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中學興學肇始於1969年。前身為武訓中學,1968年由汪廣平與王福來兩位先生接辦,另組董事會,由汪廣平先生擔任校長,王福來先生擔任董事長。
王福來先生,民國十五年七月廿日出生於台灣省彰化縣,世代務農,家境清寒,自幼刻苦耐勞,從事建築工程,卅九歲即在建築界享有盛名。尤對教育事業更為熱心,曾協助私立學校僑光商專、樹德工專、勤益工專等之創校工程,以及台中省立一中、二中、市立一中、新民商工、台中商專、黎明國中、忠孝國小等之校舍更新、修建工程等,出錢出力,非常人所能及,故有「教育建築家」之美譽。
適於民國五十八年私立武訓中學經營困頓,無以為繼,遂起而會同汪廣平校長改組武訓,創建明道中學。就事而論,收拾武訓殘局,再起之望不多。但王董事長深信汪校長辦學嚴謹,事在人為,且因其多年來雖在各校興工,多屬依人作嫁,面對武訓,決心發揮自創私校之志。乃與汪創辦人重組董事會,由福來先生擔任董事長,並為闡明聖學、薪傳道統,經董事會決議更改校名為「明道中學」。不到幾年,明道中學辦學口碑即異軍突起,校務蒸蒸日上,深得朝野讚譽。
王福來先生,連任九屆董事長,領導有方,與汪校長同心協力,密切支援校務發展,尤對本校建築工程,更是全心投入,每項工程皆親自監督、迅速確實,如期完工。原有簡陋校舍逐年擴建翻新,完成有拾餘棟五層教學大樓,巍峨的校門矗立於中台灣,令人稱奇。
王董事長繼承先父信仰基督,充滿博愛、濟世行善,永不後人。民國八十四年發起創立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擔任董事長,奉獻心力與財力,關懷獨居老人,推展社會公益,不遺餘力。惜天不假年,積勞成疾,終至引發腦疾,入大里仁愛醫院受到細心診治。然病情轉劇,於四月二日晨安然蒙主恩召,榮歸天國。所幸王董事長子女皆成才,且志同道合朋友眾多,對其興學淑世之理想了解甚深,承接其使命與責任,使中學校務持續穩健發展、進步。
此外,王董事長當年還有一樁心願未了,就是想在校內增設小學部,但礙於當時政府法令與校地不足等原因,此夢想一直未能完成。直到他辭世後,由其晚輩於民國九十二年與普霖斯頓幼稚園合作,創立了明道普霖斯頓小學,才了其遺願。
汪廣平先生字鐵梅,河北省遵化縣人,民國十年三月廿四日出生,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地學系畢業。曾任遵化縣黨部書記長、河北省議員等公職。民國卅八年任國立河北第一臨時中學校長,當時年僅廿八歲,臨危授命,堅強無畏的意志,率領收容離散孤雛四百餘師生,千山萬水跋涉於戰火之中,由河北而河南,經衡陽而廣州至海南島,輾轉來到台灣。當時教育部長程天放博士,立即召見嘉勉,並援以接待來台教授之禮遇,任命為教育部編審,尋調台中市府督學。民國四十年派任台中市立一中校長,後因學校改制,於民國五十七年自請公職退休,執教於私立大學。
民國五十八年五月,汪校長會同建築業名人王福來先生,共同出資接辦僅有三百餘學生,招不到新生之「私立武訓中學」,遂即重組董事會,由廣平先生出任校長,並為闡明聖學薪傳道統,於同年九月經董事會決議更改校名為「明道中學」。
汪校長獻身教育多年,辦學經驗豐富、志節高超、擇善固執、義無反顧,毅然承接武訓之殘局,人皆以為冒險,恐難奏功,而先生不屈不撓、有擔當有魄力之精神,雖在蓽路藍縷,披荊斬棘,艱辛倍嘗之中,能以決心建立信心,全面革新,力挽狂瀾,始克振哀起敝、重獲生機。
明道在汪校長精心擘劃之下,歷十餘年之努力,校務蒸蒸日上,無論在教學與設備、師資與行政大力改革,尤其在校舍建築,由原來的平房全部翻新為五層大樓。並自購校車在中部各縣市設有交通網路,便於通學。各地學生源源而來,全校學生已達二百班一萬餘人。於是「明道中學」校譽日隆,新聞媒體爭相報導,令人刮目相看,海內外學者師生,紛紛來校參觀,且人視為教育奇蹟。並予汪校長以「教育怪傑」之封號,實乃汪校長辦學之決心與信心奏功也。
汪校長之高瞻遠矚,當年在開創明道之困境中,首開高中模範班,不惜借貸負債,投以巨額獎學金鼓勵學生向學,敦聘優良師資,改進教學方法,特撰「我們的想法與做法」,因此升學率逐年提昇,考取國立大學人數年增,人人以考取明道為榮。
明道除以高中、初中為基礎之下,更為響應國家經濟建設工業升級,又增設或調整職業類科班。汪校長更特別重視資訊教育之推廣,早在民國六十六年之初,即已購置王安電腦,成立電腦中心,開創中等學校有電腦教學之先聲。
民國七十三年九月廿八日汪校長以辦學認真,省教育廳推薦列入杏壇芬芳錄(第六輯)。民國七十六年六月推動電腦補助教學具有特殊貢獻被選拔為有功人員。由於辦理職業教育技能檢定推行社會教育成績優異,於民國八十年十二月獲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頒贈木鐸獎乙座。
汪校長除注重科學教育外,更對民族精神與優良傳統文化之提振,不遺餘力,如明道校歌之聖哲明訓、弘道館之道統文化、國學講壇之化雨春風、明道文藝之英才創作、現代文學館之青年作家新風格,在在顯示人文素養之豐厚,形成本校一大特色。
汪校長於民國八十三年以七三高齡功成身退,並將全部退休金參佰伍拾萬元,捐作本校國中部師生獎學金,以其培元固本,永續優良學風。
1998 年,在政府鼓勵私人創辦大學的政策下,他意識到, 生命的另一個挑戰來臨了,接近八十高齡的他,再次壯志興懷,一本守護教育的初心,在「打通臺灣教育的血輪, 求一個孩子升學的通達無礙,圖一個老園丁的圓滿自在」 的心心念念下,鼓勵長子及幾位事業家學生, 共同捐資艱辛開辦明道管理學院及其升格後的明道大學。來自遙遠中國北方的老校長,在臺灣最原鄉的彰化濁水溪河谷上,再次創建水綠繽紛的人文校園,傳承交棒並開枝展葉,至此,老校長完整的「明道學園」理想,圓滿了。
從大風大浪中走過來的老校長,一生豁達,中學退休後, 他看待往日一手操持的校務,有更高的視野,真正放手, 不再過問。有機會出席學校慶典,他總是開心地參與,靜聽同仁們分享,這種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生態度,留給後輩 的是更多的身教與無言的教誨。
他老人家從不麻煩別人、鮮少抱怨,即便到了 90 高齡,生 活起居自在自得,對隨身照顧他的人很貼心,不管是偶爾的微恙或是定期的健康檢查,連醫生都盛讚他是配合度最高的老菩薩,這是他一生為人著想,又能隨遇而安的寫照。
汪廣平老校長,走過一世紀的教育人生,圓滿他在人間的志業與信念,於 2021年8月22日安詳辭世,百年人生,畫下圓滿句點。 2022年疫情漸緩,學校為老校長於8月20日在明倫堂舉行追思會,邀請老校長的門生故舊、親朋摯友在樂音與影像交融的記憶中,一同緬懷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