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7
Department of Optometry
從小學開始我就有了近視,近視度數也隨著使用3c產品的頻率增加而劇增,因此我不得不配戴眼鏡,這對於喜歡運動的我而言,無疑是個酷刑,每次都要中途調整眼鏡,避免它滑落鼻樑。
到了高中,為了能更方便且美觀,我開始戴起了隱形眼鏡,即使方便了不少,也曾因清潔不當,造成眼角膜發炎。這讓我深刻感受到眼睛保健的重要性,也開始對眼睛保健有了重視。
在學測後填報志願時,面對迷茫和不確定,我偶然查詢到馬偕醫學院視光學系的相關資訊。在家人、老師和朋友的鼓勵下,我決定勇敢地選擇申請這個志願。
馬偕醫學院是全台唯一直屬醫學院下的視光學系,同時也是北部第一所擁有視光學系的大學,這對不喜歡離家太遠的我而言,無疑是很好的選擇。
此外,馬偕醫學院擁有需多專業豐富的學習資源,對於視光的養成也很嚴謹,加上當時面試時老師詳細的介紹科系及校園環境讓我和家人倍感親切詳細,於是在面試結果公布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馬偕醫學院視光學系,現在也如願以償在這漫漫長路探索學習中。
大一時的課程著重於醫學及視光的基礎學科,包括物理學、生物化學、解剖學和生理學等,同時也涵蓋視光學系的基礎專業領域,例如視光概論與視光學。
此外,大一期間系上還會安排至社區服務的機會,像是為長者、學童及幼教服務。無需擔心自己專業不足或無法勝任,因為老師會詳細講解操作方法。雖然使用的儀器相對簡單,但仍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正確的健康宣導和衛教服務。
今年的保健衛教課程更與新成立的醫檢與再生醫學學系合作進行,不僅讓我們深化視光專業知識,還增加了對血糖、血壓檢測等相關內容的了解,促進跨領域的學習,拓展了我們的視野與能力。
大二開始,課程重點轉向專業領域的深入學習與實作訓練,例如隱形眼鏡學與配鏡學等課程。到了大四,學生將分別前往醫療院所和驗光所進行為期16周的實習,將所學知識與技能應用於實際工作中。
課堂上,老師的簡報多以英文為主,考卷題目也大多是英文,因此對於上課提到的專有名詞務必要熟記。雖然老師出的題目通常不會過於刁難,但仍需充分準備。
其中,生物化學和物理的部分,內容多與高三選修範圍或其延伸觀念相似,只要認真準備,通常都能順利應對。然而,大一的解剖學課程需要特別注意,務必要提前複習,否則考前臨時抱佛腳絕對來不及!
此外,馬偕的通識選修課程種類很多,包含宗教信仰、民法、音樂欣賞等。其中,身為馬偕大一新生必修的通識-馬偕講座,每堂課都會請非常多講師來演講,同時也要分組完成一項服務學習,學習如何服務他人貢獻社會,可謂是十分新奇的體驗。
學校開設了許多多元的微學分模組和跨領域課程供大家選修,學校目前有的模組有與語言文化、藝術、高齡長者等。
其中語言文化課程會讓大家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甚至是品嘗當地點心;藝術課程則會帶大家手作許多有趣的文創,像是手機支架、手機掛繩、永生花等等;高齡長者則會讓大家實際走入社區幫長者進行基礎的衛教檢查,也能藉由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
除此之外,系上也有開設三個跨領域學程,分別為視光醫材光學設計應用、視光醫學工程、視光生物醫學。每個所學的東西都不同,也不限制只能選修一個,這有助於我們增加更多相關專業知識,在未來不論是進入隱形眼鏡公司、眼科儀器製作公司,甚至是驗光所時,都能學以致用,發揮所能,成為跨領域的人才。
視光學系 林妤玟
畢業於板橋高級中學 以個人申請管道入學
目前就讀馬偕醫學院視光學系學士班一年級,個性非常慢熱,但熟起來很常人來瘋。非常喜歡運動,總能在球場操場找到我。努力參加很多活動,希望可以變外向一點,平常沒事做,除了運動就是在睡覺,我最喜歡睡覺了。居住在台北市,第一次來到那麼清幽安靜的地方,非常不習慣,但風景真的好漂亮,宿舍也好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