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我申請去北京的北京師範大學進行交換學習,這一趟交換學習也讓我收穫良多,開闊眼界,更是一段深刻的人生成長經驗。當初本來要去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結果很幸運的是北師大的名額再次釋出,我二話不說立刻選擇北師大,我想要親自去看看台灣人口中的中國究竟是不是那樣。
在北師大上課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非常活躍,同學發言很踴躍,而且提出的看法都是相當言之有物的,讓我很震驚他們在短短的時間內居然可以提出那麼多看法。相比起來,我在台灣看到很多學生都是不太願意自願發言、表達意見,只有非必要或是跟成績有關的時候才會願意表達,相較之下中國學生在我的印象中變得更優秀了。而我想正是因為平常課堂上的練習,讓中國的學生在上台簡報時,每個人都表現的很自然有力,每個人都邏輯分明口條清晰,面對老師的提問也都能試著回答並且回答的很好。
我所修的課大多也是鼓勵發言與討論的,老師不會只是一味講課,而是常常對同學提出問題,讓大家都可以有討論學習的機會。這跟我印象中只會讀書的中國學生相差甚遠,相反的是每個同學都是很積極踴躍的去參加課後活動、比賽、討論,表演等任何可以學習經驗的機會他們都不會放過。另外,北師大的老師都是在業界非常有經驗與知識的專家,任何同學問的問題,他們總是樂於分享,還會跟你討論的更深延伸更多的內容。另外,我也看到北師大中國學生們的好學精神,因為只有期末考的關係,我花了整整一個月每天早起天還沒亮就去食堂坐著唸書到晚上,也正因為這樣我才發現除了用餐時間之外,其他時間學堂也是滿座、圖書館也很常沒位置,每天都會有很多同學在當家教賺錢或是討論學習到晚上食堂關門,但這個景象在台灣應該也很少見,但在北師大卻是越晚越熱鬧,非常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交換生,剛到北京、北師大時確實會感覺有點陌生。畢竟是不同的校園、不同的課程、甚至連餐廳、圖書館位置都要重新適應。但也因為這樣,我參加了許多為交換生舉辦的活動,像是爬長城、參觀博物館,我們還一起報名參加去內蒙古的旅行團,大家一起騎馬一起吃羊肉鍋一起拍團體照,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這幾個月的相處下讓我認識了一群很棒的港台交換生夥伴;除此之外我也有參加校園裡不同的活動、擔任被試者或是志工、體驗文化交流活動等,在活動中就有認識了幾位中國跟外國的朋友,還有一位中國朋友是我到現在都還會聯絡,真的很幸運!
我也變得更主動去認識人、參加活動,努力讓自己走出原本的社交圈,同時我還認識了很多很棒的人,記得平安夜那天我和幾位北師大的學長姐相約聚餐,他們都是經歷非常豐富學識很深的一群碩士生,聊天的過程真的深深體會到他們思想的高度,談話也都是非常有文化有深度的對談內容,而且在聊天的過程中都是很舒服很放鬆愉悅的,我那天跟他們聊了整整七個小時!但卻一點都不覺得累,我們彼此交換想法、價值觀、人生經歷跟分享很多有趣的事,這七個小時我感覺吸收了好多,很滿足心情也很暢快!除了在校園內體驗生活,我也去了好幾座城市,有的是跟朋友,有的是自己一個人,我也發現了獨旅的樂趣,第一次坐臥舖睡在長途火車上;第一次睡在中國的機場、旅行中我可以自己決定行程安排、品嚐自己喜歡的美食、漫無目的走在街道上去發掘中國城市和台灣不一樣的地方;或是找個公園裡的茶館坐上一整個下午,剛好可以趁著交換的機會,去發現不同城市的景,我想這也是交換學習的一種方式吧!
其實還有很多感受是我無法用文字表達的,這段交換的經歷,除了讓我見識到中國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式,也讓我變得比以前更主動、更開放,不管是學習態度、對人際關係的處理,甚至是未來職涯方向的思考,我都比以前更積極、更願意去嘗試。有些人可能會把交換當成一段短暫的經歷,或覺得這是去中國而已沒什麼,但對我來說,這次去北師大學習的經歷,不只是換一個地方生活,更是一種心態與視野上的擴展。我很慶幸自己有踏出這一步,也很感謝一路上遇到的老師與朋友給我的幫助和鼓勵。如果有同學也在考慮要不要去交換,我真心推薦你試試看!不管是去哪個國家都可以,勇敢踏出自己的舒適圈,這樣你就會發現,交換學習真正的價值,不僅僅是學了什麼課程內容,更多的是你在過程中體驗了什麼、吸收了什麼、又成長了多少!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