命階段中,與出類拔萃的各國醫學人才在睡眠醫學、精神醫學及跨領域醫學激盪出全新視野,並帶著異國的滋養和眼界回到臺灣。

 

興趣、創新、同理三位一體的全方位醫師科學家

  一個人能專精的領域或許有限,但若懷抱「創新思維」持續在臨床、研究和教學耕耘,要碰撞出AI、專利,甚至是文學的跨域議題,並做出貢獻的機會其實不少。

他認為,求學時期加入「醫師科學家組」或「醫師工程師組」,並非做這些事情的唯一途徑,重要的是「到底有沒有興趣」以及「興趣有沒有被引發」。

   「抱著想了解或解決問題而來,會比單純好奇更有動機;當興趣被引發、環境有資源支持使興趣能被持續,做研究這件事才能有更多展開。」對楊智傑而言,不管做什麼事,沒有誰的起點比誰高,懷抱興趣和不放棄的精神,才是推進的最大原動力。「不要為了出國而出國,一定要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去到那裡才真正有用。」

    從楊智傑的歷程中,不僅能看到醫療與科學結合、激盪出的火花打破普羅大眾對於醫師一職的框架;更感受到他以同理心為基礎,投入教學、臨床與研究,打造出最適切的解決方案造福學生、患者與社會。 

    楊智傑帶著多重身份持續在臺灣推進跨領域研究;「杏林春暖,兼善天下」的醫者不論下錨何處,都將引領醫界揚起巨帆,往未知卻值得期待的航道推進。


參考資料:

1.醫者為生命而來科技為生活而生 (April7,2022)。網址:https:// talk .ltn.com.tw/article/paper/1510153(May27,2023)

2.裝病或真病?解決諾貝爾級難題的臺灣醫師楊智傑用 AI 畫出精神病人的腦內風暴(August21, 2020)。網址: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606

3.最強科系+ 1陽明交大推跨領域「醫學電資組」(Fed24,2023)。網址:https:// tw.news. yahoo.com/ 最強科系 -1- 陽明交大推跨領域 - 醫學電資組 -054528174.html?guccounter=2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陳姸伶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楊智傑


✨✨✨✨✨✨✨✨✨✨

高度決定人生態度:合作的力量帶來成功的契機

馮嘉毅 ∕ 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科主任

馮嘉毅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2014 年,他擔任主治醫師第四年獲得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至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CSF) 胸腔及重症醫學部擔任研究員,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感染免疫科科主任。

 

訪談日︰2022422

 

學習與開拓視野

 新冠肺炎疫情讓身為呼吸感染免疫科科主任的馮嘉毅忙得焦頭爛額,他除了是一名溫暖的醫者,也是優秀的指導者,更是一位專業的研究者。馮嘉毅的專長是結核菌相關領域。透過醫院老師的介紹,馮嘉毅決定趁年輕前往美國進行基礎與臨床研究。

出國進修這個決定對馮嘉毅來說,不僅僅是學習。擔任主治醫師滿三年的他,抓住最後的機會,至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行研究。這個特別的決定使他必須放下臨床事務,攜家帶眷前往人生地不熟的美國。馮嘉毅回憶,由於其他醫師朋友的幫助,到美國安置的過程並沒有遭受太大阻礙,這些夥伴也是他在國外生活的一大助力。

在出國進修的這段日子中,馮嘉毅見識到國內外研究環境的差異。除了研究經費較充足,提供足夠的人事與軟硬體費用給研究者們外;美國的醫師科學家們也較少被行政、臨床與教學職位纏身,能專心致志於研究上。即便如此,馮嘉毅仍非常喜歡在臺灣的醫師工作,這份工作除了能讓他得到額外的研究機會外,還能認識在不同研究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才。

而這趟旅途也使馮嘉毅收穫滿滿。「在美國學到的研究技術或方向,一定會讓自己的研究經驗得到修正;而另一個很大的影響,則是能認識到其他國家在這個研究領域上的重要領袖。」據馮嘉毅所言,這趟學習之旅能帶給他嶄新的研究技術與充足的研究經驗,也給予他更多機會,結交國外學術圈中的領導人物、建立合作的橋梁、開創全新的研究空間。 

 

工作與時間掌控

自出國進修後,馮嘉毅回到臺灣的時間已經五年有餘;他對時間的掌握獨樹一幟,身負行政、研究、教學職務的他,總能在各種零碎的時間中將事情完成;馮嘉毅的師長曾對他說過:「當你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完成一件事情,是因為你沒有把它放進你的行程表中。只要你把它放到行程表中,就自然會去把它完成。」此後馮嘉毅將這段話放在心中,有條不紊地完成該做的事情。

 馮嘉毅也坦言,若現在給他機會放下工作,再次前往美國進行研究,會比之前有更多的考量。一來身為一位主治醫師、一名科主任與一位研究者,中、長期的國外進修很可能會影響到病人的診治、科務的發展與實驗室的運作,若離開崗位,這些事情勢必會有所延宕;二來他認為單位內持續有年輕優秀的醫師升任主治醫師,若有出國的機會,應該將這些機會與資源留給年輕的新血,讓這些年輕的醫師獲得成長,學習更新的技術,可以有助於他們未來的發展,也能撐起醫院與團隊的未來。

 

見識與回饋

    國外進修的經驗,讓馮嘉毅看到臺灣的不足與研究方面的優勢。首先,他認為醫師科研人才除了擁有臨床敏感度外,也需要與許多基礎科學,如物理、化學、數學的教授、研究者們溝通、合作,過往與交通大學合併前榮陽體系的數理人才較難接觸,在兩校資源整合後,這個問題便得到疏通的管道;然而,馮嘉毅也提到,目前兩方合作的頻率、強度仍不算太高,希望在時間與世界潮流的催化之下,能加速兩校的磨合。

    再來,馮嘉毅也提到臺灣需要的並不是更多的醫師科研人才,而是讓不同的醫師都能在這個領域內找到自己的定位:「我覺得臨床研究表現好的醫生,自然值得給他更多的資源來發展;但是對研究表現相對沒有那麼優秀的醫生,也應該要肯定他其他發展的面向,給他公平的評價跟對待,以及持續發展的機會,這才是最重要的。」儘管科學研究對於現在的醫學界至關重要,但並不一定每位醫師都需要投入醫學基礎研究的行列:有人專注於病情診斷;有人在開刀房一展長才;也有人想成為教學型醫師,為國家未來的樹苗盡一份心力。醫院集合不同的專業領域人才,人才擁有諸多相異的志向,馮嘉毅認為現在需要的並不是將這些箭頭擺往同一個方向,而是讓每一位醫師都能發揮所長,在不同的領域都能得到等值的肯定與鼓勵,走向自己冀望的道路,豐富醫院的人才資源,提高臺灣的人事利用效率。

    最後,馮嘉毅鼓勵後輩,無論最後選擇從事什麼行業,都要努力把工作與興趣結合。工作的熱忱就像一條富有彈性的橡皮筋,若對其沒有興趣,就好比用力將橡皮筋扯緊,逼迫自己面對工作,如此一來橡皮筋很快就會彈性疲乏,工作也無法長久;反之,若把興趣與工作結合,自然能夠做得快樂、做得長遠。馮嘉毅也提到,成就感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若付出能帶來相應的成就,才能支持自己繼續前進。

 

團隊合作與大局觀

    馮嘉毅用他的言語傳達對於未來的寄託。現年四十八歲的他,不因為自己的高度而自滿,他十分看重團隊合作與溝通的重要,對馮嘉毅來說,社會是一個群體,而不是一群分散的單體,即便自己的能力不足,只要與他人合作也能順利完成工作,發揮「1+1>2」的效用。相反的個人能力再好,若沒有透過良好的人際關係來有效的調動資源,也只會事倍功半。

    再者,馮嘉毅身兼數職,因此,他在看待事情時,不只從個人的角度出發,而是放大眼界,從旁觀察整個體系的運轉,使他對於醫師科研人才的培育以及臺灣醫學研究遭遇的困境,都能一針見血地點出問題,並找到解決的方法,擁有宏偉的大局觀。

    即使非常繁忙,馮嘉毅仍享受著他的工作,他用豐富的人生歷練譜出一首美麗的交響曲,悠揚而婉轉的旋律感染了周圍的人群,分享他與眾不同的人生觀,馮嘉毅期許十年後持續從臨床工作中找到成就感與樂趣,也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真正幫助到有需要的病人。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鐘彥丞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馮嘉毅


✨✨✨✨✨✨✨✨✨✨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轉譯研究之路的拓荒者

陳世彬 /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及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治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陳世彬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91 級畢業,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於 2012 年取得博士學位後,赴哈佛醫學院麻州總醫院神經血管研究室進行博士後研究兩年。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並於 2019 年獲得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21 年獲得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青年醫藥科技獎,2022 年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自 2015 年起,連續七年獲得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優良教師獎,2019-2021連續三年獲醫學院院級教學傑出獎。


訪談日︰2022 年 4 月26 日


令醫界「頭痛」的人體病症——頭痛

在人體的所有病症當中,最難理解的病灶處應該是腦部的病變。腦瘤在發生初期可用斷層掃描配合圖像方式判定,唯有頭痛或偏頭痛,這是一種常見疾病,卻與病人主觀感覺相關,不容易找尋頭痛病癥的根源。陳世彬在頭痛的研究領域擁有一席之地,得自他浸淫多年基礎分子實驗與動物實驗的成果。陳世彬於 2021 年以〈頭痛及複雜性神經血管疾病機轉之轉譯研究〉一文,獲得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青年醫藥科技獎。

2012 年,他赴美國波士頓的哈佛醫學院麻州總醫院中風及神經血管調節研究室,該研究室由國際研究腦頭痛與中風權威的 Moskowitz 教授創立,進修偏頭痛之病理機轉。並受 Moskowitz 教授的學生 Dr. Ayata 教授與 Dr. Katharina Eikermann-Haeter 等人指導,陳世彬直言收穫頗多。出國以後,才知道原來國外對於「頭痛」這一研究主題已有系統性認識,累積相當多的研究觀察。


照步走的求學歷程

陳世彬在研究所以前的求學歷程,與一般醫學院學生求學歷程無異:醫學院畢業後擔任神經內科住院醫師,第四年擔任總醫師。之後因為是公費生,需要下鄉服務,但同時也考取了臨床醫學研究所的博士班,並且在博士學位期間成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陳世彬獲得 102 年榮陽卓越醫師培育計畫獎助資格,以「博士後研究員」的名義出國進修,是最早一批接受榮陽計畫獎學金赴外在職進修的北榮醫師。陳世彬早在 2010 年即提出國外進修的申請,待 2012 年才成行。出國經費第一年是拿行政院支持的出國研習的經費,第二年的進修經費使用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補助。多虧這筆獎學金的大力補助,為他這趟出國長期進修之旅,帶來不一樣的探索面貌。


找尋頭痛專家 海內外皆有大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鼓勵醫師在升任主治醫師時,有一段空檔期,建議趁這時間考慮出國進修,學習醫療新知、開拓眼界。因此陳世彬在國立陽明大學完成臨醫所博士班訓練後,選擇出國觀摩國外研究新進的實驗室,希望引入臺灣國內亟待建立的頭痛動物模式。

陳世彬提到「頭痛」疾病的特殊性:其他的腫瘤、病毒感染、免疫問題等等,都已經有了研究模式,但唯獨「頭痛」這個領域,它是一種主觀的感覺,比較難找到固定的法則或是病發模式。臺灣頭痛臨床研究領域,最權威的研究專家當屬王署君教授。現在純粹以基礎醫學來研究「頭痛」疾病的人真的很少。在臺灣,這領域是「尚待開發」的狀態。

陳世彬想從基礎醫學與動物模式來研究「頭痛」的機制,補足國內研究欠缺的這一塊空白。2010年的臺灣在這方面的研究,極度匱乏——沒有專業實驗室、沒有儀器、沒有實驗動物。這幾點成為陳世彬想出國學習的強烈動機,把國外這方面的技術帶回來,是他自己想要達成的重要使命。

陳世彬在住院醫師時期閱讀過一篇研究報告,得知在哈佛醫學院麻州總院有一個這方面技術領先的研究室,自己曾經寫信去想加入研究室,卻石沉大海,杳無音訊。直到一次在臺灣舉行的學術研討會,有位加拿大主講貴賓讚許陳世彬醫師的投影片,並且與陳世彬想去的研究室熟識,這才搭起了橋樑,促成出國研究的美事。這邊要特別說明:一些世界知名的醫學研究室,一年收到數百封自我推薦信函不足為奇,有時候根本沒打開就直接刪除,但若有熟識的人推薦,成功的機率就高很多了。


海外進修 勇敢迎接挑戰

陳世彬坦言,到美國以博士後身份參與研究,他遇上了兩個大挑戰:

第一是適應問題。因為原來的研究室主持人屆臨退休,而他因為生了一場病不得已延後半年出國。因為這樣的時間差,以至於他去到當地,必須與新的研究室主持人建立新的關係。一開始的時候,陳世彬參加研究室內各項大小學術討論會議,總是被「電」得很慘,語言溝通是一大障礙,還有文化環境的適應問題。每當他遇到會議上答不上來問題的時候,他需要回去看大量的論文資料,以便在下次會議上再回答。所以他在美國的那段時間,總是最早到、最晚走。他也努力與其他實驗室夥伴建立關係,看看大家需要甚麼幫忙。大概要過了三個月之後才被研究室的所有成員認可,開始試著做自己的實驗。

陳世彬在實驗室的前三個月當中,唸了六百篇論文。其中臨床類的研究文章是他所熟悉的,反倒是他想攻讀的基礎醫學類,裡面都是生物細胞與分子的實驗,的確要花好一番力氣才補得回來。

第二是生活開支問題,出國兩年期間的博士後研究,是無任何收入的。先前提及支持陳世彬的第一年經費是行政院支持的進修公費,需要回國服務;第二年是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進修經費。這些經費相較於國外昂貴的生活費而言,仍算是杯水車薪,儘管第一年有醫師底薪,以及積攢了一些先前的收入。陳世彬曾經想過直接在美國考醫師執照,或是取得美國獎學金留在美國做研究,不過想到父母親還在臺灣,且應該回報過去國家、醫院及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的栽培與獎助,還是選擇回國服務。


連接臨床與醫學研究的橋樑

陳世彬個人研究能力出眾,曾多次獲得公開的研究獎項,獲選連續好幾年的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優良教師,所產出的研究結果傑出。在 2021 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分,發表了十篇論文,其中包含了臨床與基礎實驗。他目前是「研究型主治醫師」——自己做研究,到醫院看診,同時負擔醫學院學生的教學工作。加上帶領研究生進行實驗的時間,算是兼顧了研究與教學。

其實每位受訪者對醫師科學家的定義,都幾乎來自於自己的生命歷程。陳世彬認為:「醫師科學家最重要的能力或特質,是可以找出臨床重要的、未解決的問題,然後用基礎科學的觀念或是方法,來探討這些問題。得到實驗結果之後,又將答案轉譯回臨床,直接改善病人的治療成果與品質。」換句話說是「兩個角色都能有傑出表現」並且穿梭於其中。

以自身例子而言,他因為多了兩年的基礎實驗研究,他自己「臨床和基礎實驗都還算可以」,所以無論是只熟悉臨床卻不熟悉基礎實驗的醫師,或是熟悉基礎實驗卻不熟悉臨床的研究人員,他都可以擔任雙方的溝通橋樑,促進這兩個領域理解彼此的想法。


對學弟妹的勉勵

陳世彬同時也是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的教授,自然關心目前校內醫學系 B 組「醫師科學家」的學生,他們晚三年進入臨床工作,然後換得一個碩士學位,再進入醫師實習的訓練環節。他用自己的經驗分享,做實驗研究真的需要體力,如果有志於做醫學學術研究的年輕學子,倒不如趁年輕把基礎實驗底子打好,盡早出國進修。當然如果等到完成住院醫師完整訓練,取得醫師執照後再出國進修,則可能是比較有保障的方式,各有利弊。其實國外對於醫師科學家的栽培資源與支持是遠超臺灣,這可能是在學的醫學生還看不到的遠景,建議未來可以考慮的生涯規劃方向。

針對自身的出國經驗,陳世彬希望學校可以籌組一個「經驗傳承」的平台,這個平台要交流的並非是學術上的,而是出國之後的人際關係、生活指南、國外文化適應的方法之類的訊息。甚至可以介紹當地如何買機票、如何租房子種種經驗分享。

他一直記得,剛到波士頓不久即遇到百年大雪,一個人走在寒冬下雪的波士頓街道上,那樣的情境和心情。的確這樣生活上的瑣事容易干擾學術研究進行;國外的實驗室也會因為國情與民族性,每個實驗室的「個性」也不同,這也是可以進行經驗傳承之處。 

最後,出國進修所花費的兩項重要物資:時間與金錢。無論是出國念研究所或是博士後研究,或是博士班,起碼都是兩年時間。這兩年當中,可能你的醫學系同儕會跑在前面的位置,而出國進行研究,取得了最新的醫學知識與經驗,成為未來醫師職涯發展的基石。陳世彬沒有評論說「哪一個比較好」,端看每個人對價值的判斷。

陳世彬現在回顧國外的那兩年經歷,認為他算是引入一個火種或是火苗的概念,把國外最新的轉譯研究方法帶回臺灣來,落實在地化,照顧臺灣民眾的健康。陳世彬透過自己的努力,在臨床服務、醫學研究、醫學教育教學等方面,取得眾多傑出成就和貢獻。

「所謂醫師科研人才,是要從臨床的現象去觀察,然後找出問題,用基礎醫學或觀念,找出可以解決的方法或是管道,來回饋到病人身上,幫助病人解決病痛。而卓越的醫師科研人才,是要在這個過程當中,對於疾病或病人,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是陳世彬自己對於醫師科研人才的定義,也是他對自己的期許,能為世界、臺灣的醫學研究做的一點貢獻。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連尚文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陳世彬


✨✨✨✨✨✨✨✨✨✨

秉持助人的初衷與熱忱  踏完出國研究的辛苦路

李癸汌 /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內科學科兼任教授

李癸汌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90 級畢業,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所博士,於擔任主治醫師第七年時, 2015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至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進行博士後研究。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訪談日:2022年4月28

以人為本——研究,是為了幫助更多病人

在李癸汌的觀念裡,醫生的本業是照顧病患,而研究是為了幫助更多病人:「我以前沒有想過要做研究,直到擔任總醫師時,跟病人有較多接觸,也稍微有時間可以思考,才發現『醫生只能治療三分之一的病,另外三分之一是用猜的,剩下的三分之一則完全無從得知』。表示不知道的事還很多,只能透過研究,找出治療患者的方法。」

因此,他選擇攻讀博士班,並於畢業後至國外學習。問到這趟學習之旅,為何不想拿文憑?他輕鬆地表示:「唸完博士,其實已經知道研究與學習的方法,不管幾個博士學位都拿得到。」其後,他選擇擔任臨床教師指導年輕的主治醫師,「已有兩位畢業了,他們拿到博士學位時,就好像你也拿到了一樣。」他笑著說。


決定出國 家人永遠是首要考量

李癸汌認為出國最重要的事,是把家人安頓好:「雖然舉家跟隻身前往的費用相差甚多,但我覺得人生不能只考慮錢,需要有家人陪伴,因此即使再選一次,我還是會和家人同去。」與家人同行有許多考量因素,當時他的兩名小孩正就讀小學,其學習狀況與學制的銜接都須納入考量。讓小孩及早接觸國外的世界,開開眼界。

當時許多相關資訊,需親自詢問同一州、同一間學校的留學生。因此,他建議未來可以建檔,記錄受獎助者出國至哪些國家、醫院,提供欲出國進修的後進參考。

 

出國後的第一個衝擊 研究主題與預期不同

由於肝硬化後期,以藥物治療的效果有限,因此李癸汌於博士班時期便鑽研肝硬化及肝纖維化,試圖探討早期介入,以預防惡化的可能性。在某次演講中,他結識了美國 UCSD 的指導教授,並得知對方除了做自己有興趣的肝纖維化研究外,也有做微生物相 (註一),因此決定前往進修。

當時國內在分離並培養肝臟相關初代細胞的經驗相對不足,而該實驗室擅長這方面的技術,因此他所設定的目標之一,是要學習如何分離初級肝細胞、星狀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及庫佛細胞。然而,實際進入實驗室後,卻發現研究主題並非肝纖維化,而是酒精肝老鼠,並囊括微生物相和腸肝軸 (註二),而他的題目雖然也有分離細胞,但主要是分離肝內的免疫細胞。


出國後的第二個衝擊 犧牲實驗小鼠時竟遭逢火災

國內較少有基因剔除鼠,國外卻是想做就能做,只要有實驗需求,就能做基因剔除與轉殖。他大嘆:「他們一個 PI (註三)的一間動物房,一個研究員養的小鼠量,可能就佔我們榮總的二分之一了」!

為完成研究題目,他飼養了高達一百籠的小鼠,常要同時照顧處理上百隻老鼠,但完全沒預料到原來小鼠那麼難養,還需剔除老鼠腸道上的基因,再加入一個轉殖基因,當時甚至沒有配種後的相關文獻可供參考。

令他最感驚悚的事,是已經養了好幾個月的小鼠,在獨自執行犧牲的當下,火災警報大作,「原以為是假的,結果居然是真的!好多人一直叫,四處逃竄,還不斷叫我離開以免死掉。我不肯,因為如果重做,要再耗費數月的時間。幸好,最後我平安無事。」李癸汌有驚無險地表示,幸好火災很快撲滅,實驗才能順利完成,沒有浪費鼠命。現代醫學的小小進步,常是用實驗動物生命一點點堆砌換來的,我們研究者能做的,便是不隨意浪費、消耗實驗動物,這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


拼命三郎轉換心態——認真「生活」

李醫師表示以往實習醫師和住院醫師時期,常需六日值班,禮拜一繼續上班。攻讀博士班期間,他要兼顧主治醫生角色,往往白天看診,晚上做實驗到凌晨。到了國外,要養很多小鼠,周末常去實驗室,若想帶家人遠行,就要拜託其他博士後研究員幫忙餵小鼠;反之,他們出遊也要互相幫忙,他感嘆道:「出國進修要慎選,我沒想到那麼累,不過有好有壞啦。」,緊湊的研究進修之旅,不比在國內輕鬆。

回國後的他,累積了實務經驗,變得更有自信,在心態上也有了轉變:「我以前比較拚,晚上會去做實驗,但現在不會了,一定會陪家人。在國外時發現只有臺灣人、中國人和日本人比較拚,其他老外都超爽的!」他認為健康與終生大事,都是人生的優先次序,因此「我一直期許自己,身體要顧好,不要讓自己後悔,務必盡力將家人和親友照顧好,並盡量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便有時候身不由己,但切記莫忘初衷,不要白走一遭!」他分享道。

目前他在時間分配上,以臨床看診居多,外加行政庶務與教學事務,有機會也會親自做實驗,晚上多讀讀文獻、寫計畫、寫論文、審論文等。但回國後的研究主題和節奏,掌握在自己手裡:「我很喜歡這樣,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李癸汌以人和動物為研究對象,著重在肝硬化及肝纖維化,也有血流動力學與糞菌移植等研究,期待能傳承這些技術給下一代。


具備研究能力,可開拓視野並提高競爭力

李醫師認為受過研究訓練的醫師,才知道如何提問與設計實驗,眼界也會比較開闊;倘若不考慮學位,只想學習如何做研究,也可以跟著受過博士訓練且願意傳授的醫院導師學習。然而,他建議對基礎研究(動物或細胞實驗)有興趣者,一定要唸博士班,若只想學生物統計,透過詢問與自學的方式即可。至於出國進修,他則認為能累積不同的經驗與人脈,並瞭解經營實驗室的方式與研究的方法論,進而提高研究競爭力。

李醫師定義一位稱職的醫師科學家,需投入轉譯醫學,結合細胞、動物與人體實驗,例如先從人體看到現象,再從動物體尋找機制,而後應用於人體治療。然而,他自認並非醫師科學家:「因為我臨床實務很多,沒有辦法投入足夠的研究時間」。


缺乏經費是科研發展的殺手

「臺灣要強一點,不然人才都會跑掉!」李癸汌表示,在美國如果單純擔任學界的博士後研究員,年薪頂多7萬美金,但很多生技公司,能提供年薪十幾萬美金的職務,因此很多博士後研究員學成之後,便會留在當地公司工作。

他認為現在科研很大的危機,就是經費變少而人力變貴,甚至鮮少人願意做。即使臺灣的醫師、醫療與學校的研究能力都強,但卻缺乏經費,「臺灣政府規畫五年五百億,分給許多學校使用;但國外卻是一間學校,一年可能就由企業家挹注了幾十億美金的經費。因此,一定要結合產業,首先要讓國際級生技大廠進駐,或是使用國家力量扶植一些好公司,必須要讓年輕人有收入不錯的工作可以做!反觀國外的學生,還沒畢業就已獲得工作機會了」。

他再三強調,應有補助計畫或是企業的支持,否則端賴國科會計畫,不容易獲得補助並生存下去,因隔行如隔山,審查委員往往不懂特定專業領域的細節。因此,他非常感謝尹衍樑總裁對陽明的貢獻。最後,他語重心長地表示:「你要知道自己是為何而戰,必須對研究有興趣,才有可能持續,如果想藉由研究來賺錢或升等,這兩者皆不見得能實現」。


註一:泛指「一群」棲息在植物或動物體內部與表層,或是環境中(例如土壤、深海、居住物等),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這些微小生物包括了細菌、真菌、病毒或原生生物,其與宿主之間發展出互利共生(symbiosis)、片利共生(commensalism)或致病(pathogenesis)關係。 參考網址:

http://enews2.nhri.org.tw/enews_list_new2_more.php?volume_indx=733&showx=showarticle&article_indx=12110

註二:即物質在腸道和肝臟之間來回往復的通路,是一種可以互相影響的「軸」。也就是說肝臟可以影響腸道尤其是腸道菌群,反過來腸道通過腸道菌群又來影響肝臟。參考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vrxp4xa.html

註三:實驗室主持人(PI, principal investigator)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林豈瑛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李癸汌


✨✨✨✨✨✨✨✨✨✨

以自信與積極的心,迎接挑戰及變化

黎思源 / 臺北榮民總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內科學科兼任副教授

黎思源

2014 年於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畢業隔年,2015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至美國賓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接受為期兩年的博士後訓練,回國後除了繼續在臺北榮民總醫院任職腎臟科醫師外,亦是醫學系兼任副教授。


訪談日:2022 年 4月28日


探索科學的搖籃——臨床醫學研究所實驗室

黎思源的人生規劃中,原本並不包括到國外實驗室長期進修。但身為腎臟科醫師的他發現,雖然糖尿病是最常見的尿毒症原因,但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會遭遇腎臟受損的情況,顯然血糖值不是最關鍵的因素。黎思源因此對這議題產生了莫大的興趣,在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進修展開了相關的研究。當時黎思源面臨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即是研究過程中所需的足細胞 (podocyte) 不會自行分裂,而無法透過一般培養皿執行細胞實驗。幾番搜索資料,他發現國外有位大師克服了這個問題,便透過各種方式聯繫上對方,最終取得了解決此困難的方式。實驗室林幸榮教授與黃柏勳教授教導黎思源面對問題時,要抱持著積極的態度及破釜沉舟的決心,想再多不如直接開始做,才能知道會面臨的問題跟解決的辦法。在師長的幫助跟個人的努力下,他用三年半的時間完成博士班學業。


浸染在充滿自信與希望的異國環境

在院內長官的鼓勵下,黎思源決定攜家帶眷到美國賓州大學接受博士後訓練,也從指導教授 Dr. Katalin Susztak 及實驗室同儕身上獲益良多。在異地的大家都有各自的理想及抱負,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對全人類有幫助,也會把知名的期刊如《Nature》、《Science》當作目標,不斷地勇於挑戰新穎的研究題目,完全是 think outside the box。黎思源分享:「那時候隔壁實驗室有個匈牙利人說他要用 DNA 或 RNA 製造疫苗,雖然現在有 mRNA 疫苗聽起來覺得很合理,但在七、八年前,大家都認為只有蛋白質有免疫性可以做成疫苗,用 DNA 或 RNA 製造疫苗似乎是天方夜譚,但他真的埋頭做下去,然後也成功開發 HIV 的疫苗。同樣 CAR-T 跟基因治療這些劃時代的治療方法,也是我在 UPENN 進修期間,看著周圍實驗室從零開始,一塊一塊石頭搭起堅固的長城。」這些在搖滾區經歷的第一手經驗,在在反映出就是這種不被過往知識綁架的人格,和不怕錯誤的實驗精神,把每天一起吃飯聊天的朋友,漸漸轉變成世界第一流的人才。就如尼采的名言“If there is real miracle in the world, that's only another name of hardworking.”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

他分享對指導教授的看法:「Dr. Katalin Susztak 最厲害之處在於廣泛閱讀所有知識,結合科學與人性,利用大量的 omic 數據,寫出引人入勝的故事。在指導我寫論文時,她願意拿把椅子坐在旁邊,花好幾個小時確認我所寫的每一句話想傳達的訊息與意義,整篇文章的起承轉合、高潮迭起,甚至一字一句都被她改得恰到好處。她說:『寫文章就像看一部兩小時電影一樣,你要有微笑曲線。』什麼是微笑曲線?一開始一定要能夠吸引人的目光,要把最重要的臨床數據放在前面,這樣別人才有興趣開始讀這一份長篇大論的文獻。中間的生理機轉大部分人不會有興趣,只有相關領域的人才會深讀,所以可以精簡,但文章最後一定要有基因轉殖動物或藥物治療的效果,這樣才有轉譯醫學的價值,人們才會有希望,這就是微笑的另一道上揚曲線。」這些話深刻地烙印在黎思源的腦海裡,因為這是他在臺灣不曾有的體驗與想法。從國外友人身上學到的東西讓他一生受用,除了運用在科學研究方面,也能在人際溝通上有效傳達訊息,他不吝將所學的東西帶回臺灣,傳承給自己的學弟妹及學生們。

對於到國外要選擇什麼樣的實驗室,黎思源認為規模大或名氣高的實驗室不一定是最好的,因為能夠跟指導教授面對面直接交流的機會太少,且擔心團隊成員沒有共同的積極進取之心;而規模太小的實驗室的資源與經費有限,在研究過程中可能受到較多限制;反而是在小型但名氣正在攀升的實驗室與研究團隊,指導教授除了能一對一指導所遇到的問題,實驗室也常聚集優秀且尋求突破的同儕,團隊之間合作緊密,身處其中便能讓自己迎向成長的風。與臺灣研究人員相比,國外研究者之間的連結比較强,他們也較有自信,常常在會議上大方地分享自己正在進行研究相關的內容,閉門造車的情況非常少見,在與其他人的交流中,也能激起更多的想法和發現自已不足的地方。

跳脫框架思考  大膽迎接變化

 這兩年到國外進修,黎思源深刻體會到如何用心去感受當地人的生活,也學習用有別於過往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他坦言:「人其實都很害怕改變,但如果真的想要追求突破及打開眼界,一定要想辦法跳脫舒適圈,離開熟悉的環境,接受新的刺激,而出國進修就是最直接的方式。」針對出國深造的時機,他建議可以在升主治醫師之後,確保已經有份穩定的工作後再去;至於一般醫學生,有些人畢業之後繼續待在學界,若經濟許可,早一點出國進修拓展視野也不失為一項不錯的選擇,「世上唯一能限制你的,是你對於自己的想像。」

黎思源說他接觸的國外醫師或研究人員,不太追求每年發表在有名期刊的文獻有多少篇,而是比較關注實驗室得到的經費或私募的金額多寡。大多西方國家的醫師在申請專利的同時,有五到六成的把握可以將之轉換為商業模式。其實這在國外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但在臺灣却非常少見,或許因為國情不同,臺灣醫師也不了解申請專利的流程,和專業技術商業化的方式。因此,唯有跳出傳統的思維框架,以新的眼光看待事情,才有機會拉近臺灣與外國專家之間的差距。


醫師科學家當以臨床價值為首要目標

問及黎思源會如何定義「醫師科學家」,他表示「醫師科學家」應該扮演臨床醫師與科學家之間溝通的橋樑,把臨床上真實遇到的困難或需要解決的問題,及醫師本身的想法傳達給科學工程師,再由科學工程師發揮其專業,發想解決方案來應對臨床需求,並且取得相關技術的專利再轉換為商業模式使用,進而透過量產或純熟的技術造福患者。「那你覺得自己算是醫師科學家嗎?」黎思源謙虛地表示:「我只是一位對基礎實驗有興趣的醫生,我覺得可以改變人類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科學家,在實驗室的科學家跟真正的發明家是不一樣的,而臺灣需要的是後者。歷經多時的研究即使有很好的成果,發表在頂尖的期刊,卻沒有帶來臨床價值,那就失去了研究的意義。從基礎研究到真正能夠對病人有實際的幫助,我想臺灣還有一里路要走。」

對於將來有意投入臨床研究的醫師,黎思源建議他們多從醫師的角度為出發點進一步思考,因為真正需要解決的是病人在臨床上遇到的問題,例如:眾多糖尿病患者中,只有約十分之一患者的腎臟會受影響,這樣的題目具有相當的意義,一旦有不錯的研究成果則可帶來更大的影響力。另外,在開始深入研究之前,與來自相同領域的前輩或同儕交流想法也非常重要,如同牛頓的經典名言所說:「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堅持基礎研究,盼能推動臨床應用

在國外,黎思源見到了與臺灣實驗室不同的風景。回國之後,他建立實驗室及申請研究計畫,繼續投入在腎臟轉譯醫學研究當中,鑽研的主題包括糖尿病足細胞病生理學,RNA 定序技術 (RNA sequencing ; 使用 conditional transgenic animal) 及表觀基因學 (epigenetics) 等等,也把在國外實驗室所學的研究及做事方式融合其中。談到出國進修這段經歷對專業發展的改變及影響,黎思源認為透過這些國際上的朋友們,他的眼界變得更為開闊,且能精闢地剖析論文的內容,了解研究背後所隱藏的含義。他希望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經驗與技術傳承下去,在腎臟科與榮陽的發展上貢獻一份力量,更盼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轉譯並應用於臨床,幫助更多的患者。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謝曉悅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黎思源


✨✨✨✨✨✨✨✨✨✨

沒有半個字的後悔  堅定前行的舵手

趙恒勝 / 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

趙恒勝

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所博士。就任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住院醫師及總醫師期間,曾至金門縣立醫院支援半年、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服務兩年。亦曾於 2006 年至美國哈佛大學的 Rey labs 短期進修。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2013 年至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進修。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負責胸腔部介入性診斷及治療,以及肺癌診治。


訪談日:2022年05月03日


不惑之年接下任務面對挑戰

剛過不惑之年時,趙恒勝醫師獲得前往美國進修的機緣,期待能夠帶回尖端技術並造褔臨床工作。出發前,他與指導博士論文的劉德明教授討論研究方向,因為當時美國已經長期投注極大心力和資金在生物醫學數位化領域,以及相關的大數據、高通量分析,所以,劉教授聯繫專長在於大數據分析與生物醫學資訊,且在 NIH 負責許多重大計畫的范揚政教授協助指導,相信能帶給趙恒勝更多啟發。

范揚政教授為他制定了兩個主要計畫。首先,進入美國 NIH 的 NINDS(註二),深入了解醫學影像處理工具,利用高效能的電腦,實作於胸腔臨床病例上。接著,在 MIPAV(註三)團隊中見習,學習開發醫療影像和研究影像處理工具。因此,趙恒勝醫師專注於開發應用肺部電腦斷層影像的程式,並學會利用多項工具分析,不僅嘗試驗證假說,也實際應用於臨床。

趙恒勝醫師致力於將尖端技術帶回臺灣,同時努力發展自身的技能,並且建立寶貴的人際關係。這段日子,他認識了來自不同醫學領域的專家,讓未來合作和研究擴展了新的可能性。另外,因NIH 是一個開放的地方,他獲取更多醫學新知,尤其在新一代高通量基因定序技術方面,這些知識都對他未來投入於肺癌相關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這一趟旅行充滿考驗,趙恒勝醫師說:「畢竟四十幾歲才出國,生活上肯定還是會造成一些不便,就是比較不習慣吧!」當被詢問是否考慮留在國外發展時,他馬上否認這個選項,補充說:「冬天時看向窗外,只會看到滿地的雪,有光禿禿的樹,有枯掉的乾草,完全沒有生氣。『憂鬱』所代表的含義似乎就躍動於眼前。」這段話影射出了異鄉遊子的徬徨、孤單,面對陌生的文化環境與極具挑戰性的研究主題所帶來的心理衝擊。所幸,這一切的過程,還有心愛的家人陪伴共同渡過。

儘管他在國外碰到了一些挑戰,必須面對文化差異,必須投入更多的金錢,以及在研究過程遇到種種問題,導致完成度大約只有一半。但是他並不後悔,這些經歷豐富了人生歷練、充實了研究知識,也更有本錢面對未來的挑戰。


發揮醫學影像分析的最大值

趙恒勝醫師身為胸腔科主治醫師,深知臨床和研究用的影像品質之間存在著巨大差距。儘管資料不足、蒐集困難,他持續努力尋找相關資訊,期待能找到提升影像品質的方法。他意識到過去資深醫師只能依賴病史和影像檢查來「猜測」病因,無法客觀地表達思考邏輯。因此,他積極探求更精準的技術,希望運用醫學資訊學和電腦影像分析的技巧,為病患爭取治療的黃金時間。

在美國進修期間,趙恒勝醫師專攻電腦斷層影像處理,回國後持續運用所學的技術分析臨床資料。他不斷學習相關的軟體和開發演算法,並將這些知識應用於新資料的分析中,以提升影像品質。即便無法實現醫療環境全面的應用,他希望這些技術能夠使用於臨床特定場域,或是用於醫學教育及臨床研究。這一直是他的研究目標——致力於發揮醫學影像技術的最大影響力。


在衝突中堅持臨床的初衷

趙恒勝醫師毫不諱言地指出,當前醫學界有一個爭論的焦點: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何者重要?然而,臺灣與美國相較之下,選擇從事研究的人往往面對時間短缺、經費不足、硏究素材收集困難,甚至設備陳舊的問題。因此他直率地說:「對一個臨床醫師而言,如果你沒有經費、沒有資源去做基礎研究的話,我認為,不如把時間留下來好好閱讀臨床相關的文獻,將知識應用於實踐,造福病患。」

對他而言,成為一名臨床醫師做研究的必要條件是曾經親身接觸病人,深入了解醫療端的需求。他堅信真正重要的傳承在於臨床知識、工作內容,以及所建立的制度。因此他期許帶領學生或新上任的主治醫師時,能夠將在 NIH 所學的分配模式應用實踐,讓不同專業的人處理不同領域的事務,使研究者得以專心投入研究,同時更加注重臨床研究的價值。

趙恒勝醫師深思熟慮,經常直指問題核心,深入剖析問題的本質,並提出獨到見解。對於北榮的現況,他誠摯地提出建議:「期望大家做一個互相的交流、互相的合作、互相的支援。所以,北榮跟陽明如果要有更多的合作,雙方都要願意共享資源、成果及榮耀,才能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指出良好的溝通與認識彼此的長處,才能增加合作的可能性,放大榮陽體系的優勢。

基於自身經驗,趙恒勝醫師向想要從事科學研究的醫師提供建議:「每一位醫師做科學研究時,應該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寫自己有興趣的計畫,更應該和臨床有直接的連結,對病人、對自己的事業比較有幫助。」堅持身為醫師的初衷,以病人為中心,以臨床應用為目的,是趙恒勝醫師一路前行的方向。


堅定前行  掌握影像分析技巧的舵手

趙恒勝醫師的研究範疇廣泛,從學生時代的亨丁頓舞蹈症到現在的肺癌領域,涉及臨床處置、生理訊號、影像分析,甚至曾嘗試將眼動追蹤融入教學。然而他坦言自己並非醫檢科或是放射科醫師,將醫學影像處理的素材送往人體試驗委員會時,常需要其他專業的老師擔任計畫主持人。他有些無奈地說:「其實,放射科醫師們業務繁重,他們或許對於醫療放射相關的原理等基礎知識非常扎實,但如今已經是數位化時代,醫療影像的後處理、再分析的技術也已經『改朝換代』了,我們對於數位化影像的應用反而有更多的需求。」即使重新選擇,他依舊選擇成為胸腔科醫師,不僅專精於醫學影像技術,也跨足不同領域了解新知,以更全面的知識來幫助病患。

面對快速變化的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他對未來不敢妄下過多預測。但是,趙恒勝醫師將以嚴謹的態度繼續完成手中的計畫,並且在臨床上推廣成果,結合 AI 技術提升影像品質,讓醫師們能夠透過更精密的影像分析深入了解患者的狀況。這就是他身為舵手、成為醫師的堅持。

 

註一:本文部份內容源自:〈進修報告:生理訊號分析及心律變異度在睡眠呼吸障礙上的表現〉,網址:ttps://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PageSystem/reportFileDownload/C09502182/001

註二:腦科學所,NINDS(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 and Stroke)

註三:MIPAV(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丹三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蕭子晴

審閱:趙恒勝

   

✨✨✨✨✨✨✨✨✨✨

西雅圖,夜未眠、夢成真 

陳雅薇 / 大西雅圖區牙周植牙手術專科醫師、華盛頓大學牙周病科助理教授

陳雅薇

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畢業,曾於臺北榮民總醫院擔任口腔顎顏面外科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院助理教授。於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期間,獲得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2014 年受派至美國哈佛大學暨麻州總醫院進行臨床醫學及轉譯醫學研究。在完成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之後,遠赴美國,接受美國賓州大學牙周植牙專科的住院醫師訓練,目前就職牙周植牙手術專科醫師,在大西雅圖地區多間診所服務。


訪談日:2022年513


感恩貴人鼓勵  開啟一趟冒險之旅

陳雅薇是少數接受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資助的牙醫師之一,但她的決心與卓越才能讓她脫穎而出,不僅獲得補助,進修期間曾考取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的公共衛生研究所,但她考慮再三,最終放棄入學資格,轉而投向美國賓州大學,接受當地的住院醫師訓練,選擇在美國落地生根。

回想這一趟冒險之旅,陳雅薇坦率地表示,確實是相當辛苦的路程。原本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擔任主治醫師,擁有多年的臨床經驗,但在美國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她又得像剛畢業的實習醫生一樣重新開始,站在起點。陳雅薇面對這樣的落差,並未氣餒,而是展現出驚人的韌性,用實力和努力,證明自己與眾不同。

陳雅薇記得,當年大學畢業時,曾懷抱前往美國發展的夢想,衡量出國唸書的費用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她只得暫時擱置夢想。後來升任北榮的主治醫師,生活逐漸順遂、穩定,在前往美國進修時,開始思索這趟冒險之旅的終點。於是,陳雅薇以兩年的時間鼓起勇氣嘗試,確認自己真的要轉彎,踏上以美國發展為方向的旅程。

陳雅薇坦言,即便大學時曾經參與實驗室研究,但只是玩票性質。直到擔任口腔外科住院醫師時,才真正對臨床研究產生興趣,深刻地感受到這些研究對臨床醫療的重要性,期望能將所學應用於實際的治療與診斷中。對於踏上旅程的契機,她感性的說:「首先,最感謝當時的高壽延主任,他給我極大的支持,並且推薦我前往他的母校,鼓勵我向哈佛大學提出申請。其次,也很感謝醫學系的老師們,因為在口腔外科的訓練期間,認識蠻多醫學系的住院醫師或是主治醫師,在合作或諮詢時,都不會因為是牙醫系畢業的學生身分受到偏差對待,能夠獲得充分的支持。」

儘管能夠在美國深造是難得的機會,而且得到了許多支持,陳雅薇的心始終牽掛著在臺灣的病人身上。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這些飽受口腔癌折磨的病人,因為他們是長期照顧的對象,無法陪伴他們面對病魔,令她感到一絲遺憾。


多方摸索嘗試  挑戰自我的極限

回顧這一趟冒險之旅其實並不平坦,陳雅薇不禁感嘆其中的坎坷與挑戰。「當時花許多時間找自己有興趣的實驗室,結果加入後發現與原先設想的研究主題有落差。若是延續原本在臺灣進行的一些相關研究的話,我覺得實驗研究的能力可能會更快提升,就會少了那段摸索過程。」她坦率地分享了內心的掙扎與思索。

當初加入布萊根婦女醫院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生醫工程中心旗下之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 (Khademhosseini Lab) ,是美國生醫組織工程的先鋒,實驗室主持人 Dr. Khademhosseini 學者有多達三百五十篇的相關論文,主要利用生物相容性材質「光固化性水凝膠」做為組織工程細胞或生長因子載體的應用。這個實驗室相當龐大,擁有不少資金投資,底下包含許多研究項目,陳雅薇參與中一項與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骨組織工程的研究計畫。但進入之後發現與原先的設想有極大的落差,指導老師主要從事基礎學術研究,缺乏臨床經驗。雖然老師期待可以將研究運用於臨床上,但這兩者之間存在相當大的鴻溝。加上實驗室中的成員對她的態度相當客氣,將她視為參訪的學者,只能提供一些諮詢,或者協助撰寫計畫,讓她無所適從,不能更進一步的參與實驗的執行與操作。

另外,陳雅薇還前往紐約曼哈頓的西奈山貝斯以色列醫院之頭頸外科暨癌症中心 (Mount Sinai Beth Israel Hospital, Department of Head and Neck Surgery, Continuum Head and Neck Cancer Center) 觀摩,對電腦輔助手術於口腔顎顏面手術的應用,及微侵犯性手術器械、技術的學習上,更加精進她的技術,開拓醫療視野。

這一段艱辛的冒險之旅,因為缺少前人的經驗可以依循,陳雅薇花費許多時間與心力進行摸索,習得基礎及轉譯醫學兩個研究方法。她現在兼任華盛頓大學的臨床指導教職,期許未來能更多挹注時間在學術研究與教學上面,可以傳承經驗跟分享經歷,給想赴美進修或做研究的醫師們一些探索的方向及建議。


破釜沉舟的決心  逐夢才能踏實

陳雅薇被問到「如何成功」的秘訣時,她說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成功的人?我認為要訂立自己的目標是非常重要的,規劃了行事曆,擬定了目標之後,以堅定的步伐,慢慢往那個方向前進。」說來簡單,其實她花了近五年時間才實現當初的夢想。

是否想過未能在美國考取醫師執照的後路?

