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日文零基礎到考過日語能力 N3 檢定約花一年的時間。起初會接觸到日文是因為我的科系關係,日文是必修的科目,這是一個學習的開端。再加上班上有兩位來留學的日本同學,為了能更認識他們,我希望自己可以學好日文,所以我大學幾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學好日文上。
一開始接觸日文時,我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但我發現我好像不用花太多力氣,就可以將必修課上的日文單字背熟,在考試時我發現好像不用花太多時間也可以得到滿意的成績,所以在學習日語過程其實讓我滿有成就感。
在學習日文的過程中,我明白了單單學會語言的基本結構是不夠的,要讓自己的日文能力提升,還需要多方面的學習。我開始積極參結交日本朋友,多聽他們怎麼講日文,並且問他們一些中文要怎麼翻成日文會比較好。然而,我也意識到,單純的語言交流並不足以在短時間內達到顯著的進步,於是我決定追日劇來加強我的日文能力,這讓我對學習日文的熱情有了更多的動力,畢竟如果只看參考書的話,我覺得我的熱情會很快消耗殆盡。
在二年級的暑假,我到北海道實習工作,工作內容主要是飯店餐廳的外場當服務人員。這是我們觀光系提供的資源,日方會來學校面試,全程都是用日語對答,為了這難能可貴的機會我努力地爭取,最終成功錄取。這不僅是一個語言學習的挑戰,更是一個深度體驗日本文化的機會。身處異國他鄉,日語對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為在台灣本來就很少有機會可以開口講日文,除非有認識的日本朋友,不然沒有一個可以讓自己講日語的環境。一開始,語言上的障礙常常讓我感到沮喪,有時候客人也會因為我可能聽不懂所以對我的態度不是很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發現,自己好像聽力在這期間有所進步,我好像慢慢能聽懂他們在講什麼事情,雖然聽得懂但我自己不會講,看到自己有那麼一點點進步就替自己感到開心。
在這段實習期間,我也深刻感受到語言學習與文化之間的密切關聯。通過與當地同事的互動,我學到了許多日本的文化背景與習俗。無論是職場禮儀,還是日常的飲食文化,我都能夠感受到語言學習的價值,不僅是能夠理解語言背後的意思,更能夠在文化的脈絡中,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這種跨文化的交流,讓我對日語的理解更為深刻,也加深了我對日本文化的熱愛。
除了實習打工,我還開始大量接觸與日文相關的影集來提升我的聽力。日本的影集、動畫和電影等娛樂內容,無疑成為了我學習日文的重要資源。透過觀看這些影集,我不僅能夠了解當地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還能聽到許多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語,這對我提高聽力理解能力非常有幫助。一開始看影集時,我只能聽懂部分的對話,甚至有時會完全聽不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聽力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我開始能夠聽懂更多的細節,並且能夠察覺到影片中的語氣、情感等細微差別。
除了聽力提升,我還開始模仿影集裡面的句子來進行口語練習。我覺得模仿對我而言是一個學好日語很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重複和模仿,我能夠更準確地掌握語音、語調和語法結構,也透過劇中的情境知道這句話應該用在甚麼樣的情況下,每當我聽到某句日語台詞特別有意思,我就會立刻重複,並試著將它用在自己的日常對話中。這樣不僅讓我的口語表達變得更自然流暢,還增強了我對日語語法和詞彙的記憶。漸漸地,我在和日語母語者交流時,變得更加自信,也能夠更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當然,我覺得打好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最一開始我也是從參考書之路開始,每天都讀得很痛苦,一開始最痛苦的是日文 50 音,我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一直背,再來是五段動詞變化,還有日文的自他動詞等等,我覺得這些日文的基本觀念先建立起來,之後再練習模仿也不遲,因為如果沒學好五段動詞,你就不曉得一個句子如何演變,所以我覺得基礎非常重要!
自學日文的過程,對我來說不僅是對語言的學習,也是對自我挑戰和突破的過程,老實說因為我覺得我英文沒有很好,再加上我高中是英文系的,但是我讀了三年覺得我在英文這語言上找不到成就感,所以我轉換跑道學了日文,並且在這語言上找到成就感讓我很感動。每當我感到困難和挫折時,我都會想起最初學習日文時的初衷,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放棄、堅持下去。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讓我更加堅定了這條學習之路,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學習一門語言的過程,其實是一場持久的自我修煉。
回顧這一路走來,我所學到的不僅是日文,還有如何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如何面對挑戰,以及如何在不斷的努力中取得成長。通過 N3 的考試,實習打工的經歷,還有觀看影集和口語練習,我對日文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不斷激勵著自己在學習日文的道路上持續努力。
自學日文並不容易,但它帶給我的收穫遠遠超過了我預期的成果。我會繼續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日文能力,並且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將這些學到的語言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希望在面對其他事物同時保有像起初學日文那般熱忱,且結交更多的日本朋友,深入了解日本的文化與習俗。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