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因為「英文講不出口」而對自己感到挫折?在課堂中,我就是那個不敢在大家面前發言、說英文時會很緊張、感到不自信的那種人。雖然小時候很喜歡英文,到高中時卻因不自信而放棄英文,導致不想練習,學測也只考了九級分的成績。我自認我沒有語言天份,也沒有特別厲害的底子,但因為想出國留學、想接觸不一樣的文化,為了自己的夢想,想勇敢一次,我決定挑戰 IELTS,也再次嘗試面對自己的英文學習。
準備過程中我不斷遇到挫折、也曾一度超想放棄,但正是這些挫折和困難,讓我一步步摸索、修正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雖然我目前還在努力邁向 7 分的目標,但從一句英文都不敢講,到現在可以有勇氣開口練習,我知道自己已經走了一大段路。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讓跟我一樣對英文沒自信、曾經懷疑自己的同學,也能在我的經驗裡找到一些方向和信心。
我想考 IELTS 的原因很簡單,我從小就愛看歐美影集,對歐美當地生活一直抱有想像,不同於出國遊玩,我更希望有機會到國外念書或參加學校的交換計畫,真正體驗當地的文化與學習風氣。比起透過影集,我更希望能親身體會。這個目標雖然聽起來有抱負、理想,但回到現實,我發現要達到目標,第一步就是先把英文學好。而這條路,比我想像中的還要艱難很多。
口說:從完全不敢講,到開始勇敢表達
在四項英文能力中,口說對我來說是最困難的。一開始,我甚至不敢講出一句完整的英文句子。只要輪到我開口,就會很緊張、腦中空白。即使準備了內容,以為能順利運用,但還是會因為緊張講得很卡、前後語意不通,讓我超級挫折和低落。
後來我決定換個方式,從「生活英文」開始練習。走路、洗澡、發呆時,我先試著自言自語,用英文說出「我今天做了什麼」、「我對某件事的想法」等等,讓自己的嘴巴慢慢習慣英文的節奏,想到不會的單字就馬上上網查,並一定要背下來。等到慢慢講得比較順後,我才開始練 IELTS 常見的口說題型,像是描述家鄉、談旅行經驗等。我會先用簡單句練習,再逐漸加入連接詞和較複雜的句型。
我也會把自己講的內容錄下來,回放時檢查用字是否正確、語調是否自然。這個過程就像幫自己當老師一樣,也慢慢建立起我講英文的信心。後來我發現用 ChatGPT 來模擬口說對話非常好用,我因此買了付費版的,長期使用下來蠻推薦的。不管是練習常見題型,或是請它幫我修正文法、提供更自然的說法,都對我幫助很大。這樣的練習不用跟真人對話,減輕很多我的壓力,也能幫我在日常中不斷累積口語表達的能力。
寫作:從0到慢慢找出邏輯
寫作也是大魔王之一,我一開始經常卡住。完全沒有內容、想法,不知道怎麼組織一篇文章。每次面對題目就覺得腦袋一團亂,常常寫到一半就放棄。我試著先去找學校圖書館的 IELTS 寫作相關的參考書來練習,發現圖書館相關的資源非常很充足,建議大家一開始能去圖書館翻找適合自己程度的書籍,也能節省一大筆開銷。也建議大家先去暸解不同的雅思常見題型,參考書中會有非常多的高頻例句、範文,都非常適合自學使用。
也可以上網查詢 IELTS SIMON 裡面有很多 Band 9 的作文範例,老師非常厲害,提供很多教同學結構的文章,可以按照他的結構寫,自己再嘗試寫出自己的文章,找出自己慣用的寫作形式。
單純的寫作練習之外,我也會把寫好的段落貼給 ChatGPT,請它幫我看有沒有文法或語句的問題。我不會全部照抄,而是先看它怎麼修改,再自己判斷哪些建議值得參考(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練習可以讓作文更順,也能用更通順的方式表達想法。
聽力:訓練耳朵適應不同口音
因為平時愛看歐美影集,聽力是我認為相對容易的,但還是有點挫折。有些影片明明單字我都會,但講話速度一快,有些停不懂我就容易分心導致失分。後來我採用「三遍聽法」來練習:第一遍不看字幕直接聽,第二遍搭配英文字幕,第三遍再試著不看字幕重聽一次。這個方法雖然花時間,但很有效,尤其是在練句子的節奏和語感時。
為了準備 IELTS,我也特別加強對不同口音的適應力。因為考試中常會出現英國腔、澳洲腔,甚至是印度腔,我就去找來自不同國家的 podcast 來練耳朵(很重要)。例如 BBC Learning English、ABC Australia,以及一些國際新聞節目。剛開始真的很不習慣,有些音節完全聽不出來,但聽久了就會抓到語音模式,也不容易在考試中被陌生口音嚇到而打亂節奏。
閱讀:從興趣出發,再靠大量刷題
先說我真的不喜歡閱讀,高中就是因為不斷練習閱讀題,覺得很無聊才放棄英文。所以我一開始是用興趣導向的方式。我會挑選自己喜歡的主題閱讀,例如心理學、時間管理、語言學習經驗等,這樣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也比較不會感到無趣。遇到不會的單字,我會先從上下文猜意思,但一定要註記下來,讀完再來查自己猜的是否正確,維持語感同時增加單字量。我會將每週學到的新單字,放進 Quizlet 做成單字卡,搭配例句反覆練習,幫助我穩定累積詞彙量。
但光靠閱讀有興趣的文章還不夠,後來我發現還是要回歸刷題地獄,畢竟目標是要在 IELTS 閱讀考試中拿到好成績。我主要使用《劍橋雅思真題》來練習,從第 9 冊一路刷到最新版本(可以自行評估能力,太舊的可以不用做,出題方向有些差異)。每次做完一回,我都會詳讀解析、比對正確選項與自己的思考邏輯,找出錯誤原因。這個過程雖然非常花時間,但這才是真正提升對題型敏感度和解題策略的方式。
劍橋雅思真題
我認為的英文能力進步,靠「大量讀書」和「每天練幾小時」也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每天一點點的累積。把英文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想到就講一小段英文、吃飯、洗澡時聽 podcast、走路上學時聽英文歌。養成這些小小生活習慣,讓我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使用英文,反而更容易持續下去。
這次的備考經驗讓我發現,英文已經不只是為了考試,它開始變成一種讓我看見世界的能力。雖然我現在還沒正式考到 7 分,但我比以前更有自信,也更相信自己做得到。從完全不敢講,到可以放鬆的回答口說題目;從不知從何下筆,到能有邏輯地寫一篇文章;從聽不懂 podcast,到抓得到語調重點。
我想告訴大家,學語言真的沒有捷徑,也不需要一次就完美。最重要的是找到你自己能夠持續的方法。只要你願意慢慢來,一點一點把英文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它就會慢慢變成你的能力,而不會是你的壓力。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