陳雅薇堅定地表示:「我不曾如此設想,只想著一定要考到。」接著補充說:「如果想說要幫自己找退路的話,就不會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所以,我不會才開始就為自己先找退路,我會先設定一個目標,然後努力去達成。」即便真的失敗了,她也認為回到臺灣就像「回家」一樣,不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陳雅薇放下一切,心中也曾湧起難過的情緒,尤其感到愧對努力栽培她的師長們。不過,陳雅薇認為,如果她能夠在美國闖出一片天,相信這也是榮總及老師們的驕傲。因此,懷抱著如此信念,堅持要成功實現目標。在確定離開之時,高主任給予了祝福,讓她感動不已。

目前的她在診所就業,亦是不同以往的嘗試。有時候,她也會懷念過去在醫學中心,一邊從事臨床工作,一邊投入研究的充實日子。因此,期待未來在大型機構中,持續進行研究實驗和投入教學。

面對許多醫學生考慮出國發展的疑慮,陳雅薇認為出國確實是一趟冒險之旅,她也歷經許多思考與衝突。關鍵在於:如果對於臺灣的未來覺得滿足,當然沒有必要一定要出國。但如果有出國的想法,應該趁早去嘗試。如同她自己在年輕時就有這樣的夢想,即使不再年輕,還是想給自己一點勇氣,做最後一次改變,無論結果如何,都要把握機會證明自己是可以的。

所以,她也樂於向醫學生分享過往的心路歷程,無論實體或線上,只要獲得邀約,無論是在美國執業或牙醫現況的經驗,她都願意傾囊相授。


找到興趣、投入研究才能成為醫師科學家

出國進修的經歷對陳雅薇而言,不僅僅是一趟冒險的旅程,在人生閱歷和專業方面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她認為對於需要具備研究能力的醫師而言,出國不只是開拓眼界,更有助於專業發展。而對於專注於臨床工作的醫師來說,可以透過國內外在職再教育 (continuing education) 的課程持續精進,學到進階而且新穎的技術。

她認為出過國之後,對美國的醫學實驗室可以獲得全新的認識,了解許多在臺灣難以達到的先進技術和設備。然而,她也指出將這些新知識帶回臺灣,並應用於臨床治療仍是一項挑戰。陳雅薇坦言:「我也覺得要好好做研究,必須很專心的只做研究,才能夠取得成果。如果同時投入研究與臨床工作,將難以兼顧。因為臨床工作負荷相當沉重,必須利用下班之後的時間或是週末的時間去做研究,如此一來,可能會犧牲生活品質與家庭時光。」她謙虛地表示自己不是醫師科學家,並稱讚像楊慕華醫師和李光申醫師等真正致力於基礎研究的醫師,才稱得上「醫師科學家」。

所以如何培育這樣的醫師科學家呢?她贊同目前醫學系嘗試分出「醫師科學家組」、「醫師工程師組」的做法,但強調需要創造平等的機會,讓大學生早期就接觸研究,從而找到真正對這領域有興趣的人才。另外,可以設立更多的選修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在大學階段接觸研究領域,並了解做研究的真實情況。此外,她也主張醫學院應該提供更多跨領域學習機會,讓學生能夠廣泛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這在美國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

陳雅薇的出國經歷深深影響了對於臨床和研究的觀點,讓她意識到臺灣在培育醫師科學家方面還有進步的空間。因此她希望通過提供平等的研究機會,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投入這個領域,從而促進臺灣的醫學科學研究發展。這將是一個需要漫長時間的推動,但她相信,只要不斷努力,未來臺灣能培育出更多優秀的醫師科學家。


訪談者    :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    :蕭子晴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陳雅薇


✨✨✨✨✨✨✨✨✨✨

從零開始的試煉之路:橫跨臨床與轉譯醫學的先鋒

林子平 / 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婦幼泌尿科科主任

林子平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2013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就讀博士班時赴美國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以訪問學者身份從事攝護腺癌癌症生理研究。取得研究成果後,回國接續完成博士論文取得學位。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婦幼泌尿科科主任。


訪談日︰2022630

 

勇敢走出舒適圈 挑戰自我的極限

林子平是臺北榮民總醫院最早一批領取「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經費前往美國深造的醫師,他所經歷的挑戰和奮鬥,展現出堅韌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林子平三十五歲進入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接受林奇宏校長的指導,以腎細胞癌為研究主題。因為一場演講邀約,認識了在美國南加州大學的陳景虹院士,在林校長跟陳院士共同指導下,改為進行攝護腺癌相關研究。

 

家人支持是盾牌 榮陽補助是利劍

「其實沒有想要放棄,因為我沒有退路。在美國研究的兩年,舉步維艱,但我仍一步一步克服挫敗,即使充滿焦慮,也不想放棄。但是研究結果一直出不來,回國後真的想過放棄,幸好又在陽明的體系裡面找到支持,才能繼續走完。」

林子平輕輕淡淡地說出這段話,當年所面對的壓力已經煙消雲散。回想初衷,因為身邊缺乏泌尿系腫瘤生物學相關研究的實驗室,但無論腎臟癌或攝護腺癌都是在臨床上常見的病症,現今的標準治療有時而窮,所以在指導教授以及榮總科內老師的支持下,他把握機會,到美國深造。

開始進行核心實驗的第一年,他受到極大的壓力。首先,實驗上面對艱辛的挑戰。因為與之前在的訓練不同,面對全新的研究領域,接觸從未了解的知識與技術,只能靠著滿腔熱忱與堅定信念支撐。沒想到,實驗技術才剛上手,實驗主題才要開始,還沒有任何研究成果,一年的時光卻在彈指間飛逝。

另外,經費問題是個不斷燃燒的無底洞。帶著全家人一同前往美國,必須租賃房屋、購買車輛,安頓小孩就學等各方面支出,耗光前幾年工作的積蓄。幸好得到「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補助,以及太太與孩子們的支持,彷彿有了利劍與盾牌,才能勇敢面對接踵而來的挑戰,繼續堅持走完第二年的進修。

 

從零開始的試煉 感恩相助的貴人

    這趟美國深造之旅,原本懷抱著「兩年內完成論文」的目標出發,林子平很快發現這樣的想法根本不切實際,因為許多人可能花費五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研究。尤其他是從零開始,師生之間也需要磨合,感謝年歲已大,對學問研究充滿熱情的陳景虹院士,仍舊親自手把手帶領他逐步完成實驗。

    他深刻體會:臨床醫生和科學家的訓練在邏輯上是不同的。外科醫生對答案和結果必須有絕對的把握,否則可能對病患產生嚴重的傷害;但是科學家則不同,他們對結果充滿好奇心,所以樂於實驗。因此,如何平衡臨床醫生和科學家的思維,是從事轉譯醫學的重大挑戰。

    本應一年後回國,但因實驗結果不盡理想,導致需再延長一年進修的時間。為此感到無比焦慮的林子平,不得不打電話回國求助。結果,醫院內長官、同事給予最大的支持,不停為他打氣、加油。同時科內的老師也給予關懷,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得以繼續堅持下去。林子平滿懷感恩地說:「一路上遇到的貴人,我都非常感恩,每一次逢年過節,就算沒辦法親自上門拜訪,還是會打個電話、傳個訊息問候,或者教師節寫一張卡片給恩師們。」

    結束進修後,他持續與微生物免疫學所的張佩靖教授合作,從臨床的角度進一步研究 A 形單胺氧化酶在攝護腺癌發生中的不同機轉。2018 年,成功完成以《探討 A 形單胺氧化酶在攝護腺癌的角色及臨床應用》為題的博士論文。這段試煉之路,走來艱辛且充滿風霜,如今回想起來,林子平依舊滿懷感恩,以誠懇的語氣娓娓道出這段路程。

 

即使被當作「混蛋」仍堅持身為醫師科學家的使命感

  完成首例成功器官移植的美國知名外科醫師法蘭西斯·丹尼爾斯·莫爾 (Francis Daniels Moore),曾以橋樑守護者為喻,說明醫師科學家的兩難(註一)。對此,林子平深表同感,並表示:「從基礎所得到知識轉化到臨床,從臨床問到問題回來尋求答案。只要能夠理解你所做的事情,能夠知道你會被叫做混蛋,而且你甘之如飴,那你就會喜歡當一個醫師科學家。」

    同時扮演著臨床醫生和科學家的角色,兩者都需要他投入極大的時間和精力。經歷這段試煉後,林子平認為能從問題中發掘答案,並且透過實驗找出方法,是非常有趣和有意義的事情。過程中一定會面對時間的壓力,也必須與同儕合作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林子平在言談間透露出他對於醫學事業的熱情和堅持,以玩笑又認真的語氣,說出「混蛋」(bastard) 兩字,正是因為扛著如十字架的使命感,才能無畏的面對一切考驗。


鼓勵偶爾「脫軌」增加國際視野

    即使經歷了這段充滿曲折與艱難的路途,林子平仍鼓勵年輕醫師,應該把握出國深造的機會。他說:「身為醫生必須進化、演化,如果不曾苦過,會受限於現今醫療的限制,而缺乏探索未知的能力。」即便回國後持續在實驗室研究的機會有限,但是能夠出國開拓眼界,帶回新的技術與觀念,更有益於臨床醫學的工作。

    林子平以陽明交大為例,認為學校給人年輕又有活力的感覺,注重個人能力發揮,能夠打破僵硬體制,因此,人人可以把握機會爭取補助。在年輕的時候出國,享受在國外做研究的生活;把握跟家人相處的時光;重溫單純當學生的日子。就像當年出國前他向長官報告,以為長官會對他說:「你要做偉大的研究回來!」沒想到,長官說的是:「這兩年就是好好的跟家人相處。」因此,林子平相當鼓勵年輕醫師偶爾離開臨床的軌道,去拓展視野、增加信心。


自我期許 在醫學教育上傳承經驗

    林子平認為臺灣需要更多的醫師科學家人才,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資源專注於實驗研究中。但是以醫學中心所能得到的資源、設備、人才,應該有如此的承擔與能力。他贊成以不同的分配方式,彈性調整臨床醫學與實驗研究的比例,期望未來在制度面上讓醫師獲得更多支持。

    目前擔任婦幼泌尿科主任的他,重新開始當年未完成的腎細胞癌研究。他率領臨床服務的團隊發展均衡,也在細菌學的研究中探索泌尿系統的感染問題,並與細菌學專業的教授合作,深入研究各種機制,開展新的研究方向。林子平期許在未來五年到十年內,能夠保持並持續推動這些研究方向的發展,更在醫學教育上傳承自身經驗。

 

註一:節選 Francis Daniels Moore“A surgical investigator is a bridge tender, channelling knowledge  from biological  science  to  the patient's  bedside and  back again. He traces his origin from both ends of the bridge. He is thus a bastard and is called this  by e ver ybody. Those at one end  of  the bridge  say  he  is  not a  ver y good scientist , and those  at the other  say  that he  does not spend enough time  in the operating room. If only he is willing to live with this abuse, he can continue to do hisjobeffectively.”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蕭子晴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林子平

✨✨✨✨✨✨✨✨✨✨

拓展視野  開創新局

范玉華 / 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婦幼泌尿科主治醫師

范玉華

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於 2016 年擔任臺北榮民總醫院主治醫師第六年時,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赴英國倫敦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 (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 GOSH) 進修兒童泌尿疾病之診斷與治療。學成歸國後,開始專注於兒童泌尿領域。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臺灣泌尿科醫學會小兒泌尿學委員會主委,以及亞太兒泌醫學會理事。


訪談日:2022年7月25日


利用時間縫隙進行研究

范玉華回憶起最初的研究經驗,是在大學的暑假期間,至中研院與國衛院學習基礎病毒實驗;住院醫師時期,則以收案進行臨床研究為主。目前主要與學校老師合作,老師負責基礎研究,她負責臨床端資訊及檢體收集。


踏入兒童泌尿領域的契機

由於當時臺北榮民總醫院缺乏兒童泌尿次專科,加上評鑑要求醫學中心泌尿科必須具備各次專科的訓練,范玉華在林登龍部長鼓勵下,決定出國進修兒童泌尿的領域。然而,當時缺乏相關管道,導致聯繫上非常困難,e-mail 寄出後便音訊全無,讓范玉華倍感氣餒,只能不斷重複寄信,從決定進修到出國,大概花了近兩年時間,讓她曾一度想放棄。所幸,最終透過多方人士轉介和聯繫,獲得 GOSH(註一)院方的同意,得以赴英國進修,學習兒童泌尿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范玉華是以觀察員的身份在 GOSH 觀摩學習,不能刷手站上手術台,也不能單獨接觸患者以及查閱患者的資料。即便如此,到英國進修的經驗,對范玉華而言非常重要,因結交了各國人脈,在遇到問題或不常見的個案時,除了看書、看影片,邊做邊學外,還讓她得以有詢問專業人士意見的機會。

由於英國受宗教還有文化的影響,不鼓勵墮胎,尤其穆斯林教徒不能墮胎,因此讓許多帶有先天性疾病的嬰兒誕生,但英國的支持系統以及社會保險做得很好,幫助罹患先天性疾病的小孩順利存活及成長。因此,范玉華身在國外一年的時間,幾乎看遍所有類型的兒童泌尿疾病相關處置。

反觀臺灣,在產檢階段發現有嚴重泌尿疾病的胎兒,考量照顧上的辛苦,大部分家屬會選擇終止妊娠,因此在榮總兒童泌尿門診看診好幾年,其實很少碰到有嚴重泌尿疾病的兒童。「過去在住院醫師訓練階段,我很少參與兒童泌尿疾病相關手術,對於連看都沒看過的手術,尤其對象又是兒童,會不太敢執行,但有了在 GOSH 實際看過手術的經驗,真正在開刀的時候,就比較不會害怕。」范玉華說。即便在英國「看過」很多,但是實戰經驗很少,因此回國後的她,慢慢累積病患及經驗值。

范玉華目前擔任國內泌尿科醫學會的小兒泌尿委員會主委及亞太兒泌醫學會理事,她感嘆兒童泌尿領域缺乏年輕泌尿科醫師的投入。范玉華談到:「從事兒童泌尿領域勞心勞力,健保給付不成比例,病人數量少很難快速累積經驗值。」她希望藉由擔任臺灣泌尿科醫學會小兒泌尿委員會主委期間,舉辦多元小兒泌尿相關會議,邀請專家分享經驗,增加大家對小兒泌尿疾病的了解,期許吸引更多年輕醫師投入兒童泌尿領域。 

給後輩的建議及對自己的期許

范玉華自認自己不是醫師科學家,她定義的醫師科學家是「非常擅長臨床看診與手術,同時又能做基礎研究的醫師」,但她認為這種全才十分少見,實務上會有時間分配的困難,大多數人多偏向其中一端。因此,她認為有好的合作管道,會比較實際又雙贏,像是由醫師提供檢體、案例資訊,與基礎研究做得很好的老師合作,負責研究致病或治療的機轉。

范玉華認為,北榮的優點是,會鼓勵醫師們投入自己感興趣或擅長的領域,並提供醫師們不同的發展軌跡,例如:研究型、教學型、臨床型主治醫師,皆有各自的定位,不會因為研究做得多,缺少臨床看診,薪資就縮水。

出國前本就專精於排尿障礙的她表示:「由於這個領域近年來並沒有太大的進展,不像腫瘤醫學,可能每一段時間就有新藥、新療法推出,其實做久了會覺得有點無趣,投入自己較不熟悉的兒童泌尿領域後,會發現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知識和技術,讓我覺得新奇有趣,生活也更增添動力!」然而,由於孩童屬於易受傷害族群,因此無法進行大型臨床試驗,在研究上也顯得格外困難。她期許自己未來在累積了一定數量的病人後,能夠有相關的學術成果發表。



註一:英國倫敦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 GOSH)為全世界第一家兒童醫院,也是英國最好的兒童綜合醫院,擁有各個次專科。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林豈瑛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范玉華


✨✨✨✨✨✨✨✨✨✨

勇往直前  站上科學的舞台

郭 泠 /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科主治醫師

郭 泠

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在臺灣完成心臟科住院醫師訓練後,2017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 前往美國費城賓州大學附設醫院 (Hospit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於心律不整團隊擔任臨床心律不整及磁振造影影像研究員長達兩年的時間。2019 年回國後擔任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及部定講師至今。



訪談日:2022年 8月1日


懵懂走入科研世界

郭泠在大一開始接觸學術研究,她與同學跟隨導師參與了花青素的萃取、餵食老鼠到解剖老鼠的過程,並以西方墨點法分析基質金屬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進而探討花青素是否能抑制腫瘤轉移及血管新生。當時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 (IACUC) 仍未成立,一般實驗使用斷頭台犧牲老鼠,而此畫面對郭泠而言相當震撼,她在不久後便離開了實驗室。從郭泠的出國進修經驗分享,可見研究及實驗方式與時俱進,如今除了實驗器材、操作方法及研究理論的更新外,針對動物實驗的規範與觀念也有所進步。


除非停止嘗試  否則沒有所謂的失敗

郭泠願意再次投入研究的契機是在心臟科受訓那幾年,曾任心臟科主任的陳適安醫師,規定每位住院醫師都要寫每週摘要,藉此向他報告這一週所學,及在臨床或研究過程中遭遇的困難,而陳醫師也會逐一閱讀並給予回饋,郭泠內心因此深受鼓舞,決定再次踏上科研的旅途。

若是出國進修,則必須放下臨床工作,郭泠坦言心中的顧慮:「為了出國學習心臟影像技術及投入研究,勢必有兩年的時間得離開熟悉的臨床工作,並承擔電燒技術變得生疏的風險,加上這期間收入銳減、國外開銷也相當龐大,這些都是非常現實的考量因素。然而轉個念頭思考,能夠趁自己還年輕時到國外看看,並以心臟科醫師的身份學習國內少數人能掌握,及執行的心臟影像技術,機會非常難得。」郭泠到國外學習心臟影像技術,希望能幫心臟科醫師更有效率地與放射科溝通,雖然出國進修並不在她的人生規劃中,走出國門學習新技術,充實自身實力,為北榮心臟科帶來不同凡響的突破。


開拓眼界  站上世界的舞台

在出國進修的準備上,郭泠非常認同一位認真的指導老師或團隊領導者,及人脈關係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陳適安醫師如同生命中的巨人,而郭泠站在他的肩膀上,學習在忙碌的臨床工作以外,投入更多的心力在學術研究。因著陳醫師與美國費城賓州大學附設醫院電氣心律不整團隊主任 Marchlinski 教授,有超過二十年的交情,雙方團隊亦有多項研究合作發表於醫學期刊,經陳醫師引薦,郭泠順利地來到這家聞名世界的醫學中心,這裡除了主治醫師人數眾多,該院執行的電燒及節律器手術每年高達 3500 例,磁振造影的機器甚至超過十臺,是一間深具規模且能夠提供全面學習的醫院。

在國外進修初期,郭泠感到頗為焦慮,除了必須耗費多時收集及分析數據,也擔心無法如期完成研究並順利發表論文。雖然日子看似苦悶,她不曾有過放棄的念頭,幸運的是,在面對各種挑戰及壓力的同時,身邊有幾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儕能夠並肩作戰,日後回首這段日子也成為了她珍貴的回憶。

漸漸地,她發現當自己學得越多,能做的研究範圍也越廣,且多數具有與臨床高度關聯的發展空間。她在國外看到大量不同疾病的案例,其中包含在臺灣受訓期間不曾遇過的心臟類肉瘤疾病。這些寶貴的經歷幫助郭泠在返臺後的行醫過程中,能夠在疾病早期辨認出這些患者族群並給予藥物及電燒治療,幫助他們得到良好的疾病控制。


視野多廣  思想就有多深

國外進修的經歷帶給郭泠許多特別的體驗,尤其在思考方式、研究與論文撰寫的訓練方面,她體會到身處不同的環境,其研究方式也有所差異。在賓州大學附設醫院,郭泠除了進行多項回溯性研究,亦協助進行三項前瞻性臨床研究,包含協助主治醫師寫企劃書及病患知情同意書、病患隨機分派、臨床研究收案和電燒軟體公司合作評估新的電燒指標等,實際了解到臨床試驗的結構設計及執行方式。郭泠分享:「我們在受訓初期,多數跟著指導老師的步伐,隨著時間的推進及經驗的累積,我們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並且繼續專精某個研究題目,努力成為該領域的翹楚。」


堅持不懈  持續精進自己

 回國後,郭泠專注於提升心臟磁振造影影像品質,參考美國所見到的臨床經驗,針對有放置心臟節律器或去顫器的病患發生心律不整,需要磁振造影評估疤痕組織以及電燒指引時,過去常因為影像品質不佳而時常無法準確的評估心律不整受質,她花了不少時間申請美國開發的 wideband影像序列 (work in progress [WIP] sequence),進而減少心臟上的金屬假影以評估心臟疤痕組織;郭泠並撰寫臺北榮總人體試驗知情同意書,告知病患該影像檢查不增加原有的磁振造影檢查風險,只為了提供更好的影像品質,並與放射科醫師及技術員溝通要如何進行這項檢查,藉此確認臨床應用的可行性及是否可達到與國外相符的水準,提供心臟科醫師臨床的治療參考。

過去臺灣無法做到的影像技術,在郭泠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逐漸追上其他國家的腳步。

「心臟磁振造影檢查複雜,需要技術員持續累積檢查經驗與相關知識,與病人、放射科醫師、技術員之間多方的溝通及協調也是考驗之一。我深深地體悟到,學好一個技術及將之實際運用完全是兩回事,尤其在健保制度的限制下,要做好這件事真的不簡單,也要感謝放射科同仁大力協助。」此外,郭泠現在正攻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博士班,專注於學習心臟影像,了解不同的心臟影像原理及其應用。


臨床與研究  何以連接與兼顧?

郭泠分享:「我目前的工作時間分配有一半在臨床工作,而另一半則主要在研究,少部分是教學。對我而言,研究是為了解決臨床問題,也是促使醫療工作者向前進的動力。」雖然科研在現今醫學的發展佔有一席之地,但身為醫者還是要回歸照顧病人這件事,實際探討如何協助解決疾病相關問題。

培育醫師科研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目前院內內科部有臨床指導老師給予協助,也鼓勵學生或年輕醫師先從有趣的個案討論開始,進而培養做研究及寫論文的興趣,幫助他們在具備能夠照顧好病人的能力之後,繼續深入研究,以應對臨床未解的問題。或許對部分的人而言,投入科研是個低報酬的工作,醫者或許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希望從中得到什麼收穫,藉此達到臨床與研究之間的平衡。

除此之外,郭泠認為科研人才最重要的特質是需要時時求新、求變,且對臨床未解的問題抱持著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改善的想法;而她自認自己只是個從臨床延伸到研究領域的臨床研究者。另一方面,郭泠留意到現在的研究經費越來越難申請,尤其目前處於人工智慧的時代,科技部把很多經費投入大型計畫,進而壓縮了其他領域的研究經費,這對許多年輕醫師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戰。


立志以病人為首  期許臺灣與世界並行

郭泠期許有朝一日除了帶動國內使用心臟磁振造影應用於電燒手術的風氣,也藉著標準化及正確的方式執行此影像技術,提供患者更好的醫療品質。她也透過跨科部與放射科不間斷地溝通及練習,促使心臟影像技術及品質得以漸入佳境,幫助醫師更準確的判斷病情進而嘉惠病人,自己也成為臺灣醫療繼續與世界並行的推手之一。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謝曉悅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郭泠


✨✨✨✨✨✨✨✨✨✨

出走是為了看見不設限的未來

胡蓮欣 / 臺北榮民總醫院核醫部主治醫師

胡蓮欣

慈濟大學醫學系畢業。2017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前往美國洛杉磯 Cedars-Sinai 醫學中心學習人工智慧如何應用在核醫心臟領域,並發表成果包括SCI 論文共八篇。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核醫部主治醫師。


訪談日︰2022811

 

以好奇心探求科學原理 走向修煉之旅

胡蓮欣受過內科醫師訓練,後任職於呼吸治療科。回想當初面對不同的病患,有的需要更換鼻胃管,有的需要更換導尿管。可能正在思考另一個病患的抽血數據時,必須趕緊去處理這些事情,常常受到細枝末節的小事干擾節奏。胡蓮欣原本對內科非常有興趣,認為自己應該從事鑑別診斷,想逐一分析每位病人的情況。然而,她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處理瑣碎的事務,面對家屬與病患種種問題,下班之後也無法抽離情緒。因此她認為第二線的工作比較適合自己,於是決定轉換跑道,便投向核醫領域。

喜歡閱讀論文的胡蓮欣說:「回過頭看,發現自己喜歡思考一些被忽視的細節,比較擅長邏輯性思考和科學研究。因為,我對知識背後的原理和問題背後的原因有強烈的好奇心。」原本就對研究有興趣的她,在住院醫師第八年時,她把握住出國進修的機會,到國外唸書。

尤其當她聽到其他師長們談論論文時,忍不住崇拜他們的能力,好奇他們如何洞察論文內容並得到結論。出國前曾參與一些核醫心臟方面的研究,並撰寫了幾篇論文。後來,完成一個小型的專案,在核醫部已經開始使用成果。雖然論文發表的分數不高,但對胡蓮欣而言,所獲得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是無可取代的。

兩年的國外進修期間,胡蓮欣在科技期刊引用文獻資料庫 (SCI) 上共發表八篇論文,其中七篇是原創文章,兩篇更是由她擔任第一作者。她指出臺灣的研究環境與國外相比有所不足,國外團隊相當重視合作和共享,並且由一位資深且具有遠見的領導者帶領。在研究團隊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分工,共享同一個資料庫,頻繁地進行交流並交換意見。如果提出相關意見獲得重視,有機會被列入共同作者,使得研究項目的產出量大幅增加。胡蓮欣認為,尊重每位研究者的貢獻,提供改善研究成果的建議,一點點的累積起來,便是巨大的成果。

 

因緣際會跟上 AI 潮流 習得新技能

胡蓮欣回想找到國外進修機構的契機,一切都是因緣際會。偶然結識了核醫學會秘書長洪光威主任,在 2016 年第五屆臺灣核醫心臟學術研討會 (TNCS) 時,他邀請了來自美國洛杉磯 Cedars-Sinai 醫學中心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Medicine (AIM) 實驗室計畫主持人兼 UCLA 醫學教授Piotr Slomka 擔任研討會主講人。教授提到想找具有核醫背景的醫師加入研究團隊,核醫部黃文盛主任得知此訊息後,詢問胡蓮欣的意願。她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於是,與教授取得聯繫,順利加入實驗室。

一開始,她對於這次的進修未設定太具體的目標,期望能夠開拓眼界,尤其在核醫心臟學方面。後來以訪問學者 (visiting scholar ) 的身分加入團隊,主要任務是學習和參與研究。國外進修這兩年主要研究主題是「核醫心臟學」和「人工智慧應用」,在研究團隊中,與其他成員一起進行一系列相關研究,並發表許多論文。這段經歷讓胡蓮欣深刻理解科學研究和論文寫作的過程,讓她意識到自己具備一定的能力,相信對未來的醫學研究之路非常有價值,也為自己創造不設限的方向。

胡蓮欣滿懷感恩的說:「我可以用程式語言畫統計圖表,是感到非常滿足的一件事情,我終於知道能夠達到的境界。再來就是認識許多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同事、朋友,在這個遼闊的世界,深深擴展了自己的眼界。」這段時間她學會了基本的程式語言,並能夠向實驗室中具備軟體開發背景的其他成員尋求幫助和指導,搭上最新的 AI 浪潮,取得自我成長的十足進步。

 

語言溝通是最大難關 關關難過關關過

    胡蓮欣指出,出國進修最大的困難之一是語言的問題,尤其是與一些同事之間的溝通,可能文化不同,導致誤解,難免產生挫折感,讓她感到不知所措。她舉例說,當懷疑自己是否受到不公平對待時,這種困惑感更加明顯。她承認在語言不太流利的情況下,是一個相當大的劣勢。

    另一個挑戰則是經費的問題。她認為如果在出國前能夠得到幫助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薪資和資金如何安排,有助於更好理解可能會發生的情況。尤其她除了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獎學金外,為了延續第二年的研究,申請留職停薪,只能消耗積蓄來完成研究成果。幸好獲得家人的支持,同時也有先生協助打理繁瑣的事務,讓她得以全心全意投入研究。

    當被詢問回國後面臨的挑戰時,胡蓮欣坦然表示,缺乏資金、人力和時間等資源,且臨床工作的繁重負荷,加上申請計畫並不順利,使得研究進展緩慢。儘管如此,她強調:「其實自己本來就是喜歡研究,出國經驗更重要的是讓我知道我可以做到,獲得充足的信心。但是不能因此放棄臨床,研究如果脫離臨床就沒有意義了,應該一邊做臨床才知道臨床的需要在哪裡。」她清楚表達了對這個領域的喜愛和信心,相信臨床經驗對於研究的價值至關重要,因此希望能減少一些臨床工作的負擔。此外,未來也不排斥從事教學工作,顯示出她對於承擔不同角色的開放態度。

 

期許運用 AI 工具 開發臺灣本土資料

  「我希望能夠複製在國外看到的資料庫,運用 AI 工具開發臺灣本土的資料,可以在核醫心臟學領域利用 AI 技術,提升診斷的準確性,甚至不只是核醫,也許整合其他的一些工具或數據,來幫助更多人。」胡蓮欣娓娓道出對未來的期許,然而也意識到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並且放棄一部分臨床工作。因此尚未完全確定是否能夠騰出足夠的心力,在這一點上還有些猶豫。但仍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團隊,與其他人合作,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胡蓮欣認為「醫師科學家」的定義是廣泛的,只要一位醫師從事與醫學相關的研究,並應用於臨床實踐中,就算是醫師科學家。對她來說,職位和資格的要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持續從事相關研究工作。因此,擁有熱情和好奇心、具備跨領域的能力,並能夠整合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這兩種特質對於醫師科學家來說非常重要。她希望自己能夠符合這樣的定義並具備這些特質,未來持續在學術領域付出努力,為醫界做出貢獻。

    最後,胡蓮欣提到臺灣的醫學教育體系訓練相當扎實,醫師們的抗壓性也相當高,然而,面對複雜的臨床工作,或者醫院評鑑等業務,都要耗費大量的心力與時間。所以,她建議薪資結構可以參考國外的經驗,制定更完整的研究型或教學型醫師職務,讓臨床工作、教學、與研究的分配更加平衡。或者針對曾經得到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支持的醫師,應優先提供機會,讓研究成果有更多時間發酵。尤其,國外投入的研究資源是臺灣無法相比,因此,她期許有更多機會、更多資源,讓有心從事研究的醫師們獲得良好的發展條件。因為臺灣需要許多這類的人才,期待能夠啟發並激勵醫師們致力於研究,為醫學科學不斷開創新的未來。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蕭子晴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胡蓮欣

✨✨✨✨✨✨✨✨✨✨

破浪前行:照顧病患為羅盤,堅持累積為船舵

劉耀中 /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

劉耀中

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同時為國立陽明大學生命科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生。2018 年 8 月赴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病理部分子病理及腫瘤研究實驗室進修。研究成果獲得國際高度肯定,被刊登在 2022年 5 月出刊的臨床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訪談日︰2022923

 

堅持日積月累 達成他人望塵莫及的成就

劉耀中原先在市立陽明醫院擔任主治醫師,當時他便與臺北榮民總醫院院內的醫師合作進行研究。後來他改到臺北榮總醫院任職,並決定報考國立陽明大學生命科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博士班在職進修。他表示,假使學生時代有更多接觸研究領域的訓練機會,之後在醫院從事研究工作時會更加得心應手。他認為現今的醫學教育一味鼓吹醫學生做研究,應該讓學生事先了解未來會面對的狀況,並指導研究的方向與技巧。

他回憶當初投入研究的機緣,來自於腫瘤治療科陳明晃主任不經意地隨口問了一句:「學弟,有沒有興趣寫一篇病歷報告呢?」劉耀中當下答應,實行後遭遇許多困難:如何做研究?如何寫文章?又該如何尋找相關文獻?只能自行慢慢摸索,再向周遭有經驗的學長姐請教。最終在他堅持不懈寫完研究論文,結果得到陳明晃主任的肯定,獲得一些修改建議及投稿的鼓勵。

升任總醫師後,學識涵養豐富的高志平主任,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雖然高志平主任無博士學位,但在血液學及臨床照護上的知識無人可及。受到啟發的他,自我要求每年至少撰寫一篇原著論文 (original article) 和一篇病例報告 (case report),在三年期間累積了十篇原著論文。他深有感觸的表示:「研究的方向應該依照臨床照護上的需求,也就是在臨床上發現了問題,再投入研究。而不是突發奇想,試圖寫一篇原著論文,才去找一個題目,但是題目或許不是平常會碰到的,或者跟臨床照護完全沒關係的。」點明醫師的本職是照顧病人。

但他也察覺在臨床照護和基礎研究之間存在著鴻溝,如何結合臨床問題與基礎研究是一項挑戰,需要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劉耀中認為現今的醫學教育,應該讓學生提早接觸現今醫學研究的趨勢。所以,他建議在大學階段時,可以提早接觸基礎研究的理論,未來才能在專業發展中受益,並更容易結合基礎研究與臨床。

 

歷經波折 幸運遇上善於連結的貴人

臺北榮總鼓勵醫師在職進行短期或長期的進修,以擴展視野、學習新技術或進行研究。當時正在博士班進修的劉耀中,研究方向上遇到一些挑戰。他專注於血癌領域的研究,探索藥物治療的機轉,特別關注解決如何改善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他的研究著重在表觀修飾的藥物,即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嘗試使用去甲基化藥物治療血癌患者,積極尋求突破抗藥性或效果不佳的解決方案。他希望找到改善治療效果的方法,但一直無法找到適當的切入點,彷彿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船隻,找不到正確的方向持續航行。

此時,同為醫師的妻子也計劃出國進修,促使他尋找合適的研究實驗室。經過一番探詢,找到了即將前往的實驗室,正好適合原訂的研究方向,雖然當下還不知道如何結合研究內容,但該實驗室可以進行血癌的相關研究。踏入實驗室後,與研究主持人(PI)討論,意識到在臺灣所進行的研究能夠連結教授之前想要解決的問題。於是,他們決定結合兩者的研究,共同鑽研血癌治療的潛在方法。

起初他面臨缺乏人脈的困境,沒有任何資源,四處碰壁,就算有了回應,也不確定找到的實驗室是否合適。加上進修期間,遭逢嚴峻疫情,同時必須處理生活瑣事,劉耀中坦言那段時間相當辛苦。幸好,他遇到一位優秀且出色的指導教授,研究進展相對順利。教授不僅是一名醫師,並且在哈佛擔任指導教授,深刻理解醫師在臨床工作中的辛勞,以及可以如何著手研究。

「我覺得他是一個很好的『連接者』,懂得如何把資源連結在一起,讓彼此發揮最大的功用。對基礎實驗,研究技巧或方式,具有一定的了解。加上本身就是醫者,能夠清楚臨床上的問題。他自己告訴我,他很樂於當研究員中間的連接者。」劉耀中滿懷感恩地說道。這趟進修自己最幸運的地方是能夠遇見一位擁有開放心胸,並且願意鼓勵學生的良師益友。

劉耀中進修的小型實驗室,不像某些大型實驗室有多人合作的團隊,但是教授鼓勵學生自行選定研究主題,獨立進行研究。起初指導教授也坦白表示不知道能不能幫助他,但是教授不斷協助尋求各種資源,確保實驗可以順利完成。除了感激教授的幫助之外,劉耀中認為,他在基礎實驗方面的技能有限,但憑藉出色的臨床經驗和技能在實驗室中展現了不同的價值。

 

帶著滿滿能量回臺 重視學習歷程

經歷這趟航行,帶回滿滿能量的劉耀中表示,回到臺灣後,他希望更緊密地結合基礎研究和臨床照護,以更精確、更深入的方式解決問題。他也坦言本身對於研究充滿興趣,無奈有外在因素阻撓,如:臨床業務、教學業務、升等壓力和博士學位的要求,令他面臨著多重身份的壓力。

幸好,在海外進修的兩年中,他得到兩個收穫:首先,他學會了如何放下包袱,從容地面對壓力;第二,學到了「如何發掘這些臨床問題」跟「基礎實驗上如何能夠切入的一個方式」。透過觀察實驗室 PI 如何統籌技術人員和博士後研究員,分派任務進行合作,他對實驗室的運作和領導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在進修期間,學到獨立完成研究的分析和論文撰寫。

對於醫師(MD)是否需要取得博士學位(PhD),劉耀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擔任醫師能夠取得博士學位固然是好事,事實上出國之後才發現,並不一定非得獲取博士學位才能做研究。

  我覺得學習的歷程更加重要,能不能拿到 PhD,只是可能是證實了在某方面的學習歷程有一定的成就,不代表研究做得好或不好。」他進一步解釋,如果具備研究能力,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他主張關鍵在於將研究成果最終應用於臨床實踐,並強調了研究應當與臨床照顧病人需求相關。

 

醫師科學家的定義應更多元

  劉耀中談及,他在教學中有一個核心信念:學生投入研究的目標應源於個人濃厚的興趣,而非為了升遷而做。如果只是為了升遷而進行研究,他會建議他們可以尋找資源更豐富的老師,以幫助他們更快地取得發表成果。即使學生數不多,但他仍熱切期待能夠指導那些對研究深感興趣的學生。

    因此,被問及「醫師科學家」的定義時,劉耀中表示早期並未聽過這個詞語。赴國外進修後發現,他才意識到其他國家早已倡導「醫師科學家」的概念。但他強調這個詞語並未明確界定醫生和科學家的身份,而是指某人可以同時扮演醫生和科學家的角色。以另一位指導教授為例,雖是血液科專家,但致力於基礎科學研究,並未實際參與臨床服務的工作。所以,無論是純粹的學術研究的科學家,或僅從事臨床服務的醫師,還是能夠結合兩者的醫師科學家,在國外都被認為是對領域有貢獻的專家,都能獲得應有的尊重。

    然而,他話鋒一轉,他認為在臺灣對於「醫師科學家」的定義相對狹隘,過於強調研究成果的發表,並對臨床服務提出較高的要求。他強調,很多在教學和臨床服務方面表現優秀的醫師同樣值得尊重。所以,醫師科學家的定義應該更加多元,因為醫學本身就是一門科學,不應僅僅以發表高影響力論文作為衡量標準。

    劉耀中語重心長地表示:「我認為醫師科學家要能夠發掘問題、找到問題的關鍵點。作為醫師的使命,就是妥善照顧病人,『照顧病人』並非只是查查房、開開藥,一般例行性的工作,不是喔!而是必須細心觀察,找到病人細微的問題,或者預測未來會發生的狀況。如何更早解決這類問題,取決於平常照顧的病人上的用心。所以,只要能夠以病人為中心,醫師也是科學家。然而近年來最大的問題是,過度強調『學術』這件事情,反而壓垮了我們原有的價值。」 


以病人為中心是一貫的初衷

    劉耀中深信,自己能夠在學術上獲得成就,得益於一開始有優秀的導師,帶給他正確的態度,未給他過多的壓力,讓他注重自身的興趣和正確的研究態度。如此一來,具有堅毅特質的他,反而能夠在 NEJM (2021 impact factor:176.079) 發表第一作者的原創論文,達成了非凡的成就。

    另外,他也對將發表數量作為主要指標,可能會造成不正確的競爭觀念感到質疑。他進一步提到,這種錯誤的競爭觀念可能會對醫師造成壓力,而且干擾他們的臨床工作。門診量無法完全反映醫師的服務品質,而照顧病人的品質則更難以用量化的方式衡量。所以,他認為要從多方面綜合評估醫師的臨床表現。同時也指出各科別面臨的困難、負擔、資源等各有不同,因此衡量醫師的表現應有因人而異的彈性,若要提高服務品質,也需要充足的資源支持。

    在國外的經驗,讓他深刻體認臺灣的醫師在臨床經驗上具有優勢,只是如何轉換成科學研究的能力,確實是難以跨越的門檻。以自己為例,他表示:「雖然已經有成果發表,在臨床服務上也無人能出其右,達到相對成熟的階段,比較能夠妥善處理各種情況。但要說自己是科學家,只能說已經跨出一大步了!」所以,他期望醫學教育可以是多面向、多領域的接觸、多方面的涉獵,同時不要忘記自己本質上其實還是個醫生,應該以照顧病人為最高目標。如果只是為了個人利益,便已經偏離當初成為醫師的初衷。

    回國後,劉耀中期望能涉獵更多的基礎研究領域以及參與教學,希望能夠成為受人尊敬的老師。將他在國外的所見所聞,傳承給後面的年輕醫師。他指出,身為一位醫師,與病人之間的聯繫十分深厚,尤其在血液科,負責病人的整個病程,從生病、康復到死亡,讓他們與病人產生深刻的聯繫。所以,持續關懷病人,並且發表有助於解決臨床難題的論文,將臨床和基礎研究更深入地連結起來,是他對未來的展望。劉耀中的這趟航程將繼續揚帆,以照顧病患為羅盤,堅持累積為船舵,航向更遠大的目標。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蕭子晴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劉耀中


✨✨✨✨✨✨✨✨✨✨

培養科研興趣,建立科研能力,你也行!

黃竣暘 /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黃竣暘

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2020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在主治醫師第六年前往美國 Rutgers New Jersey Medical School 擔任實驗室分子生物基礎研究員。現職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且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外科學系副教授。


訪談日︰2022915

 

國外進修研究單位的選擇

當初為了申請教職,黃竣暘計劃透過累積研究成果的方式升等,進而接觸醫學科學研究。他承認一開始接觸科研並非「興趣」,然而一旦投入後,黃竣暘逐漸發現當中的樂趣,他也沒料到有這麼一天,主動做研究會成為生活的日常。

透過學長牽線,黃竣暘順利聯繫上 New Jersey Rutgers Medical School 的實驗室負責人,順利遠赴美國,擔任分子生物基礎研究員。他為了解基礎研究的運作及相關技術,在出國前花三個月的時間,到醫院的實驗室學習基礎儀器操作,可見他破釜沉舟投入科研的決心。

黃竣暘說明選擇實驗室的考量:「我發現在選擇實驗室時,老闆的因素遠大於實驗室的因素,意即好的實驗室比不上一位好老闆。有名的實驗室一定有很多研究員參與當中,競爭相當激烈,我們身在其中若想要拿到好的題目且完成研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文獻,其實並不是件簡單的事。經前人的分享及自身體會,此實驗室的老闆在處理這事上相當厚道,曾付出努力的研究員即使在實驗完成前回國了,也會得到第一作者的身份,這樣的做法讓人覺得備受尊重。」他花了兩年的時間完成心臟衰竭的蛋白質研究,順利以第一作者完成文獻發表,達成當初出國前預設的目標。

 

收穫扎實的科研能力

實驗室的指導教授是黃竣暘在基礎研究領域的伯樂,除了不干涉他的時間安排、也不會質疑他做的實驗過程及結果。黃竣暘分享道:「雖然有時候實驗結果可能跟教授預期的相反,但我發現他最大的優點是先選擇相信,再思考要如何驗證或提供其他建議。」對於剛開始投入科研的他,指導教授的一舉一動他除了看在眼裡,心中更多的是無盡的感激。

問及此趟出國進修的收穫,黃竣暘說:「我覺得最主要是訓練扎實,讓我能夠對基礎研究及分子生物學的概念非常清楚,幫助我回到臺灣管理實驗室時,清楚知道及了解博後研究員的工作內容,可以跟他們一起討論研究上的觀念,以至於有些同事相當驚訝我怎麼會了解這麼細節的部分,其實我在國外做的實驗量遠遠超過臺灣研究員的工作量。」

在國外,多數研究員來自不同的國家,自然而然有競爭壓力,因而造就了不少傑出的研究人員及科研成果。充裕的經費、良好的研究環境、優秀同事互相競爭的壓力,黃竣暘在國外見識到做科研有不同的方法。

 

科研路上缺乏人力與資源

    回國後,因院內研究計畫未通過且缺乏助理的協助,黃竣暘不得不放慢腳步,加上臨床工作佔據他至少七成的時間,教學約佔一成,只剩下兩成的時間用來做研究,其中包括閱讀基礎研究文獻及設計研究等等。他想起當初踏入科研的顧慮,黃竣暘說:「回國後,我更喜歡做研究了,果然先投入了就會開始有興趣,而且我學會如何設計及安排實驗,相比過去我雖然知道某些主題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探討,卻不知道從何下手,最後不得不放棄。」

    黃竣暘認為,臺灣的基礎研究訓練環境其實不差,只是與國外相比資源確實較少,比如在國外用新穎及良好的設備,實驗做一、兩次就可以得到結果,但在資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可能需要用比較古老或傳統的做法重複多做幾次,才能做出一樣的實驗結果,日本及韓國也面臨類似的情況。

    至於醫師進修碩、博士班,黃竣暘認為臨床工作已相當忙碌,醫師們不太可能有多餘的時間接受正統的訓練,雖然國內醫師多選擇在職進修博士班,但他之所以決定放下臨床,到國外從根打起,是因為國外的訓練有助於掌握及熟練基礎實驗,例如:西方點墨法、基本的老鼠實驗和細胞實驗等等,同樣的基礎實驗在國外可以整天操作,重複做一千片,提昇熟練度;然而回到國內,往往因為醫院事務繁忙,抽空做實驗只能一天做出一片的成果。兩相對比之下,讓從國外進修回來的黃竣暘感受十分深刻。

 

醫師科研人才的培育

  黃竣暘認為一位成功的醫師科研人才應該具有毅力且堅持不懈的特質,尤其在剛開始投入科研時,容易遇到許多不了解的事情而逐漸失去熱情,他坦言,自己是堅持走下去才發現科研的樂趣。此外,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夠獨立判斷及分析實驗結果也是醫師科研人才的關鍵能力之一。

一直以來,臺灣在培育醫師科研人才面臨不少困境。黃竣暘認為,並非所有醫師都必須投入科研,除了鞏固自身臨床照顧病人的技術,對醫學科研有興趣的醫師自然願意投入其中,若再加上院方的鼓勵政策,包含薪資結構的調整、透過制度區分研究型或教學型主治醫師的定位及職責等等,都能正向地引導醫師們培養個人的第二專長,甚至在科研、教學等各方面奉獻己身,有所突破。當醫學研究不再只是升遷管道的踏腳石,而是個深具意義及充滿使命感的工作時,即使總被繁重的臨床業務壓力圍繞,醫師們卻能因著院方的支持堅持下去,走得更長、更遠、更踏實。


臨床與研究 連結緊密

  黃竣暘目前規劃照顧臨床病人之際,繼續投入相關研究。對於科研的擘畫,他希望多認識學校、研究所、中研院的教授,並且與他們討論動物實驗、基礎實驗等合作的可能性。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才合作,可以縮減醫師在臨床與科研間來回奔波的心力,提高效率。尤其醫學本身是個高度精密分工的產業,如何結合跨領域專業人才,組建優秀團隊,使團隊運作順暢、內部溝通自如,這是黃竣暘在國外學到最大的收穫。

    他也非常鼓勵學弟妹出國進修開拓視野,不一定局限於科研方面,只要對任何領域有興趣,例如:基因體、公共衛生及人工智慧相關等領域,都可以出國學習,建立人脈以共享資源,對臺灣將來的科研工作或學術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至於原先對科研不感興趣,或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做研究的學弟妹,黃竣暘的親身經歷是最真實的榜樣,彷彿為每一個想超越自我的人們注入強心針,鼓舞著大家不被環境或困難受限,而是努力踏出第一步,成就更好的自己!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謝曉悅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黃竣暘


✨✨✨✨✨✨✨✨✨✨

一步一步 穩紮穩打的人生旅程

張俊欽 /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內科學科助理教授

張俊欽

2008 年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公費生身分畢業,進入臺北榮民總醫院先後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及心臟科次專科訓練。之後至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服務兩年,2017 年回北榮擔任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透過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獎助,2018 年赴荷蘭 Erasmus Medical Center 擔任客座研究員。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訪談日︰2022919

 

以臨床為核心的求學研究歷程

張俊欽記得大概還是醫學系四年級,臺北榮民總醫院鼓勵陽明醫學生參加「暑期研究計畫」,他當時候參加了心臟科的研究:收集臨床資料,並且加以分析,與心臟科結下不解之緣。而後無論他的研究或是從醫的經驗,都是與心臟內科有關係。他自己事後回想,之所以開始與醫學研究有關係,理由有二:其一,心臟內科的確有許多案例可供研究,「待解之謎」 還很多,師長也都希望訓練新進醫師的專業技術,也具備有做研究的能力。其二,若是要在醫學中心等級任職的話,必須要具備研究能力。他目前身兼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與兼任助理教授,張俊欽仍然持續進行自己的研究計畫。

 

出國研究的取捨

張俊欽是在調回北榮任職半年左右,就出國進修。想出國進修的原因很簡單,科內師長大力支持他趁年輕出國,學國外最新的心臟內科技術。一方面是心臟臨床領域的新觀念、研究方法需要有人學好帶回來,再一方面是他剛回到心臟內科,臨床負擔沒那麼沈重,等同於是「先去進修,再回來服務」的概念。

他進修心臟內科的首選是荷蘭的 Erasmus Medical Center。張俊欽自己寫 email,告訴對方說「臺灣的北榮希望發展心臟內科領域」,透過書面的 CV (curriculum vitae) 以及 skype 面試,取得這次進修之旅成行的機會。

然而,荷蘭鹿特丹對大多數臺灣人而言都是陌生的地方,張俊欽在出發之前,先安排了一次學術研討會的行程,到荷蘭當地探查環境,並與指導教授見面。等攜家帶眷過去之後,自己積極參與臺灣人社團和網路社群媒體,這對於消除陌生感有極大的幫助。

張俊欽是帶著兩位家人一起到荷蘭待一年半,在出國期間他無法有任何收入,雖然有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經費支持,仍然需要花到自己的錢,尤其歐洲的物價高得驚人。

不過張俊欽仍然認為這是一趟值得的旅程,主要是因為在研究中心裡面,只有他一個臺灣人,需要與其他國籍的研究人員合作;還有因為市場大小、人口比例的不同,很多的大型研究,很多的醫材驗證也都需要有足夠的樣本數才能夠被認證,這些都是臺灣受限於人口數而做不到的地方。

大多數時候,臺灣的 TFDA 是跟隨美國的 FDA 或是歐盟認證,引進新的藥物或醫材不需要經過臺灣本土研究的認證。因此,國外研究與國內研究的差異,在資源上有相當的落差。

 

國外研究值得學習的地方

    張俊欽描述這個荷蘭醫學中心的型態,就覺得這是很大規模的研究機構。這是一家醫院與一個做臨床研究的商業公司結合在一起,研究公司負責「接案」進行醫學研究,不管是醫材、藥物、或是治療方法,而他的指導教授擔任研究計畫總主持人,從設計方法、擷取數據、文獻發表等不同階段的項目,聚攏不同的團隊相互合作。

    張俊欽在心臟科的專長是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心導管手術、支架置放等等,到荷蘭進修也是與指導教授共同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只不過國外研究計畫更大,樣本數更多。張俊欽認為,這趟出國研修最大的收穫在於「對於研究的更嚴謹態度」。這其實是跟研究計畫的規模有著絕對的關係,一旦成為一個大型研究計畫,那麼從思考定義與研究方法就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看到其他人發表的論文成果,恐怕看完過程與結果數據,大概就接受了,看不出實驗設計背後的理論架構。

    舉例說明:在國外,若病人因為治療而有併發症的產生,那麼會先交由第三方機構認定,這個產生的症狀是否符合併發症的定義,才開始後續的處置。這樣就可以避免許多爭執產生,後續的爭論也能夠減少。在荷蘭研究中心,他學到看待一個實驗要從如何定義研究理論開始著手,研究方向與研究方法是否朝向同一方向,最終的實驗結果是否能夠驗證當初的設定。有了這些想法上的層層把關,才能夠使臨床研究做到精確,他認為這是國外進修的最大收穫!

