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這件事應當是沒有限制、沒有範圍,且肆意增長的。精通一門科目是學習,精通一項才藝是學習,考取證照取得專業技能也是學習,但在具備了外在的條件之餘,你是否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經驗的累積,隨著心態的轉變,有好多沒被發現的細節正促使著我們學會長大,學著怎麼變成熟。
相信大多人在成長的經歷中都會有這樣的感觸,在這漫長的時光裡可以感覺到對同件事的處理方法跟態度會漸漸地有所不同,這種感覺使我有成長的證明。當這些想法從我心中探出頭時都不斷地在提醒我,在不知不覺中我也已經是一個成人了,不再是以前那個覺得只要哭鬧就會有人哄;只要生悶氣就會有人接住自己情緒的小女孩。
長大除了更能體會爸媽的辛苦以外,也深刻的體悟到這世界上除了家人,沒有人願意包容你的所有小情緒。我是獨生女,所以很習慣資源獨享,雖然我們家不富裕,但爸媽總會給我他們認為最好的東西。知道我不愛啃骨頭和肥肉,所以飯菜永遠把瘦肉留給我、永遠會依我的喜好買零食糖果,雖然我們不說愛,但那些愛都表達在了枝微末節中。
但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小時候的我是不吝嗇表達愛與擁抱的人,節日都會準備卡片給家人,從時候開始,我對所有表達愛的言行舉止感到彆扭,甚至會避免這些行為。我喜歡稱讚,卻不想從他們口中聽到讚美我乖巧懂事這類的話語,就算我現在已經是成年人,仍舊有這些現象,我也還在學著自我調整。
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有相同的情況,對我來說調適的方法是從不那麼明顯的方式著手,我甚至有查過要如何才能勇敢對家人表達愛意,但對那時的我來說就連送卡片都是很困難的事情,對他人來說或許說愛是很輕易的事,但在我心裡就是有個隔閡無法跨越。
轉捩點是升上大學後,習慣了爸媽在身邊輔助生活的大小事和陪伴,一時之間要獨立確實沒那麼容易,雖然我並沒有很嚴重分離焦慮,但那段時間確實很想家人,每一次回家甚至會感覺他們是不是又老了一點,也很害怕會不會我以後無法照顧他們像小時候他們照顧我一樣好。也許是在這些想法的促使下我開始會傳訊息分享我的事情,會主動說晚安,甚至會為自己過激的情緒道歉,我知道這些對他人來說或許再正常不過,但對我來說這卻是我明顯感受到自己成長的證明。
從小我的壞習慣就是容易情緒激動且大呼小叫,一生氣就無法控制地大聲,好像把情緒吼出來對方就一定要接受,爸媽都為此困擾,即使我知道我這樣不對,但情緒上來時我真的很難控制自己,導致溝通不良或沒有結果,甚至會跟家人冷戰。且我很固執,即便我內心是愧疚的,卻不管我的對錯與否都不會道歉或放低姿態,誇張一點說在我的印象中好似青春期開始,就沒對我爸媽道過歉。
就連那時的我都清楚知道即使在朋友眼中我或許是個溫和的人,但對爸媽來說我卻像荊棘一般,甚至將所有任性跟銳利都留給他們。令我難過和歉疚的是他們從不會因此對我有偏見,更不會對我惡言相向,甚至只會歸咎這只是我叛逆期的表現。我無數次想過若是我,該如何應對小孩的蠻橫衝動,或許會跟著火冒三丈,反正對我來說要像我爸媽一樣包容根本是天方夜譚。
有一次請媽媽幫忙我辦理一些手續,我媽是個很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做事的人,只要她覺得可以她都會不經討論的就自己更改做事情的流程,我們也曾因類似的事吵過架,或大或小都有。這次她又犯這個壞習慣,加上我那段時間一直陷在自己低迷的情緒裡出不來,我又無法控制且情緒激動的質問她為什麼一定要造成我的困擾。說實話這個事情客觀來說是極小的事,但卻輕易地就引燃我壓抑的內心,我愕然的發現我又久違的把家人當作抒發的出口,只把矛頭對向家人,將那些莫名的、不知所以的情緒加諸在我媽身上,借題發揮的感覺。
通話過程中我媽默默地聽我生氣、平淡地回應我的質疑,沒有跟我爭吵也沒有用更激烈的情緒回應我,她給我的感覺是她不懂為什麼我的反應這麼激烈,甚至在電話那頭吃餅乾,隨後她反問我有必要那麼激動嗎?我雖然表面上仍是在抱怨她都不照我給的流程做事,但我的心裡卻是不斷反思為何我的反應會這麼大,直到我發現我根本又把媽媽當成宣洩口後,我開始不由自主地哭泣,我很難過為什麼給我壓力的明明是外界的事物,我卻只將這些垃圾丟給媽媽。
後面我仍然在解釋和麻煩我媽不要再這麼做,在她潦草的回應後我本想就結束通話,但她突然問我學校或宿舍是不是發生了事情,怎麼還哭了,那一刻內心充滿了歉疚情緒,我意識到這世界上能包容我所有任性的人真的只有我家人了,在我這樣強烈的情緒中,她更關心我過激的原因是否事受到委屈或難過,而非跟我爭執。
我想除了我媽世界上不會再有第二個這樣對我的人了,掛掉電話後我媽甚至用訊息再關心我一次。這件事也讓我思考很久,除了反思這些情緒到底從何而來以外更多的事對我媽感到抱歉,所以我也打了一些道歉的話給她,想當然我媽不怪罪我,她甚至會慶幸自己女兒並不是受到了委屈,這也是讓我感覺母愛很偉大的地方。
我是個會在心裡跟自己開檢討會的人,尤其上大學後,我發現現在的我跟以前成長最大的地方就是會去思考更多和家人有關的事,會更感恩他們對我的好,也更願意事著表達對他們的關心。
前陣子奶奶過世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媽媽哭,還記得小時候問過我媽為什麼大人都不會哭,我還天真到以為人只要成年就不會再哭泣。但現在我才知道,大人不是不會哭,是他們不能哭,應該說不能輕易地哭。老實說看到我媽哭得當下心情真的好複雜,看著奶奶的遺照再看我媽流淚的臉,才驚覺她也是奶奶的女兒,她扮演的角色不只是我的媽媽,也是我奶奶寵著長大的小女兒。我害怕她脆弱的樣子,害怕她的眼淚,並暗自發誓以後不能再讓她有流淚的機會。
以前還會厭煩我媽總愛對我的行程問東問西,但現在卻認為家人關心自己的安危有什麼錯呢?更何況她是我媽,她只是希望我平安而已,認真想想她問得其實也沒有很多。就算我之前跟她說不要一直管我,她還是會問,我無法改變她,那就試著調整自己的心態,雖然我還是會稍嫌不耐煩,但我都會告訴自己她只是很愛我而已。
很慶幸越長越大對爸媽的態度也有所成長,並不會像小時候頻繁的任性霸道,回想過去其實我爸媽也不會強加死板的管教在我身上,很多事情的對錯除了他們的教導外,更多是我自己會去思考,在事情過後保持思考跟自省是很重要的事,這也有助於讓人變得獨立,時間加自我檢討確實會慢慢地使人成長,到現在我也還是在學習如何讓自己更成熟。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