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資訊安全?
(一)定義: 維護資料或訊息的機密性、完整性與可用性的種種措施或手段。
(二) 三原則:
1.機密性(Confidentiality):
不讓資料遭未經授權者存取
沒有被授權的人不能拿到資料
2. 完整性(Integrity):
資訊或系統維持正確性與完整性
沒有被授權的人不能竄改資料內容
3.可用性(Availability):
讓資訊可以提供給已授權者需要時取用。
授權的人對資料想用就可用
二、危害資訊安全的原因:
(一)人為疏失(管理者道德、帳密洩漏、資料刪除)
(二)天然災害(地震、停電)->加裝UPS不斷電系統
(三) 電腦犯罪(網路恐嚇、詐欺 詐騙)
(四) 電腦病毒
三、資訊安全的防範
(一)架設防火牆 :有如校園圍牆及警衛駐守 (如:基隆市網路中心防火牆)
(二)資料傳輸安全傳輸協定(SSL)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字傳輸協議)是用於在Web瀏覽器(如Google Chrome)和網站伺服器(購物網站.遊戲網站)之間傳遞資訊。
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超文字傳輸安全協議)是一種透過計算機網路進行安全通訊的傳輸協議。HTTPS 經由 HTTP 進行通訊,但利用 SSL 來加密資料包。HTTPS 開發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對網站伺服器的身份認證,保護交換資料的隱私與完整性。
(三)電腦系統安全防護
1.開啟自動更新系統(作業系統漏洞)
2.惡意程式防範 (防毒軟體...等)
(防毒軟體只需安裝一個即可,安裝太多,易造成系統當機)
3.電腦系統安全防護
(1)資料備份(異地備援-雲端網路硬碟)
(2)資料加密(保護機密檔案)
(3)系統還原(無法進入Windows時)
4.密碼管理 :
身分驗證是存取網路服務的第一步,也是保護個人資訊安全的最基本機制。
在資料安全的事件中,有29%就是因為密碼非常容易被猜中而遭到入侵,密碼管理是資訊安全防護非常重要的關鍵。
◎思考 -
你覺得最容易被破解的密碼為何?
密碼破解方法:
(1)人工猜解:利用社交工程釣魚或是訊息的收集來猜解,譬如我今天要登入你的帳戶, 而我已經有了你的個人資料,就會嘗試以電話號碼、手機、生日、身分證字號去排列組合猜。
(2)字典攻擊(Dictionary attack)、暴力破解攻擊密碼(Brute-force attack hacking passwords):這個算是主流的攻擊方式,就是有了一個字典檔, 裡面包含了一些可能常見的密碼組合,再利用字典檔去進行暴力破解。
(3)純粹暴力破解:嘗試所有組合,但這非常耗費時間。
◎密碼設定原則(強壯密碼原則Strong Password)
◎實作2 - 隨機安全密碼產生器
※小結:
資訊安全與使用便利性常常是背道而馳的-
安全不方便、方便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