 

醫師與醫學研究的距離

  張俊欽在經過出國進修的洗禮之後,對於「醫師科學家」的稱呼是保留的、謹慎的,認為這樣的稱謂似乎有一個光環在上面。張俊欽認為,醫師科學家除了有能力從臨床發現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懂得完整解決問題的流程:設計研究計畫,定義臨床問題,設計研究方法,找到經費贊助,甚至指派小組成員進行分項實驗,並且整合團隊成果。

    張俊欽特別提到他在荷蘭的指導教授,本身是在研究單位退休,是全職做研究的學者,現在退休後周末仍然待在研究室做實驗,那是一種全心全意地投入,是時間分配的極致。但張俊欽在臺灣身兼心臟內科主治醫師以及學校老師,有限的時間才能投注在研究上。他自己回想起來,也只有在荷蘭的那段時間是 full time 的研究狀態。從研究心力與投入研究的時間比重,他比較願意說:「大家都是醫師科研人才,都在努力掌握剛才提到的條件,並且正在往醫師科學家的道路上前進。」


從醫院到學校 談臺灣醫學研究的未來發展

    張俊欽未來想要在臨床、教學、研究三方面皆得好的成績。但在臺灣,醫師不可能不做臨床服務,只專職進行醫學研究,時間分配成為重要的課題。

    張俊欽希望在未來十年做到幾件事情:一是在任職單位內和年輕醫師一起投入相關研究領域;二是因為陽明與交大併校,他覺得有些資源是可以互通有無,譬如數據的收集與分析研究,進行跨領域的醫學研究。再者希望能夠聯合國內外其他醫學中心共同執行大型研究計畫。他期待透過各醫學研究團隊、商業醫藥研發公司的合作,持續產出臺灣在醫學研究上的觀點,佔有世界醫療體系的一席之地。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連尚文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張俊欽


✨✨✨✨✨✨✨✨✨✨

持之以恆 熱情會為你帶來曙光

黃德光 /  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眼科學科部定副教授

黃德光

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國防大學國防醫學院醫學士,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流行病學博士。於臺北榮總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曾至臺北榮民總醫院竹東分院、桃園分院、署立金門醫院服務,後至臺中榮民總醫院擔任主治醫師。2019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至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 (UCSF) 進修。


訪談日︰2022919

 

看得越多 學得越多

「學無止境」是黃德光讀書及行醫的歷程中,最佳的寫照。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透過下鄉服務,黃德光先後經過小、中、大型醫院的歷練。隨著臨床經驗的累積,他漸漸發覺自己迫切需要學習新事物,想看看自己的專精醫學領域裡,全世界是否有更好、創新的技術與理論?為了帶給患者更好的醫療照顧,他心中升起國外進修的念頭。他在攻讀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的階段,憑藉優秀的能力,加上對研究的興趣,於碩士班第二年申請逕讀博士班,之後僅以三年時間便取得了博士學位,也在較少人研究的領域中,交出傲人成果。

黃德光謙虛地說,一直以來承蒙很多師長的青睞與幫助,受各大醫學會邀請至不同研討會討論、演講,他很樂意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成果,也因此認識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學者團隊。黃德光認為取得博士學位並不是終點,回到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服務後,他持續精進自己,2017 年至日本短期進修一個月,以及 2019 年赴美國長期進修,這兩次出訪,不只帶回了國外所見的重要研究概念,還與國外學者團隊建立連結,受邀參與兩項美國的多國多中心研究。現在,黃德光也開始帶領醫師研究、組成自己的研究團隊,他參考在美國看到的訓練模式,修改了自己的教學方式,取得更好的成效。對於出國進修的決定,黃德光覺得非常值得。

 

用心看病 用心教學

黃德光的眼科專長,除了常見的結膜炎、青光眼外,還有一項較為罕見的疾病——葡萄膜炎。他回憶,早年的臺北榮總,總共就只有一位醫師專門看葡萄膜炎,在屆齡退休後,葡萄膜炎的門診,卻難尋接班人手。臺灣得葡萄膜炎的病人雖然少見,嚴重時卻有可能導致失明。為此,在一次會議中,黃德光受到來自臺北榮總的師長邀請,想到這些病人,他毅然決然,答應到臺北榮總眼科部就職。當年,黃德光的博士研究題目,便是探討葡萄膜炎,在臨床看診時,他結合自身的學術研究背景,掌握此疾病的最新個案與治療資訊,而且經過出國進修磨練後,對此疾病的了解也更為全面。

黃德光說,對於葡萄膜炎這樣的疾病,每個患者的表現不一定相同,其實病人才是真正的老師,唯有仔細觀察、分析,才能切中每一位病人的需求。相較於傳統的教學門診中,老師在診間替患者看病、學生們坐在一旁見習,黃德光看到國外教學採取「老師與學生各看一次患者」的做法,讓學生能進入真實的診療狀況,激發更多的思考,等到看完患者之後,學生再與老師討論。如此,隨著看過的病人數累積,學生更強化了訓練看診的思維。黃德光說:「這樣的做法,類似於先給學生考題,等考完以後,再去討論答案。」其實臺灣最早的教學方式,也類似這樣。老師從旁指導再慢慢放手,培養學生自己學著找答案,師生教學相長的同時,也讓為疾病所苦的民眾,獲得最適當的照護。

 

最重要的是動力

    一直鼓勵黃德光支撐下去的念頭,莫過於想照顧病人的心意,以及對研究的熱愛。出國長期進修期間,剛好遇上 2019 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國外嚴重流行疫情的城市,紛紛採取緊急策略,管制人口流動,醫院及研究機構的運作因此受到影響。然而,包含黃德光在內的學者們,並沒有被新冠疫情打敗,即便無法自由進入工作崗位,他們仍然透過視訊會議等方式,持續推進研究計畫。直到國家徵召各地實驗室加入因應新冠疫情的檢驗需求,黃德光的進修之行不得不暫告中止,帶著家人回到臺灣。黃德光回憶,當時他們一家四口都是身處異鄉的「外國人」,沒有醫療保障,眼見著陪同出國的妻子與兩個孩子,暴露在身體健康的風險之中,他的內心實在非常煎熬。最後經過詳細考量後,決定回到防疫成效較好的家鄉,出國前預設的許多目標,雖然有些遺憾沒能達到理想,但也完成了百分之八十到九十。

    回國後,對於臨床工作、學校教學與醫學研究,黃德光不僅沒有減少熱忱,反而產生更多新的想法,他期許自己在葡萄膜炎等領域中深入鑽研,同時也不忘提攜後進,如同當年受到諸多師長、前輩的指點那樣,現在輪到他來為晚輩提供助力。他非常樂意引領學生進入學術的世界,每每勉勵晚輩,萬丈高樓平地起,第一步要先熟稔想要研究的領域,所以先從充實背景知識開始,把基礎牢牢扎穩,接著就是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方向,然後將興趣及熱忱,轉為研究的動力。唯有打下厚實的基礎,讓自己隨時能接受更多挑戰,並將研究做得更有深度,即使在自己的領域還沒有重大成果,也不要氣餒、不要半途而廢。

    新進醫師在嶄露頭角之初,若能與不同的團隊合作,同樣可以發揮相當的影響力,同樣是優秀的醫學研究者。只要熱愛自己的研究,持續前進,別人一定會看到你。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黃德光


✨✨✨✨✨✨✨✨✨✨

有些事情 試過才會知道

許劭榮 / 臺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許劭榮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陽明大學藥理學研究所博士。2018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出國一年,至美國耶魯大學肝臟研究中心 (Yale Liver Center) Professor Iwakiri 實驗室,進修肝硬化相關研究。


訪談日︰2022922


深謀遠慮 提前部署

「自己不進去的話,好像很多東西會錯過。」從事科學研究,很早便是許劭榮的人生目標之一。當年在臺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還是總醫師階段的許劭榮,便找到科內的黃惠君主任,請她擔任自己的指導教授,並加入黃主任帶領的實驗室,開始接觸基礎研究。許劭榮回憶,那時指導教授並不要求他一定要參與研究,但他看著實驗桌上的各種儀器,總是產生好奇之心,實際參與以後,對科學研究產生濃厚興趣。因而激發許劭榮進入國立陽明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深造,在職攻讀博士班,並以優異的能力與表現,只花三年時間便取得博士學位。出國進修有部分的原因是來自醫院的要求,其實他自己也很希望到國外看看,感謝北榮院內提供的出國長期進修機會,也是讓他想要留在臺北榮總服務的誘因之一。

許劭榮很早便開始接觸研究,因此能在同樣的時間內,更熟練地完成許多的事。2018 年 12 月,他獲得榮陽計畫補助出國的機會,經由黃惠君教授的推薦,至世界頂尖名校——美國耶魯大學,於肝臟研究中心 (Liver Center) Professor Iwakiri 實驗室進修一年。許劭榮的臨床專長之一,是肝硬化疾病,這同時也是他在國內的研究主軸和博士班主題,即是肝硬化藥物研究。欲進修的Iwakiri 教授實驗室,與黃惠君教授實驗室,有非常悠久的合作關係,不僅是黃教授自己,連黃教授當年的指導老師,也曾於 Iwakiri 教授時期之前,到同一個實驗室交換。到了美國以後,許劭榮發現這位 Iwakiri 教授很是好學,興趣也非常廣泛,他沒有延續他已經會的研究項目,反而得到一個全新題目——探討肝硬化對於腦部的影響,這個研究主題,不只對於他而言,連整個實驗室也不曾涉獵,許劭榮自己從頭開始摸索全新的研究問題,為此感到十分幸運。

 

養兵千日 用於一時

許劭榮回憶,起初他心想自己已累積許多實驗室的經驗,具有基礎,加上對於肝硬化的領域也不陌生,一切應該可以很快上軌道。實際上,不同的器官,如不同的世界,包含掌握各項新的實驗方法在內,許劭榮直到出國約半年之後,才開始有較理想的進展。這些歸功於出國前,在實驗室下的那些工夫,如果出國後才完全從零開始學習,估計短短一年進修是難有成果。因為每一個實驗方法,都需要花一定的時間才能熟練。隨著時間向前推進,許劭榮照自己的方式,順利地建立起研究模型,所有的實驗材料、設備儀器,在國內皆容易取得,希望未來能將研究模型在臺灣完整重現。許劭榮自己是團隊裡,最了解研究內容的人,如此便能將「軟、硬體」完整轉移回來臺灣。 2019 年底,許劭榮便帶著不錯的研究成果,回到臺灣。

凡事扣掉一分的天賦之後,還有九十九分的努力需要落實,許劭榮靠著平日的耕耘,使這次美國進修,大幅減少盲目摸索的時間成本。儘管不知道未來的路通往何處,也不清楚投下的努力是否值得,許劭榮相信,唯有實際走過,才會知道眼前的路,究竟適不適合自己。「我丟那麼多時間進去,我最後能夠拿到的成就在哪裡?」許劭榮的這番話,說出很多人的徬徨。多數時候,大概沒有人可以確定,自己做某一件事情,到底能不能成功?當初,許劭榮帶著不確定的心,走進科學研究的世界,在順利通過各種難關以後,他才了解到自己的確可以走這一條路。然而,過程中需投入的準備工作,卻一分也不能少,如同許劭榮剛到美國的實驗室時,指導教授未分配屬於自己的研究主題及工作,他曾一度在實驗室裡枯坐,但是他並未被動地等待,而是主動出擊!他依照自己在國內撰寫國科會研究計畫的經驗,自費送英修,寫了一份研究計畫案與指導教授討論,受到 Iwakiri 教授的肯定,且最終產出好的研究成果。

付出不一定有結果,可能顆粒無收,但如果沒有付出,何談收穫?

 

因材施教 適才適用

    「走過才知道」,若是將這樣的觀點放在國家育才上,面對這麼多剛畢業的年輕醫師,甚至是醫學生,如何才知道,以這些青年才俊的能力,各自所屬之處?許劭榮認為,且讓他們實際做看看,再以得出的客觀結果,來回答這樣的問題。「譬如說,我的實驗室就打開,讓你進來。」許劭榮建議,以科學研究來說,給他們一些可以負擔得起的各種資源,然後觀察他們之中,有哪些人能通過考驗、存活下來,如此便可以將適合的人,放在適合的地方。可以透過參考各領域中,擁有優秀能力及成果的前輩、權威的評價,來判斷眼前的人才適合的領域。研究成果的發表,雖然不一定能將期刊的分數,量化為個人的能力指標,但是 100 分與 10 分之間,就能看出一些差別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新人的才能,由專業期刊來認可」,許劭榮從比較務實的角度看待事情,因為唯有壯大自己,才能夠走穩、走遠。不論是工作上,或是研究上,一定都會經歷層層的關卡。面對挑戰,許劭榮認為,我們該做的便是想辦法度過難關、存活下來,然後維持大環境,跟無數前人一樣,繼續鋪路給下一代,帶動國內醫療整體發展前行,等待有一天會有另一個巨擘誕生;這也是許劭榮回國後的計畫,他對於臺灣的學術研究環境,不僅表示肯定,也願意支持,他到現在仍與國外實驗室保持聯繫,為將來的國際合作,留下聯絡管道。許劭榮目前自己維持實驗室,非常歡迎後進、學弟妹來實驗室,嘗試一下「了解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研究」。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許劭榮


✨✨✨✨✨✨✨✨✨✨

創新改變求真 支持醫學研究人才恆久遠

陳春廷 / 臺北榮民總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

陳春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於 2013 年前往美國波士頓的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急重症醫療及高擬真模擬訓練進修一年,研究主題為關注急診復甦和急救後的低溫治療,拓展到臺灣方興未艾的高擬真訓練(Simulation Training)。返臺後,持續進修獲取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目前就讀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


訪談日︰2022926

 

出國 翻轉眼界的絕佳時機

陳春廷分享他成為急診部主治醫師超過十年的觀察:「每個人的個性、風格、屬性與各科的論文產量和風氣是相互影響的;不同科別的論文產量差距很大,像急診相較內科就是產量偏低、有願意寫論文的人偏少。」他認為,選擇在急診的醫師比較崇尚自由生活,因此整個科部的研究風氣不那麼盛行,或許急診部尚有研究潛力的人才,正等待挖掘。

急診部的醫師生活步調已經十分緊湊,該如何吸引忙碌的醫師願意排出時間做醫學研究?陳春廷深思過問題的解法就是「增加實際誘因提升研究意願,或減少制度面帶來的衝擊」。

做一位專注在臨床照顧病人的醫師,即使沒有傲人學歷,也可以有做學術研究的能力;要不要做研究其實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個人意願和時機問題。對陳春廷而言,社會本來就需要各種不一樣的人才,但走在醫師養成的漫漫長路上,他也曾感到茫然。

「2018 年,剛好是我的人生走到沒有重心的時期。醫師的培養時間長,生活圈也相對封閉。我們那時代的醫學生,目標被定得很明確,就是畢業後想辦法考過醫師國考。國考之後,想辦法去一家心目中的好醫院、申請想要的科、努力地考上專科資格、努力找到主治醫師 (visiting staff, VS) 的職缺,然後就沒了。人生沒有特別的目標,也沒有任何刺激感。」當時,急診部長官提議他「出去走走」的想法,成為陳春廷生涯的轉折點。

 

學習 成為高擬真模擬訓練的種子

透過急診部主任的牽線,陳春廷順利在布萊根婦女醫院找到同是臺灣籍的導師,他帶著老婆、兩個小學的孩子和兩個任務飛向波士頓:臨床觀察及高擬真模擬訓練觀摩。

「我沒有預期去那邊看他們的臨床,會有多大不同,因為我知道急診醫學就是這樣。其實臺北榮民總醫院的急診訓練比布萊根婦女醫院扎實非常多。就技術層面來說,我覺得臺灣醫生的能力與他們旗鼓相當。」

高擬真模擬訓練是透過具備瞳孔光反應、創傷出血系統、眨眼、說話等數十種模擬真人生理反應的多功能病人裝置,讓臨床醫護人員能夠反覆練習真實病例的處置手法,並做出正確決斷的模擬情境教學。

當時,高擬真在國內才初露鋒芒,北榮的臨床技術訓練中心,剛添購了一批要價不斐的擬真器材。國內的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簡稱醫策會,也開始舉辦擬真相關的教育跟比賽。

「醫策會辦的第一屆全國性賽事,我就是參賽的選手。當時會選擇布萊根婦女醫院為進修目標,則是因為它有一個專門的擬真訓練中心——STRATUS Center for Medical Simulation。」

為期一年的進修之後,北榮院內的高擬真模擬訓練,由陳春廷順理成章地接手,為北榮培養參與醫策會高擬真模擬競賽的種子選手。陳春廷負責新人組海選,從自我推薦及各單位推薦的人選中,嚴格篩選出真正有潛力、有意願的人選來訓練和比賽。陳春廷分享,團隊在 2022 年方才拿下重症組金牌和新人組銀牌之殊榮。

 

思辨 理想的實現必須披荊斬棘

    回想那一年的進修生活,陳春廷提到,位於波士頓的布萊根婦女醫院,其病人樣貌及型態與北榮非常類似,但更深入一些,國內外的醫學環境與制度其實大相逕庭。

   「在北榮在急診室,至少每天會插管 (on endo) 至少一次以上,但在布萊根婦女醫院,可能一個月才一到兩次而已,是『一個月』哦!」讓陳春廷大感驚奇的不僅於此,布萊根婦女醫院一年招收的住院醫師高達十五位,他也提出實際數字進行比較。

   「雖然十五位住院醫師是由麻州總院及教學附屬醫院共同訓練和輪調,但相較北榮一年只有四位,第一線照顧病患的人力還是相對充裕。」陳春廷分析,布萊根婦女醫院的住院醫師向來滿招, R1 到 R4 (Resident) 的住院醫師群就有六十人;北榮四年訓練期加總起來的住院醫師人力,可能還比不上布萊根婦女醫院一屆的數量。

    臺灣住院醫師照護病人的工作負荷大,四年訓練下來「插管」已是家常便飯;與國外住院醫師聽說「有插管」,就會全部蜂擁而至、想卡位看最佳視野的盛況空前是天與地的落差。

    文化背景產生的差異也顯現在醫學生的學習方式上,他觀察到,國外學生很習慣侃侃而談,在分享的過程中看出彼此的問題,沒有絕對的對錯;「老師怎麼說,學生怎麼做」加上「打分數」就是臺灣學生慣用的模式,兩種狀態截然不同。

    「他們在做高擬真訓練時,大部分時間是『檢討』,但臺灣是反覆地做、把它做好。」陳春廷認為,國外做高擬真訓練不為比賽,是為了「自我提升」;這個訓練創造出模擬情境,協助每個人找出問題在哪裡。「國外的高擬真訓練重點在於:每個人得到的東西,應該要不一樣。」他接著提出臺灣的現況,「我們不一樣,我們是想看訓練結束後,這個團隊是不是很會救人,還會被評分。」

    能在訓練過程,清楚知道「原來我要補足這一些」,對陳春廷而言才是重中之重,而不是要求「插管要一次就上」、「一個心律 (rhythm) 要馬上判讀出來」。

    他深深體會到,在美國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訓練風氣,在臺灣與現實關鍵績效指標 (KPI) 的要求抵觸下,想推動這樣的概念勢必難以落地。相同的無力感也能在「醫院培養研究人才」的方式中窺得一二。

    他舉例,僧多粥少的院內計畫沒有基本的保障條款,拿到計畫的永遠是同一批人,時間久了也會耗損落選者的研究熱情。去除消磨意願的現況制度,才能讓有研究熱忱的人看到希望,並且鼓勵更多人參與研究。建議把研究資源分散,否則達不到鼓勵的效果。


接受 分享錯過的美好才能協助他人更好

  「我們剛畢業的時候,沒有人想過『去國外當醫生』。但若國內的醫療環境繼續走下坡,這個選項的吸睛度就會越來越大。坦白說,如果有晚輩請益,我會鼓勵他們一畢業就出國。」直言不諱的陳春廷在波士頓進修期間,發現從臺灣過去當醫生的人不在少數。

    他舉例,有人沒有完成在臺灣的訓練,選擇早早過去再訓練;也有人起步較晚,出國後因為嚮往而留下,可能就離開醫師一職轉向藥廠發展,走了完全不一樣的路。

    「最後我決定回來,主因還是經濟問題。如果要在那邊重新從住院醫師開始訓練,付出的成本很大;而且,訓練之後要面對的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會配對到哪家醫院?最後會留在哪裡當主治醫師?全都是高度不確定的事,所以我覺得,要去就要趁早。」

    他分享,如果有心向外探索的醫學生,可以在臺灣念完醫學系,直接去國外成為不分科住院醫師(Post-Graduate Year Training) 和住院醫師。因為在臺灣念書便宜很多,而臺灣的學歷國外也承認,所以這會是最棒的途徑。陳春廷也提到,如果時間重來,要在年輕時就出去,時間不要浪費,他有可能會到國外執業。


培育 讓自己成為別人的重要貴人

    陳春廷坦承,過去找不到方向時,曾經認為學術界很黑暗。「當你有利用價值時,會被找去幫忙和開會,但利用完就把你踢到一邊去,或直接忽略你。這種感受其實很不好。」

    因為清楚研究過程的艱辛與挫折,現在擔任教職的他更願意釋出善意,鼓勵其他願意跟他做研究的學生和住院醫師一起合作,共同完成研究課題。

   「如果做得出來,我一定會讓他掛第一作者。我會先給他一個很棒的目標,讓他覺得:再怎麼辛苦都一定要完成。」陳春廷不只以「尊重」和「平等」的心態推後輩一把,更希望在研究的路上能帶給後輩「我們同進同出,不要怕辛苦」的支持,成為強大的心靈後盾。

    同時,陳春廷也期待自己能成為醫師科學家,他認為醫師科研人才本身已經是醫師,只是生活或執業的過程中,更會帶著「好奇心」去探索知識的缺口。這樣的研究人才通常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勇於挑戰和提出質疑,通常也比較懂得善用時間。

    不過他也提到:「研究的過程中,不需要『一個人什麼都會』,那是不可能的。你只要召集每一項都是專長的人,願意一起合作就可以了。把一個人訓練到十項全能,耗費的社會成本跟時間成本是無底洞。」

    以務實的態度面對想做研究的人生規劃,並讓研究夥伴與團隊在明確的目標及誘因下共同努力、進行研究。陳春廷不藏私且坦然地分享進修的心路歷程,幫助有心出國進修的醫學生或年輕醫師,思考下一步該往何處落腳。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陳姸伶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陳春廷


✨✨✨✨✨✨✨✨✨✨

在迷惘與熱忱中 找尋自己的科研路

姚又誠 / 臺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脊椎外科主治醫師

姚又誠

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於 2019 年前往位於美國紐約市的康乃爾大學附設骨科特種手術醫院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 擔任臨床研究員。2020 年 7 月回臺,現職是臺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脊椎外科主治醫師,現在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


訪談日︰2022927

 

懵懂的開始

在完成專科考試後,姚又誠開始投入臨床研究,並陸續發表了兩篇文獻。談及任職臺北榮民總醫院——臺灣頂尖醫學中心的臨床醫師而言,鼓勵醫師出國進修是件稀鬆正常的事。在出國進修之前,他未曾到實驗室學習相關操作技術,選擇讀博士班是個需要長期投注心力的決定,因此他心中相當猶豫。

「我相信在不同階段出國,看到的東西不太一樣,我那時候唸博士班的考量是想要找一個研究主題,但其實心裡一直沒有很篤定,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是什麼。」姚又誠認為自我提昇很重要,但是要做什麼研究主題?儘管一時找不到方向,只深切認為自己要突破現況,追求進步。他也曾想過骨科醫學工程相關的研究,但這都不是姚又誠感興趣的主題。 

 

從對臨床手術的興趣與熱忱出發

從姚又誠的部落格(註一),一篇又一篇衛教文章、社區校園宣導參與及新聞採訪,不難感受到他對工作的熱忱,尤其在脊椎矯正手術的投入,更是全心全意。

姚又誠對脊椎矯正手術深感興趣,而國內僅少數幾位較有經驗的醫師會做這方面的手術,此領域相關的研究及手術報告也較少,適逢骨科內部想發展脊椎矯正手術技術,經過一段日子的深思熟慮,以及長官的建議下。他在 2019 年前往美國最好的骨科醫院學習脊椎矯正手術,以及脊椎側彎相關的臨床研究。

出國前,姚又誠設定目標,希望能發表至少一篇文獻,然而他的收穫非凡。

「我覺得出國這段期間的訓練跟經驗都超出我預設的目標,我本來是想要學習脊椎側彎的矯正手術、怎麼照顧術後病人,以便回臺灣後能夠獨立完成手術。我去的特種手術醫院手術量非常多,除了跟診及觀摩手術,研究方面也超出我的預期,那裡的研究環境、團隊及產值完全超乎我想像,我參與了大概六個研究主題,甚至發表了四篇文獻,我覺得收穫非常多。」姚又誠於進修結束返國後,陸續發表六、七篇學術研究論文,研究表現傑出。

 

新冠肺炎疫情突襲

    正當姚又誠投入在優秀的工作環境與團隊合作氛圍之時,新冠肺炎爆發,席捲全球。由於紐約疫情嚴重,姚又誠在 2020 年 3 月至 5 月期間無法到醫院或實驗室工作。雖然無法進醫院跟診及觀摩手術,幸好他在剛到美國的前半年已差不多完成手術技術的學習,而臨床研究則透過居家辦公及遠距會議持續進行著,這段時間成為姚又誠專注完成數據分析及研究報告的好時機。

 

回國後投入臨床與研究發展

  出國進修屆滿一年,姚又誠在臨床及研究方面獲益良多,回臺灣後除了專注於患者術後加速恢復的照顧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與麻醉科一起制定「脊椎手術術後照顧的標準流程」,也因對人工智慧與數據分析產生興趣,他開始研究如何使用人工智慧跟機器學習來判斷影響患者預後的因素,目前撰寫科技部計畫之外,也正就讀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

    姚又誠分享道:「出國前我沒有決定研究主題,對於唸博士班也毫無頭緒,但出國進修開拓了我的視野,我發現人工智慧應用在臨床上具有相當意義,因此現在比較確定自己唸博士班要專攻的主題,且跟我出國前所設想的完全不一樣。雖然研究主題有改變不少,但我還是希望圍繞在脊椎側彎的病人照顧上,只是研究方向稍微不同。」

    從姚又誠身上,我們看到了出國進修如何打開個人的眼界,除了知道重要且大家有興趣的知識領域及國際上發展的趨勢,甚至幫助他找到真正有興趣的研究主題,並且甘之如飴地投入在其中。與過去相比,姚又誠更熱愛研究,經過這幾年的訓練,他具備自行發掘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礙於臨床工作的忙碌,回國後他必須花費較多私人時間繼續投入研究。


臺灣科研的困境

    論及臺灣的研究環境,姚又誠認為國內有很好的師資,這些教授及老師在臨床與研究兩方面都已累積相當豐碩的經驗。然而,礙於臨床工作量太大及行政事務過於繁瑣,目前臺灣仍面臨研究人才培訓不足的難題。此外,國內的研究通常不夠深入探討,且缺乏主題性。若院內的病例數量夠多,加上針對此領域的討論也較少時,大多會認為可以進一步分析相關數據,將特別或有意義的臨床觀察發表至期刊,然而這樣的研究結果或文獻卻很難成為高品質的科學研究。因此,臨床研究要做得深入及達到一定的質量,需要多方的投入,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姚又誠分享自身經驗,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目前國內有些醫院已成立人工智慧中心,醫師或研究員可透過其所提供的資源與相關領域的人才,協助後續研究的執行,這是做研究比較全面的方式,有助於醫師在科技發達快速的時代中,將科技帶給人們的益處應用在臨床及醫學發展上。


醫師科學家典範

   「有時候我問自己,到底 physician 需不需要是 scientist ?其實我也不知道答案。」姚又誠在美國的指導老師 Han Jo Kim 教授是位臨床醫師,他沒有進修博士班,因著興趣投入臨床研究,除了帶領研究團隊,也指導多位來自國內外的臨床研究醫師,產出一篇又一篇有價值的研究文獻。在他心目中,Dr Kim 是一位 physician scientist,除了具備發掘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妥善分配時間、分配工作及訓練團隊中每一位成員,並且持續得到足夠的研究資金,這些幾乎是一位成功的醫師科學家必備的條件。


邁向理想與目標

   「我覺得自己還不是一位醫師科學家。」姚又誠謙虛地說道。從前只期望自己能夠成為一位好醫師的他,如今已將成為腦科研人才納入目標之一。問及未來的規劃,姚又誠期許建立科內的研究團隊,藉此改變過往必須透過自行摸索學習臨床研究的方式,尤其因他曾身處其中,深刻地體會到當中的茫然與無助感。因此,他希望透過規範或學程,讓住院醫師具備做研究與剖析論文的能力,並且提早在學生深感興趣的階段,開啟對研究基礎的認識。

 

參考資料:

註一:姚又誠醫師部落格https://yaoyucheng.blogspot .com/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謝曉悅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姚又誠


✨✨✨✨✨✨✨✨✨✨

研究無設限 突破自我疆界

陳威志 / 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

陳威志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急重症醫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醫學系畢業後,於臺北榮民總醫院接受內科住院醫師、胸腔次專科及重症專科醫師訓練。曾任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自 2013 年起,回到臺北榮總胸腔部擔任主治醫師。2019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出國,至瑞士巴賽爾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 Prof. Dr. Michael Tamm 實驗室進修,於 2020 年回國。


訪談日:2022年9月29日

與時俱進 時刻更新

對於陳威志而言「胸腔重症醫學」,既是專長也是興趣,既是專長也是興趣,當初他就是想往此發展,才決定進入胸腔領域。他加入陽光耀教授的研究室,將研究團隊現有的資料庫進行分析,研究加護病房中,使用呼吸器的重症病患與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生理狀況,並將成果撰寫為幾篇學術文獻發表;後來,在陽光耀教授與張西川部主任等師長的肯定及鼓勵之下,陳威志採取在職進修,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急重症臨床醫學研究所,開始博士學位的正規學術訓練。感謝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給了這次出國進修的機會,他選擇前往胸腔醫學的著名醫院——瑞士巴賽爾大學附設醫院交流、學習。

胸腔醫學的範疇非常廣泛,包含呼吸道疾病、胸腔感染、胸腔腫瘤、呼吸治療等領域。為了正確地替病患診斷,檢體的取得及檢查的方式均非常關鍵。為此,臺北榮民總醫院的胸腔部專門成立了介入性檢查 (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y) 的團隊,陳威志是其中一員。該團隊相信,更新診斷及治療的最新進展,是照顧病人最好的方法。陳威志進修目標之一,是觀摩一項近年新興的罕病領域,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的治療。巴賽爾大學附設醫院,具有完整、先進的診斷設備,所在位置亦與多家世界知名藥廠相鄰,有許多參與研究計畫、新藥測試的機會,執行不同研究,為新藥、新型臨床研究招募受試者,是非常理想的進修地點。


與時俱進 時刻更新

目前,臺灣與美國的醫學、學術交流,擁有較多管道與窗口,而與歐洲的交流相對較少,陳威志因此與科部討論,希望至少在北榮,甚至是胸腔醫學界,建立一個連結歐洲的橋樑。

為了準備出國的工作規劃,在臨床工作繁重的同時,陳威志也不畏辛勞地查閱資料、撰寫研究計畫,他非常看重像這樣能夠出國的機會。陳威志的研究計畫裡,除了菜瓜布肺,也詳列肺阻塞(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氣喘 (asthma) 等一系列相關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再搭配肋膜腔鏡(Pleuroscopy)、支氣管熱整形術(Bronchial thermaplasty)、氣管內超音波(Endobronchial ultrasound)等相關診斷及治療,再搭配肋膜腔鏡 (pleuroscopy)、支氣管熱整形術 (Bronchial Thermaplasty)、氣管內超音波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等相關診斷及治療技術,一診一治、互相呼應。除了臨床侵入性檢查與治療等方面,基礎研究亦是臨床發展的基石,因此,如何進行相關疾病的細胞培養,以及用科學方法分析,也是陳威志計畫的核心之一。利用為期一年的出國進修,學習實驗室的基礎研究技術,以及進行臨床的用藥交流、儀器操作,2019 年 8 月,陳威志帶著這個有點龐大的規劃,從臺灣出發。

瑞士巴塞爾大學以及其附設醫院,歷史非常悠久,是瑞士西北部最大的醫學中心,其中,胸腔內科也是全國最大的胸腔醫學中心。陳威志在那裡,每日的行程非常固定:一大早就要進實驗室,更換細胞培養液、準備下午的實驗材料,然後前往醫院門診,換上醫師服、跟著 Tamm 教授給病人看診;午餐在大學的餐廳簡單解決後,下午又回到實驗室,開始進行當天安排的實驗;實驗室的指導教授 Roth 來巡視時,跟教授報告進度、討論研究內容,將一整天的工作全數完成後,下班、回家。陳威志回憶,在瑞士的那一年過得很充實,因為暫時放下臺灣的臨床重擔,能很好地利用時間,全心全意學習、觀摩,不僅從中得到不錯的研究成果,也觀察到許多與臺灣不同的思維與做法。


不同環境 造就不同思維

在瑞士的醫院裡,陳威志發現臺灣醫師的訓練模式,真的很扎實,舉凡醫療、檢驗等能力,足以與海外先進國家並駕。但是,瑞士的醫療方式與臺灣並不相同:在當地的社會福利制度底下,醫師診斷後,會列出所有合宜的治療方案,最後將決定權交給患者本人;我國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為國人給付部分的開藥、身體檢查及手術等醫療費用,為民眾負擔一定程度的金額。這也使得醫師在看診時,常常需要考量「健保是否給付」的問題,有時反而容易限制病人的一些就醫權利。根據瑞士的醫療經驗,陳威志提出了一個觀點,其實國外的方式不會比較差,他們具有基本的保險做法,讓患者獲得保障的同時,醫師不會被保險限制治療方法,從而使醫師回歸到原本的角色,這樣的方式反而對病人更好。從病人的角度出發,做出更適合的選擇,若能帶來更好的結果,即便將臺灣的健保制度稍作調整,也許會是不錯的選項。

此外,瑞士的研究思維、工作風氣也與臺灣不同。討論研究機轉的測試方向時,陳威志曾與指導老師,Tamm 教授,討論購買實驗藥品、試劑的經費問題:出於直覺,他打算先針對可能性最高的機制,購買相關試劑來測試就好;然而,Tamm 教授卻說,應該要把目前所有可能的選項,全都探索、測試一遍。Tamm 教授認為,若是被經費的金額限制了研究的發展,將非常可惜。

這也點出了國內外的學者,在經費運用上,考量與所受限制的不同,如何在有限的經費內,作最好的花用,同樣是進行研究時的一大問題。環境所能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臺灣的醫療與臨床研究水平,多仰賴醫學中心做為發展重點。臨床醫師扛起相當重的負擔,才能同時進行臨床、教學、研究三個項目,縱有一份想把每件事情做好的心意,也容易令人心有餘而力不足。醫師在大醫院的門診間,面對人數眾多的病患,能給予每一個人的時間有限,實在很難照顧到每位患者的需求。

經過瑞士的進修,陳威志不僅建立好相關研究模型,也有了在國外不同環境的工作經驗,收穫滿滿。他希望未來能幫助國內發展得更好,並持續朝重症醫學鑽研,把各方面的經驗,都傳授給下一代的年輕醫師。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陳威志


✨✨✨✨✨✨✨✨✨✨

耕耘科研 勇攀高峰

魏子鈞 / 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

魏子鈞

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於 2019 年10 月前往德國什列斯威 - 霍爾斯坦邦暨漢堡大學醫院進修。2020 年 6 月回臺,現職是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且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訪談日︰2022929


科研的起步

魏子鈞真正開始接觸科研,是在 2014 至 2015 年擔任臨床研究醫師期間,與碩、博班學生合作進行精索靜脈曲張的動物實驗。當時因必須找出老鼠的腎臟及腎靜脈,以手術製造醫源性精索靜脈曲張;對一般碩、博班學生來說此操作相對困難,但對魏子鈞而言,這是一位泌尿外科醫師的日常手術,因此有了一個結合外科手術和基礎研究的契機。

 

遠赴千里 深耕科研

有別於其他醫師出國深造的地點,魏子鈞選擇到德國的主因是:他所專研主題——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 (PSMA) 的第一篇國際文獻報告,是在 2015 年由德國學者率先發表。PSMA 是表現在攝護腺癌細胞上的一種特異抗原,因此可用之從影像中發現其顯影;除了診斷,也能夠幫助治療。魏子鈞表示:「長庚醫院比我們更早投入這個領域,他們在 2018 年開始如火如荼進行研究,我們甚至會轉介適合接受的患者到長庚那邊求診。我心裡覺得挺可惜,臺北榮民總醫院應該也可以好好地發展這一部分。」隨即,魏子鈞背負院方及科部的期待,千里迢迢來到陌生的國度,準備展開新的旅程。

魏子鈞出國進修的預設目標是觀摩全世界最純熟的 PSMA 診斷與治療技術,並在回國後把相關技術重建在北榮團隊當中。「這兩年來我們的確很努力,這方面有不錯的成果,當初設定的目標也有盡量達到。」他也坦言:國內學會及師長的人脈連結相當重要,他們能夠在出國進修的時候給予指引或推薦。

 

陌生國度 溝通無礙

出國前曾擔心語言隔閡的問題,魏子鈞在德國進修期間有深刻的體會,他分享道:「在醫院及大學共事的德國人講英文相當流利,他們知道你是外國人時會願意講英文,而且我們也聽得懂,溝通上沒有太大障礙。我聽院內同事分享,如果去美國或英國,因為他們的母語是英文,認為你應該要聽得懂;反觀在德國,英文都是我們的第二語言、第一外語,講英文的目的是為了溝通,不需要過於注重文法、速度,或講得很流暢。」由此可見,外文在各個領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而語言作為溝通的橋樑,除了幫助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母語的我們達到有效溝通,也能避免團隊腦力激盪、集思廣益受阻礙,進而促進團隊之間的合作。


臺德合作 不枉此行

  問及出國進修期間遇到最大的困難,魏子鈞分享:當進修及學習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地肆虐,若沒有把相關技術學好就回國會非常可惜,然而德國院方鼓勵旅外學者儘早回到母國,他深感進退兩難。經過多時的學習與努力,魏子鈞在與德國教授餐敘的時候得到了跨國學術合作的機會,雙方同意共享研究結果,他感到相當欣慰,庶幾不枉此行。然而原訂 2020 年9 月回臺,後來魏子鈞因疫情影響,仍提前三個月結束在德國的進修。 


科研焦點 泌尿腫瘤

  一直以來,魏子鈞的研究主題專注在泌尿腫瘤,尤其泌尿上皮癌在臺灣的發病情況迥異於歐美,甚至其他亞洲國家;身為泌尿科醫師的他對此狀況相當好奇,因此投身於相關研究,希望找出箇中原因。就如魏子鈞所說,科學來自於疑問,疑問若要獲得解答,必須要有合理的解釋,而科學的價值在於想得很合理且美好之外,還有實際證據佐證。

    回國後,魏子鈞更熱愛研究,之所以更樂意、更喜歡研究的原因是:他覺得所做的事情跟臺灣臨床狀況有很大的連結,做起來深具意義。雖然常有病人問為什麼自己會得到這癌症,魏子鈞坦言目前仍是未可盡知,但相信日積月累的研究結果,總有一天會告訴我們答案。

 

耕耘乃磨練 逆境即考驗

  出國短短九個月的時間,魏子鈞覺得此趟遠行對人生閱歷帶來頗大的影響。

    「我認為歐陸國家一直都在深耕基礎研究,雖然美國是科技最強的地方,通常最耀眼的東西往往也是在美國;但另一方面,諾貝爾物理學、化學、生醫等獲獎者不乏歐洲人。奠定基礎的階段往往是枯燥的,但透過努力推敲、理解,研發出來的新概念反而是另一種突破。」魏子鈞分享獨到的見解:「PSMA 的診斷與治療因有堅守研究傳統的歐陸國家,持續深耕與專研,因此發展方得領先美國;如同北榮的發展原先比長庚、臺大慢了一些,但因著持續的努力,可望並駕齊驅,甚或更高更遠。」魏子鈞深刻了解到基本功的重要性,無論是臨床或科研,唯有把基本功練得扎實方為正道,正所謂苦功夫才是真捷徑。  


醫師科學家的特質與培育

    「您認同自己是 physician scientist 嗎?」

    「我覺得我比較偏向 physician 多一些,外科醫生當然是因為喜歡開刀才會當外科醫生,但在開刀之餘,如果喜歡做研究,也做得不錯,也許他會變成很特殊的 physician scientist,像是美國NIH 的 Steven Rosenberg 一樣。」魏子鈞認為,內科醫師比較具備做研究該有的性格,能夠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他認為醫師科學家最關鍵的特質是邏輯及批判性思考,有意識地找出臨床問題,並且懷抱熱忱,試著找出解決方案。

    然而在臺灣,臨床醫師的工作量非常大,為培育科研醫師人才的困境之一。此外,臺灣在提供研究型醫師的獎勵與制度上仍有欠缺,即便有一些誘因,例如:教職、文獻發表獎金。但研究、臨床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很難兼顧的三角,甚至基於社會觀感與現實考量的因素,多數醫師以臨床為本職。要解決這個問題,讓更多醫師沒有後顧之憂、投入科研,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


科研與臨床的結合 成就樂此不疲的志業

    過去魏子鈞認為治療癌症患者是件困難及麻煩的事,若未提供最好的治療選擇,或當患者病情惡化,皆易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然而,有了國外進修及多年科研的經驗後,他發現自己非但不排斥專研腫瘤及相關治療,從中找到興趣,幫助患者與癌症和平共處。他對於科學仍充滿好奇心,期許自己繼續參與相關研究,與國內外的醫師學者們合作,共同維護臺灣患者的健康福祉。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謝曉悅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魏子鈞


