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更新日期 : 2025/7
隨著我國邁入高齡社會,社會各界對於高齡者生活品質、健康支持與科技應用的關注日益提升,亦對具備跨領域素養與實作能力之高齡福祉科技人才產生高度需求。本研究所自設立以來,致力於培育結合科技、人文與照護觀點的專業人才,協助推動高齡友善社會之願景。
為有效掌握畢業生之實際發展情況,並回饋作為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之參考依據,本所持續進行畢業生流向追蹤與分析工作。
◾ 呈現畢業生之整體發展概況,包括就業、升學、創新發展等不同方向
◾ 評估本所課程對學生專業能力與職涯準備之實質助益
◾ 蒐集畢業生及相關單位之回饋意見,作為後續教學優化與校友服務的依據
◾ 強化校友連結與資源整合,建構完整且永續的高齡福祉人才培育網絡
透過持續性與系統性的追蹤分析,我們期能更加掌握教學成果與社會回饋之間的連動關係,並展現本所畢業生在多元場域中實踐所學、回應社會需求的具體成效。
於本研究所 ◾ 畢業滿一年 ◾ 畢業滿三年 ◾ 畢業滿五年
為掌握畢業生成長歷程與職涯發展動態,本所設計分階段追蹤架構,依各年度畢業生於畢業滿一年、滿三年及滿五年之時間點進行流向調查與學習成效評估。
此方式可協助掌握短期、中期與中長期的發展變化,並進一步分析畢業生在進入社會後的實際應用狀況與需求回饋,作為本所教學與課程調整的重要參考。
三、調查方式
使用校內專屬問卷
善用社群軟體通知填寫問卷
電話及電子信箱通知
四、本所畢業人數
統計截至114年7月14日止
五、執行進度
調查時間 : 114年6月5日-114年10月31日
。畢業滿一年 : 66% (應追蹤3人,已追蹤2人)
。畢業滿三年 : 50% (應追蹤10人,已追蹤5人)
。畢業滿五年 : 無 (本所114年度無畢業五年之畢業生)
調查時間 : 113年6月5日-113年10月31日
。畢業滿一年 : 100% (應追蹤6人,已追蹤6人)
。畢業滿三年 : 100% (應追蹤2人,已追蹤2人)
。畢業滿五年 : 無 (本所113年度無畢業五年之畢業生)
調查時間 : 112年6月5日-112年10月31日
。畢業滿一年 : 70% (應追蹤10人,已追蹤7人)
。畢業滿三年 : 100% (應追蹤2人,已追蹤2人)
。畢業滿五年 : 無 (本所112年度無畢業五年之畢業生)
調查時間 : 111年6月5日-111年10月31日
。畢業滿一年 : 100% (應追蹤2人,已追蹤2人)
。畢業滿三年 : 無 (本所111年度無畢業三年之畢業生)
。畢業滿五年 : 無 (本所111年度無畢業五年之畢業生)
六、總填答人數統計(累積填答26人)
。畢業滿一年 : 80% (應追蹤21人,已追蹤17人)
。畢業滿三年 : 64% (應追蹤14人,已追蹤9人)
。畢業滿五年 : 無 (本所無畢業五年之畢業生)
七、調查結果分析
以分析本所畢業生畢業後不同階段的就業率、繼續進修率、職涯變化等趨勢。
1、工作狀況
全職工作10人
部分工時4人
升學或進修中1人
未就業;其他1人
全職工作5人
部分工時2人
升學或進修中0人
未就業;其他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2、就業職業類型
個人及社會服務類4人
教育與訓練類5人
醫療保健類5人
個人及社會服務類1人
教育與訓練類1人
醫療保健類3人
政府公共事務類1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3、目前所具備的專業能力與工作所要求的相符程度為何?
非常符合8人
符合4人
尚可2人
不符合0人
非常不符合0人
非常符合3人
符合3人
尚可1人
不符合0人
非常不符合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4、目前工作的整體滿意度為何?
