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111 學年度下學期申請提前入學,進入銘傳就讀研究所一年級,原本應是在 112 年上學期以新生的身份開始進行完整的修課程序,但因為提前入學的緣故,課程上我是從下學期開始進行修課,在以整學年為單位的課程中,我缺少了上學期的學習,直接從下學期開始進行,一開始擔心自己無法跟上課程進度,怕無法如其他同學一般順利銜接兩學期的課程內容,但我以自身的學習經驗去進行讀書方法的建立與規劃,在該學期順利的拿到系排名第一的成績。
論讀書之方法,孔子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僅是一味地閱讀書本裡的知識而不自己進行思考,就不能理解書中知識內容及其意義,也就無法合理適切而有效地運用書本上廣大的知識。而若只空想而不進行踏實、務實型態的書本、文獻的研究學習和鑽研,終究是無法有所收穫。故讀書方法的建立,前提是學習者有學、思並行的認知,並且有決心落實這個計畫。
平日進行課堂的學習時,盡量專注於課堂上,確認自己有吸收到課程的內容,若是有困惑之處,應於當節課向老師詢問解惑之,或是在當天課後自己運用學習資源解決問題,學習資源獲取的管道有許多,例如:圖書館的電子資源系統,可以查到月旦法學網、法源法律網、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等等,透過這些管道就可以方便、快速的下載到許多文獻資料或是相關的學術文章、學者論著等等,且經過學校已經採購並提供給同學之管道,皆為合法的資源,不用擔心違反著作權,也無需另外付費,益處良多。故課堂的進行等同於以各種知識點及學術爭點、問題意識等各個學習脈絡建立一個根基,若是未能把握住第一步,將會錯過打好穩固基礎的機會,即便是有所困惑而產生堵塞的學習脈絡,切勿輕言放棄或是選擇跳過,應盡快利用資源,有效率的處理、疏通這些脈絡。
課堂結束後,課後的時間要怎麼進行學習計畫的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溫故知新不無其箇中深意,首先把課堂經歷過的各個細項做整理,分別列出了解與有疑惑之處,從後者先行著手,製作心智圖,從疑惑的知識點展開,發展到更多、更廣泛的學理概念,如此一來也能事半功倍。
書籍講義的部分,建議先從教科書著手,但輔以解題式講義書籍,大約在每個章節的教科書閱讀完成之後,利用解題書將可以審視自己在這個章節的學習狀況,也可以熟悉常見的考題類型,未來無論是校內考試還是要面對更大型的國家考試,都能對於考題更得心應手,不至於發生看見陌生題目一時緊張而導致表現失常,但若是國家考試,建議要搭配大量考古題練習,畢竟難易程度也有一定的差距。
在學期間盡量多接觸各種管道的學習機會,以下就教學助理(簡稱 TA)、講座、研討會進行說明。
TA:我本身擔任過民事訴訟法 TA,而民事訴訟法是在民法科目從實體進入到程序的一個關鍵門檻,很多時候在這個科目的各種概念都會較為抽象,需要透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慢慢的熟悉法條的意義,另外也需要適時實際運用、練習相關題目才能更加理解,如此對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除了閱讀與練習以外,我選擇擔任 TA,落實並達成教學相長的功能與益處,我會統整各個章節重要的法律概念並製作成簡報給學弟妹們複習,同時也幫助了我自己釐清對於民事訴訟法的架構是否夠了解與熟悉,尤其是易混淆或是近年有修法的內容,在此時也很容易在整理的過程中浮現,就可以順便提醒學弟妹注意,也藉此審視並且提醒自己學習的成效與可能疏漏之細節處。
講座:大多是在自身專業領域以外的內容,偏向技術型或功能型,幫助我們在自身專業科目外發掘更多可能性,如此類型的內容可以也幫助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而促進自身在專業科目的學習成效與效率,也可以幫助建立更有效的學習計畫,加強時間管理技能等等,多元的發展總是能帶來更全面性的自我能力的提升。
研討會:我大多選擇自身專業領域相關的學術性研討會,學術性研討會的內容常涉及現今社會時事或是目前學界備受關注的議題,所以多參與可以幫助我們跟進學術發展的腳步,並且注意到時事背後的法律概念,培養獨立思考的精神。未來面對新聞媒體報導,更能審視其正確性,形成良好閱聽人的素養。法律的用語也重在精準,多聆聽、閱讀每位學者的研討會發表、法學著作、法律相關的論著及時事評論,也可以幫助自己熟悉各個法律概念在實務上運用的情形,也進而熟悉法律用語的使用方法,提升自己在寫作或答題上的精準度,故研討會可以說是學術概念連結到實務運用的一個有效的橋樑,參與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平衡學習的領域,畢竟學理與實務是絕對的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兩者均衡發展才能達成最好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學習方法的建立,前提的意識與心態極為重要,其幫助了我們打穩鞏固一定的基礎,但也不要忽略課堂的進行,那也是基礎的一環,如果連這一環都無法循序地推進,後續學習過程可能會出現許多難以轉圜的癥結點,雖說癥結點也有另解決之道,但要額外花費更多時間與心力,不免效率的大幅降低。讀書是一步一腳印的旅程,許多人投注相當大的心力與時間也不見得能有良好成效,故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可以幫助我們將讀書的益處盡量極大化。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