✨✨✨✨✨✨✨✨✨✨

十年磨一劍 譜出臺灣新樂章

康鈺玫 / 臺北榮民總醫院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

康鈺玫

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2020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在擔任主治醫師第二年期間前往日本千葉國立輻射研究所 (QST Hospital, formerly NIRS Hospital) 及大阪重粒子中心擔任研究醫師。現職為臺北榮民總醫院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兼任講師及教育部部定講師,目前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訪談日︰2022107


    「臺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於民國 108 年 1 月正式動工,創下 15 個月內完成建築物本體的紀錄,並與日本技術團隊無縫接軌,成為輸出海外最快落成啟用的重粒子設備……」(註一)

2023 年 5 月 15 日,全世界第十四座重粒子中心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正式開始啟用,而康鈺玫正是當初被北榮派到日本學習此技術的種子醫師之一。

 

科研的起頭

康鈺玫自小對科研深感興趣,大學時期的她曾思考出國進修的可能性,後來自認興趣及目標不夠明確,加上家庭因素的考量,她在求學期間未爭取到國外進修。直到進醫院實習、選擇放射腫瘤專科,她開始探索及了解自己有興趣的疾病與領域,更在擔任研究醫師時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進修博士班。康鈺玫相當在意自己所學的或深入研究的主題,是否與科部的需求相符,適逢北榮計畫成立重粒子治療中心,科部決定派她到日本進修一年,學習重粒子新技術。

 

背負重任出國學習重粒子新技術

「出國前我跟科主任、部主任等長官討論去那邊究竟需要學什麼、帶什麼技術回來,我主要的學習目標,瞄準重粒子臨床照射技術,包含病人的評估、照射劑量及次數,以及副作用的處理。此外,另一部分有關重粒子照射的輻射生物及細胞實驗,也是我的學習重點之一。」康鈺玫對此主題深感興趣,她說:「平常執行光子及重粒子治療,有時候對於病人的治療反應有很多疑問,做研究確實可以解決心中的疑問,或當你發現不同領域的結合,其實是滿有趣的,也很有挑戰性。」於是,2020 年 12 月疫情最嚴峻的時刻,康鈺玫背負重大使命,遠赴日本學習新技術。

 

奔波於臨床與研究之間 疲憊卻永不言棄

出國進修期間,康鈺玫必須兼顧臨床與實驗室的學習,她常利用下午比較空閒或晚上的時間,在實驗室學習與操作。她分享道:「我覺得臨床與研究的工作有些衝突,有時在實驗室學習,會突然接到臨床打來的電話,邀請我參與病人個案討論的臨時會議,我常常遇到這種兩難的情況而感到不知所措,但我想這就是醫生念研究所或做研究的必經之路吧!」這就是康鈺玫在國外進修遇到最大的挑戰,面對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時間卻不夠用。康鈺玫卯足全力表現自己,不久後她深受日本醫師的信賴並給予參與臨床工作的機會,雖無法直接接觸病人,但透過設計治療計劃,她學習到如何在重粒子治療過程中拿捏不同器官的照射劑量、在療效與副作用間取得平衡等,並在日後將相關知識與技術帶回臺灣。

  在研究的部分,康鈺玫也按照原本預設目標,完成輻射生物技術的學習。除了實驗研究,她也參與臨床研究,在日本醫生的同意下收集病人的臨床數據,針對患者治療後的預後、如何增加治療好處、減少副作用等進行分析,並且完成文獻投稿。其實,康鈺玫在國外得以完成當初定下的目標,部分歸功於過去堅持不懈的努力,從擔任住院醫師開始,她每週固定到李光申老師的實驗室旁聽實驗會議,更在這期間完成了數篇臨床文獻的撰寫及投稿,完美體現了「昨日的努力造就今日的自己」。 

    雖然在國外遇到不少挑戰,也有很多感到極度疲憊的時刻,康鈺玫卻從未有放棄的念頭。「我覺得這是很珍貴的機會,如果一年要學到的東西,我可以只花半年或九個月就學好,那我為什麼不做呢?」她的努力及付出為自己帶來光芒,在 2021 年 10 月,康鈺玫回到臺灣繼續奮鬥耕耘,為重粒子中心的落成奉獻了自己所有的力量。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回顧出國進修這段經歷對人生閱歷的影響,康鈺玫說:「我在那邊接觸到的都是非常優秀的醫師,他們可能是平常出現在頂尖期刊文獻的第一作者,我到國外後發現,其實他們也是個平凡人,坐在我旁邊喝咖啡、跟我閒聊,甚至變成朋友、師長或學長姐的關係,我覺得備受鼓舞,感覺上只要願意努力,我也有機會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此趟進修帶給康鈺玫的影響顯然不小,因同儕與師長的肯定,她對自己更有自信,進而幫助她在未來科研路上走得更加穩健、踏實。 


勇於嘗試 展望美好未來

  康鈺玫期待之後能順利從臨醫所畢業,除了在研究與臨床持續產出文獻,也繼續投身於國際演講或報告,與國內或國際上其他醫院進行學術交流。她也會繼續投入在重粒子治療,對於臺灣放射腫瘤治療而言,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而臺北榮民總醫院身為國家級醫學中心更是肩負國家使命,不以營利為考量,每年保留 2 % 的容額,提供此治療給最有需要的弱勢病人。康鈺玫替有相關需求的患者不再需要到日本接受此治療,感到十分欣慰,她昔日的努力與付出,為臺灣癌症患者帶來多一項治療選擇。

    最後,康鈺玫希望藉著自己的經驗,鼓勵學弟妹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勇於嘗試,或許有時候努力了不會有任何成果,但永遠要記得,世上從來沒有白費的努力,也沒有碰巧的成功,我們所付出的每一份時間、精力,都是對未來的積累,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美好收穫。

 

註一:Heho 健康網,網址:https://heho.com.tw/archives/276720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謝曉悅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康鈺玫


✨✨✨✨✨✨✨✨✨✨

肺癌大數據資料庫建立  開啟「智慧醫療」新視野

羅永鴻 / 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腫瘤科科主任

羅永鴻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畢業後到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進行住院醫師訓練,再到臺北榮民總醫院鳳林分院擔任兩年主治醫師;而後回到北榮胸腔內科擔任胸腔腫瘤科主治醫師,為肺癌病人做診斷與治療。2018 年到 2019 年,舉家前往美國妙佑醫療國際 (Mayo Clinic,又稱梅奧診所 ) 進修,同時攻讀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2022 年 1 月,他順利取得博士班學位,現職為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科主任。


訪談日︰20221014

 

不斷精進 堅定踏出研究的每一步

羅永鴻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期間開始接觸基礎研究;2005 年畢業後進入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加入部主任陳育民的研究團隊,進濕實驗室 (wet Lab),操作細胞研究、動物實驗。這為羅永鴻打下做科學研究的基礎。

「不容易治療的『肺癌』是國人近十多年來癌症死因第一位,因此更要深入研究,以延長病人的存活時間。」他分享,認為自己有獲取博士學位的必要性,畢竟鑽研高深的技術之前,必須有一定的研究技能。羅永鴻相信經過博士班嚴格的學術訓練後,懂得自己設計研究、規劃和發表期刊論文,才能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研究人員。

在北榮胸腔部主治醫師的第五年,羅永鴻規劃攻讀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透過部主任陳育民牽線,申請到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前往全球最權威醫院排名第一名的美國妙佑醫療國際,進行為期一年的進修。此趟進修幸運獲得榮陽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支持,讓羅永鴻能無後顧之憂地帶著家人、小孩一起前往美國明尼蘇達州開啟全新生活。

 

美好意外 順流而行開啟全新視野

出發前,羅永鴻已蒐集完成博士班畢業論文的資料,也因此能在進修的同時完成寫稿和投稿。他回想,當時不用照顧臨床病人,下班也不必開會直接回家,就有時間做博士論文的研究;假日固定休假,能陪家人跟小孩,那是一段兼顧工作與家庭的美好時光。

「我的博班是做環狀核醣核酸 (circular RNA) 在肺癌的表現,而國外的研究是肺癌大數據研究,研究主題是『病患能否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的篩檢、能否改善病患存活率』。」走過「人算不如天算」的焦慮時期,羅永鴻原訂進行的國內外研究主題可說是南轅北轍。

為了把握在腫瘤科 (Medical Oncology) 的進修,他計畫跟指導教授 Alex A. Adjei 學習早期臨床試驗,想把各種先進研究、新藥和治療方式帶回北榮,提升腫瘤免疫療法的效果;但礙於 Adjei教授當時的基礎實驗室不受醫院支持,羅永鴻只能在 Adjei 教授的轉介下,到另一位指導教授的實驗室,卻也幸運地與現下主流的「大數據分析」研究主題接軌。

「北榮本來就沒有肺癌的大數據資料庫,如果這趟進修換成學這個也很好。」從資料蒐集、資料庫建立、資料庫儲存和分析,到最終資料產出,羅永鴻看到大數據資料庫建立的完整流程,也指出運用資料內容的精隨所在。

資料庫建立的基礎就是進行長期的資料蒐集,妙佑醫療國際已經進行二十年,所以研究人員能善用這個資料庫進行數據分析。「我們除了要學怎麼建立資料庫外,還要有專業的資訊人員管理龐大資料、電腦工程師寫程式跑分析,還要有統計專家分析資料。」

他分享,北榮的資訊部門只有十幾個人,但妙佑醫療國際就有三千人;這些人會把繁雜困難的數據,變成易於運用的有效資料,改善病人看病的體驗。他們的檢查排程很複雜,但是資訊部門設計的系統會自動幫病人做好全面的安排,不會讓病人陷入無止盡的「看診、等待、排檢查、等待、看報告、等待」這樣浪費時間的循環中。

結合完整的資料庫、專業人才、先進電腦系統,產出強大的資訊控制程式,這能為病人提供相當良好的服務外,也能同步成為醫師進行研究時的最佳後盾。他舉例,整個醫院的病歷就是一個大數據庫,工程師設計的系統有良好的運算能力,讓查病歷和做研究都相當方便。

 

全美第一 帶回獨步全球的核心價值

    「妙佑醫療國際是全美第一的醫院,因為臨床試驗數量大,所以醫療技術也相對好。看過世界第一的醫院,眼界會不一樣。去之前會覺得北榮相當不錯,但去之後,就會覺得『人家太強,我們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必須要更上進和認真一點。」

    羅永鴻分析,妙佑醫療國際能成為全球醫院的佼佼者,除了持續進行最新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醫院的中心思想「病人的需求為優先」。

    「它的世界第一建立於『以病人的需求為目標』。它做這麼好,一切都是為了病人,而不是為了營利。提供好的服務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為了名譽、地位,而是希望能為病人提供很好的治療,讓他們能夠活久一點。」他表示,這樣無形影響下,醫師做研究會很有動力。

     在北榮,一個病人的問診時間五分鐘就算長,但在那裡一個病人的看診時間長達一個半小時,醫院會先幫病人準備好所有資料、事先安排檢查項目、醫師則會鉅細靡遺地解說檢查結果和接下來的治療計畫,讓病人流暢而愉悅地走完「看病」的完整流程。

 

造福病人 創造頂尖人才合作無間的佳話

  羅永鴻 2019 年回到臺灣並在 2022 年 1 月拿到博士學位。他認為不管在國外或國內,只要去找到好老師去做研究,都能獲益良多。即便國內外的生態不同,但都有很好的研究環境,如果有機會合作做研究,也是非常不錯的機遇。

    「沒有接受碩、博士訓練的醫師,能在臨床的崗位上好好照顧病人,這是業界很需要的一群人。當我們的研究有新發現,可以跟臨床醫師分享。大家雖然領域不同、各有擅長,但相互補位、教學相長,就會是另一種合作模式。」對他而言,做研究是要讓醫療進步,純做臨床就是服務病人,兩種人才都在為「醫療的進步」付出心力。

    醫師科學家將最新的科學技術,轉換成能在臨床應用的東西;把醫學跟基礎研究,融合在一起成為「轉譯醫學」。羅永鴻認為,最好是有人兩個都會一點,這樣可以幫助最新的科學發現被應用到臨床。

    「做研究和醫師科學家都一樣,都要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因為做研究本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醫師科學家的角色是幫助醫學跟科學的融合和轉譯,他們是『溝通的橋樑』,幫助研究的推進更順暢、更有效率。」

    羅永鴻分享,想成為領域中的頂尖人才就要做一輩子,那當然就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能在學生時期多接觸各種面向的研究領域,及早發現自己喜歡做什麼研究,然後盡快全心投入,等於起跑點就贏別人了。日後才有機會成為「領域裡的頂尖人才」。


團結創新 集結人才邁入智慧醫療新紀元

    「北榮的『肺癌大數據資料庫』從我回來之後就持續在建立當中,妙佑醫療國際做了二十年,我們才剛起步兩、三年,當然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他直言,建立資料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目前北榮除了有病歷資料蒐集的系統,還有電腦斷層的影像蒐集、病理數位玻片蒐集,以及全外顯子定序 (Whole Exome Sequencing, WES) 的基因突變分析。他表示,已經承接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計畫,接下來會以類似妙佑醫療國際的模式來建立肺癌大數據資料庫。

    目前擔任胸腔腫瘤科科主任的羅永鴻表示:「我想凝聚大家的力量、發揮『1+1>2』的效果。未來會有更多做研究的醫生加入團隊,我希望團隊能共同進行一些計畫;不管是跨校還是跨機構,能夠一起團結合作,才能更大地發揮研究能量。」

    除了持續肺癌大數據資料庫的建立,以及增加搜集胸腔腫瘤科的肺癌病人數據,他更期待能夠爭取更多大型研究計畫,不分國內、院內、個人型或整合型計畫,以提升研究能量。

    在全球第一的妙佑醫療國際為期一年的出國進修,打開羅永鴻的眼界,也幸運地搭上 AI 智慧醫療的順風車,成為臺灣建立「肺癌大數據資料庫」的開拓者。去年(2022)順利取得博士學位的羅永鴻,將帶領研究團隊及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開啟更多研究的合作機會,持續尋找臺灣智慧醫療新契機。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陳姸伶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羅永鴻


✨✨✨✨✨✨✨✨✨✨

從國外進修 收穫科學真正的意義

范乃文 / 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眼角膜科主治醫師

范乃文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於 2018 年前往美國哈佛醫學院 Mass. Eye and Ear, Schepens Eye Research Institute 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回臺,目前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眼角膜科主治醫師,兼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訪談日︰20221020


科研之路始於「為什麼」

自小充滿好奇心、喜歡問「為什麼」的范乃文,在閱讀基礎研究論文期間,發現很多沒學過的知識,「對於不明白的事物,我會很想去學,把它弄懂、弄清楚。雖然我在出國前攻讀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期間接觸了基礎研究,但我是到了以科學為本的美國以後才了解真正的研究的態度、核心與價值。」 她抱持開放的心胸與積極學習的態度,選擇 2018 年出國進修是一趟「清零」之旅——放下繁忙的臨床業務,倒空自己,學習新事物。

范乃文分享道:「美國的環境其實很友善,而且非常注重人權,對他們而言博士後訓練旨在培育科研人才,這確實也是大家遠道而來的目的,因此他們對於『不會』這件事情,覺得是正常的,更是抱持開放且正向的態度。」

 

遠赴重洋專研眼科免疫學

為了解基礎研究的實驗設計及進行方式,加上在臺灣做眼科角膜研究的規模較小,范乃文在2018 年遠赴美國,打算在眼角膜及眼科免疫學的領域深入學習、精進自己。她來到 MEE (Mass Eye and Ear) 跟 Schepens Eye Research Institute,皆是頗具規模的機構,指導老師帶領二十多位博士後研究員,大家都被分配到眼科免疫學相關的研究題目。當時,范乃文曾提出她負責的研究主題稍顯困難,但因指導老師不同意轉換研究題目,她只好硬著頭皮把它完成。後來,范乃文因著此研究獲獎,也在國際會議上分享其研究成果,實屬出乎意料的收穫。


臺美兩地之文化差異 

剛到美國初期,范乃文表現較為含蓄,後來她發現不發表言論或安靜做事,會被不同種族的人認為是個典型亞洲人而遭受歧視。漸漸地,她勇於提出意見,甚至與他人辯論,反而贏得對方的尊重,這些經歷讓范乃文真實地體會到美國與臺灣的文化差異。她也發現在美國工作,大家講求的是創新,個人知識及想法都很被看重;而華人文化則鼓吹勤奮工作且注重效率,身處其中的她完全感受到兩者極大的不同。

一般上,美國的研究經費較多,與臺灣相比之下較能容許實驗失敗的結果,指導老師甚至跟范乃文說:「錢不重要,只要能夠做出實驗,甚至能減少一些實驗所需要的時間,花錢是值得的。」

    這番話給了范乃文不畏艱難的勇氣,也大大開闊了她的眼界。她以樂觀的態度擁抱失敗,並且激勵自己不輕易放棄。

    2020 年 3 月,波士頓開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范乃文看到當地在應對疫情上與臺灣有很大的差別。「在美國,我不會覺得無助,不管是政府或是機構,在考量及規劃事情都比我們自己想得還要周到。實驗室很快就關閉,以避免動物被病毒感染。那時候美國的社會文化或新聞不會帶給大家驚恐的情緒,大家很理性地在處理這場疫情。我覺得人們都需要社會的引導,以正向與冷靜的眼光看待所有事情。」


收穫科學真正的意義

    對范乃文來說,出國進修最大的收穫是學習到「科學」真實的意義。「科學」就是創新,並且涉及很多層面,包括開放的討論方式。臺灣的風氣比較沒著重在鼓勵所有人發表意見互相討論,但在美國,如果有人做出的實驗結果與預期中不同,指導老師會引導大家發表意見,而這就是科學真實的模樣:必須透過眾人的討論、思考及腦力激盪,激發出新想法,並且用科學的方式進一步驗證,藉此才有機會創新。

    問及范乃文在出國進修後是否更熱愛研究,她認同且表示,對研究方向及研究方式有所了解後,加上已熟稔相關實驗觀念與技術,有助於發現並且指導研究助理所犯的錯誤。因了解在臺灣做研究的種種限制,及具有寬廣的世界觀,她能夠理解很多問題的發生並非個人因素所致,而是環境本身的限制。

 

培訓科研人才需要有完好的制度及環境

  美國國家衛生院 (NIH) 在培育科研人才方面,除了有扎實的訓練,亦有明確的制度,讓做研究的醫師在週一到週五的臨床工作不超過 50%,避免壓縮做研究的時間。此外,美國相當重視並且在正統的體制下培訓主要研究者 (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這對研究者帶來很大的幫助。

    在臺灣做研究除了缺乏經費及硬體設備,范乃文發現多數醫師以在職進修的方式唸博士班,因此學習時間被壓縮,自然很難學得深入。在培訓科研人才上,臺灣需要更好的規範制度,否則在必須兼顧臨床工作之時,還要投入研究,實際上是很困難且辛苦的。即使博士班畢業後,其科研的底子跟國外比起來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范乃文認為臺灣要在科研上持續進步,關鍵之處在於國家要培養基礎科研人才及規劃制度,否則個人即使再努力,卻沒有可以發揮的舞台。

    范乃文期許自己能繼續朝著醫師科學家的目標邁進,在眼睛免疫學的專業上繼續扎根並且闖出一片天,也希望將畢生所學的傳承下去,培育年輕醫師一起對醫學研究做出貢獻。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謝曉悅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范乃文


✨✨✨✨✨✨✨✨✨✨

細胞免疫療法 不向癌細胞低頭

簡聖軒 /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輸血醫學科主治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血液科兼任主治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內科學科兼任助理教授、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

簡聖軒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於臺北榮民總醫院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2016 年下鄉至臺東榮民醫院服務,同一年在職攻讀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並於 2017 年回到臺北榮總擔任主治醫師。2019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出國,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希望之城 (City of Hope) 醫學中心的 T Cell Therapeutics Laboratory (TCTL) 進修兩年。


訪談日︰2022121


對細胞治療一見鍾情

簡聖軒從醫學生時代開始規劃自己未來的生涯發展。出於對科學的興趣,他曾於大學時,加入校內老師的實驗室,進行過一些基礎研究;在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他接觸臨床研究、撰寫學術文獻,從平時對患者的治療及照護等層面,逐漸將觀察臨床現象與研究結合。其中,令簡聖軒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再生性不良貧血的患者。

當年,年輕的簡聖軒跟在老師身旁,觀摩幹細胞移植技術,在患者輸入幹細胞後所帶來的效果,病情明顯好轉。這讓簡聖軒眼睛為之一亮,這些一顆一顆的小東西,竟有機會讓患者從此擺脫長期血球低下的問題,至此,細胞治療這個領域,為他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簡聖軒說,每一位做細胞治療的醫師,心中都有這樣的一個夢:「有沒有機會,我們做出這樣的東西,可以讓病人治癒某些我們以前沒有辦法處理的疾病。」這也是他做出到國外學習的決定。如果要出國,就要去學最新、最好的 CAR-T 技術,只要是對病人好的治療方法,他都希望帶回來國內發展。於是,在醫院看診服務、在職攻讀博士班的同時,簡聖軒不時搜索出國學 CAR-T 技術的進修地點,最後經由輸血醫學科劉峻宇主任引薦到美國希望之城醫學中心 (City of Hope) 的 T細胞治療中心 T Cell Therapeutics Laboratory (TCTL)。基於臨床的需要,以及自己也有興趣,於是他在單位的鼓勵與支持下,隨即作為訪問學者,出訪美國。 

 

尋找自我價值 挑戰自我

在行醫生涯中,簡聖軒曾思考過自己的擅長之處在哪裡?每年醫學生畢業時,有人選擇去大醫院、醫學中心,有人選擇區域醫院或社區診所,也有人到製藥公司工作。有的人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路要往何處去,也有人需要多方嘗試才會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簡聖軒說,結束臺東下鄉服務後,他選擇回到北榮,希望將過去接受的種種訓練,予以應用,並且精進專業技術。身處醫學中心的醫師,需要同時進行「服務、研究及教學」,他的工作負擔會比待在地方基層的醫院、診所更多,但是他期許自己能有一番作為:「如果我真的可以做出什麼事,真的可以 do something 的話,或許對我的人生,是一個不同的肯定價值。」

    對於回到北榮的第二年,立刻拍板出國進修的決定,簡聖軒說:「機會常常就是曇花一現,可能轉眼間就會消失,如果還要再想想、再等等,可能就會跟機會擦身而過。」而當時在北榮臨床的工作量沒那麼多,他選擇這個時候出國,也許就是最適合的時機。

    生物體有許多機能,都是在關鍵的時機啟動,例如神經元發送稱為動作電位 (action potential)的電訊號,靠的是細胞內外,許多離子的濃度差異達到一定的水平。簡聖軒認為,學習事物存在一個閾值 (threshold),需要不斷地累積、再累積,達到一個程度之後,始能更上一層樓!倘若在到達門檻前停下腳步,很有可能功虧一簣。懷著一鼓作氣的想法,登上飛往美國的班機,簡聖軒的進修計畫正式開始。


國內 CAR-T 研究的第一棒

    抵達美國的實驗室後,簡聖軒設定了許多目標,想要參考優秀的研究機構是如何運作團隊,包含團隊如何設定血液淋巴球的收集條件、設計臨床研究等。為了不放過任何細節,他從基礎開始做起,操作儀器、測試抗體、檢體處理,也不時向人請教,總共花了半年時間,將基礎紮穩,然後正式開始執行研究計畫。有了獨立執行的研究計畫,簡聖軒的學習進度如同猛虎添翼,從儀器的使用、CAR-T 的「組裝」、CAR-T 的培養,到後續的測試實驗,他都展現傑出的能力,並親身參與每一個環節。

    然而,隨著簡聖軒在美國進修的時間變長,他更加了解 CAR-T 細胞治療技術是一門很精妙艱深的學問。具有優異效果的細胞治療技術,同時也有著相對應的執行難度。TCTL 實驗室團隊的規模非常龐大,因此人員分工非常精細,諸如維護實驗材料、CAR-T 架構設計、CAR-T 細胞製作等環節,都由不同小組負責。如果要在臺灣的醫院從頭開始建置的話,在實行人力方面會需要長時間訓練和大量的資源投入。

    在經費的需求上,國內與國外機構的條件也不相同,例如有些實驗試劑與材料,需向國外公司購買,但在國內的研究計畫會管控如何審核、編列研究經費,以及研究經費的有效運用。此外,難度最高的技術部分是在於 CAR-T 目前仍屬於訂製性質,需依照每一位患者本身的條件,抽取自身的免疫細胞加以調理,因此,不同的患者,有如不同的題目,答案也可能不同。而且,成本與治療項目也是一大考驗。簡聖軒說 CAR-T 的商業應用仍只限於血液中的腫瘤,且 CAR-T 性質特殊,很難大量生產,因此成本現在還是非常昂貴,若有人可以做出新的突破,或許真的大有可為。

    回國後,簡聖軒現在仍依照當初的預想,朝建立 CAR-T技術團隊及實驗室為目標前進。與此同時,近年 CAR-T 研究逐漸變得熱門,有更多研究團隊加入角逐,未來不管是否蓬勃發展,他會不時調整自己的方向。他非常希望與醫學界、學術界的專家們一同合作,也期許有興趣的同好、學弟妹們一同加入他的行列。

    一路走來,簡聖軒學習從了解病人的臨床需求、親自掌握實驗技術、著手建立 CAR-T 研究室。未來,相信他也一定會持續應用 CAR-T 技術,為病患謀取最好的健康福利!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簡聖軒


✨✨✨✨✨✨✨✨✨✨

出身眼科世家 為盲人尋找看見光明的可能

林泰祺 / 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

林泰祺

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就讀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期間,2017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博士班三年級時至美國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以研究員身份跟隨電子眼大師Dr. Mark Humayun 從事視網膜幹細胞研究。取得研究成果後,回國接續完成博士論文。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


訪談日︰20221213

 

把握殊勝因緣 跟隨電子眼大師挑戰未知

林泰祺從大學時代開始對基礎實驗抱持興趣,利用暑期參與實驗室計畫,去過波士頓大學進修。進入臺北榮民總醫院之後,感受到院內進修風氣蓬勃,成為主治醫師後,決定攻讀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所博士學位。回顧這段進修旅程,林泰祺誠懇的表示感激之情,不僅受到眼科部主任鼓勵,也得到部內同仁支持,他說:「我覺得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因為我們曾經受惠於師長或學長姐,所以當學弟妹們要去進修的時候,我們也會盡量給予協助。」這種互相扶持的精神源自他對臨床醫學和學術研究的熱忱。

身為眼科世家的一員,林泰祺本來可以自行開設診所,他卻喜愛大醫院的氛圍選擇留臺北榮民總醫院任職。此時,剛好一個出國進修的機會出現,他面臨人生抉擇的時刻,思索再三,他決定帶著孩子與同為醫師的妻子,一同踏上遠赴國外進修的學術之旅。

在博士班指導老師邱士華教授的引薦下,結識了電子眼系統領域具有卓越成就的傑出學者 Dr. Mark Humayun。這個花費了十五年時間研究的系統已經成功商品化,為失明患者恢復部分視力,尤其對於曾經擁有視力,後來遭逢變故而失明的患者來說,是一個改變生命的奇蹟。當回想起 Dr. Mark Humayun 在演講中播放的一段影片時,林泰祺滿懷感動說道:「影片中有好幾位接受電子眼系統的患者,分享治療後的心得。其中一個老太太說,她終於第一次看到孫子的樣子,以前只能靠觸摸感受。這句話深深觸動我的內心,影片內容非常非常的感人。」

林泰祺從事視網膜疾病的幹細胞研究,希望將實驗室的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並與國外的合作夥伴建立緊密的關係。在過去的兩年中,面臨壓力和挑戰,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進展。尤其是在國內恩慈療法的推動上,他積極與國內外專家合作,探討解決方案。儘管仍然面臨一些法規和技術問題,但他堅持與美國的合作夥伴進行討論和磋商,持續尋求改善方法,為視網膜疾病患者帶來更多的光明希望。

 

人生不設限 相信自己很優秀才有突破

「人生是充滿很多驚奇的,你其實不要預設立場,因為我覺得臺灣的醫師很優秀,而且我們曾經做過很多手術,這些能力就是國外需要我們的地方。所以,或許一些能力,譬如說藥物合成,或是細胞培養技術可能沒有很厲害也沒關係。因為你有本事在你的身上,實驗室主持人 (PI) 就會想要找你。我覺得大家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很優秀就會有突破。」回顧過往兩年的經歷,林泰祺鼓勵大家要有自信。

林泰祺加入 Dr. Mark Humayun 的研究團隊時,老師給予了許多選擇的機會,並且建議他不要只專注在單一領域,而是探索多個領域的研究,才能拓寬學術視野。於是,他在六個不同的研究領域中選擇了三個主題進行研究:電子眼、幹細胞和醫學影像。儘管電子眼的研究已經相對成熟,他仍進一步探索與之相關的議題,如電子眼移植後的眼球切片病理組織分析。另外,透過幹細胞研究,他與國外專家建立了聯繫管道,進行相關動物實驗,觀察幹細胞對視力的影響。林泰祺返臺後透過國家實驗中心,引進特意培養的免疫不全表現的老鼠,運用國外學習到的技術和知識,與邱士華教授攜手合作。最終成功將幹細胞培移植到老鼠眼內,獲得寶貴的研究數據。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以《人類視網膜誘導多潛能幹細胞移植在視網膜退化疾病的運用》(註一)為題,發表高品質的博士論文,並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

當時他還憑藉優異的手術技能協助進行動物實驗,如豬眼和小鼠手術,為本來未選擇的研究主題,如藥物研發和超音波等相關研究提供支持。因此獲得與國外頂尖學者建立重要聯繫的機會,能夠和他們一起合作並接受指導,同時發表了一些重要的論文。

因此,林泰祺建議不要只選單一主題,不如敞開心胸多方嘗試,才能充分利用出國進修的好機會。回想起老師鼓勵他抱持開放的心態選擇研究主題,最後能夠在六個研究主題都略有涉獵的經驗,讓林泰祺感到非常榮幸和感激,認為一路上獲得許多貴人相助。他總結出寶貴的經驗是:不要為自己的能力設限,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多方嘗試。挖掘自己的長處,用力發揮,持續做,總會比別人做得更好、更精彩。

 

克服種種難關 以謙卑專注提升自我價值

    看似一路順遂的進修之旅,其實林泰祺面臨了許多困難和挑戰,但他以謙卑的態度克服了這些障礙,並專注於提升自己的價值。其中,他認為最大的挑戰來自種族壓力。即使身處相對友善的加州,仍然感受到白人同儕高高在上的態度,他們知道華人擁有優異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又擔憂華人與他們瓜分資源,因此又愛又恨的態度,難免讓人感到不舒服。然而,他明白衝突不是解決之道,要學會放下身段,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性遠遠超越這些不快的小事。

    另外,林泰祺發現自己與國外的思維與表達方式十分不同。他學會怎麼跟外國人打交道,因為外國人的個性更加直接和坦率,與他們打交道時需要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經驗讓他在國際會議上結識外國醫生時非常有助益,也幫助他建立更多人際關係,致力於專業的學術研究。

    他強調了文化差異的重要性,認為每個人都應投入自己擅長的工作,如同一個小螺絲釘專注於自己的任務。林泰祺舉了一個例子:他一開始想要自己運用統計軟體進行數據分析,但老師建議他專注於手術和應該做的工作,把統計數據交給專門的人員處理。同時,在討論實驗進度時,都是團隊一同參與,彼此提出難點,透過跨領域的思維相互提供協助,使得小螺絲可以發揮最大效用。

    林泰祺說:「要表現自己的價值所在,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態度。不必等待他人觀察,而是積極地向他們明確表達自己的價值所在。」他的言論充滿智慧,彷彿一道溫暖的光芒,鼓勵著人們堅持追尋自己的夢想,發揮自己的特長。


即使天馬行空 期許看見更遠的未來 

  林泰祺認為「醫師科學家」應該擁有超越臨床範疇的思維,要能夠看到整體的圖像,並思考如何在眼科領域帶來更大的影響和福祉。如同他的老師們雖然臨床上的接觸比較少,但專注投入於研究中;反過來臨床上的醫師們面對基礎研究感到遙遠的距離感,難以將研究結果運用於臨床。因此,做為「醫師科學家」要擁有更廣大的視野,以及全盤思考的方式,如此一來才能有所突破。

    林泰祺與國外導師相處的過程中,觀察到「醫師科學家」應該是看事情的角度會比較不一樣,他說:「不是只聚焦在臨床,應該看見全面的藍圖。像老師時常告訴我,要思考如何讓眼科整體往更大的福祉邁進。要開拓眼界,在眼科上才能突破、才有超越。」

    林泰祺舉了一個例子,他曾向導師提出關於眼內藥物注射的問題,詢問不同家廠牌的藥物哪家更好,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幫助患者。然而,導師卻回答不要斤斤計較在意這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應該思考更直接的問題,好比「如何讓患者在病情惡化前就能夠受到治療,或者已經惡化的病人有沒有什麼新的治療策略。」這番話,點亮了林泰祺,恍然大悟明白了臺灣的醫師在面對健保給付審查時,常常受限於醫療成本上的考量,導致醫療視野受到限制。

    此外,面對國內醫療人才流失的狀況,林泰祺提出應該多鼓勵年輕的醫師,而非一味指責他們沒有熱情、沒有使命感,要看見他們具有自學能力。所以,他認為可以多提供相關資源給年輕醫師,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嘗試,相信這樣的支持將為未來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療人才。

    因此林泰祺期望能將在國外學到的知識應用於臨床實踐,建立眼科視網膜幹細胞中心,將這項技術擴展到亞太區,為更多病患提供治療。目前的他時常在報章雜誌上分享眼睛保健及眼科治療的新知(註二),他希望能持續努力,在國際上彰顯臺灣眼科的地位,並成為該領域的先驅。林泰祺的言談中充滿著對未來的渴望和使命感,他努力追尋自己的理想,不斷拓寬視野,為眼科領域的發展做出貢獻。

 

註一:本篇論文收錄於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44heun

註二:參考「健康醫療網」延誤治療黃斑部病變眼球結疤成「獨眼龍」,網址:https://reurl.cc/8j9NWg

參考「健談」近七成糖友恐陷失明危機卻「不自知」醫:內科眼科應同步,網址:https://havemar y.com/article.php?id=5857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蕭子晴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林泰祺


✨✨✨✨✨✨✨✨✨✨

人生不設限

洪曼馨 /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洪曼馨

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自 2007 年進入臺北榮民總醫院服務,於 2014 年成為臺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2016 年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生命科學院分子醫學博士班。2017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於 2017 年前往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擔任博士後研究員至今。


訪談日︰20221216

 

邁向科研 力求精進

「我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我想要做不一樣的事!」

洪曼馨對研究深感興趣,且處於研究風氣盛行的血液腫瘤科,自然而然參與了許多臨床試驗及健保資料庫相關的分析研究。為了增進自己的研究能力,洪曼馨決定攻讀分子醫學博士班。

洪曼馨從小想出國讀書,但在高三那年媽媽因乳癌過世,她不想貿然做出改變人生的重大決定,因此打消出國的念頭。直到擔任住院醫師期間,她才考慮到國外進修的事情,不過,洪曼馨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接受扎實的訓練使她獲益良多,出國計劃暫且擱置。她分享:「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好,而改變環境是其中一個方式,不僅是能取得更多的資源,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共事更能看見自己的不足,激勵我持續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一直待在同個地方,進步空間可能會受限。」

 

充滿幹勁 遠赴美國

透過在美國癌症研究年會認識的人脈,洪曼馨聯繫上肝癌生物多樣組分析 (Multi-omic Analysis)的專家,在 2017 年末,她踏上異國之旅,開啟人生新篇章。

當時因免疫治療興起,癌症治療邁入另一個新階段,過去沒辦法治癒的末期癌症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療後,得到顯著改善甚至治癒的機會。然而,免疫治療的療效僅在部分患者族群展現,且臨床上缺乏可預期免疫治療效果的生物標記 (Biomarker),這些臨床上的困境激勵洪曼馨來到美國,投入癌症免疫治療及生物資訊分析相關研究,期許自己學成歸來,幫助臺灣在肝癌的治療上有更好的突破。 

 

艱難抉擇 是去是留

在美國,博士後訓練強調獨立作業的能力,指導老師一般不會手把手教學,遇到難題時也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雖然在臺灣曾接觸各類研究,但要在兩年內完成複雜的研究並發表文獻卻相當不容易。在付出許多心力後,她終於在第二年快結束時投稿文獻至 《Nature Medicine》 期刊,並獲得審稿意見的回覆。

  「原預計兩年後要回到北榮服務,但在如此關鍵的時刻,我不願放下努力多時的成果,對於回臺灣後沒辦法參與研究的後續,我覺得非常可惜,這些研究成果也許在數十年後都是重要的發現,也有機會給後人帶來不同的啟發。」於是,洪曼馨歸還北榮所資助的出國進修獎學金,換來做完美國研究的機會。她坦言,目前為止遇過最大的挑戰,就是當時必須決定去留的選擇。

 

忠於科研 樂此不疲

  至於是否考慮在美國執業,她娓娓道來:「我留在美國的主因是想要在科研方面更精進自己,一旦步入臨床,投入研究的時間一定會被壓縮,這並非我來這裡的初衷。我期待自己可以成為一位與眾不同的研究者,或科學溝通者,在這方面貢獻一己之力。」

    洪曼馨非常與眾不同,渾身散發積極正面的氣息,當別人選擇抱怨,她卻能夠用另一個角度看待事情。「我覺得這是美國文化帶給我的影響,以前,我面對負面情緒或議題通常止步於抱怨模式,但在美國,大家比較傾向用另一種方式來說明負面的事情。我發現透過轉換思考方式理解及看待事情,心胸也會開闊起來。」


臺美兩地 差異懸殊

    洪曼馨分享許多臺灣與美國的文化差異。在美國,論文的共同作者一般會認真看待文獻發表且樂於提供意見;反觀自己之前的發表著作的經驗,有些共同作者可能連文獻都沒有看過。相較於臺灣,美國創造了能夠支持醫師做研究的環境,除了提供金錢援助,也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探索,幫助他們有實際的研究成果及發表。

    洪曼馨以她自身經歷分享,美國 NCI 除了重視學生或學員的身心靈健康,也看重個人的職業規劃,提供不同類型的課程,幫助學員認識各行業的職業路徑,並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涯。「在臺灣,醫師到業界工作可能不被看好,但在 NCI,大家會支持你去嘗試不同的工作或者是與來自學界業界的人交流,暸解他們的挑戰與成長的空間,科學有各個面向,在業界和學界都可以做出很重要的貢獻,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舞台。」洪曼馨亦從中受惠,學習到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她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夠藉著經驗分享,鼓勵遭遇同樣難處的學弟妹。


臺灣醫界的優勢與限制

    繁重的臨床工作、各樣教學升等與發表文章的壓力,是許多年輕的醫師成長必須攻克的課題,但缺乏適當的引導與支援,常讓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泯滅於應付了事的無可奈何。讓研究成果從提供附加知識 (Additional Science) 邁向突破性科學發現(Breakthrough Science)需要的是緊密整合的臨床與科學研究團隊,臺灣各地的物理距離較短,檢體取得方便之外,學者們亦能即時溝通,臨床醫師大多有相當扎實的臨床與研究訓練,健保又大幅提升醫療的可近性,這些都是臺灣的優勢。如能以這樣豐富的臨床量為立基,在時間與經費給予臨床醫師與研究員足夠的空間與支持。“We can address important questions!”

    在臺灣接受完整的醫學系與博士班訓練,洪曼馨認為這十數年訓練不僅只傳授她醫學知識與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訓練她獨立思考與整合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能力在臨床或者是研究都很重要。此外,她也非常鼓勵有興趣做醫學研究的人,不要害怕嘗試!以她自己為例,她在考上博班後還特別去找科裡的技術員學習使用移液器(註一),在來到美國之前,從來沒有打過任何一句 command line, 但這些現在是她研究生活的日常。「每個挑戰都是個跳板,grab it or loss it, 十年前的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可以如此專注在研究。很感謝在北榮和陽明的訓練,讓我有這樣的機會與世界接軌。」


人生不設限

    有的人喜歡研究,有的人喜歡臨床,必須經過多方嘗試後,才能更加認識及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遇到困難時多找人聊聊,也不需要認為自己一定要完美地解決問題,適當地表現自身的軟弱,釋放壓力,其實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洪曼馨說:「這世界這麼大,總有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正如,當你伸手摘星,即使你沒有得到星星,你也不會獲得滿手泥巴。」只要努力付出過,盡自己一切力量探索目標,雖不中,不遠矣。

 

註一:移液器,pipette,一種最基礎的研究工具。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謝曉悅 

校稿及潤稿︰劉盈丹、李佳穎

審閱:洪曼馨


✨✨✨✨✨✨✨✨✨✨

生活時常充滿意外 堅持到底走向陽光

王怡人 /  臺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研究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講師

王怡人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於臺大醫院完成不分科住院醫師訓練後,至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公共衛生碩士。在臺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擔任住院醫師的第五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出國,於 2018 年至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攻讀公共衛生博士班,目前已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


訪談日︰20221222


人生有夢 想要一次救很多人

在醫學生時期,王怡人便開始探索自己將來想要發展的方向。她得知學校的醫學院院長,具有公共衛生的碩、博士學位,並且積極推動騎機車須配戴安全帽的立法,藉此減少因交通意外而受嚴重傷害的人數,令王怡人思考:若是可以透過公共衛生的方法,發揮公眾影響力,便能一次救很多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從那時起,王怡人開始接觸了解公共衛生領域。

「醫療很多時候,你是一次醫治一個人,但有時候卻不一定能救得了。」然而透過公衛宣導的手段,對民眾進行衛教,能預防大規模流行病,從而達到幫助許多人,促進大眾健康。王怡人在擔任實習醫師和不分科住院醫師期間,有時總會有這樣無力的感受,一個人的力量太小了,她時常思考如何改變一些行為,或是透過公衛政策面的途徑,去改善民眾的健康觀念。最後,她決定出國尋找答案,花一年時間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學位。

碩士畢業歸國後,王怡人到臺北榮民總醫院,接受後續的住院醫師訓練。住院醫師作為醫院的臨床主力,平日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執行醫療工作,但是王怡人仍利用零碎時間,查詢資料、與師長討論研究設計,而這也讓她在總醫師階段,在老師的帶領下,正式開始她的研究。王怡人說,她從分析與寫學術文章作為出發點,廣泛接觸很多主題,好比做家醫科門診分析,探討什麼樣的患者會來家醫科就診,並且開始有成果投至期刊發表;她同時也參與老師的一些院內計畫、科技部計畫,因此累積了許多參與研究計畫的經驗,而這些訓練,也讓她在後續申請博士班的時候,可以更順利地撰寫計畫書、將研究過程設計得更好。

 

不怕辛苦 趁著年輕打拼

王怡人自醫學系畢業後,出國取得名校碩士學位,學歷與能力皆是非常優異,然而她並沒有因此停下學習的腳步。王怡人在臨床服務時,她思考下一步攻讀博士學位。經過爭取醫院單位提供的出國進修機會,王怡人獲得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給的進修獎助金,並以留職留薪的方式,出國進修公共衛生博士班。剛完成終生大事的她,與家人討論,決定兩人一起出國,互相照顧。

碩士班時已經了解美國的環境,加上英國的博士班學程只要三年時間,王怡人決定到英國看看。她面試了牛津大學以及倫敦帝國學院,並經師長引薦,最後就讀倫敦帝國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班。博士學位的研究,相比碩士班時期,無論是研究規模或議題深度,都高出非常多。她在出國前規劃研究健康行為 (Health Behavior),探討哪些行為會影響到人的健康,也早早撰寫好一份完整的研究計畫,但是,到了倫敦當地,與指導教授討論後,為了提昇進修時間效益,臨時決定改成另一個全國性的糖尿病預防計畫的成效分析。不過,在完成計畫撰寫後,申請相關資料庫的階段,卻遇到資料庫已交由另一個團隊使用,或是資料庫的申請花費時日甚多、苦等無門,導致王怡人的研究團隊無法再繼續往下執行,必須再換成其他題目。

 

築夢踏實 鍥而不捨

    即便研究主題不得已需要換了又換,王怡人仍以高效率持續努力,她與其中一位指導教授討論,將題目改為探討吸菸、戒菸及糖尿病預防的關係。屋漏偏逢連夜雨,正當進修博士班計畫,如火如荼地進行之際,全球突然爆發新冠疫情!意料之外的狀況,對她造成不小打擊,即便研究主題一改再改使人倍感挫敗。王怡人告訴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長的路,要是就這樣放棄,她之前投入的心血與時間,也就會付之一炬!

    人生就是不斷前進,不斷攀登新的巔峰,王怡人並沒有向接踵而來的打擊低頭,決心咬牙完成目標。

    王怡人回憶,自己在生涯中遇到了許多貴人,在臺灣受到了老師們的指點與關懷,在英國的指導老師,不只關心她的學業。記得倫敦因為疫情封城的時候,她的指導老師會主動關心她的生活是否需要幫忙?懷孕後是否有同住家人的陪伴?同時,找來系所其他有過懷孕、生產經驗的女性同仁,提供適當的協助,種種的支援,實在令人倍感溫暖。在她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目前王怡人已經通過考核,成為博士候選人,抵達一個重大的里程碑。她的溫馨小家庭,也將迎來新成員,王怡人與指導老師討論後,回到臺灣安心待產,並透過遠距視訊的方式,繼續進行博士班學業。現在,王怡人回到了北榮家醫科的崗位,預計逐漸開始建立自己的研究領域與團隊,或是加入其他老師的團隊,她的遠程目標是獨當一面,透過公共衛生的方法,繼續照顧國人的健康。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

燈火闌珊處耕耘 醫者醫病也醫心

成函潔 / 臺北榮民總醫院口腔醫學部主治醫師

成函潔

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牙醫系,2022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前往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進修 Maxillofacial Prosthetic Rehabilitation 碩士課程。現職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口腔醫學部主治醫師、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講師及國防醫學院臨床講師。


訪談日︰2023313

 

遇見臨床難題 開啟科研之路

成函潔進入醫院工作後,發現從教科書上所學的知識遠遠不及病人身上的變化,她分享道:「我記得我當住院醫師的時候,病人常常問我一些尖銳的問題,比如說口腔癌第四期的病人會問自己還可以活多久,這些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同樣是第四期,有些患者治療成效佳,有些則是很快出現癌症轉移,在治療過程中,很難預測患者治療成效。」想要解決病人的疑惑,激發成函潔想做醫學研究的心!