非常滿意3人
滿意11人
尚可0人
不滿意0人
非常不滿意0人
非常滿意4人
滿意1人
尚可2人
不滿意0人
非常不滿意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5、目前的工作內容與原就讀系、所、學位學程之專業訓練課程,其相符程度為何?
非常符合1人
符合6人
尚可3人
不符合1人
非常不符合0人
非常符合1人
符合3人
尚可3人
不符合0人
非常不符合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6、(系所目標)培養具備人文關懷之思維涵養,以人性為本、以高齡福祉為念、以科技為用的學生。
針對本所「系所目標」進行自我檢視。畢業生在工作上之表現,評價自我能力之展現。
數值說明 : 1尚不能勝任;2偶爾能勝任;3勉強能勝任;4大都能勝任;5完全勝任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7、(系所目標)培養具備跨域整合之協作特質,融合人文科學、基礎研究、醫學專業與工程科技等專業能力的學生。
針對本所「系所目標」進行自我檢視。畢業生在工作上之表現,評價自我能力之展現。
數值說明 : 1尚不能勝任;2偶爾能勝任;3勉強能勝任;4大都能勝任;5完全勝任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8、(系所目標)培養具備前瞻創新之研究精神,獨立思考、創意設計與實事求是科學知能的學生。
針對本所「系所目標」進行自我檢視。畢業生在工作上之表現,評價自我能力之展現。
數值說明 : 1尚不能勝任;2偶爾能勝任;3勉強能勝任;4大都能勝任;5完全勝任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9、(核心能力)高齡福祉設計之能力。
針對本所「核心能力」進行自我檢視。畢業生在工作上之表現,評價自我能力之展現。
數值說明 : 1尚不能勝任;2偶爾能勝任;3勉強能勝任;4大都能勝任;5完全勝任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10、(核心能力)異質科技整合之能力。
針對本所「核心能力」進行自我檢視。畢業生在工作上之表現,評價自我能力之展現。
數值說明 : 1尚不能勝任;2偶爾能勝任;3勉強能勝任;4大都能勝任;5完全勝任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11、(核心能力)研發創意創新之能力。
針對本所「核心能力」進行自我檢視。畢業生在工作上之表現,評價自我能力之展現。
數值說明 : 1尚不能勝任;2偶爾能勝任;3勉強能勝任;4大都能勝任;5完全勝任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12、(核心能力)獨立思辨研析之能力。
針對本所「核心能力」進行自我檢視。畢業生在工作上之表現,評價自我能力之展現。
數值說明 : 1尚不能勝任;2偶爾能勝任;3勉強能勝任;4大都能勝任;5完全勝任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13、(核心能力)資訊溝通表達之能力。
針對本所「核心能力」進行自我檢視。畢業生在工作上之表現,評價自我能力之展現。
數值說明 : 1尚不能勝任;2偶爾能勝任;3勉強能勝任;4大都能勝任;5完全勝任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完全勝任6人
大都能勝任4人
勉強能勝任1人
偶爾能勝任0人
尚不能勝任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14、整體而言,本所畢業生認為在馬偕醫學院福科所所受的教育對在工作上的幫助?
非常有幫助6人
很有幫助4人
尚可4人
沒幫助0人
非常沒幫助0人
非常有幫助1人
很有幫助3人
尚可3人
沒幫助0人
非常沒幫助0人
尚無畢業五年畢業生
藉由對歷屆畢業生於畢業後不同年限之發展歷程進行系統性蒐集與分析,得以釐清本所教育歷程與職涯成果之連動關係,亦有助於回溯評估本所核心課程設計之適切性與前瞻性,進而形塑對應未來社會需求與產業趨勢之調整方向。
畢業生流向調查之成果,已不僅止於資料呈現或統計描述,更實質彰顯其作為研究所自我檢視、精進內涵與連結未來的關鍵功能,實為本所辦學治理中不可或缺之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