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生活中,時間管理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功能,除了要應付比以往更困難的課業,還有參加各種社團、實習、志願活動等。但人人一天都只有 24 小時,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同時兼顧課業、課外活動、健康,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時間管理的軟體工具也一個一個開發,為大家提供更便利的生活,但琳瑯滿目的軟體常常踩坑,所以寫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
先了解自己的可用時間
要有效管理時間,要先了解自己每天可用的時間。包括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家庭和社交時間等,將時間可視化是對我最有幫助的,將時間化以圖形化的方式呈現,用時間軸將時間按照線性方式呈現,你可以在時間軸上標示每天活動跟任務,用各種顏色區分,在規劃時就一清二楚,如果突然要修改時間,拖動也很方便,相較於以前一開始會用寫幾點到幾點要做什麼用數字的方式記錄,色塊的安排更清楚,通過記錄和分析自己的日常活動,可以確定哪些時間段是可以利用來達成目標的。
推薦的軟體:Google 日曆、蘋果內建行事曆,皆為免費軟體,而且都具有跟其他人分享行程的功能。
將要完成的目標條列出來
第二步將要完成的目標一一列出來,將所有任務跟項目轉化成具體的行動,如果有大項目,可以將它拆成一個一個小項目,這樣在估算時間時,會估的比較準確,在執行時也不會感到這麼的有壓力,導致一直拖延項目的進行,設定明確、具體的目標是時間管理的核心。目標要是可衡量的,例如完成一份報告、剪完一支影片,或者寫完幾份題目而不是準備期末考內容這種籠統不明確的目標。
排序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面臨多個目標同時進行的情況。這時候,根據目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行排序是非常重要的。將任務進行排序有很多方法,像是大衛·艾倫提出的 GTD(將任務分成立即行動、委派、推遲、檔案、丟掉)、依據任務的價值與成本進行排序,但是學校的作業無法用價值衡量,比較不適用這種方法,我是將事情分成四個象限:重要且緊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
推薦的軟體:蘋果內建提醒清單、Google Tasks。
估算時間
可以通過回顧過去類似任務的完成時間。時間預估能夠幫助我們避免時間浪費和達成目標的延遲。將大概念切割成小概念會比較容易感覺時間,在估算時間時,也會估算的比較準確。
分配
根據目標的重要性和時間估算,進行時間的分配。最好是一個完整的時間段處理完一件事情,不要將一件事情拆成很多的時間段,因為當你切換成這個專案時,你總是需要時間在熟悉一下前面完成的部分,當然這不是絕對,有些需要記憶的工作,像是背英文單字,就很適合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時間段。在分配時間時,我會考慮到每天的固定事務和突發事件,並留出一些彈性時間應對變化。
執行(停止多工處理、番茄鐘)
大家總是想要充分運用時間,所以同時做兩件事情,但其實讓花費的時間更多,而且完成的事情品質更差,因為大腦要在兩種不同的工作中切換思維,是需要一點時間適應的,不停的在兩種模式中切換,不僅費時間還消耗精神,所以執行任務時,基本上一次做一件事,一次三十分鐘,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番茄時鐘。
推薦的軟體:習慣大作戰,這個程式主要是用來幫助培養良好習慣,番茄鐘算是附加功能,但因為它用許多可愛的動畫跟玩法,讓你使用時比較沒有那麼有壓力,番茄鐘雖然不是主要功能,但是有周月天的回顧,再加上有自習室的存在,可以找人一同學習,有人一起陪伴自己加油的感覺會讓人使用起來比較有動力。
紀錄時間
養成紀錄時間的習慣之後,你比較不會有瞎忙的感覺,好像做了很多事情,但實際上一件事都沒有完成,通過紀錄和評估實際使用的時間,我們可以進行效率分析和改進。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時間使用習慣和行為模式,從而優化未來的時間規劃策略,你就可以慢慢改正自己規劃時的問題,看是哪個還需要加強,可能在估算時間的方面,低估了作業的時間,或是高低了自己的效率,或因為休息時間的不夠,導致中途小睡了一下,習慣紀錄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漸漸的提高了對時間的敏感度,你就會有對每一塊時間的自覺,增加對時管理的能力。
推薦的軟體:時間塊專業版,他非常容易好上手,擁有簡潔流暢的介面而且使用上的設計也非常清楚明瞭,讓你一眼就能清楚今天時間的安排,專業版是六十元買斷機制,他可以在時間塊上寫備註,同樣那一格是給學習,你可以備註是哪一科目的學習,比較能讓自己清楚每個科目之間學習時間的差異,除了一天的時間檢視,他還有一周跟一年的檢視,讓你檢視這些時間段對時間的規劃有沒有比較進步,除了檢視的功能外,他還有目標功能,督處你一周做某件事件達到你設定的時數,培養你養成好習慣。
但適合每個人時間管理方法不同,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多多嘗試各種方法,堅持一段時間之後看看成效,沒有成效就算許多菁英都在使用,你也要拋棄使用,找其他適合自己的方法,像有些人適合食蛙法,將最困難最費力的事情,安排在一天,這對他來說後面的事情就顯得比較輕鬆無壓力,但也有人適合先從簡單的小事開啟一天,這對他來說比較沒有這麼有壓力。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