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國民教育輔導團


國小健康與體育領域


輔導小組


 

👉🏻健康與體育領域主要在於培養具備健康生活與終身運動知識、能力與態度   的健全國民,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成就每一個孩子」的願景架構下,包含了下列三項重要內涵: 

👉🏻一、以學生為主體及全人健康之教育方針,結合生活情境的整合性學習,確保人人參與身體活動。

👉🏻二、運用生活技能以探究與解決問題,發展適合其年齡應有的健康與體育認知、情意、技能與行為,讓學生身心潛能得以適性開展,成為終身學習者。

👉🏻三、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培養日常生活中之各種身體活動能力並具國際觀、欣賞能力等運動文化素養,以鍛鍊身心,培養競爭力。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在「自發」、「互動」與「共好」三個層面有不同的學習重點與實踐方式。在「自發」層面,以學生為主體,教導學生覺知各種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健康賦權」與「運動參與」的歷程,培養個人實踐健康生活與終身運動的習慣,並以正向與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互動」層面是強調個人、群體及環境的溝通思辨,培養學生透過健康倡議與體育活動的歷程,有效與他人互動,達到健康安適與運動遊憩的目的。「共好」層面是以行動力進行健康宣導,在課程中力行動態生活,參與健康休閒活動,享受運動樂趣,促進生活品質,進而實踐全人健康。

👉🏻有關健康與體育領域素養的培養,為因應學生身心發展成熟度,採三個教育階段進行漸進式的層次安排。在國民小學教育階段為奠定學生各項健康與體育領域素養基礎的重要階段,透過適當的身體活動以促進運動益處之感知及身體成長;國民中學教育階段是學生身心、自我概念與人際面臨轉變階段,需提升各面向的相關素養;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則應著重提供學生學習銜接、身心發展、生涯準備與定向所需具備之素養,透過邏輯的思考與規劃,以構築各面向均衡發展的健康新國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國民小學、國民中學與高級中等學校的學習連貫統整,注重學生的生命主體性、核心素養培養及身心健全發展,讓潛能得以開展、品德得以涵養,不單是在課程改革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更在新世紀的國家整體競爭力中,擔負起教育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