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學校

★ 世界衛生組織(WHO) 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促進學校(Health promoting school)的定義是,「學校社區的全體成員共同合作,為學生提供整體性與積極性的經驗和組織,以促進並維護學 生的健康(A health-promoting school is where all members of the school community work together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integrated and positive experiences and structures which promote and protect their health)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 1996)。

世界衛生組織,於1995年起,積極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Health-promoting School Programs),是以場所的角度(setting approach)為基礎,將學校視為一個學生成長過程中要花許多時間待在這裡的地方。

因此其將健康促進學校的定義為「一所學校能持續的增強它的能力,成為一個有益於生活、學習與工作的健康場所」(A school that is constantly strengthening its capacity as a healthy setting for living, learning and working),並且能做到下列事項:

1. 結合健康和教育的行政人員、教師、教師聯盟、學生、父母、健康服務提供者、以及社區領導者,共同努力使學校成為健康的處所。

2. 努力提供健康的環境,健康教學和健康服務,並結合學校和社區的發展計畫,提供員工健康促進計畫,營養及食品安全計畫、體育與休閒活動的機會、提供心理諮商和社會支持及心理健康的計畫。

3. 實施尊重個人福祉與個人尊嚴的政策,提供多種管道的成功機會,並且感謝個人的努力與成就。

4. 同時促進學生、學校人員、家庭和社區人員的健康,並和社區的領導者共同努力,幫助他們了解社區的作法對健康和教育品質強化或危害的程度(WHO,1998)。

5. 努力去促進學校人員、家庭和社區成員及學生的健康。

我國於2002年起由衛生福利部(前衛生署)與教育部簽署「學校健康促進計畫聲明書」宣誓共同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

★ 健康促進學校的六大範疇

1. 學校衛生政策

組成工作組織,評估學校自己的健康問題、社區需求、政策的方向,訂定學校健康政策。

2. 學校物質環境

學校物質環境泛指校園內房舍建築、操場、各項設備及器材等硬體設施的提供、保養與安全,以及 健康的學習環境、飲食環境、無菸及無毒環境的營造。學校藉由控制和改善環境中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因素以促進教職員生的健康狀態,並且提供適合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良好環境。

3. 學校社會環境

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對象,學校除了提供知識的學習外,亦須教導如何與人相處、從群體生活中培養自信等,並視需要調整學校作息,營造重視全人健康的環境,以形成支持性社會網絡。

4. 社區關係

社區關係是指學校與家長、政府機構、地方健康服務機構或社區組織間的聯繫狀況。社區意識逐漸覺醒,在教育機會人人均等,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及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領導下,健康促進學校與社區機構或人員建立伙伴關係,以共同營造健康校園。

5. 個人健康技能

透過健康相關課程及訓練,教導學生對健康促進的認知、採取正向的健康行為,進而提升個人健康技能和生活品質。

6. 健康服務

健康服務是藉由健康觀察、調查、與篩檢的過程掌握師生健康狀態,進而採取適當措施以協助其獲得健康最佳狀態的一系列服務。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74 )、

台灣健康促進學校(http://hps.hphe.ntnu.edu.tw/plan/maj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