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生活中,課業、社團與個人發展(如考取證照)總會有同時進行的時候,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兼顧三者,我相信讓大家感到非常困擾,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打工,但一天怎麼擠也只有 24 個小時。我在大二的時候擔任校內社團的社長,我的時間除了分給課業以外,還需要參與社團活動,並且因為考取證照對於我們的專業尤其重要,所以也需要規劃。透過我的摸索與實踐,不斷改善自己的時間分配,我逐漸培養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讓我得以有效地讓我的大學生活過得非常充實。
我是一個很喜歡睡覺的人,但我不喜歡白天沒事做然後睡太飽,結果晚上睡不著的那種感覺,我反而希望自己是很疲勞的睡著,然後可以睡得很舒服很深沉。接下來我會分成五個部分,分別是,第一步認清自己的時間使用現況,第二步制定可行的時間規劃,第三步提升效率與專注力,第四步社團、課業與個人興趣相互協調,最後是自我照顧與情緒管理。
一、認清自己的時間使用現況
在一開始,我因為時間安排不當,經常在課業、社團之間忙來忙去,甚至有一次,社團活動與期中考時間重疊,所以我的期中考準備得不夠充分,成績受影響,那陣子我也正在準考證照,壓力大到讓我很焦慮,我最怕的是證照沒考過,浪費時間又浪費錢,好像很忙但又不知道在忙什麼的感覺,這段過程讓我意識到:「如果我再不正視時間分配的問題,不管再怎麼努力,都難以取得我理想中的成果。」於是,我開始記錄自己一週內所有需要做的事情,並且合理的調度時間分配,檢查我有沒有做了哪些浪費時間的事情。
二、制定可行的時間規劃
在認識自己時間分配的問題後,我使用的是分塊的方式管理時間(我自己亂取的),我把每件要做的事情以及繳交期限全部列出來,並且分配給一週內的時間,我的課算規律基本上 4:40 後就放學,放學後我可以做自己的事。我每天至少有一塊空的時間排一件事,如果那天沒事我會再彈性調整,加入其他的作業慢慢開始做,避免發生突發情況讓我措手不及,這樣的規劃讓我能清楚知道每段時間該專注在什麼事情上,同時也能減少拖延與焦慮。
三、提升效率與專注力
排好事情不一定代表能做到,有好的專注與執行力才是真正的關鍵。我是個執行力很強的人,但有時還是會偷懶有惰性,所以我透過幾個方法來提升效率,我會設定明確目標,例如每天怎麼為考照做準備,一天要刷幾次題目,並且檢討錯誤,當我不想做的時候,我會給自己半小時放鬆,這時間想做什麼都行,但超過這半個小時我就要回書桌繼續做事情,我覺得這對我很有用,我會自己哄好自己,然後繼續做事情。
四、社團、課業與個人興趣相互協調
因為我是社長,所以社團活動其實非常繁瑣,但它對我的溝通、領導與團隊合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助益,我相信只要有良好的規劃,社團活動不但不會拖累課業,反而能成為加分項目。
我做了一些調整來讓三者共存,像是彈性安排上公文的時間,大學課程較彈性,有時會有空堂,我會在學校利用空堂時間處理公文,這樣晚上我就有更完整的時間看書。
五、自我照顧與情緒管理
在課業、社團、考照三頭燒的生活中,我就像一根繃緊的繩子,情緒壓力是在所難免的,有一段時間,因為長期睡眠不足與焦慮,整天心情低落,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堅持下去,那次經驗讓我意識到:「再有效率的時間規劃,如果忽略了身心健康,終究會失去平衡。」之後我將「休息與放鬆」加入計畫表中,每週固定安排運動,我超級喜歡去健身房重訓,壓力很大時練一下,心情很差時也練一下,同時這樣也會逼我要好好吃飯,不然練的時候狀況會很差,成就感也就變少。
最後我想說,在大學生活中,要同時兼顧課業、社團與證照考試絕非易事,但只要擁有明確的時間規劃、良好的專注力與適時的心情調適,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平衡,我相信,時間管理不是讓自己做更多事,而是讓我們做事情更有價值、更有效率,善用時間,就是在投資更強大的自己。在這段過程,我從中培養出自律、規劃與執行能力,這些都是學校課堂無法直接教導,但在真實生活中極其重要的能力。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