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準備畢業,正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和焦慮。以前我對自己的未來完全沒有清晰的藍圖,心裡其實充斥著各種疑問:「我到底適合做什麼?」「我的興趣到底在哪裡?」「我要怎麼規劃接下來的人生?」這些問題像重重迷霧,讓我感到迷茫和無助,時間很快就過了,有時候看到周遭的同學們有條不紊地規劃人生目標,報考研究所或準備就業,而我卻彷彿停在原地,找不到方向,這種無力感讓我焦慮不安,甚至影響了我的學習效率和心情。
改變的契機來自於一次偶然參加的講座,當時其實沒仔細看報名項目,只是因為有免費便當,而那場講座主題是關於「認識自己與人生規劃」,講者分享了許多關於如何從內心出發尋找人生方向的故事和方法。那天的內容讓我深受啟發,我開始反思自己平常不去想,等到時間快到時才開始著急,這樣是否太急著找到答案,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了解真正的自己,其實不一定要馬上做出決定阿!從那一刻起,我決定不再逃避這份迷茫,而是要正視它,開始踏上自我探索的旅程。
我從那場講座學到要學習如何從焦慮和迷茫中抽離,並且接受不確定性是人生的一部分這件事。以前我總想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害怕失敗和犯錯,但現在我嘗試用更開放和包容的態度面對未知,明白成長需要時間,也需要經歷挑戰和挫折。這種轉變讓我心態更平和,也更願意主動探索和嘗試。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我開始寫日記,把每天的心情、想法、遇到的問題和感受寫下來。一開始只是記錄生活瑣事,但過程中開始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喜歡和不喜歡的事物,以及面對壓力時的反應。寫日記成為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也讓我逐漸發現潛藏在心底的真正想法和感受真正的自己。並設定短期目標,例如每週嘗試參加一次不同的社團活動、報名講座、或者完成一本與自我成長相關的書籍。這些具體行動幫助我逐步摸索自己的興趣領域和潛能,也讓我在嘗試中建立自信。
我也積極尋求外界的幫助,向師長、輔導老師和身邊的朋友請教他們的人生經驗和建議,聽他們分享如何面對迷茫和做決定。這些交流讓我不再孤單,也從中獲得了不少寶貴的啟發。除了校內資源,我還參加了線上的生涯規劃課程,透過心理測驗和多元評量工具,更客觀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質和 cpas 職涯測驗傾向,這些數據幫助我更清楚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我還規劃每一天的時間,安排學習、休息和探索活動。例如,我會安排固定時間閱讀與專業無關但能拓展視野的書籍,或者利用假日參加工作坊和志願服務,讓自己接觸不同領域的人和事,增廣見聞。遇到不確定是否適合自己的興趣,我會先小規模嘗試,給自己機會體驗再做評估,避免盲目投入。針對自己的弱點,如溝通能力不足,我會報名公共演講課程,並主動在小組報告中多發言,透過練習提升自己。空閒時間透過冥想和靜坐的方式來緩解內心的焦慮,讓自己的思緒能夠暫時放鬆,這對我調整心態很有幫助。有時候在日記裡寫下最深層的疑問和恐懼,能讓我更清楚自己真正擔憂的是什麼,也幫助我慢慢釐清方向。這些心理層面的調適,讓我不會被焦慮困住,而是學會以更平和的心情面對挑戰。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學會了接納自己的不足,不再苛求完美,理解成長是個漸進的過程。每當遇到挫折,我會反思自己學到什麼,怎麼改進,而不是自我否定。這種心態上的調整,讓我更加從容面對未來的不確定,也激發我持續探索的熱情。
透過這些持續的自我探索和行動,我逐漸發現自己在組織能力和細節管理上有天賦,這讓我對將來從事管理相關工作更有信心。同時,我也認識到自己在人際溝通和決策方面則需要努力,因此制定了具體的學習計劃來提升這些技能。未來我希望能結合自己的專業與興趣,找到一條既能發揮所長又符合熱情的職涯道路。
我相信這段從迷茫到覺醒的成長歷程,雖然充滿挑戰,但卻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捩點。持續探索和成長,終將帶來更清晰的人生方向。未來我會以更成熟和積極的態度迎接每一次挑戰,堅信自己能在變化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活出真實且精彩的人生。我期待未來的自己,能夠回頭看這段歷程,感謝曾經不安的自己,因為正是那份不確定和迷惘,促使我能真正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繼而成長和勇往前行。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