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接觸 Rhion 是在學校的建模課電腦輔助設計上,最初我非常擔心自己是否有辦法學好這項技能,因為在此之前我完全沒有接觸過任何相關的曲面建模軟體,再加上建模在我們系上基本等同於必備技能,所以我非常認真的筆記老師所教學過的每項工具,我覺得比起記下建模的步驟,不如記下每項工具的使用方法與適用時機,之後遇到問題時也能更快速的找到解決方法,同時透過每周的課後練習來加深對工具的熟練度。
我一直維持著這個步調到了大二上學期的期中考,最終出來的成績也是不辜負我的期待的 100 分,這個成果令我在建模這件事上信心大增,所以即便到了繁忙的期末考,我依舊用著這樣的學習方法保持住了 100 分的成績,同時也越來越多同學來向我請教建模相關的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我在獨自作業時未曾遇到過的問題,這同時令我精進了隨機應變的能力,並且累積下了許多不同問題的解決處理經驗。
到了大二下學期剛好看到有校園 TQC Rhino 的證照班,雖然當時的我對未來還有著許多的不確定,因此我去查詢了 TQC 證照的應用範圍,並發現 TQC 證照是針對企業需求設計的整合性電腦技能認證,並且是一項國際級的證書,所以我秉持著試試看萬一考到證照了呢的心態報名了這堂課程,想著如果考到證照的話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中能夠增加競爭力,就算沒考到證照也可以當作多學習到平常上課沒有教到的內容,下次再接再厲。
正式開始上課後, 我發現實際學習的內容跟平常上課比起來沒有特別難,但是分成了很多個部分要考,像是主要分為了學術跟術科,我覺得對我來說最困難是學科,因為之前在學習的時候只有記每項工具的對應功能,但是考試題目中的內容大多是生澀難懂的專有名詞,再加上從上完課到考試中間只間隔了一個禮拜,因此能夠複習的時間並不算充裕,所以我將近 300 多題的選擇題庫分成三天的份量練習加背起來,剩下的四天分別用來練習術課的三個部分以及練習答題的速度,畢竟考試的時候需要在兩個小時內完成 20 道選擇題以及五小題實際應用,一題依照工程圖蓋模型加上工程圖標註與繪製,一題依照圖片與描述限制蓋模型,在這之前我光是依照圖片就可能需要大約五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因此我對於能否在時限內完成所有的題目非常的擔心與緊張,所以為了避免因為緊張出錯而耽誤時間,我都將自己的練習時間壓縮在 100 分鐘以內,留 20 分鐘給自己檢查錯誤,大概在準備期間的最後 2 天我重複了這樣的練習 10 到 15 次左右,確保題庫上的每一題都有練習到。
到了考試當天,我提前了 10 分鐘左右到考場等待,並且冷靜下來靜待考試的到來,當打開考卷後,非常幸運的我抽到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考題,因此我很順利地提前將考試題目做完了,並且比平常我自己練習的時候花的時間還要更少,在確認都有存到檔案後,我便抱著期待的心情等待考試結果的公布。
大約等了三個禮拜過後,考試成績終於公布了,我既期待又擔心的點下了查詢的按鍵,非常幸運的我通過了這個證照考試,雖然準備的過程非常的趕,我也一直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完成這項挑戰,但好在最後以一個美好的結局收尾了。在經歷完這場挑戰後,我認為有些事情就應該在想到的當下立刻執行,有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因為考慮的太多而錯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機會,因此在想到的當下利馬去執行,對我來說幫助非常的大,我也因為邁出了這個第一步收穫了與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相等甚至是更高的回饋,所以我非常鼓勵大家趁現在我們還有時間還有餘力多多去嘗試與體驗人生。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