成函潔分享,先前的文獻提及口腔癌在不同期別的存活率,比如:診斷為第四期口腔癌的患者,其三到五年的存活率一般上不超過四成,當她按照文獻結果如實告知病人時,多數患者會認為自己的人生剩下這麼短的時間,反而接受治療的意願不高。「那個時候我發現臨床文獻的不足,當我坦白告訴病人文獻結果時,往往換來他們失落的眼神。我的老師常常告訴我們,這些數據只是統計的比例,對病人而言,他就是只有他自己,一旦發生事件就是 100%,不發生就是 0%,因此對他們來說,只有零與一的差別。醫師面對許多病人,確實很多時候只能告訴患者,有多少比例的人可能後續會發生什麼事。」

於是,成函潔下定決心透過閱讀更多的文獻,並且親自著手醫學研究,以解決自身與病人的疑惑。當她真的找到箇中奧秘,即便是第四期口腔癌,若接受治療,近半數的患者病況改善會與第一或二期癌症的程度類似。成函潔將之實踐在臨床時,發現會緩解大部分病人的焦慮並提高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也替自己找到為之奮鬥的臨床醫療方向。

 

在燈火闌珊處 用心仔細耕耘

口腔外科是牙科中比較辛苦的專科,工作內容與節奏跟外科醫師不相上下。雖然大部分時間總是被忙碌的臨床工作佔據,成函潔心裡一直有想出國進修的念頭。在主治醫師第四年期間,她前往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牙醫學院進修碩士班,課程名稱為「Maxillofacial Prosthetic Rehabilitation」,指導教授 Professor Trevor Coward 乃是此領域的先鋒,他的學生更是遍佈全球多個國家桃李滿天下。此課程旨在幫助因外傷或癌症失去眼、耳、鼻或先天顎顏面缺損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同時合併手術及非手術方式,重建及保留部分器官功能,並以贗復體恢復患者五官外貌,使患者不致因顏面五官缺損而喪失重返社會之機會。目前臺灣醫界並未有相關技術,因此臺灣患者只能在坊間的非醫療單位、遠赴日本或他國接受相關治療。

成函潔談到出國進修的動機:「做研究解決臨床問題不見得要出國,很幸運有這個機會可以出國進修,希望能夠瞭解目前臨床遇到的困境和不足之處應該如何精進,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同樣的問題看看人家怎麼解決,我認為研究主題及相關領域能帶給病人益處,更吸引我。這也是我自己個人一直以來的習慣,我過去鑽研的領域多半比較冷門,主要是我認為那能夠為病人帶來好處,甚至突破臨床上遇到的問題。」過去因投身於較冷門的主題及領域,成函潔在遇到困難時,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因此進修此課程除了學習到更多相關知識及累積實作經驗,也能認識來自各地投身於此領域的佼佼者,對她而言這是格外重要的收穫。

成函潔自擔任住院醫師開始,照顧過不少口腔癌患者,也見證過患者因術後外貌的變化而感到自卑。她分享一位竹科工程師的故事,是因口腔癌手術遇到不可預期的因素導致患者外觀上有些許變化,患者的母親隨即在術後回診時,提到他原本開朗、外向的個性有巨大的轉變,就連從家裡到巷口 7-11 短短幾步路的距離也不願意踏出去。成函潔心中一直銘記這位患者的故事,她深知外貌的影響對患者的心理負擔及影響很大,因此心中一直顧念患者的需要,雖然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一定能夠帶來多大的影響,但至少能夠幫助病人知道自己並沒有被社會遺棄,而是在患病、接受治療後便能回到工作崗位及社會中,擁有開啟新人生的機會。

 

不停過關斬將 不斷披荊斬棘

    雖然這是成函潔發自內心想投入的領域,但她坦言自己有過放棄的念頭,她娓娓道來:「這是一個很冷門的領域,也完全不在目前臺灣臨床的標準治療之中,我必須花費很多額外的時間去學習我過去未曾接觸的事情。我覺得最大的困難跟挑戰,是必須把一部分的精力耗費在學習新的事物,通常臨床工作已經佔據我多數的時間,當臨床、研究與學習夾雜在一起,其實真的會累得想放棄。」儘管如此,每當成函潔想起自己投身的是目前臺灣所缺乏的領域,且能為病人帶來好處之時,她再次得到力量,咬緊牙根度過前方的難關。  

 

持續細心觀察 一路發揮想像

  成函潔建議想要參與研究的學弟妹,面對問題要挑戰自己,換另一種方式思考,而不是只局限於現在所學的,否則無法跳出傳統的思維框架,以新的眼光看待問題。她也認為,在準備開始科研這條路時不要給自己太多限制,她在英國常接觸到的訓練方式,是要求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只要能夠想得到的事情,就有可能把它變成現實。因此,除了發揮想像力,再加上臨床經驗與專業,能夠幫助醫師發現臨床問題,甚至找到研究主題。

    科研中大部分時間是枯燥的,唯有興趣驅動個人持續細心觀察、一路發揮想像,才能讓研究這條路走得長遠。 


醫者醫病醫心 堅持從不放棄

  在成函潔身上,我們看到一位醫者的心腸,她是多麼疼惜病人、願意付出努力,只為換來病人的福祉。除了醫治疾病,她也照顧患者的內心,實踐真正的全人醫療。未來,她希望完成此碩士學程後,能夠把相關技術帶回臺灣,建立自己的團隊,為患者帶來有益處的改變。她也期許將來有更多相關領域人才能夠投入此志業,幫助有相關需求的臺灣患者不再需要到國外接受治療,而是能夠來到北榮,把自己安心地交給臺灣頂尖的醫學中心照護。

    這是一個遠大的目標,每當看見成函潔努力的身影,不得不發自內心佩服她的勇氣,雖然路上充滿挑戰與困難,但她永不放棄的精神激勵著每一位在醫療科研耕耘的人們,繼續勇敢向前!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謝曉悅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成函潔


✨✨✨✨✨✨✨✨✨✨

秉持科學態度 發揮科研的力量

林峻正 / 臺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骨折創傷科主治醫師

林峻正

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2022 年前往札幌德洲會病院骨科創傷中心,接受重度肢體創傷手術進階訓練。現職為臺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骨折創傷科主治醫師、教育部審定助理教授、國防醫學院骨科學兼任教師,亦為國際骨融合基金會—創傷學會 (AO Trauma) 會員及臺灣講師。 


訪談日︰2023314

 

醫師並非科學家

林峻正在完成骨科訓練後,於下鄉服務期間選擇在職進修博士班,除了對嚴重骨折的研究有興趣,他也分享選擇進修博士班的另一個原因:「我認為醫師不是科學家,因為臨床有時候不太科學,反而多數依靠經驗法則,尤其我們在教學的過程,如果只跟學生說經驗法則是很難說服他們的。若要培養科學素養及科研能力,繼續專精於某個領域,我覺得必須回歸校園研究所唸碩、博士班。」雖然醫學系有基礎醫學課程,但林峻正認為這跟真正的科學基礎課程不太一樣,基礎醫學課程實際上只是把所有研究結果變成一本書,而大家也只是在背結論而已,若沒有實際參與研究,無法了解其中的理論基礎與運作方式。

 

臨床治療 用科學說話

林峻正分享,創傷骨折是一門很深的學問,AO Foundation 則是探討此門學問最深入之地,此基金會已成立超過六十年,其發表的治療準則相當仔細,指導醫師們如何治療各個骨折部位、如何評估不同骨折形態用以復位的工具、手術要怎麼樣進行才不會傷到神經血管、如何選擇材料固定骨折處等,而這一切源於瑞士總部的研究中心裡,經過實驗室各自進行不同的研究主題,在科學證據的佐證下研發出一套治療骨折的準則。「我之前去瑞士參觀 AO foundation 的實驗室,發現他們所做的醫學研究相當深入也具有意義,如果沒有他們,我們或許很難在科學上找到相關的解決辦法,只能仰賴經驗法則。」在見證規模龐大的實驗室所做出的實驗成果後,林峻正決心往科研的方向努力,利用科學的方式執行臨床決策及教學。

 

投入創傷骨折領域 積極改良現有治療方式

    林峻正認為創傷手術充滿變化,相比常規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較具挑戰性。他分享自己投入創傷領域的契機,是因為 2017 年發生在陽明山仰德大道的那場意外,讓自己開始有更深一層的思考。當時這起意外轟動全國,事故起因為混凝土泵浦車煞車失靈,衝撞對向二十二輛汽、機車造成多位死傷,而其中一位受害者送到臺北榮民總醫院急診,後來成為林峻正的病人。那位患者下肢嚴重骨折,甚至近乎截肢的地步,後來在骨科及整形外科的努力下,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才讓他回復如初。林峻正提起當初心中的疑問:「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思考這個病人的治療過程,難道一定需要花這麼久的時間嗎?我在想這世界上有沒有人可以做得更快,結果還真的有,日本的團隊只需要幾個月就可以做到我們花了兩年做的事情。」透過科內師長的引介,林峻正聯繫上該團隊,於 2022 年前往日本觀摩及精進相關技術。

     除了手術相關技術,林峻正在日本觀摩到與臺灣不同的傷口處理方法,雖然兩地所使用的醫材幾乎一樣,但因為觀念的不同,與日本相比之下,臺灣處理傷口的方式相對保守。在日本,骨科醫師會用顯微鏡執行傷口清創,並且在術後透過負壓裝置以及特殊敷料,讓傷口處於封閉環境,能達到快速復原的效果,大大地縮短了開放骨折治療的時程,且在如此照護傷口的方式之下,感染率大大減低,對於患者而言可說是有利無弊。常年在臺灣行醫的林峻正觀察,兩地在傷口處理的觀念有巨大的不同,他嘗試將此治療方式帶回臺灣,並且應用在病人身上,確實帶來不錯的成效。

 

醫師科研人才的關鍵能力

  問及林峻正如何定義醫師科研人才,他說:「一位醫師科學家應該要有科學素養,對臨床程序或治療有不同的思考。他最終必須將其專長發揮且應用在臨床,否則就只是科研人才而不是醫師了,因此醫師科研人才最關鍵的能力是可以成功轉譯醫學,把在實驗室所學的運用在臨床上。他也必須找到在這個領域中非常有興趣的主題,並且願意將之傳承下去。」他認為,並非所有醫師對研究有興趣,而個人的興趣才是驅使一位醫師投入研究的主因,他也建議透過制度或規範,強化人才與研究的產學鏈結,除了幫助有興趣的醫師獲得相關資源投身研究,也能夠使臺灣科研創新能力更上一層樓。


年過半百 中途而已

  對於未來的規劃,林峻正將繼續專精於嚴重骨折的手術技術,藉此幫助臺灣病人用更短的時間復原並回歸正常生活。目前在林峻正的帶領下,北榮利用新技術成功治療三位重度肢體創傷的患者,幫助他們在更短的時間內康復。此外,他也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實驗室,把從日本觀摩到的抗生素系統帶到實驗室內,進一步做基礎研究的驗證。

    將來他會繼續做開放骨折的技術研究,也希望可以建立抗生素系統。林峻正目前是 AO Trauma Course 的臺灣講師,他對於教學很有熱情,希望將所學的傳承给年輕一輩,繼續造福病人。正所謂學無止境,林峻正已經是位資深的骨科醫師,卻從未停止學習,仍不斷地為病人的福祉奮鬥。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謝曉悅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林峻正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更寬廣的超音波世界

呂岱穎 / 美國鹽湖城猶他大學醫院住院醫師

呂岱穎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96 級畢業,於 2015 年任職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科住院醫師期間,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至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進修心臟超音波。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內科主治醫師,現為美國鹽湖城猶他大學醫院住院醫師。 


訪談日︰2023324

 

不讓自己後悔 埋下出國發展的種子

在學期間沒有參與過任何實驗或加入研究團隊的呂岱穎,在畢業時從未想過自己會走上研究這條路,直到在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擔任住院醫師時因緣際會參與研究,發現自己對心臟超音波的即時成像極感興趣。經過一番扎實訓練,養成了獨立研究的能力,從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到完成一篇論文,讓她在美國能夠適應良好。

回顧當年讀醫學系的原因,除了分數達標、喜歡生物與應用科學外,適逢網路經濟泡沫化,許多工程師遭裁員,在評估了中年失業危機相對低的職業後,選擇了醫學系,當時沒有崇高的理想,更沒想到未來會進入心臟科。呂岱穎表示:「以往進入醫學系,都會認為未來的路已成定局,畢業後接受臨床訓練、考取次專科執照、綁在臺灣擔任執業醫師。」然而,她發現讀非醫學系的高中同學,十位中有八位出國攻讀碩博士,有人後續留在國外、有人回國擔任教職,生涯道路與自己相差甚遠,讓出國成為了一種嚮往。

呂岱穎十分感謝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給的經費補助,讓她有機會瞭解國外的環境,發現心臟超音波的學術研究在國外其實蓬勃發展!甚至美國當地醫學系畢業生,除了從醫以外,可以至企業管理或保險公司擔任顧問,或於科技或新創公司、藥廠等從事研發。臺灣受限於產業和人口,無法像美國如此精細的分工,因此醫師絕大多數仍留在臨床服務。

 

先知道自己要什麼 才能全力以赴

「我認為執業醫師同時參與研究,即可算為醫師科研人才。」呂岱穎自認自己是醫師科研人才,且根據她在國外的觀察,不需有 MD-PhD(註一)或碩士學位,僅接受基礎醫師的訓練,就能具備一定程度的醫學研究水準,而這類人對於身邊的事物、病患與臨床數據均保有好奇心,樂於探究相關成因。

然而,她強調:「醫師科研人才或純醫師,沒有優劣之分。並非每個人都該做研究,僅少數對於研究感興趣者,才適合成為科學家,且人生的境遇多變,最佳從事研究的時間點,就是當你有興趣的時候。」此外,對於臺灣醫院現行以論文發表數為主的升遷制度,呂岱穎倍感擔憂,她認為擔任住院醫師的時期,應專注於臨床工作,打好診療的基本功,再考慮學術研究,否則將本末倒置,犧牲了醫療品質。若欲吸引醫師從事科研,可仿效美國將工時分「臨床、研究與教學時數」三部分,保障醫師的研究時間,同時在從事研究期間仍有基本收入;臺灣常需要在做滿每週四十小時的臨床時數後,再自行安排額外時間進行研究或教學,易造成醫師們心力燃燒殆盡。

她認為出國前要先知道自己想要學什麼,並確認自己的發展目標與醫院科部的目標一致。此外,應積極參加研討會,多認識與自己研究主題相關的學者,會對學術生涯的發展有諸多助益。像是自己與指導老師 Dr. Abraham 的相識,便是一個實際案例,透過心臟醫學影像界的前輩——中國附醫的梁馨月醫師的牽線。

當時臺灣醫學界大半的超音波醫師對形變分析 (Strain Analysis)(註二)一知半解,不確定如何應用,因此出國前的她設定了「將形變分析學好」的目標。由於國外導師是肥厚型心肌病變的專家,她提前充實了很多這方面的知識。出國後的呂岱穎,更喜歡做研究,也對於形變分析的應用更加清晰,仍持續在這方面耕耘。

現年四十歲的呂岱穎,談起為何有自信捨棄臺灣的主治醫師頭銜,至美國從頭開始,只見她豪氣地說:「我只問自己一個問題:『妳想在哪裡當主治醫師?臺灣還是美國?』或許臺灣年長一輩的思維,理所當然認為應同時兼顧門診、教學和研究;但我無法一輩子一週看三節門診、一節門診八十位病人,一路看診到下午六點半,同時還要全年無休照顧住院病人。」放下過去的光環,謙卑學習,認真生活,重新審視自身的能力與掌握的工具,做自己熱愛做的工作,才是呂岱穎想要追求的。

由於已有主治醫師的經歷,她非常清楚專科訓練的後期會是什麼樣子,因而決定擁抱挑戰,向她在美國所景仰的標竿人物學習,做自己喜歡做、甘願做的事情一輩子。

 

跨領域發展 醫學訓練的選項

葉采衢認為成為一位卓越的醫師科研人才沒有所謂的條件,端看動機。身為「醫師」,重要的並非這個名詞的意義或伴隨的頭銜。身份跟技能本身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其背負的天職和責任心,會引發內在強烈動力,完成有益於病人的事情,發揮正面影響力。「你想要完成的事情、你想要帶來的影響,才是被賦予的最重要使命」。她建議一位優秀醫師科研人才,要具備能看見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想要創造新的工具來解決目前無法被解決的問題。

  她建議大家多請教學長姐,汲取前人的經驗,知道念醫學系畢業之後,未來會是什麼樣貌?該掌握什麼技能?最後再反問自己:「我想留下什麼樣的影響?」

「陽明交通大學做為傳統的醫學院,在醫學領域有很優秀的醫師前輩,擁有許多研究成果,成績斐然,這是我們的強項。而陽明跟交大自2021年合校之後,聚集更多不同領域的人才,提供多元的資源。」葉采衢看好兩校合併後,必定會促進跨領域人才培育與加速產業資源交流,期待激盪出不同的創意火花。

  要如何鼓勵「人才多元化」、培育「跨領域人才」呢?葉采衢認為目前的評分制度或獎勵制度(rewarding system)應有相對應的改變,才可能看到不一樣的結果。「如果整個學習體制,仍用一樣的課業標準、相同的價值觀來評量學生——鼓勵考試考高分、肯定會念書的學生、獎勵書券獎,學生就很難確實的在另外一條道路上找到個人的成就感,也就不易培養出一位真正的醫師科學家或醫師工程師。」她了解醫學教育制度面的改革很難,但很重要,採用不同評分機制,幫助醫學生減輕課業負擔,擁有更多課外時間思考,並探索個人興趣和可能性。

「在八十二歲時,仍維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做個快樂的超音波醫師,每週看診、每週發超音波報告。」

  即便出國的第一年,語言適應是一大障礙,日常生活對話只聽得懂一半,呂岱穎心中沒有出現任何想放棄的念頭。


 緊張的醫病關係 促使遠赴他鄉發展

  因緊繃的醫病關係、臺灣健保制度的限制,加上醫院的資源以及公家機關給予醫師的自由度均有限,促使呂岱穎離開臺灣,進一步於超音波界深造。她認為臺灣對於醫療風險控管或醫護人員的保障,尚未有良好的配套與解決方案,醫界卻又傾向避而不談,她提到或許提高部份負擔的費用,可減少民眾對醫療資源的浪費。

    「臺灣患者在施打顯影劑,照完電腦斷層後感到身體不適,會質疑放射科醫師或放射師;反觀美國,當醫護人員前來關心,患者會先感謝醫護人員的協助。」令她感觸甚深。回想之前遇過的醫病衝突,即便已在臺灣行醫十年,她仍不知該如何妥善應對,「只能眼睜睜看著醫護人員遭受許多不合理的對待,身心燃燒殆盡離開職場,再換上一批經驗生澀的年輕新血。」從師長乃至整體醫療環境都未教導如何應對這類狀況,令人洩氣不想繼續從醫,她卻還要教導學弟妹如何當位好醫師。

    她語重心長地表示,病患對於醫療照護品質的不合理期待,遠超過醫院或健保能提供的資源,加上很重視病患安全與風險,令她工作時易感到膽戰心驚,「過往在一般內科服務時,不敢離醫院太遠,甚至不敢前往臺北車站,因為很擔心病患出事。」為了避免自己失去熱忱,或是成為防衛心極強的醫師,以至於無法提供切實的醫療品質,最後還是決定離開這樣的執業環境。


 期許成為連結臺灣與美國超音波界的橋樑

    呂岱穎表示以前寫研究計畫,需要自行參考前人的計畫內容作為範例,進一步改寫,缺乏實務撰寫上的教導;美國則是絕大多數的大學,皆設有寫作訓練營,相關教學資源非常豐富;醫院也會教導如何撰寫研究計畫,甚至會協助修改並給予建議,直到計畫撰寫完成。

    「出國後開闊了我的眼界,也讓我知道一個好的超音波臨床研究,需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這是在臺灣的人員編制和規模下,完全做不到的境界。當技術員受排程擠壓時,沒有餘力兼顧影像品質和報告水準;美國在執行超音波的時間充沛性和人力操作上,皆優於臺灣。」此外,她亦分享美國的發展狀況,對於肉眼無法辨識的心肌病變或舒張功能異常,以 AI 演算法處理,能獲得非常準確的分析。

    呂岱穎期許自己能夠成為臺灣與美國心臟超音波界的橋樑,希望未來能在美國擁有自己的影像學實驗室,歡迎臺灣對於心臟超音波感興趣的年輕醫師前來進修!即便想學的主題不同,她也樂於引薦,協助拓展視野、傳遞國外經驗回臺灣,進而提升國內的超音波技術水準。


註一:MD-PhD(DoctorateofMedicineandofPhilosophy),即醫學博士。

註二:形變分析是一項分析工具,可量化各種材料 ( 包含心臟 ) 在負荷或受力狀態下的長度改變。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林豈瑛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呂岱穎


✨✨✨✨✨✨✨✨✨✨

創造自己的新工具:樂當醫師窺生命本質,大膽開拓跨域無限可能

葉采衢 / 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住院醫師

葉采衢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6 級畢業。2017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至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攻讀轉譯醫學碩士學程 (Master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Program)。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第三年住院醫師。


訪談日︰202247


2018 年 5 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工程學院畢業典禮上,葉采衢作為碩士畢業生代表上台致詞,創下該校創校工程學院創院 150 年來,第一位臺灣畢業生代表的紀錄。取得國外碩士學位的葉采衢,選擇回國行醫服務。她目前接受臺北榮民醫院眼科部第三年住院醫師訓練,努力朝成為專科醫師目標邁進。

 

接觸科學研究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葉采衢高中就讀北一女數理資優班時,就主動跟著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的老師做專題研究計畫,到北投多處溫泉研究溫泉菌。這段經歷類似做學校科展,嘗試一些除了坐在教室、看課本以外的東西,她領悟到不一定要被動接受課本上的知識,也可以主動地去找答案。

進入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之後,葉采衢在繁重課業中,漸漸發現大部分的課程都是坐在教室,由老師教授一些現有、被寫在教科書的知識。「進到醫學系的時候,我們是拿著『空的工具箱』,去收集很多如螺絲起子般的知識或能力『工具』,慢慢累積,畢業的時候就會有個裝滿工具的箱子,有人帶著到偏鄉服務,有人進醫學中心。我覺得這是醫學系給我們的一個很重要的知識技能。」但只有「工具箱」還不夠,萬一碰到以前沒有遇過、Google 上找不到、既有工具又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要怎麼創造出解決之道?

  “Identify the problem, and create the solution.”

葉采衢的策略是:找出問題,並打造解決方案。鑑於這樣的動機,葉采衢希望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自我充實,她大一參加陽明醫學系特有的「醫師科研學程」,暑假加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蔡有光老師的實驗室,跟著做癌症的生物標記 (Biomarker) 相關專題研究。「醫師科研學程」的課程和暑期專題研究,讓葉采衢沉浸其中:當中可遇到較多的開放式問題 (open question),沒有既定答案,必須從學習、嘗試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做研究的經驗,也讓葉采衢從中訓練自己解決問題、批判性思考,著手創造新方法去突破困境,進而創造影響力。

 

Be open-minded:結合醫者天職與對生命本質的探究

「身為醫師,擁有站在第一線接觸生命本質的特權,可以親眼看到疾病的真實面貌與生命的脆弱。」傳統上醫師解決病人眼前的痛苦,給適合的藥或處置、滿足病人的需求;有的人可能就停留在此「看病給藥」的角色。但如果沒有往下追探疾病的根源或嘗試改變病人的觀念,將永遠只停留在「有什麼工具給什麼工具,沒有工具時就雙手一攤說我沒轍了」的階段,葉采衢認為有點辜負了身為醫師的天職和使命。

談到自己當時選擇轉譯醫學的起因,葉采衢表示醫學系臨床課程訓練學生處理臨床醫療問題,將「已知」運用在照顧病人身上;而在實驗室裡的新發現,則是解決科學研究上的「未知」,期望將其轉變為「已知」,可以真正應用在病人身上。她在參加科研的過程,發現自己最欠缺的,就是如何把實驗室的發現與醫師的臨床經驗兩者結合應用,於是興起念轉譯醫學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的念頭。

葉采衢很感謝醫學系規劃的「醫師科研學程」以及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提供的機會,讓她早在大三暑假,即得以申請到以腫瘤研究聞名世界的美國波士頓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進行研究,跟隨國際乳癌研究知名學者 Nancy Lin,延續當時在蔡有光老師實驗室時進行的腫瘤生物標記相關研究。而大七時,也獲得榮陽長期補助,成功申請到著名的 UC Berkeley,完成轉譯醫學碩士學程學位。這段在國外的成長,讓她見識到國外的產業生態,是如何把基礎結合臨床,並緊密串接市場。

「當你沒有實際走到那個環境、把自己放在那個環境,是沒有辦法想像你將會得到哪些東西,也不會知道你將會遇到什麼樣的人。」葉采衢認為整個環境的生態系統、文化、周遭的人會帶給我們不同的衝擊,最重要是把持「不害怕做出改變」的心態,才能跨越自己未知的領域。

國外留學的所見所得,讓葉采衢更 open-minded,多嘗試、多挑戰,也期許自己跳脫「看病給藥」的角色。因此她樂於投入臨床研究、基礎實驗,找尋還未解決的問題,想出解決臨床問題的新方法,希望結合所學,做出改變,實質影響並幫助病人。面對疾病,當覺得前方無路可走——沒有合適的醫藥、治療處置能照顧病人,那就探索其它可能性、承擔更多元的使命,試著開創新的「工具」吧! 

 

跨領域發展 醫學訓練的選項

葉采衢認為成為一位卓越的醫師科研人才沒有所謂的條件,端看動機。身為「醫師」,重要的並非這個名詞的意義或伴隨的頭銜。身份跟技能本身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其背負的天職和責任心,會引發內在強烈動力,完成有益於病人的事情,發揮正面影響力。「你想要完成的事情、你想要帶來的影響,才是被賦予的最重要使命。」她建議一位優秀醫師科研人才,要具備能看見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想要創造新的工具來解決目前無法被解決的問題。

她建議大家多請教學長姐,汲取前人的經驗,知道念醫學系畢業之後,未來會是什麼樣貌?該掌握什麼技能?最後再反問自己:「我想留下什麼樣的影響?」

「陽明交通大學做為傳統的醫學院,在醫學領域有很優秀的醫師前輩,擁有許多研究成果,成績斐然,這是我們的強項。而陽明跟交大自 2021 年合校之後,聚集更多不同領域的人才,提供多元的資源。」葉采衢看好兩校合併後,必定會促進跨領域人才培育與加速產業資源交流,期待激盪出不同的創意火花。

  要如何鼓勵「人才多元化」、培育「跨領域人才」呢?葉采衢認為目前的評分制度或獎勵制度(rewarding system) 應有相對應的改變,才可能看到不一樣的結果。「如果整個學習體制,仍用一樣的課業標準、相同的價值觀來評量學生——鼓勵考試考高分、肯定會念書的學生、獎勵書券獎,學生就很難確實的在另外一條道路上找到個人的成就感,也就不易培養出一位真正的醫師科學家或醫師工程師。」她了解醫學教育制度面的改革很難,但很重要,採用不同評分機制,幫助醫學生減輕課業負擔,擁有更多課外時間思考,並探索個人興趣和可能性。

 

迎難而上 莫忘初衷

  學醫路上,葉采衢碰過許多困難,但她強調,自己不是會放棄的人,她的字典裡面沒有所謂的「放棄」兩字!

「與其說放棄,我覺得是轉彎;當你快要準備放棄的時候,正可能是你走在對的路上,所以它很困難,不讓你有分心的機會。越接近成功,越沒有退路。」

    她笑著說:「有一部分也是我自己把困難的門檻設定很高,不輕易界定一件事是困難或挑戰。困難與挑戰,常常是自己一時無法逾越的高牆。但或許過了一年、兩年,回頭來看,發現那根本就不是一個困難,而是上帝開的另外一扇門。」葉采衢選擇正面迎接挑戰的高牆,如果前方沒有路,那就轉個彎或是創造條件,讓自己變得強大,總會有辦法通過障礙。

    葉采衢留給五年後的自己一句話:「莫忘初衷」,告訴未來的自己不要因為追求成功而放棄原本相信的一些事情。她認為達到「成功」沒那麼困難,困難的是能不能夠「快樂的成功」——以自己想要的樣子、想成為的理想姿態,得到不愧於心的快樂,這才是葉采衢要的成功。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廖慧娟 

校稿及潤稿︰劉盈丹、李佳穎

審閱:葉采衢


✨✨✨✨✨✨✨✨✨✨

卓越就是在每一個當下,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季康揚 /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季康揚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4 級畢業。2009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大四後至美國密蘇里大學 (University of Missouri) 攻讀生理學博士。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國接續醫學系大五課程。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生理所助理教授。

訪談日︰2022414


  「本人於 111.10.4 帶母親回診看腦神經內科醫師季康揚。當天跟季醫師提起母親血糖一直飆高至 290,感謝他的貼心提醒,要抽血 10/13 同時掛新陳代謝科,看報告、調整血糖藥。幫我們開立抽血檢驗單,讓我們減少長者出門次數,能夠用同理心為患者著想。謹代表家人向季醫師致上十二萬分謝意。」(註一)

「季康揚醫師善良、負責又認真,非常努力地幫我尋找病源與解決方案!」(註二)

這位受病患愛戴的醫師,就是國立陽明大學「醫師科學家學程」中,第一位大四出國唸博士班、三年後博士畢業回臺灣,接醫學系大五的季康揚醫師。目前他已是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也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從 2010 年醫學系學生時代至今,平均每年至少發表一篇學術論文(註三)。

這樣一位臨床、教學與研究三項全能的醫師是如何養成的?

 

啟蒙:出國做研究的契機

時光倒轉回到 2007 年暑假,剛讀完大二準備升大三的季康揚參加了陽明醫學系第一屆「醫師科學家學程」。當時在美國大學任教的陽明醫學系校友黃自強教授和陳政育教授,應時任陽明醫學系陳震寰系主任(現任醫學院院長)老同學的盛情邀請,於暑假短期返回母校,為醫學系學生開設暑期專題研究選修課。

上課第一天,黃自強教授就先告訴所有選課的醫學生:「來來來,讓大家認識一下,我們這些大學長,沒有當醫生,出國做研究,都在做些什麼?這條職涯路線,是如何發展?」從那個暑假起,季康揚就開始在陽明的實驗室學習,引發了他對研究的興趣。因其所展現的研究潛力和興趣,季康揚和其他四名同學,從二十幾人中脫穎而出,獲得「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出國補助,於隔年暑假出國進行研究。

因此,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季康揚到黃自強教授於美國密蘇里大學的實驗室做了三個月的研究。國外跨團隊、跨領域的大型聯合實驗室(joint lab)研究規模之龐大、研究資源之豐富、學術風氣之盛行,讓他眼界大開。那次在國外的學習經驗讓他下定決心攻讀博士,取得完整的科學研究能力。

於是季康揚在大四暑假辦理休學,並榮獲美國密蘇里大學醫學藥理生理學所的獎學金,赴美攻讀博士。三年不眠不休的努力下,他於 2012 年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再回到陽明,繼續醫學系大五的臨床課程。

 

完成博士學位的醫學生:回國後如何兼顧上課、實習與研究?

在美國攻讀博士的時候,季康揚就預見回國接醫學系大五課程後,將遇到極大挑戰:如何持續研究工作?他幾度向當時的系主任陳震寰教授請益,最後決定利用醫學院大五、大六、大七的「自選課」時間,到國外繼續做研究、撰寫論文。

他的辛勤努力獲得了肯定 ——2013 年他獲美國生理學會頒發 Paul Cranefield Graduate Student Award 年度獎項,並在該學會第 67 屆年會發表演說,為陽明醫學系在校學生第一人!

醫學士畢業後,季康揚進入臺北榮民總醫院服務。臨床工作極為繁忙,嚴重壓縮了研究的時間。「這是從國外回來之後最大的困境:研究工作出現斷層。」季康揚坦承。

為此,當時身兼臺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教師培育科主任的陳震寰教授和幾位師長,以季康揚為範本,規劃了一個獨特的「臺北榮民總醫院住院醫師博士後研究人才培育補助」,讓未來與季康揚背景類似——已取得博士學位之住院醫師,得以在住院醫師訓練期間,同時於國內外從事研究工作,並於 2015 年通過了這個計畫。「它把住院醫師的訓練年限稍微拉長一點,以內科來說,本來兩年半就拉長成三年半,以滿足每一個臨床專科學會要求的訓練時數。拉長的這段時間,北榮會給你一個彈性,每年三個月,讓你做研究。」季康揚說明。

雖然後來季康揚因個人生涯規劃無法成行,但這個計畫已經為未來的醫師科學家打開了一扇大門。季康揚在繁忙的臨床業務縫隙間,擠出個人的零碎時間,持續進行神經基因學與神經科相關的研究。他期許自己每年都能發表論文,甚至於 2020 年即發表了四篇國際期刊論文,努力程度可見一斑!

 

醫師科研人才的特質

  季康揚認為,一個好的醫師科學家,首先必須有絕佳的臨床能力,能夠看出哪些是迫切需要以研究解決的臨床問題,再運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最後導入臨床端驗證研究是否適用,也就是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概念。

    他指出,一個疾病從被發現到可以被治療,通常需要三十至五十年的時間;這樣的流程往往不是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而是一個團隊代代相傳,接力達成的。例如美國的醫師科學家已有幾十年的成就,其實就是科學家們不斷發掘和解決問題的代代傳承。例如:較資淺的醫師先接手研究端,等到不斷累積經驗成了資深醫師,就有能力發掘和解決問題。

    有些醫師科學家的臨床時間很少,如果研究的是某些發展緩慢的疾病,例如囊狀纖維化症 (Cystic Fibrosis),除了最近五年才有些新的變動之外,基本上過去十五至二十年醫學界所需要解決的課題——「如何治療這個疾病」的流程、處方,並沒有多大的改變;這個領域的醫師科學家是否有第一手的臨床經驗或許關係也不大。但如果是一些進展迅速的疾病,如癌症,就需要與時並進的臨床經驗,才能做最尖端的研究。他自 2015 年醫學院畢業,到現在參加腫瘤科會診時,發現自己以前大學學的知識已經跟不上時代了。「我當下還得 Google !」季康揚說:「碰到這樣的領域,你就不可能一招打天下二十年了!」

雖然幾乎每年都發表研究論文,但季康揚很謙虛的認為自己現在還不算是醫師科學家,因為他有七到八成的時間在臨床工作上,研究工作的時間都是勉強擠出來的。雖然醫學中心有「研究型主治醫師」一職,但比例很低,佔全院醫師總人數可能10%、甚至5%不到,因此他期許未來有能力往這條路邁進。

 

給醫學系學弟妹的建議

對想繼續進修的醫學生或年輕醫師,會建議攻讀碩士或是博士呢?季康揚認為碩博士的課程對基礎研究的能力與研究的邏輯訓練,都很有幫助;但因為碩士課程有一半的時間在修課,相對來說博士班課程對於設計實驗、解決問題的訓練會比較完善。

疫情期間出國進修安排難度較高,因此有些學弟妹選擇在國內進修。他認為在國內外進修的差別其實不大,儘管國內外資源不同,但個人發展端賴造化。他有位與他同班的同學就在國內讀博士、做博士後研究,之後再轉到美國繼續深造、就業,一樣有聲有色。「只要你有這樣的能力、有這樣的努力和動機,在任何時間點,都可以出國到國外實驗室學習、發展。」季康揚強調。

以他個人經驗而言,出國讀書要面臨的,首先就是時間分配問題。他當時因為希望儘快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完成醫學系,所以把時間都放在研究工作上,犧牲了許多社交活動的機會;再者親朋好友都在臺灣,沒有精神支持,時有孤獨感。所幸在撰寫論文過程中所獲得的基礎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季康揚終身受益。

有些學弟妹仍猶疑何時出國進修,他也曾經歷類似的過程。

當初決定休學前,季康揚曾與不同師長請教,了解不同時間點出國的利弊,例如:大六畢業再出國、完成不分科訓練後再出國、成為主治醫師後再出國的不同選項等。他問自己:「每一個決定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如果未來不如自己預期,能否承擔最壞的結果?」他想,即使無法兩年內取得實驗結果,或花了三年只拿了碩士學位回國,也不至於一無所有。既然最壞的結果是自己可以承擔的,那就選擇出國唸書,勇敢挑戰自我!

畢竟,人生本來就是會有很多境遇,「你沒有想過你會做這樣的選擇,但最後走上這一條路,是自己當初想像不到的風景。」像當年十七、八歲的季康揚,從沒想過自己會唸醫學系、會到國外讀博士、專科訓練會選擇神經內科。好多選項在眼前,自己如何做決定?「衡量利弊後,就勇敢堅定的去執行到底吧!」

季康揚給學弟妹的建議:

一、遇到重大決定的時候好好想一想,要考慮現實,如:家人是否支持、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等這些生涯規劃。當自己的決定與現實有所衝突時,執行起來就會有很大的壓力。

二、如果現實條件不允許,「沒關係,沒有說一定得在哪個時間點做哪件事。後面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不需為此與身邊的人大動干戈。

三、決定了就勇敢去做,做的時候就全力以赴!唸書的時候好好地唸書、讀博士的時候好好地充實做研究的能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自己具備了各種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後,就不用擔心無法勝任下一個工作。這時你只要選擇『哪一個工作是自己最想做的?』就可以了,因為你的能力已經夠了。」


結語:「堅持做想做的事」

展望未來,季康揚認為自己似乎從未正確預測過自己的未來,因此也不會對未來訂定長遠的目標。但他希望自己能「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並期許自己未來能做一些不錯的研究,成為一個不錯的神經科醫生;希望在神經基因學、神經退化性疾病上,做出一些重要的貢獻!



註一: 2022/10/24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民眾感謝信

註二:2022/03/24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民眾感謝信

註三:季康揚論文列表(來源: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官網)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孫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季康揚


✨✨✨✨✨✨✨✨✨✨

走出陽明,走出臺灣,走向研究科學家之路

高家祥/美國康乃爾大學電腦科學博士班一年級

高家祥

高家祥畢業於宜蘭高中,2015 年經由繁星入學就讀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2020年透過臺灣聯合大學系統全時選讀生計畫,到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交換一年。曾經在國際會議 MICCAI 與 ICLR 上,發表以醫學影像分析和深度學習理論為研究方向的論文。2022 年通過美國康乃爾大學電腦科學博士班甄選,並於 2023年暑假赴紐約就讀,預計在六年內完成學位。他期許自己在未來增加對深度學習領域的理解,並建構高度泛化且可解釋的人工智慧系統。


訪談日︰2022414



高家祥同學的故事充滿著探索與勇氣,在接受採訪時,自信而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規劃。


因為機遇,得以走向另一條道路


故事的起點是在大一開學第二天的心理學課程,高家祥聽著老師深入淺出地介紹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喜歡科幻故事的他不禁腦海浮現一個問題:人工智慧和腦神經科學是否可能融合在一起,讓彼此相得益彰?於是在下課時,高家祥跑去詢問授課的張立鴻副教授。而張教授告訴他,這問題或許可以在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領域找到答案有關。張立鴻副教授鼓勵道:「你可以到史丹佛教授所創立的 Coursera 教育平台上學習看看。」

線上課程彷彿為高家祥開啟另一扇門。高家祥對機器學習課程內容,把實際問題抽象化、數學化和模型化的思考過程感到驚為天人。高家祥舉例來說:在神經元模型中,單一神經元整合和傳遞訊息的過程被簡化成一個數學式子,並且科學家可透過簡單的微分計算來整合一群神經元,達成最佳化的目的。高家祥補充道:「這參數化和模型化的思考模式,是我在讀高中和醫學系時,從未接觸過的。」在自學機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遇到未知的概念,而高家祥就透過網路來探索相關的知識,像是微積分、線性代數、機率和統計。之後,他自學 MATLAB 程式語言,編寫程式碼,參加 iGEM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另外,他也曾透過 Python 程式自動抓取網站資料,嘗試製作天氣預測的軟體;參加資料英雄計畫 (Data for Social Good, D4SG) 的資料科學家活動,協助分析急診資料並挖掘重要資訊。

高家祥曾選修陳麗芬教授開設的「機器學習與資料探勘」課程,學習功能性磁振造影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的資料分析方法,並在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上發表與醫學與生物工程學會年會(EMBC)相關的論文。大五實習結束後,他主動申請到光復校區當一年交換生,選修應用數學與資訊工程的課程。經過這些探索不同領域的過程,他發現自己對於研究比臨床更有興趣,湧起申請博士班的念頭,走向與醫學系完全不同的道路。

高家祥可能是臺灣第一位在就讀醫學系時就成功申請到國外電腦科學博士班的人。往年,的確有讀完醫學系後申請上博士班的例子,但往往是在考上專科醫師後、到國外讀公衛學程期間、或曾先在國內讀碩士班。由於從未見過其他人嘗試相關的路徑,他在申請階段也感到徬徨,畢竟沒有前人的道路可以探索。「真的可以申請上嗎?」在遞交申請書後,他時常如此自問。

 如果重新選擇,是否會直接就讀資工系呢?

高家祥肯定地回答:「是!因為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但他也不諱言:「當初若直接讀資工或其他學校的醫學系,我也許無法幸運地遇到鼓勵向外探索的老師。另外一個幸運點在於,如果不是大一就接觸機器學習,在進入臨床前打好程式和數學的基礎,沒有這些年的累積,就很難在短短一年的交換做出好的研究。」高家祥也提出醫學系讓他在思考上更不設限:「由於非傳統理工科出身,因此做研究時,有時能比別人再多一點不同的思路。」


走出醫學系到走出臺灣,是為了看見自己


我想看看不一樣的生活環境。」這是促使高家祥在大五實習結束後,決定前往新竹光復校區交換的主要動機。踏出醫學系,走入純理科氛圍的校園,全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和文化氛圍,愈加激發高家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他認為與不同背景的人互動,才有機會考慮將「醫學」與「科學」結合的可能性。因此,無論是作為醫師科學家,還是擁有醫學學位的科學家,高家祥強調必須在不同環境,與不同夥伴互動,突破同溫層,才能激盪出新的可能性。

「大二、大三時,我大概有感覺到自己想走醫師科學家這條路。但在陽明,並沒有類似的道路可以參考。同時,我也知道,很多前輩的路是無法複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緣,而我們只能增加自己的機運報酬率。」高家祥也同時意識到:「很多事情都可以嘗試去爭取,即便沒有先例。我覺得自己有一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特質,在沒有嘗試過之前,不去擔心不必要的失敗。我猜這也是醫師科學家們一個蠻重要的特質。」高家祥回憶當初爭取出國的心路歷程,詢問許多老師、學長姊,以及父母的意見。他曾經請教醫學院陳震寰院長,陳院長建議可以考慮未來他想達到的目標,再回頭開始倒退,使用「以終為始」的原則進行規劃。然而,當時他依舊沒有清晰的終點。因此,他決定試試海外進修,即使知道選擇的道路會帶來障礙和挑戰,像是說服父母支持自己,或申請過程因為缺乏相關背景而困難重重。但他仍然對編寫程式充滿熱情,未被這些困難阻擋。

尤其以競爭和同儕壓力而言,高家祥認為國內的環境並不像最初預期的激烈,國外的師資、同儕、環境可能會更具競爭性,這些都是主要考量。他選擇走出臺灣是認為就算自己當了醫生,想要嘗試科學研究時,也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與其聽說,不如親身出國體驗。因為處於一個新的環境,跨出醫學領域,激發探索世界的渴望,進而更加了解自己。


極探索自我,未來的方向可以更多元


回想大五在醫院實習的經驗,高家祥深刻體認醫師的工作繁瑣,必須兼顧許多行政雜務,逐漸意識「醫師」這個職業並非如原先想像的吸引自己。加上交換生的經驗,讓他開始思索走上另一條道路的可能性。然而,一路上也遇到不少質疑的聲音,來自於身邊的家人、老師、同學們,質疑他「是否就是不想當醫生而已?」他覺得讀醫學系,一路走上成為醫師的路途,確實是一條筆直的康莊大道,但他並不想在一條連自己都不確定的路上迷失方向。高家祥也坦言,在大一的某個夜晚,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未來的道路如此筆直、如此被框架住、如此侷限於社會的想像,而沒有任何探索的空間和發展的自由,他不禁在男三宿舍大哭。

命運使得他有機會走向不同的道路,因此透過自己的經驗,高家祥鼓勵學弟妹們:「如果考慮要參與研究,最重要的是主動積極的態度。參與研究本身就是個主動的過程,必須花時間調查一個問題,或花時間廣泛的搜尋不同有趣的東西。因此要看自己有沒有興趣,有興趣的話你就會有動機。」

另外,他也建議校方多介紹與國外團隊的合作機會,讓學生有機會開拓視野,藉此提供不同的刺激。以陳麗芬老師的實驗室為例,讓他得以獲得不同的資源。其次,陽明與交大合校之後,兩校之間可以有更多規劃跨領域課程的空間,讓學生跳脫系上的框架,接觸不同的人事物。最後,他期盼學校未來在排課上,給學生多留一些空白時間,尤其在大一、大二階段,讓學生有能力去探索自我的發展可能性。

這一路走來,有人認為他是醫生,有人認為他是工程師,但高家祥認為自己是科學研究家。因為工程師像是解決問題,找到最佳化或是優化的方式。而科學家則是探究事物,不斷鑽研如何變得更好。他的研究都是想要對某些機器學習的東西,或是對一個模型有更深的了解,藉此挖掘這世界的本質。所以,無論外界如何看待,未來他將會秉持探索的熱忱,堅持研究的初衷,繼續走向自己開闢的道路。

高家祥是一位充滿熱情和創造力的研究者,他的故事充滿啟發性和勇氣。他的選擇證明了:只要有興趣和決心,任何人都能夠跨越領域和學科的界限,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成功。


訪談者 :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 :蕭子晴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高家祥

 


✨✨✨✨✨✨✨✨✨✨

傳承的使命感:不一樣的選擇,不平凡的人生

葉俊廷 / 和信治癌醫院不分科住院醫師

葉俊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8 級畢業,2016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大四後至美國密蘇里大學 (University of Missouri) 攻讀跨領域神經科學博士學程(Interdisciplinary Neuroscience Program)。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國接續醫學系大五課程。現為和信治癌醫院不分科住院醫師。

 

訪談日︰2022414


    醫學系的學霸比比皆是,在注重課業表現的同儕眼中,身材高壯的葉俊廷是個怪才——極具個人演說渲染力、校內意見領袖,而且在醫學研究上擁有強大的潛力和個人獨特的光芒!

