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是一首由日本作曲家濵口大弥所創作的打擊樂重奏曲。
彩雲是一部使用日本音階創造出多種變化的作品,藉由鍵盤音階的堆疊呈現出雲霧繚繞的畫面感。
福爾摩沙-詞音譯自拉丁文及葡萄牙文的Formosa」,均為「美麗」之意。用音樂稱頌台灣,用音樂讚揚美麗的寶島。
以輕快、幽默的方式演奏台灣民謠,由17班各部的首席們及樂器素養班的同學共同演出,把台灣傳統鄉間小調夾雜著逗趣、歡笑的特質,運用拉西方弦類樂器將台灣傳統民謠完美詮釋。不僅代表著台灣文化傅承,更是樂器素養班精神的延續。
由中國傳統樂器的演奏將日出時充滿生機的畫面呈現出來,將欣賞日出的喜悅心情藉由樂曲傳遞給聽眾。「日出」,以「娜伊奴哇」的呼喚為動機,表現等待日出時內心的期待與興奮,而山林間的雲霧穿梭,透露出些微緊張的氛圍。終於等到日出的時刻,山頭突然射出一線光點,霎時間大地一片黑暗,金色的光芒緩緩從山頭的背面迸出,此景絢爛卻又不能逼視。瞇著眼看著旭日升上了山頭,陽光撒落大地,照亮了一片生機,此時心中充滿了欣賞到日出的興奮與喜悅。
為人熟悉的民歌《茉莉花》原起源於明代,表達了反貪之意。《茉莉花》原中國東方民謠樂曲,在本次樂器素養班的表演中,將西洋樂器如弦樂、管樂等融入其中,碰撞出了不一樣的火花。
藉由演奏世界各國具代表性的樂曲,展現出多元文化的交流及世界一家的美好。
這首曲子由挪威作曲家愛德華所作 ,為了紀念十七世紀文豪路德維希200歲的冥誕。是生在+九世紀的葛利格依照霍爾堡身處的巴洛克晚期音樂風格所創作的作品,作曲家會為各種的原因,向先前時代
或者作曲家致敬,運用既有的風格來寫作。本次素樂器素養班的學生們用四個月的時間,將這首樂曲完美復刻,不僅在台中市音樂比賽獲得佳績,也將在此呈現給各位。
為同名電影《崖上的波妞》主題曲。藉由樂器演出將電影背後的含義傳達給觀眾,並透過舞蹈動作令聽眾有身臨其境之感。樂器素養班的演出中不僅僅局限於樂器,更加入了舞台動作呈現給觀眾聽覺及視覺兼具的盛宴。
將迪士尼動畫片中多首經典的曲目合併在一起,形成迪士尼組曲。
内包含著名曲目阿拉丁的friend like me ,獅子王the lion king ,在海底 Underthe Sea,美女與野獸等。在原先樂曲演奏的基礎上加入舞蹈動作,令觀眾沈浸於迪士尼世界的歡樂氛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