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我在歐洲的經驗-奧地利攝影營隊
15 天扶輪社攝影營隊,總共與來自 13 個國家的人交了朋友,其中德國人最照顧我,因此燃燒起我想學習德語的慾望。
這趟歐洲學習開闊我不同的視野,也讓我勇敢開口說英文,因為我在出發前擔憂我的英文口音所以不自信,但發現他們更在意溝通是否彼此了解,且不懂就發問才是在歐洲得以生存的能力之一。「主動」很重要。
在期間除了學習攝影,也去河裡游泳還有室內游泳池,還爬了兩千多公尺的山脈。想當初我跟德國朋友說一起跳下海吧!結果我根本不會游泳差點溺斃,這真的太瘋狂了,但因為我想突破自己且第一次在野外河畔游泳,需要把握這個機會,但也讓他們知道我不會游泳這件事,因此後續他們帶我們去室內游泳池,他們不會嘲笑我,反而一直教我,同時我也不斷學習,儘管喝了許多水但我不放棄,因為我想學會游泳,最後我抓到了訣竅,只是需要再與水保持平衡。
他們說他們從小在幼稚園時就開始學習游泳,甚至很多時候都直接跑去河裡游泳,因為很方便,生活態度跟教育方式跟台灣很不同,他們的家長反而更希望他們從小就不怕失敗、受傷,而放心的讓他們去玩,去發掘技巧,而非只是著重於學業上,他們更在乎全面性的教育。當他們聽到亞洲地區有許多補習班的時候,他們很訝異,所以當我們在補習的時候他們反而在探索自己,且有更多時間做自己的事。
接下來的爬山,我沒有帶專業配備,我只穿著簡單的鞋子爬了兩座兩千公尺以上的山脈。因為我很少爬山,經驗不足,他們擔心我因為有一段路程是很坎坷的,但最後我還是完成了。因為我有點懼高而且腳破皮了所以在過程中我有許多次出現想放棄的念頭,但最後我真的完成了,我實在不想錯過這次機會,我知道當我完成後我將發現台灣絕對看不到的絕美風景,錯過的話肯定會後悔,我並不想帶著遺憾,同時我也在試著自己的極限。在外地生活會變另一個人格,就像說不同語言時會出現不同個性一樣。
在歐洲我嘗試了好多好多的第一次,因為在歐洲之前我不太敢說英文,可能是因為曾經被人嘲笑口音,且在從小到大的教育下,我們更在乎文法的使用以及成績的較量,但在歐洲根本沒人在意你什麼口音還有文法(因為他們在生活中已經面對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了)。能溝通才是最重要的,他們尊重你只要你肯開口。在這趟營隊中更了解彼此的教育方式(很喜歡他們的教育方式,因為很自由)。在上述所寫的那位德國人,她是一位女孩,她才高中一年級但卻有很多想法,這讓我對比了亞洲學生反而比較害羞且不太清楚自己的決定。
在歐洲上攝影的過程,跟大家都很多事情可以聊,沒有老師跟學生的階級權力,完全沒有,我們不必叫老師只要叫名字就好,可以好好討論與協商,可以好好做自己,不必太在意自己太多主見,也可以盡情發問,因為他們更喜歡透過彼此的想法解決一件事,這才是生活的效率,我可以很自由的發問,其他同學也不會覺得你是一位問題學生。
因為這趟的奧地利攝影營隊讓我覺得很自由,回台後反而很不習慣,心理感受變得很壓抑,生活步調變快了,很少能夠再繼續跟他人聊更深的話題。
因為很自由,在那邊我不必在意我的穿搭,我可以穿很露,因為是我的穿搭自主權,不會有不禮貌的眼神。我很喜歡我在國外曬出來的黝黑膚色,能看見很明顯的色差,很美很健康。讓我感受到我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也不會有容貌焦慮,更重要的是因為這趟歐洲,我開始學習德文,讓我非常嚮往有一天能夠再回去見我的歐洲朋友,還有去德國念書。
這個經驗帶給我很大的影響,因為我變得更加獨立、勇敢、包容。人會老,趁年輕,有體力的時候就應該要好好闖蕩世界。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