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畢業後,經過許多工作的尋找,才意識及後悔自己當初為何不多積極為自己的未來鋪路,例如在學業課程多盡幾分心多拚一點;或是多考取一些相關證照證明自己。當初工作面試時,老闆都會隨口問有無考取相關證照,我想證明自己會很多相關軟體,但沒有證照他們依舊會認為應該沒有很厲害。
所以這學期一看到學校有開放證照的考試機會我立刻就報名了,在兩週的最後衝刺、集中努力,遇到挫折時,就時刻告訴自己一定要考過並為自己不斷加油,撐過就是自己的,過程中一有問題就立刻詢問老師,不但更加熟悉軟體,還能考到證照證明自己,為自己的未來好好鋪路。
會重新回來學校讀研究所是為了讓自己更卓越,並且深刻了解能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研究所學生不多,但我不想管其他人如何做,我就是我自己,只想好好為自己努力,多學點知識。 每次上課時我總是第一個到,也有同學問我為什麼都要這麼準時到,我的回覆是:「準時早到不是我們做學生應該有的本分嗎?我還可以多跟老師聊聊天呢!甚至從中我還可以多聽一些老師的建議與想法,還有老師的學習方式,多麼多好處。」,我的學習態度與方式是習慣一有作業報告,就提前完成,不喜歡拖到最後一 刻才去臨時抱佛腳,不但成效不佳,又會容易處在緊張害怕會不會課業成績過不了的情況。
過去的我總是沒有自信,否定自己,經過在外工作半年多,不快樂並長期處於負面想法下,造成身體生病才離職。而離職沒多久又開始害怕被異樣眼光看待,怕別人覺得我怎麼工作做沒多久就離職,後續找工作也不順利,真的煩躁不堪。
然而這時身邊朋友提出一個建議,如果回學校繼續研讀,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未來?
我想了很久,腦中浮現會不會有人嘲笑我都幾歲了還在讀書,會不會跟不上別人的速度,想著想著我實在是受不了自己,所以我聯繫了過去很照顧我的老師,想知道老師給我的建議如何。在聽完老師說的話後,我才發現我應該繼續精進我自己,而非在乎其他人眼光,當下即報名考讀研究所。一路下來,我發現有事情有目標,真的差好多,也發現我們真的要好好珍惜能在課堂裡坐下來好好聽課的日子。
我時常告訴自己「今日事,今日畢」,並且所有的課程都不能因為懶散而請假。上課時我總是會提早 15~20 分鐘到教室等候聽課,這段空閒時間我會先吃早餐,順便預習老師要上課的內容,這樣的讀書方式能讓心靜下來,聽課時會更加舒暢。在聽課的過程,我會一邊聽一邊做筆記,不但防止想睡覺,還能讓自己更加有記憶,如有不會的問題,我會利用下課時間找老師詢問,當下就該理解清楚,而不是又等隔一週才去釐清。
下午課結束回家後先吃晚飯,我在吃飯時會看著自己喜愛的影片,吃飽雜事都處理好後,就開始做今日老師所安排的作業,這時候要告訴自己,即早做完作業,就可以輕鬆開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到時候也不用急著繳交作業。如果當天作業量真的太多,我也會先做較容易完成的作業,較複雜的作業可以慢慢做,但要告訴自己作業要在每個星期的最後一天星期日前完成,一到星期一又是新的開始、新的課程、新的作業,所以不能拖到下一個星期才來完成,不然最後各科作業積在一起,壓力肯定會越來越大。
在做作業時,難免會越到自己不會的問題與挫折,這時我會先尋找錯誤點,再對比今日筆記,同時使用網路搜尋有無相關方式能解決問題,還無法解決時,我才會寄 mail 給授課老師詢問我的問題,不要想太多,每位老師都會很仔細地幫你解決你不會的問題。
想要往後有好的工作機會,需要先打好基礎,好好學習,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分配,努力的結果會在成績單上告訴你。好的成果,不但能領取自己努力得到的獎學金,還能讓家人開心與放心,最重要的是,你也獲取了許多知識,也正在為未來累積工作機會。
而在我最不擅長的科目「實務英文」我的學習方式:首先,我一定先看清楚老師的課堂規則,準時到教室,不隨意亂請假翹課,老師所要求的作業一定準時交,上課認真聽課,並隨時做筆記,好讓自己不落後他人,過程中一遇到有不會的問題就詢問同學或老師,也利用手機尋找相關資料,例如遇到不會唸的單詞,立刻解決立刻學習這過程中肯定辛苦但我想盡辦法讓自己去喜歡它,甚至樂於學習中,到後面會發現並沒有想像中可怕,唸錯寫錯就算了,再多努力幾次就好了。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努力,甚至有同學詢問我的英文怎麼這麼厲害,我的回覆是我的英文並不好,但這是我努力來的成果。真的很開心處於這樣的狀態,不但自己變得更有自信,還能更精湛自己。
以下是我讀書學習策略與時間管理整理的方式:
今日事,今日畢。
不遲到,早到教室預習。
課堂勤奮筆記。
不會的問題當下釐清。
堅持到最後。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