    2012 年建中畢業後,葉俊廷只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沒選臺大,是因為他久仰陽明與北榮長期合作,在神經科學研究的傲人成就。2016 年讀完大四、通過第一階段醫師國考後,葉俊廷花了三年時間在美國密蘇里大學攻讀跨領域神經科學博士學程,很快的即於 2019 年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在陽明繼續醫學系大五的課程,2022 年 6 月剛完成大七學業,取得醫學士學位,成為一位年紀輕輕的 MD-PhD。

    嚴格來說葉俊廷的留學之旅並不是 2016 年才啟航,早從 2013 年便開始。

    他的導師——特別關注「醫師科學家」人才培育方式的陳震寰院長,在他大一升大二的暑假那年,引薦他跟同班同學葉翰宜一起到黃自強教授在美國密蘇里大學的實驗室。跟在黃自強教授門下做實驗,讓他的眼界大開,引起做科學研究的興趣。之後每個寒暑假,他跟葉翰宜會回美國實驗室做短期研究,並且在大三那年完成他人生中第一篇 SCI 研究論文。

    這些經驗讓葉俊廷下定決心未來要走研究路線,於是在大四那年將醫學系學業按下暫停鍵,赴美攻讀博士學位。

 

三年取得博士學位

一般人要取得國外 PhD 平均需要五年的時間。葉俊廷回想那段時間自己幾乎是不眠不休、以實驗室為家。他孤獨埋首在研究裡,沒有假期、感受不到季節轉變,放棄國外多采多姿的生活體驗與許多人際社交的機會,才能達成三年取得 PhD 的成就! 

充滿教學熱情的黃自強教授要求博班學生,三年內必須完成二至三篇論文,葉俊廷做到了!當然,為儘快取得學位,他減少玩樂時間,因此錯失不少建立人脈的機會,但他認為既然自己決定快點回臺灣服務,只能有所取捨。

鑑於多次出國和在國外念 PhD 的經驗,葉俊廷深深體會國內外學習環境的不同。例如:國外學生一般個性外向,比較會問問題、積極參與討論,主動學習;而臺灣學生羞澀、比較不敢發問,學習上傾向被動地接收知識。同時,國外醫學院招收「學士後」學生,入學時已經非常清楚自己未來方向是從醫;而國內醫學系招收高中畢業生,年紀小、尚未確定人生目標,要十八歲的學生確認自己未來四十到六十年要投入當醫師、醫師科學家、或醫師工程師都是很困難的事。

依葉俊廷的觀察,國外醫學院開設的 physician-scientist track,設計成希望學生未來時間大多花在研究,而非臨床執業上。學生讀完四年醫學系後,再唸三至五年的 PhD,之後接臨床服務,進行住院醫師訓練,拿到專科執照之後,大多就成為助理教授。國外醫學教育認為,任何時間開始臨床服務,都可以累積臨床病人數量;但最好趁年輕先確立好在學術研究上的基礎,鼓勵去拿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傑出年輕學者研究獎 (NIH Early Independence Award),建立學術成就。反之,在國內,對於醫師科學家的定義比較模糊,有在做研究的醫生或者有醫學背景的人轉到研究職涯都包含在內。國內醫師科學家的職涯規劃方向也不像國外那樣清楚,相對缺乏住院醫師研究訓練這樣的課程或制度。

 

Physician-Scientist 的宏觀視野

國外有一本書對於 Physician Scientist 的介紹是:擁有 MD-PhD 或是基礎研究的 PhD 資格,接受過系統性的科學訓練外,又能在醫學中心看診實踐臨床執業,結合理論與臨床經驗探究醫學問題,增進病人福祉。

葉俊廷認為 Physician Scientist 不僅僅是會寫研究論文、會做研究而已。真正的醫師科學家要學會當一個優秀的研究主持人,知道如何設立完整的實驗室、管理學生和博士後,清楚如何寫研究計畫爭取研究經費、規劃實驗室未來十年的走向等,擁有洞察未來宏觀的視野。這是到國外讀PhD 才能看到的不同之處。相對的,兩年的短期 fellowship 也許可以在研究、專業技術上有所助益,但就很難像 PhD 學程,可接受系統性研究訓練,並得以一窺當 PI 管理團隊的必要技能。

葉俊廷強調:醫師的工作比較像是應用科學,把學過的東西應用出來,是一種「歸納」的思考方式;做研究則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創造一種之前無人知曉的知識,是「演繹」的方式。他繼續解釋:「一直做『歸納』可能會讓思考比較呆板,有了研究工作可以讓思考保持一定的彈性和創新。」

實際上,做臨床服務的醫師容易取得第一手病理資料,作為研究計畫的靈感來源與素材,這是一般沒有醫師背景的基礎研究人員無法匹敵的優勢。

 

學習接受挑戰  不以個人喜好下判斷

     至於許多醫學生或醫師覺得排斥做研究這件事,葉俊廷則有不同的看法:

    「我之前讀過一段話,『你對一件事的喜歡,通常要等到你對它有一定的能力、熟悉程度之後,你才會喜歡』,也就是說當你變得比較熟悉之後,才可以判斷你究竟喜不喜歡一件事情。」

    他自己原先就有興趣做研究,直到美國讀書之後,才對「怎麼做研究」產生極大的熱忱。

    對於缺乏寫論文、做研究的系統性訓練與指導的學弟妹來說,因為不知如何著手設計實驗,進而排斥做研究是很自然的事。相較對葉俊廷來說,因為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流程與邏輯,會覺得從設計實驗、取得研究數據、到詮釋結果、寫成論文,有如一個解開謎題的過程,非常有趣。因此他希望能帶領學弟妹一起寫研究論文,與他們分享寫論文、做研究的流程與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學術研究的高牆。


受人之恩  湧泉以報

    陽明交大醫學系具備優秀師資與豐沛的資源,特別是陳震寰院長和黃自強教授對他人生和職涯發展的不倦啟發,以及榮陽獎學金讓他得以無後顧之憂出國深造,葉俊廷念茲在茲。這筆獎學金推他一把,在他對自己身處迷惘時,放下一切,走出國門去念書拓展視野。

    這也是他在美國拿到 PhD 後決定回到臺灣的原因:他覺得自己受了學校十年的栽培,應該回饋學校,同時為臺灣做點事——就像黃自強教授以身作則那樣,在美國退休後與家人分隔兩地、回到陽明作育英才。

    踏上「醫師科學家」這個職涯,葉俊廷很樂意與其他有類似經驗的同儕一起為學弟妹建立一個輔導制度 (mentoring system),以過來人的身分為他們指引方向。

    未來他規劃往神經內科發展,努力取得專科醫師執照,爭取醫學院助理教授的教職。葉俊廷的夢想是研究某個疾病時,能從基本的病理生理學機制研究做起,到轉譯醫學,進入臨床試驗和臨床研究。他希望未來自己善盡醫生的職責,花四成時間在臨床服務、六成時間用來做基礎研究,這對葉俊廷來說,就是最完美的組合。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孫婕

校稿及潤稿︰劉盈丹、李佳穎

審閱:葉俊廷


✨✨✨✨✨✨✨✨✨✨

跨域結合醫學思維與工程設計能力

陳冠林 / 臺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總醫師

陳冠林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5 級畢業,2017 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取得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UC Berkeley) 與舊金山分校 (UCSF) 轉譯醫學碩士 (Master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MTM)。持有三項專利,另有一項審核中。現職為臺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總醫師。


訪談日︰2022418


醫學背景與工程設計思維的碰撞

目前在臺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擔任總醫師的陳冠林上大學之前,對設計與工程研發非常感興趣。進入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就讀後,他積極想將興趣與醫學結合,期望做出受國際認可、原創的醫療器材。隱藏在心裡那追求設計與研發的「工程魂」,一步一步引領他,開展了不平凡的醫師科研道路。

陳冠林對醫學與工程研發懷有極大的興趣。大五升大六那年暑假,陳冠林到侯明志主任 ( 註一 )的內視鏡中心實習,看到主任用精湛的技術,突破現有器材的限制,用大師的手藝,改良微創手術,治癒病患,令他感動萬分。他不禁心中納悶:「師長們如果有改良器材的想法,要如何從隨手的草圖,變成眼前的系統?」於是興起研發改進外科手術醫療器材的念頭。

陳冠林大六到臺大醫學院擔任助教,學習相關知識,認識志同道合的夥伴。也從中了解到當時國內雖然有許多單位已經深耕國際大廠多年,但是從無到有的原創經驗和專業人員仍然難以觸及。於是興起想出國學習最新第一手資訊的念頭! 2016 年從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之後,他進入臺北榮民總醫院,一邊進行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 (Post-Graduate Year),一邊準備出國讀書 。2017年成功申請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UC Berkeley) 生醫工程學系與加州舊金山分校 (UCSF)生醫工程與治療科學學系合開的轉譯醫學 ( 註二 ) 碩士學位學程 (Master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Degree, MTM)。這是一個頂尖、密集的碩士學位學程。陳冠林回想在 PGY 訓練期間,到每一個科別輪訓時,除了盡量累積當科知識以外,面對診斷治療所使用的器械和系統,都會仔細查閱其歷史和設計理念。其中一個巧妙的緣份,是在 UCSF 外科創新育成中心和一位教授閒聊時,無意間發現,他是陳冠林在北榮心外時看過印象深刻的救命器材的發明人。陳冠林到老師的實驗室拜訪,當老師從抽屜裡拿出那項心臟外科器材的開發原型,放在陳冠林手上時,他大受震撼,內心激盪不已:「原來這就是國際普遍使用的外科器械的原型!」當下受到的心靈衝擊,他至今無法忘懷。更加堅定陳冠林走向醫材設計、研發的決心。

MTM 碩士畢業後,陳冠林到加州一家剛成立的醫療設計新創公司,擔任該公司第一位臨床設計工程師 (Clinical Design Engineer)。醫學與工程師兩種看似不同的身份,卻在他身上巧妙融合一體。陳冠林笑著說:「公司正值草創初期,他入職當天辦公室的電腦還是自己從貨車上搬下來、自己組裝的。現在公司挺過了疫情的挑戰,取得 B 輪融資,繼續成長茁壯。」其實他並非出身理工科系,所有的工程設計、電腦繪圖等技能都是自己利用身邊所能找到的資源,或是上網看YouTube 學、找理工背景的朋友互相討教,努力自學才能達成現在的成就。

 

挑戰自我,直攻博士班

林妏霙表示,大一曾參加醫學系醫師科研學程的課程,有機會跟黃自強老師討論留學事情。黃老師曾說以醫學生的訓練過程來說,其實不用從碩士開始讀,建議直攻博士學位。林妏霙心想:

“讀博士班,除了能學到如何做一個比較完整的研究,甚至做了第一個研究之後,自己還有時間往下探索課題,更能挖掘有趣的東西。”

因此,她聽從黃老師的意見,萌生直接申請國外的博士班的念頭。

但林妏霙馬上面對現實層面的考量:國內的醫學生分兩階段醫師國考,在當時七年制的情況下,大四考一階國考,大七考二階,兩次國考一定要在六年間考完。當時她內心感覺很糾結:唸完大四出國,如果三年內沒拿到博士學位,回國後就需要重考第一階段國考。

林妏霙請教當年同樣選擇大四後出國唸博班的季康揚學長。季康揚說:他當年決定出去唸書時,給自己設定「四年之內博班畢業」的目標,他可以接受花四年的時間,拿到PhD頭銜。而父母對於妏霙「想暫時中斷醫學系學業,出國唸書四年後再回來完成醫學士學位」的選擇,也表示全力支持。最終,林妏霙決定在大四結束後,到美國密蘇里大學就讀博士班,並告訴自己,萬一博班沒有順利在三年內畢業也沒關係,自己還年輕,也是一種難得的人生經歷。

因具備醫學背景,陳冠林得以臨床醫師的眼光洞悉病人的真實需求,以工程師獨到的設計眼光、縝密思考邏輯,幫助他擁有化「想像為具體」的實際操作能力。

 

圍繞在「設計被國際認可的原創醫療器材」的職涯選擇

從立志決定要研發臺灣的醫療器材設計開始,陳冠林在職涯上的決定都是以這個大方向出發的。他選擇骨科作為專科訓練,在陳冠林眼裡骨科是一個令人非常有成就感的專科類別:「大部分骨科病人都是躺著進來,站著出去;痛的進來,不痛的出去。想想這些人可以為社會增加多少生產力!」他也提到骨科的演進,一直仰賴手術系統的進步。從一百多年前,骨科還只被認為是骨折打石膏的學問,到現在各種人工關節、骨釘骨板、關節鏡、數位矯正系統、導航、顯微手術、生物性重建等,器材的進步是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包括目前新興的細胞治療技術等,都還待開發完整的遞送系統。而科部的師長們的研發經驗已是典範,例如:吳博貴主任原創的新型冷凍系統,被收錄於國際骨科醫師專科考試用書,成為新的治療指標。

選擇出國讀書是因為想吸收第一手的資訊;選擇攻讀碩士而不是博士,是因為陳冠林認為自己長期的職涯發展還是基於臨床經驗,再進一步結合科研和研發。因此,他希望自己在開始繁重的臨床工作之前先到國外拓展視野,才能知道未來臨床時應該掌握哪些必要的能力。而一至兩年的MTM 碩士學程,因其課程設計慎密、跟醫療產業接觸機會多、同學來自四面八方、國際化交流程度非常高,足以達成這樣的目標。

至於選擇加大柏克萊分校是因為加州矽谷是醫療器材設計與新創公司最多、最蓬勃的地方之一——涵蓋舊金山到史丹佛大學所在的 Palo Alto、聖荷西、Cupertino,一直到柏克萊。全世界25% 的創投資金就在這個加州灣區 (Bay Area)。而柏克萊校友會帶來充沛的人脈資源,更讓他在日後的科研過程中如魚得水,這是他認為出國進修最大的收穫之一。

 

臺灣與國外思考模式的不同

比較國內外的產學環境,陳冠林首先觀察到臺灣與國外團隊對於商業化思考模式的不同。例如:在專案報告的時候,灣區的團隊極為重視表現該技術未來可以應用的領域、產生的臨床價值、目標市場、預估的市場價值、技術與市場上其他技術的區別等等,關鍵技術有時僅輕描淡寫地帶過。國外創投基金評估投資標的 (venture capital, VC) 也是類似的思維邏輯,他們的投資決策會先評估科技帶來的市場價值,然後再看是否能夠保障這個科技的競爭優勢,而不是單看技術面的表現。其中一個原因是解決一項問題的方法可能很多種,但是這個問題是不是真的令人重視的「真」挑戰是重要的課題。

另外,就是對於知識產權 (copyrights) 和專利 (patent) 的重視程度。美國醫學中心的醫生常在發表論文之前,對於他們手中的想法原型 (prototype)——有時甚至仍只是一種概念時,就會先申請一個初步的專利,給自己一年時間的保障。而臺灣目前這個觀念還剛剛萌芽。鑑於國外的經驗,陳冠林自己主動申請專利,維護智慧的成果,目前他手上有三個專利,另外有一個專利在等待核可中。其中一項在臺北榮總的設計案成功技轉,即將上市。他謙虛地說只是小規模的案子,表示非常感謝師長和團隊的支持。

他也提到一點:歐美對於新醫療器材開發的產業鏈比較成熟,產品原型的設計與初期開發、生產到臨床試驗與學會推廣,是一條有完整配套的產業鍊。臺灣已經有非常多厲害的前輩在披荊斬棘,不過目前讓全球驚豔的強項仍然是高精密「量產」代工。當然這項成績也是透過不斷的原創研發才能得到,只是也因為研發的主力目標在效率和量,目前較難支援研發初期少量打樣的要求。對許多團隊的門檻相當高。陳冠林還是很驕傲的表示臺灣製造的品質,是全球龍頭,連在美國的公司夥伴都豎起大拇指,甚至有認識的朋友曾經從美國、新加坡等前來學習過。只要有樣品,臺灣公司們可以做得又快又好,合理的成本,極高的精度。品質在許多類別的製造產業,都是平常人不熟知的隱形世界冠軍。若能將原創的開發設計結合最強的後援,絕對能發展出在地的國際級醫療器材網路!

 

想要追根究底的醫師工程師

作為一個期許在醫療界從事醫材設計的醫師工程師,陳冠林對於醫師科研人才有獨特的看法。

他認為,醫學的進步奠基於基礎研究,從而延伸出全新的藥物開發、臨床技術和醫療器材系統。醫學院教科書裡的知識,無論是基礎研究或臨床研究,好比層層堆疊出來的演算法 (algorithm)。臨床醫師把這些演算法的規則融會貫通之後,就具備基本能力,可分析不同病人的病癥,再判斷符合病人狀況和利益的治療方案。更厲害的醫師,好比一部超級電腦,根據多年經驗法則與複雜學理研究基礎的綜合衡量下,配合病人的價值系統,找出適合病人的最佳解決方式和介入時間。醫師科學家則不會滿足於現況,會想要探究一個疾病背後的病因與病理生理學,或是改進現有解決方案的限制,進而調整人體甚至生命的演算法、找出新的規則。現代醫療的進步,仰賴不放棄探索醫學的疆界的精神,開拓目前醫學極限外的一條嶄新道路。移植之父 Thomas Starlz 的一句話一直在他心中徘徊著:「醫學的進步就是把昨天的不可能,變成今天的可能,然後再變成明天的常規。」

「所以,對於臨床問題追根究底的熱情與踏實的態度,和對診斷治療細節的堅持,是最重要的!」說這句話的陳冠林眼裡閃閃發光。

他對自己的期許是,希望能在面對臨床挑戰、原本的演算法走入死胡同之際,自己能發展出新的選項,而這正是醫師科研人才的目標與熱情所繫——我不想接受目前演算法的困境,我想結合不同領域的能力解決問題!

 

跨領域訓練至關重要

    因此,對醫師科研人才的培育,跨領域 (multidisciplinary) 的訓練至關重要。

    陳冠林舉了插管會用到的喉頭鏡葉片 (blade) 為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面對呼吸衰竭的病患,決定要進入高階呼吸道時,醫師必須快速用喉頭鏡葉片,挑起會厭,辨認氣管,將呼吸管送入氣道中完成插管程序。但是常常會因為構造、口水等種種因素,沒有敘述得那麼容易。於是有醫師想,如果葉片上能裝個攝影鏡頭,可以幫醫師更快速、更精準的置入氣管內管。醫師於是找了工程師來實現這個發明,工程師幾個月後提出一個解析度非常高、可連結無線網路即時上傳影像、電池續航力很長、符合人體工學、而且非常輕盈的喉頭鏡葉片。可惜這項器材因為功能過多,開機時間長達一分鐘,對於分秒必爭的插管程序而言,是緩不濟急。與簡單但是穩定的競爭對手相比,產品反而趨於下風。這就是應用端與研發端沒有充分溝通而造成的理解落差——醫師未站在產品研發的角度充分說明需求原因,而工程師不了解臨床上分秒必爭的實際應用場景及流程。如果工程師了解「盡量縮短內置氣管的流程」是醫師的主要考量,而需要喉頭鏡葉片加裝攝影的功能是為了讓醫療團隊能在病人充滿痰、血和污物、視線模糊不清又狹窄的喉頭深處,快速建立一條救命的氣管通道,快速恢復病人的給氧,則在產品設計研發時就可以專注於特定功能、降低成本、縮短研發時間。陳冠林舉這項跨領域合作的例子表示:具備多功能的醫療器材,不一定是最適合的工具。配合臨床場域,在不違背現有的操作原則下,產生可量化價值的設計,因應「醫療現場的優先順序」,才是首要考量。陳冠林笑了又說:「所以,以前老師們開拓的 PBL 課程到現在更顯寶貴。流行病學知識讓開發人員了解問題的規模;病生理學找到致病機轉的前因後果,讓開發人員知道產品的區位;臨床醫學,了解疾病的分級和現有解決方案的效果和併發症。其實就是看見產品競爭對手的定位。」他很感謝師長們當時的遠見,創建這樣的學習機制,受用無窮。陳冠林也認為在跨出去之前,本業挖得越深、踩得越穩,見解也能更深入獨到,因此他也很把握在骨科的臨床訓練。基礎研究的團隊更是一切科學和研發策略的根基。

    當被問到:「回臺灣進行跨領域研發,需要考量哪些實際面,又如何解決呢?」陳冠林回答,臺灣住院醫師的臨床服務訓練工時很長,不容易有完整的時段進行研究。只能想辦法自己找零碎的時間做研究,例如晚上十一點到半夜一、兩點的時段。陳冠林利用擠出來的零碎時間,加上當時在國外求學的研究經驗以及累積的充沛人脈,持續推進他的研究進度。目前他仍持續在執行住院醫師第一年時申請到的工研院 3D 列印醫材設計研究計畫。也協助醫院師長們逐一將臨床發想實體化,落實設計和解決方案。目前陳冠林已有數項設計,應用於常規手術。

    美國的醫師養成訓練和國內有些不同。有些醫院的住院醫師訓練計畫中,一個星期會有一天的空檔,沒有排任何臨床工作,讓住院醫師可以進實驗室做研究。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中心(UCSF Medical Center) 設置了住院醫師訓練計畫,一小部分的住院醫師可於第三年帶薪休假 (R3 gap year),到自己想去的實驗室做一整年的研究,加速了美國醫師的跨領域訓練經驗及研究產出。同時鼓勵多元,對未來有各種期待的住院醫師和醫師都有路可以選擇。除此之外,美國屬於學士後醫制度,有許多醫師已是機械、資訊、醫工等學系出身,也有在業界磨練過的前輩,已有強勁的跨域能力。


莫忘初衷 堅持到底

    回首過去,獲得「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大力支持是陳冠林職涯的轉折點。如果沒有這個補助計畫,就不會有今天的他,這是他永世難忘的恩情。

    陳冠林強調一點:堅持自己想要的事物,走自己選的路,確實是蠻辛苦。會有被冷落的時候,也可能會有被關注的時候,但不能因為那些注目眼光而影響自己追求事情的本質、追求技能的初心。一次專注在一件事情、一個目標上。斜槓並非不好,但不要盲目跟隨潮流,導致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那真的得不償失。

    因此陳冠林建議仍在就學的學弟妹們,要清楚自己的興趣所在,不要隨波逐流,盲目追逐熱門研究題材。舉例來說,俗稱 3D 列印的積層製造技術早就不是現在的熱門主流,但這項技術現在才成熟,達到醫療標準,開始影響骨科的醫療器材產業。搭配人工智慧的發展,例如:自動生成設計等等,也可能讓此產業繼續產生變化。他同時也說:「新,不一定好,還是對病患的診斷治療有實質、能量化的好處,才是真正令人尊敬的創新。」

    陳冠林期許自己未來能銘記:莫忘初衷。那是幾年前剛從美國回來,開始骨科臨床訓練前,一位令他非常尊敬的長輩贈與的紙鎮上寫的四個字。

    他深有感觸:「想要做一件跟現在的文化不同、新的事情時,會有很多阻力,可能很多人會批評你為什麼不花時間解決現有、立即的問題。但我覺得時間很寶貴,我現在必須選擇做的事,也許短期內不會有立即的甜頭,但長期下來卻可以累積相當的成果!所以,『莫忘初衷』!」

 

註一:侯明志醫師,現職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註二:轉譯醫學 (translationalmedicine,又稱轉化醫學 ) 是指將基礎醫學的研究應用在臨床治療。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孫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陳冠林


✨✨✨✨✨✨✨✨✨✨

深耕醫學教育 等待醫展長才之時

黃品翔 /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學人文暨教育學科兼任助理教授

黃品翔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4 級畢業。大七畢業前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補助,於兩年間完成兵役與 PGY 訓練、英文雅思考試及出國留學相關申請。2017 年 8 月,他飛往澳洲雪梨的新南威爾斯大學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攻讀醫學科學學院 (School of Medical Science) 的碩博士連讀,並僅用短短三年,完成博士班學業。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醫學人文暨教育學科兼任助理教授。


訪談日︰2022425


踏入醫學教育領域

「如果你這輩子都不可能考進醫學系,那你未來還有什麼其他選項?」

「我應該要去當老師。」

黃品翔回憶當初擔任新南威爾斯大學醫學系面試官,在醫學系面試官模擬訓練時,被問到這個問題。或許這樣的回答他自己並不意外,從小父親與學校老師鼓勵他挑戰數學難題,給予他良好的回饋。經他們的細細引導下,黃品翔一次次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也因為得到良師的教誨,他在心中埋下「教育育人」的種子。

進入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後,黃品翔從日常課堂的累積及觀察中思考:醫學生要學什麼?為什麼醫學生必須以「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來學習醫學知識?花這麼多時間查資料和討論的價值在哪裡?為什麼都上過解剖課,大家仍然複習知名補習班的教材準備國考?無數的疑問充斥在黃品翔心中,而這次給出解答的對象,正是他自己。

「我很欣賞願意從我的角度出發,去想問題可能出現在哪裡的老師。同樣的概念延伸到醫學系,我也會想應該能怎麼做,相較其他同儕多花一點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

不同於參與醫師科學家計畫的其他同窗,傾向在大四就帶著初步研究想法或成果出國念書;他則是選擇在醫學系畢業後,服完兵役且完成一年期不分科住院醫師(Post-Graduate Year, PGY),再出國念博士。黃品翔對「醫學教育」的啟蒙較晚,雖未涉足臺灣醫學生聯合會的醫學教育常委會(Standing Committee on Medical Education, SCOME),他仍積極參與全國醫學教育或醫學院研討會;大六時的醫學教育研究實習學程,則跟著凌憬峯教授在一個月內完成一份小論文,並參與國外會議投稿發表。

 

發揮影響力的最短途徑

畢業前,當時擔任系主任的王署君教授曾到實習醫院分享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提供有意到海外攻讀博士班的同學,在擔任住院醫師前可補助出國的資訊。在師長支持下,他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提出海外留學獎學金的申請。

「我想找到一條途徑相對短一點,可影響較多面向的方式。」黃品翔期許自己,在醫學系畢業後,要成為學術與臨床並行的醫生。想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拿到博士學位是必然。然而,醫學系畢業後「以學士身份逕讀博士班」,這樣的升學邏輯適用在生理所等科學領域,在公衛或是他有興趣的醫學教育的案例則相對較少。這也成為他申請到獎學金後,投遞國外學校申請的小小路障。

 2015 年畢業後,他先服兵役當醫官,同步申請歐美澳各國的理想學校,申請過程中,也碰到「多數校方希望他先有碩士學歷或已任教一段時間再讀博士班」的瓶頸。只有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Boaz Shulruf 教授,在看完他的小論文後深受感動,將他收入博班麾下。

他利用有限的時間衝刺英文、完成所有前置準備工作,並在臺北榮民總醫院的 PGY 訓練結束後,於 2017 年 8 月飛出臺灣,前進夢想。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採用英式學制,他第一年是讀「研究型碩士班」(Master by Research),證明自己的研究能力之後,在進入第三年之前申請、成功轉入博士班。因此,跳過繁重的課程和口試,他一入學就開始寫論文、積極在校內和國際發表研究、參加各式小型會議,直到第三年遇上疫情,澳洲疫情嚴峻,校方提供學生回到國籍地繼續完成學業的選項,經過考慮再三,黃品翔決定帶著收集完成的資料回到臺灣,繼續執筆論文。

回想 2020 年 8 月,黃品翔表示:「在我即將進到臺北榮總當第一年住院醫師(Resident, R1)時,剛好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寫論文跟住院醫師訓練是重疊的,那是一段超痛苦的時期。」

不巧碰上疫情,他最後的論文審查是透過兩位校外委員審查論文通過後,終於在 2021 年 3 月拿到博士學位。自己相較其他學校的博士班來說,他的求學之路相對清心一些;學校也重視學生與指導教授之間的溝通品質,若雙方無法合作,校方則扮演媒合角色,提供學生換指導教授的彈性。

延續對醫學教育的熱愛,他選擇的正是醫學教育學位,雖然科系冷門,但他卻說:「我想花三年去學我有興趣的東西,就算回來用不到也無所謂。」

「在我行有餘力的情況下,如果所學能為臺灣和社會做一點貢獻,那也挺好的。剛好我的興趣是醫學教育,至少我先把這個武器具備好,需要用到的時候,我就能直接派上用場。」等待未來出現與他理念、專長相符的機會,就是他能一展長才之時。

 

海外暖心經驗為教職之路打底

黃品翔回想,大五進醫院前醫學生們需密集上課的大科項目,如:婦產科、小兒科、麻醉科、急診、眼科,都要在二至三個月內完成。他看到某幾科的老師上課狀況不佳,以及嚴格要求出席率和考試成績,用懲罰制度要求學生上課的狀況。

雖然自律的醫學生能事先向學長姐打聽老師風評、善用「共筆制度」和考古題幫助他們更有效率拿高分,但黃品翔直言:「在課堂現場看到的只重背誦並不是好的學習方式。」而他觀察到的問題,甚至成為他的醫學教育學程研究主題。

「出國進修就是幫自己開拓不一樣的道路,也更能明白文化差異。」他分享,陽明醫學訓練出身的師長談話總是「直接切入主題」,但澳洲博班的教授 Shulruf 卻是「先關心人,再關心事」。

「很多東西其實教授自己做會比指導我、看我犯錯來得快,可是他願意花時間和精力額外指導,讓我非常感動。」導師用豐富的經驗與知識幫助學生逐步掃除心中的疑問,而不是直接給予所謂的「解答」。在澳洲的三年中,黃品翔也成為國內外醫學機構交流的橋樑。陸續在 2018 及 2019年間,牽成北榮、國立陽明大學與新南威爾斯大學的跨國研究交流、簽署合作備忘錄。

黃品翔擔任北榮內科住院醫師期間,輪轉在心臟內科、腸胃內科等不同內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即便臨床之外要做研究的壓力,常讓黃品翔的情緒逼近臨界點,但提到未來是否回到學校擔任教職,黃品翔認為:「雖然教職可遇不可求,但也不排除這個可能。如果臺灣修改法規,要求『醫學中心的老師必須要有多少比例的人數,要修過醫學教育相關學分』,那我的專長就會很有用。」


曖曖內含光的「醫學教育」終將被看見

隨著城鄉人口差距、數位科技落差及分級醫療制度的演進,醫師不再適合單打獨鬥;培養醫師相關訓練和教育的「醫學教育」,成為現代支撐醫學人才發展的骨幹。

有群胸懷教學熱忱的人成為第一線的隱形推手,除了同步研究、臨床和教學,累積實務經驗更要持續進修,並從醫師和病人視角理解問題後,制定「不脫離現場」的制度讓醫生們遵循。

然而,在臺灣醫療體系裡,「醫學教育」此一領域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付出無法獲得及時的效益、教學成果難以評比,都是這個主題可更精進的部分。而今,陸續有醫學院、醫學系改制,把醫學人文從公衛獨立出來,並且成為「醫學人文暨醫學教育學程」領域;這使「醫學教育」扶植醫學的師培需求,將不再是「過於喧囂的孤獨」。

「如果臺灣改了法規,要求『醫學中心的老師必須要有多少比例的人,需修過醫學教育相關學分』,我就能發揮所長,到需要醫學教育學程的地方去授課。在『醫學教育』這一塊,我當然義不容辭的來幫忙。」懷抱教學熱忱的黃品翔如是說,而他的眼神中有光。

  

參考資料:

1.在澳洲的台灣讀冊人——讀醫學教育博士班的契機 (Jan15,2020)。網址:https:// twaueducation.wordpress.com/2020/01/15/ 讀醫學教育博士班的契機 

2.在澳洲的台灣讀冊人——醫學教育博士班的研究與見聞 (Feb23,2020)。網址:https:// twaueducation.wordpress.com/2020/02/23/ 醫學教育博士班的研究與見聞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陳姸伶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黃品翔


✨✨✨✨✨✨✨✨✨✨

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到最好,那麼必然會成功

蔡鳴峰 /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與實驗室主持人

蔡鳴峰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99 級,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短期補助,多次到美國做實驗。2007 年至美國密蘇里大學攻讀博士班,三年後取得美國密蘇里大學藥理與生理學博士學位。曾在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與哈佛醫學院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現職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與實驗室主持人。


訪談日︰202259


第一屆「醫師科學家」學程的拓荒者

參與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第一屆「醫師科學家」學程的蔡鳴峰是學弟妹眼中的傳奇人物。臺灣公務員家庭出身的他,靠著自己不懈的努力,三十二歲那年就獲得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R01(註一)研究贊助——R01 被贊助人第一次獲獎的平均年齡是四十二歲。他獲得此獎的年齡,比一般人早了十年,無疑顯示他的學術研究前途一片大好。

一向對科學研究有興趣的蔡鳴峰 2003 年就讀陽明醫學院,於 2005 年加入「醫師科學家」學程。蔡鳴峰到美國做幾次短期暑假研究之後,對於研究工作的熱愛以及陳震寰院長的鼓勵下,讓他決定在 2007 年大四學期結束後,到美國密蘇里大學黃自強教授的實驗室攻讀博士班,並在三年內順利取得博士學位。

22歲出國那年,蔡鳴峰原先規劃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回到臺灣,繼續拾起陽明醫學系的大五課程;出乎意料的是,他在美國求學期間,發現「從事科學研究」是他的天賦與熱情之所在,後來他拿到博士學位後,就決定留在美國,繼續從事科研工作。

蔡鳴峰曾於布蘭迪斯大學 Christopher Miller 實驗室與哈佛醫學院 David Clapham 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2018 年他獲聘擔任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現在主持一個約有八名研究人員的實驗室,並且已經在國際知名期刊《Molecular Cell》、《Nature》、《PNAS》上發表文章。


醫師與科學家的取捨

美國國家衛生院定義醫師科學家:是一位擁有醫師執照、並且至少投入 50% 以上時間在科學研究的人。然而在美國這樣競爭激烈的地方,要在基礎研究上達到傑出成就,每週起碼需要工作六十小時以上,醫師科學家因為還有臨床上的工作,其實很難與全職從事學術研究的學者競爭研究成就與經費補助。

蔡鳴峰列舉 2003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Roderick MacKinnon、2012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Brian Kobilka、何大一等,還有自己的博士後研究導師 David Clapham ,他在 2016-2022 是美國最大私人研究基金會 HHMI 的副主席。這些人都是醫師出身,但他們後來選擇全職當科學家。他堅信全神貫注在一個領域耕耘,才能做得最好!

美國醫學院教授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教學時間其實佔很少的比例——現職助理教授的蔡鳴峰一年的總教學時數也不過五至十小時。學校一般希望教授可以專心從事研究,產出學界最頂尖的成果,所以會儘可能減少教授的教學或行政負擔。蔡鳴峰自己不在教室授課,而是親自指導博士班學生、博士後學生做研究。他自己也時常待在工作臺(bench)動手做實驗。他表示自己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在學術研究上,日常研究生活內容就是自己做實驗、寫論文、申請研究補助,參加學術研討會。他自己親自投身研究工作中,純然享受做科學研究的樂趣!


做自己最行 最有可能會很成功的事

蔡鳴峰回想當年放棄陽明醫學系的學籍,是經過慎重的考慮後,才決定留在美國。 他非常感謝陳震寰院長創立「醫師科研學程」,他才能成為今天自己喜歡的樣子。

蔡鳴峰也建議學弟妹:「一定要選擇自己有興趣、自己有天分的路,才有可能變成最優秀的人。」

蔡鳴峰坦承確立自己對科學研究的熱愛,是到美國讀書之後。從博士班到博士後研究,每個實驗結果對他都是一種激勵,讓他對研究更有興趣。「人生就這麼一次,要做就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做自己最行、最有機會成功的事情。」促使他選擇留在美國,走學術研究路線,畢竟美國的科研環境是全世界頂尖。

義無反顧踏上當科學家的路,蔡鳴峰認為之前在陽明醫學系的訓練讓自己受益良多。那些年的學習經驗讓他對醫療臨床的問題特別敏銳,特別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增進病人的福祉。例如:他現在正與兩位心臟科醫師合作研究,希望能解決心臟疾病的問題,研發治療藥物。

他建議醫學院積極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具體做法像是邀請國外專家演講、鼓勵學生出國開拓視野、開設論文導讀課程等,啟發學生的批判精神。


全力以赴是成功關鍵要素

提起出國唸書,蔡鳴峰說來輕描淡寫,表示自己當初並沒有太多想法,師長建議他留學,自己便沒想太多著手進行。回想起來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受到許多好老師做人做事的啟蒙和栽培,才有今日的成就:從建議他出國留學的陳震寰院長、接受他成為博士班學生的黃自強教授、到收他做博士後研究的離子通道(ion channel)(註二)研究宗師級人物 Christopher Miller、哈佛醫學院的 David Clapham 等,這些都是他的貴人,現在他與這些老師仍然保持聯繫。

這個看似無心鋪排卻水到渠成的生涯選擇,其中成功的關鍵之處,便是他全力以赴的精神。

不管做什麼,蔡鳴峰都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到最好」,而這樣積累出來的硬實力成了最有效的敲門磚,讓他在申請博士後研究、以及後來的教職極為順利。他下了個註解「有句話叫做臨時計畫趕不上變化,與其去想未來要如何,不如把現在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好以後好事情就會發生,好事情發生以後再來想下一步。」

蔡鳴峰讀博士班時,曾經逐字逐句手抄超過一百篇期刊論文,一邊抄寫一邊琢磨作者使用該詞彙的原因,以及文章架構的方式。特別是他景仰的大師 Dr. Christopher Miller、同時也是位出名的論文寫作高手,他抄寫過所有 Dr. Christopher Miller 出版的論文。後來他去布蘭迪斯大學應徵Dr. Christopher Miller 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Miller讓他住在他家裡,還親自下廚煎牛排招待他,晚餐還沒吃完,Miller 已經表示決定收他進實驗室,成為 Miller 的關門弟子。Miller 是生物物理學界的大宗師級人物,可是對於蔡鳴峰這位後進卻沒有任何架子,為人極為謙遜,也成為他待人處事的榜樣之一。


失敗之後的努力,會帶來下一次的成功

見過蔡鳴峰的人都會對他的自信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都知道走科學研究這條路風險不小,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揚名立萬,問他是否曾經擔心自己會失敗,他坦承「沒有想過失敗的事情!」一方面來自於他的自信心,一方面也因為他自己一路走來知道自己對科學研究有天分,「所以我想的就是要怎樣變得更成功,我不會去想失敗!」

當然,他也曾經遭受挫折。他在博士後研究期間曾經申請過一個美國國家衛生院的 K99 研究贊助,結果申請書在審查階段直接淘汰,給他極大的打擊。他告訴自己一定要從失敗中學習教訓、再接再厲,大幅改進自己的研究假設並搜集初步實驗數據,後來他拿到了美國國家衛生院金額最高、也是公認科研黃金標準的 R01 研究贊助,躋身科研尖端行列。目前他的實驗室已經取得兩個R01 的研究計畫。

蔡鳴峰期許未來五年內,將自己實驗室的產出與研究補助加倍;二十年內可以追上博士後導師Christopher Miller 那樣的學術地位與聲望。長期目標是創業,將科研成果商業化,開發出有用的藥物,造福人群。


註一:R01 Research Program Project Grant . 這是美國國家衛生院歷史最悠久的贊助計畫,贊助金額沒有設定上限,贊助期間三到五年,可以續期。以 2022 年為例,共有 36198 位研究者申請 R01,21.6% 成功獲批,該年 R01 總贊助金額達 19.1 億美金。平均每筆研究贊助為每年 58.5 萬美金。(資料來源:https://nexus.od.nih.gov/all/2023/03/01/fy-2022-by-the-numbers-extramural-grant-investments-in-research/)

註二:離子通道(ion channel)是一種膜蛋白,它通過允許某種特定類型的離子依靠電化學梯度穿過該通道,來幫助細胞建立和控制質膜間的微弱電壓壓差。這些離子通道存在於所有細胞的細胞膜上。針對離子通道的研究涉及許多科學技術,例如電生理學的電壓箝位(尤其是膜片箝位技術),免疫組織化學以及反轉錄。(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孫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蔡鳴峰

 

✨✨✨✨✨✨✨✨✨✨

走不一樣的路 開創不凡人生風景

葉翰宜/美國多爾頓心血管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葉翰宜

2016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曾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大一至大三期間,三次前往美國實驗室短期進修。通過第一階段醫師國考後,前往美國密蘇里大學 (University of Missouri) 攻讀博士班,畢業後回國接續醫學系大五實習,半年後休學。現任職於美國多爾頓心血管研究中心 (Dalton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Center) 博士後研究員,並兼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藥理所助理教授。



訪談日︰202259


踏上科學研究之路

葉翰宜回憶大一暑假,當時因應朋友邀請,她第一次前往指導老師黃自強教授在美國密蘇里大學的實驗室。僅僅只待了兩個月,幸好出了不錯的研究成果,黃教授認為可以再補充部分研究數據,鼓勵她將成果發表成海報及論文。因此,葉翰宜在大二暑假再次前往美國完成研究,接著大三寒假到美國參與研討會發表。這些看起來只有幾個月的經歷,卻在她心中埋下了熱衷於科研的種子。葉翰宜覺得做研究比起應付學校的考試困難得多,她卻從中深深地感受到研究的迷人之處,也收穫追尋真理的感動,帶來真正的滿足及成長。


探索不一樣的人生

大四那年,葉翰宜做了不一樣的選擇——出國直攻博士學位,她拿到美國當地學校提供的全額獎學金,決定前往美國密蘇里大學 (University of Missouri) 進修博士班。到美國後,除了一開始研究主題未確定,讓葉翰宜有所擔憂,英文能力的不足也使她在報告或擔任助教時感到壓力很大。當時她是怎麼樣熬過來的?葉翰宜:「當時有很多其他研究所的同學幫我,或是跟我一起痛苦,慢慢地就習慣了。」請教當地的同學、學長姐怎麼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其他人能容易明白的方式,葉翰宜花了許多心力去跨越語言的障礙,努力與人溝通。

葉翰宜僅花費三年的時間從博士班畢業,研究主題是囊狀纖維化 (Cystic Fibrosis)。她坦言,在研究初期曾嘗試探討好幾種藥物的作用機轉,雖然有幾次需要轉換研究題目讓她倍感焦慮及挫折,但實驗室的學長姐願意伸出援手,幫忙她一起想辦法解決難題,且黃教授對於研究進度及所遇到的困難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帶給她很大的安心。在國外三年的經歷,葉翰宜覺得收穫最大的部分,除了認識生命中重要的貴人、增加科學研究相關專業能力以外,英語能力也有很大的進步。 


擁抱人生的轉折

葉翰宜看似順遂的人生,在她從博士班畢業回國後起了波瀾。她回到醫學系繼續學業,接著進入醫院實習。曾獲得書券獎的她,原本以為自己會跟其他同學一樣完成實習、畢業、開始漫漫長途的醫師專科訓練,然而在實習半年時,葉翰宜出現憂鬱症的症狀,一開始只是覺得自己的想法比較負面,但有一天情況急轉直下,以當時客觀條件來判斷,葉翰宜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允許她繼續在醫院實習,不得已暫時擱置學業。

葉翰宜與精神科醫生及心理諮商師花了些時間,探討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自己這種情況。身邊的人問她到底是遇到什麼事情,以至於沒辦法繼續醫院實習,葉翰宜也說不出一個確切的原因。

「很多人勸我先完成這三年的實習,或許會漸漸適應。最常聽到的是,住院醫師一開始都很辛苦,前幾年先忍一忍吧!我後來想,我現在所承受的痛苦也不保證能換取未來的幸福,所以我還是決定休學了。」當下的她,面對著成為醫師的理想與真實的臨床壓力,兩者懸殊落差所帶來的衝擊,讓葉翰宜產生放棄的念頭。


走出困境 活在當下

回憶起那時候的心境,葉翰宜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她一直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專長就會活不下去。「我總是很傷心,而且我看到的世界很扭曲,我覺得自己唸醫學系沒有畢業,在臺灣嚴格來說只是高中畢業而已,我也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可以做研究、當指導老師,總之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然後時間就這樣流逝了。但我有很多愛我的人陪著我,想方設法讓我明白人不需要功成名就,活著不是為了去回答別人我的工作和職業是什麼。」經過這幾年的靜思,她學會不要總是活在未來及假設的未知,以至於將自己陷在困境裡。活在當下,珍惜目前自己擁有的事物,才是最真實可掌握的。

葉翰宜曾經想過,如果當初沒有出國唸博士班,她或許會像其他同學一樣完成實習後畢業。事實上,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那些沒走過的路,接下來的發展會是如何。「這或許是選擇醫師科學家這個學程所要承擔的風險,因為醫學院的學業一旦間斷,之後可能會遇到銜接上的困難。」後來,葉翰宜花了半年的時間調整腳步,在黃教授及身邊的人鼓勵之下,她再次回到實驗室做研究,且一直持續到現在。 


含淚播種 含笑收穫

在一般人眼中,葉翰宜的人生沒有照著劇本走,甚至可能因沒有從醫學系畢業,而被當作失敗的例子。然而,到底要如何定義成功與失敗呢?其實不管任何事,只要投入越多,就會越難放棄。可想而知,葉翰宜在醫學系大五時要做出休學的決定,必定充滿掙扎與痛苦。經過一番探索後,她選擇擺脫傳統的束縛,踏上與別人不一樣的旅途,雖然過程十分艱辛,但在葉翰宜身上,我們看見了轉身後的寬闊大道,正待啟程。

正因自己經歷過這段轉折,葉翰宜建議,有心想要出國唸博士班的人可以跟有經驗的學長姐談一談,先做好心理建設,才不至於對即將面臨的挑戰與挫折感到絕望。她也建議對研究有興趣的人可以考慮先唸碩士班,真的有興趣想要繼續再申請轉去博士班。

對於卓越的醫師科研人才必須具備之能力的看法,葉翰宜認為時間管理很重要,因必須在每天緊湊的生活中,快速地在臨床及研究中切換身份,可想而知壓力會有多大。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如果想要在兩個領域都做到出類拔萃的程度,真的很容易把自己燃燒殆盡。


堅持不懈 開創屬於自己的路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也不是每朵花都會按花期盛開綻放。別因為花期未至,就誤以為自己永遠不會散發芬芳。歷經波折的葉翰宜投入許多心血和專注力在學術研究上,在眾多失敗中一次又一次的奮發、努力,終究在邁向成功時得償無比的滿足與喜悅。

對於接下來的職涯規劃,葉翰宜會繼續在學術界發展,她期許自己全力以赴,完成手上的工作及學好冷凍電子顯微鏡的技術,並在努力的過程中等候機會的到來。其實,我們所遭遇最好與最壞的事情往往都不在原訂計劃中。只要相信自己,撐過最難熬的時光,終究能等來生命中的陽光。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謝曉悅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葉翰宜

 

✨✨✨✨✨✨✨✨✨✨

 

只要有心,人人都能成為「醫師科學家」

林妏霙 /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 

林妏霙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5 級畢業。2014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大四後至美國密蘇里大學 (University of Missouri) 醫學藥理暨生理所 (Department of Medical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攻讀博士學位。取得博士學位後,回國接續醫學系大五課程。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第三年住院醫師。


訪談日︰2022513


神人般的存在

林妏霙目前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擔任內科部第三年住院醫師。從學生時代就流露對科學興趣的她,國小就讀埔墘國小的數理資優班,國中高中也都是讀資優班。她還記得國小的科展題目是用「奈米顆粒」的概念探討空氣污染因子;國中做水結晶的實驗,正式接觸了「什麼是做研究?」的概念;高中時,她隨臺大心理系教授學習做小鼠實驗,研究社會階層對小鼠的影響,踏入嚴謹的科學專題研究。

林妏霙考上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後,大二及大三暑假參加「醫師科學家計畫」,於大四申請到美國密蘇里大學醫學藥理暨生理所博士班。短短三年時間,她完成博士學位,研究表現傑出,載譽歸國,被醫學系學弟妹稱作是「神人般的存在」。

 

挑戰自我,直攻博士班

林妏霙表示,大一曾參加醫學系醫師科研學程的課程,有機會跟黃自強老師討論留學事情。黃老師曾說以醫學生的訓練過程來說,其實不用從碩士開始讀,建議直攻博士學位。林妏霙心想:

「讀博士班,除了能學到如何做一個比較完整的研究,甚至做了第一個研究之後,自己還有時間往下探索課題,更能挖掘有趣的東西。」

因此,她聽從黃老師的意見,直接申請國外的博士班。

但林妏霙馬上面對現實層面的考量:國內的醫學生分兩階段醫師國考,在當時七年制的情況下,大四考一階國考,大七考二階,兩次國考一定要在六年間考完。當時她內心感覺很糾結:唸完大四出國,如果三年內沒拿到博士學位,回國後就需要重考第一階段國考。

林妏霙請教當年同樣選擇大四後出國唸博班的季康揚學長,季康揚說:他當年決定出去唸書時,給自己設「四年之內博班畢業」的目標,他可以接受花四年的時間,拿到 PhD 頭銜。而父母對於林妏霙「想暫時中斷醫學系學業,出國唸書四年後再回來完成醫學士學位」的選擇,也表示全力支持。最終,林妏霙決定在大四結束後,到美國密蘇里大學就讀博士班,並告訴自己,萬一博班沒有順利在三年內畢業也沒關係,自己還年輕,也是一種難得的人生經歷。


克服兩大障礙,奮力向前

林妏霙出國做的研究主題是造成纖維性囊腫的氯離子通道,接續大三在實驗室做的暑期專題內容。其實,每個出外留學的學生,多少都會碰到一些困難和挑戰,就連林妏霙也不例外。她回憶當時碰到的兩個主要障礙:一是到底能不能準時畢業?因為做實驗這種事情是無法預測結果的,投入不一定會有收穫,經常覺得每天都活在焦慮中,畢竟不知道做出來的實驗結果,到底會不會順著自己原本預期的方向。如果沒有,可能隨時要打掉重練,設計完全不同的實驗,花費更多的時間。所以唸博士班這三年,她一直活在一種「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辦法準時畢業」的焦慮中。林妏霙認為,如果擺脫三年這個自設的時間框架,或許能減輕不少心理壓力。

二來,英文溝通能力一開始也是個障礙。當時林妏霙擔任研究所的課堂助教,一開始英文沒那麼好,有點口音,美國當地學生不一定能完全聽懂她說什麼,讓她感到受挫。有時學生發問,她也需要在腦中想一下,才有辦法回答。當時同期的美國、印度同學,他們同樣擔任課堂助教,但是他們的英文能力與科學思考邏輯很強,讓林妏霙覺得壓力倍增。幸好外國同學人都非常好,常鼓勵她,讓她幸運地度過了種種難關,也很慶幸可以遇到好同學。

 

異鄉熱心人,互助有愛

林妏霙在國外受到同學的暖心幫助,她本身也樂於助人,坦言自己很喜歡跟別人聊天,服務人群,舉辦有趣的活動聯絡感情。林妏霙回憶起有趣的美國留學經驗:學校在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村,一個偏僻小村落。有多偏僻呢?留學生想開車去 outlet 買東西,還需要花兩小時開到相對大的城市如 St. Louis 或是 Kansas 才行。當地臺灣留學生人數很少,大概二、三十個人,便組織了一個臺灣學生會,互相交流生活情報。後來臺灣留學生越來越少,到了林妏霙留學第三年的時候,因為找不到人當會長,她就自告奮勇跳出來接任會長一職。

由於大學有玩社團,對於辦活動跟處理行政的事情相當得心應手,因此在任內辦了很多好玩的活動。還拿到了密蘇里大學當屆的「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Award」,意即肯定林妏霙對國際學生交流有相當程度的貢獻,表揚她促進國際交流的努力。林妏霙認為到了國外留學,除了平時認真學習外,也要在生活上獲得樂趣,盡情享受不同國情的文化與生活。

 

加強外語能力,及早探索研究領域

那是否考慮過留在海外發展呢?

