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髓蛙x1 ✔ 解剖剪x1
✔ 解剖盤x1 ✔ 鑷子x1
✔乳膠手套x2組 ✔ 解剖針x1
☄脊髓蛙:我們使用鄰近菜市場之無頭虎皮蛙。
實驗步驟
1.將解剖盤放置於桌面上,並套上乳膠手套。
2.將脊髓蛙用單手將其握住,使其無法掙脫。另一手拿起解剖針,用力並扎實的刺進青蛙的脊髓裡,直至脊髓蛙無法行動為止。
☄須留意握住的時候要施力於實驗體,即使其沒有頭部,但仍然會抵抗,其可能原因在 反射實驗-延伸問題 中會提到。
3.將毫無反應的脊髓蛙放置於解剖盤內,使其肚皮朝上。
4.使用解剖剪,先將青蛙的肚皮一刀剪開,再逐步剪開四肢的皮膚。
5.修剪青蛙的皮膚後,再依序剪開薄膜。
☄ 注意!小心刺穿薄膜,不要戳到任何器官。
6.觀察青蛙之器官與組織,依肝臟、脂肪體、心臟、肺、膽囊、胃、消化道、小腸、大腸、脾臟和腎臟的順序,觀察並拍照紀錄。
☄其中每觀察完一項,用解剖剪和鑷子將器官摘除至另一解剖盤上,仔細觀察其形狀並辨認。
7.將實驗觀察結果,統整紀錄。上網查詢科學網站或尋找書籍,整理出青蛙的器官功能。
青蛙器官功能與位置介紹
顏色:赤褐色
形狀:葉狀
功能:為消化腺,可分泌膽汁,具解毒 功能。
顏色:紅色
形狀:拳狀
功能:為血液循環隻幫浦,二心房一心室。
顏色:紅色
形狀:中空囊狀
功能:為呼吸器官(無肺泡)。
顏色:深墨綠色
形狀:黑豆狀
功能:有儲存膽汁之功能。
顏色:白色
形狀:袋狀
功能:為消化器官,有儲存食物和消化蛋白質功能。
顏色:淡黃色
形狀:管狀
功能:消化器官,負責吸收營養物質,分成十二指腸和迴腸兩部分。
☄十二指腸為圖片之紅色部分
迴腸為圖片之綠色部分
顏色:淡黃色
形狀:管狀
功能:消化器官,負責吸收營養物質。
☄大腸為圖片之藍色部分
顏色:深紅色
形狀:袋狀
功能:儲存血液,與血液循環有關。
☄脾臟為圖片之橘色部分
顏色:皮膚色
形狀:囊狀
功能:青蛙排尿、排糞及產卵的出口。
☄泄殖腔為圖片之紫色部分
顏色:淡紅色
形狀:扁長帶狀
功能:為消化腺及內分泌腺,可分泌胰液及胰島素。
☄脾臟為圖片之黃色部分
顏色:赤色
形狀:長橢圓形
功能:為排泄器官,維持正常血液成分。
顏色:黃色
形狀:指狀
功能:儲存脂肪,位在生殖腺附近,供蛙冬眠過冬之用。
實驗影片
一.解剖過程中不小心將青蛙三片肝臟中間的膽囊剪破,因此我們又準備了另一隻來重新拿取牠的膽囊。
二.青蛙膽囊和脾臟外型顏色很相像,我們時常搞錯兩者。
我們做完解剖實驗後發現青蛙中有些器官跟人類器官的形狀很類似,也基本認識了青蛙基本器官的功能及位置所在,過程中發現牠的胃莫名腫大,推測是脹氣所致,原來青蛙也會脹氣,真是一項實驗外的小驚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