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次進行移地教學,本次想要分享在教授的帶領下,我、同學和學弟妹一起至廈門理工學院中的設計藝術學院進行為期八天七夜的設計工作坊所學習到的經驗。
這次參加海峽兩岸高校「閩南文化創新設計工作坊」,主題沒有設限太多,能表現並傳達出台灣文化與閩南文化的共融或是單一文化皆可,而呈現形式也不設限。之前參加過一次移地教學設計工作營收穫良多,所以這次一有機會,在教授邀約下,我還是選擇進行這次移地交流活動的機會,即使有過參與相似活動的經驗,我仍然會期待且緊張著,到了不同的地方,會遇到不一樣的人事物,也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不一樣的發想、設計。
設計工作營的隊員分隊方式是由台灣和對岸的學生混合在一組,每組會有台灣人和大陸人,而本次的設計工作營我們在最後一天的成果發表需要展示四張裱板,裱板尺寸長約 180 公分,寬約 60 公分,其實提到要以這種方式呈現,我們的內心還是挺恐懼且擔心的,因為在台灣其實就算是大圖輸出,一般頂多也都是到 A0(118.9x 84.1 公分)尺寸,很少遇到比自己身高還要高的裱板,所以排版的習慣也較為不同、較為生疏。
前面提到很緊張,但為什麼很緊張呢?因為教授要派我擔任台灣師生代表宣言的學生,得知要站上大場面,實在太過於生疏且加上這樣的經驗不多,但另一方面我相信是因為受到老師的信任及肯定才會選擇讓我代表,上台前只要有空閒的時間就是不停地背稿、順稿,希望自己上台時可以表現得體,至少避免失誤,最後我只能說好險整體表現是好的,口語順暢、時間拿捏剛好,並且我的氣氛也以較為輕鬆活躍的方式呈現,所以台下的人也是充滿微笑。
第二天開始就進行為期三天的實地調研,參觀各個著名景點、博物館及學習了解並體驗各種非遺技藝,也嘗試體驗了在地美食,這三天實地調研真的很充實。第二天我們體驗搭船到鼓浪嶼,看了展覽,其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一位藝術家將俚語、年輕人用語等字詞透過重組與拆解,再次拼湊成一個字,那個字甚至讀不出音,因為它是由多個字組成,如「財富自由」、「忽冷忽熱」四個字,「忘情水」、「單身狗」三個字等去重組,如下圖黑色虛線所圈起來的部分所示,非常有趣且新奇。
第三天上午活動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參觀了紅點博物館,裡面有很多讓人嘆為觀止的設計,集結了各種設計師的智慧與發想,不管大設計或是微小的設計,都是為了讓世界、生活、族群或是不同職業的人更為方便的設計,每一項產品皆是設計師,甚至是各行各業的專業領域人才花費時間、心力所發想出來的,交通工具、燈具、小至手機殼及錶帶等產品設計,在裡面逛完一圈會大為震撼,也增進自己對於設計的發想。
下午我們去了海絲藝術品中心,我們體驗了漆線雕的手作活動,從看漆線雕藝術品開始,認識大部分材料,到最後聽完製作流程,我們開始動手體驗,挑選草圖後即可開始製作,從一大塊的漆線土藉由工具切分成草圖所需要的圖案,黏著於陶瓷或塑料版上,接著依照自己個人喜好決定是否要用非常細的漆線土勾邊,最後一步則是黏上金箔,完成整個漆線雕的作品。
第四天參訪了廈門跨境電商圈、欣貿股份有限公司(服裝設計)以及廈門市博物館,在廈門博物館看「武則天和她的時代展」,在現代及傳統間來回穿梭著,吸收學習到各種不同時代下所流行且特殊的文物、技藝或技術,感受到時間的流逝,現在的發展是多麼快速且便利。經過一整天學習後,晚上和教授們及對岸的同學們一起到沙波尾走走繞繞,景色宜人,能看到海及鼓浪嶼,而且擺著許多很有特色的市集,到了晚上則在河邊吃晚餐,那邊景色真的很特別,在外觀閃閃發亮寫著「我愛廈門」的大樓中卻穿插著,像是很久以前就在的民宅,藉由小巷、馬路把這個景點給拼湊成一張完整的景點區,而且聽說大樓上會出現亮亮的燈還不常見,連他們都沒看過有顯示過「我愛廈門」的大樓矗立著。
接下來的兩三天正式進入設計工作坊,每天上午分組發想、討論以及腦力激盪,下午都排了一場講座,講座結束後,再接著討論不斷消耗腦力,到了八九點吃晚飯,又相約某間教室繼續討論,題目是能表現並傳達出台灣文化與閩南文化的共融或是單一文化皆可,而呈現形式也不設限,就是透過這幾天的實地調研,把小組討論完想要傳達出來的想法也好、文化也好、一個情境或一句話都行,做成4張比人還大的的設計裱板就行。
不過我們小組看似順利卻也最不順利的一組,因為每個人都太有想法了,加上老師給的建議又更加豐富我們的想法,一改再改,在我們組已經是進度最慢的一組時,還有個組員因為有其他活動需要先提早離開,我們不敢想結局,只能瘋狂趕著工,前一晚沒睡直接到早上。這體驗很特別,見面沒幾天卻一起體驗了很多,一起討論、爭論、闡述自我想法,又要理解對方,時而安靜,大家低頭奮鬥;時而吵鬧,疲憊之餘片刻打鬧嬉戲,最後還一起看日出。
後來還是一直趕工直到超過繳交時間,我們組才完成。雖然很慌亂、匆忙,但看到成果還是很欣慰且充實,睡了一覺,隔天一早就看了兩次簡報,甚至也沒有事先撰寫草稿,莫名其妙地是我上台報告,還當著這麼多導師、學生們的面,我緊張到呼吸節奏都不順暢了,把畢生所能拿出來的勇氣都奉獻給這個舞台,能發揮的臨場反應都使出來,好在這幾天紮實的討論及製作,對作品、理念很是了解,最後也收穫許多好評,並且在本次「閩南文化創新設計工作坊」獲得二等獎,算是給這趟旅程圈上一個完美句點。
希望能給予之後有機會參加類似的交流活動的同學一點參考及期望,這一定是一個之後回想會覺得很特別的回憶。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