林妏霙不諱言,美國的競爭壓力很大。首先,她使用英語的能力跟以英文為母語的本國人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她要付出更多努力才有辦法達到跟別人一樣的程度,用更多心力去才能站上較頂尖的位置。此外還面對文化差異造成的隔閡,比如建立醫病關係時,醫師和病人聊天,往往會從自己所住的城市、時事、熱門球賽運動起頭,但林妏霙對這些當地人的聊天話題了解不深,很難人際破冰。加上她全年無休都要進實驗室做研究,在美國忙到沒空規劃其它的事情,因此林妏霙苦熬三年在 2016 年拿到 PhD 後,她堅持初衷回臺灣接續醫學系大五,直至完成學業,拿到醫師執照,在故鄉圓行醫夢。

藉著過來人經驗,林妏霙鼓勵在校的醫學系學弟妹:如果有出國唸書的打算,盡早準備 GRE 與托福英文考試,提昇英文能力。未來想申請國外的好學校,除了維持優異的在校成績,也要展現自己的研究潛力。強力建議及早接觸實驗室,大一、大二可以開始進實驗室探索,找校內老師討論自己想做的研究主題,找研究方向,給自己時間確認自己對「科學研究」是否有足夠的熱情!

 

回到陽明醫學系完成學業,堅持初心

從大五到第三年住院醫師訓練,林妏霙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三篇系統性回顧論文(systematic review) 探討臨床問題。那時學術期刊來邀稿,林妏霙的臨床導師問她有沒有興趣寫研究論文?她就寫了一篇系統性回顧論文,後來又接續寫出第二、第三篇。緊湊的住院醫師訓練期間,林妏霙仍想辦法擠出空檔,每週參加臨床醫師實驗室辦的 Journal reading club,維持研究熱情。

在臺北榮民總醫院當內科部住院醫師的時間,跟著研究導師收集臨床病人抽血資料,從中分析「同樣的化療藥物,在什麼樣的病人身上比較容易出現併發症?該如何預防?」,並於住院醫師第二年結束時發表了一篇第一作者的原著論文 (original article)。林妏霙現在的時間分出八成投入住院醫師訓練的臨床學習,撥出兩成心力在下班後自行做研究。雖然白天上班很累,只能利用下班後的休息時間,來收集實驗數據、分析,撰寫研究論文,林妏霙仍甘之如飴,樂在其中。國外攻讀博士學位帶給她的收穫,除了英文能力變強,還有強化科學思考能力,懂得用不同分析方法切入一篇研究論文,洞察其隱藏起來的弱點跟缺點,明白學術研究如何運作。懂得快速抓住研究的精髓,再結合臨床經驗,運用在臨床服務本土病人身上,是林妏霙從國內醫學系到國外博士班的MD-PhD 訓練經驗中,磨出的一輩子受用的真功夫。

 

臨床服務兼顧研究,努力做就對了

       林妏霙覺得自己算不算是一位醫師科學家? 

    她很帥氣地說:「我覺得我就是我,我覺得我算是對得起病人的醫生,也確實有在做一些研究,收集臨床數據,嘗試把研究發現發表成論文,所以我覺得我應該算是一位醫師科學家。」

    她強調,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是醫師科學家──有沒有攻讀碩、博士學位倒是無所謂。如果你是醫生,對臨床研究很有興趣,只要願意花時間心力服務病人跟做學術研究,人人都是「醫師科學家」。碩、博士訓練,只是幫助醫師善用「科學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捷徑,讓醫師系統性的掌握科學思維與研究方法,去處理眼前的臨床難題。

    林妏霙不諱言,臺灣的醫師工作量超重,導致分身乏術。美國的醫師科學家,一年裡有幾個月可以全心做研究;在臺灣則完全不可能實現,大家得利用下班跟休假時間做研究。林妏霙建議,如果想讓醫師們都具備研究能力,或培養部分醫師具有研究能力,應該規劃出時間讓有心研究的人去鑽研。一個人的時間有限,對於願意投入研究的醫師,或許可減輕照顧病人的服務量;對於專責照顧臨床病人的醫師,在專心顧好病人以後,或許每年有一部份自由的時間做研究。各國培養醫師科學家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都可作為臺灣的參考和借鏡。

    林妏霙未來想做的事有很多,完成內科部的住院醫師訓練之後,她可能選擇進入腫瘤科。目前她善盡醫師天職,盡力照顧病人,也運用國外攻讀 PhD 學位的知識與能力,運用在做醫學研究方面上,貢獻一己所長。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陳芸芸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林妏霙


✨✨✨✨✨✨✨✨✨✨

秉持當仁不讓的使命感  守護兒童的健康與未來

劉宛昕 /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住院醫師

劉宛昕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6 級畢業,2019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前往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LSHTM) 攻讀碩士學位。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住院醫師。


訪談日︰2022524


熱衷科學研究 主動出擊

從嘉義女中時期就是科學展覽會常勝軍的劉宛昕,對於科學研究一直懷抱著強烈的興趣。上了大學後,加入楊慕華副校長的實驗室,投入頭頸癌的相關臨床研究。大五、大六時,則加入臺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的林邑璁醫師實驗室,進行多重抗藥性克雷伯氏桿菌研究,並一起參與論文發表。她學習更多研究方法,嘗試跨出不同領域,主動尋找資源。後來,決定以「學習研究方法、了解研究的性質」為目標,鎖定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感染學研究 守護孩童的健康

劉宛昕曾是鄉土志工隊的一員,內心充滿對人群服務的熱忱,也在心中埋下了從事兒科醫學的種子。即使兒科向來被稱為「盲科」,因為小朋友往往難以清晰表達自己的感受,導致醫師必須猜測病因。但是,劉宛昕對兒童發展有濃厚的興趣,在大學期間曾參與「社團法人台灣展臂閱讀協會」推動兒童閱讀,並擔任理事一職。

她娓娓道出當時選擇研究兒童健康的考量:「第一個主要原因是喜歡小朋友。第二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很多成人的疾病或甚至社會經濟狀況,其實跟孩童小時候的健康、教育是有關係的。醫師是少數可以在孩童時期,甚至在出生前,透過預防醫療的手段介入,改變他們的未來。舉例來說,乙型鏈球菌 (GBS) 就是經由母體導致的感染,如果我們可以盡量避免嬰兒受到感染,未來就能減少醫療負擔,或留下神經學後遺症。因此,能夠及早介入的那種感覺,是我決定出國研究的初衷。」劉宛昕說明,自己長久關注這領域的研究,加上遇到新冠肺炎肆虐,引發她對傳染性疾病有極大的興趣。所以,以這兩方面為研究主題,她開始著手尋找相關的研究中心。

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設有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Maternal, Adolescent, Reproductive and Child Health, MARCH center) 研究主題與母親、兒童、青少年健康相關。她曾經參與中心的學術活動活動,主動接觸指導老師,了解他們的研究領域。最終,透過信件聯繫到研究「乙型鏈球菌的倖存者的疾病負荷」的教授,並成功加入了團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指出,每年有近十五萬名胎兒死產和嬰兒死亡,原因與乙型鏈球菌感染有關。劉宛昕為了守護孩童的健康和未來,毅然決然投入感染學研究,成為乙型鏈球菌疫苗研發團隊的一員。無論是過去的志願服務,還是現在的科學研究,劉宛昕始終以溫暖而堅定的心念,為兒童健康的未來努力奮鬥。


參與疫苗研究 疫情打亂研究進程

劉宛昕深信作為一位醫師,必須扮演多重角色,包括臨床、教學和研究,而醫學中心的醫師通常需要兼顧這些角色,但仍有不同的重點。因此,她也希望透過攻讀碩士學位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學術研究。

然而,正是疫情促使她參與了感染學研究,也是因為疫情而遭遇重重限制。她所參與的研究是一項跨越五個國家的世代研究,由於疫情的關係,使得資料蒐集過程受到了阻礙,因此只能在南非進行單一國家的研究。另外,第三學期全部改為線上課程,儘管線上的體驗無法與實體相提並論,她有幸參與了跨國合作計畫的線上會議,這對劉宛昕來說是一個寶貴的經驗。

她坦言曾有一度想要放棄加入這項全球研究,心想:是不是能夠拿到碩士學位就算了?不過,出於守護孩童健康使命的堅持,劉宛昕畢業後回國後與指導教授保持聯繫,堅持最後收穫甜美的果實。疫情過後順利取得各地資料,經過分析與整理,成果獲刊於知名醫學期刊《臨床感染疾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劉宛昕誠懇地說:「所以,我覺得真的是靠恆心、毅力。整體來說這是一個蠻好的機會,能夠參與這個層級的研究,因為是 WHO 協調的一個計劃,這是全球現在正關心的議題。因此,慶幸自己堅持參與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是相當有意義的事情。」

劉宛昕深感幸運能夠堅定參與這項重要的研究,因為自從三十年前醫界首次提出乙型鏈球菌疫苗開發的概念以來,一直無法有所突破。然而,劉宛昕堅決地投身其中。根據新聞報導,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在 2026 年將推出這款疫苗,每年可能挽救五萬名嬰兒和胎兒的生命,為無數的家庭帶來活下去的曙光。

  

秉持使命 強化獨立思考與論述能力

劉宛昕在被問及如何定義「醫師科學家」時,深思熟慮地回答道:「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另外,很重要的還有論述的能力。研究的過程如何溝通,研究的結果怎麼發表,都非常重要。最後,理念跟使命感也蠻重要的,儘管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跟心力,但是理念跟使命感是驅動這一切前進的重要特質。所以,就是覺得自己有這個使命,要改變臨床上的問題。」因此,她更加斬釘截鐵地說:「對,就是有當仁不讓的使命感。」

她在英國攻讀碩士期間獲益良多,因為過去的醫學訓練是要在短期內吸收大量資訊。然而,在國外的互動經驗中學到了很多能力,不僅是從老師提供的資訊,更多是從同學的討論、互動和提問中獲得的。透過訓練可以強化思考能力,她認為獨立思考非常重要。

因此,劉宛昕確信自己更喜歡從事研究,因為看到了研究所能帶來的成果和影響,應用於臨床實踐中,帶來真正的改變。尤其,自己參與的研究可能已經產生了一些影響,雖然目前進行的研究還相對基礎,但她知道這些研究都是逐步積累起來的。劉宛昕未來的目標是將研究成果應用於臨床實踐中,目前住院醫師的臨床和研究訓練都還在進行中,因此她不認為自己具有成熟和完備的能力,但會繼續努力朝著這個方向邁進。

  

出國圓夢 感謝榮陽計畫的提攜之恩

       劉宛昕由衷感謝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讓她得以實現從事研究的夢想。她也提到,在國外有許多學長姊羨慕陽明的學生可以出國進行研究,認為這主要歸功於有獎學金的支持。

    最後,她對未來考慮從事醫師科學家或研究工作的學弟妹提出了建議,希望他們多和學長姐以及師長交流。因為研究這條路有時會讓人感到迷茫,不知道將來的路該如何走,每個人的研究生涯也都不盡相同。所以,前輩的經驗是寶貴的資源,可以提供給後輩們參考。同時也建議學校辦理講座或發表活動,讓更多人了解研究的重要性。此外,她建議學弟妹可以時常反問自己從事研究的目的是什麼,因為做這樣的決定都會有一定的機會成本,需要犧牲社團、人際和實習的時間。做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心思,才能獲得成果。如果只是輕率投入,可能無法得到預期的回報。

    劉宛昕認為,成功的研究不僅依賴於個人的熱情,更需要和他人的交流和指導。另外,研究的路上需要耐心和毅力,但只要保持對科學的熱愛,秉持當仁不讓的使命感,相信將不斷進步並取得突破。


參考資料:

1.自由時報報導,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560540

2.社團法人台灣展臂閱讀協會介紹,網址:https://org.twincn.com/ item.aspx?no=91155690

3.中央社新聞報導:乙型鏈球菌年致 15 萬嬰死亡世衛籲開發孕婦疫苗,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11030135.aspx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蕭子晴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劉宛昕


✨✨✨✨✨✨✨✨✨✨

醫學人道關懷 照亮世界陰暗的角落

曾培傑/聯合國跨組織計畫資料分析專員

曾培傑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2 級畢業,2015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攻讀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全球健康發展學系碩士。碩士班畢業後,曾短暫於臨床工作,後至聯合國人口基金,投入人道救援與難民人權保護領域,現於聯合國人口基金孟加拉辦公室任職跨組織計畫資料分析專員。 


訪談日︰2022530


關懷弱勢民眾 伸出援手

多數的人,每天在固定的地方生活、工作,鮮少在不同地方之間移動,同一片天空底下,有太多的事情,我們一生都沒有機會遇到過。

曾培傑自求學時期開始,便主動了解弱勢族群的醫療需求,投身於世界公共衛生的人道工作;包含菲律賓、巴西、印度等國,都曾出現過他的身影。如果有人問「什麼是大愛?」,古人認為「大愛無疆」;現今的人會說,最美的風景是人。求學時期,曾培傑對文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工作很有興趣,常走訪海外,探索異文化。大二時,曾培傑透過參與菲律賓海外志工團,看見了富裕臺灣以外的貧窮國家,看見了在世界上的另一處,有很多很多人,努力掙扎著要生存下去,從此,他的心中種下了一個心願,想要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做點什麼。

大多數臺灣人有幸生長於幸福、富裕的國度,除了基本的生活條件無虞,使用物資還能「有剩」。比如像是吃飽飯、擁有電力這樣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對於世界上某些地方的人們而言,卻是奢侈的事情;作為一位具有醫師身分的志工,前往貧困的地區服務,曾培傑說,那裡的種種景象彷彿在呼喚著他,向他求援著,於是他毅然決然,決心走入貧困人們的世界,將溫暖的手,伸進那些陽光不易照進的角落裡。

 

具有醫療背景的志工 愛無國界 

「想要了解、接觸與學習幫助世界各地的人!」曾培傑懷抱這樣簡單、直接的想法,利用自己的寒暑假,揹著簡易行囊出發到海外。海外醫療志工的行前準備工作可不容小覷,首先要克服語言問題,還要了解各地的風土文化、衛生環境,以及當地是否有流行的特定疾病等,才能貼近不同族群的需要,提供真正的幫助;此外,醫學系的課業更是繁重,需要熟讀的科目與內容很多,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及心力,但這些並沒有讓曾培傑停下腳步。

除了大二的菲律賓之行以外,他也申請「世界公民島」的旅行贊助計畫、國際醫學生聯合會(IFMSA) 的西班牙交換計畫,以及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會 (AIESEC) 的全球社區發展計畫。曾培傑在醫學系大五休學一年,用自己的雙腳,分別走訪巴西、印度的貧民窟,以及交換至西班牙醫院的小兒科、急診科實習。

大學畢業後,曾培傑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至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攻讀碩士學位。他回憶道,雖然在大學時期,已經參與過很多國際上的計畫及活動,但在出國進修後,他才了解自身所缺少的能力為何?在臺灣所能參加的國際計畫,往往規模較小,且較以臺灣為中心,加上經費有限等因素,可以做的事情相對地侷限;受到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口號──「世界上最全球化的大學」所吸引,來到全球健康發展學系念碩士班之後,他發現自己能接觸到許多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且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因而能暴露在非常多樣的國際觀之中。對此,曾培傑認為:「暴露在不同的國際觀的好處在於,接觸不同的想法是激發創造力的重要根源,能讓自己更容易從不同角度去學習事物;而醫生一角,也僅是占了發展公共衛生的其中一環,要發展公共衛生,需要所有社會層面的各種專業,形同百年建設那般來經營」。


參與國際人道工作

讀醫學系,成為一位臨床醫師,醫治病人,社會地位高,收入穩定,是一份很崇高、理想的職業。然而,在求學路上,曾培傑卻不斷思索著,安穩的醫師工作是否就是自己心之所向。最後,在做了一年半的臨床工作後,他決定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去追尋對自己可能更有個人意義的追求。通過醫師國考後,曾培傑放下穩定的未來出處,跟著國際間不同領域的發展工作者們,去到需要他們幫忙的地方,發揮他們各自的所學,守護弱勢族群的身心健康。

人道救援工作裡,曾培傑參與的領域,包含社區發展——瞭解並幫助建立偏遠地區的衛生體系,以及公民保護。幫助難民或受暴的弱勢族群,提供醫療計畫、人權保護轉介、心理治療、專案追蹤等。他也曾在印度北方的拉達克地區,看到較偏遠的診所設施裡的照顧者,都不是正規訓練出身的醫師和護理師,卻是該地唯一的醫療照護者。

曾培傑舉例:2017 年,迄今最大規模的羅興亞難民自緬甸跨越邊境的時候,他正在孟加拉首都達卡與聯合國人口基金一起進行婦女健康提升與保護工作,被緊急派駐到緬甸邊境的 Cox's Bazar 臨時辦公室,針對受到性暴力及屠殺的難民,給予醫療轉介、心理治療的幫助,以及進行資料分析。利用科學化的數據、圖表,向各方捐助國家與組織提供羅興亞人的人權迫害危機的現場資料與具體需求分析。

面對各式各樣的事件,曾培傑對自己的期許:快速因應不同問題,不侷限自己在單一的角色。面對不同的對象,他可以同時是醫師、數據分析師、心理諮商師。對於不同事件所帶來的負面情感及衝擊,曾培傑始終保持非常正面的態度,坦然直視。

  

自己的角色 由自己定位

當初,曾培傑的大學志願填醫學系是源自父母的期望與鼓勵,在臨床選科時,也曾考慮選擇小兒科或精神科。然而,最後卻轉換領域,投入人道救難的行列,這樣的巨大轉變,源自於他心中對於先進國家醫療現場外,廣大世界裡更多受苦人群的一份不捨與召喚。醫學生畢業卻離開醫院職場,進入與醫學界、學術界不相關的其他領域,這樣的非主流決定,雖然和大部分醫學系同學不同,他不因此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

曾培傑鼓勵學弟妹,不要只把自己定位為陽明醫學系的醫學生,要反問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到達什麼樣的位置?他也歡迎醫學系的學弟妹以及下個世代的後輩,一起為世界上需要幫忙的人,盡一己之力。

人性永遠是人類的巨大挑戰,但光輝的一面從未缺席,曾培傑用自己的行動,展現了這點:他三次造訪印度拉達克,改善藏族人的醫療衛生品質;先後在聯合國人口基金 (UNFPA) 孟加拉、泰國及瑞士辦公室服務,參與大數據的資料分析及研擬人道救援計畫。幫助別人解除苦痛,自己也因此獲得心靈上的充實與快樂,畢業後,曾培傑雖然沒有像他的同儕一樣進入醫院看診服務,但是他也一樣履行了福慧、救助世人的使命。

  

參考資料:

1.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秘書室 (2015)。走進貧民窟的醫生 ~ 曾培傑校友。 神農坡彙訊,Issue9,頁 24-27。https:// ir.nctu.edu.tw/handle/11536/155990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曾培傑


✨✨✨✨✨✨✨✨✨✨

內在的力量 自我省思造就非凡人生

蔡辰葳∕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安楚醫學校區 研究助理教授

蔡辰葳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3 級畢業。在校期間曾多次申請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短期補助至美國實驗室,進行暑期研習。醫學系畢業後自行至美國進行博士後研究。現於科羅拉多大學安楚醫學校區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nschutz Medical Campus, UMass) 擔任研究助理教授。


訪談日︰20226月13


啟蒙 踏入研究的第一步

「我跟很多人聊過,也與自己談過,得到的結論是:『要在科學領域裡面做到頂尖,沒有辦法腳踏兩條船。你沒有辦法同時做很好的醫師,也同時做很好的科學家。It's not going to happen。』」

這是蔡辰葳對自己的選擇做出的評價,從小就讀資優班的她,高中時保送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並加入「醫師科學家學程」,利用數個寒暑假去海內外實驗室實作專題,亦曾參加過分子生物學相關的 iGEM 競賽等。醫學系畢業後,她並沒有按部就班地選擇進入醫院擔任臨床醫師,而是前往美國進行基礎科學研究,走上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蔡辰葳第一次出國做研究,是在上完李次民與李靜嫻老師合開的神經科學課程之後。當時表現優異的她,在 2009 年前往李次民老師在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UMass) 的實驗室,進行追蹤神經元發育的實驗,學習到有關神經元發育的知識,並在暑期研究生的專題競賽拿下優等獎。此後,蔡辰葳陸續前往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加 州 大 學 舊 金 山 分 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CSF) 等學校進行暑期研究,後於美國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進行醫院實習。

畢業以後,蔡辰葳拿到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資格,但她最終決定放棄,選擇出國擔任博士後研究員,追逐理想。

 

挫折 自我懷疑與覺醒

起初,蔡辰葳前往美國的目標是在美國當上住院醫師,因而選擇在蔡立慧老師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希望在研究與臨床工作之間取得平衡。不過,實際狀況卻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做博士後研究的第一年,蔡辰葳就發現自己跟不上實驗室的節奏。在高壓力的環境中,實驗室主持人對所有研究員一視同仁,並不會因為蔡辰葳沒有經歷過博士班訓練就放低對她的要求。而蔡辰葳也察覺,大學時期暑期研究的訓練質量遠不如實驗室所要求的最低標準,身為一位博士後研究員,需要承擔的責任更是遠遠大於暑期實習生。在各方困境的衝擊下,蔡辰葳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做科學研究?「其實很多時候我都會想:『會不會,其實我根本不適合做科學?還是乾脆回去臺灣做醫師比較好?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再加上那時的實驗常做不出成果,且手上的論文需要從零開始做起,根本沒有人可以詢問……。」蔡辰葳說明,當時不僅在科學研究領域找不到成就感,也沒有人能夠對其伸出援手,讓她覺得十分掙扎,一方面不想放棄夢想,二方面她確實對當時的研究主題不感興趣。因此,在最初的實驗室待了一年後,蔡辰葳選擇換一間實驗室繼續嘗試。

這個選擇對蔡辰葳來說是人生的一大轉捩點。在新的實驗室,她遇到生命中的兩大貴人:一是現在的先生蔡鳴峰,二是新老闆 Dr. Christopher Miller。蔡鳴峰深深地影響了蔡辰葳的職涯選擇,每當蔡辰葳遇到挫折時,都會與其討論,除了分享自身的經驗外,他也讓蔡辰葳了解該如何評估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而 Dr. Miller 對於蔡辰葳精進研究技巧的過程十分有幫助,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與這位老闆討論;且由於實驗室規模較小,研究員們更傾向團隊合作、互相支援。

從那時起,蔡辰葳才開始穩紮穩打,用了五、六年慢慢補齊博士後研究員該有的能力。在這段煎熬的過程中,Dr. Miller 亦鼓勵她:「路是人走出來的,看你想要怎麼走、看你的決心有多大。在美國這裡的話,學位其實不是問題,而是看你的實力到底到哪裡。」這讓蔡辰葳了解到,學位並不代表一切,只有自身的能力夠強,才能踏足巔峰。

雖然周遭的推力給予蔡辰葳許多幫助,但真正能消除自我懷疑的,只有她自己。除了一些發表在期刊上、第一作者的文章增加了她的信心外,她也會檢視所需要的能力,並列出待辦清單,更確實執行對自我的要求,並與先生、團隊夥伴互相討論。

到了 CU Anschutz 之後,蔡辰葳才把自己當作真正的博士後研究員看待,也期許自己在一、兩年內能夠升上研究助理教授,並運用自己所熱愛的科學研究造福社會。


精進 醫師科學家之路

對於科學,蔡辰葳抱持相當敬意,被問及是否考慮以醫師科學家為前進的方向時,她認為做科學需要大量時間來耕耘,因此選定了自己的道路後,就得專心致志奮力向前。同時她也提到,臺灣的環境並不特別適合進行研究;額外的教職、行政職等都可能佔據學者們寶貴的研究時間,而經費問題也是一大考量,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留在美國成為她的唯一解方。

蔡辰葳認為自己能使用「醫師科學家」的頭銜:「你需要有能釣出問題的敏感度,你得知道什麼是值得處理的問題,且這個問題最後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的重要性。」若以一個科學家的思維來看,則需要擁有能點出問題的敏感度,要知道什麼是值得處理的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如何去執行。

  蔡辰葳留下許多實用的建議給學弟妹。她認為培養科學敏感度的最佳方法就是「廣泛地閱讀研究論文,隨時替自己更新世界的頂尖研究進度」,有心做科學研究的人要試著在茫茫的論文海中釣出值得討論的議題,或可以深入探究的論點。

學校提供很多資源,諸如醫師科學家學程的計畫等,能提供學生一條暢通的管道,接觸許多不同的領域的事物,並探索自己的興趣。若想出國學習,更有許多途徑可以取得獎助學金。但蔡辰葳也提醒,若有需求的話,學校的資源不可能憑空而生,要積極挖掘、探尋,遇到困境的時候就得靠自己的雙手突圍。同時她鼓勵學弟妹,雖然學校的課程內容偏向生物、化學,但在某些研究領域,物理、數學同樣重要,若時光能回溯,她期許自己能多修習一些相關的基礎課程,以補足自己的背景知識。


選擇 通往未來的門扉

對於自己的選擇,蔡辰葳並不後悔。她的自信與成就,或會讓人羨慕、或會使人察覺自己的不足。但是,在這些成就的背後,更多的是她對自我的冀求。在訪談過程中,她多次提到與自我對話的情境,無論是遇到困難無法處理的時候,抑或者是遭遇人生的岔路口,蔡辰葳都會透過自我反思來做出決斷。由此,她能夠心無旁騖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打破困境、穿越低谷,在充滿競爭力的美國學術研究圈佔有一席之地。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鐘彥成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蔡辰葳


✨✨✨✨✨✨✨✨✨✨

持續提升醫學與科研的實力  向無國界醫師的目標邁進

王亭婷 /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麻醉科總醫師

王亭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8 級畢業,大六時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至英國的大北部兒童醫院 (Great North Children's Hospital) 實習,畢業後,2019 年至倫敦大學學院取得全球衛生碩士學位。現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麻醉科總醫師。


訪談日︰20226月15


透過不斷地探索,從堆疊的生命歷程中,找到心之所向

談到開啟研究熱忱的契機,王亭婷表示:「我比較喜歡社會因子而非自然科學,但從未想過這些社會因子可以被量化並與健康連結,甚至能透過研究成果,瞭解全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大五的流行病學課程,透過每週的小組討論,和老師深入討論文獻數據的涵義,加上醫學人文課程中的社會流行病學,讓她有機會從自己熱愛的角度切入研究。

在臨床科別的選擇上,她秉持探索的精神。起初以為自己喜歡小兒科,但在醫院實習的過程中,逐漸發覺自己在面對問題時,內在更像個「外科人」。相比探究理論知識的小兒內科,更熱愛親自動手解決。為了確認自己的喜好,王亭婷甚至在實習時,各選了兩次麻醉科和骨科。不過骨科有點像「工匠」,最終落腳於內、外科兼具,且能挽袖動手實作,同時兼顧生活品質的麻醉科。

對於出國的嚮往,則早在高中時期,看著身邊家境較優渥、具備雙語能力甚至能出國留學的同學們,便埋在王亭婷心中。大學時期,她積極規劃並付諸行動:於大四暑假去德國打工換宿;大六接受榮陽計畫補助,至英國的兒童醫院實習一個月;而大七畢業後赴倫敦大學學院,用一年時間取得全球衛生碩士學位。

 

離鄉背井深耕全球衛生 拓展視野並提升格局

王亭婷原以為碩士班會學習各種研究技巧和分析方法,但實際上授課內容則偏向社會科學,反而學了主題層面較廣的人文類知識,如權利、政治、傳統公衛等,而此趟進修令她最為震撼且印象深刻的是:學到從不曾想過的社會科學人文知識、提高眼界格局,以全球視野探討健康的福利與平權、見識到許多來自世界各地,致力於改變社會貧富差距及健康不平等的醫師同儕。

雖當時結合麻醉和全球衛生概念所產出的論文——人類創傷經歷與身體疼痛的關聯性,未產生實際的應用,但這個過程和經歷讓她更有自信,也發現自己喜歡質性研究、熱愛在臨床上直接幫助病人。「我覺得醫學像是用一個很小的放大鏡去解讀問題,多針對疾病或病患本身。尤其麻醉科較少有機會與人互動,更易強調對錯,比較少考量人的面向,但其實社會上有很多事情沒那麼單純、沒那麼絕對。」如同過往 PBL 的訓練,王亭婷不斷學習全人照護,不僅止於針對疾病或病人的照護,而是將社經能力、環境以及親友皆列入醫療考量,同時她也在長庚進修質性研究相關的社會科學課程,並於過程中一邊思考如何將其與臨床結合。

然而,王亭婷自認自己還不是醫師科研人才,因為尚未建立充足的知識與能力,也還不能犧牲休息時間、克制出去玩樂的衝動。對她而言,「醫師科研人才」通常充滿好奇心與毅力,善於覺察不確定性事件或問題,且能用科學方法探究原因並獲得解答,更重要的是,面對投入研究的時間和產出不成正比,能有效地自我調適。


持續耕耘、累積實力,以成為無國界醫師為目標

    王亭婷以自身赴英國進修的經驗為例,瞭解到臺灣的公衛領域沒有「健康不平等」與「健康正義」的概念,更鮮少有接觸其他文化背景同學的機會,透過實際在國外的學習與互動,明顯與從書本或耳聞所獲得的知識有著極大的差距。剛出國時,她擔心語言隔閡,到現在優游其中,輕鬆讀原文文獻,反觀沒有受過學術研究訓練的同學或同事,其大多習慣閱讀中文教科書,英文的口說、閱讀吸收能力,以及研究技術、理解文獻數據和使用統計軟體的能力上,皆有明顯差距。

    王亭婷期許自己未來能成為無國界醫師,而這其實也是當時選擇選麻醉科的原因之一,除了能實踐自己飛到世界各地幫助人的理想外,更考量到無國界醫師對於麻醉醫師的需求,加上未來可能有家庭的羈絆,而無國界麻醉科醫師每次派駐時間僅為期三個月。在權衡理想與家庭的之間,現階段的她,先專注於住院醫師訓練,努力成為獨當一面的麻醉科醫師。王亭婷將過往耳聞患者因術前麻醉死亡的血淋淋經歷,常置於心作為警惕,時常練習用不同的思維格局思考,例如:在資源缺乏的地方,要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行醫,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等。未來規劃學習法文、攻讀熱帶醫學,持續朝無國界醫師的目標邁進。

    最後,王亭婷鼓勵學弟妹,不必預設特定研究領域,因為很多事物都和醫學有關,有很多選擇和可能性,只要多探索喜歡的方向,並根據個性和興趣做選擇。在醫學系期間,可以透過修醫事人文相關的通識課程,協助自己體驗不同的思維方式,加上多方與老師、學長姐請益,甚至申請獎學金出國探索,便能逐步走出自己的路!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林豈瑛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王亭婷


✨✨✨✨✨✨✨✨✨✨

當研究成為習慣 持續思辨的行醫理想

關艾琛 /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住院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助理教授

關艾琛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3 級畢業,2015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至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研究所,利用四年時間,取得英國牛津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及流行病學博士學位。目前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住院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助理教授。


訪談日︰20226月16


挑戰自我極限 傲視群雄

住院醫師是在醫院第一線執行多數病患醫療處置的角色,而神經外科因手術特性及困難程度,其住院醫師往往是醫院中工時最長的醫師。在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中,有個住院醫師,不僅在醫院手術室進出,還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書,同時手邊永遠有好幾份研究論文在進行。對自已設定高標準,不畏懼極限,持續挑戰自我。他曾說:「我平均每天只睡四至五小時。」這位就是來自馬來西亞,精通中文、英文、臺語、廣東話和馬來語五種語言,擁有醫師科學家身份的關艾琛醫師。

他是國立陽明大學醫師科學家學程第一位在拿到醫學院畢業證書與一般醫師證書後,選擇出國深造取得醫師科學家身份的人,且早在出國前就已經發表五篇 SCI 學術論文。

跟其他前輩醫師科學家一樣,關艾琛曾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到美國的實驗室實習。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理所陳政育教授實驗室工作時,他發現進行基礎研究需要投注全部的時間與心力,但成為一位「神經外科」醫師是他的第一志願,因此決定轉攻神經醫學、流行病學與資料分析統計學領域。他在 2014 年從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取得一般醫師執照後,遠赴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公共衛生碩士,僅用一年時間便完成碩士學程取得學位,繼續攻讀流行病學博士班,並於 2018 年取得博士學位後回臺開始他的醫師培訓生涯。

 

英國與牛津大學學制的特色

在英國其學制不接受大學生直接申請博士班學程,因此關艾琛先申請並取得了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及帝國大學三所學校的碩士班入學許可,雖然三所學校的學程差異不大,但牛津大學擁有為數可觀的大數據資料庫,這對於選擇進修公共衛生及生物統計領域來說是最有用的實質資源,關艾琛最終選擇了牛津大學。

2014 年包含關艾琛醫師在內共有約二百二十人申請牛津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學程,那一屆正式錄取共十八人,最後成功通過考試完成碩士論文並取得碩士學位僅十五人,而其中四人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與一般博士班面試僅要指導教授同意即可入學不同,在牛津大學博士班的面試中共有四位口試委員,其中包含指導教授,然而指導教授並無投票權,因此學生必須取得另外三位口試委員的多數票才能取得入學資格,實屬不易。

牛津大學博士生還要經歷三場不同的口試考驗。第一場是在第一學年結束後,針對博士生資格的考核,確認學生是否適合繼續讀此學程;第二場是在博士生完成主要的數據搜集及分析後,舉行一場公開演講,開放任何人現場旁聽提問,不只需要回答主考官的問題外,還要與觀眾交流進行提問回答;最後一場口試需通過兩位同領域教授級考官的考核,這兩位考官其中一位必須是校外的教授,另一位則為同校不同系所的教授擔任。在牛津大學必須通過這三場口試才能正式取得博士班文憑。

對關艾琛醫師而言,出國留學最大的收穫就是體驗了牛津校園中熱烈的分享及討論之風氣。在午餐、下午茶等時間可以參加集會討論與各專業領域菁英進行資訊交流,拓展個人視野與思維。另外牛津研究所對於論文寫作的標準極為嚴格,論文寫作必須有其依據、合乎邏輯、前後呼應,這些都成為關艾琛醫師後續撰寫研究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前面提到牛津大學眾多的大數據資料庫是吸引關艾琛前往攻讀學位的最大因素,其中 Million Women Study 大型資料庫裡面搜集了一百三十萬女性,已追蹤長達二十年,搜羅包含飲食、用藥、抽菸、飲酒等多項資訊;China Kadoorie Biobank 資料庫追蹤多達五十萬人的大型研究,收錄包含血液、唾液、尿液分析等資訊;另外同樣多達五十萬人的 UK Biobank Study,其收錄的更包含基因序列和 MRI 等相關資訊,關艾琛醫師能在出國進修期間見識並使用到這些大數據資料庫進行研究,是極寶貴的機會與經驗。

除了校園生活外,在英國的生活體驗也是關艾琛醫師美好的回憶之一。牛津大學的學院制度跟電影哈利波特相似,同一個學院不同背景的學生生活在一起,互相切磋交流專業知識,平時騎腳踏車穿梭在歷史悠久,擁有不同建築風格的牛津大學校區及其周圍城市小巷,偶爾打打羽球、踢踢足球,都是那般珍貴的時光。 


醫師科研人才的定義

    在關艾琛醫師眼中,所謂真正的醫師科學家不僅是擁有醫學士與碩、博士學位,且能不斷地思考「真的是這樣嗎?」「我可以怎樣證實?」持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他說:「醫師會處理疾病,並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但醫師科學家會想得更遠『我要怎麼避免這個問題發生?』或是『除了用藥之外,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改善這個事情?』」以他自身為例,他常常會在臨床中發現問題的同時,試想可以如何搜集整理相關數據並進行研究分析、設計統計模型,證實某些假設或現象,再反饋於臨床照護中。這些都是他在完成醫師科學家的訓練後養成的習慣。

    他認為每一位領取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獎助出國的人,在學成歸國後能回學校,以一場演講的方式,分享所學到的重要事物,是最直接的回饋方式,若每個人都能貢獻一些心力,涓滴成河,便能匯聚為一股不可限量的推進力。

    至於獎助學金的發放方式,關艾琛醫師建議可以參考牛津大學的做法,透過面試了解學生的規劃,然後參考學生在校的學業成績及其研究計畫,選拔出有資格獲得獎學金的人,讓學生選擇去符合其專業的學校就讀,以拓展其廣度及深度。


對於學弟妹的建議

    關艾琛醫師認為「醫師工程師組」及「醫師科學家組」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的極大優勢。這兩個學程培養了學生不同的能力與思考方式,是其他醫學院所沒有的。他建議學弟妹在追求學位的同時,不要忘記慎思明辨的精神,在研究結束之後,切勿將一切束之高閣,相反地,應該把這些當成自己的武器,在臨床中除了處理問題,更需不斷提醒自己「我之前學過這麼多能力,有沒有哪一項可以用來『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他提醒學弟妹不要把成為大學教授當成醫師科學家生涯最終的落腳處。學生應持一個開放不強求的態度,畢竟只有 5%的博士最後可能順利成為大學教授。人在不斷追求一個既定的目標時,容易忽略過程、比較無法享受其中帶來的樂趣,相對變得比較不快樂,而不快樂最終會影響看待整件事情的結果。

    「認真享受這個學習和研究的過程,然後在過程中學到什麼,就回饋什麼,就是對學校和師長最好的回報。」關艾琛相信把「研究」當成一種習慣,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開出絢爛的花朵,然後再回頭看看這段過程經歷的美好與困難,都是今後寶貴的養分,滋養並鼓勵自己朝未來繼續前進的動力。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關艾琛


✨✨✨✨✨✨✨✨✨✨

熱血排球校隊隊員的運動醫學之路

郭昶宏 /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運動醫學碩士、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住院醫師

郭昶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8 級畢業,臺北榮民總醫院接受大七實習醫師訓練,醫學系畢業後於林口長庚醫院完成不分科住院醫師訓練,後至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攻讀運動醫學碩士學程。目前已取得運動醫學碩士學位,於 2023 年 8 月起至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擔任第一年住院醫師。


訪談日︰2022622


排球引起對運動醫學的熱忱

就讀醫學系時,郭昶宏是排球校隊的成員,他喜歡在球場上揮灑汗水,和同校各系的好手一起練習,也會隨著球隊出去參加比賽。漸漸地,他發覺自己對於運動以及與運動相關的醫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郭昶宏一開始對於運動醫學的想像是:醫師隨國家隊出國征戰國際賽事,負責治療及照護運動員等,後來發現,其實運動醫學的範圍,除了擔任隊醫之外,對於肌肉、骨骼傷害的診斷、治療、復健、預防的方法也需要了解。針對一般大眾或特殊族群,設計不同的運動處方,運動醫學是一個結合多專科的領域,讓他決定畢業後進一步探索運動醫學。

大六的時候,郭昶宏透過見習醫學生的外調實習,去了幾間不同的醫院,接觸國內不同的體系,也在同一年申請系上補助,去美國見習一個月,看看國外的運動醫學怎麼發展。他發現國外的運動醫學診所,其團隊由醫師、治療師、心理師、營養師等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所組成,因而能根據求診者的需要來進行機構轉介,而在臺灣的運動醫學領域中,尚無這種運作模式。

這導致他想在接受住院醫師訓練之前出國遊學,給自己不一樣的嘗試。於是在完成長庚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訓練後,他給了自己一年時間,為了出國讀研究所做準備,朝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運動醫學碩士學位前進。由於他在學生時期就熱愛運動,希望將自身的醫學專業與運動結合起來,透過出國進修,將國外較成熟的運動傷害的治療方法及產業鏈的模式帶回臺灣,期望補上臺灣醫療體系當中,那一塊運動醫學的拼圖。 

 

突破臺灣運動醫學的現有想像 引入商業化模式

郭昶宏原來對於醫學系畢業生的想像,僅僅是在醫院內工作:畢業後,從實習醫師開始,隨著時間升遷,累積臨床的經驗、精進自身的醫術,最後成為主治醫師;主治醫師時,也許會在大醫院或是診所裡,但是工作內容仍可能與住院醫師訓練階段類似。但是,現今相較以往,有了更高的自由度,郭昶宏說,不管是出國念書、跟不同領域的人合作,甚至是多接受一些住院醫師時期所沒有的訓練,這些都是可能的選項。

郭昶宏提到自己的碩士研究,他的研究主題為「血液阻斷訓練」,將一般健身者常用於刺激肌肉生長的做法,應用於腳踝骨折的患者:將患側的大腿綁束起來,同時監測血壓,讓肌肉在血液較難流通的狀態下進行訓練,測試是否影響復健的效果;此種腳踝的傷害很容易發生在籃球、足球等運動當中,除了參賽的選手本身會受到直接影響,所屬的隊伍,在備賽時投入訓練的資源、金錢及時間,也可能付之一炬。郭昶宏在英國就觀察到,當地最大宗的體育活動是足球,他們最重視運動員的健康狀態,因為足球這一項運動是英國娛樂經濟產值最高的,這點就和臺灣不太一樣。

這一趟英國進修之行,郭昶宏期許自己不只是拿一個文憑回去,而是可以將國外運動醫學領域的治療模式及商業模式,帶回來國內。也許目前的環境與條件,未必適合完全依照國外的方式,但是可以參考過外國的架構,調整成適合臺灣人的在地版本。郭昶宏說,可以跟物理治療師、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頂尖選手的防護員合作。再結合醫院的骨科、復健科的專業治療及照護,提供更多運動醫學的防護觀念,共同守護運動員與一般民眾的運動健康。


跨國視野 看見臺灣運動醫療的未來前景

    郭昶宏很高興自己出國念碩士的決定,做不一樣的嘗試,讓自己更清楚未來的方向。他觀察國外的運動醫學領域,跨領域團隊的成員間,彼此溝通效果非常好,轉介也很順暢;而臺灣在醫療資源及專業人力的投入及整合方面,仍有不足。即便國內的確有一些運動醫學方面的人才,例如:桃園長庚醫院的林瀛洲醫師,長年擔任臺灣國家隊的隊醫,受許多運動員的肯定。

