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高中生的時候,總嚮往著大學生活,大學有更多的屬於自己的時間,可以去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自從上了大一之後,只選擇了最低學分去修習,想著反正以後再修就好,但到了大二時,我決定開始修習師培中心的「教育學程師資課程」,加上大一未修習的系上選修課,想在大二一起修完,導致星期一到星期五都排滿了課程,學分也來到了 30 多學分數。
我面對了前所未有過的上課壓力,因為時間上的不足,在要兼顧每科課程的時候,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漸漸意識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想著該如何做才能在時間之內,完成每個老師所交代的作業和每個報告,以及怎麼在考試前,騰出時間做好複習的準備,這些都是需要經過安排的。
我認為要準確的管理時間,有幾個小技巧:
事前的準備與規劃:
我隨即找了一本記事本,開始了我的時間管理計畫。首先我要先知道每個課程要考的範圍,再來一定要在記事本上寫上每個課程老師交代作業的繳交期限,當完成作業及上傳完成時,就可以在記事本上寫個「OK」,這樣才能確保自己是否有按時繳交及完成。而我發現這樣子的做法可以讓自己有條不亂,不那麼焦慮了!
設定不同的難易程度:
不管是考試或是作業及報告,都有分簡單或是困難的,我認為要做到有效的時間間管理,可以先從本身的作業開始分類,首先可以先列出每個時間要繳交的作業,再來是試想自己該怎麼去完成,而當有一份作業是需要花很多心力及時間去完成的話,我就會把那份作業拉到較優先完成的位子上,這樣可以避免過度匆忙的情況。而在報告上,如果是需要與同學一同完成的話,我的建議是,可以利用大家都是空堂的時間憶起去做討論,這樣也是個節省時間的好方法,接著是面對考試的問題,在要考這麼多科的情況下,每科準備的時間都不算多,而在這些科目裡,當然也有分自己有把握和較無把握的,所以我認為最好的準備及複習就是「上課時認真聽講,隨時作筆記重點!」這樣能節省非常多的時間,而多出來的時間可以用在複習自己更沒把握的科目上。
利用零碎時間:
上大學後,我漸漸發現了「零碎時間」的重要性,如果是通勤上學的同學,可以試著利用通勤的零碎時間做一些事情,以我的例子來說,我也是通勤生,從家裡到學校需要一個多小時,而我會利用這短暫的一個多小時,用手機寫作業,或是思考作業和報告的下一步等等,有任何想法隨時筆記在手機的備忘錄裡,以防忘記,而在期中考或是期末考週的時候,我會利用通勤時間複習自己的筆記或是背單字。當然,零碎的時間不只是通勤時間,也可以把空堂的時間當成零碎的時間使用,可以利用 CC 棟的電腦做報告,也可以去圖書館查找資料或是各種書籍,如果是畢業生的話,更可以先預約老師及自己都有的空堂時間,做一些畢業專題上的討論等等。
只專注在一件事上:
不管是利用零碎時間或是特地花費時間完成作業、報告或是準備考試,我都建議當下的時間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這是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每一件事,如果想要快速地完成作業,所以在一個時間上想完成兩個作業的話,不僅時間匆促,通常完成的品質也不會很好,應該避免這樣子求好心切的心態,如果好好的運用時間,可以發現其實時間是夠用的,如果是準備考試的話,以一整天來說,我通常的規劃會分成四個階段,分別是分成上午及下午,上午及下午則會再分成各兩個時段,例如上午會分成 8 點~ 10 點、10 點~ 12 點兩個時段,一個時段裡我會專心只複習一個科目,如果我發現有一個科目需要我長時間的複習,我就會調整自己的複習時段,例如下午的兩個時段我會分成 13 點~ 16 點(3 小時)、16 點~ 17 點(1 小時),在 3 小時的時間裡我就會先複習我認為困難或是較沒把握的科目,剩下的一個小時我可以統整今天複習的狀況或是整理筆記等等,依自己的狀況而定去安排時間是很重要的!
心態調整:
要準確做到有效的時間管理,有幾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第一個是「不要拖延」,常常有時間空出來時,總會在心裡出現晚點做也沒關係的心態,我也不例外,但我漸漸發現,這樣的心態可能會導致整個計畫的延遲,因為一不小心,時間就這樣溜走了。如果這個時間沒有完成原本排好的計劃,是不是就會把這項事情往後延遲,而延遲的話就會讓原本的計畫不那麼的順利,要彌補這樣子的情況,只能再找出更多時間去彌補被浪費的時間,而思考如何「找時間」本身就是個「浪費時間」的事情,所以拖延的情況只能說百害而無一利。第二個狀況是「不要過度事事追求完美」,常常我們都想把事情做到最好還要更好,但其實不必每件事都這樣,可以先觀察自身的能力還有時間去做最大限度的努力,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可能也會因此用到不是屬於這件事的時間上,其他事情的時間就有可能被壓縮到,我認為只要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無愧於心,那對自己來說就都是完美的了!
了解了這些時間管理技巧,也讓我在每件事情上更能得心應手,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更有效率,也更積極了,當看到一件一件事情都慢慢完成時,心裡也充滿著成就感,雖然很累,但學期結束時再回頭去看,會感到很欣慰,最後我也順利的完成了大二整學期超過 60 學分的挑戰。祝每個人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技巧!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抄襲,以免涉及法律責任,謝謝👈