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助兒童認識自我,適應環境,使其自我成就而達群性發展。
二、結合家庭學校及社會力量,持續辦理各項輔導工作,以減少兒童問題行為、建立正確人生觀,造就健全之國民增益社會
祥和。
一、規劃並鼓勵教師參與輔導知能研習活動,以提昇初級預防之輔導功能。
二、推動個案認輔制度,經由個別、小團體、班級輔導方式,協助弱勢兒童。
三、辦理多元親職教育活動,加強親師合作,以增進家長對學校教育之認識,並溝通親子教養觀念及方法,認識九年一貫教
育之內涵。
四、推動兒童自我保護、性侵害防治、家庭暴力防治及性別平等教育,以發展健康的人我關係。
五、落實輔導活動教學,進行生活、學習、休閒輔導。
六、加強身心障礙教育,尊重人權,接納及協助特殊學生;落實回歸主流,達到零拒絕安置目標。
七、建立及推廣輔導網路,運用社會資源,協助校務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