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7
Department of Audiology and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從出生起,嬰兒會不會喝奶、兒童的語言發展、說話結巴,成人因疾病導致的語言、吞嚥、嗓音等問題,都是我們要處理的範圍。我們需要了解各面向的學理知識,學習如何評估問題和如何治療。除了是魔法師,也是幫助大家解決問題的小達人!
進入大學等於踏入一半成年人的道路了,很多能力都是大家默認你必須有的,如果你有更多的特質就是為你增加亮點!
進入馬偕聽語系需要具備的能力其實很多,在這邊列舉幾項:
善於溝通
除了在學校討論報告,還需要和個案溝通、和個案家屬衛教等等。你需要展現出你的專業性,清楚讓個案知道你在做什麼、個案可以做什麼、消除他們的不安和擔憂,善於溝通就是件重要的事情。
報告撰寫
除了在校的各種報告,在做語言治療的時候,需要紀錄個案的狀況、設計治療活動等等,報告撰寫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在上大學前可以先熟悉word的操作,進入大學後,會有專門的課堂教授報告撰寫方式。
規劃時間
聽語系的每堂課基本上都是在高中時未能接觸過的,都是陌生的領域,且進入大學後就比較注重自我學習。如何規劃時間增進自我、在學習和玩樂中達到平衡,就是基本的課題。在大學時練習規劃時間,可以在未來實習或工作時,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規劃技巧。
找到並解決問題
語言治療就是找到個案的問題,並去解決問題,需要邏輯思考、觀察力、學理知識等等,這些能力在大學都會培養,但請記得「找到問題去解決」這個概念一定要牢記在心,才不會不小心做治療做到一半就迷路了。
態度
不論你選擇了什麼專業,態度都是很重要的,態度真的可以決定高度。如果你保持著你想在語言治療領域中閃閃發光,並願意為此做出努力,那你將會在未來裡華麗的施展魔法!
大一時,聽力組和語言組會一起上課,課程內容是聽語入門概論,主要是聽語相關的基本知識和解剖學、生理學等,在這期間可以同時接觸聽力組和語言組的內容,若發現對另外一組有興趣,在升大二的暑假還有轉組的機會!
大二時,開始有更多專業課程,例如:構音與音韻異常、嬰幼兒與學齡前兒童語言障礙學、成人與嬰幼兒吞嚥障礙異常、運動言語異常、學齡兒童語言異常等等,接觸到的專業科目也可以運用在自己和周遭人身上,例如:突然發現自己吞嚥時力氣不夠,又可以運用什麼技巧幫助吞嚥;鄰居家小孩已經五歲了,還有很多音發錯,符不符合其年齡層的典型發展呢?
大三時,一樣有很多專業課程和實作課程,例如:語暢障礙學、成人語言障礙學、嗓音異常、溝通輔具原理與應用、語言病理學診斷等課程,這個時候的大家已經具備很多專業知識了,課程目標會希望學生可以將所學運用在臨床上,所以會有較多的個案討論,增強學生的能力,為大四到醫院九個月的實習作準備。
大二下開始會在校內小兒實習,兩到三位同學一起帶一位個案,大三上開始自己帶一位兒童個案、兩個同學帶一位成人個案,還有跨組(聽力組)實習。
馬偕聽語系一大特色就是蠻早就開始實習,可以幫助我們累積更多經驗,對語言治療也會有不同的體悟,在學習上也會比較有方向。較早的實習,除了累積經驗,在準備大四的實習醫院的面試也有相對的優勢,也比較知道履歷要如何寫。
目前在台灣,語言治療師主要會到醫院的復健科或耳鼻喉科、診所、語言治療所工作,除此之外,還有在基金會裡進行聽能復健、在學校成為巡迴語言治療師。若你對居家照護有興趣,也可以進入長照系統;若對教具製作有興趣,也可以專門做教具。
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 陳家揚
畢業於桃園高中 以申請入學管道入學
現今就讀於馬偕醫學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語言組三年級。
高中時原本沒有任何目標,只是老師推薦就來讀語言治療,然後就開啟我熱愛的魔法世界了,每天都在感嘆語言治療的神奇之處。現在正在往閃閃發光的語言治療「魔法」師的道路上緩慢前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