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羅恩說過:『時間比金錢有價值,你可以更有錢,但你沒辦法更有時間。』
印象中國中導師對我說過這句話,因此對我的未來有許多的影響,尤其在大學需要高度自我管理的階段格外明顯,如這句話所說,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 24 小時,即使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也無法擁有更多時間,但是透過自我管理以及一系列的計畫能讓這些時間賦予更多意義。
回顧這四年來,我也即將畢業離開銘傳的校園,這幾年有多少事情填滿了我的生活,而有哪些事情對我來說賦予我更大的意義?課業、打工、系學會、進修、企業實習,其實有許多事情都產生了時間的交錯堆疊,而這些事情乘載的重量一層、一層地蓋上,直到我承受不起而被重重的壓垮。我曾經也被時間追著跑,就像隻沒有方向感的螞蟻,只能透過不斷熬夜,日復一日,但這樣絕對沒有幫助,只會讓自己對生活產生厭惡。
這一篇時間管理的文章想跟大家分享我的親身經驗,我曾經是個事情繁多感到分身乏術的忙碌人,但我對自己人生有期許及目標,嘗試做個管理生活的實踐者,最終從一個對於時間沒有概念的大學生轉變成讓每件事情做得有效率的大學生。以下是我簡單歸納出我在這段時間改變的地方分享給大家。
一、訂定明確目標:
曾經的我就像是一隻沒有方向感的螞蟻,有許多事情還沒完成,但卻又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讓我常常處於『瞎忙』的狀態,因此我會在每一天睡覺前預先設定好隔天要完成的事情,由『緊急』至『不太重要』條列式排列,並且標記預計完成的時間軸,隔天就能很清楚知道該日的代辦事項。設定的目標如果越準確,做起事來也更能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前進,避免工作到一半就停下來。這個技巧不限於使用在工作和學習上,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也同樣適用。
大三時我擔任了系學會會長,當時是我壓力最大的時期,除了課業之外,有許多的小組開會、找廠商另外還有打工等著我處理,當時我需要確切訂定每天代辦事項,晚上我才能放心去打工,否則我會因為擔心事情進度而無法專注,訂定明確目標能讓我省去這些麻煩,並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節奏。
二、專注執行每一項任務
一心二用絕對會導致每一件事情都不夠完美,也可能讓事情的時辰拖得過久,事情無法精確地完成,大多會以爛尾結束。我認為將自己該完成的每一項任務準時且完整的結束絕對是自己的責任,例如在看書時不要邊吃零食,出去玩時不要想著工作的事情,吃飯時不要滑手機,這些都是最基本的,除了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之外,也能讓時間增加許多效率。相反的來看,如果看書邊吃零食,可能原本要看的進度會從一小時變成兩小時甚至更久,書本上的零食碎片還需要花時間清理,那為何不專心花一小時將書看好,再好好的享受輕鬆時刻呢?
每次段考前我都會在圖書館裡讀書,並將手機調成勿擾模式,避免震動或鈴聲干擾。並且合理規劃每次讀書範圍及目標,當這些目標完成後,我才會放心的去吃飯,否則可能會發生吃飯時腦海裡邊想著考試內容,或是一手拿碗筷,一手拿題庫。因此專心執行每一項任務,是讓自己能夠快速又準確地完成代辦事項,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三、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時間是有限資源,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時間的快速消逝讓許多人都覺得自己是不是又毫無進展的生活。我更認為『該認真時要認真,而該玩時也要認真玩』,這句話深刻的烙印在我的心上,在成功人士的特質上,免不了看到有幾個關鍵的特質,其中一項就是對自己的時間上有著嚴格的管理,在他們面對處理正事或在學習上時,擁有比常人更為認真的態度,使他們在處理事情上都擁有比較好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們在玩的時候也會玩的比別人瘋狂,並且能夠將其他事情拋開,好好享受玩樂時光,這正是因為他們清楚當下該做什麼。
對比我們來說,仍有許多人上課時睡覺、玩手遊等等,完全違背課堂賦予學生們的責任,晚上準備睡眠時才想起還有未交的作業、明天考試的內容還沒準備,而匆匆忙忙地在截止時間繳交,教出來的內容敷衍且沒有意義。因此我們更應該利用在課堂中或課堂之餘,在自己所規劃的時間內專心完成,而在晚間休息娛樂的時間好好享受。
四、擺脫懶散的生活,能讓自己更輕鬆
『自律』也是影響時間管理的關鍵,我認為可以從準時作為出發點調整自己以往的生活模式。很多人都會因為一時懶散,想著晚點再把事情完成,但這樣往往會導致所有事情都堆在一起,搞得最後一顆頭兩個大的窘境。所以應該將代辦事項規劃成時間軸,隨著時間軸一步一步的完成,反而讓自己的時間更有順序,也會讓自己更加輕鬆。
以上是我想跟大家提出的四點建議,大家不只在學生生涯對於自己時間管理有更進一步地掌握,出社會後也能夠受益無窮,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