    臺灣的醫療體系,對於運動醫學的醫師人才培育訓練尚無完整規劃:目前並無運動醫學科,進行系統性、完整的住院醫師訓練。因此郭昶宏完成碩士學業回國後,需從家醫科、復健科、骨科分別進行住院醫師訓練,等到升至主治醫師位階,才能去臺灣運動醫學會,上完相關培訓課程後才能取得次專科的證照。也許是因為國內目前的環境與產業性質,沒辦法容納單純做運動醫學的醫師,郭昶宏希望,未來可以透過自己在國外的經驗來拋磚引玉,為整體運動醫療環境增添一些新意,也為有興趣的後輩、學弟妹照亮前方的道路。

    回國後的下一站,郭昶宏考慮先選擇復健科申請住院醫師訓練,並且盡量把所學的東西予以應用,不管是在臨床內或是臨床外。他同時也鼓勵學弟妹「不要安於現狀」,可以把握機會拓展自己的視野,例如:多看看幾間醫院,或是出國看看,同時也不要被社會的框架束縛,因為醫生的路不再只有在醫院內工作、升遷,要相信自己有各種可能性,並且勇敢去嘗試。

    「你自己的影響力,其實比想像中還要大,其實可以影響很多人,甚至整個社會、整個國家。」郭昶宏強調,要堅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不要太在意別人眼光,何況學成之後,還能將國外所學,回饋給養育、栽培自己的臺灣,讓故鄉的一切變得更好!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郭昶宏


✨✨✨✨✨✨✨✨✨✨

透過不斷嘗試來確定人生方向

許程皓/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泌尿外科 住院醫師

許程皓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8 級畢業,於 2020 年完成臺北榮民總醫院不分科住院醫師訓練後,2021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至美國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C) 柏克萊分校 (Berkeley) 暨舊金山分校 (San Francisco, SF) 攻讀轉譯醫學碩士(Master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MTM)。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泌尿外科住院醫師。


訪談日:2022年6月29日


跳脫舒適圈 讓自己脫胎換骨

生活圈從小到大都在北投的許程皓,在大學時積極向外探索,並於大六時獲得和信醫院的獎學金至美國杜克大學附設醫院實習,開啟了往後出國攻讀碩士的契機。

為了讓自己在進入專科訓練前,能跳脫熟悉的環境、訓練自己獨立,並有足夠時間探索與拓展視野,許程皓完成 PGY 訓練(註一)後,決定投入兩年的時間到醫療體制外的環境觀摩,他先是加入臺灣人工智慧實驗擔任臨床研究員,而後用一年的時間赴美國學習 3D 列印技術,並於研發醫療 3D 列印及尿液檢驗試劑相關產業的新創公司實習。

許程皓表示 MTM 主要的學習目標是「將臨床需求轉化為具體解決方案」,如醫療器材設計,屬於應用型醫學工程,將醫療臨床需求與醫材產業接軌,然後具體應用在人體身上、可以立即具象化;課程主題涵蓋基礎醫學工程、公衛流病、商學院的課程、醫材法規、醫療器材的保險給付原則等。因此出國攻讀學位,主要是培養宏觀的眼光,不單只是思考如何做出務實的解決方案,也要考量產品能否通過不同分級的醫材法規、獲得給付等因素,讓他收穫良多。

「我知道如何結合醫學科技、人文與衛教觀念,讓科技回歸人性,用來照顧自己、家人朋友或需要幫助的人。」讀書期間,許程皓不僅瞭解美國矽谷的就業環境,以及相關生醫創業環境,甚至解開了心中的疑惑,更加篤定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回歸醫療臨床體系,好好完成泌尿外科的訓練。


熱衷於扮演溝通與轉譯的角色

善於與人溝通,並享受人際互動過程的許程皓,於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工作時,便扮演著醫師與工程師溝通的橋樑,負責向醫師們報告團隊設計好的 AI 演算模型,並蒐集醫師的回饋給工程團隊。他笑說:「或許也因為熱愛轉譯與溝通,後來才讀了轉譯醫學碩士。」

不僅如此,許程皓秉持著「想讓一般民眾也能具備醫療觀念」的信念,閒暇之餘也經營部落格(註二)文章,內容涵蓋淺顯易懂的疾病病生理解釋,以及待解決的問題與可行方案等。


謙卑虛心的強者風範

學生時期,許程皓便曾參與臺灣心臟學會與 AZ 藥廠合辦的創業黑客松,以及史丹佛大學在亞洲舉辦的銀髮族競賽,不僅奠定了臨床需求轉換成實際產品的經驗,更創下了輝煌的成績。前者設計了架設在 Line 上的聊天機器人,提供服藥提醒,也讓病人透過 Line 記錄用藥,進而提升置有心臟血管支架患者,對於抗凝血用藥的服藥順從性,勇奪第二名;而後者因製作巧拼型防褥瘡墊,方便攜帶又易組裝,甚至可自由決定充氣部位,榮獲亞洲前三名的佳績。

即便有這樣的耀眼成績,許程皓仍然保持著謙卑的心,他表示 MTM 學程有許多來自各國的厲害人才,且同儕的專長背景多元,切入事情的面向也不同,常能夠互相學習。雖然英文並非母語,讓許程皓在溝通的過程中感到些許挫折;但他發現自己在做事的嚴謹度、視野開闊度和想法跳脫的程度上,完全不輸國外的學生,因此只要真誠分享,彼此都能互相尊重,也讓他深刻體會到不需要小看自己。


勇於嘗試,才有機會找到專屬人生

「我不斷嘗試、參加各種活動,瞭解自己適合或喜歡什麼事物。」許程皓在大學時參加黑客松比賽、取得 Coursera 約 30 張證書、上過 Python、R 語言,還學習公衛、商學、談判等課程,幫助自己探索其他領域,逐一篩選未來的興趣方向。他曾以為自己會喜歡在藥廠和新創公司服務,甚至創業,但當他赴西班牙 IESE 商學院(註三)於巴塞隆納學習一週的商學院課程並獲得認證(註四)後,體悟到自己的個性更適合與商學背景的人合作,而非自行投入經濟商業活動之中。

在國外讀書的經驗,讓他反思從醫的初衷。「有能力照顧自己的家人朋友,是我從醫的主因。」即便國外的薪水較為優渥、較少繁瑣事務,但對許程皓而言,他享受照顧臺灣人、用臺灣話與國語和病患對話,甚至當朋友,讓他倍感親切且得心應手。期許自己將國外經驗帶回臺灣,提出更多的創新思維。

因此,他強烈建議學弟妹:「需要多加嘗試,做了才會知道,或許可能被拒絕、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大的熱忱,但這些都是非常可貴的經驗,如果沒有做過,就永遠不會知道。」另外他也建議與有相關經驗或資源的學長姐聯繫,聆聽他們給予的建議,好好規劃自己的職涯。


醫師科學家應串聯資源並發揮影響力

許程皓認為醫師科研人才除深耕於專業領域、發表研究論文外,還須具備踏出舒適圈、樂於與人相處及交流的特質,唯有不侷限在自己的象牙塔中,能至業界瞭解現況,才能串聯資源並不斷激盪出許多新的想法,甚至獲得與新創公司、醫材科技廠或藥廠合作的機會,以進一步推展研究,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註一:即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ost-graduate year training)

註二:參考網址:https://medium.com/@henryhsu9238

註三:IESE為西班牙文Instituto de Estudios Superiores de la Empresa的縮寫,其為歐洲前三的商學院

註四:其具有與正式商學院同等認證,在2023年前都可以直接申請就讀該校的MBA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林豈瑛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許程皓


✨✨✨✨✨✨✨✨✨✨

不只是醫師 多重斜槓創造影響力

朱彥豪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講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兼任博士後研究員

朱彥豪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3 級畢業,2016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補助,前往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攻讀傳染病控制碩士學位及公共衛生博士學位。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講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兼任博士後研究員。


訪談日:2022年7月28


培養全方位興趣的多工人才

來自高雄美濃的朱彥豪,在開明的家庭風氣下成長。醫學系期間積極參與社團、擔任重要幹部並舉辦散打搏擊錦標賽,與協辦亞洲醫學生會議。朱彥豪在大學期間活躍於散打搏擊社、十字軍社,曾擔任臺灣醫學生聯合會會長,四度代表臺灣前往印尼、迦納、印度及美國參加世界醫學生聯盟大會,展現醫學生文武兼備的全能形象。

坦承學生時期未曾接受系統性實驗室訓練的朱彥豪說,科學研究的面向多元,從醫學生熟知的濕實驗室 (wet lab)、乾實驗室 (dry lab)、生物統計與流行病學資料分析,到涵括群體健康與個人行為需求的公共衛生與實踐科學,都是他自行探索喜歡的研究主題。 

「我有興趣的主題不在實驗室,比較是在公共衛生、健康不平等、疾病預防這一塊。陽明當時有環境與健康、性別與醫學、醫學人文導論與實踐這類醫師人文課程,課程裡強調歧視、汙名對個人與群體健康之影響,我認為是很重要的議題。尤其在『消除健康不平等』這個議題上,我們應該要有機會了解臺灣的現況,才知道哪裡能做得更好。」

朱彥豪帶著挑戰「一般畢業醫學生既有道路」的想法,決心出國攻讀碩博士學位,看看外面的世界。


機會是留給「堅持心之所向」的人

2014 年,朱彥豪獲得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的補助,到澳洲墨爾本參加第二十屆世界愛滋病大會 (AIDS 2014),為他打開人生的康莊大道。朱彥豪坦言,如果沒有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給的獎學金,讓他能夠無後顧之憂到英國攻讀碩博班拓展視界與全球科研人脈,他可能就會依循傳統的醫學系畢業生模式:進入醫院接受臨床服務訓練,從不分科住院醫師、住院醫師、考專科資格到成為主治醫師。如此,他也不會成為現在多元發展的模樣了。

「2014 年醫學系畢業時,即使我不太確定接下來要做哪一種醫師、選擇什麼專科,當時我沒有把『馬上去申請住院醫師』當成第一選項,因為我覺得那是可以預期的未來,我沒有必要死守著這條路。多元發展是我的優勢,我應該好好利用我的國際人脈與接觸社會議題的經驗,為我自己或是為學校帶來一些貢獻。」

他認為臺灣其實不缺做臨床服務的醫生,但城鄉差距與地區醫療資源分配落差,造成醫療人力分布不均的問題。走臨床不是唯一的道路,若能善用自身優勢為臺灣社群或是學校創造出更多價值,會是更別具意義的選擇。

受幸運之神眷顧的他,如願在碩士期間打穩研究基礎,並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針對愛滋病防治措施——暴露愛滋病毒前口服預防性投藥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PrEP),進行東南亞地區PrEP 使用者的量性意向資料分析。獲得碩士學位後,他在同一位指導教授 Dr.Ford Hickson 的鼓勵下攻讀公共衛生博士班。博士論文延續同一個議題,但研究方法與對象卻徹底翻轉——從量化到質化、從二手問卷資料分析到第一手的問卷發展與收集資料、從使用者觀點轉換成醫師於開立 PrEP 處方時的行為需求。


謙卑虛心的強者風範

學生時期,許程皓便曾參與臺灣心臟學會與 AZ 藥廠合辦的創業黑客松,以及史丹佛大學在亞洲舉辦的銀髮族競賽,不僅奠定了臨床需求轉換成實際產品的經驗,更創下了輝煌的成績。前者設計了架設在 Line 上的聊天機器人,提供服藥提醒,也讓病人透過 Line 記錄用藥,進而提升置有心臟血管支架患者,對於抗凝血用藥的服藥順從性,勇奪第二名;而後者因製作巧拼型防褥瘡墊,方便攜帶又易組裝,甚至可自由決定充氣部位,榮獲亞洲前三名的佳績。

即便有這樣的耀眼成績,許程皓仍然保持著謙卑的心,他表示 MTM 學程有許多來自各國的厲害人才,且同儕的專長背景多元,切入事情的面向也不同,常能夠互相學習。雖然英文並非母語,讓許程皓在溝通的過程中感到些許挫折;但他發現自己在做事的嚴謹度、視野開闊度和想法跳脫的程度上,完全不輸國外的學生,因此只要真誠分享,彼此都能互相尊重,也讓他深刻體會到不需要小看自己。


成為非典型卻更有溫度的醫生

從推動愛滋病防治到促進多元性別在大規模調查研究之可見性,朱彥豪始終如一的理念就是「消弭不平等」。借鑒英美各國經驗、以及博班期間在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 (UNAIDS) 分析各國推動口服預防愛滋藥物 (PrEP) 的挑戰與機會,他想透過研究來減少 PrEP 政策落地臺灣遇到的困難,才能有效降低民眾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朱彥豪進一步觀察思考:研究者與政策制定單位如何包容多元的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該怎麼做,才能讓這些性少數族群的健康需求被社會大眾看見,並創造尊重彼此需求的機會?

「光說不練沒有用,不如就試試看。」他除了將性別少數議題設定為博士論文欲爬梳的核心概念,更積極促成我國國科會與英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委員會的雙邊國際合作案。過去認為「研究就是要去參加學程、進入基礎科學實驗室」。事實上,科學研究是非常多樣化的,例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公衛領域的資料分析、生物統計學和流行病學都是很好的科學研究領域,值得被鼓勵。

「不要害怕承認自己是有侷限或是有限制的。」他分享,在英國求學的過程幫助他更加了解自己在研究裡面的定位,並且獲得重要的體悟:不要害怕承認自己有偏見。人人都有謬誤和偏差,醫師也是人,都有自己的主觀價值和判斷,在複雜的人際與社會環境因素交織下,不斷影響與改變我們的決策過程。

不同族群間的權力差異,常常造成少數族群須承受的歧視和污名。一路以來與不同國家、背景、階層的人互動,成為朱彥豪最厚實的「閱歷」;藉此優勢更能有機會了解不同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s),理解彼此需求的立場,再來進一步溝通。

朱彥豪鼓勵醫師科學家 (physician scientist) 對醫療議題、公共衛生議題,以及人的健康議題,保有一定程度的關懷和敏感度。想打破民眾對醫師科學家的刻板印象,就需要不同的人才養成路徑。


搭起臺灣與英國橋樑,建立跨領域人才永續合作的機會

相較於美國,朱彥豪發現陽明大學在英國的校友資源相對稀少,也因此他接下英國校友分會的聯絡人,希望提供後輩異地求學所需的社會心理支持及資源。此外,他期待建立校友回母校分享求學歷程的聯絡網,讓更多後輩知道醫學系畢業生「絕對不是只有一條路能走」。

取得博士學位後,回臺擔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講師的朱彥豪表示,成為綜合性大學的陽明交通大學,應該有能量展開的跨域研究合作;爾後創造出來的科學家也該要更多元,能讓後輩了解醫師科學家不只有實驗室科學家 (bench scientist),跨領域的社會、經濟、工程人才也有機會培育為醫師科學家、激發多元潛力。

而過去幾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推動透過線上會議進行跨國交流的機會,同時也讓大家更珍惜每次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朱彥豪也願意搭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國際交流的橋樑,串連不同領域人才的產官學合作。


自我覺察、認同與行動創造影響力

「走未知的路,最困難的是克服自己的心魔。」持續邁開吸收國外新知的腳步、突破自身研究方法的界線,「消弭健康不平等」的初衷引領著朱彥豪,將醫師科學家的能力由外顯而內化。

從傳統上認為醫師只關注藥物效果,到融合多重利益關係人的視角,逐一梳理問題發生的原因。學習以文化和社會發展為基礎、走入不同醫療環境現場與人群對話,細膩地看見需要被消弭的醫療不平等事件,輔以行為科學理論和資料分析,尋求讓實證醫療措施能順利在臺灣落地實行的方法。

對於如何在醫療中落實平等,朱彥豪認為「對於某些社會經濟地位不佳的民眾,比如說性少數族群、特定少數族裔,或是身心障礙者,不要戴上先入為主的眼鏡看待他們。」他相信醫學教育的重要價值,但對於來到面前的每項資訊,醫師是停留在「看見與接受」,還是「覺察、反思與認同」並能「進一步將反思落實在行動中」。醫師能否能做出更具影響力的消弭不平等行動?持續反思並累積深厚的文化底蘊,將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若能消弭社會與結構性的不平等,將從起跑點改善人類健康行為及實證醫學政策推動的成果。非典型研究道路出身的朱彥豪,不忘初衷地結合自身國際化優勢,並融合人性、社會文化與多元視角關懷,為「醫師」一詞帶來更多元的可能性。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陳姸伶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朱彥豪


✨✨✨✨✨✨✨✨✨✨

迎接挑戰的態度,決定成長的高度

洪端珮 / 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

洪端珮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7 級畢業,2019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在完成一年期一般醫學訓練後,前往美國哈佛大學進修公共衛生碩士班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現職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


訪談日:2022年8月16日


社區服務 啟發未來行醫之路

醫學系並非洪端珮從小立下的志願,一直到上大學以前,她樂於嘗試接觸各種事物,不設限成長的框架,積極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大一暑假,我參加系上陳維熊主任的社區服務計畫,被分派到長年受六輕污染的雲林臺西鄉社區,其不僅嚴重影響當地的傳統產業,也牽動了居民的健康。這是我第一次從社區的角度,評估一個群體的健康狀態受到哪些社會因子的影響,例如教育程度、職業、環境因素等。」

當時她開始尋找疾病的發展脈絡,進一步思考是否有系統性的方式,能夠分析疾病與環境之間複雜的交互關係。因此洪端珮對社會與公共衛生相關的議題產生了興趣,有感於共生這片土地人們的醫療需求,希望幫助民眾從源頭促進健康意識。


挑戰自我 突破與成長的歷程

為了全面拓展自己的視野,洪端珮決定跳脫舒適圈出國進修。她的決定得到大學導師的支持與建議:「第一因素是能夠越早出去越好,第二因素是如果想學知識方面的內容,其實在臺灣跟國外沒有太大差別,但國外的經驗、生活體驗卻是在臺灣沒有辦法得到的。」洪端珮抱持著獲得新知的渴望,獨自前往異國深造。

出發前,她原先計畫唸的是長達一年半的「Environmental Health Program」,但後來因經費考量,在開課前兩週臨時換組,改唸期程僅九個月的「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Sciences Program」。回想過去,洪端珮坦言出國初期面對不少挫折與文化衝擊,然而從她的分享,仍可感受到此趟進修帶來的非凡收穫:「換組後所接觸的學習內容,仍是我深感興趣的,甚至與精神科更有關聯,除了學到如何研究影響健康的社會決定因子,也發現社會流行病學非常有趣。」

所見所聞 豐富人生閱歷

進修期間,洪端珮有機會參與一個 NGO 性質的研究組織,旨在幫助無家者,為他們制定輔導方案,協助他們具備照顧自己及經濟自立的能力,在社會中獨立生存,利用組織服務的收樣資料,進行數據分析,為非營利組織評估計畫影響力。從各種課程與實作參與中,洪端珮受益良多,她發現原來研究可以跟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許多知識的堆疊再加上相關研究,除了能夠創新,亦有機會帶來改變政策的影響力。種種因素吸引著她持續投入研究,並且樂在其中。

出國進修前,洪端珮認為自己沒有做研究的能力,而在進修碩士班短短九個月的時間內,她學到了做科學的態度:「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心態,就是要有做大事的願景,我在哈佛公衛所看到的學生老師都非常認真,他們不會認為自己只是人力,或覺得自己是一個小螺絲,想要帶著小確幸過一生,而是努力讓自己研究的東西可以幫助社會,並且帶來貢獻甚至是影響力。」除了見識到周遭同儕的學習思維,也體悟到許多海外求學的滋味與衝擊,對洪端珮而言,這是人生中非常難能可貴的經歷。


切身經歷 提供寶貴建議

洪端珮提醒計劃出國進修的學弟妹,在出發前務必拿捏好預算,因她切身體會到在國外有足夠的金錢與資源之重要性,她提到:「向銀行貸款、家裡無法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在異地也沒有熟識的朋友,甚至要用非母語的語言獨自生活,這幾個因素加起來,會是非常大的挑戰。」

她也表示,蒐集完整且正確的資訊至關重要,避免因資訊落差,限縮不同選擇的可能性。她舉自己為例,一般會選擇唸博士班的人,通常已經決定未來要往教職發展,而剛畢業的她不清楚原來國外的學士,可以直接唸博士班,因此把這選項排除在外,錯失了機會。此外,她也鼓勵學弟妹們朝理學碩士 (Master of Science, MS) 研修,可以學到較多研究方法,也會跟著指導老師專注於一個研究主題,而 MPH 的學習則屬於廣泛探索,學生只要完成計畫、通過考試即可結業。


人才與文化 思維大不同

洪端珮提及,良好的醫療照顧其實有賴於醫生耗費大量時間,聆聽病人需求並解釋病情、專業團隊各司其職,及健康的職場文化所造就的優質醫療服務。她也不諱言:「雖然國外昂貴的醫療費用有其缺點,但值得關注的是,頂尖的醫學科學和臨床研究成果多數在這裡誕生,他們的人力非常充足,所以醫生需要做的雜事很少,他們可以完全專注在教學跟研究上。」昂貴的醫療費用對應優質的醫療服務、醫學研究和醫療服務。隨著大量的資金投入,促使醫療品質不斷進步、醫護人員有共同的理想與目標,才能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環,最終造福病患。

此外,國外學校經常舉辦師生交流餐會,讓大家透過餐敘,在閒聊中找出各自有興趣的研究領域,並發掘潛在的研究計畫合作對象,藉此方式有效建立人脈、引才聚智。因此,洪端珮建議引進這項制度,定時舉辦餐會讓主治醫師與住院醫師相聚,無形中媒合不同科部與研究領域的研究團隊,打破傳統的階級框架,或許更有機會激盪出不同的研究創意火花,為臺灣醫療帶來更多突破。 


肩負使命 共創臺灣良好醫療環境

目前仍在精神醫學部受訓的洪端珮,期待自己可以完成專科訓練,同時在研究領域中繼續把相關知識學得透徹。對於是否轉換研究跑道,例如:投入基礎生物研究,她也抱持開放正向的態度,一如過往,她不願讓自己受限於現有的框架。雖目前投身於忙碌的臨床工作,洪端珮不曾停止努力鑽研研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看見自己的努力為臺灣醫療環境帶來一絲曙光。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陳庭儀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謝曉悅

審閱:洪端珮


✨✨✨✨✨✨✨✨✨✨

醫學加上資訊工程 在新興學門裡探路的學長

傅力恆 / 法國 Dataiku Senior Solution Data Scientis

傅力恆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105 級畢業後,進入永齡基金會擔任醫師研究員,至臺北榮民總醫院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2018 年獲得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後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生物醫學資訊學碩士學位。曾在美國 pulseData 人工智慧醫療公司工作,現於法國 Dataiku 數據庫人工智慧日常應用公司服務,擔任 Senior Solution Data Scientist。


訪談日:2022年8月18日


AI浪潮 醫師x工程師

 如今資訊發達的社會,若能擁有多種技能,將比他人覓得更多先機,而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的傅力恆,就是走在 AI 浪潮的尖端精英。

 人們在社會上擁有不只一種身分,「斜槓」的現象變得隨處可見。2023 年的現在,許多人都在討論著 AI 和程式語言編碼等議題,無論是既有的,或是新開創的,這些技術早已開始和科學界、產業界結合,而醫學領域當然也不例外。傅力恆在校時開始接觸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以及其在醫學上的應用,而決定透過網路的課程,自學程式設計。

 從醫學系畢業以後,傅力恆因緣際會認識了永齡健康基金會的會長尹彙文醫師,而得到擔任醫師研究員的機會,進行一些醫療質性研究。在醫院研究中心參與設計程式、資訊技術及人工智能的研究課題過程中,傅力恆發現,生物醫學資訊學在未來將有非常巨大的發展性,而且需要很多具備醫療背景的人員加入,將生物醫學資訊學作為基礎建設來構築。擁有醫師資格的傅力恆,同時具備了醫學的背景與資訊工程的技能,激發他想要往這個領域發展的動力。


放在適合的位置 聽從內心渴望

 進入永齡健康基金會服務一年之後,傅力恆離開了醫師研究員的工作,回到臨床接受一年 PGY的訓練,開始為日後朝生醫資訊學的路發展做準備。在醫院接受臨床服務與訓練時,傅力恆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醫院的工作環境、氣氛。

 他回憶,自就讀醫學系以來,覺得臺灣醫院的職場環境很容易有一股令人壓抑的氛圍,如果想達到醫院的老師們這麼優秀的表現,必須要非常拚命工作,再加上點幸運,才有可能追得上他們的背影。七年的醫學生階段,乃至於接受住院醫師訓練的時期,他所遇到的師長或學長姐們,鮮少有對臺灣醫界的展望抱持正面態度的人。在這樣的職場負面情緒影響下,讓他不斷思考自己是否適合從醫這一條路?

 其實在醫院實習的階段,傅力恆也遇過對工作抱著熱情洋溢態度的老師與前輩,擔憂自己未來將帶著不快樂的心情在醫院工作一輩子的想法,始終讓他猶豫不決。於是,當他碰巧遇到了申請出國的機緣,加上從小又有一個想要出國看看的夢想,便申請了美國的生醫資訊相關的碩士學程,爾後收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最終他選擇讀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資訊學系。

在那裡,傅力恆不僅很快地適應了當地的學術環境,也遇到了一位很棒的指導老師,加上聰穎的資質,讓他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以第一作者發表兩篇論文於知名研究期刊。


多專長人才 創造更多可能性

 取得碩士學位以後,傅力恆留在美國紐約,於一間新創公司擔任生醫資訊學家。因為傅力恆具備編寫程式的資訊工程基礎,可以做到機器學習,也能和其他擁有數學等不同背景的工程師合作,創造出許多不同的機器學習模型。而且,他的專長優勢,在於能夠運用自身的臨床經驗與判斷力,去解讀資料庫、建構受試者族群 (Cohort Selection, Clinical Phenotype),也針對工程師同事們所建構的程式、模型進行判讀,確認其合理性及適用性,使其能實際應用於臨床,加上自己同為醫師,能夠與第一線的臨床執業醫師直接溝通、交流信息,再回饋給自己的工程師團隊。像這樣跨足不同領域的角色,擔任跨團隊溝通橋樑的角度來看,傅力恆這樣身兼多專長的人才就顯得非常重要。

 對於生醫資訊學領域來說,團隊裡需要有許多不同專業的人才,朝向同一個工作目標的不同層面。較廣為人知的發明,例如 2014 年巴西奧運的開場,一名癱瘓的少年身穿機械裝置,透過身上的AI 生醫信號處理器,解讀大腦發出的腦波指令,讓他得以感受並踢出地上的足球,其背後的研究團隊,即需要臨床醫師、電腦工程師、神經科學家等多名擁有高度專業的人共同研發。傅力恆說,生醫資訊學是一個綜合的學門,不論是學術界或是產業界,都是如此,各方的「人馬」齊聚一堂,相互協調、各自貢獻自己的長處,而他未來也預計往整合、組織人力的方向發展。


不要害怕人煙稀少的路

 一路走來,從在學時對於未來發展方向的選擇,到出國進修後確定離開本科系的決定,傅力恆並不後悔。當所處的環境不適合自身的發展,他便決定離開多數同儕所走的既有道路,一圓兒時夢想,出國進修並嘗試轉換領域;在碩士班生涯,他有幸認識很棒的指導教授,不僅培養扎實的研究功力,也獲得優異的學術發表成果。這些年來,傅力恆得到很重要的一個心得:「要能勇敢走出舒適圈,才能把握更多機會。」雖然他的同屆同學之中,僅有他一人從事生醫資訊學方面的工作,但這並不會阻礙他大步前行,只要勇於嘗試,不害怕人煙稀少的道路,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參考資料:

1.   Andrew Clark. (2016, November 14).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The future is now. Cell Mentor. https://crosstalk.cell.com/blog/brain-machine-interfaces-the-future-is-now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傅力恆

 

✨✨✨✨✨✨✨✨✨✨

大膽嘗試 走出不同的人生路

倪宇立 / Raymond James Biotech Equity Research Associate

倪宇立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畢業後分別於臺中榮民總醫院及臺北榮民總醫院,接受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訓練,2015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研究專長為神經科學領域。現為 Raymond James Biotech Equity Research Associate。


訪談日:2022年8月16日


探索科學 也探索自我

高中時期的倪宇立,在校表現亮眼,成績相當優異,他的思緒靈活,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學生。他對二、三類組的科目展現濃厚興趣,舉凡物理、化學、生物相關的主題,廣泛吸收知識。

自學生時代起,倪宇立深知提前規劃的重要性,因而養成凡事多請教、多思考的習慣,如同牛頓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其他人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由此獲得許多他人的經驗回饋。在生涯探索的道路上,倪宇立的目光,偶然被報紙上一位醫學生要出國攻讀博士學位的新聞給吸引,這位醫學生正是就讀陽明醫學系第一屆「醫師科學家學程」的蔡鳴鋒學長,「醫師科學家」一詞勾起了他的好奇。

「醫師科學家學程」的理念,是鼓勵醫學生選修基礎科學課程、接觸不同研究領域的實驗室,培養多元專業素養。倪宇立回憶道,當時碰巧遇到生理所的陳政育老師及藥理所的黃自強老師回來開課,而隨著課程內容的進展,他逐漸發掘了對於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並且也想試著動手,做出很棒的研究成果。此外,陳政育老師及黃自強老師,都擁有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博士學位,種種原因都讓他對於出國留學,心生了極大的嚮往。因此,倪宇立趁著在學期間的暑假,到陳政育老師實驗室學習,開始累積實驗室經驗與研究成果。

在完成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的訓練後,他同時申請並錄取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及加州理工學院,最後他選擇了理工背景較強的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班,往神經科學的領域前進。


獨特視角 勇於嘗試

離開原來的專業,進入新的領域重新開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術研究的體系和醫院的臨床工作有很多不同之處,倪宇立說:「臨床醫師的訓練中,醫學生需要大量、精確地記憶教科書上的內容,並於臨床上應用專業醫學知識與技術;而作為學術研究者,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心力在實驗的某一項假設上,而且並非每一次都能得到好的成果。」這對他來說,是截然不同的感受。這樣自由度高、具有挑戰性的環境,沒有阻止倪宇立想要嘗試的決心,反倒促成了一些新想法的產生。

不同於典型的學術研究者,相較長時間埋首於實驗桌上,倪宇立更喜歡發想新點子,也時常能注意到多數人不常注意到的事;不管是查閱資料時,或是獲得實驗結果時,他總會思考或推理許多可能性。在博士的訓練中,需要查閱大量文獻資料,並且從各個面向,來評估前人的研究內容是否可信,以及對於自己的實驗設計是否適用、是否可行,而倪宇立偶然注意到,這樣的評估模式,恰巧類似於創業投資的評估做法。透過了解專業知識、掌握產業背景,於投資案中選擇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或企劃,和學術研究訓練相似的挑戰性,讓倪宇立決定以後要往創業投資的道路發展,甚至是成立神經科學領域的創投公司。

行有餘力 回饋故鄉

除了對於追求創新知識的熱忱,倪宇立還很喜歡教學,他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校內的課堂助教。倪宇立說,他蠻欣賞他們實驗室「老闆」的做法,平常開設研究所課程時,總是喜歡開一些自己有點熟,但仍在創新中的領域,教授可以和學生們一起討論、學習,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當被問到未來是否會考慮回到母校?倪宇立說,若能將國外教授開課的做法帶回國內,將會是一件很棒的事;將來,累積一定的學術發表量能後,如果有機會,他非常樂意與母校神經領域的研究所洽談教職;或者他未來轉換到產業界創投領域後,也很樂意與母校國立陽明有合作機會。即便不再身處國內醫界的臨床前線,倪宇立同樣在學術界持續耕耘,運用自身的醫師背景,與神經科學領域結合,同時也能作為臺灣學界、醫界對國外的溝通橋梁。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知名臺灣學者洪蘭曾經說過:「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不管是什麼樣的路途,只要好好走,便不會白費,一切最後都會成為自己的養分。」這樣的一段話,放在倪宇立的身上,再適合不過。

經歷了多年的臨床訓練,他具備了專業醫師背景;從一位擁有臨床執業能力的醫師,轉換領域進入學術研究圈,取得神經科學博士學位,他具備了博士級研究者的閱歷及能力。即便最後沒有做醫生,過去的努力也不見得化為烏有,目前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他,若之後決定要踏入在臺灣少見的創業投資行業,過去的所有經驗、知識,在此時都派上了用場。

成為一位合格的醫師的路上,需時十餘載,對於人的一生來說,是超過十分之一的長度。然而,當多數同儕留在原本的本業裡,開始收成自己耕耘多年的成果時,倪宇立做出了與大多數的人不同的選擇,這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也需要一定的勇氣。倪宇立自「醫師科學家學程」畢業以後,踏出了醫院裡熟悉的環境,到了國外的學術環境,除了探索科學,他也探索屬於自己的嶄新道路。

 

參考資料:

1.https://sites.google.com/ms.mingdao.edu.tw/mdhs50/50個明道人的故事/method/m-14-15

2.https://www.taiwaniacapital.com/venture-capital,vc,創業投資是什麼?/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洪鈺昕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倪宇立


✨✨✨✨✨✨✨✨✨✨

醫學與研究的碰撞:積極行動,開創嶄新未來

吳郡綾∕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學程學生

吳郡綾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 111 級畢業,2022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至美國馬里蘭州攻讀碩士學位,現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公共衛生碩士學程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 的學生。


訪談日:202339


與公共衛生的邂逅 找尋全新自我

 吳郡綾是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第一屆新制公費生,與其他畢業醫學生不同的地方在於,她選擇在畢業後暫時放下醫師白袍,赴美國追逐夢想。

 好的課程往往能成為一盞明燈,為學生照亮嶄新的道路,吳郡綾與醫療經濟學的相遇或許就是如此。大三時,吳郡綾因醫療經濟學課程的緣故,開始思考攻讀公共衛生碩士的可能性;然而,由於醫學系課程繁重,她只能將這些想法拋諸腦後。直到大四國考結束以後,醫療經濟學在她心中種下的種子悄然萌芽。與當時的授課老師蒲正筠教授討論過後,她決定先完成醫學系的課業,再出國攻讀碩士學位,並抽空於累積公衛研究經驗;同時也馬不停蹄地申請獎學金、考取英文證照,進行出國留學的事前準備。

 回憶起出國前的準備過程,吳郡綾感謝一路上得到許多人的幫助:蒲正筠教授分享過往學長姊的經驗;導師陳明德教授幫忙撰寫推薦信;公費生的負責人嚴錦城教授引介認識的醫學系學長姊談論相關經歷,除此之外,她也在網路上尋找、詢問有留學經歷的學長姊們,這些經驗的傳承使她獲益良多。

 在學程的選擇上,吳郡綾決定攻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的公共衛生碩士學程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她坦言,之所以會選擇這個學程,是因為自己對臨床醫師生涯的期許。相較其他學程,MPH 最大的特色在其應用性以及彈性,可以自由探索公共衛生的不同領域,並學習研究方法,將研究技能帶到醫師的崗位上,解決遇到的問題。

 「在自己的國家當醫生會帶給我更多親切感也更能感受到工作的意義。」被問及是否要回國服務時,吳郡綾這麼回答。除了自身是公費生外,她也希望能回到臺灣服務,因為面對的病人族群相對熟悉,也期許自己能夠返鄉為臺灣人民盡一份心力。


困難的阻擋與適應

 看似順風順水的吳郡綾,實則在出國留學的過程中遭遇不少阻礙。抵達美國後,吳郡綾首先需要面對類組選擇的問題,由於不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研究方向,她一開始對此十分迷茫。但在導師的點醒下,她將「Networking」一詞記在心底,開始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流、互動,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探索自己感興趣的層面。因為對相關研究技能感興趣,她最終選擇健康政策類組。決定類組之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便是媒合論文指導教授。沒有攜帶研究題目前往霍普金斯大學的吳郡綾吃了許多研究室的閉門羹,教授們都希望學生能自行發掘研究主題;即便如此,她仍積極與各實驗室面談,直到與現在的指導教授相遇。在指導教授的循循善誘下,吳郡綾很快地選定畢業論文的主題。

 吳郡綾很滿意現在攻讀的學程,但她也提到,若能重新選擇,希望能更早開始探索自己想要的事物。如此一來,就能針對自己的興趣,把握最適合的資源及機會。

 留學期間的生活也讓吳郡綾受到強烈震撼。由於學程內的同學都來自不同背景,她認為在美國學校的合作模式與臺灣有極大的不同:「我們可能覺得別人的能力不足,但每個人看事情的觀點不一樣,別人的優勢是需要我們去發現的。」就像她所說,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當我們認為一個人的能力不及自己時,不如思考:他的優勢在哪?可以怎麼應用?她也將同樣的想法應用在自己身上,吳郡綾在日常溝通遇到語言障礙時,也不會氣餒,反而積極參與話題,發揮自己的長處,用行動克服障礙。

 積極的態度與不放棄的決心,是吳郡綾的長處,也是她的處世之道。

醫學系的課程改革與醫師科研人才的培育

 針對醫師科研人才的培育,吳郡綾提出了關鍵性的問題:雖然陽明校內的研究機會很多,但學生們對研究領域缺乏探索,不了解研究內涵的同時,對「科學研究」一詞也備感陌生。

 「醫師執照並非窄門,若能讓後段的學生得到更好的訓練會更好。」對於醫學系的課程問題,吳郡綾認為現行的課程對學生太過苛刻,時數極長的訓練僅為前段的學生帶來好處,而無法顧及後段的同學。然而,醫師執照並非一道跨不過的坎,只要接受足量的訓練,人人都可以披上白袍,成為醫師。因此,她也就這項議題提出解決辦法:首先,應該增設基本課程介紹研究的概念、架構,讓學生了解醫師與研究並不是風馬牛不相及;再者,她希望系上重新規劃大三、大四的課程內容,教授們不應傳授過於瑣碎的知識,而是教導學生們關鍵性的基本學科知識。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吳郡綾的行動總是來得比說話快,大五的時候,她與兩位同學號召 111 級醫學生參與問卷調查,並在分析過後交付系主任,內容詳實地呈現醫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背負的壓力。而透過這份分析資料,系上也開始重視課程內容的安排,並進行全面改革,希望能改善醫學生們的學習環境。


研究與醫學 開闢斜槓的空間

 由於尚未成為臨床醫師,吳郡綾覺得自己還不屬於醫師科學家的一員,在她的心目中,醫師科學家應該在臨床治療中找尋問題,並運用學習到的研究技巧來找到答案。

 她也鼓勵未來的學弟妹們,無論如何,都能將「醫師科學家」視作一種職業選擇,醫學與研究的距離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遙遠,也並非是書卷獎、學霸的專利,健康產業涵蓋甚廣,人人都能在其中尋找最能一展長才的角色。出國之後,吳郡綾也發現,在國外有許多人在擔任臨床醫師的同時,也會進行研究、擔任商業顧問,或是投身醫療體系的改革,看了這些人的經歷,她才知道未來不是單行道,每一個抉擇都會帶領自己走向不同的人生。吳郡綾的選擇,也為她帶來無限的可能。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鐘彥丞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謝曉悅

審閱:吳郡綾


✨✨✨✨✨✨✨✨✨✨

認識自己,走出獨特的心路

李賦萱/美國史丹佛醫療中心小兒科住院醫師

李賦萱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 107 級畢業。2018 年獲榮陽卓越醫師人才培育計畫補助,畢業後至美國哈佛大學 (Harvard T.H. Chan School) 攻讀健康管理碩士學程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Health Management Concentration)。取得碩士學位後,回國於臺北榮民總醫院進行一年不分科住院醫師訓練。現為美國史丹佛醫療中心小兒科住院醫師。


訪談日:20233月27


出國攻讀碩士契機 接觸一個新領域

不同於其他人,李賦萱於醫學系畢業後,並沒有馬上投入臨床工作,相反的, 她選擇申請出國念書。每個人出國進修的動機不一,可能為了評升等、教職,替自己履歷加分,李賦萱的想法跟別人不同。李賦萱說:「醫師生涯很長,把握機會看看不同醫療體系、更全面的了解健康衛生研究和政策的時候,更可以刻畫對未來的想像、和自己想成為怎麼樣的醫師。」她為自己按下暫停鍵,到不同的文化環境,體驗生活。

李賦萱分享道,在學期間的她並沒有很喜歡研究,也只有短暫的實驗室經驗。多數人出國是學習統計及研究方法學、做研究,而她則是選擇健康管理學程。這個學程的內容需要實習,不需做研究、寫論文。為什麼選擇健康管理學程呢?主要是因為家裡創立的協會(註一)。

她有一個小八歲的弟弟,患有發展遲緩、癲癇和癌症,家人們經歷漫長且辛苦的早期療育,弟弟除了在生理上需接受痛苦的治療,在社會行為方面也承受與人互動的壓力。因此協會起初成立舉辦了許多假日活動,讓身心障礙的小朋友在週末時能有活動參與。耕耘了七、八年,李賦萱想: 「要如何組織管理?如何擴張協會,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這一年的出國經歷除了讓李賦萱擴展眼界,看到不一樣的領域,也讓她覺得比起發表期刊論文,自己對於藉由科技做出更好的產品,或是優化醫療流程和服務這類的醫療新創產業,更有興趣。

回國後,她將在健康管理學程中所學的組織管理、財務管理、經營學等相關知識,應用於協會運作管理上。在活動方面,除了孩童的週末活動,更加入了療育親子活動、家長講座和支持團體;在資金方面,也有更多的募款方式,籌措資金,協助轉介更多醫療資源、社會資源給需要的家庭;服務模式也從被動提供來諮詢的家庭,到主動走入偏遠地區進行家訪。


更確定往臨床之路發展

關於取得碩士學位後的未來規劃,李賦萱坦承:「我一定還是會走臨床!」她認為醫療新創的重點在於:需要知道病患實際的問題在哪裡?從事醫療臨床服務,才是最能在第一線知道「哪一些是需要被解決、重要的問題」。

她分享自己的先生就讀電機領域,對生醫方面很有興趣,製作乳癌幹細胞進行分析,目的希望能藉由抽血及早發現乳癌,但由於沒有醫學背景和臨床經驗,並不清楚什麼是重要的研究核心問題,最後失敗收場。

除了協助自家的協會外,李賦萱也參與其他非營利組織的志工活動。她坦言自己喜歡小孩、喜歡與人相處互動。對她來說,看病助人的過程是快樂的,看到小朋友和家長的笑容能讓她獲得成就感。


每一段經歷都是未來的積累

在出國學習健康管理學程的她,接觸到了不僅僅是醫療相關,甚至額外修了商學院、政府學院的課程,觸及不同知識層面。她認為自己不像其他人一樣有明確目標,比較傾向修課開闊眼界,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而培養出許多能力。

後來在準備申請美國住院醫師的時候,李賦萱也運用公共衛生碩士時學習的統計分析、衛生政策,寫了數篇論文,包含〈Association between Exposure to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s and Risk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xposure-Response Meta-Analysis〉(註二),〈A Testing and Quarantine Algorithm for Individual International Travelers Using Published Data on WHO-Approved Vaccines and Bayes' Theorem〉(註三),〈Multisite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Within the Project ECHO Diabetes Remote Network〉(註四)等。因為有公衛研究的背景,李賦萱又獲得更多機會參與跨領域的研究、持續累積更多元的能力。

因為協助家裡的協會萌生出國念書的念頭,碩士班時多方學習,累積對做研究無所畏懼的實力,到擔任史丹佛研究員期間,同時準備美國住院醫師申請資格,為了要考過兩階段美國醫師國考、做研究、完成實習。這期間付出常人無法想像的努力,但李賦萱一直很謙虛地說自己一路上很幸運,輕描淡寫說過去的歷程。其實她如今能有這些成就,都是靠她每一步的付出累積而成。


了解自己喜歡什麼 及早做職涯規劃

李賦萱提到自己當初出國前,對於未來的職涯規劃並沒有那麼明確,因此獲得的東西可能相較於目標明確的人少,比較像是開闊眼界。不過她認為,這一年的出國學習也對她的人生有很大的改變,並不後悔。

當初她之所以會去哈佛攻讀碩士班是因為社團學姊的分享。她相當羨慕現在醫學生有許多選擇,像是「醫師科學家組」、「醫師工程師組」。她認為如何讓系上學長姐職涯方面的經驗分享和指引,變成系統化、容易觸及的資源,提供學弟妹們更清楚未來有哪些不一樣的選擇。

如果早點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得到更多的資源,對於職涯發展上會更有幫助。因此,她建議學弟妹們:多了解未來各方面領域發展的可能性,及早找出自己有興趣、適合自己的方向,才知道自己要做哪些準備、往哪個方向努力。畢竟出國念書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持續往夢想的道路上前行

對於未來的規劃,李賦萱有很多想完成的事情,她期許自己能在三年內完成兒科住院醫師訓練。除了貢獻所學於家中的協會,使其持續發揚光大外,對於全球健康深感興趣的她,也希望能發展一些醫療裝置運用於資源較為缺乏的地方,讓當地的居民接受更好的醫療照護。

這一年的出國學習經驗,讓她對於未來走臨床服務之路,更加明確。相較於談論出國念書前的不確定動機,李賦萱在訪談中提到對於未來的職涯規劃和目標時,她的回答透露出更多的堅定和自信。

註一:社團法人宜蘭縣安安慢飛天使家庭關懷協會(https://www.ananangel.org.tw/)

註二:Lin, Cheng-Kuan, Yuan-Ting Chang, Fu-Shiuan Lee, Szu-Ta Chen, and David Christiani. "Association between exposure to ambient particulate matters and risk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xposure-response meta-analysi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16, no. 6 (2021): 063003. https://doi.org/10.1088/1748-9326/abfcf7

註三:Lee, FuShiuan Whitney, Jamie Wang, and C. Jason Wang. "A Testing and Quarantine Algorithm for Individual International Travelers Using Published Data on WHO-Approved Vaccines and Bayes’ Theorem." Vaccines 10, no. 6 (2022): 902. https://doi.org/10.3390%2Fvaccines10060902

註四:Wang, C. Jason, Eugene M. Lewit, Catherine L. Clark, Fu-Shiuan Whitney Lee, David M. Maahs, Michael James Haller, Ananta Addala et al. "Multisite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Within the Project ECHO Diabetes Remote Network." The Joint Commission Journal on Quality and Patient Safety (2023). https://doi.org/10.1016/j.jcjq.2023.08.001


按:李賦萱因計畫至美國行醫,已於2020年歸還全額獎學金

 

訪談者︰劉盈丹、李佳穎

撰稿者︰陳韡甄

校稿及潤稿︰李佳穎

審閱:李賦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