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後的暑假,我決定報名汽車駕訓班。那時我猶豫了一下到底要選自排還是手排,畢竟現在大部分的車都是自排,學起來輕鬆很多,用起來也比較實用,不過我後來還是選了手排,既然要學,就學最難的,說不定有機會需要開手排車。
考駕照主要分三部分:筆試、場內路考跟道路駕駛,筆試是學科,跟學自排的人一樣,要讀交通法規、認識標誌、記罰則和一些駕駛的基本常識,內容不算難,但就是範圍很廣、很細,像標誌、數字罰則這種東西真的滿容易混淆的。我一開始是照著書一頁頁背,可是太花時間了,很容易忘記,效率很差。後來我改成利用零碎時間做題庫,錯題就先標起來,第二天重做一次錯誤的題目,這樣練習有效多了,慢慢地我就掌握了出題方向,後期幾乎每次模擬測驗都能拿九十幾分,正式考試那天也順利一次就過了!
我認為真正的挑戰,其實是在術科,手排真的不簡單,最難的就是離合器的控制,只要放得太快車就會熄火,放太慢又前進不了,我記得有一次在斜坡練習時,我車子熄火好幾次,還在駕訓場大喊「教練救我!」整個人超挫折,而且那時暑假人很多,後面排隊的車都在等我,更讓我壓力山大,緊張到一直出錯,教練後來教我口訣,我就開始練習每次上車都默念,真的蠻有用的,至少能讓我比較冷靜,反覆練習,我後來終於抓到離合器的技巧,起步也穩多了。
除了起步之外,倒車入庫和路邊停車也是一大難關。剛開始我只會照著教練教的點位操作,比方說看到某個點就打幾圈方向盤,但因為動作不夠熟練,加上速度太快,常常會壓線或是停得很歪,後來我學會控制車速,慢慢倒、邊看邊調整,就能抓得比較準。再來像 S 型彎道、直角轉彎這些項目也很吃技巧,我的問題是轉彎時方向盤常常沒控制好,不是卡住就是倒退倒不出去。教練提醒我提早預判車頭與車尾的位置,多用後視鏡確認。雖然一開始還是會卡住,但我願意一直練、不怕失敗,最後也能順利完成所有關卡。
正式術科考試那天,我超緊張,畢竟只有一次機會,發生失誤就只能花錢重考,我的前一位考生在倒車入庫時壓線不合格,他當場臉都垮下來,我看到也跟著緊張,輪到我時,我告訴自己慢慢來、步驟記清楚就好,每完成一個項目,我就深呼吸一次,提醒自己冷靜,最後我順利一次通過,走出來那一刻超有成就感,因為我知道這不是運氣,是我這段時間不斷練習的結果。
雖然我是學手排,但駕訓班的道路駕駛是用自排車,這讓我第一次開自排時有點輕鬆的感覺,沒有離合器要顧,也不用換檔,起步只要踩油門就可以,不過剛上路我還是很緊張,因為那是真實的交通環境,有摩托車、行人、紅綠燈等,也很多臨場反應,上路前,我先坐在後座看另一位學員開,結果那位同學可能太緊張,直接把煞車踩成油門,車子突然衝出去,教練趕快一腳急煞,後座的我嚇到,整車震了一下,東西還飛到前座,那一刻我真的意識到上路真的不能亂來,安全駕駛很重要。換我駕駛時,我特別小心,每個紅綠燈都提早減速,轉彎也慢慢來,一開始還是有點手忙腳亂,但因為之前場內練習打下的基礎,加上我不想重蹈剛剛那位同學的覆轍,我整趟開下來反而還算順利,正式考試時,回程的路上在巷子遇到兩台大卡車,我臨危不亂的表現,不僅順利通過,考官最後還誇獎我,我當下真的很開心,覺得自己的努力有成果。
這段學車的過程,讓我學會的其實不只是一項技能,更是對自己的一種訓練。從一開始熄火熄到懷疑人生,到後來可以穩穩地把車開完一整圈,我學到冷靜處理壓力,也學到犯錯沒關係,只要願意修正、願意多練,就一定能進步,我很慶幸自己選了手排,這不只是駕照的挑戰,更像是一場自我磨練,從學科到術科的操作,每一關都很現實,也很有成就感,當我真正拿到駕照那天,我不只是感到可以開車了,更覺得我完成了一件原本覺得自己做不到的事。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