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追逐學分這條路是每位轉學生的必經之路。學分是否足夠、能否準時畢業,這些都是轉學前需要慎重考慮的因素之一。我寫這篇文章是為了鼓勵和我一樣完全轉換跑道的同學們。我認為,沒有任何捷徑或不辛苦的方法,唯有提前做好規劃並設定明確目標,堅定信念並努力向前,最終一定能成功!
我在大二下,也就是升上大三時,轉學至銘傳大學應用英語學系。原本就讀商科的我,在身邊的同學、朋友陸續於大一時轉學或轉系時,還未意識到自己的不適應,直到較晚才驚覺自己真正的興趣與方向。轉學前,「能否準時畢業」一直是我最大的考量之一。為了讓家人安心,也可能是自尊心作祟,我總是嘴硬地說:「沒關係,大不了延畢吧!」但其實,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我想準時畢業。然而,轉學又轉系等同於完全換跑道重新開始,我只能抵免 12 學分,距離畢業所需的 128 學分還有很長的路要追趕。面對這樣的現實,我不禁懷疑自己:我真的能在兩年內完成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嗎?
為了完成這項挑戰,從轉學的第一學期開始,我便著手規劃未來的學分分配。經過計算,我發現,如果每學期僅依常規般修習最高 25 學分,那麼我勢必無法準時畢業。因此,我找到了「超修」這條路。經過詢問系秘書,我了解到申請超修的條件是前一學期的平均成績需達 80 分以上。於是,我設立的第一個目標便是:「確保成績達標,以便申請超修。」好在轉學的第一學期,我還處於對新環境的熱情期,加上努力學習,順利達標並成功申請超修。同時,我也設定了接下來兩個學期都要朝著同樣的目標前進。
當然,每學期修習 29 至 30 學分的壓力不容小覷。除了課表被自己排得滿滿的,期中與期末考期間更是忙碌至極。和朋友談起此事時,我時常戲稱自己的課表就像高中課表一樣緊湊。然而,這樣的安排讓我的大學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豐富。同時,為了達成目標,我認真上課、努力學習,這讓我真正掌握了許多知識,並能夠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最終也換來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在規劃學分時,我選擇將所有課程架構影印出來,每選上一門課就劃掉一門,這樣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進度。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在默默努力之下,已經向目標邁進了一大步。每當看到自己努力得來的好成績,內心的成就感與自信也隨之增強。我認為,為自己創造成就感,是維持努力的最佳動力之一。當然,在修課過程中,仍然會遇到衝堂或課程未開設等不可抗力的因素。但當心態穩定後,或是向系秘書尋求建議,通常都能找到替代方案。例如,當我發現無法在正常學期內修完所有學分時,我果斷選擇修讀暑修課程。雖然暑假還要上課有些辛苦,但這樣做能讓下學期的負擔減輕,何樂而不為呢?保持正面的心態,認真完成每一項任務,適時調整並放鬆自己,讓我更加享受這場「學分追逐戰」。
如今,轉眼間就要畢業了。即便我已修滿畢業所需的學分,通過了畢業門檻,但仍有一門必修課未開設,這與我當初設定的目標略有出入。然而,我確實已經修滿了 128 學分,只剩下一堂課也許需要透過暑修完成。既然如此,已經修滿 128 學分,這不也是與大家一起畢業的一種方式嗎?剛開始面對龐大的學分壓力時,我曾感到惶恐不安,擔心自己無法達成目標,也害怕因為忙於學業而忽略社交生活,成為「大學邊緣人」。但事實證明,只要專注於當下應該完成的事情,總是會有人願意在下課時間與你交流,分享上課經驗。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比別人晚了一些才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我想對你說:「沒關係,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道路,儘管過程可能會辛苦,但只要努力,一定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原本只專注於追逐學分的我,沒想到在修習 29、30 學分的情況下,竟然能夠獲得班排第二的成績。雖然只是個小小的成就,卻讓我大大提升了自信,並更加堅信——我一定能夠完成這個目標!
目標設立方法分享:
計算剩餘學分並平均分配,提早查詢所有畢業門檻。
提前規劃每學期的課程,同時設立成績目標(如:申請超修需達平均 80 分以上)。
選課後,依據課表安排預習與複習時間。
每週至少安排一天讓自己充分休息。
若發現原訂目標無法達成,立即制定替代方案。
最重要的是,保持穩定的心態,適時調整計劃,避免給自己過大的壓力,造成反效果。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